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阳街(马练营路西温庄西路)道排工程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施工单位山西诚信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日期二O一六年一月正阳街(马练营路西温庄西路)道排工程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正阳街(马练营路西温庄西路)工程西起马练营路,东至西温庄西路,全长0966公里,规划红线宽为36米。道路路面下设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信、电力、供热、燃气等各种市政设施管线,路面上敷设道路照明、绿化及交通设施等内容。1、雨水管线雨水分两段敷设,经一路以西段,独立起点,由东向西排入马练营路先期设计雨水方涵;经一路以东段终点排入同期设计的经一路雨水方涵。东段方涵断面BH31001800MM,长485米,涵内底标高772850773590M,埋深31353M。西段雨水管管径D1200MM,长460米,管内底标高771800772710M,埋深336385M。2、污水管线污水东起同期设计西温庄西路交叉口,由东向西排入马练营路先期设计污水管,污水管管径D800MM,长950米。管内底标高770398771606M,埋深467531M。据现场开挖情况,开挖基槽沿线地下水水位标高为290390M,因基槽开挖深度大于4米,下部含水层地下水因渗透作用涌入管沟而造成施工困难。由于场地地下水水量丰富,基槽开挖时常造成基坑隆起、流砂等不良现象。为保证基槽稳定,确保地基下部砂层不至因产生渗透变形造成地基土失效,保证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特制定本降水方案。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分区拟建道排场地从大的地貌上看属于平坦的洪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分区属于太原盆地次稳定工程地质亚区。2、场地岩土构成与工程特性根据勘探揭露地层情况,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的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砂类土等构成。层,素填土杂色。以粉土为主,含灰渣、砖屑、煤屑、砂砾石、植物根、腐殖质等。稍湿,结构松散。厚度为18M。层,粉土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混有砂粒等。湿,中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一般,干强度低,韧性底。具中等压缩性。该层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13,该层天然孔隙比平均值为0684该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平均值为44击。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40击。该层层厚介于130580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260760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685877355M之间。1层,中砂浅褐色,饱和,松散,含石英、长石、云母等。含有粉土。颗粒级配较差,磨圆度较差。该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平均值为86击。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81击。该层揭露层厚介于160460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540760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673277044M之间。层,粉质粘土红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等。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中等压缩性。该层天然孔隙比平均值为0687,液性指数平均值为047。该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平均值为75击。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63击。该层揭露厚度介于120810M之间。1层,粉土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混有砂粒等。湿,密实。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一般,干强度低,韧性低。具中等压缩性。该层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19,该层天然孔隙比平均值为0587。该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平均值为73击。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60击。该层揭露厚度介于070530M之间。3、地下水拟建场地静止地下水位埋深介于290390M之间,静止水位标高介于7699877284M之间。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附近现状沟渠中水的侧向补给。三、降水方案编制原则及依据方案编制的原则本次方案编制的原则是在满足设计及施工的前堤下,力求做到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同时力求满足基槽开挖施工进度的安排。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备案号J2202012;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6、其他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等。第二章降水方案设计一、降水方案设计1、降水方案适宜性分析拟建道路排水工程沿线基槽开挖深度有限,管井降水的降深不大,且为工程施工降水历时较短,对周边环境无破坏性影响,工程降水方案对场地条件适宜。2、基槽涌水量计算计算参数的确定雨水基槽开挖深度为310350M,污水基槽开挖深度为390450M,为确保工程施工方便,降水管井布设在道路东西两侧各设一排,井深L5米,井距L5米,周期为20天。3、计算本工程拟采用大口井方法进行基坑降水,降水井拟布置在降水管井布设在道路东西两侧,保证不影响沟槽开挖和管道施工。(1)根据地区经验,降水井间距取15米。估算降水井深度,估算时采用下式降水井深度HWHW1HW2ILHW4HW5其中,HW1表示基坑深度,(米)HW2表示基坑底至降低水位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取05米I水力坡度,单排线状井点位13L降水井间距HW4表示滤管无效降深,取2米HW5沉淤深度,取2米(2)降水降水井的铺设在不影响基础开挖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布设,按照降水标高,来合理选择降水井的深度,局部根据土方开挖的情况略有调整。根据以上计算,按最不利原则考虑,降水井深度取15米。(3)降水结构降水管井设计开孔口径700MM,一径至终孔深度。钻进工艺采用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地面泥浆需作排放处理。降水管井安装水泥滤水管300MM,地表以下2M内安装水泥壁管。要求井管必须垂直,不能错位。砾料选择35MM,四周均匀投砾,填至距地表20M时用粘土封井止水。井结构设计见下图。滤料无砂砼滤管第三章施工组织一、组织机构为确保该工程顺利进行和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我公司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组织协调、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技术负责1人,质检员2人,施工员2人,材料员1人,安全员1人,资料员1人,工程施工人员约18人。成井阶段技术工人2人,壮工5人,总计7人抽水阶段技术工人6人,电工1人,检修人员1人,总计8人本降水工程具体组织机构如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施工班组生产经理二、施工用电降水井施工期间,用电量不小于200KVA,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特点对临电系统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现场用电要求。三、施工进度和保证措施1、基坑降水进度计划井施工每循环段7天,井的降水维护期为20天。井水施工工期按照指挥部指示,随时进场施工。2、进度保证措施(1)施工设备按计划要求进场(按业主要求进场)。(2)确保施工设备的完好率,发生故障及时修理,排除。(3)确保施工用电满足要求,施工期间要保证不停电。(4)提前挖好泥浆池及泥浆循环槽。(5)提前根据基坑上口线做好降水井的定位工作。第四章降水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放线定井位挖泥浆坑挖探坑钻机就位钻孔换浆下井管填滤料粘土封井洗井下潜水泵试抽水铺设排水总管及沉砂池联网抽水降水维护。二、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落实现场的施工条件,解决“三通一平”,先期进行井管及滤料的选购和试验工作,检修设备,合理调配人力,编制施工方案及审批等,各种施工材料、设备、人员进入施工现场。2、测量放线根据提供的基坑开挖顶边线,测放出管井井位并作保护。放线时井位距基坑上开口线20米以上。3、挖泥浆池据场地条件在基坑内距降水井3M处挖泥浆池,每13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泥浆池大小为300030001500。4、挖探坑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侵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5、成孔降水井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地层自造浆护壁。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层泥浆不能满足护壁要求时,则须进行护壁性能好的红粘土或进行人工造浆。井径不小于700MM,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与设计井深误差小于300MM,局部地层有块石可采用冲击成孔成井。6、下井管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换全井孔内泥浆,泥浆泵抽出孔内沉渣并测定孔深。换浆过程中务必安排好泥浆及渣土的清运工作。大口径降水井井管采用无砂砼滤管,在预制混凝土管鞋上入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栓8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混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长23米,30MM宽竹条2道铁丝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300500MM,井口加盖。7、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如遇蓬堵可用水冲。填料完成在洗井过程中发现砾料下沉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2000处。8、洗井成井后,用空压机和抽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4次。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和出水量的变化情况。成井后应及时洗井,做到随打随洗。不得搁置时间过长或成井后集中洗井。洗井合格后,应用粘性土封井。9、水泵安装潜水泵用绝缘通电源,铺设电缆和电闸箱,安装漏电保护系统。10、抽降联网抽降后应视水位变化情况,有效的合理的启动水泵。11、水位观测(1)观测时间从开始降水到降水结束为止。(2)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早晚7点观测2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3)雨季加强观测,降雨中、降雨后及基坑侧壁导管出水量加大时,加大观测频率,每12个小时观测一次,并做好相应的降水措施。当基坑内集水坑有水时,应进行抽水,解决基坑内明水问题。(4)基坑开挖阶段(含桩基施工阶段),利用基坑内的观测井进行观测基坑内降水水位,同时与基坑边缘的降水井水位比较。(5)做好观测记录,每天中午上报一次。第五章质量管理保证措施一、质量标准降水井井管垂直度1井点间距允许偏差150井管插入深度允许偏差200过滤砂砾料填灌5(与设计量相比)洗井含砂率2二、质量保证措施1、钻机安装应周正平稳,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保证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1,孔深误差小于1。2、下钻具时要轻提慢放,避免产生抽吸作用,造成塌孔。3、清孔后应保证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浆液含砂率小于4。4、下管时混凝土管接头处要用竹片夹好绑牢,防止在下入过程中发生位移;下管时应轻提慢放,遇阻碍时应查明原因后再下,严禁强行墩放,以防损坏井管;下至设计位置后,保证井管口高出地面300500MM,用盖板盖好,防止掉入杂物;井管应居于钻孔中央位置,以保证滤料填入均匀。5、填入滤料时,仔细检查滤料质量,控制其含泥量不超过5;填料过程中用铁锹沿井管四周均匀缓慢填入,防止投料不均、中途架桥现象。在抽水过程中,如果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6、采用空压机洗井时,洗井管应下到预定位置,并随时检查水中含砂量,直至水清砂净。三、保证降水效果的措施及应急预案为保证降水效果,防止因停电等原因造成降水中断、水位回升,给基坑边坡安全带来隐患、给基础施工造成影响,特制定如下措施及应急预案,降水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认真组织落实。1、停电事故准备发电机,发电机功率有所有水泵功率决定。2、烧泵事故水泵长时间运行,可能发生烧泵事故。降水巡视观测人员发现烧泵时应立即更换水泵。水泵备用量为降水井数量的10203、排水管漏水事故施工过程中,发现排水管漏水时,应立即处理。水泵排水管发生漏水时应立即无条件更换。排水管接头或管本身漏水时,应立即安排人员抢修,补漏或更换排水管。4、排水井或排水管堵塞每天安排巡视人员检查排水井及排水管内有无沉淀砂。排水管内沉淀的泥砂距排水口高度小于100时应及时安排专人清掏泥砂。发现堵塞时,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清理。5、雨季要加强基坑坡顶的巡视工作,雨天派专人巡视,如果出现渗漏,要立即采取封堵措施。若基坑内积水,应安排人用大泵将水抽出。6、解决排水问题,防止回灌基坑的降水应排到业主指定的排水管道内,不能随意乱排,防止降水排出基坑后渗到地下回流。为防止基坑顶部雨水、地表水回流到基坑,在边坡顶部设封闭挡水围堰(挡水堤)。发现挡水堤破坏时应立即组织恢复。基坑四周应进行场平,做到基坑边高,水往外排。第六章成品保护一、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二、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三、在在坑开挖时,严禁超挖,确保地基土和边坡的土质不受扰动。四、注意保护降水井点、降水管、排水管、降水电缆等降水设施。不得损坏相关设施。第七章安全作业措施一、进入施工现场首先确认周围环境,正确佩带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本工种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二、成井作业时,防止行人、车辆误入发生危险。三、基坑内的排水沟及集水井应开挖后及时施工,确保基坑内的水能随时能够外排。四、施工机械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五、降水管内的区域不准集中堆放钢筋、模板,砼浇注的泵车支腿必须站在降水管网外。六、现场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严禁吸烟。七、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八、施工现场的各种配电箱必须有明显的标志,专人负责,应有防雨措施,门锁齐备,开关箱的下底面,距地面高在0615米之间。九、施工电缆应按规定进行铺设,严禁沿地面明设,避免机械损伤漏电伤人。十、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二级漏电三级保护,一机一闸制。十一、电工、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不得进行操作。十二、任保人员未经批准,不准随意搬动各种输电线路及用电设备。十三、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安好无损、动作灵活可靠,电器设备和线路绝缘良好。十四、施工现场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装置、防护脚手架、安全标志、警示牌均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时,要经工程负责人员同意后,由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拆动,工作完毕立即恢复。十五、施工人员工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准带无关人员及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严禁打闹和酒后上岗操作。十六、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文明,及时清理施工废料,作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第八章安全应急措施为了防范人员、机械的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正阳街(马练营路西温庄西路)道排工程特采取了如下措施1、应急组织机构组长张志诚副组长王胜利组员武建伟郝晓鹏应急电、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应急救援小组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指挥组织抢救,同时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4、协助公司上级部门开展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