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论文_第1页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论文_第2页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论文_第3页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论文_第4页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摘要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香蕉也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它如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会开花结籽儿。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不便。因此,有人把野生香蕉树和四倍体的芭蕉杂交产生了三倍体的香蕉。也就是现在的香蕉。这样的香蕉中就没有种子了。香蕉的种子退化了,人们常通过香蕉地下的根蘖幼芽来繁殖它的后代,现在随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更加高效进行香蕉繁殖,同时为其优良品种的保存扩大提供有利条件。关键词香蕉;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转化1香蕉植物组织培养长期以来,香蕉生产上主要采用吸芽繁殖,用这种常规方法繁殖,不但故量有限,而且挖取吸芽还会伤及母株的地下真茎及挖断母株的根群,从而影响当年产量。同时,挖取的种苗切口大,成活率低。为了提供发展香蕉生产所需的大量种苗,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大量香蕉苗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通过组织培养还可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速度,以满足生产上品种更新的需要。11香蕉组培苗的培育技术111品种的选择选用适宜当地栽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选取剑状吸芽若干个进行脱毒。112原种吸芽苗的选择选作吸芽的母株果梳应是果梳整齐、果大均匀、产量高、无病害症状、健壮的母株。用作外植体的剑叶吸芽必须按株系进行编号并建立株系档案,必要时拍照全株相片。113香蕉吸芽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从田间取回来的吸芽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不锈钢刀将吸芽切去根和顶端,剥去外层包片并切成高2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锥体。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分钟,倒掉酒精,再用01升汞,另加23滴吐温80,消毒2030分钟。消毒剂一定要浸过料,消毒过程中要经常摇动以便材料充分灭菌。用无菌水清洗4次,使药液彻底洗净。用解剖刀剥去外层叶鞘,留用5毫米左右的基座,并将此圆锥型外植体十字形切为4块,编号后,置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731。开始培养时,可只用自然弱光,待长小芽后光照采用8001000LXS。114继代苗的培养将已开始增殖的芽顶部叶片切除,切除的叶片可作为病毒检测的材料。将基部切成含有24个芽的小块,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2731,光照为8001000LXS,经检测不带生产上检定病毒的株系方可作为繁殖材料继代增殖。2030天继代一次,继代培养次数不超过12代。115生根苗的培育将假茎生长至2厘米左右的无根继代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731,光照25003000LXS,每天光照的时间为10小时左右。116组培苗的炼苗培养将培养室内培养的约3厘米高以上的组培苗转换至外界自然光温条件下培养,待叶片转浓绿色后(时间大约710天)开始移栽。移栽时最好先打开塑料袋一个晚上,第二天用清水冲洗掉根部的培养基,并根据苗的大小进行分级。117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测和变异株的剔出1171病毒的种类主要检测束顶病(BBTV)和花叶心腐病(CMV)。1172检测方法采用血清学DASELISA法检测。1173变异株的剔出按香蕉组培检定苗质量标准中规定的6种变异株予以剔出。变异株的6种类型假茎和叶片、叶脉变红;假茎变青、叶片尖形,叶柄细长;假茎矮粗,叶距较密集、叶片短圆(矮变);叶片卷曲对称;叶片出现黄、白色条纹或缺绿斑块;植株生长特快,和一般的植株不一样,叶片特大,杆特粗(高变)。1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组织培养的影响以MS3蔗糖06琼脂作基本培养基,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株块,接种后置于室内日光灯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每天光照12H,培养温度为282。诱导培养于第二代接种后30天、分化培养于接种后20天、生根培养于接种后30天进行调查观察,计算各处理的芽诱导率、增殖率倍和生根率。诱导培养试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002、004、006、008MG/L和6BA添加浓度为25、50、75、100、125MG/L共25个处理。各供试品种取嫩球茎,在自来水冲浴下除去外层叶片,置于01HGCL2溶液中浸泡15MIN,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沿球茎生长点纵切成24块,每块大小约3CM3,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代培养30天。分化培养试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0、01、02、03、04MG/L和6BA添加浓度为20、40、60、80、100MG/L共25个处理,将经2代培养并诱导成功的芽体分别转接到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每代培养25天。生根培养试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2、04、06、08、10MG/L和6BA添加浓度为0、002、004、006、008MG/L共25个处理,将分化的丛芽切成单株,分别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由上可得出普通香蕉巴西蕉,AAA诱导成苗为6BA50MG/LNAA002MG/L,继代增殖培养为6BA40MG/LNAA01MG/L,生根培养为6BA002MG/LNAA08MG/L粉蕉ABB诱导成苗为6BA100MG/LNAA004MG/L,继代增殖培养为6BA20MG/LNAA02MG/L,生根培养为6BA002MG/LNAA08MG/L贡蕉AA诱导成苗为6BA75MG/LNAA002MG/L,继代增殖培养为6BA40MG/LNAA01MG/L,生根培养为6BA002MG/LNAA08MG/L。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面性,它既能促进生长、增殖,也能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其关键取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及植物细胞的年龄和器官的种类等,一般低浓度下促进生长,中等浓度下抑制生长,高浓度下致畸致死植物。在普通香蕉、粉蕉、贡蕉组织培养生产中,如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组合使用得当,完全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2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对于大多数的香蕉产区,香蕉生产长期遭受着诸如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枯萎病、香蕉叶斑病和香蕉交脉蚜等病虫害的严重威胁,这些病虫害不仅使植株长势受到影响,甚至给香蕉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由于香蕉的种质资源相对缺乏,现有的香蕉品种中还未发现高抗病品种。香蕉栽培品种绝大多数都是三倍体,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对香蕉进行遗传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香蕉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的理想材料,要将香蕉变成现实的生物反应器,实现香蕉的产业升级,必须建立有效的转基因技术平台。21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22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221侵染过程用基因枪轰击用的金微粒不包被外源DNA轰击植物组织造成微伤,植物组织受伤后释放出的信号诱导分子,可以促进农杆菌对转化材料的吸附。用抽气减压或离心力的作用使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充分接触,也可大大提高农杆菌对香蕉外植体材料的附着。222受体材料目前香蕉转基因研究中所采用的外植体材料主要有胚性悬浮细胞或原生质体,茎尖分生组织和茎微盘。其中胚性悬浮细胞使用最为广泛,该体系的优点是细胞分裂旺盛,单细胞起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可避免嵌合体的产生,与其他外植体材料相比,胚性悬浮细胞更有利于TDNA的摄入和整合。223VIR区的活化在香蕉组织本身可以产生少量信号物质的基础上,外源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的加入可以克服香蕉细胞分泌酚类信号物的不足,从而大大激活VIRVIRULENCE区基因的表达,促进外源基因向宿主细胞核中转移。224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最佳的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是高效转化系统所必须的。225预培养与共培养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预培养有利于提高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和转化效率。侵染后的共培养时间也是影响转化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共培养时间太短,不利于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诱导受体细胞的分化,共培养时间过长,外植体周围的农杆菌生长过旺,以致于掩埋整个外植体,使部分外植体因褐变而死亡。226不同农杆菌菌株类型的影响EHA105是常用的超毒力菌株,比其他菌株更常用于香蕉的转化。227启动子转基因植物能否成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香蕉转基因研究中常用到的启动子有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玉米泛素蛋白启动子UBI,水稻肌动蛋白启动子ACT。参考文献杨秀坚,孙诚志2005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组织培养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第六期3538王丽萍,邓泽周,吴勇谋等2014皇帝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中国南方果树4327173赵静,金志强,徐碧玉2006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遗传281216191626吴坤林2006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学通报411057林贵美2005香蕉组培苗的研究与推广中国热带农业24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