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试题库第1章流体流动一、选择题123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C、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4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是PA,用基本单位表示是()。A、ATMB、MMHGC、KG/MS2D、N/M25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64对不可压缩流体,满足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A、20P1、B、12、C、0P12、D、12、7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准数。A、欧拉B、施伍德C、雷诺D、努塞尔特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A、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D、椭圆线9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10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有关。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B、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度B、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11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速度。A、在管壁处B、在管中心C、瞬时D、平均12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倍。A、2;B、6;C、4;D、1。13流体在长为3M、高为2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A、12M;B、06M;C、24M;D、48M。14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A、U3/2UMAXB、U08UMAXC、U1/2UMAXDU075UMAX15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A、RE数B、NU数C、PR数D、FR数16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准数RE的N次方成正比,其中的N值为()A、05B、08C、1D、0217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A、层流流动B、湍流流动C、过渡型流动D、静止状态18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A、上游截面处流速B、下游截面处流速C、小管中流速D、大管中流速19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则当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关小后,管路总阻力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20流体的压强有多种表示方式,1标准大气压为A、780MM汞柱B、1KGF/CM2C、10336M水柱D、10130PA21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若只将管内流体流速提高一倍,管内流体流动型态仍为层流,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倍。A、4B、2C、D、不能确定222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HF表示成局部阻力系数与动压头的乘积,管出口入容器的阻力系数为A、10B、05C、035D、07523在柏努利方程式中,P/G被称为A、静压头B、动压头C、位压头D、无法确定24流体的流动形式可用雷诺准数来判定,若为湍流则REA、2000D、400025不可压缩性流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A)可压缩性流体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D)A、U1A1U2A1B、U1A2U2A1C、U1A1/1U2A2/2D、U1A1/2U2A2/126有两种关于粘性的说法无论是静止的流体还是运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粘性只有在流体运动时才表现出来。A、这两种说法都对;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27层流与湍流的区别是()A、湍流的流速大于层流流速B、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小的为层流C、层流无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D、层流的雷诺准数小于湍流的雷诺准数28有一并联管路如图2所示,两段管路的流量、流速、管经、管长及流动阻力损失分别为1、U1、D1、L1、HF1及2、U2、D2、L2、HF2。若D12D2,L12L2,则HF1/HF2()A、2;B、4C、1/2D、1/4、1当管路中流体均作层流流动时,1/2()A、2;B、4C、8D、1/2、1当管路中流体均作层流流动时,U1/U2()A、2;B、4C、1/2D、1/4、1当两段管路中流体均作湍流流动时,并取12,则1/2()。A、2;B、4C、8D、1/2、1/4当两段管路中流体均作湍流流动时,并取12,则U1/U2()。A、2;B、4C、1/2D、1/4、129真空表读数是60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时,实际压强为()KPA。A、40B、60C、160302当温度降低时,气体的粘度()。A、降低B、不变C、增大313液体在圆形直管中稳定流动时,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变,当管内径减为原来的1/2,则流速变为原来的()倍。A、2B、4C、16D、6432当地大气压为100KPA,压强表读数是60KPA,则实际压强为()KPA。A、160B、40C、60D、10033液面保持恒定的敞口容器底部装有直径相等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当管内水的流速为2M/S时,进口能量损失为(A)J/KG,出口能量损失为(B)J/KG。A、05B、1C、15D、234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粘度(C),气体的粘度(A)。A、增加B、不变C、降低二、填空题12流体在光滑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与和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仅与有关。3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源是_。粘性是指_。45滞流与湍流的根本区别是_。6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过,若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则流动阻力与速度的_成正比。7圆形直管内流体滞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呈_形状。其平均速度是中心最大速度的_。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是_。8流体流动边界层是指_。流体流过某一障碍物发生边界层脱体的原因是_。由于固体表面形状而造成边界层分离所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_。粘性流体绕过固体表面的阻力为摩擦阻力和_之和,又称为局部阻力。9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倍。10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如果流量等不变,只是将管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11当20的甘油1261KGM3,1499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25MS1时,其雷诺准数RE为_,其摩擦阻力系数为_12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对边长为A正方形风管当量直径DE。13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在套管环间流动的流体,外管的内径是D2,内管的外径是D1,则当量直径DE。14当RE为已知时,流体在圆形管内呈层流时的摩擦系数_,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与_、_有关。15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_,摩擦系数_,管道总阻力损失_(增大、减小、不变)。16某设备的表压强为5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5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当地大气压为100KPA、17如果管内流体流量增大一倍后,仍处于层流状态,则阻力损失增大到原来的倍18流体在管路两截面间的压强差P与压强降PF相等的条件是。19局部阻力所引起的能量损失有两种计算方法_法和_法。20并联管路的特点是_。分支管路的特点是_。21孔板流量计是通过_来反映流量的大小,又称为_流量计,而转子流量计是流体流过节流口的压强差保持恒定,通过变动的_反映流量的大小,又称_。22热量衡算中,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GA为_。23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_液体的焓为零。24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_。25对不可压缩流体,满足_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26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_准数。27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_。28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_。29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_有关。30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_速度。31流体时气体和液体的统称,其中_是可压缩流体,_是不可压缩流体。32表压、绝压、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是_33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知,当液面上方压强变化时,液体内部各点压强_变化。34等压面的要点有四个,即_、_、_、_。35测量压强或压强差时,可用U管压差计、斜管压差计和微差压差计。若被测量的压强差很小时,可用以上三种压差计种的_和_。36粘度是衡量_大小的物理量。37孔板流量计是基于_原理的流量测量仪表。38恒压差、变截面的流量计有_。39恒截面、变压差的流量计有_。40并联管路的特点为_和_。41分支管路的特点为_和_。42串联管路的特点为_和_。43同一容器中有A,B,C三点,B点的压强为1ATM,且PAPBPC,若B点的压强增加06ATM,则PA增加_PA,PAPC增加_MMHG。44实验证明,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流速是不同的,管心处流速_,越靠近管壁,流速_,在管壁处等于_。45某液体在一段水平圆形直管内流动,已知RE值为1800,若平均流速为05M/S,则管中心点处速度为_M/S,流体在管内流动类型属_流动。46如图1所示,液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动,则阀的局部阻力系数与压差计读数的关系式为_。47某转子流量计,其转子材料为不锈钢,测量密度为12KG/M3的空气时,最大流量为400M3/H,现用来测量密度为08KG/M3的氨气,其最大流量为_KG/M3。4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倍,摩擦系数与RE的关系为_。49U形管差压计用水作指示液,测量气体管道中的压降,若指示液读数R20MM,则所表示压降为_PA,为使读数增大,而P值不变,应更换一种密度比水_的指示液。50用测速管测定的是_流速,孔板流量计测定的是_流速;测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_;若改用转子流量计测量,当测量增大时,转子两端差值将_。514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成。525静止流体内部两点间压强差的大小,只与两点间垂直距离和有关。536转子流量计的压强差随流量的增加而。549、在连续静止的同一种流体中,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5510、孔板流量计前后产生的压强差随着流量的增加而。56流体是由无数质点所组成的介质。57流体流动与固体运动的区别在于其运动的同时,内部还有运动。58一真空表的读数为20KPA,已知所测物系的实际压强为80KPA,则此时的大气压强为KPA。59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在一的、的同种流体内部,等高面即为。60实际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是_。61毕托管测量管道中流体的_,而孔板流量计则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的_。62某设备上安装的真空表的读数为30KPA,已知当地的大气压强为100KPA,则所测物系的实际压强为KPA。63流体在一段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平均流速05M/S,压强降为10PA,RE为1000,问管中心处点速度为_M/S,若平均流速增加为1M/S,则压强降为_PA。64运动粘度3105M2/S的某流体在1004MM的圆管内流动,其雷诺准数RE1800,此流型为_,平均流速U_M/S,管中心最大流速UMAX_M/S。65边长为04M的正方型通风管道,其水力半径RH_M,当量直径DE_M。66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倍,摩擦系数与RE的关系为_。67套管由5725MM和25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等于_,润湿周边长等于_,当量直径等于_。68孔板流量计属于变_流量计,而转子流量计则是变_流量计。69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摩擦系数与RE的关系为_。三、计算题。1如图1所示反应器和储槽均通大气,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要求料液流速为U1M/S,料液在管内阻力损失为HF20J/KG(不计出口损失)。试求高位槽液面比管出口高出多少(H209M)图1图22如图2,储槽液面恒定。将30的C2H5OH密度为800KG/M3用5735MM的无缝钢管吸入高位槽中。要求VS0004M3/S,且HF0。试求真空泵需将高位槽的压力降到多少(P5300N/M2)3用泵将密度为1100KG/M3、粘度为10103PA、S的某水溶液从开口贮槽送至开口高位槽内,两槽内液面维持恒定,液面相差18M,管路为7025MM,长35M。管路上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60M,摩擦系数为003,泵提供的外功为300J/KG。试求1流体的体积流量;2泵效率为75时,泵的轴功率。4水以64104M3/S的流量流经由小至大的管段内。如图。小管内径D120MM,大管内径D246MM。欲测1、2两截面处水的压差,为取得较大的读数R,采用倒U形压差计。已知压差计内水面上空是25KG/M3的空气,读数R100MM。求水由1至2截面的流动阻力HF。298J/KG5用泵将密度为850KG/M3,粘度为012PAS的重油从常压贮油罐送至敞口高位槽中。贮油罐内液面与高位槽中液面间的距离为20M。输送管路为1084MM的钢管,总长为1000M(包括直管长度及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摩擦系数取0029。若流动中的雷诺准数RE为3000,试求1油在管内的流速是多少M/S2输油量是多少M3/H3输送管路的能量损失是多少J/KG4所需泵的有效功率5若泵的效率为055,计算泵的轴功率。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一、选择题1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输送清水时,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A、Q为零时N最大B、Q为零时N最小C、在额定流量QS时N最小D、N与Q无关2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时的主要性能参数。A、流量最大B、压头最大C、效率最高D、轴功率最小以下物理量不属于离心泵的性能参数()A、扬程B、效率C、轴功率D、理论功率(有效功率)3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C、泵的最大扬程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4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5往复泵在操作中。A、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B、允许的安装高度与流量无关C、流量与转速无关D、开启旁路阀后,输入的液体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6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发生故障的原因是A、忘了灌水B、吸入管路堵塞C、压出管路堵塞D、吸入管路漏气7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B、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C、避免出现气蚀现象D、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8输送清洁液体时,离心泵的叶轮应选用()以提高效率。A、开式B、闭式C、半闭式D、以上三种均可9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时,离心泵的叶轮应选用()以提高效率。A、开式B、闭式C、半闭式D、以上三种均可10输送泥浆时,离心泵的叶轮应选用()以提高效率。A、开式B、闭式C、半闭式D、以上三种均可11随流量的增加,离心泵的压头(C),轴功率(A),效率(D)。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2通常离心泵的高效区在最高效率的()左右。A、90B、91C、92D、9313当离心泵的转速增加时,其压头、流量、轴功率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4当离心泵的叶轮直径增加而其它尺寸不变时,其压头、流量、轴功率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5离心泵气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泵入口处压强低于同温度下液体饱和蒸汽压B、泵内有液体C、输送的液体粘度过大D、混和液中溶质含量过高16据管路特性曲线知,随管路流量QE的增加,管路的压头HE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7为了安全起见,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比理论安装高度()。A、高B、低C、相等C、不确定18离心泵的效率和流量Q的关系为()。A、Q增大,增大;B、Q增大,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减小;D、Q增大,先减小后增大。19齿轮泵的流量调节采用()。A、出口阀B、进口阀C、回流装置D、以上三种均可20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流量的方法是()。A、设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大小B、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的开启度C、改变离心泵的转速D、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启度21离心泵启动时,应把出口阀关闭,以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不致超负荷工作,这是因为()。A、QE0,NE0B、QE0,NE0C、QEHE,在流量为Q时泵的效率为,则泵的轴功率N为()。A、QHEG/1000KWB、QHG/1000KWC、QHE/102KWB、QHG/102KW30一台离心泵的管路系统中工作,当阀门全开时,相应的管路性能曲线可写为HABQ2,且B0(动能增加值,阻力损失两项之和与位能增加值,压能增加值两项之和相较甚小),当泵的转速增大10,如阀门仍全开,则实际操作中()。A、扬程增大21,流量增大10B、扬程大致不变,流量增大10以上C、扬程减小,流量增大21D、扬程增大21,流量不变31离心泵的性能曲线表明,扬程一般()。A、与流量无关B、与流量成直线关系C、可写为HABQ2,且B0D、DH/DQV20B、V200V20C、V200T010颗粒作自由沉降时,RET在()区时,颗粒的形状系数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大。A、斯托科斯定律区B、艾伦定律区C、牛顿定律区D、不确定天大9911恒压过滤,单位面积累积滤液量Q与时间的关系为(B)。12旋风分离器的分割粒径D50是()A、临界粒径DC的2倍B、临界粒径DC的2倍C、粒级效率PI05的颗粒直径13对不可压缩滤饼,当过滤两侧的压强差增大时,单位厚度床层的流到阻力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4对可压缩滤饼,当过滤两侧的压强差增大时,单位厚度床层的流到阻力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5恒压过滤中,随过滤时间的增加,滤饼厚度将(A),过滤阻力将(A),过滤速率将(C)。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6恒压过滤中,当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滤液体积与过滤时间的()成正比。A、2次方B、4次方C、1/2次方D、1/4次方17型号为BMS20/63525共25个框的板框压滤机,其过滤面积约为()M2。A、20B、635C、25D、0418板框压滤机洗涤速率与恒压过滤终了的速率的1/4这一规律只在()时才成立。A、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B、滤液的粘度与洗涤液的粘度相同C、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且滤液的粘度与洗涤液的粘度相同D、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滤液的粘度与洗涤液的粘度相同,而且过滤面积与洗涤相同19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如粘度降低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加()A、118B、954C、20D、4420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下列恒压过滤循环中那种生产能力最大()(为时间)A、过滤洗涤B、洗涤过滤辅C、过滤洗涤辅D、洗涤过滤辅21在板框压滤机中,如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04,且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当过滤的操作压强增加到原来的2倍后,过滤速率将为原来的()倍。A、13B、12C、14D、1522若沉降室高度降低,则沉降时间(C);生产能力(A)。A、不变;B、增加;C、下降;D、不确定。23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这一术语是指()。A、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D、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24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A、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B、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C、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D、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25在离心沉降中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A、只与D,S,UT,R有关B、只与D,S,UT,R有关C、只与D,S,UT,R,G有关D、只与D,S,UT,R,K有关(题中UT气体的圆周速度,R旋转半径,K分离因数)26一般在产品样本中所列的旋风分离器的压降数据是()。A、气体密度为10KG/M3时的数值B、所要求的操作状况下的数值C、1ATM,30空气的数值D、气体密度为12KG/M3时的数值27在板框过滤机中,如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不计,过滤时间增加一倍时,其过滤速率为原来的()。A、2倍B、1/2倍C、倍D、4倍2/128粘度增加一倍时,过滤速率为原来的()。A、2倍B、1/2倍C、倍D、4倍/29在重力场中,含尘气体中固体粒子的沉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A、增大B、减小C、不变30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A、降尘室的底面积和高度B、降尘室的底面积和沉降速度C、降尘室的高度和宽度31当洗涤与过滤条件相同时,板框过滤机的洗涤速率为最终过滤速率的()倍。A、1/4B、1C、2D、432当洗涤条件与过滤条件相同时,加压叶滤机的洗涤速率为最终过滤速率的(C)倍,而板框过滤机的洗涤速率为最终过滤速率的(A)倍。A、1/4B、1/2C、1D、233过滤常数K与操作压强差的()次方成正比。A、1B、SC、S1D、1S34过滤常数K随操作压强差的增大而(A),随过滤面积增加而(C)。A、增大B、不变C、减小二、填空题1沉降操作是指_。根据沉降操作的作用力,沉降过程有_和_两种。2若气体中颗粒的沉降处于滞流区,当气体温度升高时,颗粒的沉降速度将_,颗粒的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关系是_。3颗粒形状与球形的差异程度,可用它的球形度来表征。球形度是指_。4颗粒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有_,_两种。5降尘室是指_的设备。其生产能力只与_和_有关,与降尘室的_无关。为提高其生产能力,降尘室一般为_。6用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时,若颗粒在降尘室入口处的气体中是均匀分布的,则某尺寸颗粒被分离下来的百分率等于_。7悬浮液的沉聚过程中,颗粒的表观沉降速度是指_的速度。8离心沉降是依靠_实现的沉降过程。若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属于滞流,旋转半径R04M,切向速度UT20M/S时,分离因数KC等于_。9旋风分离器是利用_从气流中分离出尘粒的设备。临界粒径是指在理论上_颗粒直径。10旋风分离器分离的是混合物,旋液分离器分离的是混合物,它们都属于混合物。11过滤操作有两种方式过滤和过滤。12恒压过滤时,过滤速度随时间增加而,洗涤速率随时间增加而,操作压差将随时间增加而。A、增加B、减少C、不变13板框压滤机的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速率的倍,叶滤机的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速率的倍。14恒压过滤某悬浮液,过滤1小时得滤液10M3,,若不计介质阻力,再过滤2小时可共得滤液M3。15离心分离因数KC,其值大小表示性能。16恒压过滤时,过滤面积不变,当滤液粘度增加时,在相同的过滤时间内,过滤常数K将变_,滤液体积将变_。17恒压过滤操作中,如不计介质阻力,滤饼不可压缩,过滤压力增加2倍,滤液粘度增加1倍,过滤面积也增加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单位过滤面积上的滤液量为原来的_。18用板框过滤机过滤某种悬浮液。测得恒压过滤方程为(的单位为S),则K为M2/S,QE为52104QM3/M2,为S。E19在重力沉降操作中,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和。20沉降器是利用_的差别,使液体中的固体微粒沉降的设备。旋风分离器是利用_的作用从气流中分离出灰尘(或液滴)的设备。21欲去除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可采用的措施有_和_。欲去除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可采用的方法有_、_和_。22在非均相物系中,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称(),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称_。23在非均相物系中,由于连续相和分散相具有不同的_性质,故常用机械方法分离。24非均相物系分离适用于_静止,_运动,及_、_、_情况。25重力沉降中,当分散相浓度较高时,往往发生()沉降。26非球形颗粒与球形颗粒相差程度愈大,则球形度S愈_。27滞流沉降时,当温度升高,重力沉降所用时间将_。28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其_有关,而与_无关。29对旋风分离器而言,临界粒径愈小,分离效率愈_。30离心沉降的分离效率比重力沉降的_。31过滤操作中加入助滤剂的目的是_。32恒压过滤中的推动力是_,阻力来自于_和_。33对不可压缩滤饼,过滤速度与滤饼上、下游的压强差成_比,与滤饼厚度成_,比,与滤液粘度成_。34当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过滤常数VE为_。35对板框压滤机,洗涤路径为过滤终了路径的_。36对板框压滤机,洗涤面积为过滤终了路径的_。37对加压叶滤机,洗涤路径为过滤终了路径的_。38对加压叶滤机,洗涤面积为过滤终了路径的_。39按操作方式,过滤分为间歇和连续两种,其中加压叶滤机属于_方式过滤设备,转筒真空过滤机属于_方式过滤设备。40沉降是指在某种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_流体产生定向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过程。41过滤常数K与流体的粘度成_。42含尘气体通过长为4M,宽为3M,高为1M的降尘室,已知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03M/S,则该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_。43单个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落在_区,若颗粒直径减小,沉降速度_,颗粒密度增大,沉降速度_,流体粘度提高,沉降速度_,流体密度增大,沉降速度_。44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则恒速过滤过程中滤液体积由V1增多至V22V1时,则操作压差由P1增大至P2_。45在恒速过滤中,如过滤介质的阻力忽略不计,且过滤面积恒定,则所得的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_次方成正比,而对一定的滤液量则需要的过滤时间与过滤面积的_次方成_比。依据_式。46转筒真空过滤机,转速越快,每转获得的滤液量就越_,单位时间获得的滤液量就越_,形成的滤饼层厚度越_,过滤阻力越_。47粒子沉降过程分加速阶段和_阶段,沉降速度是指_阶段颗粒的速度;48旋风分离器的高/径比越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压降。49降尘室的生产能力理论上与降尘室的无关。50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仅与_和_有关,而与降尘室的_无关。51不可压缩滤饼、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若将过滤压强提高20,则在同一时刻得到的滤液是原来_倍三、判断题1含尘气体中的固体粒子在滞流区沉降时,操作温度升高,重力沉降速度减小V2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及气体的速度有关。(V)3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在滞流区沉降时,操作温度升高,重力沉降速度减小第4章传热一、选择题1对双层平壁的稳态导热过程,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和,12其对应的温差分别为和,若,则和的关系为()。1T21T212A、。121212D、不确定。2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不变时,并流推动力()逆流推动力。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3黑体的辐射能力与表面绝对温度的()成正比。A、一次方B、二次方C、三次方D、四次方4同一温度下,()的辐射能力最大。A、黑体B、镜体C、灰体D、透热体5傅立叶定律是描述()的基本定律。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对流传热6多层平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差与各相应层的热阻所呈关系是()A、没关系B、反比C、正比D、不确定7在套管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冷却热流体,热流体质量流量和出入口温度T1、T2一定,冷却水入口温度T1一定,如果增加冷却水用量,则Q(),K(),T2()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8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A、35B、120C、775D、509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RE的N次方成正比,其中N的值为()A、05B、08C、1D、210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合理。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A、甲、乙均合理B、甲、乙均不合理C、甲合理,乙不合理D、乙合理,甲不合理11冷热流体分别在列管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中流动,若I远小于O,则列管的壁温接近于()的温度。A、冷流体B、热流体C、无法确定12自然对流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强制对流的相比()。A、大B、小C、相等D、不确定13在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中,各层厚度及面积相同,即B1B2B3,S1S2S3其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三种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为A、123B、123C、1B、C、D、17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B、克希霍夫定律C、折射定律D、普朗克定律18计算下列四种“数”时,其数值大小与单位制选择有关的是()。A、普兰德准数;B、传热单元数NTUC、离心分离因数KD、过滤常数K19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应采用的流程为()。A、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B、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C、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逆流操作;D、气体走管外,气体串联逆流操作。20同一物体在同一温度下的反射率与吸收率的关系是()。A、反射率大于吸收率B、反射率小于吸收率C、反射率等于吸收率D、不确定21若换热器两侧对流传热系数IO时,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A、OB、IC、IO22多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中,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通过各层的热通量()。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23某灰体的黑度为06,该灰体的吸收率为()。A、1B、06C、04D、1624牛顿冷却定律是描述()的基本定律。A、热传导B、对流传热C、热辐射D、热对流25以下换热器属于列管换热器的是()。A、螺旋板式换热器B、蛇管式换热器C、U型管式换热器26传热实验时,在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为强化传热决定加装翅片,翅片应装在侧更为有效。A、外管外B、外管内C、内管外D、内管内27黑度为08,表面温度为27的物体其辐射能力是()W/M2。A、3674B、4593C、648D、3306728列管式换热器根据结构不同主要有()。A、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B、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C、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D、热管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9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若管长及流体的物性不变,而管径增为原来的2倍,则流速为原来的(B)倍,流动阻力为原来的(C)倍。A、1/2B、1/4C、1/8D、1/1630传热过程中,当两侧对流传热系数IO时,要提高总传热系数K,关键是提高。A、提高OB、提高IC、减小OD、减小I31黑度为08,表面温度为127的物体其吸收率是()。A、127B、27C、08D、0232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传热,若管长及流体的物性不变,而管径变为原来的1/2,则对流传热系数为原来的()倍。A、4B、1/4C、208D、218二、填空题1热量的传递是由于_引起的。2由傅立叶定律知,热传导速率与温度梯度成_比。3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_,故常用于绝热,保温。4热传导的传热距离愈远,则导热热阻愈_。5圆筒壁的热传导中,通过各层的热传导速率_,热通量_。(填相同、不同)6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_。7对流传热系数反映了对流传热的快慢,其值愈大,对流传热愈_。8强化对流传热过程可采用的措施有_、_和_。9辐射传热中,在能量传递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_。10同一温度下,灰体和黑体相比,_的辐射能力大。11物体的吸收率愈大,其辐射能力愈_。12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_。13热传导存在于_中。14对流传热是指_的传热过程。15沿等温面方向,温度梯度的大小为_。16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不变时,并流推动力比逆流推动力_。17提高传热系数的重点在于_列管式换热器安装折流档板的目的是_。18提高换热器传热速率的途径有_、_、_。19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_的四次方成正比。20傅立叶定律是描述_的基本定律。21自然对流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强制对流的_。22金属固体、非金属固体、液体和气体四种物质,_的导热系数最大,_的导热系数最小。23定态多层平壁热传导中,各层平壁的温度差与其导热热阻成_比。2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25蒸汽冷凝的方式有和,工业上采用。26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黑体与灰体相比,发射能力最大的是,吸收能力最大的是。27某灰体的吸收率为08,其黑度为;某灰体的反射率为03,其黑度为。28写出三种常用的间壁式换热器的名称、。根据热补偿不同,列管换热器可分为、等。29大容积(器)饱和沸腾曲线T可分为、几个阶段,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在阶段。30在钢、水、软木之间,导热效果最佳的是,保温效果最佳的是。31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黑体的绝对温度增加一倍,其辐射能增加倍。32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的表达式为。33对流传热中,当在_情况下,进行的是恒温传热,在_情况下,进行的是变温传热。34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物性常数有_。35应用准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时应注意_、_和_。36冷凝传热中,膜状冷凝的传热效果要比滴状冷凝的_。(填好、差)37能被物体吸收而转变为热能的电磁波的波长在_之间,统称热射线。38在间壁式换热器中,总传热过程由下列步骤所组成首先是热流体和管外壁间的_传热,将热量传给管外壁面;然后,热量由管的外壁面以_方式传给管的内壁面;最后,热量由管的内壁面和冷流体间进行_传热。39对于套管式换热器,要提高传热系数,应提高传热系数较_(大,小)一侧的H;而换热器内管管壁的温度则接近于传热系数较_(大,小)一侧的流体。40流体湍动程度越强,对流传热系数就。41对流体无相变化的强制对流传热过程(不考虑自然对流影响时),NU准数与有关。42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强制湍流时,当物性及操作条件一定时,对流传热系数与成正比,与成反比。43对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若某层热阻大,则也大。44多数固体材料可视为灰体,特点是1,2。45对多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过程,若某层大,则温度差也大。46通过因次分析,影响强制对流传热过程的准数有3个,其中反映对流传热强弱程度的准数是,而反映流体流动湍动程度的准数是。47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传热时,同样条件下,对流传热系数较直管内的要。48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中规定RE时为湍流。49某灰体在20时,其黑度为08,则其辐射能力的大小为_,其吸收率为_。50间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接近热阻的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热阻的一侧流体的温度。51增加列管换热器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换热器管程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要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速率,应提高大的一侧流体的。52辐射传热过程中,物体的黑度越大,其辐射能力。53稳定热传导计算公式中项称为_,其中K为KSB_,单位是_。54辐射传热中,设置隔热挡板是_辐射散热的有效方法。挡板材料的黑度愈低,辐射散热量_。55热传导中传热速率大小用_定律描述,而对流传热中用_定律描述。对流传热只能发生在_中。56对流传热计算公式中项称为_,其中的H为HS1_,单位是_。三、判断题1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传热时,同样条件下,对流传热系数较直管内的要小。X2许多设备的外壁温度常高于环境温度,此时热量将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自壁面向环境传递而引起热量散失。V3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热通量都相同。()4螺旋板式换热器属于板翅式换热器的一种型式。(V)5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率的比值为恒定值,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V)6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相同、而通过各层的热通量不同。()四、计算题1某列管换热器由2525MM的钢管组成。热空气流经管程,冷却水在管间与空气呈逆流流动。已知管内侧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50W/M2,管外水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00W/M2,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试求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若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忽略不计,为提高总传热系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提高不同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即1将管内侧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一倍;2将管外水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一倍。分别计算K值。372W/M2,74W/M2,39W/M2例44某列管换热器由252。5MM的钢管组成。热空气流经管程,冷却水在管间与空气呈逆气流流动。已知管内侧空气的I为50W/(M2),管外水侧的0为1000W/(M2),钢的为45W/(M2)。试求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及按平壁计的总传热系数。解参考附录二十二。取空气侧的污垢热阻,水侧的污垢热阻。由式知所以若按平壁计算,由式知由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在该题条件下,由于管径较小,若按平壁计算K,误差稍大,即为例45在上例中,若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可忽略,为了提高总传热系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提高不同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即(1)将I提高一倍;(2)将0提高一倍。试分别计算K0值。解(1)将I提高一倍所以(2)将O提高一倍所以计算结果表明,K值总是接近热阻大的流体侧的值,因此欲提高K值,必须对影响K值的各项进行分析,如在本题条件下,应提高空气侧的,才有效果。1在一列管换热器中将15000KG/H的油品从20加热到90。油品走管内,管外加热介质为130的水蒸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构建高效财务管理体系》课件
- 《店铺运营培训课件》教案
- 2025年春季小学下册二年级语文(统编版)-1.古诗二首(第1课时)教案
- 《环境科学》课件2
-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差分析方法》课件
- 《骨髓细胞形态学》课件
- 数学乐园探索
- 走向高考之路
- 外贸单证操作教学课件
- 《超声波技术应用》课件
- 慢阻肺康复治疗病例汇报
- 氢氧化钠购销
- 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管理制度
- 2024年中级电工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DB11-T 1832.7-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7部分:建筑地面工程
- 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卷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内容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变革管理方案计划
- 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