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业主简介2三、编制内容2四、编制依据3五、初步结论3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第二章项目背景6一、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6二、拆迁安置区域总体规划6三、当地农民居住现状分析7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一、是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9二、是从根本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9三、是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0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1一、项目建设地址11二、自然条件11三、社会经济12四、能源供应条件13五、交通条件13六、主要建筑材料13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4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15一、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5二、建筑设计15三、结构设计17四、给排水设计18五、电气设计20六、弱电设计25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26八、燃气设计28九、消防设计30十、综合管网设计34十一、建筑节能37十二、绿化设计及灯饰工程39十三、人防设计39十四、无障碍设计40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41一、设计依据41二、环境现状41三、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41四、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42第八章项目进度计划与建设管理43一、项目进度计划43二、项目建设管理43三、人力资源配置46第九章项目招投标47一、招标的组织形式47二、招标的方式47三、招标基本情况表47四、招标初步方案48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9一、投资估算范围49二、投资估算依据49三、项目投资49四、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53第十一章财务评价57一、财务评价依据和原则57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58三、项目收入估算58四、成本估算61五、财务评价报表64六、财务评价指标74第十二章风险分析与控制76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76二、风险程度分析77三、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78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79一、社会影响分析79二、互适性分析80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81一、结论81二、建议82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江津滨江新城海会片区农民集中安居房一期工程(二)项目业主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三)项目地址本项目拟建于江津区中渡社区浒溪社,涉及范围包括中渡社区浒溪社、圣泉社区圣泉社、海会社等2个社区3个社。(四)项目性质新建(五)项目建设期36个月2012年3月2015年2月(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占地约110亩,新增建筑面积20606268平方米,其中新增住宅面积15998079平方米,配套商业面积1670051平方米,物管用房43862平方米,社区服务配套用房107831平方米,幼儿园257114平方米,地下车库2529331平方米。工程同步建设小区道路、绿化、给排水及变配电等工程。(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64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4186779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150051万元,预备费426946万元,建设期利息666225万元。2、资金筹措方式本项目总投资64300万元,其中业主自筹19300万元,资金比例占总投资的30,申请银行贷款45000万元,资金比例占总投资的70。二、业主简介本项目业主是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法人独资有限公司,其股东为重庆市江津区华信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按公司法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司注册资金6159841万元。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部、招商部、项目策划部、征地拆迁部、工程建设部、规划总工办等7个工作机构,目前实有人员82人,其中硕士以上的2人,大专以上文化的60人,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10人,中级技术职称25人。公司主要负责江津滨江新城的开发建设工作,经营范围为土地收储、整治、经营管理;投资业务;建筑相关业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443409万元,负债总额160531万元。三、编制内容本报告通过对江津滨江新城海会片区农民集中安居房区域以及被拆迁区域的现状调查,结合滨江新城城区规划,分析了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通过对被拆迁区域农民居住现状的调查,并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确定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同时,论证了项目技术及工程方案,并进行经济评价,提出结论性意见,为业主及上级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四、编制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说明报告;项目业主就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项目业主关于进行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合同。五、初步结论本项目主要进行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确保江津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对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项目建设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工程建设所用的大部分建筑材料及设备设施将由地方供应,可为当地建筑业提供一个不小的市场。本项目的建设将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从硬件上改变区域的落后面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彻底让项目区整体实现产业和人居的和谐发展,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本项目总投资64300万元,主要通过业主自筹、银行贷款解决。通过测算,项目建成后,项目收入完全能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项目为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业主具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各方面的建设条件都较好,建设风险小,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主要数据及评价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1项目总投资万元6430011建设投资万元5763812建设期利息万元66622资金筹措万元6430021项目资本金万元1930022项目债务资金万元4500023其他资金万元03年销售收入合计万元1300004补贴合计万元05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92016销售税金及附加合计万元07息税前利润(EBIT)合计万元935137利润总额合计万元8399558所得税合计万元1259939净利润合计万元71396210总投资收益率290911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739912贷款偿还期年8年13平均利息备付率9414平均偿债备付率1415项目投资指标151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210152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IC8)万元8459153所得税前全部投资回收期年67154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32155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IC8)万元63077156所得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年72第二章项目背景一、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文件提倡安排中长期政策性贷款,重点支持土地整治、农田排灌、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文件还指出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二、拆迁安置区域总体规划2008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了“一主一副一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一江两岸”的城市发展战略。滨江新城紧临重庆绕城高速西彭互通,是江津“一江两岸”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双福新区,南临长江与几江旧城隔江相望,西连缙云山脉,东与西彭工业园接壤,规划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33万。滨江新城致力锻造为重庆主城新的城市副中心,是重庆西部新城重要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区,将建设成为重庆西部新的中央商务区、高档宜居社区、文化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庆西部滨江森林城区。江津滨江新城包括核心区、西部片区和德感旧城片区三部分,纳入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约20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83平方公里,西部片区约87平方公里,德感旧城片区约37平方公里。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首期推进8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城市建设,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924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新城框架。三、当地农民居住现状分析项目拆迁安置涉及到的中渡社区浒溪社、圣泉社区圣泉社、海会社等2个社区3个社,现有区域内农民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并且居住点较为分散,农民出行条件差,大部分以机耕道为主,并且年久失修,不利于当地居民出行。并且该拆迁区域只有少部分地区建有市政管网且年久失修,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集中安置房的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住宿条件,改善当地贫困农民住不起新房的社会现状,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一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项目建设地位于江津区中渡社区浒溪社,涉及范围包括中渡社区浒溪社、圣泉社区圣泉社、海会社等2个社区3个社。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农村农民居住地域。本项目通过滨江新城统一拆迁安置和规划建设,创造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内环境将更加整洁便利,为当地农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从根本上加快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从根本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项目拆迁安置涉及到的中渡社区浒溪社、圣泉社区圣泉社、海会社等2个社区3个社,现有区域内农民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并且居住点较为分散,农民出行条件差,大部分以机耕道为主,并且年久失修,不利于当地居民出行。并且该拆迁区域只有少部分地区建有市政管网且年久失修,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本项目新增建筑面积20606268平方米,其中新增住宅面积15998079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商业、社区服务配套用房、幼儿园、小区道路、绿化、给排水及变配电等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住宿条件,改善当地贫困农民住不起新房、子女入学难的社会现状,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滨江新城城区相关规划,被拆迁的区域,将来发展为重庆主城新的城市副中心,是重庆西部新城重要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区,将建设成为重庆西部新的中央商务区、高档宜居社区、文化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庆西部滨江森林城区。江津滨江新城海会片区农民集中安居房一期工程的建设能从根本上推进滨江新城的建设,并大大改良了项目区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加快滨江新城基础性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可直接推动江津区的经济发展。同时,项目建设能改善项目区的开发投资条件和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对缓解农民就业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江津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整个项目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于江津区中渡社区浒溪社,涉及范围包括中渡社区浒溪社、圣泉社区圣泉社、海会社等2个社区3个社。二、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江津区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南部四面山区系云贵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的梯形地带,北部华盖山等系华莹山支脉。海拔最高处四面山蜈蚣坝为17094米,最低处珞璜镇中坝为1785米,相对高差为15309米。(二)地质项目所在地广泛分布侏罗、白垩系地层,以砂岩和页岩为主。由于大部分岩层近于水平,砂岩与页岩相间,经过地质运动和溪流的切割而形成一些高丘台地,相对高差达100M左右。沿江的山岭槽谷由中生代石灰岩、页岩及砂岩组成,当表层砂岩被剥蚀后,下部石灰岩出露并经流水侵蚀发育成二岭一槽,呈船型地貌。槽谷内有小型岩溶地形。(三)气候与气象按照中国气候图集和四川气侯区划的划分项目所在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中的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区。主要特点是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阴雨、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湿度大、风速小、云雾多、日照少。地面风速小,静风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迁移和扩散。评价选用所在地的江津气象站近10年定时观测资料统计,年均气象要素及其极值如下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8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3;历年最高平均气温23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3;历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48。风速与风向历年极端最大风速32M/S,历年平均风速12M/S。常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频率是11,其次是南风和西南风,频率是7,强风为东北风和东风。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0255MM,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雨日为157天,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974MM,历年最小降雨量为7487MM。霜雾历年平均雾日为27天,全年无霜期为317天,甚至终年无霜。三、社会经济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8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同比增长179。工业总产值766亿元,是2006年的47倍,同比增长367。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是2006年的37倍,同比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同比增长214。地方财政收入708亿元,是2006年的87倍,同比增长7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0元,同比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94元,同比增长229。5年来三次产业比重由177442381调整为144601255。四、能源供应条件项目所在区域水源充足,日供水能力达264万吨。供电有电厂保障,珞璜电厂电网有珞南线、珞綦线、珞西线、珞巴线和珞马线等220KV输出高压线路5条;本地电网已完成农村二期电网改造任务,有110KVA、35KVA高压变电站各1座,小型电源变压器170个,110KV、35KV、10KV高压线路多条;供气有天然气井8口,蕴藏量达5亿立方米;有4个配气站,现日供气15万立方米;五、交通条件江津地处重庆西南长江要津,地跨长江两岸,东邻綦江、巴南,西接永川,南连四川合江、贵州习水,北与璧山县、九龙坡区相邻,长江流经境内,成渝、川黔铁路环绕市境,是川南、黔北通往重庆的必经之地,重庆西南方向的交通总口。六、主要建筑材料本项目建设中,所需材料可直接来自项目区域内的建材企业就地解决;钢材、木材等材料在周边购买。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可在重庆市购买,通过公路运输便捷抵达。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本项目占地约110亩,新增建筑面积20606268平方米,其中新增住宅面积15998079平方米,配套商业面积1670051平方米,物管用房43862平方米,社区服务配套用房107831平方米,幼儿园257114平方米,地下车库2529331平方米。工程同步建设小区道路、绿化、给排水及变配电等工程。建设工程量统计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建筑工程11住宅1599807912商业167005113物管用房4386214社区服务配套用房10783115幼儿园25711416地下车库25293312安装工程21室内给排水及消防水2060626822室内强弱电2060626823室内通风及天然气2060626824变配电2060626825高层住宅电梯(21台)台21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一、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1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二、建筑设计(一)建筑功能本项目主要由7栋高层住宅塔楼,2栋多层住宅,沿街商业裙房,幼儿园,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12号楼为6层多层住宅,39号楼为2432层一类高层住宅塔楼,沿街裙房均为商业网点,社区配套用房均设在塔楼一层,设备用房均设在地下车库。1)12号楼12号楼为多层住宅。地上6层,标准层为4户,单层面积约460平米,所有住宅均具有良好的景观面及采光通风,设有一部双跑楼梯,户型为三室二厅。2)39号楼3、4、8、9号楼为一类高层商住楼,5、6、7号楼为一类高层纯住宅。地上2432层,标准层为912户,单层面积为740831平米。所有户型均具有良好的景观面及采光通风,设有一部消防电梯,23部客用电梯及一部剪刀楼梯,户型为三室两厅,两室两厅,一室一厅。沿街裙房为商业网点,社区配套用房设在高层塔楼的一层。3)幼儿园幼儿园设在小区中庭靠近次入口处,为3层公共建筑,设9班,每班设活动室,寝室和室外活动场地,采光通风条件良好,主要房间均为南北朝向。4)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位于地块中部,为I类单层地下车库,设停车位675辆,设有3个机动车出入口,均为双车道。车库设有7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平米,每个防火分区设有2个疏散出口,其中至少1个可直通室外。地下车库与高层负一层连通,高层住户可直接入户。(二)立面设计本工程立面以抗战时期的重庆陪都风格为主,充分利用住宅自身的构件(凸窗、阳台、栏板、空调机位等)作为建筑立面的构成元素,建筑的外立面用色采用政府倡导的色彩搭配,青砖黛瓦结合条石本色为本项目的基本色。建筑墙身利用色彩的变化和线条的穿插,体现住宅亲切、细腻的气质。三、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主要由7栋高层住宅塔楼,2栋多层住宅,沿街商业裙房,幼儿园,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12号楼为6层多层住宅,39号楼为2432层。(二)设计依据本结构设计遵照下列现行标准、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三)设计参数取值基本风载风载04KN/M2。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它荷载的取值均按现行规范。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四)结构设计结构型式主要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C30C50,钢材HPB235、HRB335和HRB400;板钢筋采用CRB550。抗震缝的设置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并设置在相关的单元的连接部位,避免多塔结构。填充墙外墙、内墙均采用80KN/M3容重的烧结页岩空心砖(12孔)。混合砂浆强度不小于M50。四、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03)(2009年版);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9)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设计资料。(二)给水(1)水源本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给水干管,供水压力为035MPA,从市政道路给水干管上接两条DN250给水管进入小区。(2)用水量估算本工程最大日用水量为184304M3/D,最大小时用水量21374M3/H。消防用水量详消防专篇。(3)给水系统小区内设置生活与消防共用给水管道,消防管道沿场地道路呈环状布置,管径为DN250,生活给水管道采用网状。室内给水分为两个区,七层及以下为低区,八层至三十二层为高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由二次加压设备供水。(三)排水1排水体制设计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水。2污水量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为165874M3/D,最大小时排放量为19237M3/H。3污水系统及处理设施本工程生活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在室外设生化池2座,处理能力分别为800M3/D和500M3/D。4雨水量及雨水系统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即Q250910845GP/T140950753升/秒公顷其中P3年,地面径流系数取08和015,则暴雨强度约为382L/SHA。建筑屋面雨水经水落管汇入道路雨水管道,地面雨水经路边雨水口收集,进入雨水管道,车库顶板上的地面渗水经过车库顶板上覆土内的水收集系统就近排入总盖板周围的雨水沟,沟内雨水就近排入轻轨地面原有雨水检查井。总盖板上覆土内的水收集系统也就近排入其周围的雨水沟,沟内雨水就近排入轻轨地面原有雨水检查井。五、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业主设计委托书。2建设方提供的用电资料。3本工程采用的规程规范及标准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剖面图。(二)设计范围和负荷类别及环境特征1)设计范围照明、供配电设计;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2)负荷类别及环境特征本设计范围内各单体内应急照明、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火栓泵、喷淋泵、生活水泵、排污泵、客梯、消防电梯等消防负荷为一级负荷;其它用电均为三级负荷。设计范围内环境均为一般环境。(三)供电电源1)电力供应及电源本工程设置一个开闭所,位于本工程右边,单独建造,本工程各变电所10KV进线均由该开闭所放射式引出。共设置1个公用变电所和1个专用变电所,开闭所出线为2路。2)负荷估算本工程为住宅、商业、幼儿园和车库。住宅部分采用单位指标法,一室户为4KW,两、三室户为5KW;商铺及车库设计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估算。幼儿园、商铺按每平方80W估算,车库按每平方15W估算。专用变电所包括本工程除各单体住户套内用电外的所有用电。计算有功负荷PC(KW)2109计算无功负荷QC(KVAR)1046无功补偿300KVAR,则计算有功负荷PJC(KW)1687计算无功负荷QJC(KVAR)748计算视在功率SJC(KVA)1846补偿后功率因数092变压器选择2X1000KVA最大负荷率92公用变电所B1B9楼计算有功负荷PC(KW)10520计算无功负荷QC(KVAR)2934无功补偿840KVAR,则计算有功负荷PJC(KW)4734计算无功负荷QJC(KVAR)2099计算视在功率SJC(KVA)5179补偿后功率因数092变压器选择6X800KVA1X1000KVA最大负荷率89变电所设在负一层车库。3)柴油发电机的设置本工程柴油发电机应满足应急照明、消火栓泵、喷淋泵等消防负荷以及生活水泵、排污泵、客梯、通道及楼梯间照明等生活用电的要求柴油发电机容量占变压器总容量的1020,则为发电机安装容量5800X202X630KW,备用容量为1300KW柴油发电机房设在负一层车库。(四)配电1配电电压均为交流50赫,380/220伏,车库内部各单体采用三相四线TNS制,其他单体采用三相四线TNCS制。2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结合的混合式配电线路,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用。电力干线拟采用电缆桥架和电缆沟敷设。电力分支线、照明分支线采用桥架、线槽敷设或穿PVC管暗敷。普通线路采用YJV06/1KV或BV450/750V。3消防用电由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的低压回路分别引入一回路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应急照明灯具末端自带蓄电池。消防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缆或电线穿钢管暗敷或刷防火涂料明敷,(五)照明1需二次装修的商铺只做应急照明,其一般照明由二次装修确定,设计为其预留配电箱。住户套内预留配电箱。2车库设计照度为75LX,在入口处集中控制。3商业300LX4小区道路照明沿小区道路边每隔25米左右设置6米高的路灯,光源采用AC220V250瓦高压钠灯,照度为50LX。小区照明由道路照明控制箱集中控制。小区照明线路穿钢管埋地辐射。(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一级。详见消防专篇。(七)防雷与接地1本工程高层建筑物按均按第二类建筑物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在建筑物的屋面、女儿墙设置12MM的镀锌圆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8M12M的网格作防雷接闪器,多层建筑物按均按第三类建筑物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在建筑物的屋面、女儿墙设置12MM的镀锌圆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16M24M的网格作防雷接闪器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或钢柱作防雷引下线,建筑物基础作为防雷接地极。2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建筑内的电气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弱电设备共用同一接地网,该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本工程设置总等电位连接,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建筑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及金属管构件、电缆铠装等均需可靠接地。设有淋浴设备的卫生间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板。所有有源弱电设备的配电箱均设电涌保护装置,由室外引入的弱电线路除光缆外在入户箱端接处均设电涌保护装置。六、弱电设计(一)设计依据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二)设计范围各弱电系统以预埋管线设计,具体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安装。(三)弱电设计本工程弱电机房位于负一层车库,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进线由市政管网引来。进线处预埋5SC100。本工程弱电系统考虑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终端各3000个,每个商铺和住户设置一个弱电箱。有线电视系统干线和分支线采用SWYV同轴电缆;电话系统干线采用大对数电缆,支线采用RVS线;网络系统干线采用多模光纤,支线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电缆。弱电系统干线敷设在电缆沟和桥架内,支线穿PVC管暗敷。入侵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及出入口控制系统由业主根据需要配置。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一)设计依据1、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版);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主要由7栋高层住宅塔楼,2栋多层住宅,沿街商业裙房,幼儿园,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12号楼为6层多层住宅,39号楼为2432层一类高层住宅塔楼,沿街裙房均为商业网点,社区配套用房均设在塔楼一层,设备用房均设在地下车库。(三)设计范围1、设备用房(配电室、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平时及事故通风;2、无外窗卫生间通风;3、车库通风及排烟;4、塔楼核心筒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正压送风(详消防章节)。(四)通风系统1地下层柴油发电机房平时通风换气量按照12次/H考虑,设置机械排风,进风利用柴发机房直接对外的百叶;柴发机组运行时利用柴发机组自带的排风系统排出室内空气,补风利用用柴发机房直接对外的百叶;排烟管做消声处理后引至室外高空排放;配电间、水泵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配电间风量按事故通风12次/H换气次数计算,水泵房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设置有气体灭火的房间均在房间隔墙处的送排风口设置有全自动70度防烟防火调节阀,火灾时手动或电控关闭房间内的送排风口,火灾结束后,通过电讯号打开阀门,进行通风换气,尽快将室内的气体排至室外。车库设置机械通风排烟合用系统。车库共1层,设置有4个防火分区。按面积不大于2000M2、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的原则划分防烟分区。选用高温消防双速轴流风机,车库着火时高速运行排烟,平时低速运行排风。在风管侧壁设单层百叶排风口(带调节阀),风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不超过30M,车库换气次数按照6次/H计算。有车库进出口的防火分区采用自然进风,无车库出入口的防火分区采用机械补风。2地上层各栋住宅楼每户的自然进排风口面积均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第433条中相关规定,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满足通风季节10次/H的通风换气量。每个采暖空调房间均设置了卫生通风口,具体设置详建筑方案。各栋住宅楼的卫生间均有满足要求的外开窗,通风由用户自理。住宅的油烟均由排风竖井集中高空排放。3通风表房间名称排风换气次数(次/时)补风换气次数(次/时)备注变配电房12自然补风地下车库64机械补风水泵房6自然补风柴油发电机房12自然补风储油间12自然补风卫生间10自然补风八、燃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3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942003)。(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的范围为住宅及配套商业网点的用气。(三)用气量及气源1气源本工程天然气接市政中压燃气管网,该燃气管道管径为DN200,设计压力04MPA,紧邻该建筑。在建筑靠近公路侧的主入口处设DN100的燃气阀井,通过D1084的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将中压燃气接入建筑内。2压力级制本工程天然气管网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系统,中压管道的设计压力为04MPA,低压管道的设计压力为0003MPA。经专用调压箱进行调压后,低压燃气通过管道送至用户。3耗气定额及耗气量本工程天然气大部分为住宅用气,少量为商业用气,本规划区天然气预测本小区共有住户2104户,每户按照12立方米/日计(天然气热值按36MJ/NM3计),住宅总用气量为25248立方米/日,小时流量为1052立方米/时。(四)管网布置在建筑靠近公路侧的主入口处设DN100的燃气阀井,通过D108X4的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将中压燃气接入建筑内,中压天然气经专用调压箱减压后,低压燃气通过管道送至用户。建筑内干管采用树枝状敷设。1管材选择中压管道采用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20钢。架空敷设的低压管道采用低压液体输送用镀锌钢管,埋地敷设敷设的低压管道采用低压液体输送用镀锌钢管。2管道敷设中压燃气管道焊接连接,埋地敷设,石油沥青加强绝缘防腐。管道埋深管顶距地表覆土深度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规定执行,具体为埋设于车行道下09M;埋设于非车行道下06M;埋设在庭院下03M。管道施工完毕均应吹扫试压。九、消防设计(一)总平面布置1该小区东面和西面共设计两个消防车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接,小区内沿高层建筑设计6米宽的消防通道。小区内部局部坡度较大,所有消防通道坡度均不大于8。在小区中庭设计消防扑救场地,扑救场地内没有停车位及高大乔木,高层建筑之间间距均满足防火间距要求。2高层建筑至少保证有一个长边和1/4周长的场地可使消防车达到建筑底部,形成不小于18米的消防扑救场地,且在此范围内塔楼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间出口,满足防火规范要求。(1)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2)地下车库顶板上的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及暗沟等,均能承受大型消防车36吨的荷载。(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均不设置妨碍消防车实施扑救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体。(4)消防扑救场地坡度不超过5。(二)建筑消防1、39号楼为地上2432层商住楼;总建筑高度为7296M,单层建筑面积740831平米,为一类高层塔式住宅,耐火等级为一级。住宅标准层为912户。设有23部客梯1部消防电梯及一部剪刀楼梯,剪刀楼梯两部楼梯分别设置前室,楼梯间及前室前室设有正压送风系统,满足消防规范要求。2、裙房均为商业网点,耐火等级均为一级,沿街长度超过150米的并且不能形成环道在中部设消防通道,每个商业网点两层面积之和不大于300平米。3、地下车库为单层地下车库,面积为2529331平米,停车位为675辆,属于I类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车库内分7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平米,每个防火分区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其中至少1个可直通室外。车库设有3个净宽不小于7米的双车道出入口,车库内安装自动喷淋和报警系统,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净宽不小于7M的车辆出入口,并安装自动喷淋和报警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疏散口不少于2个,疏散宽度通过计算满足疏散宽度,故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4、消防控制室设置于B5楼的一层,可直通室外,面积为2808平米。(三)给排水消防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消防用水量为288M3;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消防用水量为216M3,自喷系统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H,消防用水量为108M3,本工程一次火灾用水量为612M3。车库和商铺应设置自喷系统,喷头温级为68;沿室外生活消防给水环网上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火灾发生时由屋顶水箱18M3和消防泵联合供水向室内消火栓和自喷系统加压供水。地下车库的消防泵房内设置室内消火栓泵、室外消火栓泵和自喷泵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消防泵房旁设置消防水池612M3,在B5楼屋顶设计消防水箱一座(18M)。在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间等内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和移动式干粉灭火装置。(四)电气消防1、负荷类别本设计范围内各单体内应急照明、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火栓泵、喷淋泵、生活水泵、排污泵、客梯、消防电梯等消防负荷为一级负荷,其它用电均为三级负荷。设计范围内环境均为一般环境。2、应急照明车库、超市、面积大的商铺及过道、门厅及楼梯间等均设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时间不少于90分钟。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房、消防电梯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消防控制室等房间设置备用照明,备用照明时间不少于180分钟,照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度。应急照明和消防设备由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的低压回路分别引入一回路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应急照明灯具末端自带蓄电池。消防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缆或电线穿钢管暗敷或刷防火涂料明敷。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一级。消防控制室位于负一层车库。各商铺、超市、走廊、门厅等处设置感烟探测器,车库设置感温探测器,柴油发电机房和变配电房设置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商铺、超市、车库走廊、门厅等处设置消防应急广播和声光报警装置,各出入口和走廊等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处设置消火栓按钮。火灾发生后,自动启动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警报、电梯迫降、切断相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打开相关部位的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联动设施。(五)暖通消防1、排烟系统车库设置机械通风排烟合用系统。车库共1层,设置有4个防火分区。按面积不大于2000M2、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的原则划分防烟分区。选用高温消防双速轴流风机,车库着火时高速运行排烟,平时低速运行排风。在风管侧壁设单层百叶排风口(带调节阀),风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不超过30M,车库换气次数按照6次/H计算。其他临街商业及住宅楼的内走道均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采用自然排烟。2、正压送风系统本工程2栋多层住宅,沿街商业裙房,幼儿园,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12号楼为6层多层住宅,39号楼为2432层一类高层住宅塔楼,39设置有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所有楼梯间和前室均不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保证火灾时防烟楼梯间40PA至50PA、前室25PA至30PA的余压值。12均为6层,设置有封闭楼梯间,楼梯间均可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设置有正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及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的正压送风井地上部分奇数层设置自垂式百叶风口,地下层每层设置自垂式百叶风口,火灾发生时屋顶及地下车库内的正压送风机启动向楼梯间送风;合用前室正压送风井每层设置一个常闭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系统负担层数小于20层时,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着火层及上层风口(可手动启闭);正压送风系统负担层数20层及20层以上时,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着火层及上下两层风口(可手动启闭),联锁正压送风机启动向合用前室送风。十、综合管网设计(一)概述本次综合管网设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下管网资料进行。设计综合管网共有六种,分别是给水消防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天然气管、电力管网(包括路灯照明)、弱电管网(包括电话,有线电视,小区消防报警,小区安全防范和宽带网),前四种管线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压力管网,有给水消防管网、天然气管网;一类为重力流管网,有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综合管网在小区内结合小区建筑、用户使用点情况分别采用沿道路及车库内顶板布置的方式。各类管网在小区内室外部分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或者悬吊在雨水沟内部敷设。(二)用水量计算1、给水水量本工程最大日用水量为184304M3/D,最大小时用水量21374M3/H。2、消防水量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标准40L/S,火灾延续时间2H,消防用水量288M3;自动喷洒用水标准30L/S,火灾延续时间1H,消防用水量为108M3;室外消火栓用水标准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消防用水量为216M3。一次灭火总用水量为612M3。消防用水量表序号消防系统用水量L/S火灾延续时间H一次火灾用水量M3备注1室内消火栓4022882室外消火栓3022163自动喷洒301108一次火灾总用水量612(三)管网布置31给水消防系统室外给水设置生活与消防共用给水管道,消防管道沿场地道路呈环状布置,管径为DN250。从小区东南侧市政给水管道上引2条DN250的进入管道进入小区。室外消防系统室外消防给水为独立的给水系统,设环状给水管道供生活及消防用水,为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在小区道路边设DN150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本工程的室外消防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一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16M3,室外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由市政管网供给和由室外消火栓泵抽取消防水池内的水供给室外消防用水量。室外设置水泵接合器(SQ15016),供火灾发生时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管网加压供水。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复合塑料管,电热熔连接。水表井及阀门井采用砖砌,铸铁井盖。32雨水系统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下管网资料,盖板下的轻轨检修站地面分布有排水管网与市政排水管网接口;小区内部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利用道路上的雨水蓖收集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汇入雨水管管内,然后经过雨水沟,最后汇入盖板下的排水管网;雨水量根据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即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即Q382升/秒公顷其中P3年,地面径流系数取08和015。管径为D300D800。雨水管道均采用钢筋砼管。33污水系统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下管网资料,小区南侧市政道路上有市政排水管,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则最高日污水量为165883M3/D,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为19234M3/H。本工程住宅生活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商业污水,餐饮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生化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在室外设生化池2座,处理能力分别800M3/D和500M3/D。小区给水、污水、雨水管道接入市政管道的接口位置详综合管网布置。十一、建筑节能(一)建筑1所有外墙窗及阳台门均为塑钢中空玻璃门窗。2屋顶采用倒置式保温隔热构造,保温隔热材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3建筑外围护填充墙采用200厚加气砼。外墙保温材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4给排水、电气、空气调节设计选用节能型设备,空调水泵、循环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实行运行节能。(二)给排水1节水措施(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住宅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容积不大于6L的冲洗水箱。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2)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费住宅每户设水表计量。商业服务门面每户计量水表一只。绿化用水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35MPA。(3)水泵机组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三)电气节能1采用可靠的先进生产工艺和低能耗设备。干式变压器选用SCB9节能型变压器,DY11接线。2供配电节能。在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对功率因数低、分布分散的大功率设备必要时采用末端就地补偿,降低损害,节约电缆使用量;对距离远的供电设备,适当增加配电电缆的线径,降低电压损失,提高电能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照明节能。严格控制功率密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值。选用发光效率高的灯具;光源选用T5节能型荧光灯和节能灯。荧光灯自带电子镇流器,提高照明回路的功率因数;对于走廊、楼梯等公共部分的一般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节约电能。小区景观道路照明采用定时感光集中控制。(四)暖通节能措施住宅、商业网点等不考虑集中空调,均选用风冷热泵型冷暖空调器;其能效比、性能系数均符合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第656条相关规定值。车库、设备用房通风所选用的轴流、离心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第5329条的要求,不大于032W/M3/H。十二、绿化设计及灯饰工程本工程绿地面积满足规划要求,绿地设计具体由绿化景观专业设计。作为商住楼,住宅部分不考虑立面照明,只在裙楼及屋顶部分设置小功率投射灯以烘托气氛;中心广场设置景观艺术照明,灯具以高杆庭院灯及草坪灯为主,辅以小功率投射灯对树、小品等作局部照明,所有灯具采用节能型灯具,实现绿色照明。十三、人防设计鉴于该工程场地条件,建筑布局特点,工程投资代价及设计合理性等情况,设计建议其人防工程按相关政策作异地建设处理十四、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对小区及建筑作无障碍设计,设计范围包括小区道路、住宅入口平台、公共走道、公共厕所等。按规程要求设计建筑入口平台,并保证其符合最小宽度要求,在有高差需设台阶处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并满足坡道宽度、坡度要求。对公共厕所作专门的无障碍设计。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与生活关联的数学题目及答案
- 文化与娱乐:2025年KOL内容营销策略与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南航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妇幼护士笔试题目及答案
- 虚拟现实教育产品在物理力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与教学策略分析
- 露营经济背景下的户外运动装备行业市场细分研究报告
- 深化小学教师反思与教育实践的研究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商用车辆在石材加工厂运输中的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 广东初三一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地籍测量成果报告
- 2024年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客车防雨密封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方案
- 新生儿胸腔穿刺术
- 液气胸病人护理-查房
- 错颌畸形预防课件
- 培训行业用户思维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