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后盖毕业设计_第1页
油缸后盖毕业设计_第2页
油缸后盖毕业设计_第3页
油缸后盖毕业设计_第4页
油缸后盖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1章前言2第2章321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3211零件的工作情况及结构特点3212技术要求322工艺规程的设计3221毛坯的选择3222主要加工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223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的组成423工艺路线方案的分析4231现场的生产条件4232工艺路线方案的拟定4233方案分析比较和确定524工序分析6241工序的内容6242工序的一些说明和处理6243工序卡中所用符号的说明6第3章731油缸后盖钻床夹具的设计7311定位基准、夹紧的合理性分析732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8321定位方案的确定8322夹紧方案的确定933误差分析934夹具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优缺点10341夹具的结构10342操作方法10343该夹具优缺点10第4章总结11参考书目12致谢13附录14第1章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学完大学三年的全部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的比较深入而全面的复习,也是大学学习中实践性较强的环节。因此它在整个大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专业及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严格的适应性训练,以使我们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两部分内容。前部分是油缸后盖的设计及工艺路线的分析,确定其工艺路线和编制工艺规程。后部分是设计所编制工艺规程中的专用夹具,本次设计是钻孔夹具。其中对误差进行了详细,细致地分析与计算。第2章21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211零件的工作情况及结构特点该零件材料为灰铸铁HT2040,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在机器中。本零件是油缸的后盖,无振动、冲击等,不需具有很强的冲击韧性。通过47孔与油缸相连。该零件的结构特点是它的主体是个圆盘,突心的、端面上有47、4M6及M22等孔。另一处有台阶面,精度要求较高。中心处有螺纹孔M16。212技术要求(1)尺寸精度和粗糙度90公差为00847,粗糙度为,尺寸4公差为015,一端面粗糙度为。其它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容易保证。(2)位置度各表面之间均无位置度要求,很容易加工。22工艺规程的设计221毛坯的选择根据材料和工艺分析性能分析,本设计选择HT2040D铸铁毛坯,毛坯采用阶梯状实心盘形结构,即利于节约材料,又减小加工工序,而且对于中批量生产是很合理的。222主要加工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大圆132为自由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可用一次粗车,一次半精车完成。按以下顺序完成132铸造(137)粗车1331半精车132(2)小外圆9001230036及环形端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但在车床上仍可满足,路线如下外圆9001230036铸造(95)粗车914半精车903精车至9001230036环面铸造34粗车314半精车精车28(3)环形槽宽度为40150,可一次半精车完成(4)其它个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容易加工。223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的组成本设计是以中批量生产为前提,夹具是三爪卡盘及钻孔的专用夹具,基本上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加工。如在工序70,用专业夹具一次想加工出孔,攻丝。在钻床上采用快换钻头设备提高效率。同时是为减小装夹、定位误差,保证加工质量。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工序集中,在工序中采用划分阶段的原则设计加工程序。23工艺路线方案的分析231现场的生产条件本零件是油缸后盖,加工该零件属于中批量生产。生产条件具备,各种车床,钻床等设备齐全,工艺装夹夹具同样具备,各种刀具齐全,调度方便,工人的抄作水平较高。232工艺路线方案的拟定由零件图的要求和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提出多种方案,现拟定一下两种方案。方案工序10粗车小端面、环面及914工序20粗车大端面132,半精车大端面132工序30半精车、精车小端面、环面,半精车槽852,精车90工序40钻孔、攻丝M16工序50钻孔47工序60钻孔411工序70钻孔、攻丝4M6工序80钻孔8工序90钻孔、攻丝M22X15工序100钻孔8工序110终检方案工序10粗车小端面、环面及914工序20粗车、半精车大端面132工序30半精车、精车环面90,半精车小端面及槽852工序40钻孔、攻丝M16工序50钻孔、攻丝4M6工序60钻孔47工序70钻孔411工序80钻孔、攻丝M22X15工序90钻孔8工序100钻孔8工序110终检233方案分析比较和确定方案在工序阶段中,基本上按粗车半精车工艺流程。对于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按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工艺流程。在钻孔工序中,基本上是钻完孔立即攻丝,可减少装夹,减小定位误差。总之,该方案在考虑到尺寸精度和要求后,又考虑到工厂的实际装备水平和加工方便等因素,对于中批量生产来说是合理的。方案方案与方案差别不大,只是在工序50先钻孔、攻丝4M6,而在工序60后钻孔47,这样为钻孔4M6底孔的夹具带来方便,容易保证4M6的精度。但在钻孔47时,因它与4M6之间有位置关系,要用4M6定位,易损伤螺纹,且定位不准。虽然可满足要求,却不太理想。在工序80中先钻孔、攻丝M22,这使M22容易定位,加工方便。但在加工8孔时,因8孔与M22相通,钻头到达相通处,两侧受力不均,易弯曲影响加工精度。所以该方案只作备用。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比较分析,方案的可行性较好,对于批量生产来说是适用的。可确定方案作为设计方案。24工序分析241工序的内容此次的设计的方案共11道工序,为了保证设计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对加工的顺序可适当的调整。242工序的一些说明和处理工序10铸造毛坯因保证足够的切削余量,才能保证以下工序的顺利进行。工序20本工序中132是自由公差,应保证在02的范围内。工序30钻47均布通孔是,应确保孔的中心分布在11601的范围内圆上,避免在装配时出现偏差。工序40钻孔、攻丝4M6时,确保螺纹孔中心分布在5001的圆上,且确保螺纹深18工序50钻孔、攻丝M22X15时,保证它与8相通。工序60钻孔8,确保它与径向孔相通。243工序卡中所用符号的说明表示定位面的定位基准表示夹紧位置第3章31油缸后盖钻床夹具的设计311定位基准、夹紧的合理性分析所设计的夹具是用于油缸后盖的第70工序的加工中,用来保证工件上四个孔411的位置精度。该工件的四个孔间距为90,无公差要求,按自由公差处理。对工件的定位,夹紧如图所示根据工件中四个孔的位置要求,需限制六个自由度。加工时以工件的A面、B面、C面进行定位。其中A面限制、,B面限制、X、Y、C面限制Z,这三个表面共限制六个自由度,且无过定位。C面与待加工孔有位置要求,用它定位合理,消除定位误差。所以所选的定位基准是合理的。夹紧部位在D面上,如图这样布置有利于减小夹紧力,因为此时,夹紧力、重力、切削力的方向均向下。同时将夹紧位置布置在D面上,可使工件的夹紧均匀,此时工件变形小,夹紧力方向与主要定位B面垂直,这样不会破坏工件的定位位置。故夹紧位置选在D面是合理的。32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321定位方案的确定根据定位基准,拟以下两种定位方案方案一其中A面上用V形块限制2个自由度,B面上用三个支撑钉限制3个自由度、X、YC面上用一菱形销限制1个自由度Z方案二其中A面上用孔限制两方向自由度,B面上用一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X、YC面上用一菱形销限制1个自由度Z方案比较以上两种方案均能较好的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但考虑到工件上B面的精度要求较高。若用支撑钉在B面上定位,易损伤已精加工的B面,故在B面宜用平面定位。A面是一个圆柱面,它的长度较短,不宜用V形块定位,而应用孔定位。由以上分析,确定方案二所设计的夹具定位方案。322夹紧方案的确定方案一,采用螺旋夹紧方案二,偏心夹紧方案一,夹紧力大,自锁性好,主要用于手动夹紧,结构简单方案二,动作迅速但行程较小,自锁性差考虑到本工序中的加工特点,钻孔时需要旋转工件对工件进行分度。由于偏心轮带手柄,故不宜用在旋转的夹具上。由以上分析,选择方案一,用螺旋夹紧,采用螺母,垫圈来夹紧工件。33误差分析夹具产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两项,即与工件在夹具定位有关的误差和刀具因对刀调整及引偏所造成的误差,具体因素有钻套与钻模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及钻套模板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1MAX。刀具的引偏量X。由以上分析,夹具的配合表面较多,将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但加工的4M6底孔是自由公差,公差带很宽,该夹具能满足要求。34夹具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优缺点341夹具的结构该夹具主要由定位件(菱形销)、夹具体、夹紧件(螺柱、螺母)、钻模板组成。342操作方法将工件放在钻模上定好位将压板放在工件的夹紧位置上调整好钻模板的正确位置旋转螺母,压紧工件钻孔11松开螺母,旋转工件重复以上过程,继续加工343该夹具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能很好的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缺点该夹具配合面多。第4章总结两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毕业设计已经完成。该设计是根据工厂的要求设计了油缸后盖零件及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一套专用夹具。此次毕业设计是我们从大学毕业生走向未来工程师重要的一步。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其间,查找资料,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修改图纸,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毕业设计收获很多,比如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相关标准,分析数据,提高了自己的绘图能力,懂得了许多经验公式的获得是前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仍有很多课题需要后辈去努力去完善。经过严谨、细致的计算设计的夹具基本符合零件的要求,该夹具设计轻巧、简便、易操作符合生产需要及加工要求。但是毕业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材料的不了解等等。这次实践是对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虽然马上要毕业了,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为中国机械工业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参考书目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华中工学院编写机械制造工艺学西安交大编写机械设计基础同济大学编写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倪森寿编写计算机绘图实用教程吉林大学编写机床夹具设计西工大编写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东北重机学院编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清华大学编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计量出版设出版致谢在整个设计期间,感谢我的导师秦国华教授、吴竹溪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三年了,仿佛就在昨天。三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