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_第1页
江阴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_第2页
江阴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_第3页
江阴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_第4页
江阴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江苏省测绘工程院二一一年元月三十一日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江苏省测绘工程院(盖章)设计负责人徐建新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钱建彬审核人2011年月日2011年元月30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2011年月日目录1概述111任务来源与目的112测区范围113项目工作量和工作内容114测区行政隶属115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2已有资料情况及利用分析221控制资料222专业管线资料223其他图件资料33作业依据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341测绘基准342成果基本精度要求442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442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4423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4424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4425地下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5426地形图修测精度6427图根控制点精度6428成图比例尺6429分幅与编号64210数据格式65软、硬件要求66作业技术路线和流程77各工序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771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772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测方法试验8721仪器一致性校验8722探测方法试验973地下管线的探查9731一般要求9732实地调查10733仪器探查1174地下管线的测量12741一般规定12742图根控制测量12743地下管线测量14744地形图修测1575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15751建库数据提交要求1576管线图编绘17761一般规定17762综合地下管线图的编绘18763专业地下管线图的编绘20764局部放大示意图及断面图的编绘21765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218质量保证措施2281组织保证2282制度保证2283技术质量保证2384质量控制2385质量检查239提交的成果资料2510附录25101地下管线图例26102地下管线的代号和颜色27103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28104管线点符号图例与代码29105明显管线点调查表31106隐蔽管线点探测手簿32107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33108管线点成果表34109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代码表351010应普查的道路名称361011雷达探测记录371概述11任务来源与目的为适应江阴市城市建设的需要,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程序,减少与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人为损失和重复投资,确保江阴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有序进行,江阴市城市规划信息咨询中心决定对江阴市主城区、临港新城及澄南片区、澄东南及澄东片区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建设江阴市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江苏省测绘工程院负责承担本项目生产任务,为统一技术要求,保证地下管线探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和科学,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待审查批准后作为本工程作业依据。12测区范围测区范围为江阴市中心城区的主次干道及支路,宽度大于或等于3M的街巷各种干管不受街巷宽度限制,正在拆迁待成片改造的旧街区内部不查;临港新城及澄南片区、澄东南、澄东片区各镇镇域的主次干道;相关过境的重大市政管线所涉及区域。13项目工作量和工作内容总计约3000公里城镇地下管线探查与测量。工作内容为探查与测量上述范围内的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人防综合管沟及地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材质等,不含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厂区和住宅小区范围内的管线,但所有燃气等高危险性管线及为该地块配套服务的管线主要接入排出段范围包括在探测范围内,穿越单位的地下管线必须查清管线连接关系,并标注有关说明;上述范围内的带状地形图修测。14测区行政隶属测区行政隶属包括江阴市澄江街道、璜土镇、利港镇、申港镇、夏港镇、月城镇、青阳镇、徐霞客镇、南闸镇、云亭镇、华士镇、周庄镇、新桥镇、长泾镇、顾山镇、祝塘镇及江阴经济开发区的部分街道。15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江阴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95812036,北纬31413158的范围。北枕长江,南临无锡市,东接张家港市,西连常州市。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是长江下游新兴的滨江港口城市。江阴市交通十分便利,江阴长江大桥连贯了京沪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新长铁路、锡澄运河纵贯全境,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江阴市属温带地区,气候湿润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年无霜期为230天。整个作业区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约为24米。区内道路交通发达、路网密集。道路及地块绿化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大部分地区可以使用GPS进行RTK作业。2已有资料情况及利用分析21控制资料1平面控制资料1江苏省C级GPS网点,测区内及附近有8个点3003西胶山、3006姬墩山、3007花山、3093顾山、5013江阴职高、5014陆桥镇、5015斗山1、5047张家港。有WGS84、1980年西安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三套成果。2江阴市三、四等GPS网点,成果基准与江苏省C级GPS网一致。3江苏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覆盖整个测区,可以用以加密图根控制点及进行管线点测量、相关地形要素修测的地物点测量。2高程控制资料1测区内有国家一等水准路线一等临无线,有水准点约6点,分别是临无141临无146,成果为1995年施测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该成果通过检测合格后,可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2测区内有国家三等水准线路5条,分别是三等大陆线(40线)约4个点,三等塘丁线约10个点,三等常青线约3个点,成果为1988年施测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三等张北线约11个点、三等北鹿线约2个点,成果为2001年施测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该成果通过检测合格后,可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3江苏省测绘局“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完成的江苏省现代大地空间定位系统建设项目中的二、三等水准测量线路,其概算成果可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22专业管线资料已有的各种管线资料1地下管线设计图;2地下管线报批的红线四至图;3地下管线的放线定线图及成果表;4地下管线的施工图、技术说明及成果表;5地下管线竣工图、断面图、技术说明及成果表;6前期完成的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资料。上述资料用以制作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23其他图件资料1江阴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于2010年组织实施完成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成果和2011年组织实施完成的江阴市1500比例尺地形图扩编项目成果,作为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和管线调查的基础地形图。2江苏省测绘工程院2009年完成的11万地形图及江阴市行政区域图、交通旅游图,可作为本项目工作参考用图。3作业依据1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3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规范;4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5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6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7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8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DB32/T12232008GPS高程测量规范;10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11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标准;12本技术设计书。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测绘基准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与江苏省C级网一致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00,3度带高斯正形投影。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2成果基本精度要求42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010H;埋深限差015H。(式中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小于100厘米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42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相对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3CM(相对邻近控制点)。423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424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见表1。地下管线种类取舍标准给水内径100MM污水内径300MM排水雨水方沟400MM400MM,内径300MM液化(天然)气全测电力电压380V电信(联通)全测有线电视全测热力全测工业管道全测表1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425地下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地下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见表2。管线点管线种类地面建构筑物特征点附属物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给水水源井、净化池、泵站、水塔、清水池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堵头阀门、放水口、消防栓、各种窨井、水表管径、材质管顶及地面标高排水雨水、污水化粪池、净化池、泵站、暗沟地面出口、沉淀池弯头、变径点、深点、变材点、多通点、进出水口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冲洗井、沉淀井、排污装置管径、断面尺寸、材质管底、方沟底、沉淀井底及地面标高电力变电室、配电房、高压线塔杆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上杆、下杆人孔井、变压器、塔、各种窨井电压、断面尺寸、条数、材质套管孔数、孔径、材质、分权属占有孔数缆顶、沟管、道顶及地面标高电信联通变换站、控制室、差转台、发射塔杆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上杆、下杆人孔井、接线箱、各种窨井、手孔井材质、断面尺寸、套管孔数、孔径、材质、分权属占有孔数直埋缆顶、管块顶及地面标高有线电视变换站、控制室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上杆、下杆人孔井、接线箱、各种窨井材质、电缆或光缆根数管顶及地面标高液化(天然)气气化站、调压房、储配站、门站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排气装置、阀门、凝水缸、各种窨井管径、材质、断面尺寸管顶及地面标高热力管道锅炉房、换热站、动力站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阀门、疏水器、补偿器、检修井管径、材质、管沟套管尺寸管顶及地面标高工业管道动力塔、冷却塔、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排液污装置、各种窨管径管顶及地面标高加压站、支架多通点井、阀门注1、部队、铁路及其它专业管线参照本表规定执行,但应注明权属单位及用途。2、电力、热力管沟道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沟道几何中心位置。3、管线埋深电力以管沟道内最上一条电缆埋深为准,热力测至管线外顶;管沟道埋深测至沟道外顶,并注明管沟几何尺寸;电信管块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块几何中心,埋深为管块顶。表2地下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426地形图修测精度修测的明显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明显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相对邻近控制点);高程注记点中误差不得大于015米(相对邻近控制点)。427图根控制点精度图根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428成图比例尺成图比例尺为1500。429分幅与编号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以图幅的西南角坐标整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坐标值以KM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为12000分幅图号,如2815;在12000分幅图号基础上加14流水号为11000分幅图号,如28151;在11000分幅图号基础上加14流水号为1500分幅图号,如281514。4210数据格式数据库文件以测区为单位提交,命名方式为XXXXMDB命名,数据格式要求与MSACCESS70或70以上版本兼容。图形文件命名方式为XXXXXXDXF,数据格式要求与AUTOCADR14或R14以下版本兼容。提交的管线图形采用DWG、属性文件采用MDB两种文件格式存放。5软、硬件要求1使用软件1经鉴定的GPS测量平差软件和水准测量平差软件;2基于AUTOCAD2008平台下自主开发的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3其他符合要求的数据处理软件。2使用硬件1PL960型管线仪和RD8000型管线仪12台;2JEJ55A地质雷达1台套(需要时进入);3双频GPS接收机12台套;4全站仪12台套;5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等。投入使用的地下管线探测和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要求检定合格。6作业技术路线和流程1作业技术路线本项目的基本作业路线为资料收集与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地下管线实地调查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测量建立数据库地下管线图编绘及成果表编制编制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成果检查验收与归档建立地下管线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2作业流程作业流程见图1。7各工序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71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1收集22所述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将其位置转绘在1500地形图上一般采用数据套合的方法。2已有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根据地下管线竣工图所示尺寸及成果表进行转绘,如无竣工图及竣工测量资料的地下管线,可根据其设计图、施工图和权属单位标绘图等有关资料进行转绘。3转绘地下管线应根据地下管线特征点的有关坐标数据展绘,如无坐标数据,可根据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路边线等的相互关系展绘。依比例转绘的内容按表2规定执行。否否否否4已有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采用透明色笔并按照规定的颜色转绘,线粗不大于07MM。各种符号转绘按101规定的图例执行。现况调绘图必须注明地下管线的权属单位、管径、规格、材质、性质、埋设年代等。如有管线走向、特征点的坐标、高程等数据应编列相应的管线成果表,并注明数据来源和精度。5有必要时可请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安排熟悉管线情况的人员协助进行已有管线调绘工作。收集资料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物探检查数据库建立管线图编绘及成果表编制三级检查及监理检查建立数据文件仪器一致性校验探测方法试验管线点测量成果验收、归档明显管线点调查隐蔽管线点探查数据检查测量检查图1作业流程图72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测方法试验721仪器一致性校验722探测方法试验73地下管线的探查731一般要求1地下管线探查在管线现况调绘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以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其探测精度必须满足421的规定,同时应按规程464的规定进行开挖验证,并做好记录,作为成果资料上交。2地下管线探查应查清各种管线的敷设状况、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并在地上设置管线投影中心标志点作为连测的管线点。同时应查明管线种类、管径、性质、规格、材质、载体特征、电缆条数、管块孔数、权属单位、附属设施等。其中埋设在同一管块沟中的不同权属的电力或电信等电缆要分别查明,并在成果表的备注栏内注明。3管线点标志一般应设置在特征点上,在无特征点的直线段上也应设置管线点,其设置间距应不大于75M。特征点包括分支点、转折点、起讫点、变深点、变径点、变材点、上杆、下杆等。地下管线立体交叉时,应在避开交叉电磁场干扰的条件下,尽量靠近交叉点设置管线点。附属物点包括接线箱、变压器、人孔井、手孔井、阀门井、消防栓、各种窨井、仪表井等中心点详见表2。4对于所有两个以上入口多盖的电信检修井,管线点应设置在管线进、出井的实际位置,并定出井的实际位置。电信电缆按方沟形式敷设,按探测要求,要调注断面尺寸、电缆条数、最上面一根电缆顶高。5给水窨井中的管线特征点和阀门,偏离窨井中心位置时,按其几何中心位置在导入管理信息系统地面的投影定管线点;一个窨井中有多个2个以上阀门,每个阀门的实际位置在地面的投影都要定管线点。6电信检修井、电力的电缆竖井、热力管线的检修井等均要测出井位范围在地面的投影位置。7街道两侧人行道上有雨水篦和检查井的,只标定检查井,其符号用雨水篦符号。8当管线弯曲时,至少在圆弧起讫点和中点上设置管线点。当圆弧较大或是不规则弯曲时,适当增加管线点,以保证其弯曲特征和探测精度。9给水、燃气、热力等管线三通从主管向上垂直引出的支管要做两个点处理,坐标相同,标高不同。10燃气管线的变径点,由于在实地难以确定其具体点位,可参考调绘图上已经标注的变径点的位置,在实地设置变径点。在数据库的备注栏中注“变径”以及“参考点”。在编写制表说明时对参考点作注释“参考点点位根据调绘图而定,未经探测,仅供参考”。其它管线的变径点难以在实地探测时,如果调绘图可信度较高,可参考前法。11各种管线的沟管15米时,按比例实测范围,以虚线表示宽度,与管线同颜色,沟内连线。12地下管线探查应对隐蔽管线点采用仪器探查方法进行搜索、定位、定深和追踪。13管线点编号采用管线代号和点号组成,其中管线代号按附录102执行,点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其图上编号以每一幅1500地形图为单元分别按顺序编号如J12表示给水管道第12号管线点。编号原则是先干管,后支管,顺序为由西到东,由北到南。外业物探点号要保证在一个测区内唯一。14管线点的地面标志,应保证在管线探测成果验收前不毁失、不移位和易于识别,用统一规格的铁钉打入地面至平,用颜色油漆以铁钉为中心或附属设施井盖中心位置注上记号“”及管线点号,并在管线点附近明显且能长期保留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上,用红色油漆标注管线点号和栓距,以便于实地寻找。书写时应保持市容环境的美观。15通向单位、小区的地下管线,一般情况下探测到围墙。16探查作业时应注意安全,必须按附录103的安全保护规定进行作业。732实地调查1实地调查应在现况调绘图所标示的各类管线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地核查,并对明显管线点作详细调查、记录和量测,填写明显管线点调查表,同时确定必须用仪器探查的管线段。2对明显管线点包括接线箱、变压箱、阀门、消防栓、人孔井、手孔井、阀门井、检查井、仪表井等附属设施各种数据应直接开井量测,并必须采用经检验的钢尺测量,读数至厘米。3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按表3执行。4有必要时,可邀请权属单位的有关人员和熟悉地下管线情况的人员参加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733仪器探查1仪器探查是在现况调绘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选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和仪器对地下管线的隐蔽线段进行探查。2采用物探仪器探查地下管线,在现况资料不足或重要及复杂地段如交叉路口等进行搜索时,应进行重复扫描以确保管线无遗漏。探查地下管线,可供选择的方法有电磁法、电磁波法、直流电法、磁测法、地震波法、红外辐射法等。不论选用何种物探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被探查的地下管线与其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性差异。埋深断面尺寸载体特征管线类别管沟块外顶管沟块内底管径宽高压力电压流向管线材质管道流体性质管块孔数电缆条数附属设施权属单位建设日期给水管道排水方沟液化(天然)气电力直埋沟道直埋电信(联通)管块直埋有线电视沟道直埋热力管沟工业管道注、表中“”为应调查项目。、部队、铁路及其它专用管线所需调查项目,参照本表规定执行。表3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项目2被探查的地下管线所产生的异常场有足够的强度,能在地面上用仪器观测到,并能从干扰背景中清楚地分辨出被查管线所产生的异常。3探查精度达到421的要求。物探方法和技术参数的选定,还应根据探查对象、探查任务、当地地球物理条件、干扰因素,并经过方法试验确定。74地下管线的测量741一般规定1地下管线测量包括图根控制测量、管线点连测和对原有数字化地形图的带状检测对有管线的道路边线进行测量,检测超过限差的应进行修测。2进行地下管线测量前,应搜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测量资料,并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本测区采用基于江苏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JSCORS)的GPSRTK模式进行图根控制测量,也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3探查作业完成后,应提供一份在1500地形图上标有管线点、管线走向、位置及连接关系的探查草图。物探与测量工序作业应密切配合,顺利衔接。4地下管线测量和带状地形检测、修测应采用解析法,按数字化成图的要求,以电子全站仪观测,联接电子手簿通讯记录,按规定的格式进行。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设计书422的规定,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应符合本设计书423条的规定,地形要素修测的精度应符合本设计书426条的规定。5管线点高程测量可采用直接水准连测、三角高程测量、GPSRTK的方法,其精度应满足本设计书422的规定。6各项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持证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和校正。其检校及观测值的改正按有关规定执行。742图根控制测量7421图根控制点选埋与编号1根据管线点的分别情况布设图根控制点,密度应满足管线点测量的需要。2图根控制点宜选取在视野开阔、地平高度角不低于15无障碍物、便于安置仪器设备和操作处。图根控制点一般采用临时标志(刻有十字的水泥钉标志)。3图根控制点编号按字母T1位作业小组序号3位流水编号的方法,如T1001、T1002。串测管线点的图根导线,布设在管线点的图根点,其编号与管线点号一致,并应编制导线略图。7422图根控制点平面位置测量1网络RTK测量1一般采用基于JSCORS的GPSRTK模式进行图根控制平面测量,应选用双频GPS接收机。2RTK测量时应选择卫星较好时段和卫星数不少于4颗时进行作业,观测精度应控制在2CM以内。每点应独立观测两次,其较差小于等于5CM时取其中数,较差大于5CM时应重测。3采用与已知点成果进行比对检验、对同一点重复测量检验的方法,检验成果精度和可靠性。成果值比对较差超过5CM时应分析原因,保证图根点相对于邻近JSCORS站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应小于等于5CM。4图根点测量时同时连测测区附近的平面点,并对其可利用情况进行分析。2光电测距导线测量1个别区域不能满足GPSRTK观测条件时,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法加密图根控制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其观测方法按城市测量规范第四章有关规定执行。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只能一次附合。在一次附合导线点上可以采用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但测距边不得超过100M,不得以极坐标点再发展图根点。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DJ6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900802011/4000注N为测站数。表4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2因地形限制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三条边、总长度不超过300M的支导线,水平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和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0秒。3光电测距导线测量一般使用GTS330系列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5”,测距精度为(2MM2PPMD)。7423图根控制点高程测量1网络RTK测量1一般采用基于JSCORS的GPSRTK法获取图根控制点的正常高,相对于邻近JSCORS站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等于005M。2用于RTK测量的GPS接收机应选用双频GPS接收机。3RTK测量时截止高度角在不低于15的有效卫星数应不少于5颗,PDOP值不大于6。GPS观测数据观测采样率为1S。4为保证测量成果精度和可靠,应在初始化稳定后才能开始观测,一般观测历元应大于6个并取平均值。观测时应使用脚架固定移动站天线,严格对中整平再进行观测,并且在重新初始化后观测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5采用与已知点成果进行比对检验、对同一点重复测量检验的方法,检验成果精度和可靠性。成果值比对较差超过5CM时应分析原因,保证图根点相对于邻近JSCORS站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等于5CM。6图根点测量时同时连测测区附近的平面点,并对其可利用情况进行分析。2水准测量1个别区域不能满足GPSRTK观测条件时,采用水准符合路线的方法测定图根点高程。2水准测量应起算于一级图根控制点,宜沿地下管线布设符合水准路线,不应超过一次符合,符合路线长度不大于6KM。N403使用S3型水准仪(I角不大于20)及普通水准标尺单程观测,估读至毫米,仪器至标尺的距离不大于100M,前后视距离宜相等,水准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40L(MM)。7424图根控制平差计算1GPS平差计算应采用经鉴定的平差软件进行。2光电测距导线和水准符合路线采用可采用简易平差法,坐标和高程均计算至MM。743地下管线测量7431管线点平面位置连测1采用基于江苏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JSCORS)的GPSRTK模式进行管线点平面位置连测,也可采用导线串连法或全站仪极坐标法连测。2采用GPSRTK模式进行管线点平面位置连测时,技术要求见7422第1条相关规定。3采用导线串连法进行管线点平面位置连测时,技术要求见7422第2条相关规定。4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时,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测距边不得大于100M,定向边宜采用长边。7432管线点高程连测1地下管线点的高程连测,按7423相关规定执行。2管线点密集时,可采用水准中视法,仪器至管线点距离不超过100M。3采用全站仪同时测定管线点坐标与高程时,水平角与垂直角均测半测回,测距长度不超过150M,仪器高和砚牌高量至毫米。4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均计算至毫米,取到厘米。5地下管线测量应按表2规定的测注项目对各种管线有关的地面建构物及附属设施进行测定。744地形图修测1地形图范围一般为管线通过的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2沿地下管线街道上的各类检修井及各管线的附着物需重新测量。3沿地下管线两侧的地形地物,包括道路边线、临街建筑物向街一面的外轮廊线、结构、层数及分间线、高压线、低压线、通讯线、电话亭、广告牌等,图上已表示的需进行检测,对个别超过限差规定、或与地下管线相对位置明显不符的需进行修测,对建筑物主要性质如注记单位、层数等与地形图有变化的,需进行重新调绘。75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751建库数据提交要求1数据录入1在VISUALFOXPRO90软件中,将外业探查获取的管线属性数据手工录入到物探数据库中,并进行100校对检查,无误后形成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2在VISUALFOXPRO90软件中,将外业测量采集的管线空间属性数据转换到测量数据库中,手工录入外业点号,并进行100校对检查,无误后利用控制数据库计算形成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2管线数据检查和修改1利用我院自主开发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对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和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进行以下检查A重点检查外业点号重复和连接点号重复;B重线检查外业线记录重复;C探查属性库代码规范性检查;D探查属性库方向错误检查管线点特征代码与管线探查属性库中实际连接的方向数是否对应(例如,特征代码为三通的管线点在探查属性库中是否有三个连接方向等);E探查属性库中孤立点检查;F管线点间距超长检查。2利用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把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和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处理成管线图形文件,由作业组长对照外业草图进行如下检查A管线属性数据库连接关系、管线点特征代码是否有误;B管线空间属性是否有误。3利用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如下检查A管线线属性是否统一;B管线高程合理性检查。4管线数据修改由作业人员到实地逐一核实检查出的问题,并通过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对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和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进行修改。5项目最终检查由院监理部检查员对完成管线数据检查和修改的数据进行最终检查,作业员修改、检查员复查后形成最终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和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3管线数据成图外业采集的管线数据通过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录入,生成原始管线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检查软件生成最终的数据库,通过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生成综合管线图。我院开发的成图软件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根据数据标准的要求,生成数据标准要求的扩展属性的图形数据。2成图软件在成图的过程中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检查,确保管线数据库的正确性。4数据转换管线图编绘完成后,利用地下管线测量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把最终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和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转换成业主要求的MDB格式和DXF格式数据,作为正式成果提交。1MDB格式数据文件包括管点信息表、管线信息表、注记表、辅助线表,其表结构按甲方提供的数据标准执行,转换到甲方要求的数据格式。2DXF格式数据文件包含所探测管线的图形和属性数据,以图幅为单位存储,最后转换到数据标准要求的数据格式。76管线图编绘761一般规定1地下管线图必须采用外业测量成果与1500数字化地形图叠加,机助成图编绘。2地下管线图分为专业地下管线图、综合地下管线图、断面和局部放大示意图。3专业地下管线图及综合地下管线图的比例尺为1500,断面和局部放大示意图的比例尺视情况而定,图幅规格、分幅与编号按429执行。4各种地下管线图必须按样图的规定进行编制。图纸采用80克以上的CAD专用图纸。图纸规格为60CM62CM,图幅位于图纸正中。5数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及机助制图所采用的设备,可视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但数据格式和代码应按数据标准的规定执行。6数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应有以下功能1解析坐标文件在形成图形之前按分幅、编号;2按分幅解析坐标文件逐幅形成图形文件;3自动按图幅与图幅、测区与测区接边,并消除矛盾;4图形编辑、修改、注记等清楚明了;5图面取舍合理,并能按需要、按附属设施实际位置进行标注;6扩展性能良好。7综合地下管线图、专业地下管线图和综合地下管线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彩色绘制。地下管线按投影中心展绘地下管线点位置、相应图例连线表示,附属设施在实际中心位置绘相应符号表示。能以比例绘出的用虚线绘出轮廓并加相应的符号表示。8地下管线图按图式和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附录104的规定绘制。数据、文字注记按表5规定执行。字型文件由甲方统一提供。9地下管线图各种文字、数据注记不得压盖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符号。10测区间的地下管线图图幅接边由相邻测区作业组共同进行。类型方式字体字高MM说明管线点号字符、数字混合正等线2扯旗说明汉字、数字混合细等线3主要道路名汉字细等线4街巷、单位名汉字细等线3路面铺装材料注记25MM层数、结构字符、数字混合正等线2分间线长10MM进房、变径等说明汉字正等线25高程点数字正等线2断面点罗马数字正等线3由断面起、讫点号构成断面号放大图号数字空心字3表5地下管线图注记标准762综合地下管线图的编绘1综合地下管线图应表示测区内所有探测的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和有关地面建构筑物与地形特征,包括本设计书表2和744的全部内容。2编绘前应取得下列资料1完成修测的1500地形图。2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3探查草图。4探测成果、外业数据、管线点成果表。5附属设施草图、结点示意图和管沟剖面图。3当地下管线之间、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边线之间的间距过小,无法按比例绘制时,应在图内用文字以扯旗形式标注说明其关系。平行管线图上线条间隙小于02MM时,应按支线让干线、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电信电缆让有压管道、电力电缆让电信电缆的原则,将避让管线偏移02MM。对于同专业同规格的管线宜各向两侧作等距偏移,使线条隙距为02MM。同类管线立体相交时,为反映管线的上下关系,要采用“上实下虚”的画法,即上面的管线画实线通过,下面的管线连线遇到上面的管线时,两侧断开02MM,不同专业管线相交时不必断开。4控制点不标注高程,但路面要按图上10CM左右标注路中高程,并择要注记路面铺装材料,建构筑物要适当标注高程。在管线复杂、管线点注记密集时,管线点应择要注记。雨、污水要标注流向符号,其颜色与相应管线相同。燃气调压站内加注“G”。5综合图上各种专业管线的属性标注其字体按管线点号的字大20MM1给水、燃气、工业等管线标注相应管线的代号和材质,DNXXX管径,如J材质DN600。2雨、污水(污水无压力时)管线在线位上标注管线代号和材质,DXXX或断面尺寸,如Y砼D500或W钢D750或W砖砌800X500。污水管线有压力时,其管径以DN500标注。污水、雨水管径无变化时,可适当标注。3热力管线标注代号和内管、套管管径,管沟断面尺寸,如R材质DN300X600,800X600。4电力管线标注代号和NXXX宽高断面尺寸,如L5100,690,800600,D250,200100,D1直埋,D2直埋不同套管尺寸间和断面尺寸间空一个字符。5电信含中国联通、有线电视管线标注代号和NXXX宽高断面尺寸,如T390,580,800600,TTP,S1直埋T2直埋,S280,390,500400,T1260,200100不同套管尺寸间和断面尺寸间空一个字符。6上述各种管线如果管径断面尺寸无变化或跨图幅后无变化时,在其图幅两端按上述要求各标注一处,代号和管径均要空一个字符。7综合图上管线密集,难以分专业管线标注时,仍以扯旗的方式标注,每一幅图内一般至少在二至三个位置上,以扯旗形式注明管线排列、种类、材质、规格、标高等,具体内容见表6。管线类别注记内容给水材质管径标高九五给水材质管径标高污水材质管径标高雨水材质管径标高热力材质管径标高液化气材质管径标高中压天然气材质管径标高低压天然气材质管径标高工业材质管径标高电力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电压标高电信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分权属占用孔数N标高联通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标高有线电视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标高注N1,2,N孔;孔径指套管管径,如4100。标高为相应管线的管顶或管底高程。表6地下管线普查综合图扯旗注记内容763专业地下管线图的编绘1专业地下管线图表示一种专业地下管线及与其有关的建构筑物、地物、地形和附属设施。2专业地下管线图内,应注记控制点的点号和地下管线的规格、材质、条数电力、有线电视、孔数、分权属单位的孔数,具体注记内容见表7。3不同权属单位共用电信管块或两条管块紧贴着,测绘时表示一条地下管线,在成果表备注栏中和地下管线图上扯旗注明权属单位。4预埋的电信管块,电力管沟均未穿铺电缆,实测明显点和特征点,并以虚线连接虚线采用相应颜色,扯旗注明“空管”,专业图上注“空管”。5电信检修井、电力沟的电缆竖井、热力检修井按比例实测井位,以虚线表示,其几何中心加注相应的窨井符号,颜色采用相应管线的颜色,并在井边缘管线进出处测定管线点,以隐蔽管线点表示。图面上井内不连线,但在成果表内包括计算机点成果表文件应注明各点在井内的连接关系。管线类别注记内容城市给水材质管径标高九五给水材质管径标高污水材质管径标高雨水材质管径标高热力材质管径内管管径X套管管径,断面尺寸标高液化气材质管径标高中压天然气材质管径标高低压天然气材质管径标高工业材质管径标高电力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电压标高电信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分权属占用孔数N标高中国联通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标高有线电视材质孔数N孔径直埋或断面尺寸标高标高是指每个管线点的标高,在管线密集处可择点注记。表内注记的字体按管线点号的字大进行。注N1,2,N孔;孔径指套管管径,如4孔100,3孔90表示为4100,390。表7地下管线普查专业管线图注记内容764局部放大示意图及断面图的编绘1局部放大示意图是当管线及附属设施过于密集时,为清楚表示其局部相对关系的附属图。2局部放大图编绘内容和要求与管线图的有关规定相同。放大的比例尺按图面内容不做任何取舍和移位能表示清楚的原则进行选定。3横断面图(简称断面图)是表示同一断面里各种管线之间、管线与地面建(构)筑物之间竖向关系的管线图。断面上管线的属性数据要纳入数据库,其地形特征点数据要放于修测地形图(TOPOG1)层中。4断面图应表示的内容地面地形变化、地面高、管线与断面相交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路边线、各种管线的位置及相对关系、埋深、断面几何尺寸、断面号等。断面图比例尺的选定按图上不作任何取舍和移位能表示清楚上述内容为原则选定,图上应标注比例。5断面图的各种管线以3MM直径的空心圆表示、直埋电力、电信电缆以1MM的实心圆表示,小于1M1M(不含1M1M)的管沟、方沟按以4MM4MM的正方形表示,大于和等于1M1M的管沟、方沟按实际比例表示,各种建(构)筑物、地形地物按实际比例绘制。765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1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应以绘图数据文件及地下管线调查记录、地下管线的探测成果为依据进行,其管线点号应与图上点号一致。2地下管线成果表编制内容应包括种类、管线点号、材质、管线点类别、管线点附注所表示的特征与附属设施的坐标、高程、管道套管、管沟、管块规格、埋深、建设年代、权属单位、电缆根数、连接方向及必要的备注等。3编制成果表时,对各种窨井坐标只标注井中心点坐标,但对井内各个方向的管线情况均应按上条的要求填写清楚,并在连接方向栏以邻近管线点号说明方向。4成果表应以1500图幅为单位,分专业进行整理编制,并装订成册。每一图幅各专业地下管线成果的装订顺序按下列顺序执行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工业管道、其它专业管线,成果表装订成册后应在封面标注图幅号并编写制表说明。8质量保证措施本项目将严格按照江苏省测绘工程院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对项目设计、管线点探测、管线图编绘及成果提交等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质量符合合同书规定的要求。81组织保证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我院成立由徐地保院长任组长、宋玉兵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生产科、总工办、质保科、监理部等职能部门和工程测量分院、国土测绘分院、地籍测绘分院等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项目组织、资源调配、质量和进度控制、外部协调等工作。2成立项目组按照我院项目管理办法,成立江阴管线普查项目组。项目组成员有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负责人等组成。项目组常驻测区,负责项目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3资源保证人力资源由我院工程测量分院、国土测量分院和地籍测绘分院有过管线普查经历的作业队承担普查任务;具有管线普查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组,实施项目管理。物力资源对本项目生产需用的车辆、管线探测仪、GPS接收机、全站仪等仪器设备优先配备,并保证其良好性能,满足生产要求。82制度保证1落实责任制我院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项目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规定考核办法。作业人员对其所完成作业成果质量负责;各级检查人员对其所检查的成果质量负责;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作业单位“一把手”对本单位成果质量负责;项目组对本项目测绘成果质量负责。2质量奖惩制度。对在本项目质量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对违章作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及循私舞弊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查人员,依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83技术质量保证1院总工程师宋玉兵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审核项目技术设计书,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处理方法作裁决。2院监理部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按江苏省测绘工程院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经院质保科审核后组织实施。3院质保科审核项目监理实施细则并对其实施情况监督,在监理部实施过程成果检查和最终成果检查的基础上,抽取一定比例的探测成果进行再次检查验证,保证最终成果质量。84质量控制1项目管理贯彻“质量第一、注重实效”的方针,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满足需求为目标,防检结合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从源头上保证成果质量。2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进行技能培训和质量教育,结合项目特点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不断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以作业质量、工作质量确保测绘产品质量。3发扬我院测绘优良传统,作业员在外业作业过程中做到“三清四到”,质量检查员实施对首件产品的质量检验,及时对技术设计进行验证。4监理部组织监理工程师对管线点探查、管线点测量及管线图编绘等重点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通过加强对过程产品质量的检查,统一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督促各单位按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设计要求生产,保证各工序工作质量。5工程监理单位按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对本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理,保证管线探测全过程规范作业,从而保证成果质量。85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严格按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和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要求执行。本项目执行三级检查制度。1自查互校自查互校由作业组实施。自查工作由作业员对自己完成的过程产品进行100检查,互校一般由作业组长对本小组完成的过程产品进行100检查,采用室内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办法。(1)室内检查主要内容按探查手簿所列项目详细检查探查草图上各种管线的走向、连接关系、管线点编号等标注是否齐全、清晰、规范,有疑问的标注记号重新外业探查。本项检查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录入进行。对控制测量和管线测量的原始记录手簿及计算资料进行齐全性和规范性检查;对探测草图和地形修测草图进行是否齐全、清晰的检查,本项检查可以结合图形编绘过程进行。对所编绘的管线图和成果表进行检查校对。地下管线图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管线没有遗漏;管线没有连接错误;图例符号和文字注记没有错误;图幅接边没有遗漏和错误;图幅整饰应符合要求等。(2)实地检查主要内容对内业检查发现有疑问、不确认的数据进行实地测量。对综合管线图进行实地检查,外业检查的内容包括管线要素和相关地下要素检查。作业组长安排在本组探查范围内的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抽取不少于各自总点数的1,通过重复探查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取样应分布均匀,随机抽取,在不同时间、由不同操作员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和属性调查结果检查。检查质量应符合规程46的要求,如质量不合格须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直至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作业组长安排在本组作业范围内的管线点中抽取不少于总点数的1,通过重复测量检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应符合规程56的要求,如精度不合格须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直至精度符合要求。2过程检查过程检查由生产单位组织专职质量检查员实施。过程检查的内容与自查互校相同,过程检查的比例为100。在探查范围内的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抽取不少于各自总点数的2,通过重复探查进行质量检查,对隐蔽管线点抽取不少于总点数的05进行开挖验证,检查质量应符合规程46的要求。在探查范围内的管线点中抽取不少于总点数的2,通过重复测量检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应符合规程56的要求。过程检查中检查、检测发现产品质量或精度不符合规程要求的,须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纠正措施,杜绝不合格工序产品进入下工序。3最终检查最终检查由我院监理部组织实施。最终检查的比例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测区范围内的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抽取不少于各自总点数的2,通过重复探查进行质量检查,对隐蔽管线点抽取不少于总点数的05进行开挖验证。在测区范围内的管线点中抽取不少于总点数的2,通过重复测量检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管线图外业详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样本抽取不少于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表4的规定。管线图内业检查量不低于图幅总数的30。最终检查中检查、检测发现产品质量或精度不符合规程要求的,须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纠正措施,经最终检查质量合格后交工程监理单位检查。4监理检查工程监理单位按江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实施成果监理检查。9提交的成果资料1技术设计书2份;2所利用的原有成果资料及起算数据证明材料;3探查草图、开挖验证记录、管线调查表及其他原始记录等;4图根控制测量和管线点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和成果表;5各种专业地下管线图、综合地下管线图、断面图等;6项目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各2份;7管线探测仪、GPS接收机、全站仪及其他仪器检定证书和仪器一致性校验记录。以上成果资料除第2、7项外均需提供光盘数据。成果资料组卷装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