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1页
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2页
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3页
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4页
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七年十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婉玲联系人张婉玲通讯地址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小城下34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337000建设地点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立项审批部门上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栗发改字2017156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土砂石开采B1010占地面积(平方米)879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5256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取得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辉绿岩矿区采矿权,拟在该矿区新建有一条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项目矿区面积为87900平方米(00879平方公里),开采深度为302M170M标高,根据2016年11月江西省地址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二地质大队编制的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辉绿岩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截止2016年9月30日,该矿区保有(332333)类矿石资源量为32193万M3(90267万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建设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项目属四十五类“非金属矿采选业“第137条“土砂石、石材开采加工”中的其他,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委托,萍乡市环科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环评技术人员在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制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名称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4)建设性质新建(5)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52568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6)生产规模年产60万吨(7)开采方式露天开采(8)产品名称建筑石料用灰岩三、矿区概况1、矿区位置及规模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管辖,位于上栗县城199度方位,直距约152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老319国道相连,交通较为便利。地理坐标东经11345061134524,北纬274445274459。矿区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面积表80坐标经纬度点号XYLB矿区面积(KM2)13070439420384755232101134506274450230707411603847580874011345202744593307058922038476020330113452427445443070300750384756215401134510274445008792、开采现状根据2016年11月江西省地址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二地质大队编制的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辉绿岩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截止2016年9月30日,该矿区保有(332333)类矿石资源量为32193万M3(90267万吨)。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取得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辉绿岩矿区采矿权,矿区范围内目前尚未进行过开采。3、矿区地质概况预划定矿区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南西侧,秋江背斜南东翼,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二段、三段、四段)、泥盆系上统余田桥组(上段、下段)、二叠系上统乐平组上段、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下段、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及第四系上更新统。(1)矿区地层预划定范围内出露地层比较简单,由老到新有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及第四系,现叙述如下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在矿区内仅出露本段中部和下部地层。下部灰白。深灰色厚层状燧石砾岩夹粉砂质泥岩,含煤线。厚67米中部灰、浅灰紫色中一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燧石砾岩,以及灰深灰色簿中层状含钙炭质泥岩,粉砂质粘土岩及煤层。厚38米。二叠下统小江边组(P1X)为灰色灰黑色薄中层状硅质粉晶灰岩夹灰黑色状炭质泥岩,含燧石团块,节理、裂隙发育,裂隙产状14064、11066、9070,岩层产状变化较大,一般为11060。第四系(Q4)分布于地势低洼的沟谷、丘岗的坡麓处,主要为残坡积层,岩性为棕褐色、棕黄色粘土、含碎石粘土等,厚度26M,平均4M。(2)矿区构造预划定矿区范围内构造简单,未见大的断层。区内安源组地层为区域褶皱北偏东向斑竹山向斜核部地层的一部分。(3)矿区岩溶预划定矿区内出露岩浆岩主要为燕山岩浆旋回晚期基性辉绿岩,辉绿岩呈脉状产出,顺层或微斜交侵入于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下部地层中,侵入接触面沿倾向呈舒缓波状。4、矿体地质特征矿层为燕山晚期岩性辉绿岩,辉绿结构,块状构造,质纯、厚度大,呈脉状产出,侵入于安源组中,接触面呈舒缓波状,节理裂隙较发育,接触面产状3103206270。5、开采方案设计矿体的开采方式为山坡凹陷露天开采,采用中深孔爆破,分台阶自上而下的水平分层法开采方式。6、开采服务年限开采深度为302M170M标高,采石场保有资源量为32193万M3(90267万吨),根据本项目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本项目可采资源储量为63904万吨。项目年开采加工6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矿山露采服务年限为1065年。四、产品方案表2产品方案一览表产品名称产量T/A规格MM备注建筑用辉绿岩60万按粒径分为五种,分别为051CM,12CM,13CM粒级碎石料以及05CM粒级粉料用于建筑施工五、工程内容表3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分类项目组成性质开采区矿区面积为00879KM,开采标高为302M170M拟建工作平台山坡凹陷露天开采拟建主体工程生产加工区用于石料破碎、筛分、装运,占地面积约7295M2拟建排土场区占地面积约13033M2。拟建运输道路区占地面积约1317M2,200M矿区内运输道路,泥结石路面。已建辅助配套工程办公楼占地约300M2,砖混结构已建给水当地井水供给/排水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后用于产区绿化;生产废水采用水沟排到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生产。拟建公用配套工程供电由当地供电网络供给/粉尘治理破碎筛分工序在密闭条件下进行,进料口安装布袋除尘器,出料口上方安装洒水喷淋装置矿区淋溶雨水设置截水沟及沉淀池,初期雨水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多余雨水排入长平小河施工场地扬尘采取洒水车洒水抑尘措施设备噪声隔声、基础减振工业固废完善排土场截排污沟环保工程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按照水土保持要求进行建设和完善环评要求六、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表4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消耗量单位备注1炸药200T/A2雷管22000发/A外委爆破公司实施爆破,矿区不设爆破仓库3电5105KWH/A当地供电网4水2104M3/A当地井水七、主要生产设备表5矿山开采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钻机台42挖掘机SY365H台23颚式破碎机台34反冲击式破碎机台15振动筛台16装载机台27载重自卸汽车12T台48气腿凿岩机YT24型台39空压机HLGD55型号台210振动给料机台111输送机台112洒水车辆1八、矿区开采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总定员为20人,生产人员一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日300天。九、公用工程(1)供水生产、生活用水取自当地井水,通过离心泵压送至采场的高位水池,利用重力自流方式供给。(2)排水本采石场为山坡凹陷露天开采方式,采场水可自流排出至沉沙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初期雨水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多余雨水排入长平小河。(3)供电项目供电由当地供电系统供给。十、平面布置露采场布置于整个开采范围,运输公路通过乡道进入采石场,总占地面积约109845M2,矿区占地面积约87900M2,生产加工区及其他配套区约21945M2。生产加工区位于开采区的西侧,排土场位于开采区的西北侧,沉淀池位于排土场的东侧。该布置方案工艺流程合理,产区内部功能分区明确,交通顺畅,且有利于厂区内部运输安排,评价认为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十一、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项目采用的工艺、生产的产品和使用的设备都不在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列,符合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十二、场址可行性项目位于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754623,北纬277490008。矿区内有水泥公路与老319国道相接,交通较为方便。矿区设置爆破安全警戒线范围,即以矿区开采区域为中心半径300M的范围。该区域内没有居民等保护目标。爆破工序应选择在对周边影响较小的时段进行。图1项目所在区域安全警戒线范围示意图项目矿区所在地所在地不在上栗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划范围内,不在水功能区和水土流失易发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不R300M占用基本农田,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项目的选址是可行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江西省婉玲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上栗县长平乡明星村,位于上栗县城199度方位,直距约152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754623,北纬277490008。上栗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北部。东临江西省宜春市、芦溪县;南与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荷尧镇山水相连;西与湖南省醴陵市浦口、富里二镇接界;北与浏阳市大瑶、文家市二镇相依。全县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25千米,总面积72091平方千米。详细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质、地形、地貌上栗县地貌类型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东北多山,西南及中部多丘陵,部分区域形成冲积平原,海拔高度平均为2337米,最高点是杨岐山主峰张口岭,海拔9474米;最低处为金山镇麻石,海拔70米。土壤以红壤、紫泥、潮沙泥为主。多偏酸性,矿质丰富,土地肥沃。在大地构造的体系上,上栗境内地层发育一般,除缺失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下统、三叠系中统、全罗系、第三系、震旦系外,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总厚度160万米左右。从地质构造形式看,上栗地质的基本构造以北东向展开分布为主,全境断裂发育褶皱频繁,并伴有岩浆活动,构造甚为复杂,由南往北分为5个较大的构造单元。境内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可分为两期雪峰期岩浆岩“规模较小,多呈岩脉产品。中麻状纳长正长岩脉花岗糜棱岩脉,分布于桐木镇城冲的保源冲。燕山期岩浆岩黄玉花网闪斑岩体分布于七宝山,浸入于二叠系地层中,岩石为灰绿色斑状结构,该岩体与七宝山白钨矿等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长平、福田、彭高、东源的北部以及桐木、金山、鸡冠山的部分地区石灰石分布较为普遍,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分水岭多发育洼地、漏斗在反倾向坡多发育石芽、溶沟等。3、气候、气象状况上栗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较短、作物生产期长。四季天气春季温和天气易变,夏季炎热期较长,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期短,春夏两季雨量集中,夏秋之间易发生伏旱秋旱。由于上栗县境内多丘陵,边境有高山,地面屏障作用和摩擦作用大,风力较小,西北部地势低平,地形开阔,有较大的河谷盆地,受此地形影响和季风影响,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全年及四季静风出现频率为385、356、346、429、406。年平均风速为15M/S。春、夏、秋、冬各季平均风速值分别为16M/S、17M/S、14M/S、14M/S,四季相比较,风速值变化幅度不明显。全年中性(D)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为546,不稳定(A、B、C)类次之,为247,稳定(E、F)类出现频率最小,值为210。上栗县山地气温较低,平原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169。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极端最低气温为86(1997年1月16日);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达401(1971年7月26日)。上栗县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6218MM,降雨量地区差异较大,南面多于北面,东面多于西面,山区多于平原,总的是有东南向西北递减;降雨量在每年的时空上分布亦不均,46月份降雨量为70635MM,占全年降雨量的4355,79月份降雨量为2344MM,占全年降雨量的1445。年均蒸发量为13119MM,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46月份为3597MM,占全年平均蒸发量的2742,79月份为5866MM,占全年平均蒸发量的4486,从而往往易发生秋旱。上栗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开阔,日照充足,年均日照为1581小时左右。日照年均为1581小时左右,平均年积温为45705300,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全年无霜期较长,年均无霜期为276天,初霜一般在十一月下旬,终霜日一般在二月中旬。4、水文状况(1)河流水系上栗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即萍水河和栗水河。萍水河、栗水河分别发源于杨岐山的东、北二侧,自北向南和自东向西,接纳境内大小支流16条,分别注入醴陵渌水入湘江。萍水河发源于萍乡市上栗县杨歧山黄山岭。流经萍乡市区后穿越湘东区、在荷尧镇金鱼石流入湖南,汇进渌水。萍水河(江西境内)全长801公里,5874平方公里,多年径流量183M/S,天然落差4562米,理论储藏量8185万千瓦。有楼下河,福田河,麻山河,南坑河,白竺河,拓村河,长丰河,长平河等支流。萍乡河在上栗境内长272公里。栗水位于我市北端上栗县境内,发源于杨歧山北麓宜春市水江乡小洞村麻衣庙西山,分水岭海拔750米。此水先向北流在桐木镇枣木村的黄毛反进入萍乡,流至枣木桥(河床高程132米)纳入大山冲河,经周田至丹桂与余家坊之水汇合,然后折向西,经崇德、洪田、豆田,在横下纳入秋江之水,至上栗先后汇入南源河、万石河,再至双板桥纳入源于梨树坳的金山河,流至麻石邓家洲(河床高程75米)进入湖南醴陵的南桥,纳入湘江水系。栗水河道总长38公里,天然落差为87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207立方米/秒,流域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萍乡境内5002平方公里,湖南浏阳境内136平方公里,宜春境内49平方公里。项目区域主要河流为长平小河,系萍水河一级支流,位于萍乡市湘东区北部。长平小河发源于上栗县长平乡铜锣坪,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长坪、荷尧,于湘东区荷尧镇火烧桥村右岸汇入渌水,流域面积135平方千米,主河道长度277千米,主河道纵比降45。流域内多年平均35M/S年降水量为15676毫米、年径流量1227亿立方米、气温179摄氏度、年水面蒸发量为950毫米。(2)地下水上栗县由于地处分水岭地带,地下水并不丰富,地下水的开采主要用于饮用,少量用于生产。5、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上栗县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壤、潮土等七大土类。地带性土壤主要是红壤,约占总土地面积的6307。广泛的丘陵地为水稻土和红壤,袁河两岸地区为水稻土和潮沙泥土,在山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为红壤分布。主要成土母质有花岗岩、石灰岩、石英质沙砾岩、紫色泥页岩、第四纪红壤。上栗县森林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分区属江西省武功山地,丘陵栲、楠林、松杉林,主要天然林群落类型有暖性针叶林(木)、马尾松常绿阔叶林、暖性竹林(毛竹)、暖性针阔混交林(杉阔、马阔)、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及山顶矮材和灌丛地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项目建于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行政上律属上栗县,上栗县总人口约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万人。上栗县有煤、铅、铁、金、铜、硫、锌、磷、瓷土等10余种矿产,尤以煤、瓷土为主,煤的储量在8000万吨以上,铅1500万吨。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05848万元,同比增长394,增幅全市各县区并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01个百分点。其中国税累计完成57465万元,同比增长71;地税累计完成113800万元,同比下降24;财政累计完成34582万元,同比增长24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504万元,同比增长2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0607万元,同比增长76。全县以九一重工、鑫通机械、正大水泥、恒威陶瓷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建材、陶瓷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业经济体系,形成并稳固了上栗县在全省的产业地位,为全县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中、小学校162所,其中小学有135所,普通中学27所。全县在校学生约71389人,专业教师约38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零。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5家,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7家,乡镇卫生院9家,乡镇防保站9家,有在职干职工1152人。全县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98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3岁,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目标。全县城乡群众的大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卫生业务收入已连续四年以年均20速度在持续递增。调查表明,评价区域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根据萍乡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该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萍乡市东骏贸易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项目位于本项目西南面800M位置,项目引用湖南中润恒信环保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对萍乡市东骏贸易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中大气监测数据。长平乡大土坡A1监测点位距离本项目约1000米,长平乡王亚冲A3监测点位距离本项目约1600米,具体监测数据统计如下表表6监测数据一览表单位MG/M3监测项目A1A3现状监测均值01060115TSP单因子指数03550385现状监测均值00720085PM10单因子指数04820569现状监测均值00210027SO2单因子指数01370179现状监测均值00220028NO2单因子指数01370179结果表明,NOX、SO2的小时浓度,PM10、NOX、SO2的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水环境项目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为长平小河,为萍水河一级支流,该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在萍乡市境内,长平小河下游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分布。项目引用湖南中润恒信环保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对萍乡市东骏贸易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辉绿岩建筑材料生产线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地表水长平小河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统计如下表SW2为该项目溢流水入长平小河上游500M;SW3为该项目溢流水入长平小河下游1500M;SW4为该项目溢流水入长平小河下游3000M。与本项目溢流水入长平小河的入口一致。表7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项目PHCODCRBOD5SS氨氮硫化物总磷监测断面评价标准69204801002005监测极值72373310181304110024003SW2标准指数017050045016041012060监测极值7257331016902390024004SW3标准指数017050040011024012080监测极值733738118261504150013004SW4标准指数019059065019042007080由上表可知,各监测点位的地表水质量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3、声环境项目评价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按照噪声功能区划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噪声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4、生态环境评价区域周边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是天然植被,植被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最近距离M序号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厂界距开采区距加工区距排土场规模环境功能大冲口居民西北24036038024015户大气环境南源冲居民北1503103001508户二类地表水环境长平小河北450小河类地下水环境当地地下水类厂界外200M范围内2类声环境运输道路两侧20M范围内2类生态环境道路沿线植被,无挂牌的古树名木、樟树、生态公益林、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分布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根据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表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单位年平均60日平均1501二氧化硫(SO2)一小时平均500年平均2002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平均300年平均703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150年平均354可吸入颗粒物(PM25)日平均75年平均40日平均805二氧化氮(NO2)一小时平均200日最大八小时平均1606臭氧(O3)一小时平均200G/NM3(标准状态)2、区域地表水为长平小河,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表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摘录)项目类标准限值项目类标准限值PH69(无量纲)COD20M/LBOD54MG/L溶解氧5MG/L石油类005MG/L氨氮10MG/L3、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表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摘录)类别昼间夜间260DBA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后回用于场地绿化,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摘录;生产废水和淋溶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表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污染物一级标准污染物一级标准PH69化学需氧量(COD)100MG/L悬浮物70MG/L氨氮1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20MG/L石油类5MG/L2、本项目开采和破碎及筛分工序产生的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摘录)表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摘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颗粒物120MG/M315M,35KG/H10MG/M33、本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摘录)类别昼间夜间260DBA50DBA4、一般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标准修改单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矿山采用露天机械开采,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开采工艺流程剥离矿山表土后,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逐层开采。穿孔爆破凿岩生产过程中深孔爆破使用潜孔钻机穿孔,浅眼穿孔使用手持式风动凿岩机打眼。爆破中产生的大块采用液压挖掘机振动锤进行破碎。采用中深孔多排孔微差挤压爆破,并控制爆破安全距离为300M。爆破的结果是将本为一体的大块矿石炸裂,从而方便进行开采。采装运输爆破松动后的矿石在开采平台直接装车或经挖掘机运至运输平台,采装设备选用单斗挖掘机,配自卸式汽车运到碎石加工场进行破碎。2、加工工艺流程采装的岩石由矿用自卸车运输到破碎筛分区,块状石料经料仓由振动给料机均匀地送进重型锤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石料由皮带输送机送到筛分机进行二次筛分,筛上物返回破碎机再次破碎,合格后外运销售。表土剥离穿孔与爆破采装运输破碎筛分堆存布袋除尘、喷淋洒水除尘图2矿石开采加工及产排污工艺流程图图例G废气污染源N噪声污染源W废水污染源S固体废弃物G7、S1、W1、NG1、G2、NG9、NG3、G4、G5、N外运G6、G7G8矿山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办公楼、工业加工场地、厂区运输道路均利用原南源山辉绿岩矿区辉岩建材有限公司采石场的原有设施,施工期仅需对加工设备进行安装,不涉及土建工程,因此施工期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1)采矿区粉尘根据现场勘察,采矿区粉尘为无组织排放,主要有采矿钻孔、爆破、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装过程(G1)本项目的采装工艺主要包括采剥、爆破(穿孔)、集堆等过程,这些过程均伴随有粉尘的排放,主要分析如下凿岩凿岩机或打孔机在工作时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由于排放点接近操作面,因此只对近距离和采石工人产生影响。集堆采剥下来的石料和土岩在装车前需用推土机集堆,此过程产生一定量的粉尘,起尘状况与风速和土岩潮湿情况有关,其影响范围主要在采石场以内。根据矿山统计资料,一般干燥情况下,矿山采装的粉尘产生量为矿石产品总量的0002。本项目年产建筑石料用灰岩60万T/A,采装工序产生的粉尘量约为12T/A。为减轻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建设单位通过在工作区域进行洒水抑尘,抑尘效果明显,可减少约80的粉尘量。采装工序的粉尘排放量为24T/A。爆破粉尘(G2)在矿石开采作业中,在矿层较厚时采用打眼爆破的方式,每次爆破约3炮,每炮装药量约14KG。每次爆破时产生的粉尘25G/M3,本项目的开采规模为60万T,年粉尘产生量约66T,由于粒径较大,在爆破后粒径较大的粉尘在约4分钟内沉降;粒径10UM的飘尘不易沉降,仅约05逸散到环境空气中,全年粉尘排放量为0033T/A。爆破过程中同时会产生CO、NOX等污染物的废气,产生的比例约34KGCO/T炸药、8KGNOX/T炸药。项目炸药年耗量约为200吨,故CO、NOX的产生量分别为CO68T/A、NOX16T/A。炸药爆破后,废气属瞬时排放,不是连续污染源,废气扩散较快。据国内同类矿山多年开采情况类比调查,爆破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显著影响。(2)加工区粉尘加工区粉尘主要有破碎筛分粉尘、输送粉尘、下料粉尘。破碎筛分粉尘(G3)碎石生产在加工区采用破碎筛分后经振动筛筛选出建筑石料用灰岩。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的经验估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一级破碎和筛选逸散尘的排放因子为025KG/T破碎料,再破碎和再过筛逸散尘的排放因子为05KG/T破碎料。项目年产总量为60万T建筑石料用灰岩碎石,一级破碎和筛选时产生的粉尘量为150T/A,再破碎和再过筛碎石量取总量的20,产生的粉尘量为60T/A。建设单位采取封闭式加工,同时安装布袋除尘器。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排放量可减少99以上,粉尘排放量为21T/A。输送粉尘(G4)破碎筛分后的矿石经皮带输送机进行输送堆放,输送过程中受风力影响产生的扬尘较少,类比同类型项目数据可知,年产总量为60万T碎石项目输送粉尘产生量约为168T/A。建设单位在振动筛和皮带运输机入口侧安装布袋除尘器,能有效控制和减少输送扬尘的产生,粉尘削减约99,输送粉尘年排放量约为0017T/A。下料粉尘(G5)矿石经皮带输送机输送后从高处自由下落形成产品堆场,在矿石下落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少量扬尘,类比同类型项目数据可知,项目下料粉尘产生量约为324T/A。采用洒水抑尘等措施后粉尘削减约80,产品堆场粉尘年排放量为0648T/A。(3)产品堆场扬尘(G6)及排土场扬尘(G7)产品碎石分为4种,其中粒径小于5MM产品(产量以总产量的20计)易起尘,堆场产生量粉尘量以其01计则产品堆场粉尘产生量为12T/A。采用洒水抑尘等措施后粉尘削减约75,产品堆场粉尘年排放量为3T/A。该矿表层浮土平均厚4M,经估算剥离量约为12万M3,剥采比为0021。弃土堆积密度约2200KG/M,粉尘量产生量以其01计,则项目排土场粉尘产生量为286T/A。采用洒水抑尘等措施后粉尘削减约75,排土粉尘年排放量为0715T/A。(4)运输扬尘(G8)采石场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汽车,加之场内道路多为土路,因此汽车在运输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扬尘。项目采用载重20T车辆,年总运输量为60万吨,则年运输车流量为30000车次,以年生产300天计,则车流量约为100辆(次)/D。矿区内部路程为200M。参照国内道路扬尘的实测资料试验研究,汽车道路扬尘量可按下式测算Q0123(V/5)(W/68)085(P/005)072式中Q汽车扬尘量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重量T/辆P道路表面积尘量KG/M2汽车重量以空载、负载分别为10T/辆、30T/辆,车速20KM/H,道路表面积尘量01KG/M2计,道路扬尘量在空载与负载情况下分别为112KG/KM辆、286KG/KM辆,则汽车道路扬尘产生总量为2388T/A。由于扬尘粒径较大,90以上的扬尘在道路两侧10M内沉降,道路扬尘主要影响其两侧附近的环境空气,以其10外排计算,则扬尘排放量约2388T/A,建设单位拟加强场区洒水频次,减少运输扬尘产生量,洒水抑尘率以75计,则最终运输扬尘排放量为0597T/A。评价建议对运输车辆采取限速慢行,车辆出厂时对车轮进行清洗,加盖帆布篷,对运输道路定期洒水,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量相对减少。(5)作业机械废气(G9)作业机械废气主要来源于作业机械挖掘机、铲车、运输车辆柴油的使用,矿区作业机械年使用柴油量约250T,按照国家环保部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中有关排放污染物物料衡算的规定,根据核算,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SO212T,NOX060T,CO125T。2、废水(1)雨水及淋溶水(W1)场内雨水产生量主要与大气降水、汇水面积、径流系数和场地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其水量预测按下式计算Q初2806(1067LGP)/(T10)079式中Q初设计暴雨强度(L/SHM2P设计降雨重现期(年,取值2;VQ初SFT/1000式中V雨水量,M3/次;S径流系数,取060;F汇流面积,HM2;T收集时间,600S;在暴雨期间,雨水收集时间(按10MIN计),则由上式公式可计算出在暴雨期间形成的雨水径流量约为693M3;雨水经矿区沟渠收集后,设置淋溶水沉淀池,厂方在生产加工区和排土场区下方各建设一个有效容积400M沉淀池,沉淀时间达1小时,满足设计要求。雨水沉淀前悬浮物浓度约300MG/L,沉淀后悬浮物浓度约60MG/L,回用于生产过程及场地洒水降尘,多余溢出外排。(2)生活污水(W2)本项目总定员为20人,生活用水量人均100L/D,生活用水量为2M3/D(600M3/A),排污系数为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M3/D(480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氨氮等,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300MG/L、氨氮30MG/L。3、噪声(N)本项目采石过程的噪声主要来自解爆破工序,噪声强度与装药量有关,此外采石场其它采石机械如钻机、挖掘机等以及破碎加工过程的破碎机等噪声。表15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一览表设备名称数量所在车间噪声源强DB(A)拟采取的治理措施降噪后源强DB(A)整体声源DB(A)振动筛1台加工区95基础减振90颚式破碎机3台加工区95基础减振909602反冲击式破碎机1台加工区80基础减振75挖掘机2台开采区85基础减振80钻机2台开采区100基础减振9093494、固废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产生在采剥过程产生的弃土以及沉淀池的泥沙和职工的生活垃圾。(1)弃土(S1)矿山开采工程对矿区进行分台阶开采,产生的废土石处置方法为在开采过程中暂时不能综合利用废土和石方可运至排土场堆放。根据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弃土产生量约28640M3,可以排入排土场。(2)沉淀池泥沙(S2)环评要求项目设置沉淀池收集矿区截流雨水,废水中SS含量较高,沉淀池会有底泥产生,产生量难以估算。环评要求定期清理底泥放置于排土场,用于矿山复垦。(3)生活垃圾(S3)项目劳动定员20人,年工作300天,生活垃圾按每个职工产生量05KG/人D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0KG/D,即3T/A。表16固体废弃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序号固废名称属性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危险特性废物类别废物代码产生量1废土一般固废开采固泥沙28640M32沉淀池泥沙一般固废沉淀池固泥沙少量3生活垃圾一般固废职工生活固纸张等3T/A5、生态影响矿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植被较发育,乔、灌混杂,主要为松树、杉树、低矮灌木及荆棘植被。根据调查,矿区及其附近未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区域内野生动物数量较少,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地方特有动物物种。项目建设主要生态影响为项目开采过程中矿山开挖使得地表土质松散、稀松,易引发水土流失。工程临时性和永久性占地,将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土地使用功能。山体开挖、作业场地开辟后,将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产生影响。排土场储存的弃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污染类型污染源名称主要污染物产生量(T/A)处理方式、处理效率排放量(T/A)排放方式采装粉尘1224连续粉尘66湿式钻孔作业、洒水抑尘,800033CO6868爆破NOX16减少装药量16间歇产品堆场粉尘123连续排土场粉尘286洒水抑尘,750715连续加工区粉尘210布袋除尘器,9921连续皮带输送粉尘168布袋除尘器,990017连续下料粉尘324洒水抑尘,800648连续运输粉尘2388洒水抑尘,750597间歇大气污染机械作业废气SO212/12间歇NOX06/06CO125/125生活污水(480M3/A)COD、NH3NCOD0144M3/ANH3N0014M3/A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COD0048M3/ANH3N0007M3/A间歇废水雨水及淋溶水SS少量初期雨水经沉淀后回用,多余部分溢流排放少量间歇剥离弃土28640M3回填采空区,复垦覆土,存放于排土场0间歇沉淀池泥沙少量存放于排土场,用于复垦覆土0间歇固体废物生活垃圾3由环卫部门处置0/噪声污染穿孔、爆破、破碎等工序均产生85125基础减振厂界达标间歇移动源其它矿山服务期满后,必须认真做好采矿区复土及采坑回填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依据土壤结构、地形地貌针对物种选择及种植方式进行合理配置;采取“因地制宜”、“因土种植”的原则,并且物种上选择乡土植物,容易成活、有当地特色。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页)项目开采过程中矿山开挖使得地表土质松散、稀松,易引发水土流失。工程临时性和永久性占地,将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土地使用功能。山体开挖、作业场地开辟后,将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产生影响。排土场储存的弃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只是对设备进行安装,本次环评不做评价。一、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采矿区粉尘根据现场勘察,采矿区粉尘为无组织排放,主要有采矿钻孔、爆破、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装工序的粉尘排放量为24T/A。爆破工序的粉尘排放量为0033T/A。爆破过程中CO、NOX的产生量分别为CO68T/A、NOX16T/A。其中,炸药爆破后的废气属瞬时排放,不是连续污染源,废气扩散较快。据国内同类矿山多年开采情况类比调查,爆破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显著影响。(2)加工区粉尘根据现场勘察,加工区粉尘为无组织排放,主要有破碎筛分粉尘、输送粉尘、下料粉尘。破碎筛分粉尘破碎筛分粉尘排放量约为210T/A。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封闭式加工,同时安装布袋除尘器,经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外排。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排放量可减少99以上,粉尘排放量为21T/A。输送粉尘破碎筛分后的输送粉尘产生量约为168T/A。建设单位在振动筛和皮带运输机入口侧安装布袋除尘器,经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外排,能有效控制和减少输送扬尘的产生,粉尘削减约99,输送粉尘年排放量为0017T/A。下料粉尘下料粉尘产生量约为324T/A。建设单位采用洒水抑尘等措施后粉尘削减约80,产品堆场粉尘年排放量为0648T/A。(3)产品堆场及排土场扬尘产品堆场粉尘产生量为12T/A。采用洒水抑尘等措施后粉尘削减约75,产品堆场粉尘年排放量为3T/A。项目排土场粉尘产生量为286T/A。采用洒水抑尘等措施后粉尘削减约75,排土粉尘年排放量为0715T/A。(4)运输扬尘运输道路扬尘主要影道路两侧附近的环境空气,扬尘排放量约2388T/A,由于扬尘粒径较大,90以上的扬尘在道路两侧10M内沉降,道路扬尘主要影响其两侧附近的环境空气,以其10外排计算,建设单位拟加强场区洒水频次,减少运输扬尘产生量,洒水抑尘率以75计,则最终运输扬尘排放量为0597T/A。评价建议对运输车辆采取限速慢行,车辆出厂时对车轮进行清洗,加盖帆布篷,对运输道路定期洒水,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量相对减少。(5)作业机械废气作业机械废气主要来源于作业机械挖掘机、铲车、运输车辆柴油的使用,矿区作业机械年使用柴油量约25T,按照国家环保部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中有关排放污染物物料衡算的规定,根据核算,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SO212T,NOX06T,CO125T。(6)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需要控制的范围。对于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确定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卫生防护距离参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来计算。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的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包括采矿区、加工区(含产品堆放区)及排土场,无组织排放源计算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7矿区无组织排放源计算参数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称T/A面源面积(M2)面源高度(M)采矿区粉尘248790030加工区(含产品堆场)粉尘3648729510排土场粉尘07151303310据环评工具软件计算得到各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如下图所示。图3项目无组织粉尘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18无组织废气污染源强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览表名称污染物排放源强(T/A)面源面积(M2)面源高度(M)面源有效长度(M)面源有效宽度(M)大气防护距离(M)卫生防护距离(M)采矿区粉尘2487900304395200无超标点50加工区含产品堆放区粉尘364872951010073无超标点50排土场粉尘07151303310170767无超标点50图4项目无组织粉尘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综上所述,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采场边界至场界外50M范围,加工区边界至场界外50M范围,排土场边界至场界外50M范围。从项目选址情况看,项目采矿区、排土场、加工区含产品堆放区周边50M范围内均无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选址可行。2、水环境影响分析(1)雨水及淋溶水场内雨水产生量主要为在暴雨期间形成的雨水径流量约为693M3;雨水收集后,设置淋溶水沉淀池,矿区设置两个有效容积约为400M沉淀池,沉淀时间达1小时,满足设计要求。雨水沉淀前悬浮物浓度约300MG/L,沉淀后悬浮物浓度约60MG/L,回用于生产过程及场地洒水降尘,多余溢出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2)生活污水本项目总定员为20人,生活用水量人均100L/D,生活用水量为2M3/D(600M3/A),排污系数为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M3/D(480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氨氮等,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300MG/L、氨氮30MG/L。生活污水采用小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为COD100MG/L、氨氮15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噪声源主要集中在采场、矿石加工区以及交通运输线路上,主要由采场设备、选矿厂设备噪声以及交通噪声生产设备等组成,环境噪声是各种声源噪声传输到受声点的总和,噪声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子的影响,一般有距离、空气、障碍物、地面效应、指向性、植被、反射和风等影响因子。(1)噪声源分析本项目噪声源较多,营运期地面噪声源主要集中在采矿区、工业场地和交通运输线路上,主要噪声源有爆炸、凿岩机、挖掘机、推土机、空压机、破碎机、振动筛、水泵、运输车辆等。根据类比调查和现场踏勘,以及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提供的主要设备选型等有关资料分析,本项目采矿区设备噪声高达85DB以上的噪声源有采矿区凿岩机、空压机等;还有矿石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另外,采矿爆破声噪声可高达125DB(A)以上。根据类似工程的资料分析,上述采矿区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为昼间工作,具有移动、非连续点声源性质。(2)环境噪声影响预测模型由于项目爆破为间歇性工序,爆破时间短,并且采石过程的噪声主要来自解小爆破工序,噪声强度与装药量有关。通过文献(胡庆贤等撞击感度实验中爆炸噪声的测定及应用)中得知当装药量为5KG时,在200M远处测得的噪声强度为90DB,在400M、800M远时分别为60、55DB。所以环评认为本项目爆破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不大,项目噪声对外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开采、加工及运输等。本次评价选用点源的噪声预测模式,点噪声源在传播过程中,经距离衰减及空气吸收后,到达受声点,其预测模式为单个室外的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计算基本公式如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从63HZ到8KHZ标称频带中心频率的8个倍频带),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公式(A1)计算式中LW倍频带声功率级,DB;DC指向性校正,DB;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级的偏差程度。指向性校正等于点声源的指向性指数DI加上计到小于4球面度(SR)立体角内的声传播指数D。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DC0DB。A倍频带衰减,DB;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BAR声屏障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