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概述111技术标准212咨询内容213咨询过程32总体设计及路线421主要意见及建议422各测段具体意见53路基、路面2731总体评价2732主要意见及建议2733分项具体意见284桥梁、涵洞4341总体评价4342主要意见及建议4443各测段具体意见455隧道工程10151总体评价10152主要意见及建议10153分项具体意见1036路线交叉11261主要意见及建议11262互通式立体交叉路线11363互通式立交叉桥梁、涵洞12564分离式立交、通道和天桥146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5471总体评价15472分项具体意见1548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16381总体评价16382各测段具体意见16383问题与建议1659工程地质勘察16691总体评价16692主要意见及建议16793各测段具体意见16810设计概算186101咨询依据186102总体评价186103主要意见及建议186104各测段具体意见1871概述XX至XX高速公路是中部崛起区域高速公路网和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重要的地方加密高速公路。本项目与德兴至南昌、南昌至XX高速公路共同形成了横贯江西的又一条便捷快速通道,它的建设对于缓解沪昆高速公路运输压力,促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络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被纳入交通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12月)。本项目途径的XX、等县,长期以来与省会南昌市之间既无铁路,也无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滞后,严重制约着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本项目作为江西省公路网中规划的地方加密高速公路之一,建成后将大大加强南昌市对赣西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江西省西部地区经济繁荣。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G320国道是与本项目大致平行的现有道路,虽然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高,320国道今年通过改造已达一级公路标准,但该两条干线公路至本项目沿线仍然较远。附近的S313、S314、S319等省道均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拥挤程度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道路服务水平逐年下降。因此,本项目的兴建对于改善该地区交通条件和发挥其公路运输体系的功能均是有力的促进。项目路线起点接南昌至XX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南昌至XX段终点,即XX县干洲镇源头村附近的省道226(干大线)上;向西偏北,经红岗林场、会埠镇、罗市镇,在冶城西侧跨过南潦河,转向西南;经上富镇,在花桥乡北转向西;经同安乡、天宝乡,翻越九岭山,经石花尖垦殖场、黄岗乡,转向西北;至XX县城转向西南;在XX县城南侧山坡上展线,经排埠镇,止于赣湘两省交界的铁树坳。本项目路线全长1328360公里(不包含与大广高速共线的245公里)。项目途经的主要控制点有源头村、会埠镇、罗市镇、冶城、上富镇、花桥乡、同安乡、天宝乡、石花尖垦殖场、黄岗乡、XX县城、排埠镇、铁树坳村。本项目共分为A、B、C三个勘察设计合同段,其中A段又被分成A1和A2两段,A1段的勘察设计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承担,A2段由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B段的勘察设计由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承担,C段的勘察设计由江西省公路科研院承担,江西省交通设计院为全线的总体单位。11技术标准根据工可报告确定的技术标准,主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为2600M,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主线1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路基宽度260M3设计速度100KM/H4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5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梁和路基1/10012咨询内容江西省XX至XX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32836KM(未含245KM大广高速公路共线部分)。本次咨询审核内容为公路工程(总体、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防护排水设计、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概预算等)的勘察设计,分别从基础资料收集、对工可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方案的合理性、结构的安全性及技术指标掌握的合理性等方面提出咨询意见。13咨询过程本项目初测阶段,我院作为咨询单位,组织专家组先后多次赴项目所在地,分别进行初测中间检查与初测外业验收。2009年9月14日18日,咨询专家组一行五人,听取了四个设计测段项目负责人、专业设计人员对初测方案的介绍,了解了项目进展情况,对全线重要工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对本项目总体设计、路线方案、互通与服务区的设置等重点问题,提出了中间检查意见。2009年10月9日咨询专家组一行九人,再次赴项目所在地,对四个测设段的控制测量、总体和路线、路基路面、桥隧、互通立交和地勘等专业的外业调查、测设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检查,提出了初测咨询意见。并于2009年10月18日参加了业主组织的初测验收会。2009年11月28至12月13日陆续收到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的初步设计文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设计文件和基础资料,于12月中旬形成咨询报告。2总体设计及路线21主要意见及建议1)本项目初步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基本符合工可批复的精神。2)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基本合适,图表内容基本符合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3)建议初步设计的工程规模与工可进行对比。4)关于用地界宽度,各测段互不相同。如A1测段桥梁的用地界为桥梁正投影;A2和B测段为桥梁外3M;C测段为15M。A1、A2和C测段农田段的用地界为边沟外1M,B测段为边沟外2M。建议总体单位进行统一。5)初步设计综合考虑了沿线地形与地质条件、城镇规划、路网规划、厂矿规划与分布以及人文与自然等因素,对路线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选,原则同意设计推荐的路线方案。但对于天宝枢纽互通段和带溪枢纽互通段,建议结合枢纽互通方案的选择进一步研究和比选。6)初步设计路线平纵面设计基本合理。建议下阶段结合沿线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对局部路段平纵面进行优化调整,以减少高填深挖和桥隧工程,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节约用地,节省工程投资。7)四个测段弃方总量太大,总共达502万,占地较多。建议下一阶段结合地形条件和施工合同段的划分情况,进一步优化平纵面方案,做到大部分段落土石方基本平衡。8)B和C测段的平面半径分别为145043M、1450M,纵面分别为092和030,平纵面均未接上,下一阶段建议加强协调。9)全线各测段平纵面图设计内容、格式、深度应基本统一。如全线土石方表格不统一,其中C测段表中无计价土石方。10)少数缓和曲线参数偏小,缓和曲线参数取值比较随意,宜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11)局部路段平纵组合欠佳。12)部分竖曲线偏小,建议在有条件的段落,加大至满足视觉要求的曲线半径。13)XX隧道左右线间距达60M,建议根据地质条件适当减小。14)说明书的附件中建议附上影响路线与互通方案的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协议。22各测段具体意见221A1测段咨询意见一、路线起终点和主要控制点本测段起自XX县城北侧的塘下垄水库西北,顺接南昌至XX高速公路(即将开工),路线自东向西延伸,经XX县城北和靖安县城南,会埠镇东北、罗市镇西北,止于上富镇南胡家村接A2测段起点。路线里程长42290KM。本项目为南昌至XX高速公路的二期工程,项目起点顺接正在建设的南昌至XX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南昌至XX段终点,位于XX县干洲镇源头村附近,与工可报告相吻合。路线终点接A2测段起点,位于上富镇山背村附近。起终点位置明确,主要控制点符合“工可”研究的走廊控制点。二、路线方案本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在“工可”推荐走廊带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和纸上定线,对路线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贯通的K线方案以及A线、B线和C线3个局部比较方案进行比选,其中A线、C线方案为同等深度比较,B线方案为定性比较。全线比较路段长度20687KM,占路线总长489(不含定性比较段)。路线方案研究较为充分,未遗漏大的有价值的路线方案。咨询具体意见如下1)罗源水库至丈石里段(K7530K22460)K线方案是工可推荐方案基础上提出的优化方案。为了克服K线方案路线较绕曲、占用农田较多的不足,提出了A线方案。通过综合比选,初步设计推荐A线方案。咨询原则同意。A线和对应K线的桥梁比分别为78、74,平均每公里造价分别为2454万元、2444万元。而本测段的桥梁比为105,平均每公里造价为3799万元。与本测段平均造价相比,A线和对应K线造价似乎太低,建议核实本路段两个方案的工程数量和造价。2)曲湖里至香菇厂段(K17024K28576)从会埠互通的连接线长短提出了工可优化的B线方案和新增的K线方案。初测阶段通过纸上研究以及实地踏勘与调查后,认为B线方案占用农田较多、拆迁量较大、互通立交位置距会埠镇较远、连接线长,同时地方政府不同意该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只做定性比较,咨询原则认为是合适的。3)柏林敦至后田段(AK17546K24600)K线方案在本路段经过帽子山山脚地带,为建新农场的地域。建新农场不同意路线穿过其林地,并反映到省相关主管部门,经多次协调,初步设计提出避让该林地的C线方案。本路段对应方案为AK组合方案,虽然C线方案对农田分割较严重,比AK线多一座大桥,造价较高,但由于其里程较短,占用农田稍少,且地方政府强烈反对AK组合方案,初步设计推荐C线方案。咨询原则同意,建议下一阶段进一步优化C线方案,减少填方和农田占用。三、平纵面设计具体意见1)缓和曲线参数个别偏小,如K线的JD22,R1800M,A600;A线的JD7,R1768661M,A594754。参数取值也比较随意,如R1500,LS取值200、250或260。建议同一半径的参数取值宜基本一致,同时宜随半径增大而增大。2)部分竖曲线半径不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本项目设计速度为100KM/H,满足视觉要求的凸曲线半径为16000M,凹曲线为10000M)。如K9900(R1043005M)、K27700(R10000M)、K30320(R12000M)、K38420(R10000M)、K39800(R10000M)、AK17150(R10000M)。为确保车辆运营安全,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尽量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尤其是直线段上的凸形竖曲线。3)本测段沿线农田较多,占用的农田也较多(本测段占用农田1727亩,占总用地的412),建议下一阶段进一步优化平纵面方案,减少农田占用。若无法绕避,路线应尽量从大片农田的边角通过,尽量减少高速公路对当地农田的影响。如K25K30段线形较绕曲,占用农田较多,建议该段向南移,JD15延长至(X3178546341,Y516664266)、JD16移至X3178656213,Y514233947)、JD17移至(X3177325421,Y513151416)、JD18反向延长至(X3177480029,Y511669280),半径分别为2000M、1800M、1500M,JD18半径不变,JD16和JD17反向相切、JD17和JD18反向相切;4)本测段处于微丘区,地形条件较好,受控制因素相对少,平纵面指标可以按较高标准布设。JD1JD4平曲线半径分别为2087035M、2000M、1724183M、2000M,平曲线较短,分别为862M、737M、946M、862M,整体线形欠佳。尤其是起点接昌奉段的平曲线半径为4000M,平曲线长度为1699989M,大半径长曲线接小半径短曲线,线形欠协调。另外,JD14的偏角仅93418,平曲线长度仅668M,建议偏角尽量调整至10以上;5)K7AK14段为A1测段地形最复杂的一段,起伏较大。K7AK10380整体为上坡趋势,其中AK8160840为058的下坡,纵坡总体布局不尽合理;AK10380AK14为连续下坡。该段挖方量大,弃方多。建议线位整体右移。向右转动K线JD5和A线JD6连线,消除K7400AK7900的全挖方断面,经过AK8300右侧水塘、AK8900右侧涂家村庄,之后线位整体平移100M60M一直到AK13300,同时调整AK8160840纵坡为上坡,提前抬高设计高程。建议设计单位对该段重点研究,通过调整平纵面方案,改善纵面线形、降低深挖方高度,减少挖方,增加填方。同时,可考虑将AK105875澡下一号大桥(825M,中心最大填高23M)、AK128755澡下二号大桥(925M,中心最大填高115M)、AK13260汽通(420M,中心最大填高95M)改为路基,以尽量消除弃方。6)AK15350AK16530段纵面,建议将AK15770变坡点取消直接连接,并将AK15791汽通1635M移至AK15880;7)考虑到平纵组合,建议将A线JD11的R2500M加大到R3500M(A1213)与JD12平曲线连接,改善纵面线形;8)建议A线JD13的R3000M优化加大至R4000M,纵坡从AK19400采用11/840M至AK20240,再与变坡点AK20380接上;9)CK18600CK20800段纵面整体偏低,废方较多,宜根据土石方情况适当抬高,基本消除废方;10)CK22150CK24近2KM基本为填方,平均填方高度约6M,填方量较大;占用农田也较多,尤其从大片农田中间穿过,不是很合适。该段建议根据建新农场不同意经过的具体区域,调整平面线位,拆迁金相北侧的部分房屋,经CK23100600北侧三个孤立小山南侧山脚,接上原有线位。纵面结合通道设置要求,适当下压;11)K13001上跨地方道路,纵断面图上地面高为612M,地形图上为598M。建议核查,若纵断面图有误,纵面可适当压低;12)建议将变坡点K14500137的纵坡延伸至K14720与变坡点K15750接上,以减少该段前后的填方;13)建议K15750K17500段优化平纵面线形,在K17500作切线在K16020与JD8、JD9的延伸线相交,设R2500M,旨在降低K16600K17000段设计高,集中挖K16200400段;14)建议将变坡点K19800与变坡点K20500合并,凸曲线半径设置为R40000M;15)K23223设316M汽通,K22350K23900填方长16KM,建议将该汽通改为上跨天桥进行比选。JD14的平曲线R4000M建议改为R64625M与JD15平曲线连接,改善平纵面组合,优化纵面,减少填挖。该段纵面调整意见如下将变坡点K226501093的纵坡延伸至K23100(59281M,竖曲线半径32000M)、155至K24300(77881M)、065于K25740(68517M)接上原纵坡。K25018汽车通道可考虑下挖约1M;16)K29900K31220段长132KM,设4个变坡点,平均坡长440M,其中两处竖曲线间的直线坡长度仅13M、26M。建议四个竖曲线直接相接,凸型竖曲线宜采用较大的半径;17)建议将K线JD19从JD18向前延伸约55M,与主线平行约30M,原JD20也向前延伸约55M,旨在将K32200300及K33600800路线外移,降低边坡高度。同时适当加大JD20的平曲线半径,使高速公路尽量远离瓷砖厂。K33600K35500左移后,可降低地面高,随之可降低设计高,从而降低该段前后填方的高度,降低工程规模;18)K34900K35100段经过罗市镇北峰瓷砖厂,未见相关说明,建议补充说明并取得相关单位同意经过或拆迁的书面协议;19)K35150K38520段应减少填方,降低K37423省道314跨线桥的高度,提高纵面线形及平纵组合。建议从K35150采用1145/710M至K35860,084/1460M至K37320,后以0776/500M至K37820,再1715/700M接上K38520;20)K39390K43000段从K40200K43900长约37KM均为填方,受K40670南潦河大桥及K41362汽通控制控制,填方工程大,建议进一步研究。南潦河大桥的设计水位为789M,纵面高程可以控制在82M左右,K41362汽通可上跨主线设分离式立交,纵面设计可考虑从K39390采用183/570M至K39960,设1702/830M至K40790(8190M),平坡至K41940,接上原有20的纵坡;21)部分路段平纵面组合设计不太理想,纵坡变坡点位于缓和曲线或HY、YH附近上,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纵面或平面方案。如AK11940、AK14790、AK17150、CK18910、CK24110、K18350、K18850、K33720、K38420等。K30320变坡点竖曲线跨ZH、HZ点伸入到两侧的缓和曲线中,建议下阶段调整平纵面方案;22)本测段废方约129万,弃土场设置较多,占地3786亩(其中农田229亩),占地偏多。本测段地形较好,通过平纵面优化后,基本可以做到填挖平衡。建议下一阶段根据弃方以及施工合同段的分段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本测段的平纵面方案,建议采用“欠方拉坡”理念,基本消除弃方。四、其他意见1)应按照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按文件类别出版分册,而不是按路线方案出版分册,建议与其他测段编制统一。2)沿线有较多的改路,大部分改路规模偏大,建议尽量紧贴高速公路的边坡或边沟外侧改路,以减少用地和降低工程规模。如K0800K1400两侧改路,建议紧贴高速公路右侧边沟或边坡改路,改路不需穿过高速公路,直接与S226相接。改沟同样应紧贴高速公路边缘或加大高速公路的排水沟作为改沟;3)总体设计图中有多处人行道(地形图上为单虚线)改路。咨询认为,除非实地调查为机耕道,否则不用改路;若改路,需计列征地拆迁数量和工程数量。4)纵断面图上南潦河等主要河流无设计水位,县道等主要道路无实测路面高程,不便于纵面设计控制,建议补充完善;5)互通、服务区、停车区平面图上没有标注名称及中心桩号,建议补充完善。222A2测段咨询意见一、路线起终点和主要控制点本测段路线起于XX县上富镇南胡家村,与A1测段终点相接。与S232平行布设南行到花桥乡北,路线折向西,经同安乡,在天宝乡南设天宝枢纽互通与大广高速相连。本段路线全长33767KM。主要控制点上富镇、花桥乡、天宝枢纽互通。本测段路线起于XX县上富镇南胡家村,起点位置相对明确。路线终点接大广高速,位于大广高速天宝互通附近,终点位置受天宝枢纽互通的具体位置控制。主要控制点符合“工可”研究的走廊控制点。二、路线方案初步设计根据工可推荐的路线走廊带,结合沿线建设条件,布设了贯通的K线方案以及D线、E线、F线、G线、H线和I线六个局部比较方案,共四个比较段,其中F线、I线方案为同等深度比较,D线、E线、G线、H线方案为定性比较。全线比较路段长度20953KM,占路线总长621(不含定性比较段)。路线方案研究较为充分,未遗漏大的有价值的路线方案。路线方案比选意见如下1)D线与K线方案比较该段路线处于A2测段起点附近,与省道S232在同一走廊带。省道S232两侧有众多的房屋及管线,K线方案主要布设于S232东侧,从线形以及与S232交叉考虑,在S232西侧布设了D线方案。初测咨询意见已要求设计单位调整K线方案中两个1000M平曲线半径,以改善平面线形,同时满足中央分隔带的视距要求。初步设计对D线方案和K线方案进行定性比较,经综合分析,K线方案优势明显,D线方案两跨S232,尤其是第二次跨S232,交角小,S232改路困难。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方案。2)E线与K线方案比较该段K线方案沿S232布设,K线在K50730处上跨省道S232。由于地形狭窄,路线与省道夹角较小,桥梁较长,路线纵面起伏较大,为此提出E线方案进行比选。K线方案主要沿S232西侧布设,E线主要沿S232东侧山坡坡脚布设。综合技术指标、工程规模和建设条件等情况,设计推荐K线。咨询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方案。3)F线与K线方案比较(花桥比较段)该段路线处于宜丰县花桥乡西北2KM,该地段为丘陵地形,地势较开阔。考虑路线长度、桥梁工程量、互通建设条件以及连接线长度等,拟定南(F线方案)北(K线方案)两个方案。两方案间隔最大距离700余米。K线方案路线顺直,里程短365M,桥梁短387M;F线方案更靠近花桥乡,互通连接线短500M。经综合比选,初步设计推荐K线方案。咨询原则同意推荐K线方案。4)终点路线方案H线、I线、G线与K线方案比较本测段的路线终点与大广(武吉)高速公路通过枢纽互通连接,具体位置主要取决于终点枢纽互通位置的选择。设计单位结合枢纽互通布设情况,布设了K线、H线、I线和G线四个主线方案,对应的终点位置有两个K线、I线和G线的终点在原天宝互通处(终点一),与原天宝互通构成十字交叉的枢纽互通;H线的终点在原天宝互通南侧约23KM处(终点二),新建互通与原天宝互通构成复合式互通。终点主线方案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枢纽互通布设的需要,天宝枢纽互通方案的选择也与主线方案息息相关,因此终点主线方案和天宝枢纽互通方案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对于终点一,初步设计布设了明线绕行的K线方案和G线、I线两个隧道方案。初测过程中,咨询认为K线方案较绕曲,初测咨询意见要求设计单位增加顺直的隧道方案进行同等深度比选。初步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提出了隧道方案I线方案,并就该主线方案及其枢纽互通方案征询了咨询单位的意见。咨询认为,I线方案与大广高速主线的交叉角度仅约40,夹角太小,导致天宝枢纽互通型式选择余地小、匝道布置较松散、占地大(匝道间两块最大的空地分别达81亩、64亩),因此提出了改善枢纽互通设置条件的初步方案G线方案。G线方案的隧道长度与I线相当,均约500M,总体工程规模与I线相当(初步估计进一步优化后,较I线略低)。该方案与大广高速的交叉角度增大至70左右,交角增大后,枢纽互通型式的选择更多,互通匝道更紧凑,匝道出入口至隧道洞口的距离也有一定的增长。初步设计对I线方案进行了同等深度比选,对G线方案仅进行了定性比较。通过比选,设计单位认为I线略优于G线,I线和K线同等深度比较后推荐K线方案。咨询认为K线方案主线较绕曲,主线进入天宝枢纽互通平面半径采用1000M,为互通范围内主线平面指标的极限值,互通出入口连接部技术标准低,行车条件差,受地形限制,改善余地小。而G线方案在互通型式选择以及占地上明显优于I线方案,建议对G线方案进一步优化(为减少枢纽互通用地,建议隧道采用小间距),并进行相应的枢纽互通方案比选后进行同等深度比选,最终确定合理的主线接线方案和枢纽互通方案。对于终点二,枢纽互通的两个减速车道分别位于398和3的下坡上,不满足互通设置的规范要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该方案在新建枢纽互通和原天宝互通之间需修建辅助车道,加宽两座桥梁,增加投资较大,对大广高速的运营影响也较大。因此,该方案(H线)初步设计仅作定性论述。咨询原则同意。三、平纵面设计具体意见1)K43000400段为连续挖方,K43250涵洞下挖约4M,该段与A1测段衔接,地面高程与A1测段相差约2M,建议下阶段加强与A1测段的协调,使接线点前后的平纵面衔接更合理;2)K43000K44500段弃方较多,建议进一步优化纵面方案,并建议将K438925杨家里大桥(925M,目前中心最大填高约25M)改为路基以消除部分废方;3)变坡点K46020建议移至K46150附近,降低填方高度,同时该变坡点处于直线上,宜加大该处竖曲线半径(R13000M)至满足视觉要求的16000M,以改善行车条件。此外,该处纵坡为36,为A2测段唯一一处大于3的纵坡,调整后纵坡可以控制在3以内,提高纵面指标。本测段地形相对较好,最大纵坡建议控制在3以内;4)K47K50段挖方较多,有13万废方,建议适当抬高该段的纵面以基本消除废方;5)K52000600段填方较多,建议保持变坡点K52520不变,将变坡点K52030移至K51840附近,降低纵面以减少填方;6)K53060640段为长度580M的连续挖方段,处于农田中,平均挖深约9M,总挖方约20万,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该段的平纵面方案,同时建议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边坡防护形式;7)K62附近的JD9,平曲线半径建议由R5700M改为R7000M,取消K61900变坡点,把K62690变坡点后退至K62280(10972M),K61100变坡点延伸至K61130(13642M),改善纵坡,降低桥梁墩高;8)建议取消K63810变坡点,将变坡点K6481016的纵坡后退至K64120(11403M),再与K63300变坡点接上,以改善纵面,同时缩短K64380江背屋大桥桥长;9)建议将变坡点K6897025的纵坡向后退至K68280,再与变坡点K67380接上,取消K68280变坡点;10)建议将变坡点K70010与K71350纵坡直接连接,取消变坡点K70600;11)全线废方约80万,借方约47万,设置取、弃土场较多,占地较大(取土场1587亩,弃土场1776亩)。本测段地形相对较好,通过平纵面优化,绝大部分段落基本可以做到填挖平衡。建议下一阶段根据土石方以及施工合同段的划分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平纵面方案,减少借方、弃方数量和用地面积。同时建议结合边坡和地形条件,考虑个别有条件的桥梁改为路基,或填平路基和山坡构成的V型或U型凹地,尽量做到在路基范围或附近消化废方,这样既可以减少弃土场占地面积,又可以有效降低边坡高度。四、其他意见1)本测段路线多处经过瓷土矿区和钽铌矿区,文件中未见同意路线经过的书面协议,建议补充;2)纵断面图上无省道等主要控制点的实测高程,不便于纵面设计控制,建议补充;3)终点布设了K线、H线、I线和G线四个方案,设计采用两两分开比较方案,建议采用同起点方式同时比较。223B测段咨询意见一、路线起终点和主要控制点本测段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XX县带溪镇,接大广高速的带溪互通,受地形限制,改建原有互通为枢纽互通,路线经带溪乡、龙门林场、大塅镇、大塅水库管理局、茶山林场、三都镇,在密源村附近接C测段。K线方案里程全长22286KM。路线起点接大广高速,受地形限制,接点位置比较单一。终点接C测段,位置也相对明确。主要控制点符合“工可”研究的走廊控制点。二、路线方案初步设计根据工可推荐的路线走廊带,结合沿线建设条件,布设了贯通的K线方案以及J线、K1线和L线三个局部比较方案,其中J线和L线方案为同等深度比较,K1线方案为定性比较。全线比较路段长度17316KM,占路线总长777(不含定性比较段)。路线方案研究较为充分,未遗漏大的有价值的路线方案。路线方案比选意见如下1)带溪比选段(K100000K106600)带溪为奉铜高速公路与大广高速公路共线后的分流点,为此,在带溪乡两条高速公路的衔接点处设置了带溪枢纽互通立交。由于该枢纽互通立交所处地形复杂,互通方案必须经过多方面的比选才能确定最优方案,而互通方案与主线的方案也息息相关,为此,在带溪设置路线比较段以配合枢纽互通的方案比选。初步设计阶段共设置了带溪乡南、中、北三条路线走廊方案,即J线、K线和K1线三个方案。三个方案主要从带溪枢纽方案、路线平纵面、建设规模、施工难度及占用基本农田等方面进行比选。初步设计推荐K线方案。咨询认为,K线方案的主线平面指标较低,推荐枢纽互通方案的主流匝道仍需进一步优化,对大广高速的运营影响较大,工程规模也较大;而J线方案目前的枢纽互通方案,主流方向较绕曲,行车条件也较差。鉴于该处枢纽互通的设置相当困难,某种程度上甚至直接影响着主线方案的选择。咨询建议加强枢纽互通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论证和比选;J线方案增加T型单喇叭互通的复合式互通方案进行同等深度比选。2)大塅比较段(K106600K116040)大塅比较段主要由于路线毗邻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从路线离森林公园边缘的距离和建设规模等方面进行比较而设置。K线方案基本沿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北侧边缘经过,位于省道S308南侧。L线方案沿S308北侧山坡布设,基本绕避了天柱峰风景区。初步设计从平纵线形指标、征地拆迁、地质条件以及建设规模等方面综合比选,推荐K线方案。咨询原则同意K线方案,但初步设计文件中未见景区管理单位同意路线经过的书面协议,建议补充。三、路线平纵面优化1)K103830K105900段建议下一阶段优化纵面以缩短桥长,将变坡点K103830220的纵坡延伸到K104200,再采用217/1100M至K105300,后采用1667/600M至K105900,05的纵坡接上K106000;2)南潦河大桥现两端设凹型竖曲线,大桥1040M,与芭蕉高架桥(430M)相距约30M,大桥在平曲线半径R1300M内,超高4,建议平曲线半径尽可能调至R1500M,超高3;纵坡桥头两侧可将23及28均下压2M,两纵坡交于K109150。凹型竖曲线半径可设12000M,整个大桥在凹型竖曲线内,同时降低K108960K109060山脊填土约34M高。28/1350M至K110320(228209);3)K110800K111200大桥(JD8、JD9之间)长400M,根据地形条件,其中K110800K111040段纵面降低35M后,可考虑填土。建议进一步研究K110000K111000段平纵面,将JD8加大半径与JD9连接,将K110500800大量挖开做填土。平面调整后,纵面接变坡点K110320的1363/940M至K111260,之后采用24/540M至K111800,再采用0908/1300M接上K113000;4)建议将变坡点K116140、变坡点K117900两点直接连线使纵坡适当下压,同时将K116140竖曲线与K115500竖曲线同向连接;5)K118220700基本为连续挖方,最大挖深23M。天柱峰互通交叉桩号为K118280,为主线上跨,整个互通基本为挖方,弃方达19万。建议根据该段主线和互通的土石方情况以及互通的布设进一步优化主线和互通的平纵面方案,包括跨线桥上跨与下穿方式的选择;6)本测段废方约93万,设置弃土场较多,占地较大。除了局部挖方较集中的段落需设置必要的弃土场外,通过优化平纵面,部分段落可以做到填挖平衡。建议下一阶段根据土石方及施工合同段的划分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平纵面方案,减少弃方数量和占地面积。同时建议结合边坡和地形条件,考虑个别有条件的桥梁改为路基,或尽量填平路基和山坡构成的V型或U型凹地,尽量做到在路基范围消化废方,这样既可以减少弃土场占地面积,又可以降低边坡高度。7)部分竖曲线半径不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本项目设计速度为100KM/H,满足视觉要求的凸曲线半径为16000M,凹曲线为10000M)。K99800(R15000M)、K102200(R15000M)、K103830(R15000M)、K104500(R10000M)、K108300(R12000M)、K110450(R10000M)、K111900(R15000M)。为确保车辆运营安全,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尽量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尤其是直线段上的凸形竖曲线。四、其他意见1)未见B测段和C测段的接线关系,平面图、总体设计图和纵断面图上均应标注。平面图上缺主要道路的名称和去向;2)“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缺A值栏,缓和曲线A值整体偏小,缓和曲线长度偏短,建议根据超高缓和段长度的要求进一步核实并适当加大A值;3)纵断面图上省道S308等现有等级道路无路面高程,互通跨线桥未标注,不便于纵面设计控制和文件审查,建议补充。224C测段咨询意见一、路线起终点和主要控制点本测段路线为自东向西,起点位于XX县三都镇密源山下村,接本项目B测段终点。经七重门风景区、XX县城北、温泉镇、永宁镇、排埠镇,终点位于XX县排埠镇华联村和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双溪村之间铁树坳,接湖南省大围山至浏阳高速公路。路线全长34493KM。路线起点、终点位置明确。主要控制点符合“工可”研究的走廊控制点。二、路线方案初步设计根据工可推荐的路线走廊带,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和地质等建设条件以及沿线的城镇布局,布设了贯通的K线方案以及M线和N线两个局部比较方案,比较路段共长13895KM,占路线总长的403。路线方案研究较为充分,未遗漏大的有价值的路线方案。路线方案比选意见如下1)M线比较段(K135513K143186)该路段位于XX县城西侧。考虑到K线方案在温泉隧道(230M)进口前需要跨越河流,隧道进口地面横坡较陡,导致桥隧相连,施工难度较大。且在出口处受地形控制,路线转角较大,在该处西侧设置了M线方案进行比选。M线方案隧道较长,为1140M。初步设计从平纵面指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规模等方面比选后,推荐K线方案。咨询原则同意。2)N线比较段(K148000K154)该路段位于排埠镇,N线方案和K线方案分别布设于S308的南北两侧。比较方案与K线方案相比,路线里程短192M,桥梁短550M,但是穿越了排埠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保护区,且平纵面指标相对较低。初步设计推荐K线方案,咨询认为是合理的。三、平纵面设计具体意见1)K121500K122100段路线基本沿小沟布设,填方量较大,同时考虑到K121700800左侧沟中的水无法排出,因此建议结合土石方情况,调整适当压低纵面,减少填方,把K121700800左侧沟填平至240M左右,以便设涵洞把左侧的边沟水从右侧排出;2)K123100石坪高架三桥(530M)和K123273石坪高架四桥(425M)中心最大填高分别约32M、28M,建议根据废方情况把一座或两座桥改为路基,并把左侧填平抬高,消除弃方,取消弃土场2;3)K125690新屋下高架桥(730M)最大填高约26M,根据地形条件,建议取消该桥,消除部分弃方或隧道弃渣;4)K126685K127790段为XX隧道,平曲线半径1500M,纵面0505均符合规范要求。进出口两端一半平曲线进入洞内,需设超高3及渐变段,行车条件较差。鉴于隧道长11KM,建议结合地质情况,进行隧址比选。目前XX隧道左右线间的分线间距最大超过60M,间距偏大,而且左线刷坡堵塞了左侧低洼地的排水,建议根据地质情况适当缩小分线间距(把左线适当右移),缩短分线里程,以降低工程规模和减少用地;5)YK127800右侧设弃土堆5,占地189亩,弃方49万,该段可适当抬高纵面,消除隧道弃渣,减少占地;6)K129700K132000段长度23KM,填方长度18KM,最长一段约18KM。较初测线位平均右移了约25M,占用农田较多,增加改沟长度约90M,但减少了拆迁。咨询建议结合隧道出口,从K129700向路线左侧山脚,在K132000前后接上原设计,减少填方以及少占农田;7)K132100右侧设弃土场6,占地464亩,该段前后地形较好,基本可以做到填挖平衡,建议适当抬高该处附近的纵坡以及服务区的场平高程,消除弃方,减少占地;8)K138100左侧设弃土场8,该处建议改在K138200右侧,可大大缩短K138388涵洞长度(目前涵洞长约100M);9)K139900K140500段右侧基本为挖方边坡,边坡最高约45M,建议下阶段线位适当左移,以降低边坡高度和挖方数量;10)变坡点K141060可取消,建议将变坡点K140510与变坡点K141720直接相接;11)K147800K148500段右侧为长约700的高边坡,最高达40M,而K148750K149100段左侧为高边坡,建议下阶段适当调整该段线位(K147800K148500段左移,K148750K149100段右移),同时适当抬高纵坡,以降低边坡高度。同时,处于该段的停车区可适当移位,并考虑左右半区错开布置来降低挖方边坡高度,减少挖方数量;12)K151K152段为主线收费站段,采用分离式路基(长约154KM)加宽中央分隔带,而中间设一座大桥长280M,桥中间不便做景观或设施,仅大大增加了用地和工程规模,对于行车无益处,咨询建议按整体式路基设置;13)K153200600左侧设置弃土场11,弃土场占用了原有河沟,需要改沟约400M,同时占用农田较多,弃土场位置欠佳;14)K154300400段右侧为高填方,占用了毛泽东化险福地景区的停车场,未见景区管理处的书面同意意见,建议该处考虑半路半桥方案;15)本测段废方约200万,设置弃土场较多,占地也较多(317亩)。除了局部挖方较集中的段落(如K122500K125、终点段)需设置必要的弃土场外,通过平纵面优化,大部分段落基本可以做到填挖平衡。建议下一阶段根据土石方以及施工合同段的划分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平纵面方案,建议采用“欠方拉坡”理念,大量减少弃方数量和占地面积。同时建议结合边坡和地形条件,考虑个别有条件的桥梁改为路基,以及填平路基和山坡构成的V型或U型凹地,尽量做到在路基范围消化废方,这样既可以减少弃土场占地面积,又可以降低边坡高度。如123700左侧可以填平作为弃土场,把弃土场2缩小或取消,降低左侧边坡高度,同时可缩短K123705涵洞的长度;K125100300左侧可以填平消除废方;16)部分缓和曲线参数A值太小,部分小于R/3,如JD4(R2863949,A756829)、JD9(R2300,A678233)、JD10(R4170,A913236)、JD11(R2200,A663325)、JD12(R2440,A69857)、JD16(R1950,A6245)、JD19(R2000,A632456)、JD20(R2300,A678233)、JD23(R1850,A608276)、JD26(R1800,A600)、JD27(R1650,A574456)。同时不论半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大多取值200M,不妥,建议按照规范要求,缓和曲线的参数和长度基本随着半径增大而增长;17)部分竖曲线半径不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本项目设计速度为100KM/H,满足视觉要求的凸曲线半径为16000M,凹曲线为10000M)。K122870(R14000M)、K134240(R13000M)、K138350(R12000M)、K140140(R10000M)、K140510(R8223243M)、K141720(R10000M)、K142510(R8000M)、K142970(R10000M)、K147490(R10000M)、K148930(R13000M)。为确保车辆运营安全,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尽量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尤其是直线段上的凸形竖曲线。18)部分路段平纵面组合设计不太理想,纵坡变坡点位于HY、YH附近,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如K131060、K132960、K134240、K139120、K140140、K140510、K141720、K146280、K151900等;19)本项目34493KM(桥隧比例为239,隧道长1394KM),总用地39672亩,其中农田11830亩(占总用地的298),平均每公里用地1150亩,折合767公顷。另外,弃土场占地3173亩,其中农田1335亩。用地总体规模偏大,根据交通运输部实行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应尽量减少用地数量,特别是减少农田占用数量。四、其他意见1)纵断面图上没有厘米格,通道和涵洞也未示出,不便查阅和拉坡。定江河等主要河流无设计水位,省道S308等现有等级道路无实测路面高程,不便于纵面设计控制,建议补充;2)说明书中“主要工程规模表”以及方案比较表中的土石方数量应含互通、服务区和停车区的数量,大中桥等构造物数量应含服务设施内主线的相关数量,方便查阅。桥隧比不含互通、服务区内的主线桥,不妥,建议修改;3)与湖南接线的协议等影响路线方案的资料宜放在说明书的附件中;4)互通、服务区和停车区的征地拆迁数量应根据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在第二篇路线的主线征地拆迁中统一计列。3路基、路面31总体评价初步设计较好地执行了工可及有关验收意见精神,设计文件基本符合公路工程项目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设计内容基本齐全,结构较合理,有比较明确的设计理念,基本符合规范要求。32主要意见及建议1)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形式、组成参数、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及取弃土设计方案。2)同意路基防护设计以生态型防护为主的原则。施工图阶段应优化路容景观性较差的挡土墙防护方案,加强景观及绿化设计,改善整体路容。3)深挖路堑最大边坡高度达到35M,建议K29460K32238段路线平纵进行适当调整,以减少此段落深挖高填。4)全线深挖方较多,边坡坡度较高,应加强深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合地质情况等,合理确定坡率与加固形式。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加强深挖方路段的地质勘察工作,优化路线平纵面,降低边坡高度,注重分析研究,确定合理的加固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5)进一步核实沿线特殊路基的发育情况,如软土、采空区等,对工程产生不良影响的,应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确保施工与运营的安全。6)建议下一阶段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结合边坡坡率,尽可能采用较多的绿化形式,以美化路容。7)应加强取土、弃土设计,补充完善断面设计及防护、排水等内容,建议下一阶段按水保方案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8)建议根据有关指标参数等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方案,并针对当地气候和材料特性,深入的试验研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路面性能,确保路面使用功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9)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中有较完备的路面内部排水系统,排水方案较好体现了路容美观原则。10)建议各个测段加强分工协作,加强并体现总体设计单位的功能。33分项具体意见33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及路基一般设计图1)同意主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100KM/H,路基宽度采用260M。各功能带宽度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要求。整体路基宽度2600M,设计速度100KM/H。其整体式路基构成为2075M(土路肩)2300M(硬路肩含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075M(路缘带)200M(中央分隔带)。一般路段路面横坡2,土路肩横坡4。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断面布置形式基本合理,结构形式比较齐全,参数取值基本恰当。填方路堤边沟采用梯形沟,挖方路堑边沟采用矩形边沟盖板及浅碟形边沟,并视各段具体汇水情况选用,截水沟统一采用矩形截水沟。路堤边坡坡率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115、1175,并设置2M宽平台。挖方边坡的坡率视地质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坡率。一般路基设计图对半填半挖路基、挖方路基、陡坡上的填方路基等多种路基型式进行了设计,路基类型较齐全,基本满足要求。2)原则同意填方路基一般设计边坡形式、边坡坡率。挖方边坡坡率应根据岩土性质、岩石风化程度、产状、结构层面等与边坡的组合关系综合确定,并根据地下水发育程度确定合适的坡面防护型式。3)建议在路基标准横断面或一般路基设计图中,增加表示超高地段的路基横断面图。4)路堤边坡平台的设置,为了减少占地,一般情况下,当路堤高度小于6M时其护坡道可采用10M,当路堤高度大于6M时其护坡道采用20M。5)进一步加强挖方路段地下排水系统设计,建议对于地下水较丰富的挖方边坡下部增设仰斜排水孔对全线核实。6)建议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中标示出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的铺砌形式及梯形沟的坡率等。表示出超高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结构层排水示意形式。7)挖方矩形边沟内墙在路基范围之外,应改到路基范围之内,以减少挖方数量。8)除特殊设计外,建议挖方碎落台及平台、填方护坡道及平台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居用品佣金合同
- 餐厅合作入股合同范本
- 餐饮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酒水回收销售合同范本
- 上海窗帘加盟合同范本
- 道路绿化保养合同
- 焊接水管合同范本
- 管道拆装维修合同范本
- 光缆熔接施工合同范本
- 工业围挡租赁合同范本
- 妊娠期合并症-心脏病的护理(妇产科学课件)
- 急救护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标准教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及计量办法
-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和诊疗
-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题库及答案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