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启东市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每题2分,共40分1(2分)(2013启东市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自来水制蒸馏水B液化空气制氧气C晾晒海水制食盐D用石灰石制生石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自来水制蒸馏水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液化空气制氧气是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分离出来,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晾晒海水制食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用石灰石制生石灰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石灰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2(2分)(2008扬州)从新买的衣服上取一段线头,在火上灼烧,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该衣服的面料中含有()A羊毛B麻C棉D化学纤维考点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羊毛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质和其燃烧时的气味判断B、根据麻含有的成分是纤维素和其燃烧时的气味判断C、根据棉含有的成分是纤维素和其燃烧时的气味判断D、根据化学纤维的成分和其燃烧时的气味判断解答解A、根据羊毛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质,其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判断B、根据麻含有的成分是纤维素,与纸中的成分相似,其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判断C、根据棉含有的成分是纤维素,与纸中的成分相似,其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判断D、根据化学纤维是石油产品,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故选A点评物质的鉴别、检验是化学实验探究的考查热点之一,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物质的特性,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熟记常见物质的鉴别或检验方法,并能灵活迁移应用3(2分)(2013启东市一模)加热试管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给烧杯加热要垫上石棉网;使用试管给物质加热进行预热;试管加热时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上述操作具有的共同目的是()A使容器受热均匀B防止容器破裂C有利于反应进行D加热时温度高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试管在加热的过程当中发生破裂,主要原因是试管的受热不均匀造成的,据此分析题目中操作的目的即可正确解题解答解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给烧杯加热要垫上石棉网,是为了防止烧杯底部受热不均匀而使烧杯破裂;使用试管给物质加热进行预热,是为了时试管底部受热均匀;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试管底部接触焰心,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试管加热时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故上述操作都是为了防止容器破裂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玻璃仪器破裂的原因,熟知给试管加热时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2分)(2008南通)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A2KCLO32KCL3O2B2KMNO4K2MNO4MNO2O2C2H2O22H2OO2D2HGO2HGO2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此反应快但操作复杂,需要加热,需要耗能;B、此反应操作复杂,需要加热,需要耗能;C、此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生成物为水和氧气;D、此反应操作复杂,需要加热,需要耗能,且污染环境解答解A、2KCLO32KCL3O2,此反应快但操作复杂,需要加热,需要耗能,故A不符合题意;B、2KMNO4K2MNO4MNO2O2,此反应操作复杂,需要加热,需要耗能,故B不符合题意;C、2H2O22H2OO2,此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故C符合题意;D、2HGO2HGO2,此反应操作复杂,需要加热,需要耗能,且污染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各种反应原理,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及其各种反应装置的特点5(2分)(2009北京)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解答解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2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B点评我们往往认为水中的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燃烧但是从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满足燃烧的条件,无论在何环境下都可燃烧6(2分)(2010南宁)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表示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M点表示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时变成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点在曲线上的位置考虑;B、溶解度大小比较的注意事项;C、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解A、在曲线上的点或曲线上面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面的点都是不饱和状态,所以N点表示不饱和状态,故A错;B、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规定好温度,否则不能比较,故B错;C、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D、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解度增大,仍然是不饱和,故D错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7(2分)(2013启东市一模)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原因是雨水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H2SO4,下列关于雨水样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减弱B雨水样品酸性强弱未变C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增强D无法判断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判断解答解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PH越小酸性越强,因此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选C点评理解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2分)(2013启东市一模)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锌粉,反应的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下列图象合理的是()ABCD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溶液变成中性溶液,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发生变化解答解A、由于是稀硫酸变成了硫酸锌溶液,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故A错误;B、由于是每向溶液中加入65份质量的锌粒只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扩散出来,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但是反应的起点应该在纵轴上,不应该在原点;故B不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氢气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增加,故C正确;D、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硫酸锌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增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和酸反应时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过程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9(2分)(2013启东市一模)借助于稀盐酸就能鉴别的一组固体物质是()AAGNO3KNO3NA2CO3BMNO2CAONA2OCH2SO4NAOHNACLDBACO3NA2CO3CACO3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盐酸与NA2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AGNO3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与硝酸钾不反应,分别滴加盐酸,产生气泡的是NA2CO3,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借助于稀盐酸就能鉴别B、MNO2和稀盐酸不反应,CAO、NA2O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借助于稀盐酸不能鉴别C、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与硫酸、氯化钠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借助于稀盐酸不能鉴别D、BACO3、NA2CO3、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借助于稀盐酸不能鉴别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0(2分)(2008扬州)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B152GC200GD400G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可知FE和FEO中的铁元素都上了硫酸亚铁中去了,根据铁元素的质量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解答解由FE和FEO的混合物质量为70G,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解出铁元素质量为70G8056G,用铁元素质量除以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故选B点评已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总质量方法是用该元素的质量除以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二、解答题11(2013启东市一模)(1)氧气、干冰、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分别与下列人类活动有关,请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在空格内抹墙壁CA(OH)2;急救病人CA(OH)2;蒸馒头NA2CO3;人工降雨CO2(2)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人们把食物中的蛋白质、油脂等等称为营养素(除水之外至少写两种);市场有“高钙牛奶”、“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钙、碘、锌应理解为元素(填化学名词)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概念;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2)根据人体内六大类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锌”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1)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制成的石灰浆可用来抹墙壁,其化学式为CA(OH)2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来急救病人,其化学式为CA(OH)2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其化学式为NA2CO3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2)人们把食物中的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等称为营养素;“高钙牛奶”、“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等商品中的“钙、碘、锌”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答案为(1)CA(OH)2;O2;NA2CO3;CO2;(2)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等;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六大类营养素的种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12(2013启东市一模)(1)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反应的知识网络图中M应为盐类物质碱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2)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H2OCCOX,X的化学式是H2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2O,还有HG、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HG,属于氧化物的是H2O,属于有机物的是CH4如果除HG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的依据是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变小(写一种即可)科学家发现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化学的使用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如K2CO3是一种钾肥(填“氮”、“磷”或“钾”)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依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依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解答;依据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会生成盐和水分析即可;(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以上依据可推出X的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分析三种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及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进行解答;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含有钾元素的肥料是钾肥;解答解(1)盐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有跟指示剂反应、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跟碱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和与碱起中和反应,故图中M应为其中的盐类物质;酸碱中和的实质就是HOHH2O,所以答案为H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生成物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一个碳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因此是氢气(H2);汞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氧化物;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H2O、NH3、CH4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各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从少到多,按各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从少到多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答案为(1)盐;H;FE2O36HCL2FECL33H2O;(2)H2;HG;H2O;CH4;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变小;温室效应;钾;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盐酸的性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等有关基础知识;13(2004北京)利用如图装置进行A、B两组实验,将滴管A中的少量溶液滴入B中,待完全反应后打开止水夹DA、B、C中的物质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A中物质B中物质C中物质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A盐酸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C中有气泡冒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中CO2H2OH2CO3B氢氧化钠浓溶液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中C瓶中的石灰水倒吸入B瓶内,溶液变浑浊B中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证明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盐酸与碳酸钠溶液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导致B中压强减小,石灰水会倒吸解答解A、盐酸与碳酸钠溶液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导致B中压强减小,石灰水会倒吸,并进而与二氧化碳反应出现浑浊现象故答案为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有气泡冒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C瓶中的石灰水倒吸入B瓶内,溶液变浑浊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点评此题是对物质的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属化合物性质考查题14(2013启东市一模)(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回答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内装药品为大理石、稀盐酸;B的试管中装有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装置C中有澄清石灰水,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装置D中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可观察低处的蜡烛先灭,高处的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性质(2)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猜想猜想A该化肥是NH4CL,猜想B该化肥是(NH4)2SO4,猜想C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D该化肥是尿素实验探究()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D不成立()如图(甲),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乙)中HCL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C不成立()在步骤()的试管中再滴入(乙)中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猜想A成立;若有白色沉淀,则猜想B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H4)2SO4BASO42NH4CL(注乙图中药品为食盐、氯化钡、盐酸三种溶液)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2)铵根离子一般用碱来检验,铵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放出氨气,而尿素不是铵态氮肥,因此不会放出氨气;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稀盐酸滴入,若无气泡放出,则不是碳酸氢铵;在步骤()的试管中再滴入(乙)中的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该化肥是NH4CL;若有白色沉淀,该化肥是(NH4)2SO4;氯化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铵,配平即可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铵根离子一般用碱来检验,铵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放出氨气,而尿素不是铵态氮肥,因此不会放出氨气;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稀盐酸滴入,若无气泡放出,则不是碳酸氢铵;在步骤()的试管中再滴入(乙)中的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该化肥是NH4CL;若有白色沉淀,该化肥是(NH4)2SO4;氯化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铵,配平即可;故答案为()D;()HCL;C;()BACL2;无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BACL2(NH4)2SO4BASO42NH4CL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物质的推断,综合性比较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要记牢,要会检验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5(2013启东市一模)(1)如图信息,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