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1页
中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2页
中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3页
中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4页
中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ZXQEMS001文件控制程序2ZXQEMS002记录控制程序9ZXQEMS00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6ZXQEMS00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21ZXQEMS00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26ZXQEMS00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8ZXQEMS007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31ZXQEMS008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36ZXQEMS009信息沟通控制程序39ZXQEMS010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4ZXQEMS01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48ZXQEMS012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52ZXQEMS013工程物资采购及环境行为影响程序56ZXQEMS014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64ZXQEMS015顾客及相关方服务管理程序68ZXQEMS016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72ZXQEMS017顾客满意度测量与分析程序76ZXQEMS018劳务分包及环境行为影响程序81ZXQEMS019工程分包及环境行为影响程序85ZXQEMS020施工机械租赁及环境行为影响程序90ZXQEMS021环境监测与测量程序94ZXQEMS022数据分析管理程序97ZXQEMS001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公司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有质量环境管理活动场所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包括适当范围内的外来文件),以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有关质量环境活动的文件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文件管理。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4管理职责41企划部A负责制定文件控制程序。B负责指导、监督文件和资料控制工作。C负责公司行政文件和质量环境管理文件的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D负责对行政文件和各职能科室下发的文件进行标识、登记等控制管理。E负责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外来文件的控制工作。42技质部A负责工程技术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B负责对工程技术文件的标识、登记、发放、回收、归档等控制和管理。5管理内容和方法5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公司文件共分为行政文件、质量环境管理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三类文件。51L质量环境管理文件包括A国家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B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批准令;C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市政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D质量计划、环境管理方案等文件;E与质量环境管理有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等文件;F其它支持性文件。512工程技术文件包括A施工图纸;B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C市政工程技术资料如标准图册等;D施工组织设计;E施工方案;F施工工艺标准;G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13行政文件,包括A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事任命、机构设置和变动的文件;B与质量环境活动有关的其它行政文件等。52文件拟稿521由公司企划部和技质部按其管理职责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文件。522文件拟稿要求字迹清晰,字体端正。文件的拟稿应保留,以便备查。53文件资料的批准和发布531文件拟稿后,由施工管理中心或行政中心负责人审核,公司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批准发布,并保证质量环境体系有效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都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出作废的文件。532质量环境手册和市政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由企划部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发布。533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由企划部编制,相关职能部门会签,行政中心负责人审核,报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534工程技术文件,由技质部经理审核,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发布。535行政文件由公司总经理签发。54在用文件清单的编制和管理541由企划部或技质部分别编制行政文件、质量环境管理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的在用文件清单。542在用行政文件清单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在用质量环境管理文件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在用工程技术文件清单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经审批后的在用文件清单,由企划部或技质部发放相关部门。543由企划部或技质部负责每年12月通过对国家、行业和地区的外来标准、文件和内部标准、文件的检索,编制新在用文件清单,并按原发放范围进行发放。55文件和资料的编号、标识和登记551文件的编号5511质量环境体系运行的文件,统一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号。ZXQEMS2003批准年号;文件顺序号;代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北京市中宣市政工程公司代号。5512行政文件编号由公司企划部负责编号。中宣(2003)市字第号文件顺序号职能部门代码市字市场部,投字投标部,招字招标部,核字核算部,工字工程部,技字技质部,材字材料设备部,劳字劳务部,人字人力资源部,行字行政管理部,企字企划部,计字计算机部,会字会计部,资字投融资部,稽字稽查部,审字审计部。批准年号北京市中宣市政工程公司简称5513工程技术文件按原文件编号下发,不再另行编号。552文件的标识5521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公司范围内的单位和人员均应使用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一般仅用于招标单位以及其他对外交流的单位和个人。5522文件由负责发放和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在受控文件上加盖“受控”印章编排同一文件的发放顺序号,以示区别。5523所有被代替或作废的文件和资料需加盖“作废”印章,以防止使用作废的文件。5524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图集、工艺规程等由技质部负责在首页上加盖“受控”印章,并统一编写发放顺序号。5525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单)及顾客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只在首页固定位置上编写发放顺序号,不加盖“受控”印章。553文件的登记公司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按文件编号、顺序号、文件名称、发放部门、发放时间等项目填写收文登记记录。56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和回收561文件的发放5611文件的印制数量或外来文件的复印数量及发放范围分别由该文件授权批准人决定。未经批准,不得外借或外送。5612文件的发放由其批准人签署“文件发放通知单”,文件主管职能部门按发放范围及时发放文件,收文人在发文登记记录上签字,以便备查。562文件的回收5621文件主管部门应将被替代或作废/失效的文件按发放范围及时回收,并在回收登记记录上注明回收时间。5622文件更改的部分,实行以旧换新的办法,并办理签字手续。5623调离工作岗位的人员应主动及时交回领用的文件和资料。5624如发生丢失,责任人员应写出书面检查,说明原因,报告主管领导,并征得该文件发放部门负责人批准,资料员予以登记、备案,或予以补发。57文件和资料的修改571文件内容如有部分不能正确指导质量环境管理或其他管理活动时,必须进行修改,由制订该文件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并签发文件修改通知单。5711企划部负责组织质量环境管理文件和行政文件的修改。5712技质部负责组织工程技术文件的修改。572文件和资料修改的审批由原审批部门或人员进行,若指定其它部门或人员审批时,该部门或人员应获得原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材料。禁止未经授权和批准的任意修改。573审批人应负责签发“修改通知单”,并注明修改后的新版版次、修改日期、修改内容等,连同修改部分交管理人员登记发放。574文件修改时,与修改文件有关的其它所有文件的相关内容必须同时修改,以保证相关文件的有效性。575工程图纸需要修改时,由项目部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办理设计变更洽商,并由项目部负责根据设计变更洽商在原工程图纸的相应位置上注明变更内容和洽商编号。58文件和资料的存档581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每年整理一次文件和资料,按规定办理归档手续,交公司档案室。582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每年整理一次文件和资料,对被替代或作废/失效等拟销毁的文件,资料员填写“文件销毁(留用)审批表”经相应文件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统一销毁。需作为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申请部门填写“文件销毁(留用)审批表”,经相应文件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留用。583企划部按规定管理存档的文件和资料。584企划部和技质部对被替代或作废/失效文件和资料进行登记,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统一销毁。59文件和资料的管理591文件经编制、审核和批准后,由企划部按批准的份数打印,底稿由企划部保存。打印好的文件由企划部负责按“文件发放通知单”的要求发放。592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以及文件的使用人员要妥善保管文件,防止丢失或损坏。所有登记表的填写都应字迹清晰,日期准确,签字齐全。593文件和资料的借阅按有关规定,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594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在每次内部质量环境审核前要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检查使用者持有的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10项目部文件和资料的管理5101成立项目部时,由企划部和技质部负责根据该工程项目部承接工程特点,配发管理和施工所需的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环境质量体系运行文件和其他文件和资料,企划部和技质部应建立项目部文件资料管理台帐。5102项目部应设立资料管理员,负责文件和资料的管理。5103工程完成撤消该项目部时,由企划部和技质部配发的文件和资料,以及施工工程中领用的全部文件和资料,均应交还企划部和技质部。511外来文件的控制5111外来的有关工程技术文件由技质部负责接收,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发至有关职能部门和项目部。5112外来的有关质量环境管理的文件由企划部负责接收,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有关职能部门和项目部。5113外来文件必须经过批准后方可使用。文件的发放回收和管理参照第66条和第69条执行。5114企划部和技质部要经常检查公司范围内使用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等外部文件的修改情况,及时通知各单位并更换过期文件。6记录61文件审批记录表62文件发放通知单63文件发放登记(发文本)64文件接收登记本(收文本)65卷内文件目录66手册修改通知单67程序文件修改通知单68文件销毁(留用)审批表程序文件名称文件控制程序起草部门企划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管理者代表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2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公司质量环境管理和工程技术文件中所要求的记录,要予以严格有效的控制,并予以保持,以便能提供工程、过程和体系符合要求及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管理以及公司签约的承包市政工程项目。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36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4管理职责41企划部负责编制本程序并组织实施和监督该管理过程,并负责记录的归档、保存、查阅、借阅的管理工作。42技质部负责工程技术记录的收集、组卷、建档的管理。43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负责执行本程序相关内容。5管理内容和方法51质量环境记录的分类51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包括A管理评审记录;B合同评审记录;C合格供方的记录;D顾客提供产品丢失、损坏记录;E产品标识控制记录;F过程、设备和人员鉴定记录;G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校准记录;H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I纠正(预防)措施记录;J内部审核记录;K培训记录等。512工程质量记录包括A工程施工记录见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B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包括企业自检、工程监理、质监部门验收记录以及工程竣工验收记录等;C技术管理工作记录包括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记录、技术交底记录等。52质量记录的标识521质量环境体系运行记录用主管职能部门名称的字头来标识。中宣字表顺序号职能部门代码市场部市,投标部投,招标部招,核算部核,工程部工,技质部技,材料设备部材,劳务部劳,人力资源部人,行政管理部行,企划部企,计算机部计,会计部会,投融资部资,稽查部稽,审计部审。中宣市字01表表示市场部第一种表52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采用相应的国家、部、市建委规定的记录表格标识。53记录的填写要求531记录填写要求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不漏项。532签字按表格规定的人员签名,不得由他人代签。533各种附图的画法符合有关制图的要求,不得用铅笔。534记录应及时填写,要求工程记录与工程进度同步。54记录的收集编目541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记录的收集编目。542工程记录应按工程为单位,由项目部及时收集整理。543列入工程技术档案、工程竣工档案的记录需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定后交公司技质部。技质部负责审核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有权退回不符合要求的记录。55记录的归档551与工程有关的记录,应于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由项目部上交技质部,其他记录于次年的6月底以前上交技质部。552技质部按归档要求审定、组卷,并有权退出不符合要求的归档资料。审定、组卷完成后,移交公司企划部。553公司企划部应将归档的记录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编制目录和建立台帐,做到易查找,便于保存。56记录的贮存和保管期限561记录的贮存不论是临时保存还是长期保存的记录都应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中,符合防火、防盗、防光、防鼠、防虫、防尘等规定,以防上损坏、变质和丢失。562记录的保管期限A质量环境体系运行记录保管期限不少于5年;B工程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C记录保存期满后,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企划部统一建帐销毁。57记录的借阅571借阅时应规定填写借阅档案登记簿,办理借阅手续后可以借阅。借阅人应爱护质量记录,不得在记录上写字、涂改或标记,不得损坏或丢失,应妥善保管,按期归还。572本公司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应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能办理借阅手续。573公司企划部应对归还的记录进行检查核对,确认无误,才能注销借阅登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本部门的领导报告。58合同要求时,在商定期内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6记录61文件销毁(留用)审批表62卷内文件目录63案卷目录64收发文记录65质量环境体系运行记录66工程记录附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一览表项目名称记录内容责任部门561管理评审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各项报告、评审记录、会议记录企划部622E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教育、培训记录、人员资质档案、岗位资格认可记录、(参加活动记录及评价)人力资源部71D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项目质量策划程序)质量计划书、过程检查记录、工程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竣工备案表技质部项目部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结果及由评审而引起的措施工程投标评审记录、合同评审记录及报告、合同结束评审记录市场部投标部741采购程序选择、评价及评估供方的标准、物资、工程和劳务供方评审记录材料设备部劳务部项目部752D生产和工程记录技质部项目名称记录内容责任部门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过程控制)项目经理部75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产品可追溯性规定、产品可追溯性实施记录、产品标识记录项目部754顾客财产保护程序顾客财产丢失、损坏、不符合使用要求的记录、成品保护记录项目部76A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非标准测量设备校准或比对记录、非标准测量设备测量结果评价记录、测量设备校准和验证结果记录材料设备部项目部822内部质量环境审核程序内审计划、现场审核记录、内审相关记录企划部824工程质量的监视和测量工程记录、产品放行人员岗位资格认定记录技质部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处置记录不合格品让步放行记录项目部852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结果及验证记录相关部门853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实施结果及验证记相关部门项目名称记录内容责任部门录程序文件名称记录控制程序起草部门企划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管理者代表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而使用和安装不合格品。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不合格品的控制。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5质量环境管理程序文件4管理职责41技质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及组织实施。42技质部负责市政工程项目不合格品控制的管理,以及质量事故的评审、处置工作。44项目部负责实施本程序相关内容。5管理内容和方法51不合格品的分类511不合格物资512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的作业过程按质量问题的轻重又分为A一般工程质量问题指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但经过简单的返修或返工即可达到标准的某个局部施工作业过程及其结果。B不合格分项工程指未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但能通过返修或简单的返工使其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分项工程。C质量事故质量事故(严重不合格分项工程)指存在着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无法通过返修,只能通过返工或其他补救措施才能达到预期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52进场物资检验不合格品的控制521不合格物资的标识自采物资和业主提供物资进场后,项目部负责根据采购合同或甲供物资清单进行验收,需进行试验的物资应按照有关要求申报试验。当发现不合格物资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或另行堆放,并作好不合格状态的标识和记录,以避免误用,必要时将不合格物资运出现场。分包施工单位采购物资发现不合格时,由项目部负责监督其作好标识并隔离。522不合格物资的评审和处置5221不合格物资评审处置程序一般自采的不合格物资由项目部组织评审,评价其性质和程度,对不合格物资处置提出建议方案,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后,有关责任部门负责处置。由业主提供的不合格物资应由项目部报请项目部总工程师签署处置意见后,抄送业主或业主代表。并记录有关业主处置意见。分包施工单位采购的不合格物资,应由项目质量部负责提出处置意见,请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5222不合格物资的处置措施不合格物资的处置措施根据问题的轻重有让步接收(挑选使用、降级使用或调整使用部位)、更换、退货。其中让步接收的条件该物资的使用不会对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产生影响。业主提供物资的让步接收需征得业主或其代表的确认。53施工过程不合格品的控制531一般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工程质量问题,由负责该施工过程的责任工程师或质检人员做出标识和记录,提出处置意见并下达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作业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后,经质量人员重新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532不合格分项工程的控制5321不合格分项工程发生后,项目质量部应立即将有关不合格分项工程的质量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并填写不合格分项工程报告单向项目部总工程师报告。对影响下道工序的应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5322项目部总工程师会同项目技术部、质量部以及分包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提出处置措施,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签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将处置措施予以落实。项目质量部负责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533质量事故的控制质量事故发生后,项目质量部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工,并将有关质量事故的质量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分析,提出质量事故报告,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报公司技质部。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技术部、质量部有关人员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评审,提出处理意见。项目质量部根据公司处理意见,制定对质量事故进行返工和补救的整改措施,经公司技质部审核后,报业主、设计单位、监理批准,由项目部组织实施。由公司技质部组织有关人员会同业主、监理一起进行质量事故整改情况的验证。534业主或监理通知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项目质量部应及时核实情况、记录在案,并根据531533有关条款进行处理。535对于重复出现的进场物资检验的不合格品和一般工程质量问题,以及不合格的分项工程、质量事故、业主和监理通知的质量问题,应按照纠正措施的有关要求,执行纠正措施程序。54已交付工程的不合格品控制541已交付工程在回访和顾客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工程不合格品,由公司技质部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已确定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清责任。542如果却属我方责任,则由工程部按照保修合同的规定给予维修。修复后应向顾客道歉,并对修复项目取得顾客的认可。543如果不合格的原因属于顾客的原因,由市场部或工程部负责与顾客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后提供无偿或有偿的维修,修复后应得到顾客的认可。544修复后由工程部负责应填写保修纪录单,并得到顾客的签认。545对于顾客使用后提出的我方责任的不合格品,应按照纠正措施的有关要求,执行纠正措施程序。55不合格数据信息的处理551市政工程不合格品数据信息的处理项目质量部每月应将不合格信息进行统计,编制月质量统计报表,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并上报公司技质部。每季度由公司技质部负责结合不合格数据信息做出季度质量分析报告,在季度质量分析报告中应有预防措施,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报送公司总经理,并发放至公司各管理部门和各工程项目部。各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季度质量分析报告提出的预防措施要求,并根据本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制定本项目的预防措施,并贯彻实施。预防措施应报公司企划部备案。6记录61不合格物资记录表62不合格分项工程报告单63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64月质量统计报表65季度质量分析报告程序文件名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起草部门技质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验证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保持和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4管理职责41总经理负责内部审核员聘用和任命。42管理者代表负责领导公司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批准审核计划和指派审核组组长;批准审核报告。43企划部负责审核的策划、审核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负责组成审核组,组织对审核员的培训、选聘、考核等工作。44受审核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收到审核通知后,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指定联络员,为审核的顺利进行提供方便和支持;确保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得到纠正及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5管理内容和方法51制定年度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511由企划部负责编制年度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512每年进行2次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每半年一次),需要时根据实际情况追加审核次数。513审核的范围公司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各职能机构详见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中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图和质量环境管理职责分配表、各项目部。每次受审核的项目部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每年要将所有工程项目经理部覆盖率达到100,重点的项目部国家重点工程、创优工程、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工程应一年审核二次。514根据年度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在每次内审进行前应根据年度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和在施的工程项目编制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的应包括以下内容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审核依据;B审核时间安排;C审核组名单(要求与受审核方无直接责任的内审员进行审核)。52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前的准备工作521由企划部拟定内部审核员名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内审员应由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且与受审核方无直接责任人员担任。522由企划部负责编制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提前五天下发到受审核部门和单位。523由企划部组织召开审核组预备会,布置任务制定出检查清单。审核员根据审核任务的分工,填写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并由审核组组长审批。53实施审核531首次会议必要时由审核组组长主持会议受审核方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审核组长简要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方法,听取受审核方对审核计划的意见,然后共同确认审核计划。532审核按计划对受审核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核,审核组成员按照检查清单的内容,利用谈话、观察现场、检查资料等方式逐项进行审查,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作为不符合项通知单的依据。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员应在离开审核现场时向受审核方联络员提出并得到确认。533在每个部门或单位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召开会议,并由审核员汇报审核情况,提出不符合项事实,以取得受审核方对客观证据的确认,对于受审核方不能确认的,可以用重新检查核对的办法解决。534现场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主持组织召开审核组会议,整理不符合项事实记录,评定不符合项,总结审核结果并进行分类和分析,填写不合格项通知单和内部审核不符合项分布表。由审核组组长负责起草内部审核报告。535未次会议根据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负责召集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方负责人参加末次会议,必要时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主管领导参加,由审核组长宣布审核结论并下达不符合项通知单一式两份,交受审核方各存一份,通知单应有受审核方负责人签字。536质量管理部负责做好首、末次会议签到记录和会议记录。54审核报告541由企划部根据审核组编写的内部审核报告,编写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由企划部汇总,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总公司总经理及有关部门和单位。542审核报告内容有A受审核部门,内审员名单,审核目的、范围、日期;B审核依据文件;C审核中发现问题摘要及综述;D审核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评价;E不符合项的分布。543企划部在审核工作结束一周内,提供并下发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55纠正措施551受审核方根据不符合项通知单,对有纠正要求的不符合项要求在五天内实施纠正,对有纠正措施要求的不符合项应进行原因分析,针对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填写纠正措施报企划部确认,作为跟踪检查的依据。552企划部负责组织内审员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检查,根据不符合项的具体情况,通知审核组复查,也可以委托受审核方自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具体、真实,有可追溯性。受审核方和质量管理部各保留一份。本次审核结束。56文件管理内部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表格和记录文件,企划部保留一份,其余按本程序规定整理、分发、保管和归档。6记录6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62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63不符合项分布表64不符合项及整改通知单65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程序文件名称内部审核程序起草部门企划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管理者代表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在工程施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合格以后,根据本程序要求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及其项目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质量环境改进。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4管理职责4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顾客投诉和抱怨、工程质量事故、重复出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由公司技质部或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纠正措施报告除本部门留存外,报公司企划部备查;4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报告由管理者代表审阅,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43公司认定的工程施工重大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技质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纠正措施报告由总经理审阅。5管理内容和方法51纠正措施根据不合格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A施工过程和保修过程中发生的顾客投诉或抱怨、工程质量事故、重复出现的不合格,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称为A类纠正措施;B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或第二方、第三方审核中指出的不合格,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称为B类纠正措施;52A类纠正措施521由公司企划部在每年的6、12月下旬,会同公司技质部收集不合格的信息,并编制成系列文件,包括A顾客投诉、建议,走访顾客及相关方的资料及记录,包括顾客满意度测量;B过程测量记录,有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记录。522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由技质部负责记录。从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及材料三个方面分析不合格形成的原因,并找出防止再度发生的纠正措施,形成纠正措施记录;523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进行评审,发生修改部分由公司技质部负责协调,评审内容包括纠正措施及实施方案和计划,实施中的各种记录,负责实施的责任人员;524纠正措施实施,实施过程控制由指定的专门人员负责,并对过程中的结果按要求进行记录;525根据实施计划,公司技质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并验证情况填入纠正措施记录,并纠正措施分别在技质部和责任部门存档,并报公司企划部备案。53B类纠正措施531公司企划部在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或相关方信息中发现或指出不合格后,收集不合格信息,包括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记录;B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中开具的不合格报告;C相关方的意见、投诉、建议。522企划部经理负责,由企划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形成的原因,及拟采取的纠正措施,填写纠正措施记录。523企划部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纠正措施方案进行评审,企划部负责记录,责成责任部门执行纠正措施,并确定纠正期限和验证方法。524企划部根据纠正措施的期限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和获得结果,填入纠正措施记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责任部门和公司企划部应存档备查。6质量记录61纠正措施记录ZXQEMS00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公司施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合格以后,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认为有必要时,根据本程序要求识别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及其项目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质量改进。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环境管理手册4管理职责21总经理主持,公司企划部具体负责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22各相关部门参与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5管理内容和方法51在下列情况下公司的相关部门要制订预防措施并实施A在工程施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情况,纠正与纠正措施已经落实,相关部门要对类似和相近的情况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不合格;B公司工程施工和管理活动中出现重大不合格情况下,各部门均得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不合格;C总经理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对某些方面进行潜在的不合格分析。52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潜在不合格的可能及原因进行分析,制订预防措施,形成正式预防措施记录,报公司企划部。53管理者代表对预防措施记录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后由总经理审批,下达实施。54公司企划部收集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各种数据和信息,按方案要求进行评价,填入预防措施记录,报总经理审阅。55所有记录和资料在预防措施实施验证通过后统一整理,作为管理评审输入。6质量记录61预防措施记录程序文件名称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起草部门企划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管理者代表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7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1目的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在活动、工程施工、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活动、工程施工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3术语和定义参见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和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中的定义。4管理职责41公司工程部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42公司行政管理部负责对公司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登记,并将环境因素登记表报公司工程部。43各项目部负责对本项目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由项目经理组织各有关职能人员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登记,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表,并负责将环境因素登记表上报分公司工程部。45公司工程部负责汇总本公司的环境因素登记表,报公司企划部备案。46工程部负责审核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5管理内容及方法51由公司工程部负责组织公司所属各部门单位及项目部,根据公司活动和施工的自身环境行为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公司管理活动、施工活动和辅助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包括相关方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由工程部负责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表。52识别市政项目施工活动的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同一环境因素在不同施工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影响特征,包括如下全过程环境因素的识别拆迁拆除土方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养护管道工程施工工程实验检验回填工程施工地面工程施工包括养护竣工交验。53识别公司办公区和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噪声、粉尘、烟尘、固体废物、废水、能源消耗、火灾爆炸等。54识别排查环境因素时要覆盖如下的时态和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55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1调查法;2问卷法;3现场过程分析法;4排查法。56环境因素的更新当办公、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或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由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及时对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57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公司工程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分析调查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评审、评分确定重要环境因素。571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依据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2相关方的期望与合理要求;3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方法。57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5721是非判断法1影响范围广,受到社区强烈关注的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2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都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5722其他情况下可采用“评分法”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下列情况L影响范围;2影响程度;3发生频率;4社区关注程度;5资源消耗。573评价实施5731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L影响范围(1)超出社区A6(2)周围社区A4(3)场界内AL2影响程度(1)较严重B6(2)一般B4(3)轻微B13发生频率(L)持续发生C6(2)间歇发生C4(3)偶然发生C14社区关注程度(1)强D6(2)一般D4(3)弱DL5可改进程度(1)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E6(2)改进工艺可明显见效E4(3)较难改进EL5732确定重要环境因素1)将上述5项之和大于19分(不含19分)的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2)公司工程部将各单位报送的环境因素登记表中所登记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由工程部建立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并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下发到各单位。574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下列情况发生时,要重新进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1)管理评审要求;2)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发生变化;3)公司活动、生产和服务发生变化。575公司所属各部门单位及各项目部每年年底确认是否更新环境因素,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工程部。576公司工程部每年年底确认是否更新重要环境因素,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下发到各单位。58记录的保存581工程部保存环境因素登记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582各单位均保存环境因素登记表。6相关文件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7记录环境因素登记表EP01表1环境因素评价表EP01表2重要环境因素清单EP01表3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起草部门工程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管理者代表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8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及时获取、识别、确认适用于公司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法律依据,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获取、识别和确认适用的环境及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3术语和定义参见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和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中的定义。4职责41公司企划部负责编制本程序并组织实施。42企划部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确认适用性,传递及检查监督工作。43各单位应遵守已经确认的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管理内容及方法51获取途径511收集法律、法规的渠道A质监局、环保局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B建设部、市建委及环境专业机构咨询公司等;C其他各种渠道出版社、报纸、书籍、网络等。512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应与上级有关部门建立联系,至少每半年一次通过上门求访、网络、电话、新闻媒体等方式获取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记录收集情况。513企划部负责获取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14工程部负责获取有关文明施工、安全消防保卫、施工设备使用、管理和有关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15技质部负责获取工程施工与环境及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16市场部负责获取市场上对招投标方面所需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17工程部负责获取有关施工质量活动、噪声、炉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和有关节能方面质量、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2确认适用性521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对于获取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填写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确认登记表,报公司企划部审核确认。522当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改时,应重新确认并对环境因素和施工过程进行识别评价。53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管理531企划部负责建立确认生效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并将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递给各单位。532对过期或作废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按文件管理程序进行管理。54各单位根据自身要求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具体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6相关文件信息沟通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7表格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确认登记表THEP02表1程序文件名称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起草部门企划部编制日期2003/4/6审核日期2003/4/6审批管理者代表日期2003/4/6修改记录表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方式更改标志更改日期更改人ZXQEMS009信息沟通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有效性,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的传递和处理。3本语和定义3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2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3质量环境管理手册34相关方关注公司的环境行为或受其环境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即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方、社区等。4管理职责41公司企划部负责编制本程序并组织实施。42企划部是信息交流的归口部门,负责信息的汇总,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43公司计算机部负责公司内部局域网沟通方式的维护,以及公司网站信息沟通信息的维护、更新工作。44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负责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信息接收、传递、处理工作。5管理内容及方法51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和外部信息511外部信息包括以下内容A顾客需求及其相关信息;B顾客及相关方的抱怨和投诉;C相关方反馈的信息;D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512内部信息的主要内容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B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和效果;C内审、外审、管理评审结果;D监测、测量结果;E不符合与纠正情况;F应急准备与响应情况;G环境管理培训情况;H各单位之间的日常联络、常规报表、其他信息通报等;I环境管理体系各运行控制程序执行情况。513外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A来自社区居民的投诉和抱怨;B来自供方的信息;C来自上级部门的信息;D来自建筑市场及顾客的信息;E其他外部相关方的信息;F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要求向外部传递的信息。52信息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以下形式1会议讨论交流;2公司内部计算机局域网信息交流;3公司网站发布各类信息;4宣传板报;5通知;6书面文件等。公司企划部应确保公司内部、外部信息交流的有效性。53公司就以下各方面内部沟通情况做出规定531按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见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形成正式沟通的渠道。532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质量环境知识,由公司企划部负责向有关单位宣传。533公司最高领导层与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通过电话、传真、下发文件和上报材料进行日常管理及信息的沟通。534每两周定期总经理主持召开经理办公会,由公司最高领导层和各管理中心负责人参加作为公司高层管理层的沟通方式。535每月由施工管理中心组织召开公司生产调度会,公司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各项目经理部参加,作为公司职能管理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沟通方式。536每周定期由公司管理中心负责人负责组织召开本管理中心工作例会,作为本部门的沟通方式。537每周定期由项目部经理负责组织召开项目部的工作例会,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各专业施工作业队的负责人、各分包单位工程负责人参加,作为本项目部内部的沟通方式。538根据实际情况,由公司主管领导或公司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参加,作为公司管理层不定期的沟通方式。539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的单位及时传递到有关单位,接收信息的单位要做好记录。531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所产生的突发、异常的信息,由其产生部门及时传递到主管部门或领导,可采用电话、传真、电子信件等方式,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具体执行应急准备和相应控制程序。54公司就以下各方面外部沟通情况做出规定541相关部门应随时将获取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改信息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及时传递到企划部,具体按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执行。542顾客及相关方的意见、报告、要求等信息由各主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并予以确认,记录其处理结果。具体执行物资采购及环境行为控制程序、劳务采购及环境行为控制程序及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543当顾客及相关方投诉或抱怨时,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44顾客及相关方反馈的其他信息,可由相关部门以信息反馈记录表的形式传递给企划部。56由企划部负责建立公司的信息库,并组织各部门对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寻求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57各部门对收集、传递的信息予以记录,并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543紧急状态下的信息具体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