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效绩评价_第1页
第二节 企业效绩评价_第2页
第二节 企业效绩评价_第3页
第二节 企业效绩评价_第4页
第二节 企业效绩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企业效绩评价一、企业效绩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一)什么是企业效绩评价1、企业效绩的含义与表现(1)企业效绩的含义中文企业效绩,又称绩效、业绩、成效,即,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英文“PERFORMANCE”(2)企业效绩的表现一定经营期间内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对于工商类竞争性企业,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效益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即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2、企业效绩评价的含义与内容1含义企业效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效绩评价是评价理论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剖析企业经营过程,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2)内容企业效绩评价包括对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两个方面的评判,具体内容视企业的经营类型而定。对于工商类竞争性企业,重点评价企业以下四个方面能力A、财务效益状况(核心内容)(38)反映企业资产(资本)的收益能力与第3页共73页质量,企业效绩主要体现在财务效益状况上。B、资产营运状况(18)反映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间接反映基础管理、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等诸多因素对企业效绩的影响。C、偿债能力状况(20)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稳健经营程度、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D、发展能力状况(24)反映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对于金融类企业,则主要包括A、财务效益状况B、资产安全状况C、资产流动状况D、发展能力状况(3)相关观点应区别对待“效绩评价”、“绩效评价”这一观点认为,“效绩”或“绩效”中的“效”字指“效益”,特指收益和效果,而“绩”即“业绩”,包括的内容相当宽泛。“企业效绩评价”是指先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借此评价企业经营的业绩,而“企业绩效评价”正好与之相反,意味着在评价“经营业绩”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效益”评价。企业管理当局能“在评价经营业绩”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效益评价”,但企业出资人等外部人员只能“先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借此评价企业经营的业绩”,故外部对企业的评价宜采用“企业效绩评价”。我们认为,“业绩”、“绩效”、“效绩”三个名词没有本质区别,是一个概念的三种不同表述,其英文名词都是“PERFORMANCE”,把三者区分开来没有什么意义。“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价”的含义也相同。第5页共73页3、企业效绩评价与财务分析的关系(1)区别财务分析是对有关财务指标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它的变化程度及其变化原因。企业效绩评价是对反映企业效绩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评价结果是一个“标识”。(2)联系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它弥补了单纯财务分析难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效绩评价结果有助于确定财务分析的重点。由于企业效绩评价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效益的基础之上,效绩评价结果反映了企业财务效益状况,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效绩评价不能代替财务分析。从企业效绩评价结果较为综合,不能从其结果上看出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症结,因此在得出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以后,要对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以阐释评价结果,补充说明评价结论,验证评价结论。4、企业效绩评价与效益考核的关系(1)区别效绩评价是国际上通用的评判企业效绩的方法,是专业性的技术判断。评价内容广泛,使用指标较多,评价结果综合性强,强调客观公正性。考核是政府部门按照既定目标,对企业某方面行为成果的考查审核。考核的指标数量较少,多为可量化的计量指标。考核的行为目的明确、目标专一,但人为因素较大。具体表现为从行为主体看,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企业单位法人或自然人;考核的主体只能是政府机构。从行为客体看,评价的客体是国民COMMENTZDL1考核一般为官方行为,而评价,官民则可。第7页共73页经济中的各类经济实体,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考核的客体只能是政府部门投资兴办的企业、单位。从比照标准看,评价的标准种类较多,根据评价目的、范围的不同,有行业标准、全国标准、国际标准、历史平均水平和计划指标等;考核的标准仅为政府部门制定的年度考核计划目标。从方法选择看,评价的方法包括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等;考核的方法较为单一,一般采取目标成果法。从行为责任看,评价结果不仅对政府部门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债权人负责,还要对企业负责;考核的结果主要对政府部门负责。从结果运用看,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各类投资者决策的参考,也可以作为社会各方面监督企业的依据;考核结果主要为政府部门进行奖惩提供依据。(2)联系评价和考核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的两种方式,两者的关系较为密切。两者的目的都是通过对企业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经营中的差距,督促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激励企业健康发展;考核是对企业的计划目标完成程度的简单判断,而评价是对企业经营实绩客观、公正的深入剖析,所以,评价是对企业考核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二)企业效绩评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有以下主要分类(1)按照实施主体划分政府评价政府评价行为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需要、企业监管需要、人事任免考核或奖惩需要等,分别或联合组织的企业效绩评价。政府评价行为原则上统一执行财政部、第9页共73页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企业效绩评价基本规则和工作制度,并遵循财政部颁布的效绩评价标准值。社会评价行为可参照上述制度规定和评价标准。政府评价行为的实施方式,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政府评价行为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其依据不同情况可具体分为例行评价和特定评价两类。例行评价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实施的年度效绩评价。具体包括A、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国有企业;B、列入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试点的企业集团;C、国家控股的重要企业;D、对国家或对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E、其它企业。在上述企业中,中央和地方确定为稽察特派员稽察的企业,遵从稽察特派员制度规定。特定评价是指由有关部门根据政府指定及社会有关方面需要,对指定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绩进行评价。主要包括A、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到期的企业;B、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的企第11页共73页业;C、发生重大损失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企业;D、连续三年以上发生亏损的企业;E、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企业。A、例行评价B、特定评价它们在评价时间、评价年度和评价方式选择方面都有差异社会评价社会评价行为是指各类企业(单位)法人根据各自投资、管理等特定需要而组织的企业效绩评价。包括母公司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评价、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评价、投资者对拟投资企业的评价、企业自我测评等。(2)按照被评价企业的经营性质分类工商类企业效绩评价A、工业企业效绩评价B、商业企业效绩评价C、服务企业效绩评价金融类企业效绩评价这是因为不同经营性质的企业,经营目标不尽相同,所体现的经营效绩特点也有差别,在进行效绩评价时就应在方法上有所区别。(3)按照评价的深入程度分类初步评价基本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三层次指标是层层深入、逐步递进的关系。指标层次选择不同,评价结论的综合程度同,初步评价、基本评价和综合评价就是选用不同层次指标开展评价,其反映企业效绩的综合程度是逐步深入的。另外,在经过评价组织机构批准后,评议指标也可第13页共73页以独立产生企业效绩的定性评价。(4)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分类企业评价对单个企业实施效绩评价行业评价区域评价在企业评价的基础上对行业经济效益和区域经济实力实施评价(5)按照评价目的分类单户企业评价多户企业评价前者纯粹是为了得出企业的经营效绩,一般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后者是为对多个企业经营效绩进行比较、分析,一般只实施基本评价。二、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特征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特征是以企业公司法人作为具体评价对象,评价的内容重点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以能准确反映上述内容的各项定量和定性指标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将各项指标置于与全国行业和规模的平均水平对比之中,以期求得对某一企业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1、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从多方面进行深入对比分析;2、采取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分析方法;3、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作基础;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5、评价各环节可进行计算机操作。三、企业效绩评价的作用企业效绩评价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实施效绩评价,实质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的一项企业监督管理的新制度。将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逐步与政府经济管理工作有效结合,逐步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有效结合,为国有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持股制、期权激励以及工效挂钩第15页共73页等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为有关方面进行企业监管、企业经营者考核和政府经济决策服务,使企业效绩评价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1、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有效方法(1)促进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2)促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3)促进各政府部门监管工作的相互配合和衔接2、是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促进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向优秀企业看齐;4、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形象意识,提高竞争实力。四、企业效绩评价的要素(一)评价主体是企业效绩评价的行为主体,一般指与评价对象的利益密切相关、关心评价对象业绩状况的相关利益人。目前有两大代表性观点一是“单一主体观”,二是“多元主体观”。“单一主体观”认为企业是出资人的企业,评价主体就是出资人,目的在于实现出资人收益最大化。为此,业绩评价的逻辑思路是是否对企业效绩作出评价由出资人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评价指标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决定于出资人的需要;出资人依据评价结论对经营管理者实施奖励和惩罚措施,从而实现出资人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控制,因为这种业绩评价将直接影响到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和声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任务就是保证出资人收益的最大化。“多元主体观”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的相关利益方,包括第17页共73页(1)出资人。出资人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主体。根据古典的资本雇佣劳动的理论,资本家投资购买设备、雇佣工人,资本的投入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关键因素,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投入资本的增值及其增值程度,资本家最关心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本的投入者,亦即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就是经营业绩评价的主体。JOMCOPELAND认为如果一群人在面临稀有资源竞争的情况下,组织起来完成某一项任务,他们之间有些人会选择只需要对于组织经营状况的有限信息的专业任务,相应地获取相对固定的报酬。需要资本投入时,一部分资本投入被赋予对于现金流量的较大优先权,并受到限制组织行为的协议保护。而剩余的或留剩的资本承担最大的风险。显然,作者这里涉及了三组利益主体雇员、债权人和股东,前两者都是通过契约获取相对固定收益来保护自身利益,而只有股东承担留剩风险。为此,股东(即所有者)是唯一的留剩风险(RESIDUALRISK)承担者和留剩权益(RESIDUALINCOME享有者,股东的利益直接受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股东是最关心企业经营业绩的。2管理者及职员,企业管理者及职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和薪水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在“新经济”时期,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攀升的现象充分说明了知识与智力资本已越来越成为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管理者及职员与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尤其是如果职员的劳动技能具有较强的专属性,他们通过投入时间、精力、资金而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本价值就和企业命运紧密相连,当企业经营失败时,他们就可能面临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的风险。所以,对于具有较大程度企业专属性的人力资本来说,企业的各项决策所带给职员的人力资本的风险和财务资本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是相同的。对这些人力资本价值的保护要求在企业的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职员利益4。联系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财务资本和知识与智力资第19页共73页本共有的企业。股权的分散和流动使股东承担剩余风险下降,资本市场的发达使股东们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其关注企业经营效益的动力在减弱。(3)债权人。债权人尽管通过契约明确了其自身权益,但如果企业破产、倒闭、债权人也会遭受损失。(4)政府。政府部门出于对企业上缴税金的关心,也需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由此可见,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企业效绩的影响,企业愈来愈演变为“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与衰退,不仅与出资人利益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到经营者、职员、债权人、所在社区及政府的利益,从而加深了相关利益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关注。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单纯站在所有者立场上以经营者业绩为重点的评价行为,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以企业相关利益人为主体的业绩评价行为。为此,效绩评价的逻辑思路是由于企业相关利益人都关心经营业绩问题,客观上要求企业对一定时期(如一年)的效绩作出评价;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的特点,强调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通用性和可比性及评价结论的客观性;企业不仅要依据评价结论对经营管理者和职员实施奖励和惩罚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将评价活动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企业不断保持竞争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单一主体观”不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不利于对企业经营业绩作出客观评价,不利于调动各方面因素去关心和支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多元主体观”把业绩评价工作建立在相关利益人的充分关心上,有利于企业对经营业绩作出客观评价,形成具有可比性的评价结论;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把评价工作与经营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多元主体观”并不是否定出资人在企业第21页共73页经营业绩评价中的作用,而是更有利于出资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来关心企业的发展,把业绩评价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出资人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二)评价客体评价客体是指评价的行为对象,即被评价的目的物。任何客体都是相对于确定的主体而言的,它由主体的需要而决定。企业效绩评价的客体是由评价主体根据需要确定的,如政府作为评价主体,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考核企业领导班子,可以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重点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稽察企业列为评价对象;企业集团总公司可以将子公司列为评价对象;投资者可以将被投资者企业列为评价对象;银行可以将贷款企业列为评价对象,等等。(三)评价目标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灵魂是评价的目标,它统帅着整个评价过程。企业为什么而开展评价活动这是评价主体实施评价活动首先必须明确的要素。(四)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的需要而设计的、以指标形式体现的能反映评价客体特征的因素。反映企业效绩优劣的因素有财务方面的,如投资回报(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也有非财务方面的,如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或者以计量指标(定量指标)反映,或者以非计量指标(定性指标)反映。如果没有反映企业效绩方面的指标,效绩就无从展示,评价也不可能进行,指标是实施企业效绩评价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因此,如何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准确地体现在各项具体指标上,是效绩评价体系设计的重要第23页共73页问题。(五)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指判断评价客体效绩优劣的基准。企业效绩评价标准是对企业效绩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和参照系,因此,评价标准必须尽可能客观、公正。由于评价指标有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之分,所以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分为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和非计量指标评价参考标准。评价指标的种类不同,确定其标准值的方法也不相同。1、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可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1)主观标准,可称为预定标准、计划标准,一般是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在期初制定到期末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对照期初计划进行对比评价。这种标准易出现或定得过高,企业难以完成,或定得过低,限制企业潜力的发挥等问题,但如果制定得科学合理,激励效果比较明显。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实行这种主观标准。(2)客观标准,包括经验标准和实际测算标准。经验标准是根据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确定的参考标准,其缺陷是标准比较单一,而且存在争议,常常不符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一般只能作为对比分析参考使用。实际测算标准是根据行业全部企业或符合要求数量的样本企业实绩或某企业年实绩,运用统计方法(如算术平均法、众位数法、中位数法、四分位法或混合法)、工业工程法等测算出行业或某企业的标准水平。这种标准比较科学合理。我国现行的企业效绩评价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就是按照行业实际值分规模测算的,并且分了五个档次,可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分别选用。2、非计量指标评价参考标准,是评价非计量指标的参考依据,主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惯例、行业规范、国际公认标准和我国国情制定的,同样分第25页共73页为五个级别,非计量指标评价参考标准只是提供给评价人员参考,不属于强制性标准。评价的标准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外部条件的变化,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出发点也会发生变化,作为评价判断尺度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评价标准是发展变化的。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评价标准必须是一定的,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评价标准的选择对评价结论产生深刻影响,如对某企业效绩按历史标准评价和按同行标准评价,其结论可能大相径庭。(六)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获取业绩评价信息的手段。有了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还需要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从而实施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运用,以取得公正的评价结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就成了孤立的评价要素,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是比较典型的评价方法。1、功效系数法2、综合分析判断法五、企业效绩评价的程序企业效绩评价的程序依次包括确立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指标,获取评价信息,选择评价标准,形成评价结论,指明努力方向等六个阶段。(一)确立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目标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前提。从逻辑上看确立评价目标是企业经营效绩评价过程的第一步。对企业经营效绩的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评价的目标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指南和目的。例如,企业自行开展的效绩评价是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效绩评价的目标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所处的经营环境的不第27页共73页同,其经营管理目标就不同,效绩评价的目标也就不同。其中宏观的经营环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着企业的子目标或战术目标,因此,效绩评价要处理好评价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目标和子目标的依存关系。(二)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设计是确定评价目标后的主要环节,指标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业绩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通常由社会公认的机构或行业部门设计共性指标,企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补充一些个性指标。设计和选择评价指标要符合以下要求(1)认同感。即评价指标应使企业相关利益方都能认同,社会各界易理解;(2)可比性,即所设计和选择的评价指标能够在同行中进行比较,能够在比较中判断企业经营水平;(3)适应性,即能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三)获取评价信息企业的信息非常丰富,有财务信息、有非财务信息;有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等方面信息;有企业内部信息,也有企业外部信息;有历史资料信息,近期信息和远期信息等。获取信息是开展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工作又一主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首先,要根据评价指标的要求全面搜集有关信息,力求做到客观、准确和全面;其次,要善于筛选信息,对各种复杂信息,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关键的信息,并尽可能减少获取评价信息的成本;再次,要认真破译信息,即善于理解和解释信息,也就是通过加工、整理信息,使信息更符合评价工作需要,更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四)选择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价值第29页共73页判断的标尺,价值判断就是根据评价标准体系而作出的判断。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如某企业经营业绩与历史比年年有进步,我们会得出业绩好的评价结果,与同行比则差距太大,处在同行最低水平,我们会得出业绩差的评价结果。为此,必须科学选择评价标准。首先,评价标准要有先进性,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其次,评价标准要有通用性,有利于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第三,评价标准要有适应性,能体现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五)形成评价结论形成评价结论的过程,就是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即对评价客体做出是否有价值,有何价值、价值多大的判断。作出合理价值判断的前提条件是评价者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确立评价目标;设计和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地、真实地获取有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科学地确立评价标准。形成评价结论的步骤包括将评价客体依据评价指标进行分解;以评价指标衡量评价客体各个部分(方面),得出关于评价客体的单项评价值;然后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如加权平均),得出关于评价客体的综合价值,最后将得出的评价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形成评价结论报告。(六)指明努力方向形成评价结论报告并不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终点。业绩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衡量企业运行取得的经营业绩,更重要的是认清企业的优势,寻找企业的差距,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企业要以评价促发展,把评价结论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压力,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六、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演进(一)单财务指标评价第31页共73页1、利润2、每股收益3、净资产收益率4、企业的市场价值5、经济增加值财务管理系统(刘力、宋志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新方法经济增加值与修正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会计研究1999年第1期;谷祺、于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第11期,P3136)(二)多指标分别评价1、相关财务指标(如1992年8项财务指标)2、全方位效绩看板法(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平衡记分卡法(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罗伯特S卡普兰高级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三)多指标综合评价1、沃尔评分法20世纪初2、十项指标综合评分法1995年3、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32项指标综合评分法1999年20014、企业效绩评价体系28项指标综合评分法2002年七、28项指标综合评分法的应用(一)制定与实施过程1、19951996年底,联系国有企业实际,认真研究国内外现行企业评价方法(1)全面总结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经验,反复研究国内过去(特别是1990年以来)的企业考核评价方法(2)对国外的企业(主要是韩国、日本等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借鉴其设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档次评价标准值的思想。(3)1996年底,初步形成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由12项计量指标构成第33页共73页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2、19971998运用企业实际数据反复测试、不断规范和完善评价体系(1)1996年底1997年初,利用1995年年报统计结果,选择部分企业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反映出来的问题,调整评价体系,形成征求意见稿;(2)利用国有资产年报信息,测算评价标准值;(3)1997年上半年,组织全国12个省、市、区,对15个行业的近千户企业进行手工和计算机测试;(4)根据测试反映出来的问题,的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增加定性评价因素,指标体系扩大到38项,形成以基本指标为主导、以修正指标为补充、专家评议指标相结合的三个层次的立体评价指标体系;(5)1998年下半年,组织全国15个省、市、区,对15个行业的2万多户企业进行评价测试,并对其中的181户典型企业,按照评价工作的规范要求,直接组织综合评价试点。3、1999年6月修改后颁布,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国有企业效绩评价试行和试点工作(1)1999年6月份以前,在总结1998年评价测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和规范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指标总数由38项精简为32项;(2)1999年6月1日四部委联合颁布财统字19992号文“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通知”;(3)1999年6月29日颁布财统字19993号文“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的通知”;(4)1999年7月9日颁布财统字19996号文“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计分的通知”;(5)1999年7月9日颁布财统字第35页共73页19997号文“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有关标准的通知”;(6)1999年7月9日颁布财统字19998号文“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的通知”。4、2000年在全国逐步展开从2000年开始,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重点从检验方法转到探索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结果的应用;5、2001年全国深入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6、2002年修订指标体系,将从国有企业效绩评价的方法运用到其他企业效绩评价(二)指标构成立体指标体系(企业效绩评价问答P2639)1、具体构成内容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计量指标(20项)非计量指标(8项)指标评价内容基本指标(8项)修正指标(12项)评议指标(8项)一、财务效益状况(246)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二、资产营运状况(235)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三、偿债能力状况(224)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四、发展能力状况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1、经营者基本素质;2、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3、基础管理水平;4、发展创新能力;5、经营发展战略;6、在岗员工素质;7、技术装备更新第37页共73页(235)技术投入比率水平(服务硬环境);8、综合社会贡献2、指标体系(1)横向四个部分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指标(基本指标2项、修正指标4项)反映资产营运状况的指标(基本指标2项、修正指标3项)反映偿债能力状况的指标(基本指标2项、修正指标2项)反映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基本指标2项、修正指标3项)(2)纵向三个层次基本指标8项修正指标12项评议指标8项3、各类指标的含义及功能(1)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核心指标,由反映四部分评价内容的8项计量指标构成,用以形成企业效绩评价的初步结论。1、财务效益状况(L)净资产收益率100平均净资产净利润(2)总资产报酬率100平均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2、资产营运状况(1)总资产周转率(次)平均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偿债能力状况(1)资产负债率100资产总额负债总额(2)已获利息倍数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总额4、发展能力状况(L)销售(营业)增长率100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额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第39页共73页(2)资本积累率100年初所有者权益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2、修正指标修正指标用以对基本指标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准确的企业效绩基本评价结果,具体由12项计量指标构成。1、财务效益状况(1)资本保值增值率100年初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2)主营业务利润率10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利润(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4)成本费用利润率100成本费用总额利润总额2、资产营运状况(1)存货周转率(次)存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成本(2)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不良资产比率100年末资产总额年末不良资产总额3、偿债能力状况(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00流动负债经营现金净流量(2)速动比率100流动负债速动资产4、发展能力状况(1)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1)1003三年前年末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者权益(2)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11003额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总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3)技术投入比率10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研发投入当年技术转让费支出3、评议指标第41页共73页用于对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形成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验证,以进一步修正定量评价结果,使企业效绩评价结论更加全面、准确。评议指标主要由以下8项非计量指标1、经营者基本素质;2、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3、基础管理水平;4、发展创新能力;5、经营发展战略;6、在岗员工素质;7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8综合社会贡献对于商贸和服务等企业因经营性质不同,在运用评议指标时,可以用括弧内的指标替代。4、指标体系的运用企业效绩评价采取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定性分析为辅助,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相辅相成,在融为一体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在企业效绩评价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三个层次评价指标体系。(1)对单户企业一个经营年度综合经营成果实施全面评价,或对经营者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估,必须运用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企业综合评价;(2)对单户企业效益进行基本评价,或对多户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选用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两部分来实施企业效绩基本评价。(3)如果仅对企业效益状况进行初步评价,或对多户企业进行主要指标简单对比分析,可只选用基本指标,实施企业效绩初步评价,形成企业经营效绩初步评价结论。(4)对企业会计信息发生重大异常情况(如会计信息失真、部分丢失及因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会计数据)和企业经营受客观因素影响程度较高(如受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环境改变等特殊因素的影响),经相关评价组织机构批准,可单独运用评议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得出评价结论。第43页共73页(三)指标权数的确定1、指标权数的含义在一个特定的指标集合体中,每项指标占有的权重。2、设置指标权数的方法总分100分,按指标的重要性采用专家意见打分法(如德尔菲法)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3、指标权数的具体内容工商类竞争性企业效绩评价指标及其权数设置第45页共73页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评价内容(100分)基本指标100分修正指标100分评议指标100分一、财务效益状况38分净资产收益率25分总资产报酬率13分资本保值增值率12分主营业务利润率8分盈余现金保障倍数8分成本费用利润率10分二、资产营运状况18分总资产周转率9分流动资产周转率9分存货周转率5分应收账款周转率5分不良资产比率8分三、偿债能力状况20分资产负债率(12分)已获利息倍数8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四、发展能力状况24分销售增长率12分资本积累率12分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9分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8分技术投入比率7分1、经营者基本素质18分2、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16分)3、基础管理水平(12分)4、发展创新能力(14分)5经营发展战略(12分)6、在岗员工素质10分7、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10分)8、综合社会贡献8分(四)指标评价标准1、计量指标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问答P42)计量指标评价标准是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的依据,由标准值和标准系数构成。(1)标准值的确定(企业效绩评价问答P43)制定方法计量指标全国评价标准值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企业会计报表数据资料及有关统计信息,在剔除有关企业不合理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近期发展水平;运用移动加权平均等数理统计方法统一制定。标准值的构成体系A、四个层次、四种范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和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等国家标准,按照行业重要程度和样本数量,企业效绩评价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划分为四个层次约150个行业,在各第47页共73页行业全行业标准值下又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规模。具体见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第0层次全国国有企业的评价指标标准值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部门划分的十三大类行业评价指标标准值,如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建筑业等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划分的45类行业评价指标标准值,如工业中的机械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第三层次按国民经济具体产业划分的约150类行业评价指标标准值如机械工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第四层次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自行车制造业等。四种范围全行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B、五个档次。为了提高评价计分的准确性,每个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划分为五个水平档次,分别为优(A)、良(B)、中(C)、低(D)、差(E)。详见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中(C)以相应分类企业的全部企业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平均值良(B)以平均值以上所有企业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良好值优(A)以良好值以上所有企业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优秀值低(D)以平均值以下所有企业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较低值差(E)以较低值以下所有企业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较差值载重、客车、小轿车、微型车、特种车辆、汽车车身、汽车零部件等制造的企业1500个,则汽车制造业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值第49页共73页1500个的平均值为65中(平均值)平均值以上的企业为600个,其平均值103良良好值以上的企业为200个,其平均值155优平均值以下的企业为850个,其平均值21低较低值以下的企业为410个,其平均值129差(2)标准系数含义评价标准值所对应的水平系数,反映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应评价标准值所达到的水平档次。标准系数的确定与优(A)、良(B)、中(C)、低(D)、差(E)五档评价标准值相对应的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差(E)以下为0。即优秀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1良好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8平均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6较低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4较差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2较差值以下的标准系数为0。大(100)、中(620)小(780)10084中(C)06高于84的40131良(B)08高于131的10176优(A)1低于84的6023低(D)04低于23的3991差(E)02(3)附2002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全国国有企业)第51页共73页2002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全国国有企业范围全行业项目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一、财务效益状况净资产收益率101613237119总资产报酬率6943341956资本保值增值率109310521026954897主营业务利润率275187117281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1851051467128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64470172二、资产营运状况总资产周转率次19O9050201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818100501存货周转率收账款周转率次16589422405不良资产比率000649109310三、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负债率480589687864966已获利息倍数53342O一0238速动比率16661181831523266现金流动负债比率3532176155124四、发展能力状况销售营业增长率2981775798222资本积累率2021448175197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2301485969153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2551480114532O技术投入比率07O50402O1第53页共73页2、非计量指标评价参考标准(企业效绩评价问答P44)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以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等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管理经验,按照重要性原则具体制定。每个评议指标参考标准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等级参数分别为1、08、06、04、02。每个等级的具体含义详见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3、评价标准的选用正确选用评价标准是公正评价企业经营效绩的前提。评价标准的选用按以下要求执行。(1)计量指标评价标准的选用除评价组织机构根据评价目的作出特别规定外,一般企业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的选用程序是首先,根据企业经营领域对照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自下而上逐层遴选被评价企业适用的行业标准值;然后根据被评价企业的规模,在已确定的行业中选择不同规模的评价标准值。集团型企业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的选用分两种情况一是主业突出的集团型企业原则上采用其主业所在行业的标准值。二是多业经营、主业不突出的集团型企业,可对照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采用基本可以覆盖其多种经营业务的上一层次的评价标准值;或者根据其下属企业所属行业,分别选取相关行业标准值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各下属企业销售收入占被评价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加权形成集团评价得分。如果被评价企业所在行业因样本原因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或按以上方法仍无法确定被评价企业评价标准值,则在征得评价组织机构同意后,直接选用国民经济十大门类标准或全国标准。第55页共73页(2)评议指标评价参考标准的选用评议指标参考标准具有行业普遍性和一般性,除区分工业和商业(服务业)外,没有更细的行业划分。在进行评议时,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灵活把握个别评议指标的参考标准。对于评议标准没有列示,但对被评价企业经营效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评议时也应予以充分考虑。(五)指标的计分方法1、统一规定(1)评价标准值的选用必须保持前后一致性,每次评价只能采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值,不同类型的标准值不能混用。(2)基本指标的实际得分不能超过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大于等于优秀值时,该指标的得分是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低于较差值时,该指标得零分。(3)单项指标的计分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综合分数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4)对评价结果产生异议并确实存在重要客观因素时,评价工作组可将评价结果提交专家咨询组论证。专家咨询组认为确需调整评价结论,可对评议指标重新评分。其中,对大型企业的调整结果应提交上一级评价组织机构复议。(5)对于集团企业的评价,原则上以集团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为评价基础资料。如果集团企业户数在某一行业的集中度超过70,则采用该行业标准值进行评价;如行业集中度低于70,则采用全部行业平均标准值进行评价。(6)对经营多个主业企业的评价,可先以不同主业指标分别评价计分,再将各主业综合评分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结论。2、基本指标的计分方法功效系数法(1)单项指标得分的计算第57页共73页如净资产收益率,权数25实际值标准值档次标准系数得分6161良B08203232中C06155YABX20AB6115AB32YAB5Y15(2015)23165COMMENTZDL2功效系数计算公式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上档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本档标准值指标实际值基础分本档基础分)单项指标计分步骤第一步,根据评价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年度报表数据,计算某项评价指标实际值。第二步,根据具体评价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行业或相应规模评价标准值。第三步,根据已选用的评价标准值,确定该项指标实际值所处的档次和对应的标准系数。第四步,根据该项指标实际值所处区域的上档标准值和本档标准值,计算功效系数。第59页共73页功效系数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本档标准值指标实际值第五步,计算该项指标基础分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该指标对应的本档标准系数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该指标对应的上档标准系数第六步,计算该项指标调整分调整分功效系数(该指标上档基础分该指标本档基础分)。第七步,计算该指标实际得分实际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注意在实际计算基本指标得分时,针对有关指标的特殊性,具体作如下规定对有关指标的分母为零或为负数时,作如下具体处理规定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资本积累率指标,当分母为0或小于0时,该指标得0分。对于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当分母为0时,则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A、如果利润总额大于0,则指标得满分;B、如果利润总额小于或等于0,则指标得0分。(2)各部分指标得分的计算(3)各部分的分析系数在每一部分指标评价分数计算出来后,要计算该部分指标的分析系数。分析系数是指企业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部分评价内容各自的评价分数与该部分权数的比率。基本指标分析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权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4)基本指标总分(初步评价得分)的计算分(5)企业效绩基本指标计分表的填列第61页共73页指标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系数上档标准系数权数本档基础分上档基础分调整分得分分析系数财务效益状况3735098净资产收益率()2435总资产报酬率()13二、资产营运状况16总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三、偿债能力状况18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四、发展能力状况21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合计100853、修正指标计分方法(1)原理修正指标计分方法是在基本指标计分结果的基础上,运用修正指标对企业效绩基本指标计分结果作进一步调整。修正指标的计分方法仍运用功效系数法原理,以各部分基本指标的评价得分为基础,计算各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再据此计算出修正指标分数。(2)计算公式第63页共73页修正后总得分四部分修正后得分某部分修正后得分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综合修正系数该部分各指标加权修正系数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该部分权数修正指标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功效系数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本档标准值指标实际值(3)计算程序计算各修正指标的实际值确定指标所在区域的本档和上档标准值计算各修正指标的功效系数功效系数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本档标准值指标实际值说明如果指标实际值处于优秀值以上,功效系数为1;如果指标实际值处于最差值以下,功效系数为0。计算各修正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计算各修正指标的加权修正系数某指标加权修正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