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95页)_第1页
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95页)_第2页
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95页)_第3页
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95页)_第4页
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9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08年1月10日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土地整理项目申请表申请项目名称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申请立项类型省级投资重点项目申请立项面积建设规模81494HM2开发方式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及比例新增耕地面积4290HM2新增耕地率526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96914HM2。农用地90009HM2(耕地69335HM2,园地071HM2,林地5693HM2,其他农用地13325HM2);建设用地5907HM2(农村宅基地5762HM2,采矿地145HM2);未利用地998HM2(裸土地212HM2,河流水面786HM2)。项目实施后耕地利用方向灌溉水田项目实施前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属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和某某乡的上龙、赧等、弄岗、弄玲、新寨、邦明、硝塘7个村民委员会所有,权属合法,界限清楚,无争议。项目实施后土地权属情况土地权属性质不变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230954万元,亩均投资1889元/亩。申请者某某县国土资源局2008年1月6日地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经实地勘察,“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符合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地方实际,土地权属合法,四至清楚,面积准确,坡度符合要求。项目规划本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编制。项目实施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将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意上报,请给予省级投资重点项目立项。保山市国土资源局2008年1月8日国土资源厅意见备注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概述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类型1113项目性质1114项目建设规模1115项目区位置和范围1116项目区地貌类型2117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2118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比例2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213综合结论42项目背景421项目所在县简况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63项目区概况831自然条件8311地形地貌8312气候8313土壤8314植被8315水文与水文地质9316工程地质9317天然建筑材料932社会经济状况933自然灾害1034土地利用现状10341土地权属10342土地利用结构10343土地利用程度30344土地利用经济效果3035基础设施条件31351交通条件31352灌溉排水设施31353电力设施31354农田防护设施314项目分析3141项目合法性分析31411法律法规314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32413其他规划324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3243土地适宜性评价334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3445水土资源分析34451供水量分析34452需水量预测3544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845公众参与分析38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3951规划原则3952建设标准4053规划方案比选41531备选方案41532规划方案综合分析比较42532规划方案选择4454总体布局44541土地利用布局44542工程平面布置445421土地平整445422农田水利465423田间道路475424农田保护485425其他工程48543节水措施说明4855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49551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49552新增耕地5156规划后土地利用经济效果526项目建设内容5261土地平整工程5262农田水利工程55621灌溉工程55622排水工程57623水工建筑物5963道路工程5964工程量汇总607土地权属调整6271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6272权属调整方案62721权属调整原则62722权属调整范围62723权属调整措施6273权属调整方案编制说明638施工组织方案6581施工条件65811施工条件65812施工布置6582主要工程施工67821土地平整工程施工6782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67823田间道路工程施工6984施工进度709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7191实施措施71911组织机构71912管理制度72913实施控制措施7292工程管护76921管护机构76922管护措施77923经费筹措7710投资估算78101编制说明781011编制原则781012投资预算编制依据781013其他说明79102投资估算791021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791022投资预算表84103资金筹措89104投资进度计划8911益分析89111社会效益分析891111社会影响891112维持社会稳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901113促进新农村建设911114指标计算9211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93113经济效益分析941131费用计算941132收益计算951133单位功能投资分析951134静态评价指标96114耕地质量分析9712综合结论98121可行性研究结论981211项目实施必要性981212项目可行性991213结论9913附件99131附图99132附表100113附件1001综合说明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112项目类型该项目申报为省级投资重点项目。113项目性质土地整理。114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总面积96914HM2,项目建设规模为81494HM2。115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某某县某某乡,涉及赧等、弄岗、硝塘等7个村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东至某某中学,南到大松坡,西至某某,北至青树河。地处东经983908984134,北纬244352244626之间。主要拐点见表111。表111项目区边界拐点坐标表点号经度纬度19839082446252984126244626398413424455849840202444575984104244439698402924435279840122444498983934244505998391824452810983859244615116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地貌类型为丘陵地貌,地形坡度520,海拔11831574米。117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某某乡赧等、弄岗、硝塘等7个村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权属合法,无争议。118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比例项目区建设规模81494HM2,开发整理新增耕地4290HM2,新增耕地率526。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21。本项目总投资230954万元,亩均投资1889元/亩。申请由省财政专项资金全额投资,投资计划1年。建设工期为六个月2008年7月2008年12月。表121工程特性表名称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HM2814942、新增耕地HM242903、新增耕地率5264、项目性质整理5、项目类型省重点6、地貌类型丘陵7、建设期年1二、建设内容1、客土回填HM28002、土地平整HM2773443、土地翻耕HM238672土地平整工程4、垒埂M31602651、斗渠M29403条2、农渠M3186249条3、改造斗渠M66764条4、改造农渠M34832条5、农沟M20522条6、改造斗沟M76114条7、改造农沟M17872条8、路边沟M83718条9、涵管M83232道农田水利工程10、涵洞道461、改造田间道M57034条2、田间道M84838条田间道路工程3、生产路M33455条三、综合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2309542、单位面积投资元/亩18893、年净产值万元860514、静态回收期年6含实施年5、静态投资收益率244813综合结论项目符合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某某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区自然条好,基础设施条件具备,施工便利,群众积极性高,有较好的建设条件。规划方案科学,沟路渠布置合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投资合理,效益较好,经济可行。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尽早为某某县某某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项目背景21项目所在县简况某某县位于某某省西部边陲,介于龙川江和怒江之间。东至施甸县与保山接壤,南至镇康县与怒江分界,西到瑞丽与龙川江分界,北至高黎贡山与分水岭分界。地处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0之间。某某县国土面积2884KM2,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KM,南北最大纵距78KM。滇缅公路贯穿县境东西,距省会昆明760公里。某某县境内山岭纵横,丘陵起伏,山高谷深,山脉河流相间排列,一派山峦风光。高黎贡山山脉从北向南伸入县境,工、龙川江左右夹持奔驰南下,形成上紧下疏,中部高,东西两侧倾斜的地形。海拔最高点为东部大雪山30016M,最低点为西南部的万马河口535M,垂直高差24666M。山地面积28263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8。某某县兼具低纬、季风和山原地形气候特点,形成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突出的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由于地处高黎贡山南段,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形成西部迎风坡多雨,夏无酷热,东部背风坡雨量适中,无寒暑剧变。年均气温149,年均降雨量21102MM,集中于68月,年均日照2071小时,年均无霜期237天。据1984年全县土壤普查,全县土壤共分为10个土类,17个亚类,28个土属,41个土种。其中枣红土、砖红土、红泡土、羊肝土和砾粘壤土面积646万HM2,适宜种植甘庶、花生、大豆等;属红壤类的黄红土、红砂泥土、红胶泥土面积386万HM2,适宜种植玉米、陆稻、小麦、豆类等;属黄壤类的黄泥土、灰黄土、香面土、石片土、黄砂土面积865万HM2,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油菜等;属黄棕壤类的灰泡土、黄棕土面积363万HM2,适宜种植荞麦、马铃薯、萝卜等;属适宜种植水稻、麦类、马铃薯的水稻土面积173万HM2,仅占全县总面积的6。某某县辖2镇10乡,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273269人,其中农业人口249006人,占总人口的9112,非农业人口24263人,占总人口的888,人口自然增长率676,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阿昌、傈僳、景颇、傣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96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1。2005年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969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43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50元。粮食总产量98467吨,收购烟叶2185吨。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位于某某乡中西部,某某县西北部,与腾冲县仅一江(某某)之隔。项目区自然条件较好,具有适宜水稻、甘蔗、玉米、小麦、豆类等多种作物生长的气候和温度条件,土壤肥沃,然而由于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道路错综杂乱,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急需对现有排灌方式进行系统改造,并有计划地对现有坡耕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切实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该项目的实施符合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规定,通过对低产耕地的整理,从而增加耕地面积,缓减当前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有利于保持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改善水利设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搞好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意义十分重大。项目实施结合对低产耕地的整理,项目区山、水、田、路的综合建设与开发,形成了田、水、路、林配套的高产稳产田,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对项目区内小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面、系统、科学、有组织、有领导地实施好某某县某某乡土地整理项目,无论从农业的发展,耕地占补平衡、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实现某某县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的实施十分必要。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是在保山市国土资源局、某某县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环境保护局联同项目区所涉及的乡人民政府,以及相关勘测设计单位多次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勘测及论证,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报告编制依据主要有A)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5日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73号令);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B)相关政策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关于2003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9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国土资耕发2005010号)等。关于做好2006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的函(国土资耕函2005044号)C)各种有关规划、计划依据某某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某某县某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某某县镇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某某省某某县某某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议书。D)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E)各种正式资源报告某某县志;某某县水利志;某某县土壤志;某某县统计年鉴(2005年)等;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某某东岸,微地貌属丘陵,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项目区海拔1183米1574米,坡度520度。312气候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3168,最低气温553,全年10活动积温45006000,年均日照时数24228H,年降雨量15002100MM,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降雨相对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5,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15,年相对湿度为84。晴天日数多,日照充足,年日照2071小时。313土壤项目区土壤为红壤类的红砂泥土,为砂岩母质发育的红壤。具体表土理化性状见表313表313表土理化性状见表深度PH有机质全氮全磷碱效磷速效磷速效钾层次CMPPMPPMPPMA10145019830101009341325202423003A21450451729008200859276005322705314植被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持较好,植被丰富,自然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有某某松、华山松等。315水文与水文地质项目区属龙川江水系,年平均降雨量1158MM。龙川江为项目区的主要承泄区,龙川江全长376KM,在境内流长40KM,径流面积1092KM2。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侵入岩裂隙水。据某某地下水资源分析,项目区属地下水多水区,平均产量2076万M3/YKM2。316工程地质项目区及其周边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杂色砂砾岩、砂岩、粘土夹褐煤、硅藻土等,地层稳定,利于施工。317天然建筑材料项目区外部有石场2个,其中半山荒石场距项目区7KM,杨梅坡石场距项目区3KM;项目区内砂主要来源于6KM外的勐柳坝砂场。项目建设所需砂石料可由上述砂、石料场提供。32社会经济状况据统计,2006年年末项目区所在的某某乡上龙、赧等、弄岗、硝塘、邦明、弄玲、新寨等7个村委会总人口13550人,人均纯收入1329元。2006年年末项目区所在地某某乡上龙、赧等、弄岗等7个村委会土地总面积11724880亩,耕地面积1120606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80909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2006年水稻产量13828吨,玉米产量2393吨,小麦产量487吨,大麦产量528吨,油菜1113吨,烤烟858吨,蔬菜8994吨。具体社会经济情况详见表321表321项目区社会经济统计表总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年纯收入行政辖区名称人人亩亩/人元/人上龙村243119801611216631303赧等村326129881751665371424硝塘村2083165928598313731267弄岗村20051567980064891301弄玲村1033886831448051278邦明村128793414796811501327某某乡新寨村1450106816921811671401合计1355011802112060633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为低温、春旱、病虫害、泥石和滑坡等。34土地利用现状341土地权属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某某乡赧等、弄岗、硝塘等7个村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权属合法,无争议。342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总面积96914HM2,建设规模为81494HM2。现状地类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未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其中农用地90009HM2(园地071HM2,林地5693HM2,牧草地1585HM2不列入建设规模),占总面积的9288;建设用地5907HM2(不列入建设规模),占总面积的610;未利用地998HM2(不列入建设规模),占总面积的103。各现状地类面积详见表342。表342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单位HM2、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镇安镇某某乡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小田坝上龙村赧等村弄岗村弄玲村新寨村邦明村硝塘村总面积建设规模占总面积比例111灌溉水田294159019942150993655277873341172262414624147659114旱地0581196360104138839820058825882722115菜地737302103900011耕地小计294164821875190023696316677321192269335682968380125其他园地07107100012园地小计000000000071000000000000071000133疏林地22363061396569300013林地小计000000223630610000003960005693000141天然草地351114702307111158500014牧草地小计0003511147023070000001111585000153农村道路143178055021397397049154坑塘水面022022022003156农田水利用地002067055001021043036225225028157田坎05847342192718411663179322191255412554154015其他农用地小计0604734451325041268417192276133251319816201农用地合计3542472286762608644153850984714309900098149410000222采矿地13001514500022工矿仓储用地小计000000130015000000000000145000253农村宅基地34331980016186147576200025住宅用地小计0000003433198001600018614757620002建设用地合计000000356319950160001861475907000315裸土地21221200031未利用土地小计000000000000000000000212212000321河流水面41736978600032其他土地小计0000000004173690000000007860003未利用地合计000000000417369000000212998000总计35424723223928498480038501003314668969148149410000343土地利用程度项目区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合多种热区经济作物、农作物种植生长的光热、土壤条件,项目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土地垦殖率100100万496357154土地利用率100100万49659897耕地复种率100100万742150344土地利用经济效果项目区耕地为红壤类的红砂泥土,土壤熟化程度高,质地适中,土层深厚,耕地质量较高。适宜、水稻、玉米、烤烟、小麦、油菜等多种作物生长,土地利用经济效果明显。土地利用经济效果详见表344表344土地利用经济效果表实施前名称水稻玉米油菜小计种植面积(HM2)4993112483588268296粮食单产(KG/HM2)705048001125粮食总产量(103KG)352014599186617418549市场单价(元/千克)131635总产值(104元)457629587231657665成本单价(元/公顷)345027003000总成本(104元)172263370176522361净产值(104元)2853662175513530435基础设施条件351交通条件项目区对外交通干线为赧等勐柳公路,路面宽6M,为弹石路面,路况较好。区内有多条道路与各个村庄连通,交通十分便利。352灌溉排水设施项目区有多条已建斗渠,遍布整个项目区。有赧等大沟、中沟、蛮丈沟、腊嘎沟、双坝塘沟等多条浆砌石沟渠可供利用。但项目区内田间灌水主要依靠仅有的几条土质沟渠,水利用率低,且凌乱不堪,造成旱季灌溉困难,雨季田间积水难以排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某为项目区排水承泄区。353电力设施项目区外围有10KV高压输电线路,项目区周围村庄有380V、220V输电线路,村村通电,电力充足,能满足项目施工用电需要。354农田防护设施项目区周围林地覆盖面积较大,区内无农田防护设施。4项目分析41项目合法性分析411法律法规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与国家“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相一致。该项目的实施不会出现毁林、毁草、开发湿地和围湖造田等问题;项目建设不会诱发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符合环境保护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项目申请经市、州、省各级政府及国土部门逐级上报,符合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程序和土地利用政策法规要求,申报程序合法。4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实施后土地用途与某某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某某县某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某某县镇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符合规划要求。413其他规划项目实施后土地用途与某某县水利发展规划、某某县退耕还林规划等规划相一致,符合规划要求。4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项目区内限制土地利用的自然因素主要为灌排设施大部分为土沟土渠,渠道布置杂乱,灌排不通畅,造成耕地水源保证率不高,耕地产量不高,灌排没有保障造成了区内作物种植的单调性,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区内交通不畅,除主干道为弹石路面外,其余均为土路、小路,一遇下雨,人和车辆均南通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格田较小,田坎(埂)占地较大,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上述限制因素,该项目规划设计采取如下措施(1)布置相应的农田灌排水利设施,对现有沟渠渗漏段和新修沟渠进行浆砌石衬砌,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2)改善区内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3)充分利用土地,小田并大田,降低田坎(埂)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43土地适宜性评价经过对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植被、生物产量等诸因素的综合分析,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选取能够数量化的对土地质量起主导作用的水资源保证、地形坡度、土壤类型、降雨、积温、水土流失、利用现状和粮食产量等因子作定量参评因子,并确定各因子的指标和指数。表43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表因子及满分指标指数取值因子及满分指标指数取值完全有保证1012有保证810有一定保证57水源保证10分无保证0310坡度12分1M810M68M45海拔10分M2积温10分3水稻土、冲积土8轻度12燥红土、紫色土6中度9红壤、石灰土、盐碱土4强度7亚高山草甸土3极强度5土壤类型8分棕壤、黄棕壤2水土流失强度12分剧烈3平田15KG13灌溉水田、平地、菜地13KG10梯地11粮食亩产13分KG5坡地、望天田91000MM13园地7MM10林地6MM5牧草地、荒地2MM4土地利用现状15分裸土地、裸岩石砾地0降雨量10分依据项目区水资源保证程度、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温及预测整理后农作物产量等状况作为定量参评因子,采用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土地适宜性类型和土地质量等级。项目区的现有耕地评价分值为76分,为一等宜农地,项目区土地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见表43。4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经过对项目区认真踏勘分析,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对不规整耕地进行整理,小田改大田,降低田埂系数,增加净耕地面积。项目区总计新增耕地4290HM2,详见55节。45水土资源分析451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可利用水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水库杨梅坡水库(小型)最枯流量007M3/S,引流面积25KM2,多年平均产水量100万M3,设计库容118万M3,兴利库容96万M3。可灌溉面积2660亩。一朵墙水库(小型)最枯流量02M3/S,兴利库容440万M3,可灌溉面积7000亩(某某乡的弄玲、弄福、大新寨、上龙、弄岗、赧等、硝塘村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为主要受益区)。清水河水库(小型)最枯流量005M3/S,控制径流面积18KM2,年产水2281万M3,总库容215万M3,兴利库容205万M3,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油竹河水库(小型),最枯流量005M3/S,控制径流面积09KM2,年产水量126万M3,总库容210万M3,兴利库容196万M3,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某某乡的邦明、新寨村民委员会为主要受益区)。具体水源点供水量见表451。表451水源点供水量表总库容兴利库容设计灌溉面积可供项目区利用水量序号水源名称万M3万M3亩万M31杨梅坡水库1189626607682一朵墙水库50844070003523清水河水库21520550001234油竹河水库21019620001568合计7086452需水量预测A设计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见表452)及项目区自然气候特点,项目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表452灌溉设计保证率表灌水方法地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以旱作为主5075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以水稻为主7080以旱作为主7080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以水稻为主7585以旱作为主7585地面灌溉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水稻为主8095喷灌、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8595注表中干旱、湿润地区可根据年年降雨量划分(200毫米干旱地区;200400MM半干旱地区400800MM半干旱、半湿润地区;8001600MM湿润地区;1600MM丰水地区)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100MM,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且以种植水稻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5。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取值与灌区的大小、水源情况、所采用灌溉系统的方式、灌区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项目区采用明渠灌溉。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低于095,小于1万亩时,渠系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75,本项目取084。项目区灌溉综合水利用系数水09508408。B灌溉面积项目工程实施后,耕地面积为72586HM2,全部为灌溉水田。规划水田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烤烟、玉米、小麦和油菜,各作物种植比率及面积见表4531,复种指数200。项目区全部规划为灌溉水田,复种指数200。表4531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表单位HM2大春作物小春作物作物名称水稻烤烟玉米油菜小麦种植比例()7010202080种植面积HM2508107259145171451758069复种指数200C灌溉用水定额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和小麦。根据楚雄州农科站资料和当地高产稳产经验,水稻灌溉定额拟定为6750M3/HM2,烤烟灌溉定额1725M3/HM2,玉米灌溉定额2100M3/HM2,油菜灌溉定额拟定为2625M3/HM2,小麦灌溉定额拟定为3600M3/HM2。表4532。表4532主要作物灌溉定额表单位M3/亩逐月灌水定额(M3/亩)作物名称灌溉定额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水稻450140100906060烤烟1156055玉米1407070小麦2405050405050油菜1754530304030合计11209580401402302156060309080D规划水田需水量计算根据当地水管站和农科站提供的资料,结合当地群众的耕作习惯和各种作物的用水情况,拟定规划水田的灌水定额。依据灌水次数、每次灌水延续时间24小时、项目区主要作物种植比例,推算出各种作物每次灌水的灌水率。TTMQ360万本次灌水的灌水率;净作物每次灌水定额;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比例;T本次灌水延续的时间;T每天灌水时数,一般自流灌区按24H/D计,扬水灌区按2020H/D计。灌水率计算结果见表4533;根据灌水率计算农田逐月净需水量,计算结果见表4534。表4533灌水率计算结果表单位天、M3/S万亩水稻烤烟玉米油菜小麦作物月份灌水时间灌水率灌水时间灌水率灌水时间灌水率灌水时间灌水率灌水时间灌水率净灌水率15020870661086925013970661080037052905294716201620551620401743054023346514584015916167412151215841215121591050139013911501857066108461250139706610800表4534农田逐月需水量单位万M3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毛需水量666962614355133381224911228571657168176533626169140净需水量5335500834841067097998983457345736535226500855312将表4534中每月某作物灌水定额进行叠加乘以某作物面积,即得项目区逐月用水量。各种作物逐月用水量相加,即得项目区逐月用水总量。项目区全年需水量为69140万M3。44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用水为农业灌溉用水,项目区全年需水量为69140万M3。项目区水源共能为项目区提供灌溉用水7086万M3,多余需水量1720万立方米。水量完全满足灌溉需要。45公众参与分析A可行性研究阶段公众参与情况项目的建设受到县、乡政府高度重视,项目论证工作中,农、林、水、环保、电力各部门通力协作,本着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治理生态环境,加速发展市、镇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积极参与项目的组织策划工作。项目区群众渴望早日进行项目建设,配套相应农田水利及道路设施,从而达到提高耕地产出率、方便田间管理和生产的目的。项目区群众积极支持土地整理工作,积极配合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勘测和权属调查工作;项目区边界的选择及工程方案的布置均广泛征求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区群众表示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积极配合项目实施,以投工投劳,以资代劳的方式投入项目建设。项目区群众表现出的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行动和热情,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B)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项目实施深得人心,当地群众对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见1)项目能够尽快实施,改善区内土地灌溉排水条件,增强土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的产出。2)各有关部门切实落实项目的实施,让当地群众能够参与到项目中来,以便项目能更加贴近实际。3)沟渠以浆砌石浇灌为宜,过水断面最小宽度不应低于030M。C)项目申报后公众参与方案项目申报后,市有关负责人和设计单位深入实地进行了详细的踏勘。踏勘过程中让镇、村一级有关人员和村民参与了对项目的讨论,采纳了其合理化建议,使可行性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方案更加符合实际。项目在设计阶段将更加全面和广泛的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让受益群众积极参与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审查,听取群众对项目具体设计的建议,接受其合理化建议,从而进一步细化、优化方案,为项目高效、顺利的实施奠定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让项目区群众积极投身项目建设,并接受群众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全方位的监督,使项目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组应充分听取群众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意见,一旦发现问题,应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或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弥补后,方可验收。在项目建后运行管护中,首先应让群众认真积极参与土地权属调整工作,使其权属调整方案顺利落实;其次让群众积极投身项目建后运行管护工作中,使广大群众在生产工作中,用好、管护好农田基础实施,保护好基本农田。在项目后评价阶段,让群众积极提供项目区的耕地地力、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等方面的有关数据资料,为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积累经验,使以后的项目少走弯路,节省投资,使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51规划原则本项目规划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在规划中应遵循下列原则A合理利用原则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适宜性评价和限制因素分析结果,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布局,通过对项目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B可持续利用原则在改变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时,必须充分预测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后果,尽量使之朝有利于长期利用的方向发展,避免不利的发展趋势。C可行性原则规划方案可行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实现预期目标;二是规划方案在经济上合理,即成本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产出投入比高。项目区应坚持因地制宜,山、水、林、田、路、电、村等综合规划为主导思想,全面规划,集中连片,统一整理,综合治理;坚持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配套,依靠科学、保证质量、注重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的原则对项目进行规划布局,合理布置灌排系统和道路系统,建立起高效优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52建设标准根据某某县某某乡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外围已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项目区地质、水文、土壤、地形条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为依据,确定项目规划标准。A土地平整工程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以及作物种植制度,地类规划为水田,为便于机械耕作,格田宽度控制在212M之间,坎高控制在15M以内;尽量使平整工程的土方量最小,同时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B道路工程为方便农业生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项目区内应完善道路系统。项目道路工程规划以某某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JT/J20189)、土地整理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为依据,田间道设计为4M宽,最大纵坡控制在9以内,路拱2535;生产路依据地形设计路宽为2M。C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总体上按照“灌得进、排得出”的原则,建设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排灌体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水资源状况,确定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排涝按照10年一遇,1日暴雨15日排出的标准设计。53规划方案比选531备选方案A)土地平整平整方案完全平整、局部平整。平整方式机械作业、人工作业及机械人工相结合。B)农田水利引水方案河流取水方案、水库取水方案;灌溉方式明渠灌溉方式和管道灌溉方式。C)道路工程保留原有道路方案、新建道路方案和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532规划方案综合分析比较A)土地平整1)土地平整方案完全平整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可使格田宽度和走势更加合理,易于开展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各项工程的布置;缺点是填挖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对表土造成极大破坏。局部平整优点是挖填工程量小,投资低,有利于保护表土层;缺点是新增耕地量有所降低,增大沟渠布置难度。比较结果根据该项目区的特点,考虑到项目区坡度相对较大、现状格田小而凌乱和适应机械化耕作的大趋势,确定对项目区进行全区域平整,即完全平整。2)土地平整方式机械作业方式优点是可大量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适宜缓坡地形(15以下),投资较低。缺点是土地平整后田面平整度较差,对一些死角无法进行平整。人工作业方式优点是适用于各种坡度和复杂地形区域的土地平整,对于机械无法完成的田间死角地段均可用人工平整完成,可对田面进行精细平衡。缺点是作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投资较高。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特点可发挥上述两种方各自的优势,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根据施工成本,施工技术以及当地部门和群众的意见,项目土地平整方式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人机施工工程量比例为19。B)农田水利工程1)取水方案比较项目区利用水源有河流水、水库蓄水。河流水取水方案可达到自流灌溉的目的,管理费用低,运营成本较高,但经过计算,仅用河流水进行灌溉,其水量根本无法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水库取水方案也是自流灌溉,管理费用、运营成本均低,但经过计算,单用水库(塘)水进行灌溉,水量也难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经过分析对比,河流取水方案和水库取水方案虽然单用一种方案水量不够,如果两个方案并用,水量就能满足项目区用水需求。所以项目取水方案采用河流取水方案与水库取水方案相结合的方式。2)灌溉方式比较管道灌溉虽然可节约土地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复杂地形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技术要求高,后期管理较难。相反明渠灌溉具有直观、运用方便、维护维修简单、成本低廉,施工工艺为大众所熟悉等特点。根据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本项目的取水方式规划为明渠灌溉方式。C)田间道路工程1)保留原有道路方案此方案优点是完全利用原来道路设施,不增加投资。缺点是原道路系统凌乱,路面差,密度小,不方便群众生产和机械耕作。2)新建道路方案。此方案优点是可科学布置全新的道路系统,再配合渠网布局,可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的面貌格局,利于机械化耕作,且新建道路路面较好,畅通性较好。缺点是完全新修道路将大大增加项目的投资。3)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此方案兼尽可能的利用了原有道路,既兼顾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也避免了以上两种方案的缺点。改建部分原有道路没有新建道路所产生的权属调整,同时投资相对较低。在现有道路网基础上新建少量田间道可使现有道路系统更加合理,由于数量较少,所产生的投资也较低。3)比较结果为了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设施,避免过多权属调整所带来的不便,在有限的投资范围内使田间道路更加合理和方便,经征求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本项目道路工程方案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532规划方案选择在实际考察项目区实际情况和听取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本项目土地平整采用完全平整方案,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农田水利采用河流取水和水库取水相结合的取水方案,采用明渠灌溉方式。道路工程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54总体布局541土地利用布局A)土地利用布局项目区土地规划后为灌溉水田,面积72856HM2,占建设规模的8907。B)作物种植结构设计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种植习惯、水土资源、劳动力等条件,确定项目区种植水稻、烤烟、玉米、小麦和油菜。542工程平面布置5421土地平整A)客土回填项目区中部存在部分冷浸田,面积8HM2,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项目设计对冷浸田进行客土回填,回填深度045M,回填方量36万M3。客土来源于距项目区5KM左右的勐柳山上。B)土地平整耕作田块是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所围成的地块,是田间作业、轮作、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田块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基本要素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灌排渠系、田间道路等作业的发挥以及生产效率和管理的便利性。田块布局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根据项目区灌排设施和道路设施,项目区规划103个田块,平整面积77344HM2。1耕作田块方向项目区属平原地貌,充分考虑项目区光照因素和灌排条件,本项目田块方向主要为南北方向,即平行于某某方向。2耕作田块长度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益和合理地组织田间生产,有利于组织灌水和平整土地,本项目耕作田块长度方向为垂直于等高线方向。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坡度和坡向情况,设计田块长度为60450M。3耕作田块宽度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排水以及防止风害等要求,同时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本项目耕作田块宽度设计为150580M左右。4耕作田块形状根据项目灌排设施及现有道路布局,确定耕作田块形状以长方形和梯形为主。5格田设计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项目区现有格田为东南走向,决大部分格田宽212M。充分考虑项目区光照因素和灌排条件,格田长边沿东南布设,灌溉水田形状呈长条形。为便于机械化耕作格田设计长度为60M,宽度212M,格田田面不允许有起伏。格田之间以田埂(坎)为界,埂(坎)高03M,埂顶宽30CM。C)土地翻耕项目区内土地平整完整后,由于开挖造成土壤过于密实,不便于耕种,因此在平整完后对格田挖方部分进行土地翻耕,土地翻耕面积为38672HM2。D)田埂修筑项目对平整后的的全部格田修筑田埂。5422农田水利A)灌排工程布置1灌溉工程布置灌溉水源该项目区灌溉水源主为杨梅坡水库、一朵墙水库、清水河水库和油竹河水库。输配水工程针对项目区地形条件、水源条件以及项目区灌溉系统的状况,渠系设计为斗渠、农渠二级。斗渠1取水于清水河水库,下设农渠2条,负责项目区东北片区的灌溉任务。赧等大沟全长6KM左右,设计流量07M3/S,蛮丈沟和中沟均取水于一朵墙水库,沿等高线走向,下设农渠共同完成项目区北部清水河以下片区的灌溉任务。双坝塘沟取水于清水河和大青树河,沿东北西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