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建筑结构设计2第一节工程概况2第二节设计依据2第三节结构选型3第四节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4第二章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7第一节室内给水系统的确定7第二节设计参数的确定9第三节给水管网水力计算13第三章室内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9第一节建筑排水系统与排水体制19第二节室内排水系统的确定20第三节排水管道水力计算21第四章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及卫生器具的安装28第一节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28第二节室内排水管道的安装31第三节常用卫生器具的安装34第一章建筑结构设计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建筑面积地下5287平方米,地上31722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91米,耐火等级为级,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为储藏间,地上六层为民用住宅。设两单元,每梯两户,户型为三室两厅,一厨两卫,每户建筑面积为129平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为毛石基础。第二节设计依据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标准冻深060KN/040KN/11M二、设计规范及使用相关图集设计规范及使用相关图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三、楼面设计活荷载楼面设计活荷载不上人屋面05KN/客厅卧室20KN/阳台25KN/卫生间厨房楼梯20KN/使用及施工堆料重量不得超过以上值四、结构计算程序(PKPM20035)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作部。第三节结构选型一、砌体结构形式根据楼板传递荷载的路径可分为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一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1横墙间距小,纵横墙有拉结,所以房间的整体性好,空间刚度也大,对抵抗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以及地基不均匀变形有利;2横墙承重体系,纵墙主要起维护、隔断和将横墙连成整体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在纵墙上开设门、窗洞口,外纵墙的立面处理比较灵活;3由于预制楼板直接放在横墙上,省去了进深梁,减少了楼盖厚度,增加了室内空间,施工也比较方便,但增加了墙体材料用量;4竖向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屋面或楼面荷载楼板横墙基础地基二纵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1、横墙间距可以加大,房间的使用空间较横墙承重体系增加,但横墙间距受现浇板的跨度和墙体截面的限制不宜太大;2、纵横墙承受的荷载比较均匀,常常可以简化基础的类型,便于施工;3、纵横两个方向的空间刚度均比较好。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为屋面(或楼面)荷载短向板进深梁纵墙基础地基该建筑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采用现浇楼板将竖向荷载双向传递到纵横墙上,形成纵横墙承重体系。二、楼盖、屋盖和圈梁结构选择根据当地情况,楼盖、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层层设圈梁。三、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表柱梁板C30C30C302砖及砂浆砖及砂浆表0000以下墙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四层MU10烧结普通砖,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墙五、六层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地下库房,一层至三层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3钢筋热轧钢筋HPB235、HRB335第四节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一、结构布置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受力钢筋)20MM梁柱(受力钢筋)30MM(二)板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板底钢筋不得在跨中搭接,其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10D,且应伸过梁中心线,板顶钢筋不得在支座搭接,在非支座处板顶钢筋的下弯长度比板厚小20MM,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为,见图AL楼板梁10DB/2LA钢筋锚固长度示意图2现浇板施工中防止负筋被踏陷以保证板的有效高度,应采取设置垫块或铁马等有效措施。3楼板在120墙下未设梁时,墙下楼板底部均附加31680通长钢筋伸至楼板两端支座内。(三)梁、柱1梁、柱箍筋两端应做成135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2梁纵筋应均匀对称的布置在梁截面中心线两侧;3柱与梁、圈梁交接处上下端各600范围内箍筋加密为100;4圈梁圈梁的作用(1)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墙构成整体的箱型结构,防止预制楼板散开和砌体墙出现平面的倒塌,以充分发挥每片墙体的抗震能力。(2)可以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3)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使墙体裂缝仅在两道圈梁之间的墙段内发生,斜裂缝的水平夹角减小,砖墙抗剪强度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和提高。(4)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对装配式楼盖在水平面内进行约束,提高楼板的水平刚度,保证楼盖起整体横隔板的作用,以传递并分配层间的地震剪力。(5)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与地表裂缝对房屋的影响,特别是屋盖处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6)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芯柱一起对墙体产生的约束作用,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预制板散落及墙体出平面倒塌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圈梁能使纵横墙体保持如箱型结构的整体性,有效抵抗来自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圈梁的构造要求(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2)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当地基为软弱土层或严重不均匀时,应增设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5构造柱构造柱主要的作用是与圈梁连接,对墙体起约束作用,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抗侧能力和变形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和延缓倒塌的措施。构造柱的构造要求(1)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以提高构造柱的抗剪承载力。(2)房屋中设置构造柱时,应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宜砌成马牙茬,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体不小于1M。(3)七度时超过六层八度时超过五层和九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与采用414,箍筋间距应不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以考虑角柱可能受到双向荷载的共同作用及扭转的影响。(4)构造柱与砖墙是共同作用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远远高于砖墙的弹性模量,为了使两者能更好的协同工作,应尽量提高砖砌体强度,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后浇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需过高,一般不低于C15,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为宜,为便于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应沿构造柱全高留有一定的混凝土外露面,或利用马牙茬作为混凝土外露面,并沿墙每隔500MM设2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墙的构造要求(1)构造柱和圈梁的交接处应整浇,柱和墙体连接处应砌马牙茬,并沿墙高设26500的拉结筋,每边深入墙体内10M或至墙端。(2)内纵墙与横墙交接处需咬搓砌筑,并沿墙高设26500的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10M或至墙垛后砌非承重墙,设26500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500,60砖墙必须用M10水泥砂浆砌筑。(3)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15米,外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21米或开间尺寸的一半,且内外墙上洞口的位置不应影响内外纵墙与横墙的整体连接。(4)所有纵墙均应在楼盖、屋盖标高处设置加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50MM,上下纵筋各不应小于3/10,箍筋不小于6,间距不大于300MM。(5)房屋顶层和底层的窗台标高处,宜设置沿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宽度不小于240MM,纵向钢筋不小于6。第二章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一、设计任务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市修建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建筑面积地下5287平方米,地上31722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91米,耐火等级为级,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为储藏间,地上六层为民用住宅。设两单元,每梯两户,户型为三室两厅,一厨两卫,卫生间设有浴盆、淋浴器、坐便器、洗手盆等卫生器具。要求设计该大楼给水排水工程,具体项目有室内给水工程,室内排水工程。二、建筑设计资料建筑设计资料包括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该建筑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为毛石基础。三、城市给水排水资料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大楼南面有一条DN200的市政干管,常年可资用水头028MPA。该城市设有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管道采用污废水合流制。第一节室内给水系统的确定一、建筑给水方式选择由小区室外生活管网直接供给,每户用水量单独计算,水表设于管道井内,给水管网采用下行上给式。二、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引入管是一个建筑的总进水管,或称入户管,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一般建筑引入管可以设一条,从建筑中部引入。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或者档次比较高的建筑,引入管需要设两条,分别从建筑物的两侧引入,以确保安全供水,当一条管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另一条管道仍可保证供水。本设计采用两条引入管。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一般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上应装设水表计量建筑物的总用水量,引入管一般是埋设在地下的,为了水表修理和拆装方便,也为了水表读数方便,需要设水表井,水表及相应的配件都设在水表井内。3给水管道给水管道系统包括干管、立管、支管等,干管是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立管中去的水平管道,立管是将干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楼层的竖直管道,支管将立管送来的水输送给各个配水装置。4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的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或检修用的各类阀门截止阀、止回阀、闸阀、安全阀、浮球阀,以及各种水龙头和各种仪表等。三、给水管道布置1各层给水管道采用暗装敷设,管材采用PPR冷水管,热熔连接;2管道外壁距墙面不小于150MM,离梁柱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支管距墙梁柱净距为2025MM;3水管与排水管道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给水管在排水管上面;4立管通过楼板时应预埋套管,且高出地面1020MM;5在立管横支管上设阀门,管径DN50MM时设闸阀,DN50MM时设截止阀;6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设套管;7给水横干管敷设坡度I0002坡向水表或泄水口。四、管材和附件1管材近年来,给水塑料管的开发在我国取得很大的发展,有硬聚乙烯塑料管(UPVC)、聚氯乙烯管(PP)、聚乙烯管(PE)和聚丁烯管(PE)等。另外还开发了兼有钢管和塑料管优点的钢塑复合管和以铝合金为骨架,管道内外均为聚乙烯的铝塑复合管。这些管道都具有卫生条件好、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它们是镀锌钢管的替代管材。本设计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冷水管。2管道附件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45规定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1)居住小区给水管道从市政管道的引入管段上;(2)居住小区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分割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3)居住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的起端;(4)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上;(5)环状管网的分干管、贯通支状管网的连接管;(6)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个及3个以上时应设置;(10)卫生器具(如大、小便器、洗脸盆、淋浴器等)的配水管上;(11)某些附件,如自动排气阀、泄压阀、水锤消除器、压力表、洒水栓等前、减压阀与倒流防止器的前后等;(12)给水管段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给水管道上的阀门设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应设置在易操作和方便检修的场所。暗设管道的阀门应留检修门,并保证检修方便和安全;墙槽内支管上的阀门一般不易设在墙内。第二节设计参数的确定一、生活给水用水量标准与参数确定多层住宅用水定额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按建筑物性质和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查新编给排水工程表,住宅每户按4口人计,用水定额选250L/人D,时变化系数为25,供水时间为24小时。用水量定额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建筑物性质、卫生器具与用水设备完善程度以及水价等各种因素确定的。用水量定额的选用,直接影响给水系统的设计与投资。本建筑为住宅,住宅类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应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与地区条件按表11选用。表11住宅类别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用水量定额/L/人D小时变化系数HK一类有大便器、洗涤盆851503025二类有大便器、洗涤盆、洗脸盆、洗衣机、热水器与沐浴设备1303002823普通住宅三类有大便器、洗涤盆、洗脸盆、洗衣机、集中热水供应(或家用热水机组)与沐浴设备1803202520别墅有大便器、洗涤盆、洗脸盆、洗衣机、洒水栓、家用热水机组与沐浴设备2003502318选用表11的用水量定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别墅用水量定额含庭院绿化用水与汽车抹车用水。2当地主管部门对住宅生活用水量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应当按当地规定执行。二、用水量计算根据以上的参数确定,按计算最高日用水量,由相应的时变化10DDMQQ系数按式求出最大时用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只能用来设计室外给HDHKTQH水管道,如小区的给水管道,设计室内给水管道时,只能用于选择水泵,而不D能用于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因为室外管网供水区域大,用水人数多,范围越大,同时用水的可能性越小,用水高峰越不明显;用水量大致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用最大小时用水量来计算室外给水管网是能够满足要求的。HQ用水人数人用水量定额(L/人D)最高日用水量(/D)3M时变化系数最大时用水量(/H)3M供水时间H64496250242521924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是在完成给水管线布置,绘出管道轴侧图后进行的。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给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和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复核室外给水管网的谁也是否满足室内给水系统所需要压力的要求。一、建筑物的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一我国根据住宅用水特点,住宅类建筑采用概率法进行设计秒流量计算,其他公共建筑采用平方根法。住宅建筑生活给谁管道的设计秒流量按下列步骤与方法计算。1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量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数,按下式计算最大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36020TNMKQUGH式中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0U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QM每户用水人数;小时变化系数;HK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GNT用水小时数,H;02一个卫生器具给谁当量的额定流量,L/S2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计算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GCNAU4901式中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对应于不同的系数,见表12;CA03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谁当量与同时出流概率U,按下式计算管G段的设计秒流量GGUNQ20式中计算管段上的设计秒流量,L/S。GQ4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谁当量平均出流概率的给水支管的给水干管,该管段的最大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按下式计算GINU00式中给水干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0U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I相应支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GN二因住宅的用水特点为用水时间长,用水设备使用情况比较分散,卫生器具的同时出流概率随着卫生器具的增加而减少,故住宅生活给水的设计秒流量计算应采用概率法J1服务于每层两户的六层普通住宅型,每户两卫一厨,生活热水由家用燃气热水器供应,每户的卫生器具及当量为洗涤盆1只(N10),坐便器2具(N05210),洗脸盆2只(N075215),淋浴器1具(N075),洗衣机水嘴1个(N10),浴盆1个(N12)。用水定额为250L/(人D),户均人数为4人。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1005207520751012645GN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量概率为236024503620TMKQUGH根据查下表表12/0CA/0UCA100003234000281615000697450032632000109750003715250015126000462930001939700055553500237480006489得001263CA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如进户管1处52404561023119490GCNU管段上设计秒流量SLQGG/2042020J1其余管段上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同上。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管段编号GN/0U/SLQG/016452240520521212922290307523258222089108343872217281344551622151215656645221365176677742212571952管道系统设计秒流量当建筑物内采用外网直接供水的供水方式或采用二次提升方式,但不设水箱、蓄水池,只设吸水井,以及部分直供,部分用泵提升直供(不设水箱、蓄水池)的方式供水时,应按其负担的卫生器具的给水当量数,按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计算引入管的设计秒流量。第三节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建筑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内容包括确定给水管网各段的管径,计算各管段D通过设计秒流量时所造成的水头损失,根据每段的水头损失,求整个管网系统HH所需水压,复核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能否满足系统最不利配水点所需要的水压,H根据计算压力选择水泵、水箱或气压水罐等加压设备并确定其所需扬程、安置位置和安装高度等。而进行计算,必须先了解管道布置,管段长度,管道材料,流量等等,所以管道的计算是在完成管道布置,绘出管道系统轴侧图以后,根据用水龙头等用水配件的布置,轴测图中的管道位置,管轴线标高等进行计算。水力计算的基本步骤是选择最不利配水点,确定计算管路,根据卫生器具的当量数计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根据设计秒流量和各管段的控制流速,查水力计算表,确定各管段的管径D和单位管长的水头损失I,然后计算最不利管路的总水头损失,最后根据系统所需总水压力选水泵及其它加压储水设备并确定设备安装高度等参数。由于各种建筑所选择的给水方式不同,其水力计算步骤和方法也稍有不同,本建筑为下行上给式供水方式,其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轴测图(系统图)确定最不利计算点,选出计算管路,如果在图中难以判断最不利点,则同时选择几条可能为最不利点的计算管路,分别进行水利计算,比较各管路系统所需要的总压力,其最大值即为该系统的最不利管路的计算值,即系统所需的总压力。2从最不利点开始,按流量变化处为节点进行管段编号,将计算管路划分为计算管段,标出两点之间各管段管长。3求各管段设计秒流量,设计秒流量有两种计算方法,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工业企业生活间或住宅,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4根据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计算各管段的管径D及水头损失I。5最不利管道上所有管段的水头损失迭加后,计算建筑物所需的总水头H,确定建筑物所需的总水头H后,根据计算值校核初定给水方式,即所需水头与资用水头(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比较,确定给水方式若HH0满足要求,市政管网的水压完全可以满足室内管网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要求,不需要设置水箱、水泵,采用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方式可行。若HH0可分两种情况(A)令HH0H,H值很小时,可以适当调整H值,使HH0一般方法是放大部分管段直径,D增大,则水头损失下降,H值降低,即可满足要求。(B)H值很大,HH0相差较大,无法调整时,则应修正原方案,必须考虑在给水系统中增设升压设备,采用设气压水罐或水泵的增压供水方式。6根据各管段设计秒流量和控制流速,确定各个非最不利管路各管段管径。7选择水泵或气压水罐等设备一般根据系统所需总压力和系统最大小时流量选择水泵。一、确定管径根据管段的设计流量,按下式确定管径VQDG4式中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GQSM/3管段管径,M;D管段设计流速,VS/当管段的设计流量确定后,管段中的水流速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管网系统的能否正常运行、以及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因流速与管径成反比,与水头损失成正比。流速小,管道材料等投资增大;流速过大,易产生水击,引起噪声,损坏管件及附件,同时因压力损失增大,造成水泵扬程和日常耗电等经常性费用增大;因此对管道中的水流速度必须做出限制,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应按下表采用,而且住宅的入户管公称直径不易小于20MM。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管道公称直径(MM)15202540507080水流速度M/S10121518二、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宿舍、损失以及水表的水头损失等。(一)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根据水力学基本原理,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可按水力坡降进行计算,公式如下ILHY上式中的给水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I应按下式计算851748510GJHQDCI其中为管段计算内径。JD实际工程设计时,计算量比较大,一般不使用以上公式,逐段计算,而是直接使用根据上述公式编制而成的水力计算表,即根据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控制流GQ速在正常范围内,在不同材料管道的水力计算表或图中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的UD水头损失。I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当管道中管配件当量长度资料不足时,可按管件的连接情况,按管网的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取值1管配件内径与管道内径一致时,采用三通分水时取253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1520。2管配件内径比管到内径略大时,采用三通分水时,取506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035。3管配件内径比管到内径略小时,管配件的插口插入管口内连接,采用三通分水时,取708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540。(三)水力计算选择计算管路,由于给水立管的卫生器具都相同,故只计算JL1即可。由轴测图确定最不利配水点为洗脸盆,并对计算节点编号,计算管路为A、B、C、17如图所示。该工程为住宅建筑根据公式计算各管段设计秒流量。GGUNQ20由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控制流速在允许范围内,查给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可得管径D和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由公式计算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IILHY。各项计算结果均列入给水管网水力计算表中。YH给水管水力计算表卫生器具数量/当量洗脸盆洗涤盆坐便器洗衣机淋浴器浴盆管段编号管段长度M07510051007512当量总数GN设计秒流量QSL/管径MM流速SM/水力坡降1000I水头损失MAB138111200292007740000552BC2921113750402506118790054C15121211164505225079287001461243424222129075320742042008823298484442581084006512100035342912612666387134400801774005245291681688851615650059768002356322010201010106451765006695200316735241224121212774195500741141004合计1021由各管段设计秒流量,控制流速在允许流速范围内,查给水管水力计算表,GQ可得计算管段管径D和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和总沿程水头损失;由计算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和总沿程水头损失;ILHY各项计算结果填入上表。总水头损失MH31022J1三、水表选择及计算因住宅建筑用水量较小,总水表及分户水表均选用LXS湿式水表,总水表安装在67管段上,分户水表安装在C1管段上。总水表设计秒流量195702GQSL/HM/3选用旋翼式LXS40C水表,公称直径40MM,计量等级B级,最大流量20,公称流量10HM/3HM/34102AX,SBQKKPAHBGD523722C1管段上的入户水表设计秒流量0521872GQSL/HM/3选用旋翼式LXS20C水表,公称直径20MM,最大流量5,公称流量25。HM/325012MAX,SBQKKPAHBGD4872本建筑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所需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为HH1H2H3H4H5H给水系统所需要的水压,MH2OH1最不利点至管网起点的高程差,取5110MH2计算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取233MH2OH3水表的水头损失;取145MH2OH4管网最不利点所需的流出水头,取2MH2OH5富裕水头,取2MH2O54321HH17451331462228OM242所以采用市政给水官网直接供水能满足建筑给水所需水压的要求。第三章室内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一节建筑排水系统与排水体制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由排水管道系统与排水通气管道系统组成。排水管道系统一般包括卫生器具排水管(含存水弯)、有一定坡度的横支管、立管、横干管和排出到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排出管。建筑内部排水管道系统应设清通设备,包括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等。通气管系统包括立管通气管、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安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等。一排水系统的分类一按所排除污废水的性质分类1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排除大便器(槽)、小便器(槽)以及用途与此相似的卫生设备排除的污水。2生活废水排水系统排除洗涤废水,即盥洗、淋浴室、洗涤间内用水设备产生的废水排水系统。3生活排水系统排除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水系统。4建筑雨水系统排除屋面雨雪水的系统。5工业废水排水系统排除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系统。二按通气方式分类1伸顶通气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立管伸顶,使其与大气想通。2专用通气的排水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立管或利用另一根排水立管通气,使排水立管自上至下均能与大气相通。3环形通气的排水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和环形通气管,使排水系统的立管和横支管均能保持与大气相通。4器具通气的排水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和环形通气管,并将通气管系与每个卫生器具的水封出口相连。5有特制配件的伸顶通气排水系统,在伸顶通气排水系统的立管与横支管连接处及立管根部设置特制配件。三按水力状态分类1重力流排水系统利用重力势能作为排水动力,管系排水按一定充满度设计,管系内水压基本与大气压力相等的排水系统。常见的和传统的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均为重力流。2压力流排水系统管系排水按满流设计,管系内整体水压大于(局部可小于)大气压力的排水系统。重力流排水有困难或组团排水为减小排水管径时,可采用压力流排水。第二节室内排水系统的确定一、设计说明(一)排水方式的选择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排水方式的选择应遵循1当城市有完善的污水处理厂时,宜采用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用一个排水系统接纳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出户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系统或合流制排水系统。2当城市无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厂能力有限,生活污水需要经过局部处理时,宜分别设置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生活废水排水系统。少数污废水负荷较小的建筑和污废水不便分流的建筑,如办公楼、标准较低的住宅等,也可采用生活污水排水系统。3对含有害物质、含大量油脂的污、废水,以及需要回收利用的污废水,应采用单独的排水系统收集、输送,经适当处理后排出或回收利用。采用什么方式排出污水和废水,应根据污废水的性质,污染程度以及回收利用价值,结合市政排水系统体制,城市污水处理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二通气方式的选择1生活排水管道或散发有害气体的生产污水管道,均应将立管延伸到屋面以上进行通气。2建筑物排水系统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污水立管伸到屋顶以上通气时,允许设置不通气排水立管。不通气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可查规范得到。3多层建筑内,底层的生活排水管道与标准层生活排水管道分开排出时,底层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采用立管工作高度3M时的数值。4下列情况应设置专用通气立管。1建筑物内,设有卫生器具的层数在10层及10层以上且排水立管管径不宜放大时。2生活排水立管所承担的卫生器具排水设计流量,如超过规范中无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时。5下列情况应设置环形通气管。1同一排水支管所连接的卫生器具在4个及4个以上,且污水支管长度大于12M时。2同一排水支管所连接大便器在六个及六个以上时。3排水横支管的计算充满度超过05,水流速度大于2M/S时。4使用要求较高的建筑或高层公共建筑,在上述规定以外时,亦可设置环形通气管。6对卫生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管道宜设置器具通气管。三排水管道的组合类型1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只有一根排水立管,没有专门通气立管的系统。按建筑层数和卫生器具的多少,它可分为无通气李冠的单立管排水系统、有通气立管的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三种形式。其中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适用于各类多层、高层建筑。2双立管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适用于污废水河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3三立管排水系统三立管排水系统,由一根生活污水立管、一根生活废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两根排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气立管。适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多层、高层建筑。(四)排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应能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首先,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其次,排水管道系统气压稳定,有害有毒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环境卫生;第三,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本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本设计中的卫生设备有洗脸盆,洗手盆,浴盆,大便器,小便器,污水盆,洗涤盆,地漏等。2排水管道系统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排水管,存水弯,横支管,立管,埋地横支管,排出管等组成。3清通设备清通设备有检查井,清扫口,检查口。4通气管系统根据环保要求,结合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该建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由于建筑高度及每根立管所承担的排水当量较小,为使排水管道中气压波动尽量平衡,防止管道水封破坏,污水管道仅设伸顶通气管。第三节排水管道水力计算一、排水定额卫生器具排水定额主要用来计算建筑内部各管道的排水设计秒流量,从而确定各管段的管径,为便于计算,与建筑内部给水一样,以污水盆排水量033L/S为一个排水当量,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033L/S的比值作为该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每户的卫生器具列表如下序号卫生器具名称排水流量/SL当量个数1洗脸盆02507522洗涤盆0672013坐便器206024洗衣机051515淋浴器01504516浴盆10301二、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住宅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按下式计算,即()MAX120QNQPU02式中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UQ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NP根据排水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MAX使用上式计算排水管起始端,如果连接的卫生器具较少,可能会出现计算所得流量大于该管段上所有卫生器具排水量的累加值的情况,此时应按该管段上所有卫生器具排水量的累加值作为设计秒流量三、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经济地确定管径、管道坡度,以及确定设置通气系统的形式,以使排水系统正常地工作。(一)计算规定,为确保管系在良好的水力条件下工作,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水力要素的规定1管道坡度污水管道设计坡度与污水性质、管径与管材有关。建筑内部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的坡度有通用坡度与最小坡度两种。通用坡度为正常条件下应保证的坡度,最小坡度为防止管道产生沉积物必须保证的坡度。生活污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宜按通用坡度采用,当生产污水中含有铁屑等密度大的杂质时,管道的最小坡度应按自清流速确定。建筑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小坡度见表建筑塑料管排水横干管的最小坡度和最大计算充满度管外径/MM最小坡度最大充满度/H/D管外径/MM最小坡度最大充满度/H/D50001205125000350575000705160000306900005052000003061100004052管道流速,为使悬游在污水中的杂质不致沉淀在管底,并且使水流能及时冲刷管壁上污物,必须有一个最小保证流速040M/S,为了防止管壁因受污水中坚硬杂质高速流动的摩擦而损坏,和防止过大的水流冲击,管道内最大允许流速70M/S。3管道充满度UPVC横管最大充满度外径DNMM507590110125160200壁厚TMM20233232324050内径MM3607048361036118615201900最大充满度H/D05050505050606(二)最小管径的确定为防止排水管道的淤塞,减少污水管道的维护工作量和管理费用,建筑内部排水管的最小管径有以下要求1大便器的排水管径不得小于100MM;2建筑物内排出管的管径不得小于50MM;3多层住宅厨房间的立管最小管径为75MM。(三)排水立管管径排水立管按通气方式可分为普通伸顶通气、专用通气立管通气、特制配件伸顶通气和不通气四种情况。排水管径按立管的计算设计秒流量和上述四种情况下的排水立管最大允许排水流量可查规范确定,本设计采用普通伸顶通气。设有通气管系的塑料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排水能力L/S排水能力L/S污水立管管径/MM仅设伸顶通气立管有专用通气立管或主通气立管污水立管管径/MM仅设伸顶通气立管有专用通气立管或主通气立管5012110541007530125751609038160120280(四)水力计算1P1排水管排水横支管水力计算表卫生器具数量/当量管段编号洗脸盆075淋浴器045坐便器60当量总数PN设计秒流量L/S管径DMM坡度I10107502550000923104501550000930116452151100009立管接纳的排水当量总数(0750456)6432P立管最下部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SLQU/58302412查规范选用立管管径为110MM,因设计秒流量小于规范中110MM排水塑料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最大允许排水流量54L/S,所以不需设专用通气管。1PP1系统图2P2排水管P2横支管水力计算表卫生器具数量/当量管段编号洗涤盆(20)当量总数PN设计秒流量L/S管径MM坡度I1012006750002立管接纳的排水当量总数206120P立管最下部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SLQU/5016702查规范选用立管管径为75MM,因设计秒流量小于规范中75MM排水塑料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最大允许排水流量30L/S,所以不需设专用通气管。3P3排水管排水横支管水力计算表卫生器具数量/当量管段编号洗衣机15洗脸盆075坐便器6浴盆30当量总数PN设计秒流量L/S管径MM坡度I1211505500032011225075500033413010500045401190301100045立管接纳的排水当量总数为(22590)6675PN立管最下部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SLQU/9730256712查规范选用立管管径为110MM,因设计秒流量小于规范中110MM排水塑料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最大允许排水流量54L/S,所以不需设专用通气管。P3P3排水管第四章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及卫生器具安装第一节室内给水管道安装进行建筑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必须首先了解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设计情况,使用功能和室内所有建筑设备设计的整体布置方案,然后综合考虑本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布置,同时兼顾其他专业设计。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满足最佳水利条件的要求1给水管道布置应力求短而直;2给水引入管宜布置在用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3给水干管宜靠近用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二、满足供水安全可靠而提出的要求1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支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为环状管网的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供水。当室外为枝状管网,但由于两个水厂供水,或有两条市政干管,能保证双向供水时也认为合乎要求,上述两种布置如不可能时应采取设储水池(箱)或增设第二水源作为保证安全供水的措施;2引入管的敷设,其室外部分埋深由土壤的冰冻深度及地面荷载情况确定。通常敷设在冰冻线以下200MM,覆土不小于0710M的深度;室内部分不应埋设太深,一般在管沟里,地面下不小于03M,如果直接埋地敷设,室内管道覆土深度一般为030040M,室外管道比室内管道埋深大的多,所以室外管道进入室内时要抬高,然后埋地走管。引入管进入室内,必须注意保护引入管不致因建筑物的沉降而受到破坏,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引入管从建筑物的外墙基础下面通过,管道应有混凝土基础固定管道;引入管穿过建筑物的外墙基础或穿过地下室的外墙墙壁进入室内时,引入管穿过外墙基础或地下室的外墙的部分,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100MM,孔洞直径一般应大于引入管直径200MM,当给水引入管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预留孔洞尺寸为300MM200MM长宽。而且管道应有套管,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应采用柔性防水套管连接。管道穿过孔洞安装好以后,用水泥砂浆堵塞,以保证墙壁的结构强度。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向室外给水管网或坡向阀门井、水表井,以便于检修时排放存水。3给水管宜敷设在不结冻的房间内,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4室内给水管道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明装时,管道沿墙、梁、柱、天花板、地板等处平行敷设;暗装时,给水横干管除直接埋地外,易敷设在地下室、顶棚或管沟内,立管可敷设在管井中。(1)干管安装明装管道的干管按住沿墙敷设时,管外皮与墙面净距一般为3050MM,用角钢或管卡将其固定在墙上,不得有松动现象。为了便于维修时放空,给水横管宜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另外管道应采取防震隔音、防冻、防结露等措施。(3)管道平行安装时,其中心距可按附录2规定。(4)立管安装立管一般沿墙、梁、柱或墙角敷设。立管外皮与墙面净距见表。立管穿楼板时,宜加套管,立管的接口不应设在套管内,以免维修不便。安装带有支管的立管时,应注意支管预留口位置的准确性。立管上应设管卡,安装数量见表。立管外皮与墙面净距DN/MM3232间距/MM25353050立管管卡设置建筑物层高/M55每层设置个数/个12安装要求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M均匀安装(5)支管安装支管一般沿墙平行敷设,用钩钉或管卡固定,不得有松动现象。冷水管与其他管道平行安装时,宜设在排水管上面,热水管或蒸汽管下面。垂直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面向的左侧。三、为防止水质再度污染的要求1生活引用水不得因回流而被污染,为此应做到给水管配水出口不得被任何液体和杂质所淹没,并应高出用水设备溢流水位的最小空气间隙为给水管径的25倍,特殊器具和生产设备不可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防污隔断器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2生活引用水管道不得与非引用水管道连接,在特殊情况,必须以引用水作为工业备用水源时,两种管道的连接处应采取断流或其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3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水管管壁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应为05M,交叉埋设时应为015M,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4生活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内;5埋地生活引用水储水池与化粪池净距不得小于10M,生活消防给水合用的水箱(池)应采取防止水质变坏的措施;6严禁生活引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直接连接,用于大便器冲洗的冲洗阀要求有延时、自闭和破坏真空装置。四、为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用功能的要求1无地下室的多层建筑在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设洞口,且管顶上部净不得小于01M;2给水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3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4给水管道不得穿过配电间,否则,给水管的渗漏和破坏,可造成配电间电器设备的短路和故障;5管道在穿过建筑物内墙及楼板时,一般均应预留孔洞,待管道安装后,用水泥沙浆堵塞,以防孔洞影响结构强度。五、为便于安装、检修和少占建筑物空间的要求1水表节点一般装设在建筑物外墙内或室外专门的水表井中。装置水表的地方气温应该在2以上,并应便于检修、不受污染、不被损坏,查表方便。2塑料给水管与其他管道交叉敷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用金属套管保护,建筑物内塑料立管穿越楼板和屋面处应为固定支承点。四、管道连接方式管道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承插连接、法兰连接、卡箍连接、粘接连接等。按其刚度又可分为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又称挠性连接,指允许连接部位发生轴向伸缩、垂直轴向产生一定位移量的连接方式,柔性连接采用的配件有橡胶接头、波纹管。刚性连接指管道连接部位不允许产生任何方向位移的连接方式。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与连接方式,具体见下表管道连接方式与适用范围序号管件连接方式方式说明适用范围1螺纹连接(又称丝扣连接)用螺纹压紧密封的机械连接方式小口径的焊接钢管、塑料管2法兰连接法兰盘间衬垫垫片后,用螺栓拉紧的机械连接方式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等需要经常拆卸的管段或较大口径和管道连接3卡箍连接在管端部分压一凹槽,接口部位外套橡胶密封圈,外用卡箍固定并对橡胶密封圈施加一定的压力的连接方式钢管连接4镶嵌连接用外力将镶件与管子表面压合,形成压力密封的连接方式塑料管、钢管、铜管5焊接连接管道直接对位焊接的连接方式钢管、铜管、热塑性塑料管6热熔连接不需外加黏结剂和焊料,仅对结合面加热熔融,并施加外力使其融合的焊接连接方式热塑性塑料管7承插连接将管道一端的插口插入承口内,并对环隙内用填充材料密封的连铸铁管、塑料管接方式;填充料有柔性的青铅、橡胶密封圈、水泥砂浆8黏结连接用黏结剂将管道黏合密封的连接方式塑料管第二节室内排水管道的安装一、排水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1排水管材采用硬聚乙烯管(UPVC),采用粘接。2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至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3M,并与给水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3当排水管在中间层竖向拐弯时,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排水横管相连接时,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水平距离L不得小于15M;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H2不得小于06M。4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M。5立管在设一个检查口。在水流转角小于135O的横干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6污水立管底部的流速大,而污水排出流速小,在立管底部管道内产生正压值,这个正压区能使靠近立管底部的卫生器具内的水封遭受破坏,卫生器具内冒泡、满溢现象,为此,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水立管仅设置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下表中规定,如果与排水横管连接的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与之连接的立管大一号管径,可将表中距离缩小一档。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制立管管底的距离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层)垂直距离(M)404556075712120131930020600(2)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3)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1)和(2)的要求时,则排水支管应单独排出室外。7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张度不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孤独症康复课件:《让孩子开说话 导读》
- 涂装后处理工中级模拟题及答案
- 高级中式面点师模拟题及答案
- (二模)2024~202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地理试卷
- 纸张加工中的耐温性能优化技术考核试卷
- 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与效应分析试题考核试卷
- 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项目的智能化运维考核试卷
- 船舶修理过程中材料性能检测考核试卷
- 船用卫星天气预报系统考核试卷
- 电子器件在远程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医疗机构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强制报告制度
- 畜牧业运输车驾驶员招聘合同
- 《区域经济学讲》课件
- GB/T 2982-2024工业车辆充气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 202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DB11-T 1832.7-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7部分:建筑地面工程
- 下水疏通施工合同模板
- 变革管理方案计划
- 酒店消防疏散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