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桃江生态型粮食种植基地及大米深加工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建议书二0一一年二月项目类别粮油食品种植与加工项目编号430922(C131043)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筹建单位基本概况113筹建项目基本概况414项目编制的依据415可行性研究的范围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821项目建设的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第三章项目建设区域概况2031项目建设影响区2032益阳市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2233桃江县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27第四章项目建设任务与规模3941项目建设任务3942建设规模41第五章重点工程设计4551中低产田改造工程4552稻米加工基地工艺设计5053相关建筑物建设方案5154建筑消防说明5355建筑结构设计5456公用工程56第六章节能设计、资源节约与消防安全6361节能设计6362资源节约措施6463节水措施6564消防安全66第七章项目运行管理6771项目运行基本程序6772项目运行制度6973项目运行质量、投资、进度控制7074项目运行合同管理与竣工验收7175招标管理7176工程监理72第八章项目组织与进度安排7381项目组织7382项目进度安排75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691估算编制说明7692投资估算7893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79第十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及不确定性分析80101项目计算期的确定80102收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80103成本估算80104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0105项目偿债能力分析81106财务生存能力分析81107项目不确定性分析82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84111场地环境现状描述84112编制依据84113污染源分析85114环境保护方案88115环境影响评价92第十二章社会评价93121项目社会效益分析93122项目互适性分析96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及建议98131研究结论98132项目建议98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生态型粮食种植基地及大米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地点12筹建单位基本概况湖南德辉粮业有限公司是集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民营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由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益阳市种粮大户协会会长王德辉发起,于2005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250万元。经过第一个五年的发展,公司拥有总资产5500万元,固定资产3185万元,自营生态优质稻生产基地15000亩,订单优质稻生产基地5万亩,生产厂房12万平方米,仓储容量1万吨,年产3万吨的稻米加工生产线2条,年实际种植生产稻谷3500吨,收购加工销售大米22万吨,带动农民就业2000人,带领农民增收12亿元,公司生产的“王德辉”牌系列大米畅销长沙、广州等地。121公司现状(1)资质认证。公司及其主导产品已经取得或通过了一系列的资格、荣誉与认证,包括益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联合行文认定的第二批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益阳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授予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企业,国家监督检查质量稳定合格知名品牌,国家绿色食品,省级放心粮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单位,湖南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王德辉”牌系列优质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广东、深圳、长沙等地。(2)品牌品质。公司已面市的“中华龙”系列优质大米、千里香、金玉香、桃花江、桃花香软米等系列香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品质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理化指标超过泰国香米。产品纯净营养、清香可口,畅销省内外。“王德辉”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与日俱增,品牌价值已经凸显。公司的发展得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高度关注和评价。2009年9月8日袁隆平院士亲自为合作社揭牌,在观摩了公司的超级稻生产基地和参观加工后,欣然亲笔题词“桃花江渔米乡、德辉粮万户香”。(3)技术能力。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31名,其中聘请了副教授以上的栽培专家7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德辉本身就是高级农艺师。在优质稻新品种的引进、绿色无公害栽培、原粮绿色仓储、大米组配、粮油加工工艺、包装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锤炼出了一个技术过硬的生产和营销团队。(4)环境优势。区位条件。紧邻益阳,距长沙仅90公里,是环“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内的一个后花园城市。作为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比较明显。自然条件。桃江县是一个由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丘陵地带,山丘、平岗兼有,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年平均气温166,年日照时数15796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027千卡M2,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高达60;土壤以沙壤为主。水稻种植面积常年在85万亩以上,气候、土壤等各种生态条件都适合于优质稻生产,并且是环洞庭湖区域各种重金属均低于国家标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5)政策支持。公司是桃江县最大的稻米生产加工市级龙头企业,各方面条件已符合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标准,并已积极申报省级龙头。因此省市县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土地出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或扶持政策。122发展思路公司的发展正面临“湘米振兴规划”的发展机遇,因此,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思路是充分利用隆平高科的品牌优势,以“德辉粮业”为龙头,以桃江县食品工业园区为平台,充分整合桃江乃至益阳农业和粮食方面的科研、基地、仓储、加工、市场等稻米资源,借助政府推动与技术进步,建成一个集“基地、仓储、深加工、市场”于一体的稻米关联产业集群,构造一个布局合理、规模匹配、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绿色环保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网络,组建德辉粮业集团。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使益阳真正从粮食生产大市转变成加工大市和效益大市,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3筹建项目基本概况本项目建设包括4000亩优质稻种子基地建设;6万亩标准化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其中建设高标准自营生产基地1万亩,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5万亩;另建设成片订单生产基地5万亩;建设中心储粮区,并在石牛江、桃花江、牛田、高桥等各大种植基地就近配套建立外围储粮基地,中心储粮区及外围分库总储粮规模达到10万吨;建设年生产20万吨精米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面积为500亩的大型综合性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包含建设景观大门一座,休闲餐饮中心一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休闲山庄建设休闲别墅18栋,总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建设总部办公大楼4856M2;新建绿色农产品市场和制品展示与现代交易大厅4320M2;建设科技培训中心2000平方米。14项目编制的依据受湖南德辉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湖南德辉粮业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依据是(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2)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3)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4)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NY5029200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6)桃江县“十二五”发展规划;(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4年3月中国电力出版社;(8)建议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5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本报告的研究范围是(1)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项目建设区域概况(3)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4)重点工程设计(5)节能设计、资源节约与消防安全(6)项目运行管理(7)组织机构与进度安排(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10)环境影响评价(11)社会评价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详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种子基地亩40002高标准自营生产基地亩100003高标准生产基地亩500004订单基地亩500005高标准低温保鲜储粮仓栋5栋2154M2/栋6普通储粮(暂存)仓普通储粮(暂存)仓2154M210栋,储粮仓3万吨。栋10栋2154M2/栋7农产品周转仓栋20栋2154M2/栋8获取土地使用权亩2009休闲农庄亩50010餐饮中心M2500011休闲别墅M2225012总部办公大楼M2485613科技培训中心M2200014农产品市场和制品展示与现代交易大厅M2432015建设总工期月1816项目总投资万元2600017工程费用万元1530018建安工程费万元1120019设备购置费万元41002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00021基本预备费万元111522建设投资万元2341523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34024流动资金万元224525营业收入万元48164426总成本费用万元4225754727税前利润总额万元330597528税后净利润总额万元247948229息税前利润总额万元437017530融资前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年80531融资前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年96332融资前税前财务净现值万元116647733融资前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59912534融资前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38635融资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0536资本金财务净现值万元84860837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82438利息备付率均大于339偿债备付率均大于1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给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农业的发展和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产业化是国家产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作。每年都定期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连续几年,中央发布的1号文件都聚焦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上,特别重视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集约化经营、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解决“三农”问题,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提出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扶持食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粮食主产区要立足本地优势,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和地区经济发展”。“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连接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本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优质稻种子基地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等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支持,为本项目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212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桃江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国家发改委2010年8月25日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城市群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纲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处在中部地区的西南角,而桃江地处湖南的中部偏北,中部崛起战略直接惠及桃江,带动桃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13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为本项目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对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积极推进构建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采取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增强种子生产能力。加大对企业育种投入。按照“资格认证、定期复审、优进劣退”的原则,择优支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中央财政增加“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投入,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并购优势科研单位或种子企业,促进“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壮大。本项目建设三个标准化的种子繁育基地,即桃花江镇种子基地,面积1000亩;石牛江镇种子基地,面积2000亩;高桥乡种子基地,面积1000亩。正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气,国家的政策支持为本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14湖南实施“四化两型“战略促进桃江农业产业化发展“四化两型”战略是我省在新时期全国各地好中求快、竞相发展的形势下,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而适时提出的战略决策。“四化两型”有着明确的内涵。“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努力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行提供公共条件的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应系统、邮电通讯系统、水源及给排水系统、环境保护系统、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设施。基础产业是在产业体系中处于“供给”地位的产业,主要包括现代农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引擎、营造环境、提供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全局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工作,如改革开放、自主创新、软环境优化、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二是在每项工作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工作,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建设“两型社会”,不再只是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梦想”,已经深入到全省人民的心中,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将成为湖南全省人民实实在在的未来生活。坚持以“两型”为引领,推动包容性增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绿色桃江,创新型桃江,数字桃江和法治桃江的建设意义重大。本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桃江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湖南“四化两型”的建设。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城乡统筹,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样就可以启动和扩大农村人口这一国内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建设新农村将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等工业产品,能够有效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对发展重工业与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之间的辨证关系,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五十年后的今天,同样可以说,如果我们真想要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就应大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增进农民的福祉。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脱离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是农村工作的两大基本目标和长期任务。目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一方面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另一方面必须从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高产能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本项目建设,有助于加速桃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增加桃江县财政收入,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桃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22是实施“湘米振兴规划”的需要2010年,湖南省农业厅提出“湘米振兴”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稻米标杆品牌。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提出围绕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稻精深加工,扩大优质精米、有机米、营养糙米和功能性大米加工份额,提升“湘米”品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积极研发新型大米食品,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将大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作为粮食精深加工的主攻方向,加大对谷壳、碎米、米糠和米胚等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年大米加工量在30万吨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好的湘米加工骨干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稻米加工产业。充分利用省内和省外粮食资源,提升面类、酒类、饲料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引导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向洞庭湖地区、湘中南地区集聚。力争到2015年全省粮食商品化率达到6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粮食加工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本项目建设正式实施“湘米振兴”规划的需要。223是益阳市实施“一点三线”发展战略的需要益阳市委、市政府在“九五”期间提出了“一点三线”重点区域的优先发展战略。为加快该区域的发展,益阳市又专门制定了“一点三线”的“十五”发展规划。“一点”指益阳市城区,“三线”指“银龙”、“银沅”、“银桃”三条经济开发走廊。其中“银桃开发走廊”包括桃江县的花果山乡、桃花江镇和牛潭河乡。根据“一点三线”区域发展的“十五”规划,“三线”要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经济开发走廊,成为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带动和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线”的发展思路是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增加投入四个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步伐,迅速提高这一区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促进”银桃线”加速发展,要求建设10万亩优质竹林基地,加快蔬菜、茶叶基地建设;大力进行竹开发和竹凉席、竹地板、竹胶板、竹工艺等为主的竹加工,积极发展葛、薯、禽畜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以新型管件为主的铸造工业;依托山、水、竹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开发和不断完善桃花江竹海、美人窝、桃花江、桃花湖等风景区和景点,同时发展“竹香农家”、“花香农家”。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扩容提质步伐,提高综合接待服务水平,将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和全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不断完善长沙一益阳一桃江一安化黄金线路。大力提升“桃花江一美人窝”、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重点建设以梓山湖公园为主的银城旅游区、以美人窝为主的桃花江旅游区,重点开发健身休闲度假旅游、生态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功能产品。本项目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桃江县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加快本项目的建设是桃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容推动益阳市“一点三线”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224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湖南益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稻米资源十分丰富,而农民并没有因此而同步快速致富。究其原因就在于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和大米加工技术成本偏高、效益偏低,产品质量特别是安全卫生品质较差,不符合市场需求,随着产量的增加,市场压力增大,价格下跌,效益降低。导致农民卖粮难,出口受阻等问题。因此,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中心任务。本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挖掘稻米的价值,提升稻米的综合利用效果,带动稻米价值和价格的提升。本项目的建设,促进优质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生产向现代高效农业模式转变,带动粮食产业化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通过优质优价收购,农民种稻每亩增加170元左右,通过大米深加工实现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每吨稻谷可增值150200元。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即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可使加工企业经济实力增强,国家增加税收,推动桃江地区乃至益阳市粮食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225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米提出了高品质、多品种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大米品质需求逐渐上升为品牌需求,绿色、无公害、有机大米的消费日益增长,呈价高俏销态势,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大米品质价差,市场价格高的优质米主要从泰国进口。且价格远远高于国内优质大米的价格。受世界粮食危机的影响,各产粮国限制优质大米出口,这给我国大米加工业发展带来契机,发展优质大米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湖南德辉粮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隆平高科的品牌优势,以“德辉粮业”为龙头,以桃江县食品工业园区为平台,充分整合桃江乃至益阳农业和粮食方面的科研、基地、仓储、加工、市场等稻米资源,借助政府推动与技术进步,打造一个集“基地、仓储、深加工、市场”于一体的稻米关联产业集群。目前公司已面市的“中华龙”系列优质大米、千里香、金玉香、桃花江、桃花香软米等系列香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品质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理化指标超过泰国香米。产品纯净营养、清香可口,畅销省内外。“王德辉”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与日俱增,品牌价值已经凸显。公司的发展得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高度关注和评价。2009年9月8日袁隆平院士亲自为合作社揭牌。湖南德辉粮业有限公司是益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联合行文认定的第二批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益阳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授予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企业,国家监督检查质量稳定合格知名品牌,国家绿色食品,省级放心粮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单位,湖南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王德辉”牌系列优质米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品质好、品牌效益明显,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广东、深圳、长沙等地。226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适当的休闲和幽雅的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业观光休闲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依托统一规划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程度高、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农业休闲旅游成为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本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桃江农村秀美的自然景色,选择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独立村庄,将其建设成集种养示范、休闲、娱乐、垂钓、与体验、培训、商务居住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吸引各方来客,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三章项目建设区域概况31项目建设影响区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桃江县。社会经济和自然状况的调查区域是根据本项目的作用影响范围确定的,为使调查所得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范围与社会经济指标统计一致,本报告将直接影响区的县(市)作为最小单位的调查区域,以此确定本项目的直接影响区为益阳市的桃江县,间接影响区为益阳市及周边县市。桃江县位于资江与桃花江交汇处,桃花江自南向北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桃江县城规划区包括桃花江镇、牛潭河乡、浮邱山乡枳木山村、遐龄桥村、人形山村和泉丰村,建成面积693平方KM2,总人口1043万人,现已沿资江、桃花江两岸形成桃西区、桃东区和资北区的基本格局。本项目稻米加工基地建设,位于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桃江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2006)8号文件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交通十分便捷,北临石长铁路和资江水域,南抵洛湛铁路、319国道贯穿园区,距省会长沙仅90公里,并有高速公路贯通,距火车站4公里,距500吨级水运码头2公里。整体规划面积为1568平方公里。桃江经济开发区按照“留山水风光,建生态园区”的建园理念,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宜工宜居宜娱的生态园区和新兴工业化园区。桃花江镇位于桃江县城,濒临资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该镇共辖29个村、9个社区,1个资管委,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79164人。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农用地总面积2186763亩,其中耕地781623亩、园地42554亩、林地1101036亩、水面52309亩、其它209241亩。全镇共有稻田55898亩,旱土7562亩,山林116824亩,其中竹林67980亩。有三个万亩堤垸,防洪大堤328公里,水库21座。石牛江镇位于桃江县城南部,距县城9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原辖38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10392户、35385人,2008年5月合为15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稻田31612亩,山林26209亩,桃花江穿镇而过,省道S206线直贯全境,交通便捷。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桃江的农业大镇,享有“桃江粮仓”之称和“小江南”之美誉。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为民办实事硬化了九苏公路,兴建了农贸市场、自来水厂,完成了农电网改,硬化了村级公路48公里,34个村通水泥路。兴建了信用社大楼和卫生院门诊大楼;计划生育、粮食生产、公路建设名列全县前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涌现勃勃生机。高桥乡地处桃江县西南,距县城15公里,与桃花江镇、浮邱山乡、松木塘镇接镶,石牛江镇、牛田镇、鸬鹚渡镇毗邻。全乡共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32080人,其中农业人口31646人,非农业人口434人。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乡政府机关驻高桥村。全乡共有稻田24万亩,建立了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年产无公害稻谷15000余吨;山林面积141720亩,有大型林场2个,其中石井头林场2650亩,联办林场5200亩;优质菜园1000亩,主要集中在千秋村;有三个上型号的水库,其中罗溪水库为小型水库,张家冲、静乐庵为小型水库,桃花江水库西干渠横贯境内,可确保农田灌溉。铸造业是该乡的一项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横马塘工业区,生产高压电器开关及其零配件,产品销往长沙、株洲等地,名誉三湘。粮食加工、茶叶制作、竹林制品等企业分散在桃高、牛鸬公路沿线。其中粮食、茶叶、胶板运销全国各地。此外,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铀、钒、钨、水晶等矿藏。32益阳市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321自然概况益阳市位于湖南中北部,位于北纬275838293142、东经11043021125548,东西最长距离217KM2,南北最宽距离173KM2。从地图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它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东北部濒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岳阳市毗邻;西和西南部是连绵千里的雪峰山,与常德市、怀化市接壤;东距省会长沙市70KM2,与长株潭经济共同体相连;南连湘中腹地娄底市,是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全市土地总面积12144平方KM2,为全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丘陵占101,岗地占67,平原占324,水面占111。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渔米水乡景色。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1621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米,南北自然坡降为95。益阳矿产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已探明的矿床、矿点40余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和矿化现象120多处。主要矿藏4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为湖南省第一。主要矿种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锰、锑、金、钒、铁、石煤、硫铁矿、磷矿、石灰岩等10多种,其中,锑保有量达36万吨,且品位高,开采价值较大。稀有金属分布较多,尚有待勘探、开采。水晶矿、重晶矿、粘土矿、石英砂、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藏,储量亦丰。益阳水资源丰富。山丘区有资江南北贯通,平原地带河网纵横、湖泊棋布。水路经洞庭湖外通长江,内联湘、资、沅、澧水道。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779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径流量约为91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1770多立方米。另外,资水、沅水、澧水和荆江三口每年给我市带来过境客水2200多亿立方米,蕴含丰富的水能发电资源。据测算,仅资江流经市区河段可供发电贮量就达100万千瓦,已在上游建了2个水电站,开发量达50万千瓦。全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洲653万公顷。滨湖平原由河湖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全国粮、棉、麻、油、糖的重要生产基地,素有“渔米之乡”的美称。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楠竹、油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我市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楠竹、茶叶产量居湖南省第一。西部中低山地,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益阳水域广阔,全市总水面215万亩,已放养面积72万亩,其中精养面积33万多亩。大通湖面积达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全市盛产乌鲤、鳜鱼、青鱼、大口鲶、优质鲫鱼、优质鲤鱼等名贵鱼和甲鱼、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水产品植物主要有菱角、湘莲以及珍珠养殖等。3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呈现“环境改善、运行稳定、增长加快、效益提升”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达到71227亿元,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3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41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26150亿元,增长13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6839元(折合2543美元),增长137。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2377381调整为22840536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8个百分点。2010年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5,推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6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45亿元,实现增加值70亿元。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龙头企业24个,享受省级龙头企业待遇的2个,市级龙头企业231个。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27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2,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10年城市化率为4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426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84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1,其中稻谷37236千公顷,增长28。油料12669千公顷,增长84;棉花348千公顷,增长168。蔬菜7987千公顷,增长118。粮食总产量23967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22362万吨,下降05。全年出栏肉猪470万头,增长28;出笼家禽2604万羽,增长95;水产品产量2705万吨,增长59。农业结构变化明显。全市粮食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198,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油料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4,上升01个百分点;棉花所占比重为57,提高21个百分点;蔬菜所占比重为144,提高11个百分点。生猪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224,下降26个百分点;家禽所占比重为81,上升01个百分点。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稳步发展。全市纯林产值达106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涉林产业总产值9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411亿元。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54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1254万千瓦。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8元,比上年增加1596元,增长116。人均消费支出11279元,比上年增加1004元,增长98。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9561元,增加770元;经营净收入2754元,增加410元;财产性收入358元,增加65元;转移性收入3384元,增加362元。消费八大支出全面增长。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3,衣着支出增长95,居住支出增长13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4,医疗保健支出增长87,交通通信支出增长77,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增长6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90。恩格尔系数为39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比上年增长137,增速比上年快4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2289元,增长145;家庭经营收入2916元,增长135。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37元,比上年增长114,八大类消费实现全面增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7,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益阳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见表31。表31益阳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人口GDP工农业总产值万元年份总量万人年增长率总量亿元)年增长率合计工业农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万元19994492403419274671284259482683801576650354200045196061193618013448055075148372917075852001453160272100185139567051462288104876810420024546903422945851463635551500912135850147200345658042239879414434005332009102009056732004458540432873311018119006219001190000102369420054606004532920110204760074760013000001151500200646276047375291424571208971201560000138180020074650304943533162948544107654418720001658160200846766051511281753568600129185282276747219897922009470550555916013368320014289002254300223100020104723056712271474507700162360028841002383581附注资料来源于益阳市统计年鉴,19992005年以2000年为不变价,20052010年以2005年为不变价。33桃江县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331自然概况桃江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11219,北纬28132841。四周临宁乡、安化、赫山、资阳、汉寿、鼎城等6个县(区、市)。县境海拔高度一般在501000米之间,东西长733公里,南北长515公里,总面积为2062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097,其中山地180亩,水田旱土64万亩,水面15万亩。桃江县县城距益阳市区20公里,距省城长沙100公里。居长常高速公路、南环线一期工程、石长铁路、洛湛铁路、资江水运体系交汇之处,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全县辖15个乡镇,773个自然村。有人口83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因境内有桃花江而得名,素以山水优美、人文荟萃、钟灵毓秀著称。1气候特征县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一年中1月最冷,7月最热,与周边县市均水热同季、暖湿多雨,且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暑热时间维持15月2个月,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的炎热天气,年平均83天。县境春季天气变化剧烈,乍寒乍暖,历年3月4月,平均有7次冷空气侵入,最多达9次,一般每隔7天左右一次,降温幅度在5度以上,最大降温幅度可达20度。每年的7月9月,雨量、雨日显著减少,雨量一般在390毫米上下,加上南风高温,蒸发量大,常有干旱发生。干旱时一般有两段旱期,第一段在6月底7月下旬,第二段在8月中、下旬9月下旬。个别大旱之年,两段旱期相连,形成夏秋连旱。但干旱的发生机率由80年代前的80降到60。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据19572000年4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县境热量充足,无霜期平均260天,年平均气温166度,日平均气温高于10度,从3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可持续241天。15度以上气温可持续185天,大于或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达52715。一般9月中旬才出现日平均气温降到20度以下。境内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041毫米2255毫米之间,但时空分布不均匀。4月6月降水集中,称为雨季,它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5060。其开始的迟早和维持时间长短,与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有关。如1988年大秋汛,雨季到9月初才结束。90年代丰水期间,降水量基本集中在4月7月,但也有个别年份(1991年),降水均匀,雨季不明显。县境冬季平均气温44度,一般年份不会出现严寒期。春秋两季的气温在166171之间。秋温略高于春温。7月份平均气温286。全年气候,春季温暖,夏季暑热,秋季凉爽,冬季湿冷,四季分明。境内全年日照时数44254小时,因云雾等因素影响,日照百分率为329,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4756小时,平均每天4小时。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日照较少,平均每天3小时。7月8月日照最多,平均每天6小时7小时;5月9月平均每天5小时以上。因此,县境光照资源丰富,给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2降水县境年降水量西南多,东南少,西南部的泗里河与东南部的灰山港降水量相差300毫米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5689毫米。多雨年份的1969年达22557毫米,大旱年的1963年仅10419毫米。两者相差12138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最少年降水量的21倍,为历年来最大变幅。在农作物主要生长季节(4月9月),降水量最多的1969年达1775毫米,最少的1963年只有5686毫米。大部分年份雨量在1300毫米1700毫米之间。春季相对变率为264,夏季548,秋季496,冬季39。桃江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15、20的界限温度活动积温表。在雷阵雨旺盛的季节,降水强度较大。日最大降水量1420毫米(1992年7月3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631毫米(1997年7月24日13时14时)。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的暴雨日数年平均为49天,年最多暴雨为16天(1995年)。1963年没有出现暴雨。年平均降雪日数55天,最大降雪量为409毫米(1998年1月22日)。最大雪深28厘米(1995年1月3日)。相对湿度与蒸发,县境年平均相对湿度83,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秋冬相当。年平均蒸发量11501毫米,7月最大,1913毫米,1月最小,只有368毫米,2月6月为多雨季节,蒸发较少;7月8月温高风大,蒸发猛增;9月北方冷空气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风速微弱,蒸发急剧下降。3风、云、雾县境盛行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且风速较大。秋季偏南风风速最小;夏季偏北风较弱,偏南风较大。历年出现大风的日数不多,年平均为35次。最大瞬间风速可达20米/秒。4水系县境水系属资水流域,资水流域位于北纬2629,东经110112之间。资水上源有南源夫夷水,北源郝水。资水自发源地至县溪港全长653公里,流域面积28142平方公里。桃江县位于资水中下游,资水自西向东贯穿县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程102公里,江面宽250米400米,流经1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县境群山集水,众壑汇流,河港溪沟,干支连接,水系甚为发达。境内资水常年径流流量为224亿立米,落差295米。流长在5公里以上的溪河81条,其中一级支流32条,二级支流43条,三级支流6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敷溪、沂溪、善溪、碧螺溪、沾溪、桃花江(杨柳溪)、志溪7条。其中沂、沾、桃花江(杨柳溪)、志4溪为能通航5吨15吨木船的溪流。60年代前,4溪共计通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监狱面试题集备考指南
- 干细胞治疗安全性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内蒙古-内蒙古中医外科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云南-云南中医临床(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上海-上海泌尿外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社交媒体与酒店品牌形象-洞察及研究
- 新解读《GB-T 36734-2018主题公园演艺服务规范》
- 2025年度智能驾驶系统ODM研发与制造服务合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园林绿化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辽宁中考英语2022-2024真题汇编-教师版-专题05 阅读还原之五选四等
- 钢构彩瓦施工合同范本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6讲立体几何(2022-2023年高考真题)(原卷版)
- 安宁疗护舒适照护
- 幕墙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中医耳针技术
- 混凝土板底疏松修补方案
- 小型文化传媒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山东省第二届化学分析检验人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