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中国涉外税法实务第1章中国税制概述411税制改革现状412外商投资适用税项概述513税务管理机构设置10第2章税法及其适用范围1021税法和规定1022适用税法的纳税所得1123适用税法的纳税人1124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1225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14第3章税率和税收优惠1531一般税率1532企业称号1733减低税率2034定期税收减免2135兼营业务企业适用税收优惠的处理2636境内长期投资利润(股息)免税2737再投资退税2838地方所得税减免3139投资所得源泉扣缴所得税的免税减税31310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34第4章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3441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法定义344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3443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3544纳税年度3645亏损结转弥补36第5章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的税务处理3751营业收入的确定3752不得列为成本费用的开支3953总机构管理费4054借款利息4055交际应酬费4256工资、福利费4257预提费用和准备金4258董事会费和董事费4359企业职工培训费43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510外国企业营业机构的境外税款43511汇兑损益43512坏账准备和坏账损失44第6章资产的税务处理4561固定资产及其折旧4562无形资产及其摊销5063存货计价5164企业筹办费5165企业清算所得52第7章关联企业业务来往5371关联企业的认定5472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原则5473税务调整5474向关联企业支付管理费的限定5675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56第8章外国企业投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5781利润(股息)5782利息5783租金5984特许权使用费5985财产转让收益5986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60第9章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6091适用人6092允许扣除的境外已纳税额的限定6093扣除限额6094境外已纳税额的实际扣除6495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65第10章申报与计税65101报缴税责任人65102申报期限66103计算税款67第11章税法及适用范围73111税法及其实施条例73112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74113应纳税所得76114免税所得78115减税所得82116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82第12章应纳税所得额及税额的计算83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122费用扣除83123适用税率85124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86第13章税额计算和纳税申报92131税额的计算93132税务登记及纳税登记94133纳税申报95134税款缴纳96135法律责任96136申请行政复议的程序97第14章特殊事项税务处理97141外国企业在华机构扬所中外籍个人纳税义务的确定97142董事、高层管理人员纳税义务的确定99143演员、运动员纳税义务的确定100第15章增值税102151条例与规定102152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102153税目税率108154应纳税额的计算110155减税免税118156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19157纳税地点119158纳税期限120159出口退税1201510征收管理123第16章消费税125161条例与规定125163税收(税额)125164纳税环节126165应纳税额的计算126166税务发生时间128167纳税地点129168纳税期限129169报缴税款129第17章营业税129171条例与规定129172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130173税目税率131174应纳税额计算136175减免税137176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38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177纳税地点138178纳税期限139第18章土地增值税139181条例与规定139182征税范围和纳税义务人139183应纳税额计算141184减税免税144185申报纳税145186管理与处罚146第19章城市房地产税146191条例146192纳税人146193征税范围146194减税与免税147195计税依据与税率147196计税时间147197计算与申报缴纳税款148第20章征收管理148201税务登记148202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账簿、凭证149第21章几项特殊业务的税务处理153211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153212外国企业承包工程作业157213外国企业提供设计劳务158214外国企业提供饭店管理159215合作开采石油资源159216外国企业海运、空运业务161217代销寄售商品161218境内投资业务161219股份制改组1622110发包经营与出租经营1632111医疗与教育165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第1章中国税制概述11税制改革现状自1949年以来,中国税收法律制度经历多次重大的改革调整。1979年,国家开始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国家进行了全面的税收体制改革。其中最个实质性的重要改革,就是对国营企业实施了所得税法律,企业由以往上缴全部利润的分配形式改为缴纳所得税和税后留成的分配形式。同时,为适应拓展国际经济交往、吸收外国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需要,对涉及旬国投入资本的企业和外籍个人,专门开辟了涉外税收制度的立法进程。单独设置涉外税制的决策还有这样两个成因一是当时正在执行中的各类税项大多数处于支国内中资企业的试行阶段,并且均是由国务院以“条例(草案)”或“暂行条例”的形式公布执行,尚未完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二是对国内中资企业或中国个人适用的某些税项,由于所基于的经济体制的差别,故而在税率的设计,税基的确定及征收程序的规定内容上,尚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交往和对具有外国资本成分的各种经济灶型的企业的税务处理需要,有些税务规定内容与国际通行的税收惯例有较大差异。因而,中国当时采取对内对外分别设置税制的方式,以至在1994年以前,形成了对内对外两套包括流转税、所得税等主要税项的、较为完整的税收制度。自1994年1月1日,经过再一次全方位和结构性改革的新税制开始运行。新税制仍是对商品或劳务流转额征收间接税和对净所得征收直接税为主体税收的复合税制。在新税制中,自1980年以来形成的内外两套税制状况已有较大改变。目前,企业所得税仍是对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中资企业分别适用两个税法,并且对外商投资企业适用的包括减低税率、定期税收减免、再投资退税等各类所得税优惠规定均未改变(这些优惠规定,将在第3章中加以详细的讨论)。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仍执行原有仅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的税务条例。而个人所得税经过全面的修订,已统一适用于内外籍所有个人。流转税方面,由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废止了工商统一税和仅小轿车征收的特别消费税,同时规定,在有关法律制定以前,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自1994年1月1日起适用国务院发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从面对内对外统一了流转税制但同时仍保留了原工商统一税制时的部分税收优惠,另外还制定了某些税制转换的过渡性优惠政策(这些将在本书的第四部分另以详尽的描述。)新的流转税制的基本构架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普遍征收增值税,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对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此处,新增加了统一适用于中外纳税人的土地增值税;原仅对中国纳税人适用的资源税条例经过修订后,统一适用于中外纳税人;另外还废止了牲畜交易税。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仍适用于对内对外各税项的征收管理。经过上述改革,中国现行税制共有24个税项。对外适用的税项共有14项(由税务局负责征收的有11项、海关征收2项、财政部门征收的有1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3年税项仅对外适用,其余8项为内、外通用税项;仅对国内中资企业或国内个人征收的税项有10项。仅对国内中资企业或个适用的10项税有如下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类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特定目的税类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财产税类房产税行为税类车船使用税筵席税农业税类农(牧)业税农林特产税上述10项税均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其中筵席税依照税务例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饮食营业场所举办筵席的单位和个人,连到或超过一定筵席支付金额的,均按次人价计征15至20的筵席税。但在94年新税制中,将决定筵席税关征与否或是否继续征收的权力下放至各地区,而目前各地基本均未征收此税。在上述权对内适用的税项中,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在对外适用的税项中有相对应的税种。今后,随税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还会逐步向对内对外完全统一的税制方向发展,包括废止、合并或新设置开征某些税项。94新税制也是中国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开始。目前,增值税、消费税和中央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为中央税收,其中增值税按一定的比例返还地方,实际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其它税为地方税收,但资源税中,属于就海洋石油、天然气征收的税额归中央收入。目前的分税制割分尚待调整完善,虽然现在割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分中央税收的税项能够保证中央收入占较大的比重,但可供发挥对经济调控作用的税种过少,另外,由于企业所得税制本身及征收管理方面的复杂性,目前对所得税分税制的割分,将不利于所得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更多地借鉴国际通常作法(如汇总缴纳所得税)。12外商投资适用税项概述中国现行的各税项,均以单独的法律或条例形式出现,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税收法律。虽然在1995年1月,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曾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作为统一全国税政的综合性法规,对中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务机构的设置原则等重要问题做了规定,但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自1979年以来税收制度的几次重大改革,该“要则”己不可能适应现时的情况,因而现已很少再被人们提及。而1992年9月颁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仅是对各类税项的行政管理统一做出了规范。目前,拟议中的税收基本法尚在初步研究阶段。12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简称税法)征收。该税法是在对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原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及原有的诸多重要税务规定进行归集、修订、调整的基础上,于1991年4月9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于1991年7月1日起施行。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废止。1991年6月30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并亦于1991年7月1日起施行。税法统一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租金等其它所得,对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或生产经营机构取得的上述所得,依30的比例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依3的税率征收地方所得税;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生产经营机构的外国公司、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投资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现行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原有的两个对外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有以下重要的调整、修订或补充(1)调整税率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对营业企业或机构所规定的税率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0,地方所得税税率为应纳企业所得额的10。原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和营业机构所规定的税率为按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大小适用2040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地方所得税税率为应纳税所得额的10。(2)调整定期税收减免的侵惠适用人税法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2年免税,其后3年减半征税(参见税法第八条第一款)。此项优惠内容,在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亦有规定,但不限于生产性企业适用;在原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无此项优惠内容。(3)调整再投资退税优惠规定的适用人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用于资本性再投资,其再投资额己缴纳的所得税款,可以获得40或100的退税。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亦有此项优惠规定,但规定合资企业的中、外合营者均可适用,不限于外国投资者适用。原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无此项优惠规定。(4)取消对汇出利润征税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合营企业的外国合营者,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国外时,按汇出额缴纳10的所得税。现行税法取消了此项对汇出利润征税的规定。(5)统一优惠规定原有诸多单项税务优惠规定,大部分归入了税法或细则的正式条款中。(6)允许计提坏账准备税法允许对从事信贷和融资性租赁等业务的企业,逐年按年末放款余额或者年末应收款项余额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计提不超过3的坏账准备,从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细则第二十五条)。原有两个税法均无此项规定。(7)增加对关购企业的税务处理规定税法第十三条和责施细则第四章规定了对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税务处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税法第十三条)。原有两个税法均无此类规定内容。12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征收。该“税法”于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同时颁布执行。同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简称细则),并规定以税法的公布施行日期为细则的施行日期。个人所得税法原适用于包括中、外籍个人的所有个人纳税人。由于1986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并规定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具有中国国籍、户籍,并在中国境内居住,取得条例规定纳税收入的公民(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条),对上述中国公民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自1987年起,个人所得税实际成为仅对外籍个人和其它在中国无户籍之个人适用的税项。1993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对个人所得税法的一个全面的修订案。这个修订案是在对原个人所得税法、原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原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进行修改、调整、合并的基础上制定的。因而,从1994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法又统一适用于中、外籍个人,并且进一步扩大到适用于个人从事经营活动的所得。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为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但居佐满一年的个人,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征税;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征税的所得范围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对各类所得分项确定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按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按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它各类所得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对稿酬所得,接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OOO元至50,OOO元的部分,接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30,OOO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对各类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分别规定了按定额或定率方法计算的费用扣除额。税款申报缴纳,一般应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扣微;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或者没有扣缴人的,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税。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与修改前相比,对工资薪金所得提高了费用扣除标准,细化了税率,加大了计税级距,使大部分中低收入的外籍纳税人的工资薪金纳税负担水平降低,少部分高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所提高。123增值税增值税依据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第134号今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征收。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产品及加工、修理修配业务,是对商品或劳务增值额征收的税。计税价格为不合增值税税额的商品或劳务价格,并采取价外税的办法,即在零售以前的各环节销售商品时,销货发票上分别注明不含增值税额的商品价格和依据该商品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额。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税率为零。除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2)项列举的粮食、食用植物油等五类商品适用13税率外,其它应税产品和劳务均适用基本税率。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按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价格计算的销项税额减除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中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的资本性固定资产所负担的税额,在计算应纳增值税额时不得作为进项税额扣除。外购的农产品原料按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扣除。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按销售收入金额以6的征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额的简易方法。124消费税消费税依据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第135号今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征收。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目前仅限于11种商品品目。消费税是在对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基础上,为调节消费结构,保证财政收入,而选择少数商品就其销售额或销售量征收的税。消费税税率或单位税额按大类商品确定为各类烟30至45不等;各类酒及酒精5至25或每吨220元至240元不等;化妆品30护肤护发品17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10鞭炮、烟火15汽油O2元升柴油O1元升汽车轮胎10摩托车10各类小轿车3至8不等从消费税选择的征税商品类别看,均为在原税制中适用较高税率征收产品税或工商统一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消费税是从原流转税制中产品税或工商统一税总税额中分离出的一部分税额,属于新、旧税制间税收项目的变换,征收消费税商品的税收含量与税制改革前基本持平。消费税实行价内税,税额包含在商品价格内,按含税价格依率计算,或按商品数量依单位税额计算,在商品生产环节缴纳。125营业税营业税依据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第136号今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征收。提供营业税条例规定范围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须就其业务收入额缴纳营业税。税率分为三个档吹,九个征税项目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适用3税率;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5税率;对娱乐业现定了5至20的税率幅度,具体税率的确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幅度内决定。营业税为价内税,其应纳税额以营业收入额乘以税率算出。营业额除在营业税条例第五条规定的六类情形外,均为营业单位和个人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营业税额是作为营业价款的组成因素。126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依据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第138号今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及其实施细则征收。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简称为转让房地产),并由此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须依照土地增值税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为增值额,依如下四级的超增值率累进税率计算应纳土地增值税额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至100的部分,税率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至200的部分,税率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6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税1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2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127资源税资源税依据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第139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其责施细则征收。在中国境内开采资源税条例税目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牛产盐(简称开采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按销售或者自用应税产品的数量(称为课税数量),依照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资源税的单位税额,由国务院主管税务部门会同有开部门,区别纳税人开采生产应税产品的区域和资源状况,在资源税条例规定的税目税额幅度内具体确定。税目税额幅度中国务院决定或调整,目前税目税额幅度为税目税额幅度原油830元/吨天然气215元/千立方米煤炭035元/吨其它非金属矿原矿0520元/吨或立方米黑色金属矿原矿230元/吨有色金属矿原矿0430元/吨盐固体盐1060元/吨液体盐210元/吨纳税人开采生产不同应税产品的,应当分别核算各产品的课税数量,未分别核算或未能准确提供不同应税产品课税数量的,从高适用税额。纳税人应纳的资源税,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主管税务机关区分纳税人税额大小及其它实际情况,核定纳税人每月、或每十五口、或每十日、或每五日、或每三日、或每日作为一个计税期,缴纳一次税款。有关对资源税的减征或免征有如下规定情形1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用的原油,免税。2纳税人开采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叼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免税。纳税人经批准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单独核算课税数量,末单独核算或不能准确申报课税数量的,则不予减征或免微税款。根据国务院国发199410号通知第三条的规定,目前对中外合作开采原油、天然气,仍被现行规定继续征收矿区使用费,因而暂不征收资源税。128城市房地产税城市房地产税依据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征收。该条例于1951年8月8日由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并从即日起施行。自1986年10月1日起,对国内中资企业和单位改按国务院1986年9月15日发布的房产税暂行条例微税。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外籍个人、华侨、侨眷、港、里、台湾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同胞在华拥有的房产仍按照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征收房产税;由于房屋所占用的上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并由有关房管部门征收土地使用费,故不再征收地产税(参见财政部(80)财税字第82号通知、前税务总局(87)财税外宇第230号批复)。城市房地产税以房地产权所有人或房产权承典人为纳税人,产权所有人或承典人不在本地的,由房产代管人或使用人代为申报交税(条例第三条)。依前政务院1952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的通告规定,房产税按年计征,每年的房产税依据标准房价按12的税率征收,或依据标准房租按18的税率征收。129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依据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征收。该条例于1951年9月13日由前政务院公布并从公布之日施行。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并从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国内中资企业、单位和非外籍人员。因而,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现仅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适用。车船使用牌照税对行驶于公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国内河流、湖泊或领海口岸的船舶,按其种类、大小,责行定额征收。拥有或者使用上述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对税额有如下规定(一)对车辆规定了税额幅度,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情况,在幅度内确定本地区适用的税额。税额幅度为类别项目计税标准年税额幅度乘人汽车每辆60320元机动车载货汽车按净吨位每吨1660元机器脚踏车二轮车每辆2060元三轮车每辆3280元兽力车每辆432元非机动车人力车每辆1224元脚踏车每辆24元(二)对船舶规定统一的分类、分吨位固定税额,船舶净吨位越大的,每吨税额越高。机动船税额按船舶净吨位每吨每年120元(50吨位以下船舶)440元(3,OOO吨位以上船舶);非机动船税额按船舶载重吨位每吨每年060元(10吨以下船舶)每吨每年140元(300吨以上船舶)。1210印花税印花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征收。该条例由国务院于1989年8月6日发布,并从当年10月1日起执行。凡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条例列举的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均须缴纳印花税。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害立的凭证,当事人各方均为纳税人,须各自纳税。应缴纳印花税的凭证有五类(1)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2)产权转移书据;(3)营业账簿;(4)权利许可证照;(5)经国家确定的其它凭证。印花税税额计算分有两类(1)对各类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视合同的内容不同,授合同金额或书据印截金额分别适用万分之三至干分之一的税伞不等(2)对营业账簿或权利许可证照按件计税,每件五元。1211屠宰税屠宰税依据屠宰税暂行条例征收。该条例由前政务院于1950年12月19日公布施行。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屠宰税的纳税人为屠宰猪、牛、羊等牲畜的单位和个人。计征方法原规定按牲畜屠宰后的实际重量从价依率计征。后为简化征收程序,改按每头屠宰的牲畜定额征税,税额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依据原税务总局(85)财税外宇第199号批复规定,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宰杀楮、牛、羊等牲畜,可按宰杀后的实际重量以价计微,税率减按4。在1994年新税制开始后,国务院决定下故屠宰税管理权限,是否继续征收或停止征收,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决定。1212船舶吨税船舶吨税依据船舶吨税暂行办法征收。该办法于1952年9月16日由前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同年9月29日由海关总署发布施。13税务管理机构设置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税收法律和条例规定,对各项税收进行有效的征收管理,并适应中央地方分税制管理的需要,中国各级税务机关分设为1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国务院领导,负责国务院确定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项税收的法律、政策、规定之起草和执行,并领导协调全国税收的征收管理。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下属地区、县级国家税务局直属国家税务总局领导,负责划为中央财政收入的各项税收法规在本区域的实施及税款征收管理。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及地区、县级地方税务局直属地方政府,但在业务上接受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或上级地方税务局双重领导,负责割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各项税收法规在本区域的实施及税款征收管理。由于中国多年来实行了对内和涉外两套税制,因而为适应涉外税收的征收管理特点,在各级税务机构中通常均设置了专门的涉外税收管理部门。目前,虽然内、外税制己趋近一致,但基于在涉外税收具体政策和具体征收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专门的规定和措施,因而在各级税务机构中仍然保持着以下的涉外税务部门设置1国家税务总局设置涉外税务管理司,具体负责在全国贯彻执行适用于涉外企业和个人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依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行政措施等事务。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区域内的地区、县级国家税务局设置(1)涉外税政处(科),负责对涉外企业和个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在本区域的实施;(2)涉外税务征收分局,负责对本辖区内涉外企业上述税项的具体征收管理。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区域内的地区、县地方税务局一般也设置了涉外税政处(科),负责适用于涉外企业和个人除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以外的其它剖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各项税收法规在本区域的实施事务。但对这些税项的实际征收管理,有些地方税务局设置了专门的涉外税务征收分局,统一负责本区域内涉外税项的征收;有些地方税务局则不再设置专门的涉外税务分局,而由该地方税务局按区域设置的各税务机构统一负责内、外企业及个人的税款微收管理。第2章税法及其适用范围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21税法和规定税法和规定1991年4月9日中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该税法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统一适用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统称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此之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上述其它类型的企业适用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除特别指明之处,对该两个税法均称为“原税法”)。在制定新税法的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1)有利于贯彻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2)在维持国家权益的前提下,继续坚持“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从而使税收政策更好地发挥引导投资方向的作用;(3)注重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借鉴国际税收惯例和他国有益的做法,并注意在税法的内容中体现实用性、稳定性和与原税法内容上必要的连续性。税法共设30条,分别对纳税人、纳税所得、税率、优惠等税收基本内容进行了法律规范。199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并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细则按各类税务事项,分为9章,共114条,其主体是对税法内容作出定义解释,制订实施程序规范。在税法和细则以外,国务院或其税务主管部门以“通知”或“暂行规定”的形式发布的某些对税法或细则的解释性及补充性规定,亦具有执行效力。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可能还会适用“原税法”的某些条款,故在本书的有关章节中,亦会对该等有可能适用的“原税法”条款分别加以说明。22适用税法的纳税所得适用税法的纳税所得基于经济体制和税收立法进程中的种种原因,目前的企业所得税体制仍为以纳税人经济成分的不同而分别设置了对国内中资企业和有外资成分企业的两部所得税法,而在这雨部适用不同纳税人的所得税法中部是采用了综合所得税制。在对外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对诸如资本收益、或财产转让收益等类所得与生产经营利润所得适用同一税法及相同的税率。税法第一条规定,适用税法纳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所得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和“其它所得”。细则第二条对生产经营所得的行业范围和其它所得的类型范围分别进行了列举式的说明。(1)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从事下列行业取得的所得制造业建筑安装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勘探开发作业其它行业(2)其它所得包括利润(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财产收益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的收益营业外收益对此应予注意的是,细则第二条对纳税所得范围的说明仅为列举并非限定。也就是说,对适用税法的纳税所得可以概括为一切以合法经营、投资、转让财产、提供劳务等方式所取得的所得。23适用税法的纳税人适用税法的纳税人税法仅适用于有外来资本成分的公司企业(参阅第1章11“税制改革现状”一节)。税法第一条对适用的纳税人限定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两类。231外商投资企业税法第二条第一段表明,“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分别对这三类企业形式规定有基本定义。因而,适用税法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范围一般来说是明确的,但亦有某些特殊的情形。对此,我们简要地归纳如下(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投资者共同投资、经营,按投资比例共负盈亏的股权式的、具有中国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为税法规定的纳税人。(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作各方以协议方式对公司各方责任、权利、义务和收益分配比例进行约定而合作组织的公司。合作经营企业可以依法取得独立的中国法人地位,组成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采取不组成独立法人的经营联合体等方式。所得税应以独立的法人责体为课税主体,对不组成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企业,由于其合作各方仍然分别从属于各自的法人责体,因而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所得税纳税人,而是由合作各方各自作为单独的纳税人,分别就其从合作企业取得的所得缴纳所得税。其中参加合作经营的外国合作者应被视为在中国境内设有生产、经营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而成为税法的纳税人,因而并不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待遇;参加合作经营的国内中资企业应为适用内资企业有关税法的纳税人参见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细则第七条和国家税务局(现为国家税务总局,下同)国税发1991165号通知第四条。但依据上述细则条款和国家税务局文件规定的内容,对不组成企业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凡订有公司章程,共同经营管理,统一核算盈亏,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经企业申请,报当地税务机关批准,也可以依照税法统一计算缴纳所得税,并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税法中规定的关于税收管辖榷的实施范围与纳税人是否具有中国法人地位有直接的关系。因而,由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人地位的复杂情形,将使其在适用不同的税收管辖范围问题方面亦会产生一些复杂的问题,对此将在本章第241“中国居民公司”一节中加以讨论。(3)外资企业全部为中国境外投资者投资并经营,依中国法律注册,取得中国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外资企业是为税法规定的纳税人。232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中资企业再合营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除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以外),与国内中资企业再合资建立的企业,依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工商企业管理注册规定,均不能认定成为中外合营企业,而仍视其为内资企业。其理由是(尽管这个理由会令人感到章强)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法人,因而其与另一中国法人(中国境内的中资企业)的合资经营不能称为中外合营。也就是说,依照工商行政管理规定,所谓“中外合营”之“外”,是指具有外国法人地位的公司或外籍白然人。依此理,在中国境外组成法人企业的中资公司返回中国境内投资则可注册为外商投资企业。但是,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国内中资企业再合营的征税问题,财政部做出了另外的处理规定。依照财政部(86)财税宇第306号通知的规定,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国内企业再合营申办新的合营企业,如果该新办的企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外资股权比例占25以上,并经国家主管部门及其授权机关批准的,可视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汶的规定缴纳所得税,并享受有关的税收优惠。1995年4月4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了关于外商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在该项规定第十条中规定中国境内的投资公司设立企业,投资公司或与其它外国投资者的外汇投资比例不低于其投资设立企业的注册资本的25的,其所投资的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发给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由于颁布了这样一个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中资企业再合资设立企业的法律地位问题,己部分得以确立。有关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务事项,我们将在本书第21章218“境内投资业务”一节中加以专门的描述。233外国企业外国企业的概念为在中国境外组成法人实体的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有可能成为中国所得税纳税人的外国企业有两类(1)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2)虽未在中国境内设立营业机构,但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投资性所得的外国企业(参阅本章242“中国来源所得”一节)。细则第三条第二段和第四条对机构、场所的范围有比较详尽的列举,这些列举包括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提供劳务的场所营业代理人依据细则第四条的表述,上列营业代理人有可能是一个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亦有可能是一自然人,其能够判定为外国企业(委托人)的机构场所的,须具有如下代理业务内容(1)经常代表委托人接洽采购业务,并签订购货合同,代理采购商品;(2)与委托人签订代理协议或合同、经常储存属于委托人的产品或者商品,并代表委托人向他人交付其产品或商品;(3)有权经常代表委托人签订销货合同、或接受货。对以上所引用的细则第四条关于代理业务内容的某些表述用语需做以下说明(1)对用语“经常”及“有权经常”,尚未有具体的解释。在依据此条款作出实际判定时,税务机关通常会依循如下原则(A)受托人被授予经营性的权利,而不是仅对某一次特定业务项目具有代理权;(B)上述第(1)和第(2)项代理业务,是经常实际存在或发生的业务。但若从事上述第(2)项代理业务的、则只要有经常代理此类业务的授权,即使实际发生的代理事项很少,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委托人的营业机构;(C)对一家代理人是否构成委托人的营业机构做出判定时,并末将具有独立地位的代理人排除在外。但对与中国签有税收协定的国家企业,就此事项做出判定,将会依据税收协定限定的标准进行;(D)对代理业务的规模、方式等具体情形均会加以综合的考虑。(2)细则第四条“签订购货或销货合同”一语,与国际上通常所持的解释一致,不仅限于签署合同,也包括签署合同前必要的谈判过程。24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税法确定同时实施两种税收管辖权,一是对中国居民公司实施境内、境外来源所得全面征税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二是对非中国居民公司实施中国来源所得征税的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税法第三条对此具体表述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外国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所得税”。241中国居民公司税法第三条的规定表明,对一家公司是否作为中国居民公司责施全面的税收管辖,取决于其在中国境内是否设立有总机构。对总机构的定义界线及实际判定,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家企业的纳税状况。因而,对如下的描述,在实务中是不应忽略的。(一)总机构的定义细则第五条对“总机构”定义为“依照中国法律组成企业法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负责该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上面这个定义表明,判定一家公司是否在中国境内设有总机构从而成为中国居民公司,所依据的是企业法人的注册地及其社会住所(即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均在中国境内这样一个“双重具备”的判定标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这一对公司社会住所的表述,并未特别指明是指公司的董事机构还是(总)经理机构。从其整体的表述看,倾向于是指公司决策的执行机构,即(总)经理机构的含义;但从“控制”一词看,并不排除兼有公司决策机构,即董事机构的含义。现有的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有关工简登记注册管理的法规,均有企业经营管理机构和企业董事会机构的设置地点应与企业法人的登记注册地一致的原则件规定。1994年7月1日施行的中国公司法也规定,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因而,税法和细则中,有关住所的上述表述实际指向的不确定性,目前并不会引起公司居民身分判定方面的过多因扰。在实行“双重具备”的居民判定标准的情形下,从理论上说,如果一家在中国依法注册成立的法人企业,将其“负责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即其社会住所设在中国境外,则将不会被认定为中国居民公司及实施全面税收管辖。但在实际上,由于上述“企业法”和有开规定的约束,作出这种安排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二)中国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的实务判定依据上述“总机构”的定义及有关的说明,我们可以对税淦所适用的各类纳税人(参阅上文23“适用税法的纳税人”一节)是否为中国居民公司作出如下一般性的判定。之所以为一般性的判定,就是说还不能排除对某些可能发生的极为特殊的情形(例如发生税收协定要求解决的双重居民的情况)需要进行实际的个案判别(1)中国居民公司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取得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类企业都是依中国法律组成的中国法人责体,并依照规定均应在中国境内设立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因而属于中国居民公司,并负有全面纳税义务。(2)非中国居民公司(A)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其法人注册地及总机构均在中国境外,故为非中国居民,应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所得税。(B)不组成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对末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做出恰当的居民身分判定稍显复杂一些。依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可以不组成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经企业申请,对某些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法人合作企业可以批准其统一计算缴纳所得税(参阅上文第231节(2),合作各方仍然分别从属于各自的法人责体。因而依据关于总机构的“双重具备”的判定标准,对这种不组成独立汶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将不会认定其在中国境内设有总机构,从而不能判定其为中国居民公司,因而仅应对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收所得税,这与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的税务处理实际上是一致的。242中国来源所得依前所述,对包括外国企业和不具有中国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内的非中国居民公司,税法规定应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因而,明确对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对于确定对非中国居民企业的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有实际的税收意义。由于税法规定有对境外所得己纳税款给与税额扣除,因此明确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对于确定中国居民公司的境外所得已纳税款扣除限额和实际扣除额亦有实际的意义。细则第六条对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各类所得的判定分别进行了表述,对此列举并说明如下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WWW5IXUECOM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所得(1)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外国企业通过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与上述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利润(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它所得。所谓“有实际联紧”一语,在税法及细则中没有进一步做出定义性解释。实际是认同国际通常的原则性解释,即据以取得利润(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收益等所得的股权、债权或财产等,为该营业机构、场所所拥有或经营管理或占用、使用。(参见例21)(二)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投资所得(1)从中国境内企业取得的利润(股息)为来源于中国的所得。这里“从中国境内企业取得”一语具有通常的“由中国境内企业分配”的含义。(参见例22)例21一家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设有一间分行,该分行以其在中国筹集的资金向中国境外一家借款人贷款从而取得贷款利息。该笔利息收入虽然是由于境外借款人在中国境外使用核项贷款而支付的但由于据以取得该笔利息的债权属于该中国境内的分行所拥有,故该笔利息所得会被判定为是与该分行有实际联系的所得,从而应缴纳中国所得税。例22中国境内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向企业之外方投资者分配100万元之股息。该项100万元的股息应被判定为来源自中国境内。(2)从中国境内取得的存款或者贷款利息、债券利息、垫付款或延期付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并购交易合同修订及调整协议
- 离婚双方无子女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约定
- 安全员证续期网络考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瑜伽课程题库及答案
- 基于自适应学习系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 2025年新能源产业质量追溯体系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报告
- 展示台 饲养达人评选会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粤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粤教版(劳动与技术)
- 城区建筑竞赛方案设计案例
- 建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学几何竞赛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凯里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大数据产业课件
- 潮汐能发电站课件
- 国际化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概述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初二入团考试内容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交通节能服务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针灸科感控知识培训课件
- 微生物学讲课文档
-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艺术造型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大单元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