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及储能充电桩项目技术方案_第1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及储能充电桩项目技术方案_第2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及储能充电桩项目技术方案_第3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及储能充电桩项目技术方案_第4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及储能充电桩项目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伏车棚充电桩设计方案二零一七年一月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目录1概述211工程概述21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32设计依据33整体方案设计431并网逆变器选型1232光伏组件排列布置设计1733线缆选型2034储能系统和PCS设计224发电量与效益分析2441理论发电量2442逐年理论发电量2543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分析2644年发电量估算2745经济效益2846环保综合效益285防雷及接地296设备清单30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1概述11工程概述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畔,太行山南麓,处于华北、华东、华中通向西北的咽喉地带,地跨东经1124331“1133835“和北纬344903“352945“之间。市境东西长10205公里,南北宽7543公里,土地总面积400089平方公里。东与新乡市的获嘉县、辉县市、原阳县毗邻,南隔黄河与郑州市及其所辖的荥阳县、巩义市和洛阳市的偃师县、孟津县相望,西与济源市相邻,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被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大公报及全球23家驻港领事馆联合授予“2012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气温128C148C,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31C,历史极端最高436C(1966年6月22日),历史最低气温224C(1990年2月1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27小时,年均太阳总辐射量为46255020MJ/,年活动积温在45004900,光热资源充足,属于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区,适合建设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项目建设于河南省市工业集聚区。项目地点经纬度北纬35225,东经113148。项目分为科技大厦、新能源厂区和化工厂区3个地点的自行车或汽车车棚光伏项目,以及充电桩储能供电系统。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70784KWP,直流充电桩功率20KW32(个)、交流充电桩功率45KW32(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功率02KW120(个),锂电池储能6000KWH,能量转换系统PCS容量为150KW4(个)和PCS容量为100KW2(个)。车棚光伏发电经组串式逆变器接入400V用户侧并网,采取“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构造储能电池系统,在波谷电价时段电网通过能量转换系统(PCS)向储能电池系统充电,在波峰电价时段储能系统通过能量转换系统(PCS)向汽车充电桩或本地负荷供电,以实现电价差价收益的最大化。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31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极端最高气温436极端最低气温224多年平均气温128148年平均日照时数24227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600700MM多年积雪最大厚度22CM地震烈度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设防烈度度最大风速28M/S海拔高度100300M污秽等级III级2设计依据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IEEE15472003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进行互连的标准IEEE154712005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的接口设备的测试程序IEC62116光伏并网系统用逆变器防孤岛测试方法JGL/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Z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4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6132010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599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2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825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Q/GDW156200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2122008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4802010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5642010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Q/GDW6172011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CGC/GF0012009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整体方案设计项目分为科技大厦、新能源厂区和化工厂区3个地点的电动自行车和汽车车棚光伏项目,以及以上三个项目地的充电桩储能供电系统。光伏组件总装机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5容量70784KWP,直流充电桩功率30KW32(个)、交流充电桩功率7KW32(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功率02KW120(个),锂电池储能6000KWH,能量转换系统PCS容量为150KW4(个)和PCS容量为100KW2(个)。三个项目地点车棚光伏与充电桩设计如下1、科技大厦汽车车棚项目在科技大厦停车区域建设汽车停车棚,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作为车棚材料,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科技大厦汽车车棚项目车棚尺寸东西50米南北6米高25米2个汽车停车位40个装机容量936KW光伏组件数量360块尺寸164099240MM规格260WP光伏组件逆变器50KW组串型逆变器2台充电桩30KW直流充电桩10个7KW交流充电桩10个效果图如下所示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62、新能源厂区自行车和汽车车棚项目在新能源厂区南围墙处建设自行车停车棚和汽车停车棚。自行车车棚采用310W多晶硅光伏组件作为自行车车棚材料,汽车停车棚采用260W多晶硅光伏组件作为车棚材料,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新能源厂区自行车车棚项目车棚尺寸东西100米南北2米高2米2个停车位300个装机容量62KW光伏组件数量200片1956992MM规格光伏组件逆变器30KW组串型逆变器2台电动自行车充电位02KW40个新能源厂区汽车车棚项目车棚尺寸东西50米南北6米高25米2个停车位40个装机容量936KW光伏组件数量360块尺寸164099240MM规格260WP光伏组件逆变器50KW组串型逆变器2台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7充电桩30KW直流充电桩10个7KW交流充电桩10个效果图如下所示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83、化工厂区自行车和汽车车棚项目在化工厂区北门处建设自行车停车棚和汽车停车棚。自行车车棚采用260W多晶硅光伏组件作为自行车车棚材料,保留车棚原有支架,进行加固。汽车停车棚采用260W多晶硅光伏组件作为车棚材料,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化工厂区自行车车棚项目车棚尺寸东西6米南北35米10个停车位600个装机容量3276KW光伏组件数量1260片1640992MM规格光伏组件逆变器30KW组串型逆变器10台电动自行车充电位02KW80个化工厂区汽车车棚项目车棚尺寸单排东西20米南北6米高25米4个双排东西15米南北12米高25米2个停车位56个装机容量13104KW光伏组件数量504片1640992MM规格光伏组件逆变器30KW组串型逆变器4台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9充电桩30KW直流充电桩12个7KW交流充电桩12个效果图如下所示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04、以上三个项目地的充电桩储能供电系统建设好光伏车棚后,通过二次配置形式,在光伏车棚项目基础上施加充电桩项目。设计思路示意图光伏发电系统交流配电电网锂电池储能系2000KWHPCS组串逆变器充电桩系统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充电桩储能供电系统由分为三部分PCS、锂电池储能系统和充电桩系统。锂电池储能系统采用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构成。三个项目地分别配置功率为100KW150KW、100KW150KW、2台150KW的PCS能量转换系统,容量为2000KWH锂电池储能系统。根据业主峰谷分时电价早上8点中午12点096元中午12点下午6点062元下午6点晚上10点107元晚上10点早上8点033元1)车棚光伏发电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1白天光伏发电期间属于电价高峰时段或用电高峰期,光伏发电自直接供本地负荷使用,自发自用实现光伏发电收益最大化。2)PCS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在电价低谷时段由电网向其充电(晚上10点早上8点,800KW功率PCS向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75个小时,即可充满2000KWH电池容量)。3)PCS锂电池储能系统放电白天储能系统向充电桩输出电能,或在电能盈余情况或电价高峰时段,储能系统释放电能供本地负荷使用。总结通过利用PCS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电能双向流动和峰谷分时电价,即电能“低价储存,高价使用”,一方面实现充电桩供电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高峰电价时段减少本地负荷用电量,节省了电费。充电桩系统分为两种30KW直流充电桩和7KW交流充电桩(可以两者都采用或选用某一种)。直流充电桩直接将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电经DCDC变换,获得电能输出。其特点输出功率大,电动汽车充电速度快;交流充电桩是将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电经DCAC变换,输出交流电,其特点是造价便宜,但输出功率小,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慢。以上三个项目地的充电桩储能供电系统充电桩功率直流充电桩30KW交流充电桩7KW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功率02KW充电桩数量科技大厦10个直流充电桩10个交流充电桩(合计功率370KW)新能源厂区10个直流充电桩10个交流充电桩4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合计功率378KW)化工厂区12个直流充电桩12个交流充电桩8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合计功率468KW)总计32个直流充电桩,32个交流充电桩,12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2光伏组件数量2484片1640992MM规格260WP光伏组件200片1956992MM规格310WP光伏组件光伏总装机容量70784KW储能系统科技大厦储2000KWH新能源厂区储2000KWH化工厂区储2000KWH共计储能6000KWH所需回收电池数量大约需要33万支37V10AH锂电池按照回收电池50衰减计算储能系统充电时间2200到次日800电费较低为034元/KWH充电桩储能供电系统效果图31并网逆变器选型1并网逆变器选型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转换设备,它连接直流侧和交流侧,需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优质的电能输出。对逆变器的选型需满足如下要求(1)高转换效率高逆变器转换效率越高,则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越高,系统总发电量损失越小,系统经济性也越高。因此在单台额定容量相同时,应选择效率高的逆变器。逆变器转换效率包括最大效率和欧洲效率,欧洲效率是对不同功率点效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3率的加权,这一效率更能反映逆变器的综合效率特性。而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是随日照强度不断变化的,因此选型过程中应选择欧洲效率高的逆变器。(2)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太阳电池组件的端电压随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可以将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照度较小的时间段的发电量加以利用,从而延长发电时间,增加发电量。(3)优质的电能输出逆变器应具有高性能滤波电路,使得逆变器交流输出的电能质量很高,不会对电网质量造成污染。在输出功率50额定功率,电网波动5的情况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099满功率,可调范围08超前08滞后保护孤岛保护具备低电压穿越具备直流反接保护具备交流短路保护具备漏电流保护具备直流开关具备直流保险丝具备过压保护2级防雷器40KA系统最大效率983欧洲效率980隔离方式无变压器防护等级IP65夜间自耗电099满功率,调范围08超前08滞后保护孤岛保护具备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7低电压穿越具备直流反接保护具备交流短路保护具备漏电流保护具备直流开关具备直流保险丝具备过压保护直流2级防雷器40KA系统最大效率9900欧洲效率9870隔离方式无变压器防护等级IP65夜间自耗电50度降额相对湿度0100无冷凝冷却方式智能强制风冷最高海拔4000M3000M降额显示动态图形液晶通讯RS485选配以太网直流端子MC4交流端子螺丝压接端子认证BDEW,金太阳认证,GB/T19964,GB/T29319机械尺寸宽高深634959267MM安装方式壁挂式重量55KG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832光伏组件排列布置设计321光伏组件选型1选型原则根据2015年2月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颁布的关于征求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意见的函(国能综新能201551号)规定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自2015年起,享受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和并网逆变器产品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相关指标要求。其中,多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55,单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电池组件自投产运行之日起,一年内衰减率分别不高于25、3、5。并网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应满足带变压器型不得低于96,不带变压器型不得低于98。所以多晶硅光伏组件容量应选择255WP及以上,才能保证转换效率不低于155的要求,以便顺利获得国家光伏补贴。本电站选用光伏组件具有以下特点1多晶硅光伏组件经过国家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2组件件峰值功率误差为2;3组件效率为155;4组件稳定功率衰减13年总衰减5,110年总衰减10,125年总衰减20。;综合考虑组件效率、技术成熟度、市场占有率,本项目选用260、310WP多晶硅光伏组件,相关性能参数如下表3光伏组件规格参数序号项目名称参数指标参数指标参数指标1峰值功率255WP260WP310WP2峰值电压3040V3067V367V3峰值电流839A848A842A4开路电压3807V3838V442V5短路电流889A897A918A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196功率温度系数040/040/042/7开路电压温度系数032/032/035/8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059/0059/006/9额定电池工作温度45245245210工作温度40854085408511最高系统电压1000VDCIEC/600VDCUL12重量189KG26KG13外形尺寸1640MM992MM40MM195699240MM2光伏阵列设计原则以本项目所用30KW并网逆变器为例,30KW并网逆变器的直流工作电压范围为480VDC800VDC,考虑太阳能光伏组件串联的组件数量N计算公式(1)251VOCMAXKTVNDC(2)2511VPMAXVPMINKTVTPP式中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温度系数;VK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温度系数;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低温();T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高温();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MAXDC逆变器MPPT电压最大值(V);PT逆变器MPPT电压最小值(V);MINT光伏组件开路电压(V);OC光伏组件工作电压V;PM电池组件串联数(取整数)。NN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0经计算得串联光伏电池数量N为19N24,根据场址区的气候环境结合电池组件温度修正参数以及逆变器最佳输入电压等,经修正计算后太阳电池组件的串联数。组件的并联数应根据系统容量、逆变器数量、组件容量和串联数来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3)逆变器数量串联数组件容量系统容量并联数322组件支架设计(1)支架选型支架采用Q235B冷轧钢板或者铝型材,材质的选用和支架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支架的防腐应符合下列要求1)横梁、彩钢瓦夹具、横梁连接件均采用先加工后热浸镀锌,锌层应符合GB/T139122002锌层厚度不小于65UM,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原色AA15级。2)本项目所有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螺栓C级(GB5780)的规定,具备现场防腐要求。3)边压块和中压块采用铝合金材料;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支架系统抗震烈度为7度,工程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5)固定支架选用防腐的钢型材,所有连接处(焊接处)应可靠连接,避免松动,要求能够耐室外风霜雨雪等的腐蚀。6)固定支架能满足安装倾角要求、抗风要求、抗雪压要求、抗震要求、耐腐蚀性要求、安全性要求、通用性要求、快速安装要求。(2)倾角设计为了使光伏方阵表面接收到更多太阳能量,根据日地运行规律,方阵表面最好是朝向赤道(方位角为0度)安装。本工程中为了最大化利用车棚面积,组件安装采用平铺方式。33线缆选型(1)选型原则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11环境条件校验A环境温度B日照C风速D污秽E海拔高度2光伏发电站电线、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规定,电线、电缆截面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确定。3集中敷设于沟道、槽盒中的电缆宜选用C类或C类以上的阻燃电缆。4光伏组件之间及组件与汇流箱之间的电线、电缆应有固定措施和防晒措施。5电缆敷设可采用直埋、电缆沟、电缆桥架、电缆线槽等方式。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分开排列并满足最小间距要求。6电缆沟严禁作为排水通路。7远距离传输时网络电缆宜采用光纤电缆。8电缆额定电压的选取1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低于使用回路工作线电压。2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与绝缘屏蔽或金属套之间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系统当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应按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对于A项外的供电系统,不宜低于13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在单相接地故障可能持续8H以上,或发电机回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宜采取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3交流系统中电缆的冲击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4直流输电用电缆绝缘水平,应计及负荷变化因素、满足内部过电压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25控制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应不低于该回路工作电压、满足可能经受的暂态和工频过电压作用要求。且宜符合下列规定沿较长高压电缆并行敷设的控制电缆(导引电缆),选用相适合的额定电压。在22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敷设的控制电缆,宜选用600/1000V,或在有良好屏蔽时可选用450/750V。除、项情况外,一般宜选用450/750V;当外部电气干扰影响很小时,可选用较低的额定电压。9电缆截面积的选取;电缆截面应满足持续允许电流、短路热稳定、允许电压损失等要求,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还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2)电缆型号根据选型条件,本园区所选用电缆的型号规格如下1从光伏阵列串输出至汇流箱电缆选用PV1F14MM2;250KW隔离变输出电缆选用ZCYJV2206/1335MM2116MM2;330KW逆变器输出电缆选用ZCYJV2206/1KV325116MM2。4交流配电柜输出电缆选用ZCYJV2206/1KV31851120MM2。34储能系统和PCS设计储能装置作为储能系统中电网与电池之间的功率变换装置,能实现电网与电池组间的能量双向交换,用于电网的“削峰填谷”、调节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作为重要部门和重要设施的应急电源及备用电源等。本装置可用于新能源电站、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城市储能电站和微网储能等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需回收电池数量大约需要33万支37V10AH锂电池按照回收电池50衰减计算性能特点安全性能高采用工频变压器,使电池与电网安全隔离转换效率高采用一级变换,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量转换效果高运行方式多恒流充放电、恒功率充放电、浮充、恒压充电等多种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3通信接口丰富具备CAN20、RS485、LAN等多种通信接口,便于各种通信方式的实现先进的控制技术软锁相环技术、电压前馈技术、矢量控制等国际领先的控制保护技术完善的保护功能模块级、装置级、系统级三层保护维护方便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且易维护本方案中选用的150KW容量PCS技术参数交流侧参数1额定功率150KVA2交流接入方式三相四线3隔离方式工频变压器隔离4电路拓扑一级变换5过载能力11/10MIN12/1MIN6无功范围150KVAR150KVAR并网充放电模式7额定电网电压AC380V8允许电网电压AC380V159额定电网频率50HZ10允许电网频率475HZ515HZ11总电流畸变率3额定功率下12功率因数099充电095095可设放电13充放电切换时间100MS额定功率下14并离网切换时间20MS离网模式15额定输出电压AC380V16输出电压偏差AC380V517输出电压不平衡度518输出电压失真度3额定线性负载19输出频率范围495HZ505HZ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420电压过渡变换范围10电阻负载0100直流侧参数21最大直流功率180KW22直流母线最高电压770V23直流电压范围DC500VDC800V24直流电压纹波系数525直流稳压精度126直流稳流精度120100IE27输出路数1输出可接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系统参数28最大转换效率96不含隔离变压器29噪声70DB距装置1M处30尺寸800MM800MM2060MM宽深高31重量750KG32防护等级IP2033允许环境温度2055大于45时需降功率使用34冷却方式强制风冷35允许相对湿度095无冷凝显示和通信36人机界面触摸屏(网关触摸屏)37通信接口RS485、CAN、以太网38通信规约MODBUS、XJ104、CAN20主回路框图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5直流EMI交流EMI隔离变压器AC/DCUVW交流断路器交流接触器LCL滤波器直流接触器L1L2L3电池N4发电量与效益分析41理论发电量根据工程所在地各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可得出本工程月及年峰值日照小时数。峰值日照小时数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在平面上某段时间段内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转换为辐照强度1000W/M2标准工况下条件下的等效小时数称峰值日照小时数。若太阳能电池组件在1H中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为1KWH/M2A,由以上峰值日照小时定义,可得其峰值日照小时数TT(1KWH/M2A)/(1000W/M)1H/A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峰值功率均在1000W/M条件下标定,因此采用峰值日照小时数乘以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即为光伏电站的最大理论发电量。本方案中共安装4320块标准容量为260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11232KWP。选用的光伏组件尺寸为1640MM992MM40MM,安装方式为支架固定倾斜安装。项目全部光伏组件峰值日照小时数及发电量如表10所示。表10光伏电站顶峰值日照小时数及理论发电量统计表月份阵列倾斜面平均日辐射(KWH/M2/日)月平均峰值日照小时数(H)月发电量(万KWH)1月份2929052640742月份35910052711523月份43413454952334月份53916170114458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65月份57176701250756月份547164101161577月份487150971068638月份456141361000609月份391117308303010月份343106337526511月份29989706349312月份262812257491合计49791514961072349经计算,得出本工程光伏阵列年理论发电量为1072349万KWH,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51496H,每日的峰值日照小时数约415H。42逐年理论发电量光伏电站的第一年理论发电量为光伏电站的最大理论发电量乘太阳电池组件第一年的衰减系数。本工程所选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第一年的衰减系数为8,故光伏电站的第一年理论发电量为年理论发电量乘以组件衰减系数。本工程组件最佳安装倾角下所获得的逐年理论发电量分别见表11。表11全部光伏装机容量逐年理论发电量统计表年份组件衰减系数逐年理论发电量(万KWH)第1年099201063770第2年098411055299第3年097621046827第4年096841038463第5年096061030099第6年095291021842第7年094531013692第8年093781005649第9年09303997607第10年09228989564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7第11年09154981629第21年09081973800第13年09008965972第14年08936958251第15年08865950638第16年08794943024第17年08724935518第18年08654928011第19年08585920612第20年08516913213第21年08448905921第22年08380898629第23年08313891444第24年08247884366第25年08181877289电站建成后,本工程全部光伏装机容量未考虑系统损耗下25年总发电量为24191128万KWH。43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包括太阳电池老化效率,交、直流低压系统损耗及其他设备老化效率,逆变器效率,变压器及电网损耗效率;结合国内外相关工程实际发电情况和经验系数,各效率系数取值如下(1)直流电缆损耗2;(2)防反二极管及线缆接头损耗15;(3)电池板不匹配造成的损耗4;(4)灰尘遮挡损耗2;(5)交流线路损耗08;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8(6)逆变器损耗2;(7)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12;(8)系统故障及维护损耗1;(9)变压器损耗3;(10)温度影响损耗4;经计算分析,系统的综合效率为81。44年发电量估算经由各年理论发电量和系统效率计算,本项目光伏组件在最佳倾角下所获得逐年理论计算发电量,分别见表12。表12光伏阵列运行期各年上网发电量计算统计表年份发电量(万KWH)年份发电量(万KWH)第1年861654第14年776184第2年854792第15年770016第3年847930第16年763849第4年841155第17年757769第5年834380第18年751689第6年827692第19年745696第7年821090第20年739702第8年814576第21年733796第8年808061第22年727889第10年801547第23年722070第11年795119第24年716337第12年788778第25年710604第13年782438合计19594813由以上表格可知,本工程全部光伏阵列考虑系统损耗下25年总发电量为19594813万KWH,运行期多年平均发电量为783793万KWH。45经济效益综上分析,本项目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70784KWP,年平均发电量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29783793万KWH,连续运行25年期累计发电量为19594813万KWH。光伏发电节约电费因光伏装机规模相对于各工厂用电负载功率较小,大部分光伏所发电能可被自用,每年光伏发电量约783793万KWH/年,每年电费收益约62703万元(用电电价平均按08元计算),光伏电站25年的设计寿命,预计电费节约156759万元;光伏发电国家补贴042/KWH783793万KWH/年3292万/年,20年的补贴款为65839万元;充电桩充电收益充电桩采用收费模式,市场价格在1520元/KWH,按照15元/KWH收费,减去夜晚储能电力成本和损耗,按照10元/KWH的利润,充电桩一天按照30的利用率计算,每日收益为10元/KWH(30KW32个7KW32个充电桩02KW120自行车充电桩)24H2057984元,每年按照280个工作日计算,每年收益1623万元;储能系统节约电费充电桩的储能系统在电力需求低谷时低价充电,在电力需求高峰时除了向充电桩输出电能,还可向本地负荷供电从而节约电费,每度电节约067元,减去充放电损耗,按照每度电节约05元计算,电池放电深度按照80考虑,每日可节约05元/KWH6000KWH082400元,每年可节约电费87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收益为3452万元46环保综合效益光伏发电对环境没有污染,发电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巨大优势。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还是来自煤炭燃烧的火力发电方式,在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超量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后,完全是“零”排放。按照光伏发电系统稳定运行25年计算,本光伏发电系统理论累计发电量可达19595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0541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1953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量5878吨,减少粉尘排量53298吨。由此可见,该项目的环境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车棚项目技术方案30节能减排量每年25年年发电量(万KWH)78419595标准煤T282270541二氧化碳CO2T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