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总论111前言112编制目的213编制依据214评价原则515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5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617评价因子筛选818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919评价范围11110评价标准112现有项目概况1421现有工程1422现有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723现有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分析2024医院现有主要环境问题243扩建项目工程分析2531项目基本情况2532总平面布置2733项目改、扩建后公用工程情况2734项目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2935施工期污染源简要分析3236项目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3437“以新带老”污染防治措施3538项目扩建前后对比分析3639“三本帐”分析364区域环境质量概况3841自然环境概况3842社会环境概况40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35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3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53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4854固体废弃物现状调查与评价49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0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06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63声环境影响分析57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597污染防治措施62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627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评价6473污水非正常排放防治措施7474环境保护“三同时”项目清单7575风险评价7876应急方案建议818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8281清洁生产82811清洁生产的目的与意义8282总量控制分析849产业政策与城市规划符合性8691产业政策符合性8692用地规划符合性8693院区平面布置符合性86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7101环境管理计划87102环境监测计划89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1111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91112环保投资91113小结9212公众参与93121工作目的93122工作内容和方法93123公众参与的结果及分析93124总结9613结论97131建设项目概况97132产业政策符合性97133选址和城市规划符合性9713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9713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98136污染物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结论100137总量控制结论100138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00139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1011310建议1011总论11前言XX市人民医院是一所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爱婴医院、第四期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是XX市120急救中心,是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三峡大学医学院及长江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担负着辖区内50万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医院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发展医院”的办院方针,注重科技兴院,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培养了一大批医疗专业学科带头人,开展了许多新业务、新技术,在XX地区具有较强的医疗优势和影响,临近的XX县的部分农民及矿工也常来该院就医,病人就诊数量和住院人数明显增加,该院病床使用率经常达到110以上。医院占地面积215916M2,固定资产6581万元。医院现有职工634人,专业技术人员占465,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41人,中级职称216人。开设13个临床病区,14个职能科室,14个医技功能科室,拥有儿科、眼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麻醉科等9个市级专业学科;拥有日立牌全身螺旋CT、日本东芝彩超、500毫安X光机、数字胃肠X光机、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R数字摄影系统、PCR定量测定仪、双人高压氧舱、瑞士腔内碎石机等大中型设备150台件。获湖北省及XX市科技成果12项,获XX市科技进步奖14项,获XX市科技进步奖30项。由于建设初期的设计局限性以及疾病发病谱的特点,内外科患者的就诊治疗需求明显增加,病人住院拥挤,加床现象普遍,门诊大楼的功能布局已不能满足医院业务开展的需求;同时,由于年久失修,存在楼顶大面积漏水、铁窗锈蚀严重、外墙风化脱落、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自然采光不良、电路老化等现象。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为解决此矛盾,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由于种种原因,外科楼已于2004年11月3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门诊楼于2009年3月30日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文件规定,XX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3月7日委托XX承担XX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和外科楼、改建门诊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到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建设地点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踏勘调查,并收集了该项目有关建设及技术资料。在对该项目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18日编制完成了XX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和外科楼、改建门诊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评价工作组得到了业主单位XX市人民医院、XX市环境保护局及监测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2编制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正确处理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做到瞻前顾后、统筹兼顾、维护和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目的如下(1)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查明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2)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础上,针对医院目前现有的环保治理措施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按“以新带老”、“达标排放”等原则,提出项目建成后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环保对策和实施方案;(3)为设计单位、环境管理及决策部门提供有关环保方面的科学依据。13编制依据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9)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施行;(10)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164号文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2004年12月2日;(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14)2003年4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监管力度的紧急通知(15)环发2003197号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2003年12月10日;(16)环发2003206号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2003年12月26日;(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施行;(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9)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2003年6月30日施行;(20)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文件鄂环办200367号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进一步做好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21)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870号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年9月18日);(2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2000年11月30日修订发布;132工程资料及批复等文件(1)XX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XX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XX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和外科楼、改建门诊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批复;(4)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5)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人民医院兴建内科大楼项目立项的批复;(6)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改造项目立项的批复;(7)XX市发展计划局关于市人民医院兴建外科住院部投资计划的批复;(8)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人民医院兴建内科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9)XX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民医院内科楼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的承诺函;(10)XX市规划局关于XX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大楼的规划审查意见;(11)XX市规划局关于XX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12)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学评价报告单;(13)湖北省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单;(14)一次性医疗塑料用品回收经营许可证;(15)XX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转移联单;(16)XX市环保局关于XX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外科楼及改建门诊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标准的函;(17)项目委托书;133技术文件(1)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2)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4)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5)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4评价原则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结合项目建设特点确定工程评价原则如下(1)评价中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境保护政策及法规;(2)本评价将依据本项目污染源提出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措施,使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排放量可实现其总量控制的要求;(3)环境影响评价将坚持为项目建设的优化和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的政策性、针对性、客观性、公正性及实用性;(4)评价内容做到重点突出、结论明确、对策可行;(5)为适应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和缩短评价工作周期,在满足评价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本次评价工作将尽可能利用该地区现有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资料;(6)加强类比调查,充分利用国内同类型的“三废”治理经验,力争使本项目环评更具实用性和可靠性;(7)环评工作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对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15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151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环境问题包括(1)焚烧炉烟气、机动车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2)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3)泵类、机动车噪声对周围声学环境的影响;(4)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52评价重点根据该项目的污染特征,本着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提高报告书实用性的原则,本次环评将在加强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并以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为重点,并在对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尽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废水、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案和环境管理措施。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61本项目控制污染(1)控制本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标准要求;(2)控制焚烧炉烟气,保护项目所在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符合二级标准;(3)控制噪声源强,使厂界环境噪声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区标准,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干扰;(4)合理处理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避免产生二次污染。162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敏感点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市人民医院内,项目环境敏感点见表161。表161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一览表要素敏感目标方位直线最近距离功能要求和保护等级XX市实验幼儿园W沿玉阳路距离医院170M,在道路右侧环境空气及医院外XX一中W沿玉阳路距离医院180M,在道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路左侧XX市第二高中WN距离内科楼50200M居民区WN距离内科楼50200M居民区WE距离内科楼40200M居民区EXX渠另一侧感染科E距本项目6M门诊大楼S距本项目40M外科住院部W距本项目40M声环境医院内项目周围综合楼NW距本项目6M地表水XX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XX渠,质量目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本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包括医院内及医院外的敏感点),质量目标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院界外100M的声环境及医院内本项目周围的声环境,院内及院界至院界100M范围内,声环境质量应满足GB309693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玉阳路一侧应满足4类标准。163环境影响识别原则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工程特点、实施阶段(施工期、运营期)及其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识别出可能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子,并确定其影响性质、类型、时间、范围和影响程度,为筛选评价因子及确定评价重点提供依据。164环境影响原则采用矩阵识别法对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162和表163。表162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时段评价因子性质程度时间可能性范围可逆性地表水较小短较小局部可环境空气较大短较大局部可声环境较大短较大局部可基础施工固体废物一般短较大局部可地表水一般短较大局部可环境空气较小短较大局部可声环境一般短较大局部可结构施工固体废物一般短较大局部可地表水较小短较大局部可环境空气较小短较大局部可声环境较大短较大局部可设备安装固体废物较小短较大局部可施工期社会经济较小短较大局部可注“”为有利影响,“”为不利影响。表163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时段评价因子性质程度时间可能性范围可逆性地表水一般长期一般局部可环境空气较大长期大较大可声环境一般长期一般局部可自然环境固体废物一般长期一般局部可运营期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较大长期大较大可注“”为有利影响,“”为不利影响。17评价因子筛选根据项目工程特点,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71。表171评价因子一览表分类评价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现状SO2、NO2、PM10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BOD5、COD、NH3N、TP环境质量现状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等效A声级大气环境TSP、PM10地表水环境BOD5、COD、NH3N、TP声环境等效A声级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施工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大气环境烟尘、SO2、污水处理站臭气地表水环境COD、BOD、NH3N、粪大肠菌群、余氯声环境等效A声级运行期固体废物环境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等环境影响预测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烟尘、SO2、污水处理站臭气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COD、BOD、NH3N、粪大肠菌群、余氯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效A声级分析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等18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级别判定方法,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级别及范围。181大气环境大气评价工作等级表(HJ222008表1)见表181。表181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NO2,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100OIIC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一般选用GB30951996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本项目选择的主要污染物CO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为10MG/M3,因而COI值为10MG/M3;NO2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为024MG/M3,因而COI值为024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结果见表182表182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等标排放量(PI)项目最大地面浓度相应质量标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O001810018NO20007024305按HJ222008中表1判定,以占标率较大的NO2计算,结合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特点,该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估算结果输出文件见附件。182地表水(1)确定因素根据HJ/T2393第5条的有关规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因素如下污水量该扩建项目合计排水量约为29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项目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SS、COD、氨氮、粪大肠菌群,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类型数为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95。项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7080的病菌病毒和90的蠕虫卵转移到污泥中。所以污泥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方法为将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后再作消毒灭菌处理。采用加热消毒处理后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医疗机构”污泥排放要求。三、生活垃圾病区及办公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废物,应封闭储存,统一由环卫部门按日清运处置。724噪声防治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来自设备层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和车辆噪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吸声、消声、隔声等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噪声源在传播途径中的声级值,噪声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无论是委托设计还是购买成品,都应提出相应的控制噪声措施和声级值控制指标,配套定购降噪、防噪设施;(2)对设备层的各类泵机机座进行加固、隔声处理。并合理布局。(3)建设单位应调整顶层的使用功能,并不得设置病房,建议将其改为会议室、医护人员的办公室等。(4)在项目周围种植常绿乔木,设置绿化隔声带,达到降噪的目的。725放射源防治措施放射污染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医用辐射屏蔽规范中要求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XX市人民医院放射污染拟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在X线机房四周墙壁上加15MM厚的铅当量防护涂料,门窗采用专用厂家生产的防护梭门、窗或平开门窗,各机房观察窗为铅玻璃,机房门上安装红色指示灯防止误入。726传染病污染防治措施根据新建内科楼的布局,该项目与传染科距离很近,因此传染科防治措施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规定的执行,并提出以下建议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别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五、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六、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七、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固体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八、传染病房还应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应常规消毒,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九、产房应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十、ICU病房应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有条件的医院应配备空气净化装置。73污水非正常排放防治措施项目的非正常排放主要指开、停机污水间歇式排放和其它原因造成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行而使大量污水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并排放。针对非正常排放应采取如下措施当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行时,项目应尽最大能力进行检修,同时污水量若超过污水处理站的容量,应依据检修情况来控制其产量以达到控制污水排放量;对污水处理站应有专人负责管理,避免开、停机间歇式排放造成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非正常排放时,医院应投放固体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以防废水直接排放到城市市政管网。因此,项目拟采取的上述措施能在出现非正常情况时其污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74环境保护“三同时”项目清单综合对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评价,估算本项目环境保护投资额为78万元,约占建设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的3。建设工程“以新带老污染防治措施”及改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项目清单见表741,各项措施均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竣工。表741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清单阶段污染类别治理措施环保设施规模数量位置投资预计处理效果总平面布局及建筑结构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分析边界考虑突出边缘日照时数大寒日不少于2小时;设计阶段太阳能预留安装口节能热水系统扬尘对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点)、道路等进行洒水降尘,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在出口处冲洗车轮,以免带出泥沙污染市区并能减少扬尘产生量;加强粉状建材物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如需要灰渣、水泥等,运输时应采用密闭式槽车运输等车辆冲洗槽1个施工场地进出口处施工期噪声根据施工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居民区的分布状况,噪声设备的布置应尽量远离居民区一侧,并对单台或单机设备,譬如备用发电机等设置专门的隔声操作室,在设备进、排气口设置消声器。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与方式进行地基与结构施工。不得使用气锤、打夯机等产生强烈噪声与振动的设备。对有固定基座的设备应作单独地基处理,以减少地面振动与结构噪声的传递。高噪声设备隔声操作间20M21个施工场地内,并远离周围环境敏感点控制扬尘产生固体废物在施工阶段,采用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以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局部凿除或修补,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施工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对施工垃圾分类进行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置,不得造成二次污染。共同核定清运渣土数量,领取施工渣土清运许可证。减缓对敏感点的污染施工期环境监理无投诉25噪声(1)对地上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吸声等处理(2)进入停车库的汽车应缓慢行驶设备房隔振、隔声45M2/间2间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污水有效处理污水的设备污水处理站1T/A1台现污水处理站进入XX渠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级排放标准固体废物一次性医疗废物由XXXX一次性医疗废物回收有限公司收集,其余医疗废物送入XX市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焚烧炉进行处理;对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10风险购买风险应急物资,组织应急演练等综合利用应急及措施集中外运零排放绿化及景观种植树木绿化树林1075风险评价751氧气站处理处置措施项目在医疗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氧气,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另外药品库房由于储存有大量的化学药品,这些药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3)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4)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5)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6)氧气站设计项目使用是氧气均为液氧,并采用低温液体贮罐进行贮存,贮罐设计压力为105MPA,考虑到氧气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因此项目的氧气站的建筑设计除参照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外,还应对低温液体贮槽宜采取防止日晒雨淋的措施,且液氧的总贮存量不应超过10M3,液氧贮罐周围5M的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为防止出现各种事故,项目应采取以下措施(1)项目应严格按有关要求注意安全事故的发生,氧气储存应远离火种、热源。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2)应加强管理,强化安全文明教育。(3)项目应制定应急措施,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最有效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752二氧化氯处理处置措施项目在污水处理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1)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4)应急处理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切断火源。铁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5)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考虑到项目的二氧化氯是以氯酸钠、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经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再经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进入消毒接触池消毒。由于二氧化氯在空气中和水中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爆炸,为防止出现各种事故,项目应采取以下措施(1)项目应严格按有关要求注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氧化氯储存应远离火种、热源。(2)应设计二氧化氯监测报警和通风设备。(3)配制的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应小于04,其投加量应与污水定比或用余氯量自动控制。(4)应加强管理,强化安全文明教育。(5)项目应制定应急措施,加强对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设备的检查。76应急方案建议当氧气站和二氧化氯发生事故时,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应急方案(1)如发生事故,应及时向总务科等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2)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切断有关阀门,查找漏点,想办法使泄漏停止。避免氧气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合理通风,加速扩散。事故发生后,应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封锁道路。(3)职工卫生员或专业医护人员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抢救工作。(4)总务科负责对处理事故及抢险、抢修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及其它物品的准备,以及泄漏事故发生时现场物资的调配。(5)院感科负责抢险的协调工作,并搜集事故原始资料,及时分析事故状态和事故扩大的可能性,做好情况通报工作。8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81清洁生产811清洁生产的目的与意义清洁生产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打破了传统的“末端”管理模式,注重从源头寻找使污染最少化的途径,将预防和治理污染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消费使用过程,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812医院清洁生产思路鉴于医院排污的特殊性,本评价认为,对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特别是对危险废物因实行预防为主、集中控制,全过程管理,促进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综合治理措施,是减少医院污染物的有效方法,也是医院清洁生产工作的重点。项目在运营期,应重视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从医疗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的制度和措施,制定各类污染物的削减目标,制定合理的、安全的污染物收集、运输、处置措施,减轻末端处理的压力。特别是对医疗污水和医疗废物的管理,应从其产生到处置排放,采取全过程控制。从这一思路出发,本评价在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章节中将提出建立环境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污水和医疗废物管理的具体要求,供建设单位参考采纳。813项目节能措施一、节能要求按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节能要求,医院能耗较高,应严格注意采取节能措施,具体要求如下(1)能源供电、供热、供水部门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输送距离,减少能耗。(2)建筑布置应注意形体齐整,减少外围热损失,根据地域气候条件,尽量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不过分依赖空气调节与机械通风。根据热工计算配置选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及门窗热阻,减少外围热损失。(3)有条件地区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如被动或主动太阳热能与风能发电等环保新型能源,减少能耗。(4)有条件时采用楼宇自控,分科计量等有效措施,减少电能、热能、水能消耗,选配节水型卫生洁具,电动感应龙头、弹簧自闭龙头等有效的卫生节水洁具。二、项目节能措施项目可研设计阶段,提出了以下节能措施(1)采用低压电容补偿,减少无功电耗。减少用电负荷。(2)供电设备采用节能、安全器件,线路采用钢芯电线、电缆供电。(3)加强用电管理,减少能耗。(4)扩建部分建筑体型系数023。(5)扩建工程墙体采用陶粒空心砌块填充墙。(6)新扩建部分外墙窗墙比035。(7)外墙窗采用5125中空玻璃。(8)屋面保温层35MM,K0799W/M2K。(9)外墙保温材料30MM,K11W/M2K。(10)地面保温层25MM。通过采取上述节能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产生间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以说,项目设计阶段采取的节能措施正体现了清洁生产中从源头削减污染的思想。82总量控制分析821总量控制目的与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被列为实现“九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抓紧建立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体系和定期公布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简称总量控制)是指将某一控制区域(例如行政区、流域、环境功能区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已成为实施环保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行的环境管理政策。根据湖北省“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XX市2010年大气污染物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略有削减,“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控制总量分别为二氧化硫564万吨/年、烟尘331万吨/年、粉尘249万吨/年、化学需氧量319万吨/年、氨氮060万吨/年。822总量控制因子一、空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总量控制的有关要求,并结合项目污染物排放及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项目评价中空气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因子为SO2、烟尘。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据国内同类医院类比调查,医院污水中其综合污水水质类似于生活污水,但比生活污水所含化学成份更为复杂,人均排水量大于生活污水,总量控制因子为COD和氨氮。三、固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威胁健康,危害很大,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首要废物。因此,固体废物也是总量控制因子之一。综上所述,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和对拟建项目污染特征的详细分析,项目涉及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中的COD、氨氮以及固体废物。823污染控制总量建议指标在采取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后,该项目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见表821。表821该项目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情况(T/A)总量控制因子现有排放量改、扩建后总量控制指标建议总量指标CODT/A576262NH3NT/A0360404固体废物T/A18000824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为满足以上总量控制要求,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以下总量控制实施方案(1)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将预防和治理污染贯穿于整个过程,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医院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全院职工环保意识,落实各项清洁生产内容,实现最佳生产状况和最大污染削减量的统一。(3)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确保各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及各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落实污染物排放去向的最终处理,避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9产业政策与城市规划符合性91产业政策符合性项目本着突出医院功能的需求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从医院长期发展战略上考虑到医院对安全环境等设施的需要,使医院总体布局更趋于合理,功能更加明确。项目的建设立足我国国情,讲求实效,并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医院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对外开放的需要。本项目为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项目,因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92用地规划符合性本次改建项目是在XX市人民医院在自有用地内实施,周围为商业区和居民区,方便人民就医。本项目的设计及施行均按照XX市总体规划原则设计实施,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因此项目用地是符合相关规划的。93院区平面布置符合性XX市人民医院总平面设计功能分区合理,各种流线组织清晰;洁污、医患、人车等路线清楚,避免了交叉感染;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最大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保证了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部、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院内其它建筑,也本着与场地相协调的原则,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精巧、细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成为环境的精品。医院布局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诚信创新,优质高效,一切为了群众健康”的办院宗旨,该医院规划建设从总平面的规划上合理安排卫生用地,确保医院的建筑设计质量,注重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绿色环保的理念,创造适合患者的医院环境,有利于患者安全及身心健康,医院平面布局合理可行。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建设单位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并保证各项环保措施以及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在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后的运行期得以认真落实,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污染,保护环境。现对该建设单位提出如下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计划和建议。101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三废”排放实行监控,确保建设项目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协调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保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加强严格管理,企业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并尽相应的职责。根据实际情况,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由一名副院长负责管理,其职责是实施环保工作计划、规划、审查、监督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并对“三废”的排放达标进行监控,负责处理污染事故,编制环保统计及环保考核等报告。在建设施工阶段,工程指挥部应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事宜。建设项目建成后,必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环保管理人员12名,监测分析人员23名,下设环境管理小组对该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目主管单位及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101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施工方应针对本项目的环境特点及居民等保护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作业对敏感目标的影响降至最低。施工期环境管理措施初步拟定如下(1)设立环境监督小组,配合环保主管部门监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及环保措施。(2)防止工程施工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就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签定施工项目环境污染控制合同。(3)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并对施工区及周边地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问题负责。(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并予以实施。建立健全环境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环境质量责任制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环保素质。施工现场应有环保管理工作的自检记录。1012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建设单位总务科应加强本单位的环境管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快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污染和损失。本环评针对医院运营特点初步拟定了以下环境管理计划。(1)监督、检查环保“三同时”的执行情况。制定开停车、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和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处置、处理和排放管理措施;配置能够满足非正常工况条件下的处置、处理污染物的环保设施,严禁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加强对管线、容器、设备中的物料进行收集、回收和利用;严格停工、检修、开工期间的环保管理。(2)严格控制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气排放。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对噪声源要采取减震、隔音、消声的措施,保证厂界噪声达标。各生产装置的污水、循环水、清水管网必须设有醒目的标志牌、计量仪表,污水总排口建立自动在线连续监测系统。(3)健全事故应急体制,制定“突发性污染事故处理预案”。对已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要迅速对现场进行处理,防止污染范围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应急设施器材应按时维护,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定期组织演习。(4)环保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把职工对应知应会的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作为考核职工基本素质的一项内容,新职工进厂要通过环保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5)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6)建立完善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省、市下发的各类环保法规、标准及各类环保文件类档案管理;环保设施档案管理;环保设施月检修、年检修(大修)维护计划、实施档案管理;环保设施运行台帐类档案管理;开展环保宣传、环保活动类建档管理。(7)设立专门的绿化机构与人员,统一规划实施全厂的环境绿化。102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为环境管理部门及企业制定修正污染防治规划以及组织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数据和可靠依据。102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环境监测主要是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车辆运输等引起的环境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监测时段包括整个施工全过程,重点考虑特殊气象条件的施工日。监测点位为施工涉及到的所有场地,重点监测施工场地。具体监测项目如下(1)在施工现场及厂界四周设置噪声监测点,以监测施工期施工噪声和环境噪声的影响。(2)在施工现场及厂界四周设置TSP监测点,对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进行监测。(3)对施工现场废弃土、施工污水和废弃泥浆处置情况、处置方式是否符合环评措施和有关规定要求情况进行跟踪检查。1022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监控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项目运营期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及早对未曾预见的环境问题做出反应,评价各项减缓措施的有效性,防止污染事故发生,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源监测包括废水、噪声、固废监测。按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对工程建成后全院环境监测计划制定如下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见表1021。表1021运营期监测计划一览表污染源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机构监测频率项目污水总排放口检验科排放口COD、SS、NH3N、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委托XX市监测站监测每季度一次污水传染科排放口余氯在线监测每日两次噪声医院厂界噪声监测按厂界噪声布点技术规范进行布点等效连续A声级委托XX市监测站监测每季度一次固废各类废物储存室、运送途径分类处置情况检查委托XX市监测站监测每月一次注表中所列污水、烟气采样点应设立明显标志,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衡量建设项目要投入的环保投资及能达到的环保效果,在本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中,除需计算用于控制污染所需投资和费用外,还要同时核算可能收到的环境与经济效益。111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其资金来源1、国家专项扶持资金2000万元;2、地方政府配套资金600万元。经济效益分析正常年份业务收入7500万元。项目建成后,能方便全市人民就近就医,改善医疗环境,经济效益显著,年新增业务收入1332万元。社会效益分析医疗卫生工作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社会效益显著。XX市人民医院的改、扩建,对改善医院的环境面貌、提高医院技术水平以及辖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都起到积极作用。可方便人民群众就医,提高医院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112环保投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六十三条,“凡属于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于环境保护设施。凡有属于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于环境保护设施。凡有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均应列出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概算,”据此规定,本工程总投资可全部列为工程环境保护效益,按设计规模,项目环保总投资78万元。113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后,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由此说明该项目在环境经济上是可行的。希望该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三同时”,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环保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切忌挪用或占用,确保该项目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具有环境效益。12公众参与121工作目的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权利、义务范围内所从事的有目的的社会行动。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22工作内容和方法本次公众参与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的要求,采用问卷调查、网上公示的方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公众问卷调查为向项目周围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安徽外卖合同范本
- 软饮料采购合同范本
- 药品搬运合同范本
- 物流公司贷款合同范本
- 雇厨师工合同范本
- 贷款前置利息合同范本
- 规范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河道清理施工合同范本
- 租铺赠与合同范本
-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财务)练习题及答案
- 新教材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部单词默写版
- (2025年标准)家庭寄宿协议书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中层班子会议上校长精彩讲话: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 (2025年标准)安全实习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长租公寓REITs发行条件及资产估值方法研究
- 2025-2030中国物流园区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智慧化改造趋势报告
- 2025年人武专干军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 【G1工业锅炉司炉】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