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县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县教育局编制日期2010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县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县教育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县教育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县西一路立项审批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发改2009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中等教育P843占地面积(平方米)1000005绿化面积(平方米)410002总投资(万元)1044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学校基本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县高级中学始建于1941年,现址坐落于县城东大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环境古朴幽雅的公办学校,该校也是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属咸阳市重点中学,2008年12月经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验收,省教育厅批准县高级中学为省标准化高中。先生1942年亲临学校发表演讲后题写的校名“县中学”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向人们昭示着学校昔日的荣耀。建校至今,这所崛起于文庙遗址之上的学校长期享有“西兰路上的明珠”之美誉。县高级中学现有教学班56个,在校学生3200多名,教职工218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68人,学历达标率968。有高级职称51人,中级职称130人。学校有国家特级教师1人、骨干教师1人,由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三五”人才3人,学科专家组成员2人。随着县高级中学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提高,实施仍无法满足现行高中教育的要求,校园占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且受周围环境制约无法扩展这一客观现实导致的教学辅助用房、公共教学用房、师生生活用房、办公用房数量的严重缺额致使县高级中学至今没有师生食堂、没有学生公寓、没有可容纳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的会议室、没有多功能厅,图书室、阅览室窄小简陋,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仅有布局不规范、不合理、数量不足的4套和2个语音兼视听教室空白,各类办公室穿插于学校的各个建筑物中,近五十名教职工无生活用房或住集体大宿舍,更为严重的是全校56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仅在可安装5副篮球架的操场进行体育课教学和开展活动,使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和体育锻炼无法正常开展,对于处于最佳成长年龄阶段的学生健康成长,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县中学现址占地面积、校舍现状、部室设置数量、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手段、与外界联系交流方式方法、运动区域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教育教学需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现址的不可扩展性使得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建设新校区。所以,建设县高级中学新校区是完全必要的和急需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该项目备案,备案文号为咸发改2009348号。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文)中指出的“高中教育”的鼓励项目,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选址位于县城西一路东侧,用地性质属于建设预留地(咸国土资预审字(2009)7号见附件),符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供地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10年2月,县教育局委托承担该项目易地扩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收集了与该建设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并组织环评人员现场踏勘和调查,在工程污染分析、现状及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了县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单位及投资总额项目名称县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单位县教育局投资总额10448万2建设地点及周围概况本项目位于县西一路,与规划建设的县委、县政府大院隔路相邻,占地面积1000005M2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校园南界为学府街(宽度24米),学府街南侧为一块空地,空地南侧约150M处为县职教中心;东界为的科技路(扩建宽度35米),东南侧为北观村;西界为西一路(宽度43米),西南侧阁西一路为农业局;北邻为预留空地,空地北侧为已改造好的朝阳大街(宽度60米),路北侧为荒地。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图1。图1项目周围环境概况3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根据县中学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实际和未来十年生源状况,以及国家、省、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方向和政策要求,依据省标准化高中建设基本要求,县中学新校区拟按3600名在校学生,300名教职员工,72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规划建设。本项目占地约1000005M2,总建筑面积为60757M2,地上总建筑面积59773M2,地下建筑面积984M2。包括教学楼3栋,行政办公楼1栋,专用教学楼1栋,图书、实验综合楼1栋,学生公寓楼2栋,师生综合餐厅1栋,体育场观礼台、供暖锅炉楼房、开水锅炉房、体育器材室、后勤仓库、配变电站及控制室、门房、生活职工宿舍、体育场、配套公辅设施等。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见表1表1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备注一教学区38424/1教学楼1913613669由三栋5层、建筑组成,每栋楼设置设标准教室24个,阶梯教室1个,年级组备课室9个,资料、打印室1个地上119852图书、实验综合楼地下983183937层高层建筑,设置26间实验室和一个多功能报告厅,演播中心视听室、电子阅览室、微机管理室、网络控制室、教职工会议室,书库、教室阅览室等3室内体育馆2399/2层,设置1000个观众座位4看台130413045体育场及球类场地/二行政与专业教学楼541513936层。各设2套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地理教室、书法教室、现代技术教育室、选修课教室;三生活区19776065913361学生公寓1396118287934三栋5层建筑,设置床位2276位2综合餐厅、服务中心(含浴室锅炉房)5814883034022层建筑。设置洗浴室,理发室、卫生室,小型超市等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见表2表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总用地面积M21000005地上597732总建设面积M2地下9843容积率/05984建筑占地面积M2165425建筑密度1656绿化率415项目总平面规划及功能布局(1)项目规划布局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体现人与白然环境和谐的人文理念。统筹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校园现代化环保性原则。坚持校园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注重节能和生态环境,注重建筑功能的综合兼容性。协调性原则。坚持完整性和有机联系,校园各要素相互协调,整体和谐。(2)总平面布置分析拟建校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二。县中学新校区地形呈南宽北窄一等腰梯形,四面环路,按照预测车流量、噪音、安全、相邻单位兼顾等因素,在保证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合理划分而又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域特性以及城市形象、道路等截面关系,进行综合布局。校园主入口布置于学府街,位于用地范围南端中部。校园分区按动静、内外等功能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几大区域,分区布局较合理。其中教学区设置于场地东侧,有效避免了西一路机动车辆对教学建筑的的噪音干扰,运动场地设置于场地西侧,增加了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融合;综合教学楼位于校院主入口附近,便于对外联系,同时它也位于教学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与常规教学区、图书实验综合楼、以及专用教学楼有这方便的联系;常规教学区按年级分为三个组团,各个年级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年级办公组团分别位于每个组团的西南角,通过风雨廊与综合办公楼相互衔接;生活区位于场地东北部,毗邻城市次干道科技路。综合餐厅紧靠生活区出入口,方便后勤物资的配送,与常规教学区一路之隔,缩短了学生就餐的的流线;运动区位于场地西侧,使用透视墙封闭管理,与常规教学区保持相对较远距离,同时也考虑了该体育设施向社会限时开放的可行性,主体育场兼具各项体育运动实用功能,在其东侧设置了1500人带遮阳构造的运动场看台,能满足多种集会活动的使用要求。6、结构设计本项目教学楼、图书实验综合楼、综合办公楼、宿舍楼、综合餐厅浴室服务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图书实验综合楼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底板和侧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渗墙板。县抗震设防烈度6度。三、公用工程1、给水项目用水学校用水主要为学生、教职工生活用水,主要包括食堂用水、澡堂用水、以及宿舍、教学综合楼及实验楼用水等。项目给水由县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项目给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从西一路和学府街市政给水管道上接二根DN200的引入管,并在校区成为环状。教学楼、行政办公楼、专用教学楼,图书实验综合楼、学生公寓分设水表计量。2、排水室内污水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室外污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1雨水系统县暴雨强度公式为70421LG580QTP以重现期P为2年,综合径流系数为06,计算雨水量。雨水管网布置以道路规划为基础敷设主干管,以最近的距离排入城市雨水管网。2污水系统生活污水排入校区污水管网,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上述污水经学校的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学府街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县污水厂。3、供热在校区内建锅炉房一座。内设28MW及14MW燃煤热水锅炉各一台供应校内各单体建筑采暖。正常情况下使用大锅炉供应采暖,小锅炉用来调峰。4、供电本工程在校区图书、实验综合楼底层内拟设10KV高压配电及变电所一处,采用两路10KV独立电源供电,由学校外附近开闭所引米引入点为科技路;电源采用YJV2287/10型电力电缆埋地方式引入。高压10KV主结线为单母线分段。两路10KV电源间设联络开关,正常供电时为两段高压母线同时单独供电。配电容量为2X630KVA1260KVA。5、消防项目消防设计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进行设计。室外消防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并在基地呈环状布置。室外采用低压制消防系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到现场由室外消火栓取水并加压进行灭火;室外消防系统与生活用水系统合用一套管道系统,管网上设有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水池拟设置在图书实验综合楼地下室,有效容积V648M消防贮水池一座,共分两格,每个有效容积V324M。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存地下层消防泵房内;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DN65MM消火栓一个、DN65MML25M尼龙衬胶水带一条,DN6519MM直流水枪一支、启动消防水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只;消火栓系统分区地下层至八层为一个区;图书试验综合楼屋面设台高位消防水箱,台效容积18M,材质为不锈钢板,并配设消防增压稳压设备两套。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现有学校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易地扩建,随着新校区的建成,现有学校将整体搬往新校区内,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主要为现有县高级中学的大气、水、固废。具体如下1大气现有学校无锅炉和食堂,因此不产生锅炉烟气和油烟。学校设置有化学实验室,实验室会使用乙醇等挥发性物质,但用量较少,在化验室设置通风橱,使用有挥发性实际的操作均在通风橱中进行,挥发气体经过通风橱收集引至楼顶排放。2废水该学校废水来源主要为全校师生的生活污水,来源于行政办公楼、教学楼等。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日用水量为6836T/D,年排放量为17090T/A,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现有校区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表3现有校区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污染物类别产生量排放量化粪池处理效率浓度MG/L300260COD量T/A51344415浓度MG/L300280BOD5量T/A5134799浓度MG/L150110SS量T/A256188303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为全校师生产生的普通生活垃圾,每人每天按05公斤计,该学校普通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2725T,放与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项目现有污染物均满足达标排放和合理处置的要求,而且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实行整体搬迁,现有校区将另做安排。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3、气候、气象4、水文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处于县西一路东侧,该地区现有污染源以农业污染源为主。本项目区周遍无污染型企业。县高级中学新校区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参考2008年7月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县监测点的数据。SO2、NO2的小时浓度范围分别是0003MG/M30016MG/M3,0005MG/M30021MG/M3;SO2、NO2、TSP、PM10的日平均浓度范围分别是0006MG/M30009MG/M3,0010MG/M30015MG/M3,0172MG/M30194MG/M3,0101MG/M30130MG/M3。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SO2、NO2、TSP、PM10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可见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2、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项目特征,对本项目进行了声学环境进行了监测,在项目所在地周围及项目所在地一共设置有4个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见表4。表4噪声监测布点及监测结果测点编号昼间监测值DB(A)夜间监测值DB(A)校址东侧538431校址南侧476425校址西侧498421校址北侧492433监测结果显示,建设项目选址四周噪声在421538DBA之间,现状监测值可满足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由于该项目选址四侧都与道路紧邻,特别是东侧路段人流车流比较多,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所以监测值较高。3、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东侧约2KM处为沟,因此,采用2008年7月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沟监测点的数据,监测时间为2008年7月29日、30日。水质监测结果见表5表5沟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统计分项PH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养量硫化物石油类氰化物监测结果83300231962912551160630002超标倍数036186221751175481160类标准690005104200200502由表5可以看出,除PH和氰化物不超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超标。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工农业生产污废水排放所引起的。表明项目地的水环境质量差。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区生态系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项目所在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苹果树等,生态环境较好。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综合上所述,项目评价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高中新校区东侧约300M处,东南侧50M处为北关村,南侧约150M处为职教中心,北侧约600M处为李家胡同,西侧为果园。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6。表6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相对场址位置保护目标东南侧50M北关村东侧300M职教中心南侧1501大气环境李家胡同北侧约600M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东南侧50M北关村东侧300M职教中心南侧150M2声环境李家胡同北侧约600M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3生态环境土壤植被四周1KM不造成生态系统本质变化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县环护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本项目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如下(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二级标准。(2)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面向科技路、西一路、学府街、昭仁大街的一侧执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县环护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本项目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1)锅炉大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表1,表2中时段标准;(2)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相关标准;(3)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4)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表1中的1类标准;(5)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相应规定;(6)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中的相应规定;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十一五”期间全国对实施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项目排污特点,本评价确定的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以上预测总量控制数据由建设单位向环保审批申请,经该局核定审批后实施。总量控制建议指标(T/A)类别污染物计算值申请值备注烟尘废气SO2锅炉燃煤废水CODCR生活污水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县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营期工程的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施工期营运期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运行使用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噪声废气噪声固废噪声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图2施工期、运营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框图主要污染工序分析县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其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固废等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施工期相对于运营期来说,影响时间相对较短,且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也会慢慢消失。学校建成运行后产生的污染是长期的,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的影响以及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建设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是扬尘。一般由土地平整、土方填挖、物料装卸、水泥搅拌和车辆运输造成的,2水污染施工期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源自施工人员平时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和石油类等。此外,在施工期的打桩阶段会产生一定量的泥浆水。3噪声施工期比较典型的噪声源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及汽车运输交通噪声,另外施工初期还会有强夯地基处理时产生的震动噪声。4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废渣土和生活垃圾。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由于本项目平时采用蒸汽锅炉供应洗浴热水、开水及食堂蒸饭、消毒用热,冬季采用燃煤热水锅炉采暖,因此主要为锅炉燃煤产生的废气;食堂排放的油烟废气、实验室的少量废气。2水污染该学校建成后,主要水污染源为全校师生的生活污水和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来源于学生公寓、餐厅、行政办公楼、浴室以及教学楼;实验室废水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3噪声该学校建成后,噪声污染主要为车流进出产生的噪声、人流生活噪声以及大型运动会(文娱活动)时的噪声。此外还有食堂排风机、水泵等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物该学校建成后,产生的固废为全体师生的普通生活垃圾、食堂残渣、炉渣。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产生量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施工期粉尘少量少量食堂油烟57MG/M3086MG/M3烟尘7456MG/M317T7456MG/M3136TSO24973MG/M3907T4973MG/M3907T大气污染物运行期汽车尾气少量少量CODCR350MG/L1134KG/D300MG/L972KG/DBOD5300MG/L972KG/D280MG/L9072KG/D水污染物运营期SS200MG/L648KG/D150MG/L486KG/D施工期弃土运至建筑垃圾场生活垃圾4875T/A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食堂残渣外售给农民作为饲料固体废物营运期炉渣28328T铺路等综合利用方式施工期噪声噪声源见表13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噪声营运期噪声6090DB(A)厂界噪声达标主要生态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县规划区域范围内,本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土地1000005M2,本项目区内无珍稀的动植物,故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声音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建成后,绿化率可达到41,可以恢复及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有施工现场、道路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各类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项目建设将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土方开挖而造成土方增加和建设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由于项目施工期是暂时性的,因此其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为严重。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某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WEVQ02315012其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根据经验公式,起尘量与V0和W有关,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根据资料,料堆下风向扬尘浓度见表7。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料堆含水率小,在较大风速下扬尘量大,堆场下风向粉尘浓度严重超标。据资料介绍当料堆表面含水率较高(W6)时,扬尘对周围的影响就明显减少,提高表面含水率能对料堆扬尘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表7堆料厂下风向扬尘浓度料堆含水率()3240风速(M/S)26距尘源距离M50100150200计算粉尘浓度MG/M3148676040另外,汽车在出入本项目建设场地时会产生一定量的道路扬尘。根据经验,汽车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占扬尘总量的57。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强度除了与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还与汽车速度、汽车重量、道路表面粉尘量有关,其产生量可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72085079PWVQI式中QI每辆汽车行驶扬尘量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道路扬尘选取以下计算参数汽车速度20KM/H;汽车重量8T;硬化道路表面粉尘量005KG/M2;场内行使路程1KM;每日车流量200辆。根据参数计算,在路面硬化的条件下,每辆汽车行驶扬尘量约为003KG/KM辆,由此可知本项目产生的扬尘量为214KG/A。根据资料介绍,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见表8。表8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103050100不洒水1014289115086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洒水201140067060为控制扬尘污染,应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在工程施工前应制定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措施并组织实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由专人负责扬尘作业的控制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防治扬尘和大气污染的意识,形成层层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的局面。施工现场必须用制式彩钢板进行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并设置高05米、宽024米的围档基础。施工现场内除作业面外均应进行沥青覆盖或临时砂石铺盖等硬化处理。作业场地应坚实平整,每天应至少洒水2遍,保证无浮土;外檐脚手架一律采用标准密目网封闭。施工现场出入口两侧5米范围内应采用砼硬化,院内必须设置车辆冲洗台和冲洗设施。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要时要冲洗清扫车轮、车体,严禁车辆带泥上路。洗车污水应排入专用泥浆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建筑材料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堆放,黏土、沙、石等散体堆放物料应当采取挡墙、洒水、覆盖等措施。易产生粉尘的水泥等材料应当在库房内或密闭容器内存放。易产生粉尘污染的基础施工,应当采取降尘防尘措施。建筑垃圾、渣土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临时堆放场应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出现四级及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工程、拆除工程施工。所有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垃圾、沥青、油毡、油漆等易产生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按照有关规定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建设工程,严禁现场搅拌混凝土,应使用商业混凝土。市区所有施工现场必须采用袋装白灰。散装水泥、白灰必须采用密闭容器存放。施工单位负责控制检查施工现场运输单位运输的散体材料,对运输沙石、灰土、工程土、渣土、泥浆等散体物料的车辆,必须采用密闭措施,严防沿路抛撒。工程应合理分步实施,控制土方开挖和存留时间,减少施工扬尘。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平整现场、清运残土和垃圾,并进行软硬覆盖。为减轻施工扬尘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严格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并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加洒水次数。此外,还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尽量将易起尘的施工作业安排在远离敏感点一侧。2施工废气影响分析施工废气的主要来源包括各种燃油机械排放的废气、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施工人员临时食堂炉灶产生的废气。燃油机械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等。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相对较少,所排汽车尾气对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水平影响所占贡献率较小,因而施工期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影响不大。对施工废气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严禁使用超期服役的车辆。对施工进度及进入厂区的车流量进行合理规划,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使用优质燃油,减少机械和车辆有害气体排放。3施工废水影响分析施工用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工程用水主要用于工程养护,工程养护中约有70的水流失,流失时同时夹带泥沙、杂物等;排水主要包括施工砂石冲洗、混凝土养护、场地和设备冲洗等过程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遇雨季时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砾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会携带水泥、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一般施工人员临工地集中居住,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来自食堂污水、粪便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和油类等,本项目预计施工人员100人左右,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量以50L/人计,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排放量为4T/D,施工期预计约18个月,则施工期排放生活污水量为2160T。施工期废水排放量较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附近的污水管网,食堂泔水由附近村民拉运后作为饲养食物,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废水主要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工地的污水常含大量的泥浆等悬浮物,如直接排入下水道,易造成下水道的淤塞,所以排放这类污水时,应将其经过沉淀池澄清后才排放。检修、清洗施工机械和车辆必须定点,场地须有防渗地坪,并将清洗、检修水收集沉淀后排放。应建设化粪池及沉淀池等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应加以收集并进行处理后排放。含有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应经沉淀池处理后,再外排。及时处理挖桩基础作业产生的污水,要注意搞好疏导、排放管理。清洗材料、设备等污水经沉淀后可循环利用,以减少清水的用量。工地食堂的污水应进行隔油隔渣处理后排放。4施工噪声影响分析施工噪声是施工工地最为严重的污染因素,本项目主要来自建筑施工机械以及来往车辆的交通噪声。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噪声有不同的特性。(1)土石方施工阶段土石方施工阶段的施工噪声没有明显的指向性,主要噪声是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辆等,其声功率级范围一般为80100DB(A),其中70的声功率级集中在8090DB(A)。(2)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施工阶段噪声原来主要来自打桩机,现在一般不用打桩机,声功率比原来用打桩机时下降很多。本项目基础用人工挖孔桩。在基础施工阶段还有风镐、吊车、平地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其声功率级一般在8595DB(A)。(3)结构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是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的设备种类较多。主要的噪声源有运输设备(包括汽车吊车、塔式吊车、运输平台、施工电梯等);结构工程设备(包括振捣器、水泥搅拌等);其他辅助设备(包括电锯、砂轮锯等)。结构施工阶段的声功率级介于8090DB(A),主要集中在85DB(A)左右。(4)装修阶段装修施工阶段的声源数量较少,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噪声影响较小的环节。装修阶段的噪声设备主要有砂轮机、电钻、电梯、吊车、切割机等,其声功率级基本上介于7090DB(A)。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建设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各施工阶段的主要产噪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及其声级值见表9表9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值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度DB(A)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强度DB(A)挖土机7896电钻100105冲击机95电锤100105空压机7585手工钻100105打桩机95105无齿锯105卷扬机95105多功能木工刨90100压缩机7588土石方阶段大型载重车8489云石机100110混凝土输送泵90100角向磨光机100115振捣器100105电锯100105电焊机9095空压机7585底板与结构阶段混凝土装罐车、载重车8085装修、安装阶段轻型载重车7580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38DB,一般不会超过10DB。由表7可知,在这类施工机械中,噪声值最高的为冲击式打桩机,达110DB,另外,混凝土振捣器、静压式打桩机等和钻孔式灌注机的噪声也较高,在80DB以上。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同,主要施工设备噪声的距离衰减情况见表10表10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单位DBA序号施工机械5M10M30M50M100M300M1挖掘机8579696559502推土机8781716761523压路机8579696555504摊铺机8175656155465自卸卡车8074646054456混凝土振捣器948878746859由表14可知,机械噪声在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对照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相关标准,各类施工机械在50M外噪声均满足昼间各噪声源噪声限值的要求。在采取设置声屏障这一噪声治理措施后,施工场界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要求,但施工期噪声对居民生活有临时影响。施工期应采取的如下噪声治理措施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在工地醒目处悬挂统一规格的施工告示牌,向公众告知施工起始日期等具体时间,同时在施工场地四周进行围栏。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如选择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等,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对高噪声的设备要进行适当屏蔽,作临时隔声、消声和减振等综合治理。在结构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装修阶段电锯、电刨等可以设置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夜间禁止进行混凝土浇注和使用振捣棒等高噪声设备工作。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场界较远的地方,保证施工场界达标,尽量远离东南场界,以避免施工噪声对周围住宅小区的影响。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安排,同时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环保部门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须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建筑施工的有关管理规定,严禁在2200600期间施工。因特殊需要延续施工时间的,必须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才能施工。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运输,通向该工地公路的运输车辆增加,产生交通噪声将给运输路线的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交通噪声对施工场地的影响,对施工运输车辆行车路线和行车时间进行具体规定。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5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废主要来自于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挖掘残土、废弃建筑材料等)以及由于施工人员进驻带来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不及时清理不仅有碍观瞻,影响施工区的环境,而且易产生扬尘。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会滋生蚊蝇、产生臭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对于建筑垃圾应及时收集并外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装运要适量、封闭,确保沿途不洒漏,严禁野蛮装运和乱倒乱卸;回填土应尽量采用本工程施工工程产生的土方和适合的建筑垃圾,以减少垃圾清运量。建筑过程中会产生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这期间应根据需要增设容量足够的、有围栏和覆盖措施的堆放场地与设施,并分类存放、加强管理;弃土尽量在场内周转,就地用于绿化、道路等生态景观建设。必须外运的弃土运至市城建管理部门指定的倾倒地点;建筑垃圾应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应及时送往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以免影响环境卫生。6、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占地造成用地性质发生改变,使相应农业植被变为园林植被,植被覆盖率减少,因此本项目在建成后需加强绿化,尤其是加强灌木和乔木的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破坏。为了改善区域景观,评价建议缓解措施如下(1)工地周围应设围栏或围墙,使凌乱的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分隔。围栏可以统一用整洁的围栏材料分隔也可以树立广告招牌的形式分隔,或种植一定的树木遮掩,以保护已建成区域的整体面貌。(2)主体工程完成后需尽快完成清场、绿化等配套工程,使之与环境协调统一。7、水土保持分析(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降水侵蚀力作用下的分散、迁移和沉积的过程。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地貌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就本施工项目而言,影响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和工程施工。降雨因素降雨是发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降雨对裸露地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雨滴对裸露地表的直接冲溅作用,二是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这种作用在暴雨时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剧烈,往往引起较大强度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区属于黄土高原地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的施工(尤其是在雨季)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因素工程因素主要指人类的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它通过影响引起水土流失的各项自然因素而起作用,是促进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因素。区域开发建设改变区域地形地貌、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就本建设项目而言,在正常的降雨条件下,工程施工是导致水土流失发生的根源。(2)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开挖、移动土石方,损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设施,从而加重了水土的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草地、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加剧水土的流失。施工过程中,挖方要立即运走回填使用,无法立即回填的土石方要采取临时拦阻措施,同时土石方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剩余土石方任意倾倒,若遇暴雨,将产生侵蚀农田,破坏耕地,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农业经济损失等危害。(3)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建立依据发布的有关加强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具体措施如下对开挖裸露面等要及时恢复植被,开挖面上进行绿化处理。临时堆放场要设置围墙,做好防护工作,以减少水土流失。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工布覆盖,防止汛期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平时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保持排水系统畅通。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废气、噪声、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等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1燃煤锅炉排放废气本项目的锅炉废气主要来源于四台燃煤锅炉,分别为28MW、14MW燃煤热水锅炉,4T/H及2T/H蒸汽锅炉各一台,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燃料拟采用陕西彬县煤,配套采用旋风除尘器,作为民用燃煤的煤质情况如下灰分8硫分04低位发热量26258KJ/KG其中28MW及14MW燃煤热水锅炉供应校内各单体建筑采暖;4T/H及2T/H蒸汽锅炉各一台供应洗浴热水、开水供应及食堂蒸饭、消毒。正常情况下使用大锅炉供应采暖及蒸汽,小锅炉用来调峰。其中4T/H蒸汽锅炉每天使用4小时,每年工作250天;2T/H蒸汽锅炉每天使用2小时,每年工作250天;28MW燃煤热水锅炉每天使用12小时,每年工作60天;14MW燃煤热水锅炉每天使用6小时,每年工作60天。依据锅炉给定的型号,查阅相关的资料可知,2T/H蒸汽锅炉及14MW燃煤热水锅炉的燃煤量为335KG/H;4T/H蒸汽锅炉及28MW燃煤热水锅炉的燃煤量为656KG/H。则2T/H蒸汽锅炉年耗煤量为1675吨,4T/H蒸汽锅炉年耗煤量为656吨,14MW燃煤热水锅炉年耗煤量为1206吨,28MW燃煤热水锅炉年耗煤量为47232吨。则全校每年消耗煤量141642T。对锅炉的废气燃烧计算如下锅炉烟气量计算计算公式理论空气量NM3/KGV00251QL/10000278687NM3/KG实际烟气量NM3/KGVY104QL/4187077101611V01288NM3/KG计算参数过剩空气系数,(18);QL基低位发热值,(26258KJ/KG);计算结果锅炉的实际烟气量为1288NM3/KG,锅炉年耗煤量为141642T,则锅炉年产生烟气量为1824106NM3。烟尘产生量和排放量计算计算公式烟尘产生量GD(初始)BADFH烟尘排放量GD(排放)BADFH(1)计算参数B耗煤量(吨);A煤的灰份,(按8计);DFH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15);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采用旋风除尘,除尘效率为92以上);计算结果GD(初始)BADF/AGD(排放)BADFH(1)141642815(192)136T/A所以锅炉年产生烟尘量为17T/A,排放量为136T/A,排放浓度为7456MG/M3。二氧化硫产生量和排放量计算计算公式GSO2(产生)16BS计算参数B耗煤量(T)S煤中的全硫份含量(04)计算结果GSO2(产生)16BS16141642T/A04907T/A二氧化硫年产生量为907T,排放浓度为4973MG/M3。按照计算,锅炉房的污染物的小时排放量、排放浓度及烟囱参数见表11。表11锅炉废气排放情况排气筒污染源污染物烟气量(M3/H)排放量KG/H排放浓度(MG/M3)高度(M)内径(M)烟气出口温度()SO23524973锅炉房烟尘707005374563504120由于锅炉房只设烟囱一处排放污染物,因此利用估算模式中的点源模式对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表12。表12锅炉SO2和烟尘排放估算模式预测结果距离(米)SO2浓度(MG/M3)烟尘浓度(MG/M3)10000024350000372620000291100044563000038710005925400003590005495500003463000530160000355400054397000035250005396800003321000508390000305000466910000027690004238150000250700038372000002125000325225000017610002696300000146800022473500001241000194000001064000162945000009407000144500000087050001332最大落地浓度0038940005961表12预测结果表明,锅炉烟气排放的SO2、烟尘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3894MG/M3、0005961MG/M3。所造成的最大地面浓度表率分别是PSO278和P烟尘066,小于10。最大浓度出现的距离均在排放源下风向298米范围内。由于县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故对项目西北侧的影响较大,但学校的西北侧为荒地和果园,对荒地和果园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评价要求必须配备35米高的烟囱,使之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排放标准烟尘200MG/M3,二氧化硫900MG/M3要求。由此可见,本项目锅炉烟气的排放对校区及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2)储煤场煤堆扬尘本项目储煤场位于锅炉房北侧,距离锅炉房较近的环境敏感点为锅炉房西侧的学生C公寓楼,为减少储煤场扬尘污染,评价要求在煤堆周围应设置挡墙,加盖顶棚,建议将煤堆堆放场设置为半封闭的专用储煤间,以防止雨天因冲刷地表径流水对地面的污染,同时也不影响周围景观,且应定期对煤堆堆场进行洒水降尘,使堆场表面含水率控制在6左右,另外,评价建议锅炉用煤应在保证供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煤堆堆存量和堆存时间,以减少扬尘量的产生。因本项目煤堆堆存煤量有限,预计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12厨房油烟废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以煤炭为主要燃料,餐饮油烟产生源为食堂餐饮。按照类比资料,根据同行业厨房油烟排放情况类比,按照每人每天食用油使用量003KG,每天使用共计117KG,根据类比油烟挥发量按照用油量的283计算,产生的油烟量为331KG,每天食堂工作约4小时,则每小时产生的油烟量为083KG/H。其餐饮油烟排放情况见表13表13项目污染源油烟排放情况污染源食堂平均就餐人数3900人003KG/人D运行时间(H/D)4治理措施大型油烟净化器抽油烟机排气量(M3/H)121200油烟净化率()85油烟排放浓度(MG/M3)086GB184832001油烟浓度标准2学校建食堂油烟净化器并安装12台风量约为1200M/H的排烟机,油烟净化器处理率达到85,经过计算,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浓度为086MG/M。对外界大气影响不大,评价要求对所排油烟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且不得侧排。13化学实验废气影响分析学校化学实验室存在挥发性药品,实验过程产生极少量废气。在使用挥发性药品的实验室应设置通风橱,同时做好排风机噪声防治工作,排风机安装在室内,加设消声器。酸碱废气经通风橱集中于一根专用竖井于屋顶排放,废气排放量很小,对外界影响不大。14汽车尾气本项目运行期,会有车辆临时进入学校,学校通过管理限制外来车辆进入学校,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NOX、TSP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根据类别调查,每天进入学校车辆较少,产生尾气量极少,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2、废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活废水项目用水量见表14表14项目用水量用水单元数量用水定额日用水量M3/D教学楼、图书实验楼、行政与专业教学楼3900人10L/人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用药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月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洪水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旅游商业地产商铺返租与全域旅游经营管理合同
- 股份代持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企业员工集资共建职工餐厅协议
- 老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演习培训内容课件
- 2025至2030节能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愚公移山翻译工作总结
- 高血压知识水平量表
- SY-T 5333-2023 钻井工程设计规范
- 中山红色文化
- 维保的可行性报告
- 海南省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车载测试行业分析
- 教学案例的撰写讲稿分析课件
- 定制手办目标市场调研
- 微商新手培训课件
- 美发与形象设计-高级美发全套教学课件
- 产品耐压、绝缘、接地测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