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一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一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一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一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一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一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单位盖章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年七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1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单位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九龙生物产业基地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业K7210正餐服务I6710占地面积平方米34612绿化面积平方米10384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7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1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特别是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诞生的。2001年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某某。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光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成为“武汉中国某某”四大支柱项目之一。某某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龙产业)基地内,总规划用地4600亩,其中一期用地1970亩,规划建设面积85万平方米,基本建设投资18亿元。作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聚集了国内外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科研院所、配套服务机构,形成了完备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齐全,将成为华中地区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市场前景的产业基地。为了满足园区生产、生活的需求,充分利用东湖高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为配套园区内企业发展,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龙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宿舍、食堂。作为园区企业的生活配套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1期职工宿舍、食堂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相关工作。武汉市某某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委托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承担其“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1期职工宿舍、食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交由建设单位呈报环境主管部门审批。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发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9178号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公布试行和试行内容及格式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69号武汉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178号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城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某某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园3号地块1期职工宿舍、食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3项目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情况该项目位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龙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根据武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九龙)基地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地处3号地块,场地现已经平整完毕,并已通水通电。项目场地内零星分布的电线杆由管委会相关部门组织进行迁移,迁移工作会随着项目施工而进行。项目北侧为神墩二路,道路对面为武汉高农生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处于施工阶段,于2011年9月30号竣工),东靠高龙路,高龙路对面为与3号地块一期同步建设的4号地块一期工程,西侧紧邻珊瑚路;南侧为海雾路,其中四条道路都为园区的规划道路。在项目南面500M处和西面500M处有零星的居民房,这些居民房属于拆迁范围,由管委会统一组织进行搬迁,随着科技新城及产业基地拆迁安置规划的逐步实施,其区域内居民将全部搬迁至流芳、九峰和豹澥农民还建小区,还建小区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于2011年初建成。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3。4工程内容及规模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4612M2,总建筑面积48701M2。主要建设职工宿舍、食堂,食堂主要供应中餐和晚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8栋6层高的宿舍,1栋3层高的食堂。项目基本组成见表1,主要建筑经济指标见表2。建筑一览表见表3。食堂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4。表1项目基本组成一览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8栋6层高的宿舍,1栋3层高的食堂。辅助工程简易生化处理装置设置在离城市污水管网较近的地方,为地埋式,其上设置绿化带)隔油池(为地埋式,设在食堂)供电、配电和通讯系统供水、排水系统区内道路与交通公用工程绿化景观依托垃圾填埋场工程豹澥污水处理厂表2项目主要建筑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面积单位备注规划总用地面积34612M21总建筑面积48701M22建筑密度2903容积率1414绿化率3005停车位57个地上6宿舍床位数3832个7宿舍房间数1084间8食堂座位数1600座供应早餐、中餐和晚餐表3项目建筑一览表编号建筑功能建筑面积(M2)两人间(间)四人间(间)床(座)位数B1宿舍70259165660B2宿舍69015159636B3宿舍75568180720B4宿舍6237141564B5宿舍442336651336B6宿舍442336651336B7宿舍432556646316B8宿舍369075439264合计445842528323832B9食堂41171600表4食堂主要设备一览表功能区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就餐区1餐桌、椅座16001大锅灶台82蒸柜台23低汤灶台44抽油烟机台45保鲜柜台56双星水池台37四门冰箱台28电烤箱台29电饼铛台410合面机台2操作间11简易工作台台51简易工作台台3粗加工间2双星水池台41消毒柜台74贮藏柜台35简易工作台台3消毒间6双星水池台25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项目食堂工作人员约5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服务人员40人,全年工作350天。6公用工程供电情况项目由武汉供电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供电。供电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PE保护线的TNS系统,地缆敷设。其供配电压为220V和380V。给排水情况给水系统该项目给水由DN200给水干管引入。项目用水主要宿舍的生活用水、食堂用水和绿化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宿舍用水每人取150L/D,项目宿舍共设有3832床,则宿舍用水量为5748M3/D;食堂就餐人员用水早餐按每人10L/次D,中餐和晚餐按每人20L/次D,项目食堂共设有1600座,进餐人数与座位比按151计算,则每天每餐进餐人数为2400人,则食堂就餐人员用水量120M3/D,食堂工作人员按每人150L/D计算,食堂共有工作人员50人,则食堂工作人员用水量75M3/D,则食堂总用水量为1275M3/D;绿化用水2L/M2D计,绿地面积10384M2,用水量208M3/D。则项目总用水量为7213M3/D(252455M3/A,1年按350天计)。排水系统项目所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宿舍生活污水和食堂的食堂废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为597M3/D(208950M3/A)。本产业园内设计独立的雨水、污水系统,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食堂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再与生活废水一起经过工业园设置的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再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豹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最终污水受纳水体是长江武汉段。项目给排水情况见表5。表5项目给排水情况一览表(单位M3/D)项目用水量排水量损耗水量备注宿舍生活用水57484886862宿舍生活用水每人按150L/D,宿舍共设有3832床。排水按85计算食堂用水(就餐人员)12010218食堂用水早餐按每人10L/次D,中餐和晚餐按每人20L/次D,项目食堂共设有1600座,进餐人数与座位比按115计算,则每天每餐进餐人数为2400人,排水按85计算食堂用水(工作人员)756411食堂工作人员按每人150L/D计算,食堂共有工作人员50人,排水按85计算绿化用水208208绿化用水按2L/M2D,绿化面积10384M2。全部损耗合计72315971261供热/制冷本项目各建筑物不设置集中供热设备,用户空调暖通设备自行安装。绿化规划产业园在规划道路旁和各建筑物周边设置行道树绿化带,绿化率为300。6、平面布置该项目地块呈方形,项目四周都设有出入口与园区规划的道路相连。整个建筑群成规整的行列布置,主要分为两排并行排列,食堂设在项目的东北角,B1、B2、B3、B4位于项目北段,B1、B2、B3、B4位于项目中部。各建筑物之间以行树道绿化带相隔。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2。7、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A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工业园厂房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故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B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武汉科技新城的城市功能是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为基础,以创新服务为特色,融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城市地区。本项目作为该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工程项目,符合东湖高新总体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江汉平原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与黄冈市的团风县、鄂州市的华容区、梁子湖区、黄石市的大冶市接壤,南与咸宁市的嘉鱼、咸宁市区相连,西与荆州市的洪湖市、仙桃省辖市、汉川毗邻,北与孝感市的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黄冈市的红安县、麻城市相接,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交汇于此,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拟建项目选址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龙产业基地,九龙产业基地位于武汉新技术开发区东部,规划所在地横跨两个行政区域,即武汉市洪山区和江夏区豹澥镇,涉及10个行政村,目前规划涉及的江夏区豹澥镇区域已被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托管。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2、水文水系武汉市区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全市地表水总量达7913亿M3,其中境内降雨径流38亿M3,过境客水7875亿M3。武汉市中心城区分属13个水系和排水系统。九龙产业基地位于科技新城三环线以东的东扩区,属梁子湖水系流域。与本项目有关的水体主要为长江武汉段以及梁子湖水系。长江武汉段长江是流经武汉市的最大水体,以沌口至白浒山为长江武汉段,全长约60公里。江段河道基本走向由西南向东北,江面宽1000300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3500M3/S,历年最大平均流量为31100M3/S,最小平均流量为14400M3/S,变幅为216倍。长江中游河段平均水面坡度0159,平均流速为116米/秒。水位通常在14572005M,最高水位为297M,最低水位为1008M,多年平均水位为1918M。径流量在一年内分配很不均匀。4月份为涨水期,干流汛期出现在510月,其流量占全年流量的73,丰水期以7、8月份为最典型;11月为退水期,12月和次年1、2、3月份为枯水期,枯水期以1、2月份为最典型。梁子湖水系梁子湖水系地处长江中游,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市。整个水系流域汇水面积3265平方公里,构成水系的湖泊港渠众多。由于梁子湖水系中主要湖泊具有相对独立汇水范围,按汇水区划分,梁子湖水系流域可以划分为梁子湖牛山湖、豹澥湖、鸭儿湖、三山湖、保安湖5个子流域。梁子湖、牛山湖(大梁子湖)流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豹澥湖流域汇水面积180平方公里,鸭儿湖流域汇水面积600平方公里,三山湖流域汇水面积242平方公里,保安湖流域汇水面积243平方公里。按行政区划分,武汉境内主要有梁子湖、牛山湖、豹澥湖、豹澥湖和红鞋湖等湖泊,鄂州境内有鸭儿湖、红莲湖、严家湖等湖泊,黄石市境内有保安湖、三山湖等湖泊。各湖泊通过港渠相互沟通,其中长港是连通各湖泊的主要渠道,水系流域内的雨水经各湖泊调蓄后,通过长港在非汛期的时候由鄂州的樊口闸自排入长江,在汛期长江水位较高的时候,由樊口泵站抽排入长江。评价区属于豹澥湖流域,汇流的雨水通过车弯新港和车弯老港排入长港,经由长港排入长江。豹澥湖流域汇水面积180平方公里,北边到九峰山南麓,东接鄂州市鸭儿湖,西达三环线,南边抵梁子湖的磨刀矶闸,湖周边多为农田、鱼塘。由于湖泊淤塞较严重,岸边带已沼泽化,湖面积随水位升降变化很大。豹澥湖的控制常水位175米,最高调蓄水位为185米。由于豹澥湖汇水区域内城市建设区的扩大对排涝流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到豹澥湖流域的排涝管理受跨行政区的影响,存在不利的因素,为了保障豹澥湖沿岸建设区的安全,确保出现1918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时,沿岸不受渍水的影响,临湖道路的最低控制高程为215米。豹澥湖汇水区域内建设区地面高程不得低于215米。九龙基地内外水体九龙生物产业基地位于九峰山南、豹澥湖以北。九峰山有4条小溪从山上向南最终流向豹澥湖,其中穿过九龙产业基地的有三条支流九龙溪、龙山溪和九峰溪,三条溪流分别源自九龙、上刘和顶峰三个水库。三条溪流穿过九龙产业基地后,于基地南部边界处汇集流入豹澥河,经豹澥河及大片天然湿地(豹澥河、豹澥湖连接处)最终入豹澥湖。3、气候条件武汉市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共享的武汉市19702000统计数据,武汉市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269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393,年极端最低气温181。4、地形、地貌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部,汉江长江汇合处,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汉阳区地处武汉西南部,东濒长江,北临汉水,南抵沌口,西接蔡甸,呈三角形。武汉市的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地貌单元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过渡区,中部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汉口主要由漫滩阶地、冲积平原组成。武昌、汉阳主要由剥蚀低丘和漫滩阶地组成。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的平坦、低洼地区,为灰褐色的冲积砂、亚砂土、亚粘土冲积物或淤泥质褐色亚粘土的冲积物。一般地面以下一米内可见地下水,常有流砂出现。武汉新技术开发区属于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0以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为冲击、湖积、湖冲击层,以冲击湖积地形为主。武汉新技术开发区地域广阔,属江汉冲击平原于江南丘陵过度地带。规划区内地形的基本态势为北高南低,北部九峰地区最高,南部豹澥湖区最低。区域内主要有两个山体组团内部组团由马鞍山、吊鞍山、长山、宝盖峰、蚂蚁峰、大王峰、纱帽峰、丁关峰等众多山头组成,呈正东西向排列,高程(黄海高程,以下同)在120200米之间;中部组团由虎头山、荷叶山、二妃山、土库梁、保丰茶场、田张村等组成,走向呈东西偏南排列,高程在6080米之间。5、动植物项目所在区域植物资源包括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其中栽培植物有城镇行道树种、用材林树种和农作物物种,野生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村庄行道树种主要有樟树、水杉(人工栽培)、桂花、柏木和二球悬铃木等,用材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农作物有油菜和稻等。野生乔木植物常见有垂柳、乌桕、槐树和苦楝等;灌木植物常见有黄荆等;草本植物有狗牙根、荩草和白茅等。根据中国植被(1980)及湖北林业志(1989)中有关植被区划的标准,产业基地范围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稻、麦、棉、栽培植被、水生植被。除家庭喂养的动物外,评价范围有陆生野生动物16种,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及地方特有物种。经调查,建设区范围内无重点风景名胜、自然景观等环境敏感点。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结构武汉位于中国湖北省地域的中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武汉版图面积846711KM2,其中城区面积39636KM2,郊区面积76351KM2,市辖县面积3740KM2。现共辖江岸、江汉、桥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东西湖、汉南11个城区,黄陂、新洲2个郊区。武汉市现有总人口8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84万人。工程主要涉及地跨武昌、洪山、江夏三区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跨武昌、洪山、江夏三个区,区内聚集了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在内的学府18所,56个省、部级科研院所,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注册企业6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开发区融教育、科研、产业、风景旅游为一体,在科技水平及环境条件上均具有独特优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于2008年启动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该基地核心区分为关南医药基地、南湖农业基地、九峰创新基地、九龙产业基地。拟先期发展九峰创新、九龙产业基地。目前已引进上海新生源、美国沪亚、人福科技、国药控股等30余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已成为开发区新一轮招商引资、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本项目位于九龙产业基地,九龙产业基地位于豹澥镇九龙村,占地面积约12KM2。将主要建设生物产业生产制造及物流园区,专业化的生物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立符合GMP标准的各种制剂小试车间,接受对外委托加工;建设生物制药、高端医疗仪器等生产基地及专业物流中心,带动园区产值快速增长,并逐步建立居住、娱乐、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体系,最终建成产值过千亿元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新城。2、经济发展2008年,东湖高新区特色支柱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总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3742;能源环保产业完成总收入31413亿元,增长315;装备制造业完成总收入31938亿元,增长3856;高新技术服务业完成总收入465亿元,增长3543。同时,生物产业完成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33亿元。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144号)中,明确了东湖高新区新的战略定位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2009年经济危机最艰难之时,东湖高新区以434的惊人速度实现跨越增长,全年2200亿元的高新技术收入,将大武汉带出了经济低谷,打乱了工业产值稳居“老大“的产业座次,让武汉城市实力重归全国十强。如今的东湖高新区已俨然成为武昌、汉口和汉阳之外的武汉“第四镇“。3、豹澥污水处理厂(1)服务范围以及污水收集系统概况项目所在地位于豹澥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豹澥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某某七路与高新三路交汇口东北侧,规划总用地面积18HA。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豹澥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于武汉科技新城东扩区,二妃山、九峰以南的地区,包括佛祖岭、九峰、流芳以及豹澥等地区。污水管网系统分为三片,分别为某某四路干管系统、九峰南部地区污水干管系统及高新六路干管系统。某某四路干管系统起自高新二路,沿某某三路、某某四路布置,向南至沪蓉高速附近的大杨湾泵站(185M3/S),经泵站提升后,由压力管沿某某四路向北至高新三路往污水处理厂。九峰南部地区干管沿神墩二路、高新三路北侧规划路、某某七路布置,收集高新三路以北的九峰南部地区污水。高新六路干管系统沿高新六路向东至某某七路东侧规划路,通过豹澥泵站(053M3/S)提升至污水处理厂。(2)处理工艺豹澥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A/A/O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近期污水处理能力约7万M3/D,处理后的废水出水水质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3)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方案污水处理厂位于梁子湖(豹澥湖为梁子后湖)北侧,根据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及武汉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梁子湖属于城市生态保护区,规划为生态调节、景观娱乐、调蓄、灌溉及渔业养殖等综合功能,为类水体,是武汉市目前水质最好的大型通江湖泊,梁子湖还是武汉市的应急水源地。梁子湖禁止新建排污口。豹澥污水处理厂尾水不能排入梁子湖,应排入长江。目前,中芯国际排江管输水能力为7万M3/D,主要接纳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目前尾水排放量为4万M3/D。豹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7万M3/D,中芯国际管道目前的输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豹澥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厂内泵站抽排后沿某某七路敷设压力管道至高新大道,再通过新敷设的排江管道沿中芯国际尾水管廊排入长江。根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局出具的关于九龙产业基地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情况说明,豹澥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预计于2010年11月投入试运行。(4)本项目排水路径本项目废水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装置后经地块污水管网收集汇入豹澥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武汉科技新城专项排水规划,园区沿规划道路均规划有污水管网,废水经收集后,向南径流进入高新三路污水干管,向西径流汇入豹澥污水处理厂。据调查,区域内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质量1、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地区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龙产业基地,根据武政办2006178号武汉市环保局关于发布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其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本评价根据武汉市环保局公布的武汉市环境空气东湖高新监测点2010年3月15日2010年3月18日的监测结果来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见表6。表6武汉市环境空气东湖高新监测点API值一览表日期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空气污染指数描述2010031896503896良2010031783473583良2010031674333274良2010031544512751良根据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环境空气污染指数所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见表7。表7环境空气污染指数与污染物浓度限值对照表APIPM10(日均值)SO2(日均值)NO2(日均值)50005000500080100015015012以上数据表明,该区域内空气污染指数均低于100,即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类标准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地表水本工程运营期废水经处理后排入豹澥污水处理厂,由豹澥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排入长江武汉段。本次评价采用武汉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长江武汉段杨泗港、白浒山两个常规监测断面的监测值进行评价。监测统计结果见表8。表8长江武汉段2008年水质(平均值)统计结果一览表单位MG/L统计指标PH溶解氧高锰酸指数BOD5氨氮石油类总磷总氮COD断面名称类标准69564100502120监测值7958502941250230020011188836分指数0590490310230400055042杨泗港断面超标倍数000000000监测值8078702811460240020011188836分指数0580470370240400056042白浒山断面超标倍数000000000由上表可见,长江各断面水质指标中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标准,水质情况良好。3、声环境质量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城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2类区,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为了解当地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于2010年7月6日对项目厂界声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点位详见附图2。监测结果见表9。表9厂界周围环境噪声监测及评价结果LEQDBA7月6日LD7月6日LN测点编号位置监测值标准值达标情况监测值标准值达标情况1厂界东侧51360达标41550达标2厂界南侧51260达标41350达标3厂界西侧51560达标41850达标4厂界北侧55460达标46250达标由上表的监测结果可见,厂界范围噪声监测值均能够满足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二主要环境问题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评价区空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能够满足相应功能。纳污水体长江武汉段各断面水质指标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标准,水质情况良好。本项目周边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武汉市属酸雨控制区,项目地处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17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2)地表水环境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长江武汉段,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长江武汉段属地表水类水体。(3)环境噪声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城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中的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属2类区。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见表10。表10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环境要素区域功能类别依据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二类武政办2006178号地表水长江武汉段类鄂政办函200074号环境噪声项目所在区域2类武政办2006203号2、环境敏感点项目北侧为神墩二路,道路对面为武汉高农生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处于施工阶段,于2011年9月30号竣工),西侧紧邻珊瑚路;南侧为海雾路,东靠高龙路,高龙路对面为与本项目同步建设的4号地块一期工程,其中四条道路都为园区的规划道路。在项目南面500M处和西面500M处有零星的居民房,这些居民房属于拆迁范围,由管委会统一组织进行搬迁,随着科技新城及产业基地拆迁安置规划的逐步实施,其区域内居民将全部搬迁至流芳、九峰和豹澥农民还建小区,还建小区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于2011年初建成。因此该项目没有环境敏感点。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根据武政办2006178号文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详见表11。水环境根据鄂政办函200074号文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污水受纳水体长江武汉段,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水质标准,详见表11。声环境根据武政办2006203号文有关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2类区,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详见表11。表11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明细表标准限值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参数名称浓度限值评价对象年平均006MG/M3日平均015MG/M3SO2小时平均050MG/M3年平均008MG/M3日平均012MG/M3NO2小时平均024MG/M3年平均010MG/M3环境空气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PM10日平均015MG/M3项目附近区域内环境空气PH值无量纲69高锰酸盐指数6MG/BOD54MG/NH3N10MG/总磷005MG/地表水环境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石油类005MG/项目污水最终受纳水体长江武汉段声环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等效连续A声级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厂界声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本项目废水通过市政管网排入豹澥污水处理厂最终汇入长江武汉段,根据关于豹澥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以及废水排放控制标准的情况说明以及武汉市环保局文件武环200356号武汉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餐饮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的通知,污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的餐饮业建设项目,必须配套建设隔油、格栅等环保设施,污水排放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要求。废气本项目设有食堂,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油烟,该项目烹饪操作间有基准灶头数12个,本项目油烟排放应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大型饮食业的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噪声项目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08)中2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详见表12。表12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细表标准值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参数名称限值评价对象废气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油烟20MG/M3运营期油烟废气COD500MG/L悬浮物SS400MG/LBOD5300MG/L氨氮35MG/L(参考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废水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动植物油100MG/L施工生活废水、施工废水、运营期餐饮废水和生活废水GB22337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等效连续A声级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运营期社会生活噪声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昼间75DBA夜间55DBA打桩各种打桩机等昼间85DBA夜间禁止施工厂界噪声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昼间70DBA夜间55DBA建设期厂界噪声振捣棒、电锯等方法标准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国家对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本评价确定的此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为COD、NH3N。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纳入豹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废水总量已经纳入豹澥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因此本项目不提出COD、NH3N的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图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图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来自于土地清理、挖掘、回填、土方转运和堆积,大部分是由车辆在工地的来往行驶引起的。扬尘的排放与施工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与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成正比的,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施工期的扬尘按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计算,施工工地扬尘浓度约为0507MG/M3。(2)施工噪声施工噪声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主要是各个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清理及平整施工现场基础和结构施工竣工交付使用清理施工场地、装修噪声、固废、扬尘噪声、废水、固废、废气A土石方施工阶段该阶段的噪声源主要是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声功率级9295DBA。B基础施工阶段该阶段噪声源主要是起重设备、推土机以及运输车辆,声功率级8590DBA。C结构施工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是振捣棒、吊车、电锯及运输平台等,声功率级95102DBA。D装修阶段装修阶段主要噪声源时吊车、升降机、砂轮机、切割机等。声功率级8590DBA。(3)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来源于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和施工阶段桩基、灌梁等环节产生的泥浆废水。生活污水主要含有COD、BOD5、SS等污染物,工地按每天100人/D考虑,每天用水按100L计算,排放量按85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5M3/D,应设置化粪池进行处理。泥浆废水SS浓度含量较高,有些甚至高于1000MG/L,在建设临时设施后,应设置沉淀池,经沉淀池处理,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豹澥污水处理厂处理。(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弃土方、建筑垃圾,也有少部分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建筑活动中的两个环节建筑物的施工生产、建筑物的使用和维修使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装修类材料、包装材料等。本项目的挖方约为30000M3,其中一部分要用于回填,填方约为10000M3,产生的弃土方约为20000M3。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T,取600T/104M2,项目建筑面积近48701M2,则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约2922T。生活垃圾主要是工地工人废弃物品,工地施工按每天100人/D,按每人产生05KG/D施工期共产生生活垃圾约48T。对于固体废物应集中堆放及时清理,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办理好淤泥渣土的排放手续,外运到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建筑固废倾倒场,防止露天长期堆放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运营期废气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废气主要为食堂烹饪油烟和汽车尾气。(1)烹饪油烟项目厨房烹饪油烟以每位就餐者将消耗生食品10KG/人次,每吨生食品将消耗30KG的食用油,烹饪时食用油的挥发量为04,本项目食堂早餐基本不使用食用油,因此本环评只对中餐和晚餐的油烟进行评价。项目食堂共设有座位1600座,每天每餐就餐人数约2400人,按满负荷计算,每天2次就餐人数约4800人,项目油烟产生总量为057KG/D(合计02T/A)。食堂共设有12个灶头(其中8个位大锅灶,4个为低汤灶),每个灶头基准风量按2000M3/H计,每天的烹饪时间约为4H,则油烟平均排放浓度估算约为891MG/M3。(2)汽车尾气项目共设57个泊位,全为地上停车位。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等。参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地上停车场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CMHN、NO2与SO2的量分别为2433G、307G、288G与0036G。据对现有停车库(场)的类比调查,每天进、出住宅车库的车辆数,可按平均早、晚一日出入两次计算。地上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3。表13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一览表项目CO(KG)CMHN(KG)NO2(KG)SO2(KG)日排放量2773034903280004地上停车场年排放量10123711277441198361497废水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宿舍住宿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食堂就餐产生的食堂废水。、1、生活废水(含食堂工作人员)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是由宿舍住宿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产生,产生量为495T/D,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NH3N、SS等,产生浓度分别为300MG/L、150MG/L、35MG/L、200MG/L。、2、食堂废水(就餐人员)项目的食堂废水由食堂产生,产生量为102T/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NH3N、SS、动植物油等,参照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中的饮食业单位含油水质表,用最大污染量来确定本项目的餐饮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1200MG/L、BOD5600MG/L、SS500MG/L、NH3N20MG/L、动植物油200MG/L。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汽车进出时的交通噪声、厨房排烟使用的离心风机转动噪声。另外,厨房在烹饪过程中锅铲和锅碗瓢盆碰撞会产生一定的噪声、空调机组等设备噪声以及社会活动噪声等。经类比调查,各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级见表14。表14主要噪声源的声压级序号噪声源LAEQ(DB(A)1小汽车怠速运行652离心风机转动733锅铲和锅碗瓢盆碰撞6542匹左右分体空调室外机605人群活动噪声(10人)70固体废物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宿舍产生的生活垃圾和食堂产生的餐厅垃圾、食堂产生的烹饪废油和隔油池废油。(1)生活垃圾项目宿舍住宿人员约3832人,按每日每人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产生生活垃圾约为19T/D,每年按350天计算,则产生量约665T/A。对生活垃圾均采用分类收集。(2)餐厅垃圾餐厅早餐按每就餐人次产生01KG餐饮垃圾,中餐和晚餐按每就餐人次产生02KG餐饮垃圾计算,每天每餐就餐人数约2400人次,年产生量约为420T/A。共产生的垃圾量为17412T/A。垃圾收集后首先堆放在洗碗间旁的垃圾箱中,然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收集清运,做到日产日清。(3)烹饪废油和隔油池废油项目烹饪废油按食用油使用量的5计算,项目每天食用油的使用量约144KG,则烹饪废油的产生量约为252T/A。隔油池废油按隔油池去除效率计算,去除率约70,废油产生量约为5T/A,烹饪废油和隔油池废油应由具有处理资质的相关部门进行回收和集中处理,项目不得对废油进行自行处理。项目应设置专门的密封容器收集和贮存烹饪所产生的废油,不得随意堆存或排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产生量排放浓度排放量CO1012371KG/A1012371KG/ACMHN127744KG/A127744KG/ANO2119836KG/A119836KG/A汽车尾气SO21497KG/A1497KG/A大气污染物食堂油烟891MG/M302T/A134MG/M3003T/ACOD300MG/L5198T/A1588MG/L3319T/ABOD150MG/L2599T/A908MG/L1896T/A氨氮35MG/L606T/A65MG/L136T/A生活污水(173250T/A)SS200MG/L3465T/A1508MG/L1508T/ACOD1200MG/L4284T/A1588MG/L3319T/ABOD600MG/L2142T/A908MG/L1896T/A氨氮20MG/L071T/A65MG/L136T/ASS500MG/L1785T/A1508MG/L1508T/A水污染物食堂废水(就餐人员、(35700T/A)动植物油200MG/L714T/A102MG/L214T/A宿舍生活垃圾665T/A餐厅垃圾420T/A桶装,环卫部门收集处理,不外排固体废物食堂烹饪废油隔油池废油752T/A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理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汽车进出车库时的交通噪声、厨房排烟使用的离心风机转动噪声、厨房在烹饪过程中锅铲和锅碗瓢盆碰撞噪声、空调机组等设备噪声以及社会活动噪声等。噪声值在6073DB(A)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一、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项目的建设将进行挖土再填土,一方面破坏取土地的景观、易引起水土流失,同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景观也受到破坏,地表裸露,对风力、水力作用明显,易沙化扬尘。但是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地表将大量种植植被,对地表环境影响即可消失。二、运营期生态影响1、项目建成后,除部分附属设施、道路外,均被草坪、树木等绿色植被覆盖,建成后有利于对径流水的吸收,有利于水土保持。2、项目建成后,通过对项目精心设计建造,将会带来明显的生态景观效应。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为18个月,施工方案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土石方工程;第二阶段为基础工程;第三阶段为主体结构工程;第四阶段为装修阶段。1废气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开挖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所带来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起和洒落以及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等。本评价主要针对堆场扬尘和车辆行驶扬尘进行以及装修废气分析。1车辆行驶扬尘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15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具体见表15。表15不同情况下的扬尘量010203040510粉尘车速量KG/M2KG/M2KG/M2KG/M2KG/M2KG/M25KM/H00511008590116401444017070287110KM/H01021017170232802888034140574215KM/H01532025760349104332051210861325KM/H025530429305819072200853614355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D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具体见表16。表16洒水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