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11国内外模具研究现状冲压模具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带动了模具市场的发展以及需求。近年模具行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速在发展。国内专业模具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成长起来。“模具之乡”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是近年我国模具生产规模最大的两个地方;广东地区也掀起了开建模具厂的浪潮;诸如康佳集团等厂纷纷建立了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或者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也有近几千家。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生产水平提高很大。冲压模具单套重量可达50多吨的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寿命2亿次左右精度达到12M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也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M的精冲模,大尺寸(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也积极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MCAE/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和提高模具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精冲模和冷冲模CAD软件,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汽车覆盖件模具、注塑模和级进模的CAD/CAM/CAE软件都在国内模具行业受到不少的用户的青睐。尽管中国模具工业在近年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果,但在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相对比较低;CAD/CAM/CAE技术的普及率仍不高;先进的模具技术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等,也致使相当一部分复杂、精密、大型和长寿命模具仍就依赖进口。12中国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现如今我国冲压模具要得到良好的发展急需发展如下几项相关技术1高速铣削加工技术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技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加工技术,该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同时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对于加工高硬度模块,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的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给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模具制造带来了新的活力。2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主流发展方向。现今,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成熟。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使用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院所、跨企业地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3)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是电火花成形加工的重大发展。4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的提高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选用优质钢材和合适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寿命十分必要。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关键环节是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情况。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应用真空热处理。7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是我国长远发展模具加工的目标。8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冲压模具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不小,因此要发挥整体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同时需要加大对模具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训投入。2工艺方案的制定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211汽车电机盖的工艺性分析汽车电机盖零件图如图21所示,该零件的材料为Q235,板厚为12MM,圆形件,外径484MM,拉伸10毫米,需大批量生产,此零件外观要求圆角过渡圆滑,表面无皱褶及明显伤痕,毛刺少。从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上看,该零件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不高,适合用冲压生产。21汽车电机盖零件图212毛坯尺寸的计算根据冲压工艺学1表410取法兰的相对直径13,得598。DFF毛坯的直径(2243141)598244610314462,圆整取72MM。716毛坯的相对厚度16765,由表410查得极限拉伸系数为049100法兰的实际拉伸系数(22)4672,故一次拉伸即可成形。064049式中D零件圆筒部分的直径D毛坯直径22工艺方案的制定根据要求,可以确定,该零件的冲压加工包括以下基本工序落料、拉深、切边、卷边、冲孔。此工件的成形工艺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按照基本工序顺序落料拉深切边、卷边浅拉深冲孔。方案二落料、拉深、冲孔复合切边、卷边。方案三落料、拉深切边、卷边浅拉伸冲孔。分析以上三种方案,可以看到方案一基本按照工序排列的冲压工艺,每步工序都只使用简单模具,模具结构简单、制造修理方便,适合合中小批量生产,但是由于工序较多,操作不方便,零件的尺寸不易控制,又增加了模具数量,不合适采用单工序模。方案二落料、拉伸、冲孔复合,大大减少了工序和模具数模,但增加了制造难度,由于刃口不在同一平面上增加了魔刃的难度,不适于采用高程度的复合模具。方案三将落料、拉伸复合,减少了工序数和模具数,相对降低了模具的费用和零件的生产费用,冲压出的工件质量相对单工序较高,符合零件大批量的要求,同时工序组合程度的程度低,制造简单,维修方便,适用于企业生产。通过上述对三种方案的分析,最终选用方案三落料、拉深切边、卷边浅拉伸冲孔221零件的排样,如图22查冲压模具工艺及模具设计2表29,推荐的合理冲裁金属材料的搭边值。115,222零件排样图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23)10NABH式中A冲裁件的面积;N一个进距内冲裁件数目;B条料宽度;H进距;所以1314362767357285222第一步工序落料、首次拉深,工件如图23图23223第二步工序切边、卷边,工件如图24图24224第三步工序浅拉伸,工件如图25图25225第四步工序,冲孔,工件如图26图263落料拉深复合模的设计31冲压工艺的介绍此工序采用顺装复合模结构,实现了落料拉伸在一套模具上完成,减少了工序数,进而降低了生产费用,符合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落料、拉深复合模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结构形式采用顺装形式,凸凹模装在上模上,冲压零件由顶件装置推出。32冲压工艺的计算321落料冲裁力(31)FKLT落落式中K系数;选择设备吨位时,考虑刃口磨损和材料厚度及力学性能波动因素,实际冲裁力可能增大,因此取K13;落料件周长;MML落LD落落T板料的厚度;材料抗剪强度;抗剪强度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还与材料的相对厚度、强化程度、凸凹模的相对间隙以及冲裁速度相关,可用如下公式计算(32)(06)式中M与相对间隙有关的系数;材料抗拉强度;为;BMPA在015时,M12,故()(1)(3120623)式中材料的屈服极限,MPA所以FKLT落落133147212(121272)8564KN322拉深力的计算A拉深次数的计算工件总的拉深系数(34)DMD总式中D拉深后圆筒壁厚的内径;D毛坯直径;所以总4672064毛坯的相对厚度(35)1272001667由根据冲压工艺学表4101,查得极限拉深系数049,因049,故工件只需一次拉深。总B压边圈的计算利用公式是否判断选择压边圈。1045MDT0016670045106400162AB故不许压边圈C拉伸力的计算(31BFDTK深6)式中一次拉伸成品直径,MM;482MM;1D11T材料的厚度,TMM;T12MM;材料抗拉强度,;Q235的375460,取BBMPABMPA420;MPA系数;03;1K1K所以,深31448212420032288(KN)D卸料力的计算(3FK卸卸7)式中卸料力系数;根据冲压工艺学表210推件力系数、顶件力K卸系数和卸料力系数1,得004005,取005卸K卸F落料力;所以卸0058564428E推件力的计算(38)FN推推K式中N梗塞在凹模内的工件数;推件力系数;根据冲压工艺学表210推件力系数、顶件力系推K数和卸料力系数1,取0055;推F落料力;所以推100558564471(KN)F顶件力的计算39F顶顶式中顶件力系数;根据冲压工艺学表210推件力系数、顶件力系数K顶和卸料力系数1,取006;K顶F落料力;所以F顶0068564514(KN)G总冲裁力的计算310落F顶卸85645144289506H压力机的初步选择选择设备吨位时,考虑刃口磨损和材料厚度及力学性能、波动等因素,实际冲裁力可能增大,所以应取(313F总11此初步选择压力机的型号为J2316F开式压力机,公称压力为160KN,最大封闭高度为205MM,最小封闭高度为160MM。323模具的压力中心的计算由于加工零件外形为圆形,因此模具的压力中心位于工件圆心。324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A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根据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22冲裁初始双边间隙3查得间隙值ZMIN0126MM,ZMAX0180MM。根据表27规则形状冲裁时凸模凹模制造公差3得凸模0020凹模0030需要保证冲模的间隙小于最大合理间隙值0050002000300054故而由于零件为圆形且结构相对简单,故而凸凹模可以分开加工,选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2,公差为030MM。落料凹模的尺寸(3MAX0DDD12)(7205030)00300(MM)718500300落料凸模的尺寸3130MAXINPPDZ(7205030)00020MM7172400020B拉深凸、凹模刃口尺寸根据冲压工艺学表47凸凹模制造公差1查得005003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2,制造公差为030MM。拉深凸模的刃口尺寸(314)(0752)0式中拉深件外形的最大尺寸;MAXD零件的制造公差;C单边间隙,对黑色金属CT;所以4840750302120003(MM)457750003拉深凹模的刃口尺寸(315)MAX075DDD4840750300050MM48175005033落料、拉深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331落料凹模A厚度HA凹模的厚度HA,查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KB028722016MM设计指南表414圆形凹模板各部分的结构参数,圆整HA20MM。B凹模的外形尺寸,取35MM(1520)3040()则圆形凹模的直径D72235142(MM)C凹模板的选择根据板厚和凹模的计算外形尺寸选择标准圆形凹模板D160MM,HA20MM。D刃壁形式因为落料拉深复合模相对比较简单,同时材料较薄,所以凹模的刃壁形式选择直壁形式。E凹模的固定形式利用2个销钉和4个螺钉固定在下模座上。332拉深凸模A凸模的固定形式利用过盈配合固定。B凸模的高度根据凸模的固定形式及与零件的尺寸,取凸模的高度H24MM。333卸料弹簧的设计A根据总的卸料力,以及模具结构拟用4个弹簧,则每个弹簧承受的负荷为(KN)预卸44284107根据卸料力和模具的其他结构参数选取弹簧,弹簧外径457080,钢丝直径,弹簧的自由长度80MM4570B弹簧的压缩量1333MM(32181750107016)C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的校核(317)0式中L最大负荷的许用压缩量,LMMF218MM;弹簧压缩量,MMF01333MM;000F卸凸凹模修磨余量,MM取F4MM;F卸料板工作行程,FMM取FT122MM;所以13332241953218MM,因此所选弹簧满足公式0,所选弹簧符合要求。0334凸凹模的设计A长度(30HTAXF18)式中弹簧的自由长度,MM;80MM;000H弹簧的压缩量,MM;F01333MM;F卸料版厚度,MM;HX14MM;XHX附加长度,MM;5MML修L修L修所以0TAXF801333148067(MM)取HTA81(MM)B凸凹模壁厚和外径的校核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62凸凹模最小壁厚A32MM,最小外径D21MM。此工件的凸凹模的壁厚设计要求满足最小壁厚和最小外径。335卸料板的设计由于此件的厚度较小,且要求表面平整,可采用无导向的弹压卸料版,查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78弹性卸料板的厚度H,取卸料板厚度H014MM设计卸料板宽度为B160MM。336模座的设计A模架的选择根据零件形状与尺寸选择中间导柱圆形模架,适用于横向送料和冲制叫精密的零件场合。B模座的外形尺寸由于凹模的外形尺寸D160MM,查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29,210确定下模座为,上模座为,16045/28551216040/285511技术条件均按JB/T80701995规定。337垫板的设计垫板的作用是缓冲冲压力,保护上模座,提高模具寿命。查冲压模具标准选用与设计指南表73圆垫板的尺寸规格,确定垫板的直径为100MM,厚度为6MM。338挡料装置的设计挡料装置在复合膜中的作用是保正冲件完整的搭边和对条料前进时的导向。选用两侧固定的导料销进行此套模具的导料。339卸料弹簧窝座深度的设计在弹性压料卸料模具中,卸料弹簧窝座的深度(319)0XHTA式中弹簧最大自由状态高度,MM,80;0H00L最大负荷的许用压缩量,LMMF218MM;卸料板厚度,MM;14MM;XXHX凸凹模高度,MM;81MM;HTATATAH刃口修磨量,HMM;取H5T6MM;T料厚,TMM;T12MM;L凸模进入凹模深度,LMM;L10MM;所以H8021814121081H7484(MM),取8MM此弹簧的安装结构选用套在卸料螺钉外安装。3310推件装置的设计顶杆的长度(320)CHH21式中顶杆顶出工件的长度,为MM;40MMH11H1压力机机构尺寸,为MM;60MM222C考虑各种误差而附加的常数,取1015MM。所以110(MM)40601153311冲模闭合高度的确定冲模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在最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板之间的距离。为了模具H模的正常工作,模具闭合高度应与压力机闭合高度相适应。一般应满足如下关系式(320)MAXMIN510H模式中压力机最大闭合高度,205MM;AXAX压力机最小闭合高度,160MM;MINHMIN设计的模具闭合高度为1962MM,满足上式,故闭合高度为1962MM。3312模柄、导柱、导套的选用根据所选J2316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该压力机模柄孔的直径为40MM,设计模柄D40MM,D100MM。模柄与上模座之间过盈配合固定。导柱、导套的选择,长度应保证上模座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导柱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不小于1015MM,下模座底面与导柱面的距离也不小于5MM。导套长度应保证在冲压初始时导柱进入导套10MM以上。导套的外径与上模座导套孔以及导柱与下模座导柱孔均采用过盈配合固定。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32A型导柱各部分参数、表33A型导套各部分参数选择导柱A28H5150GB/T28611、A32H5150GB/T28611导套A28H6GB/T28616、A32H6GB/T28616。10038100383313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在很大冲击的条件下工作,并伴有温度的升高,工作条件相当恶劣。所以对模具的材料要求较高。硬度要大,热处理变形小,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参考冲压模具设计选择材料如下5A凸模,凹模,凸凹模均采用9MN2V或GR12MOV,刃口部分热处理,硬度达到58;62B导柱,导套采用20钢,渗碳处理,硬度要求58;62C挡料销、推杆、顶杆采用45钢;D卸料板Q235或Q275;卸料弹簧65MN,淬火,硬度达到4048HRCE上、下模座采用HT200、HT250或Q235;F模柄采用Q275。3314最终的模具结构图4卷边装置的设计41卷边装置结构形式的确定411结构形式由于零件尺寸较小以及考虑经济情况,参考钣金冲压工艺与窍门精选,设计如下的卷边装置412装置的工作特点该卷边装置使用滚轮,对工件6的凸缘卷边。工件6由内压板3压到支撑盘上,盘5顶在转轴端4上,由辊2支撑工件6内边,由滚轮1进行卷边。5浅拉伸模具设计51拉深模结构形式的确定511结构形式拉深模结构采用不带压边圈的顺装结构,采用刚性卸料装置。512模具的结构特点拉深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由于加工工件精度不高,工作时先将毛坯放在凹模上,由工件与凹模的配合定位,上模下降,由凸模对工件进行拉深。拉深结束后上模回升,由刚性卸料装置卸料,手工取出零件。52浅拉伸工艺计算521拉伸次数的确定由于是浅拉伸故一次拉伸即可。522拉伸力的计算拉深所需的压力LTK(41)拉L214式中拉深力,N;F拉F拉L凸模的周边长度之和,LMM;圆形凸模的直径,MM;11D方形凸模的边长,DMM;T材料的厚度,TMM;T12MM;材料的抗拉强度,MPA;420MPA;BBBK修正系数,根据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表42取K08;所以714拉12420082879523初选压力机初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63KN,初选压力机J2363,最大封闭高度150,最小封闭高度为115MM。524压力中心的计算以圆心为原点,横轴为X轴竖轴为Y轴建建立坐标系。0(42)0(43)Y0112223123672(MM)525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A凸、凹模间隙的计算决定间隙时,不仅考虑材料和板厚,还要考虑精度和表面质量。不用压边圈时,C(1)(44)11T式中材料的最大厚度,MM;故C105T126MM。TTB凸、凹模圆角半径的设计圆形凸模圆角半径08MM,圆形凹模圆角半径2MM。R圆1R圆2方形凹模圆角半径20MMR方2方形凸模圆角半径(4R方10414(R方2)010414105)C凸模、凹模尺寸对于一次拉深成形的模具来说,其凸凹模的尺寸及公差应按制件的要求确定,此工件要求的是外形尺寸,设计凸、凹模时,应以凹模尺寸为基准计算。根据根据圆筒形件拉深模凸和凹模的制造公差表查得(MM)004(MM)0055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2,筒形制造公差为012MM。圆筒处拉深凹模的尺寸(46)MAX075DDD式中拉深件外形的最大尺寸;MAX圆筒部分的的制造公差;所以7407501200550MM73100550圆筒处拉伸凸模的尺寸(47)(0752)0式中拉深件外形的最大尺寸;MAXD圆筒部分的制造公差;C拉深模的单边间隙;所以(740750122126)0004(MM)4790004根据根据方形拉深模凸和凹模的制造公差为零件公差的,因此14(MM)0045(MM)0045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2,方形制造公差为018MM。方形拉深凹模的尺寸(48)MAX075DDD式中拉深件外形的最大尺寸;MAX方形部分的的制造公差;所以12407501800450MM1226500450方形拉伸凸模的尺寸(49)(0752)0式中拉深件外形的最大尺寸;MAXD方形部分的制造公差;C拉深模的单边间隙;所以(1240752)00045(MM)97450004553拉深模主要零件的设计531刚性卸料板的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选取沟形卸料装置,适用于空心工件底部冲孔拉伸使用,卸料板厚2MM,材料Q235。532拉伸凹模的设计A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414圆形凹模板各部分的结构参数,选择D125MM,H22MM的圆形凹模板B凹模板的固定形式凹模板利用2个销钉和4个螺钉固定在下模座上。533拉深凸模A凸模的固定形式利用压入法固定在凸模板上。B凸模的高度根据凸模的固定形式及与其它零件的配合情况,取凸模的高度H50。534凸模固定板的设计固定板主要用于固定小型的凸模凹模,以减少模具钢的用量。凸模固定板的厚度(4(115)10)式中H固定板的厚度,HMM;D凸模与固定板相配合部分的直径;如果非圆形,则为其截面最大直径,DMM。所以设计H16MM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71圆形固定板选择D125MM。535模座的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中间导柱圆形模架(GB/T28516),技术条件按JB/T80501999的规定。根据凹模板选择中间导柱上模座12530GB/T285511,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规定;选择中间导柱下模座125GB/T35285512,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规定。参考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29中间导柱圆形上模座结构参数,表210中间导柱圆形下模座结构参数。536模柄导柱导套的设计根据所选J2363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该压力机模柄孔的直径为30,设计模柄D30MM,D85MM。模柄与上模座之间过盈配合固定。导柱、导套的选择,长度应保证上模座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导柱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不小于1015MM,下模座底面与导柱面的距离也不小于5MM。导套长度应保证在冲压初始时导柱进入导套10MM以上。导套的外径与上模座导套孔以及导柱与下模座导柱孔均采用过盈配合固定。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32A型导柱各部分参数、表33A型导套各部分参数选择导柱A22H5110GB/T28611、A25H5110GB/T28611导套A35H6GB/T28616、A38H6GB/T28616。85338533537闭合高度的确定冲模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在最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板之间的距离。为了模具H模的正常工作,模具闭合高度应与压力机闭合高度相适应。一般应满足如下关系式(320)MAXMIN510H模式中压力机最大闭合高度,150MM;AXAX压力机最小闭合高度,115MM;MINHMIN设计的模具闭合高度为131MM,满足上式,故闭合高度为131MM。538最终模具结构图6冲孔模具设计61冲孔模结构形式的确定611结构形式冲孔模结构采用不带压边圈的顺装结构,采用刚性卸料装置。612模具的结构特点该套冲孔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由于加工工件精度不高,工作时先将毛坯放在凹模上,由工件与凹模的配合定位,上模下降,由凸模对工件进行冲孔。冲孔结束后上模回升,手工取出零件。62冲孔工艺计算621冲裁力的计算冲孔所需要力13LT(51)冲式中冲孔力,N;冲冲L冲裁轮廓线的长度,LMM;T材料的厚度,TMM;T12MM;材料的抗剪强度,MPA;冲裁力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LT冲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材料为Q235的抗拉强度为375500MPA,取420MPA。因此554KN冲353512420791KN冲550124201178KN冲770124203077KN冲2冲35冲5冲7622推件力的计算(52)FN推推K式中N梗塞在凹模内的工件数;推件力系数;根据冲压工艺学表210推件力系数、顶件力系推K数和卸料力系数1,取0055;推F冲裁力;所以推100553077169(KN)总冲裁力23246KN(50冲35冲5冲7推2)623初选压力机初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63KN,初选压力机J2363,最大封闭高度150,最小封闭高度为115MM。624压力中心的计算以圆心为原点,横轴为X轴竖轴为Y轴建建立坐标系。0(42)0(43)Y01122230269(MM)故压力中心为0,269。0,Y0625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根据表23查得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0126MM,0180MM,根据表MINMAX27规则形状(圆形、方形件)凸、凹模制造公差凸模0MM,凹模02P0020MM。D为了保证冲模的间隙小于最大合理间隙(MM)0020002000404(MM)01800126005满足条件零件的精度要求不高,取公差等级为IT12。;35、5的制造公差0127的制造公差为015。A凸模的计算35(54)0PXDP式中冲孔件内径的基本尺寸,MM;D35MMD工件的制造公差,MM;012MM磨损系数,X075。X所以(MM)35900020B凹模的计算35(55)DPD0MIN式中凸模的刃口尺寸,MM;DD凸、凹模最小间隙值,MM;0126MINMIN凹模的制造公差,MM。DD所以(MM)(3590126)00200371600200C凸模的计算50(54)0PXDP式中冲孔件内径的基本尺寸,MM;D50MMD工件的制造公差,MM;012MM磨损系数,X075。X所以(MM)50900020D凹模的计算50(55)DPD0MIN式中凸模的刃口尺寸,MM;DD凸、凹模最小间隙值,MM;0126MINMIN凹模的制造公差,MM。DD所以(MM)(5090126)00200521600200E凸模的计算70(54)0PXDP式中冲孔件内径的基本尺寸,MM;D70MMD工件的制造公差,MM;015MM磨损系数,X075。X所以(MM)7112500020F凹模的计算35(55)DPD0MIN式中凸模的刃口尺寸,MM;DD凸、凹模最小间隙值,MM;0126MINMIN凹模的制造公差,MM。DD所以(MM)(711250126)00200723850020063冲孔模主要零件的设计631刚性卸料板的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选取沟形卸料装置,适用于空心工件底部冲孔拉伸使用,卸料板厚2MM,材料Q235。632冲孔凹模的设计C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414圆形凹模板各部分的结构参数,选择D125MM,H22MM的圆形凹模板D凹模板的固定形式凹模板利用2个销钉和2个螺钉固定在下模座上。633落料凸模设计A凸模的固定形式利用压入法固定在凸模板上。B凸模的高度根据凸模的固定形式及与其它零件的配合情况,取凸模的高度H50MM。634凸模固定板的设计固定板主要用于固定小型的凸模凹模,以减少模具钢的用量。凸模固定板的厚度(4(115)10)式中H固定板的厚度,HMM;D凸模与固定板相配合部分的直径;如果非圆形,则为其截面最大直径,DMM。所以设计H16MM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71圆形固定板选择D125MM。635模座的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中间导柱圆形模架(GB/T28516),技术条件按JB/T80501999的规定。根据凹模板选择中间导柱上模座12530GB/T285511,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规定;选择中间导柱下模座125GB/T35285512,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规定。参考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29中间导柱圆形上模座结构参数,表210中间导柱圆形下模座结构参数。636模柄导柱导套的设计根据所选J2363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该压力机模柄孔的直径为30,设计模柄D30MM,D85MM。模柄与上模座之间过盈配合固定。导柱、导套的选择,长度应保证上模座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导柱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不小于1015MM,下模座底面与导柱面的距离也不小于5MM。导套长度应保证在冲压初始时导柱进入导套10MM以上。导套的外径与上模座导套孔以及导柱与下模座导柱孔均采用过盈配合固定。根据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表32A型导柱各部分参数、表33A型导套各部分参数选择导柱A22H5110GB/T28611、A25H5110GB/T28611导套A35H6GB/T28616、A38H6GB/T28616。85338533637闭合高度的确定冲模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在最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板之间的距离。为了模具H模的正常工作,模具闭合高度应与压力机闭合高度相适应。一般应满足如下关系式(320)MAXMIN510H模式中压力机最大闭合高度,150MM;AXAX压力机最小闭合高度,115MM;MINHMIN设计的模具闭合高度为1288MM,满足上式,故闭合高度为1288MM。638最终模具结构图7结论模具设计,首先应该认真的分析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在确定工艺方案和冲模类型时必须考虑到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以及经济性要求。落料拉伸复合模设计时在确定拉深次数与拉深系数时,一定要以可靠性为重,不可都选取极限拉深系数,以免降低拉深件的质量。无论以何种方法进行加工,都必须保证凹模与压边圈的工作面粗糙度尽可能的低,以减小阻力,防止危险截面的尺寸変薄。零件的选择过程中,导柱、导套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来保证配合精度。选择压力机时压力机的冲程、公称力必须合理,且便于安装模具,符合闭合高度要求。最终,设计的产品可以达到技术指标和要求。参考文献1肖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昌学射教课件
- 校园流行风校园作文8篇范文
- 纪念周恩来课件
- 纪念刘和珍路课件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试题
- 七年级收心考数学试卷
- 青海省小考数学试卷
- 纪委书记课件
- 去年沭阳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天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银行理财规划配置方案(3篇)
- 2025年破伤风规范处置与预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农业科技园区入驻协议书
- 医院传染病预防和上报
- 期末核心考点:运动和力(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025-2030中国城市更新政策演变与实施路径专项调研报告
- 儿科川崎病课件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 建筑材料绿色采购实施方案
- 2025-2031年中国AI成人娃娃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