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宣贯材料1目录1规程修订情况介绍12检定规程名称改动说明13规程内容宣贯(正文部分24规程内容宣贯(型式评价大纲部分)135勘误表241规程修订情况介绍JJG3071988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于1988年颁布实施。施行18年来,它在保持电能量值传递统一、有效实施电能计量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应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建议相互协调一致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国内研制的计量标准及辅助设备技术方面的提高和完善,国家下达了规程修订任务书。由原规程起草人蓝永林主持,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沈阳供电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对原规程(JJG3071988)进行了修订。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与原规程比较,该规程主要修改和补充了以下内容1适用范围做了较大修改。新规程规定,只适用于机电式交流电能表的首次检定和型式评价试验。2删除了机电式标准电能表内容;对标准仪表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3对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和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分别规定了参比电流;特殊要求和不平衡负载时的上限电流,由参比电流改为最大电流;对三相电能表,增加了不平衡负载时的误差与平衡负载时的误差之差不应超过的限度。4改写了电能表的交流耐压要求和耐压试验方法;允许对电能表加一定功率进行电压潜动试验;延长了电能表的轮换周期。检定规程名称改动说明在JJG3071988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中,我们把感应系电能表的检定规程名称定为“交流电度表或交流电能表”,但随着我国大量使用电子式(或称静止式)电能表,这样的称谓容易引起费解。为了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的文件(IEC620522003和OIMLIR462004)一致,特将感应系电能表规程的名称改为“机电式交流电能表”。2规程内容宣贯正文部分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参比频率为50HZ或60HZ机电式(感应系)交流电能表的首次检定,不适用于电能表的现场检验。按本规程附录A,对机电式交流有功电能表进行型式评价试验。”11首次检定电能表属于限期使用、到期轮换的计量器具,因此电能表的首次检定是指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电能表进行的检定。对新生产的电能表、库存多年的电能表、轮换检修或因故退出工作而经检修后的电能表进行的检定,均属于首次检定范畴。对于工作中的电能表的计量性能有所质疑或要进行监督检验而被撤换到标准试验室不经检修所进行的检定,不属于首次检定。因为电能表工作多长期限而允许多大基本误差限,尚待确定。监督检验、仲裁检定和后续检定怎么办与用户协商,经用户同意后依据JJG3072006开展工作。国家在探讨重新立法。12型式评价试验型式评价是对制造厂生产的电能表新产品样机的全部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审查和考核。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规定,要将电能表型式评价内容写入检定规程,将型式评价纳入法制计量范畴,便于计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试验。众所周知,型式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跟检定规程的要求有很大差别;同时,使用型式评价试验大纲的工作者很少,而关心规程的人很多,因此,为了便于叙述和使用者查阅,特将电能表的型式评价试验放在了附录A。13为什么规程不适用于电能表的现场检验所谓现场检验(或称实负荷检验),就是用标准电能表和辅助设备,测定电能表在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误差”(不是“基本误差”,这是两个概念),检查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并查看有无其他异常情况。由于电网频率、电压、电压电流波形、环境温度、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等因素,随时都在变化,在某一负载点测得的工作误差,不能3代表电能表的工作误差曲线。和其他计量器具一样,很难确定电能表在多因素影响下的工作误差允许值。即使依靠大量的统计数据拟定的工作误差,人们未必能接受。尽管如此,长期以来,各部门都使用基本误差限和各项附加误差限约为受检电能表的510的标准电能表,对工作中的电能表进行实负荷检验。如果测得的工作误差没超过受检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就认为满足要求,人们对此为提出较大异议。这种情况是否符合情理,尚待研究。2概述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规定,概述是规程的必备章节,要简述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结构和用途(包括必要的结构示意图)。因此,规程中给出了概述和图1。由硅钢片叠成的电压、电流铁心,分别绕有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单相电路的相电压加在电压线圈,就有电流流经该线圈,产生穿过铝质转盘的交变电压工作磁通UUIU;流经电流线圈的负载电流,产生穿过铝质转盘的交变电流工作磁通I。有相位差的电压、电流工作磁通,从不同位置穿过转盘并在转盘中感生涡流,各磁通与涡流相互作用,形成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力矩(平均值)SIN1IUKM式中的电压(电流)工作磁通,跟随电压(电流)成正比地变化;绕有线圈的电压电流铁心组成的驱动元件,其结构参数满足电压电流工作磁通间的相位差90。因此,驱动力矩与单相电路的有功功率P成正比,即。PKIK22COS制动磁铁产生的制动磁通,与其在转动着的转盘内感生的涡流相作用,形成制动力矩,阻止转盘加速转动。这样,转盘因受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的作用,其转动速度跟随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P成正比地变化。随转盘转动的转轴带动齿轮机构,相继推动计度器(图中没画出)各位字轮(或推针)转动。因此,在负载用电期间内计度器累计的转数,表示测得的电能。3计量性能要求31基本误差311基本误差、附加误差和工作误差基本误差是电能表在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的误差,电能表允许的基本误差最大值简称4基本误差限;附加误差是指某一影响量(如环境温度、电压、频率、电压电流波形和外磁场等)偏离参比条件时电能表具有的误差与其基本误差之代数差;工作误差是指各附加误差与基本误差的综合,其允许值应大于基本误差限。通过型式评价的电能表,其驱动元件参数和相应的附加误差限是不容易改变的,只要基本误差确定后,附加误差就以基本误差为参照点随工作条件改变而在允许限度内变化,因此在电能表的额定工作条件内同类仪表的工作误差不会相差太大。在自然条件下检定电能表,各种影响量随机变化,得到的检定结果可比性很差,因此为了保证电能量值传递的统一,通常采用基本误差作为量值传递的指标。312参比电流(IB和IN)和最大电流(IMAX)IB基本电流,它是确定直接接入的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IN额定电流,它是确定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其值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相同;IMAX最大电流,它是指满足电能表准确度要求的电流最大值。对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其IMAX为IB的整数倍;对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IMAX应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扩展电流(12IN、15IN或2IN)相同。313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根据上面的定义,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参比电流IN应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相同,并且最大电流IMAX应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扩展电流(12IN、15IN或2IN)相同。目前,就我国电力系统来说,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IN只有5A和1A。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的规格大体如下5(6)A5(75)A5(10)A1(12)A1(15)A1(2)A在国际上,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IN只有1A、2A和5A。目前,有些地区的负载电流只达到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530,电力部门使用315(6)A和33(6)A的宽负载电能表,力图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对于IB15A而IN5A,负载电流为005IB(15IN)和002IN(2IN)时,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是相同的。如果认为IN15A,就很难满足JJG3072006表1中基本误差和表3中起动电流的要求。所以,经互感器接入的宽负载315(6)A和33(6)A电能表的计量性能仍由IB(15A或3A)确定,按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对待。5314相邻两轻负载电流范围的基本误差限表1中,COS1时,规程给出了005IB(002IN)和01IBIMAX(005INIMAX)的基本误差限,005IB01IB或002IN005IN范围内的基本误差限如何确定当功率因数越低和负载电流越小时,电能表的允许误差应当越大,在某一轻负载电流附近误差不能突变,我们可用内插法确定相临两轻负载电流范围的基本误差限。(1)COS1,005IB01IB或002IN005IN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允许值X121X式中和电流为和时的基本误差限,();121I1I2电流为时的基本误差限(,()。XXX(2)给定COS和01IB02IB或005IN01IN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允许值(05IBIN时的基本误差限没有规定。考虑到这一点,在JJG3072006表1中,对特殊要求时的负载电流范围规定为02IBIMAX和01INIMAX。(2)不平衡负载时的电流范围在JJG3071988中,对05级和1级电能表只在IIBIN的情况下,规定了不平衡负载时的基本误差。难道不平衡电流不会大于参比电流对2级有功电能表却在IBINIMAX范围内规定了误差限。基于此,参照电子式电能表标准并依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在IIMAX的情况下,规程都规定了不平衡负载时的基本误差限。(3)规程规定的基本误差限值(相对于原规程)有变化经过大量的试验数据验证,规程起草人对个别基本误差限值做了改动。具体见表1和表2(括号内为JJG3071988中的规定)。表1单相电能表和平衡负载时三相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电能表准确度等级直接接入经互感器接入05123类别负载电流功率因数基本误差限()005IB002IN110152501IBIMAX005INIMAX105102005L13152501IB005IN08C131505L08102002IBIMAX01INIMAX08C0810025L2535有功电能表02IBIMAX(02IBIB)01INIMAXCOS05C152501IB005IN13040无功电能02IBIMAX01INIMAXSIN(L或C)12030702IB01IN0530(40)40(50)05IBIMAX02INIMAX052030表05IBIMAX02INIMAX025406032潜动要求有所提高,由原来的“转盘转动不得超过1转”改为“转盘转动应少于1转”。33起动规程对有止逆器的电能表的起动电流做了改动;增加了轮换检修后的2级单相电能表的起动电流要求。具体改动见表3(括号内为JJG3071988中的规定)。表2不平衡负载时三相有功和无功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无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直接接入的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051223负载电流每组元件功率因数COS(SIN)基本误差限()02IBIMAX(02IBIB)(IBIMAX)01INIMAX1151520203030(40)05IBIMAX(05IBIB)(IB)02INIMAX05L15(15)()20(20)()30()(30)02IBIMAX01INIMAX1(L或C)304005IBIMAX02INIMAX05(L或C)3040不平衡负载时的误差与平衡负载时的误差之差不超过()IMAXIMAX(IN)11015252535表3有功和无功电能表的起动电流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无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051223类别起动电流IQ直接接入的电能表0004IB0005IB0005IB001IB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0002IN0002IN0003IN0003IN0005IN8有止逆器的电能表0003IN0005IB;(0009IB)0003IN0005IB;(001IB)0003IN0005IB;(001IB)0003IN001IB;(0015IB)0005IN轮换检修后的单相电能表0007IB0004IN注经互感器接入的宽负载电能表如3156A和336A,可按IN确定起动电流。表3中的注是推荐方式,可按IN确定起动电流,也可以按IB确定起动电流。4通用技术要求41标志新规程详细列出了电能表应具有的标志。具体内容见原文。42交流耐压新规程对交流耐压的要求做了很大改动。(1)取消了电压线路与电流线路之间进行600V耐压的要求。标准GB/T152831994中指出,它不是介电强度试验,而是检验接线装置开路时绝缘距离是否足够的方法。(2)我们所检定的电能表,没有工作电压等于或低于40V的辅助线路,不需要提及500V耐压要求。(3)为防止火灾和电击,对轮换检修后的电能表,不应降低耐压水平(JJG3071988中要求由2KV降低为15KV)。(4)按照电子式交流电能表的规定,我们可以认为机电式交流电能表中各电压线路与各电流线路都具有相同的电位。因此,规定所有电压电流线路对地之间、工作中不相连接的所有电压线路与所有电流线路之间,应能承受住频率为50HZ或60HZ的实用正弦波交流电压有效值2KV(类防护绝缘包封的电能表,其电压电流线路对地交流耐压4KV)历时1MIN的试验。5计量器具控制51型式评价型式评价的试验方法放在附录A,后面具体解释。52首次检定521检定条件5211影响量允许偏差的选取原则对确定基本误差的检定工作来说,要把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减少到1/3到1/20,这样,由此引起的附加误差可以忽略或当作基本误差的组成部分。9新规程对影响量允许偏差的修订主要依据这一原则,同时考虑到可操作性,使规程易于执行。5212影响量(1)环境温度新规程中给出的环境温度参比值是标准温度。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标准温度不同,我国的标准温度为20,北美、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为23,热带地区(如印度等国)为2527。为什么没给出标准温度的数值呢主要是近年来制(修)订规程和标准时对这一问题有较大的争议。目前,我国应按20执行检定规程,以确保量值传递的统一。当然,出口产品应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标准温度。根据5211条原则,温度偏差规定为2,才能忽略温度附加误差影响。但是,考虑到13级电能表是工作计量器具,县市计量部门试验室的温控条件以及电能表在1525范围内温度系数一般较小的情况,将温度偏差放宽到3。尽管如此,还是期望检定部门尽量将温度控制在202范围内。(2)工作位置对于05级和1级表,原规程倾斜角度限定在05以内,这是符合5211条原则的。但是,对例行检定工作来说,各厂生产的检定装置都没有精密的测角仪器,仅凭视力也就能判别1的倾斜角。(3)对于电压、频率、电压电流波形、功率因数等影响量的要求,新规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具体对比见表4(括号内为JJG3071988中的规定)。(4)参比条件中为什么没提空气相对湿度要求电能表中电压电流线路属强电线路,各地试验室的空气湿度常在3080范围变化,它对试验设备和电能表的绝缘有所影响,对电能表误差没有明显影响;机电式电能表型式评价中也没有提出湿度要求;同时控制环境湿度的难度很大。基于以上理由,规程参比条件中没有提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表4影响量及其允许偏差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无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051223影响量参比值允许偏差环境温度标准温度23(2)3(2)3(2)3(2)10电压参比电压051010(15)10(15)10(15)频率参比频率02(05)03(05)050505波形畸变因数不大于电压、电流波形正弦波22(3)3(5)2(5)3(5)磁感应强度使电能表误差变化()不超过下列值参比频率的外磁场磁感应强度为零0102030303功率因数规定值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工作位置垂直位置1(05)1(05)111注对05级电能表应小于0025MT;对13级电能表应小于005MT。522检定装置本次修订中,检定装置的要求是修改比较多的地方之一。相对于JJG3071988,新规程将对标准仪表的要求由附录移到正文;对功率稳定度的评定方法、导线电压降和布线交变磁场影响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对检定装置的要求非常复杂,对于只从事电能表检定的人员来讲,确实不容易理解。其实,检定装置研制出来后,都要进行型式评价,其性能必须符合522条要求,同时522条也是电能表检定装置的检定项目(JJG5972005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因此只要大家知道两点即可一是所使用的检定装置是正规厂家生产且经检定合格;二是根据表5知道所使用的检定装置能够开展什么级别的电能表。表5检定装置开展对象列表装置准确度等级005010203能够开展的电能表准确度等级02级及以下等级05级及以下等级1级及以下等级2级及以下等级需要注意的是,电能表检定装置对功率稳定度的要求有提高(见表6,括号内为JJG3071988中的要求)。表6检定装置的输出功率稳定度检定方法标准电能表法瓦秒法装置准确度等级00501020300501020311测试期间功率稳定度优于()005(02)01(05)02(05)02(10)001002005005523检定项目检定项目跟老规程基本相同。524检定方法5241直观检查直观检查跟原规程要求基本相同。5242交流耐压试验新生产和检修后的电能表应当先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经受不住耐压的电能表就无须进行下一步试验。对于购置的电能表,可用酌情抽样的方法进行交流耐压试验。“酌情”就是要考虑电能表的新、旧程度,制造厂产品的可信度,来确定是否抽检和抽检数量。耐压试验前,推荐先测定绝缘电阻,其目的是为了发现不宜进行耐压试验的原因(如试品表面污垢和潮湿、绝缘介质内部介电性能差、有无直接短路),减少试验事故。应指出,绝缘电阻值高不一定就能经受住耐压,绝缘电阻值低也可能经受住耐压。若确认电能表的各部绝缘强度良好,能经受住耐压,可以不测定绝缘电阻。耐压试验不能突然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方式加减所需试验电压,应在5S10S内平稳地将电压升到规定值保持1MIN,接着以同样的速度将电压降到零,否则会产生过电压,使不应击穿的电能表遭到损坏。对II类防护绝缘包封的电能表,其电压电流线路对地只进行4KV(有效值)的交流耐压试验;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同一相别的电压电流线路在工作中是相连的,其间无须进行耐压试验。5243潜动试验不管有无负载电流,工作中的电能表电压线路总是加有电压的。当负载停止用电时,与电压的平方成比例的电压潜动力矩,使转盘可能微弱的正转或反转,转动不超过1转,就认为没有潜动,转动超过1转而继续转动,就认为有潜动。规程规定各电压线路加80110的参比电压而各电流线路不通负载电流,来检验电能表有无潜动。但是潜动试验时为什么要通电流呢首先,“OIMLIR46”的国际建议中,要求在电能表中通电流进行潜动试验。其次,在通1/4起动电流的状态下,如果电能表转盘转动少于1转,更能保证电能表在工作中不易潜动。12规程规定各电压线路先后加80、110的参比电压进行潜动试验,根据试验统计数据,为节省试验时间,也可以只加参比电压,各电流线路通1/4起动电流进行潜动试验。通常应在转盘边缘色标电平消失的瞬间开始计算潜动时间,在规定的潜动试验时限内,若采集不到转盘边缘色标电平或采集到的色标电平不变,就认为电能表在工作中不容易电压潜动。根据规程中的公式(1),常见电能表的潜动时限大约20MIN40MIN,再加上电流线路通参比电流预热15MIN30MIN,就接近对电能表规定的通电预热时间。此外,规程还规定,潜动试验时限根据其统计数据可适当增减,若计算出的潜动时限过长,公式(1)中的20可以取1012。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转盘转动1转所计电量较多,若其转盘没有防潜孔,潜动试验时限应当长一些,规程规定为15。JST5244起动试验电能表在起动状态下的误差,可能达到510,同时监视仪表等误差较大,负载功率不够稳定,所以原规程(JJG3071988)规定电能表将加视在起动功率时转盘转动1转所需时限增加40。规程起草人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这个时限可以缩短,因此,在JJG3072006规程的公式(2)中,将146084改为80。5245测定基本误差(1)误差测试点JJG3072006中,表8和表9规定了电能表的误差测试点。为了减少检定工作量,表8中将对应于低负载的电流加括号,对于这类负载点应酌情抽检电能表误差。所谓“酌情”,就是根据以往的统计情况,在低负载点电能表误差超差的程度和超差电能表数量,确定抽检多少电能表。当然,检定条件许可或者认为很有必要,可对低负载点的误差都进行测定。(2)用标准电能表法检定电能表这种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算定脉冲数下限值有所改变,具体见表7(括号内为JJG3071988中的规定)。同时规定每次测试时限不少于5S。COS(SIN)025时,算定脉冲数可减少一半。表7算定脉冲数下限值电能表准确度等级05123算定脉冲数OM20000100006000600013(6000)(3000)(3000)(1500)5246常数试验新规程中给出了计读转数法和走字试验法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与原规程相同。6检定结果处理与原规程规定相同。7轮换周期轮换周期较原规程规定有了很大变化(1)三相有功和无功电能表的轮换周期不宜超过6年,测量三相电能的两只或三只单相有功电能表,其轮换周期也应按这一规定执行。(2)磁力轴承和双宝石轴承的单相有功电能表,其轴承耐磨,负载范围宽,转盘不易高速转动,因此规定其轮换周期一般不宜超过15年,其他单相有功电能表的轮换周期不宜超过10年。(3)测量居民生活用电的单相有功电能表,数量很大,国家或地方可制定抽检规程,根据抽检结果确定电能表是否按期轮换。14规程内容宣贯型式评价大纲部分附录A机电式交流有功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大纲编写的主要依据是感应式交流有功电能表定型鉴定大纲(以下称为旧大纲)。依据JJF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将定型鉴定大纲改为型式评价大纲。考虑到电能表型式评价试验跟电能表的首次检定不同,大多数检定员从事的是首次检定内容而不是型式评价试验。因此为了方便叙述和查阅,特将型式评价试验内容作为附录A列出。A1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我国生产而供国内使用的50HZ或60HZ机电式(感应系)交流有功电能表的型式评价或样机试验。旧大纲还适用于产品监督抽查,新大纲中没有提及。A2引用文献本文列出了15个引用文献,但要注意各种文献都可能修订,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A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与上述引用文献中相同。A4提供审查的技术文件和试验样机A41提供审查的技术文件1样机照片2产品标准(含检验方法)3总装图、电路图和主要零部件图4使用说明书5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旧大纲中需提供的技术文件有9个,依据JJF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新大纲中规定需提供的技术文件有5个。其中去掉了新产品的设计任务书、可靠性设计和预测、试制总结报告、使用安全说明。15A42提供的试验样机由申请单位提供三台样机作为全性能试验样机,样机必须是申请单位自己制造。A5技术要求A51标准电量值表A1标准的参比电压和参比电流参比量电能表类别标准值直接接入(UN)220;380参比电压(V)经电压互感器接入(UN)577;100直接接入(IB)5;10;15;20参比电流(A)经电流互感器接入(IN)1;5我国低压电网(对地电压不大于250V)相电压为220V,而线电压为380V;电能表经电压互感器接入的高压电网(线电压为3KV750KV),电压互感器次级相电压为577V而线电压为100V。全国供用电规程规定,负载电流经常超过50A的计量点,电能表应经电流互感器接入,所以对直接接入的电能表所规定的基本电流最大值为20A。线电压为220KV750KV的高压电网,变电站所占地面积通常都较大,电流互感器安装处至计量点的次级电流线路较长(100300)M,为减少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和体积,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通常为1A;线电压不超过110KV的电网内的电流互感器,其次级额定电流通常为5A。A52一般要求A521铭牌标志同正文要求相同还应在铭牌上应留有适当面积,加注认可标志(CMC)和供用户标注运行互感器变比及管理条码。A522表壳见原文。A523计度器见原文。16A524转动元件见原文。A53准确度要求包括A531基本误差、A532潜动、A533起动、A534常数与规程正文要求完全一致,但只包含有功电能表的指标要求。A535影响量包括电压影响、频率影响、逆相序影响、谐波影响、外磁场影响、倾斜影响,环境温度改变,各影响量偏离参比条件引起电能表误差的改变量,不应超过表A5规定。影响量的要求与旧大纲基本一致。A54电气要求A541功率消耗表A6各电压线路和各电流线路的功率消耗电能表准确度等级0512单相和三相电能表功率消耗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NU3W,12VA3W,12VA2W,10VA直接接入IB(IB30A)4VA25VA电流线路通参比电流经互感器接入IN6VA4VA25VA由于不管有无负载,电能表各电压线路通常都加有电压而消耗功率,对电压线路规定了参比电压下的允许消耗有功功耗和视在功耗最大值;对电能表每一电流线路在通参比电流的情况下,规定了允许消耗的视在功耗最大值,当负载电流大于参比电流时,实际消耗的视在功耗可能大于规定值。功耗的要求与旧大纲的不同是对直接接入和经互感器接入分别提出要求,对2级表单相、三相表电压功耗要求相同。A542短时过电流影响短时过电流用来检验电能表承受感应雷电流和电力线路短路电流的能力。直接接入的电能表,电流线路经受峰值50IMAX或7000A的冲击电流(取低值),并保持25IMAX或3500A(取低值)1MS。由电容器放电或可控硅控制获得冲击电流。电流互感器有削弱和减缓冲击过电流的作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实际承17受的过电流倍数应当小一些。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电流线路(经接触器接通电流)经受20IMAX过电流,持续时间05S。电能表经受短时过电流影响后应能正常工作,其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A7规定。A543自热影响电能表在工作过程中,加在电压线路的电压可以认为持续不变,电压线路消耗功率所引起的自热误差变化就不大。然而,负载电流通常都在随时变化,在和1COS时,电流线路通最大电流IMAX,来检验持续多长时间电能表误差才较稳定不变,50COS这时的误差与刚通电流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规程表A8规定的允许自热误差最大值。在旧大纲中对各级电能表误差规定在20MIN内的变化,都不大于02时就认为达到热稳定,而本规程对05级电能表改为01,1级和2级电能表在20MIN内误差变化都不大于02。A544温升由于国内电能表安装处的环境温度一般不会超过40,电能表通最大电流和加115参比电压历经2H,表壳表面温升不应超过25K,绕组温升不应超过60K,电能表不应损坏,绝缘强度仍应符合要求。由于电压、电流线路消耗功率所排出的热量和各导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影响,使表内空气、电压电流线圈、转动元件、制动磁铁受到加热,各部绝缘介质也受到影响。故规定用温升试验来检验电能表承受温升影响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在旧大纲中要求电能表在40的条件下,现在改为环境温度不超过40时。二者含义不同。A545抗接地故障能力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三相三线电网中,当各相过电压10而某相电力线发生接地故障时,经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入工作的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对应于非故障相的电能表电压线路,所加电压由相电压(58V)长高到相电压的19倍(110V)。在4H的接地故障期间,电能表电压线路因受过电压影响不应损坏,表壳外表温度降到参比温度时,电能表误差与未受过电压影响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9规定。A55绝缘强度A551脉冲电压18工作中的电能表,应经受住大气过电压、电网操作过压和工作电压突然变化的影响,其绝缘不应击穿或电弧放电。电力线路遭受直击雷和附近落雷所引起的传导过电压或感应过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电力线路的倒闸操作和继电保护动作,引起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电力线路发生接地、相间短路或电磁谐振,都会使电能表的工作电压变化。上述过电压波形和持续时间及危害机理都有所不同。交流耐压用来检验电能表长期承受工作过电压的能力。脉冲(或称冲击)电压的幅值和波形,用来检验电能表主绝缘(带电线路对地的绝缘)和纵绝缘(电压电流线圈的匝间和层间绝缘),应具有承受雷电全波冲击电压作用的能力。电能表应能经受脉冲电压和交流耐压试验,绝缘不应击穿或电弧放电。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机械损伤并能准确地工作。电能表应能承受住表A10规定的脉冲电压试验。表A10绝缘试验允许的脉冲电压峰值参比电压V100150300600脉冲电压峰值(V)2500400060008000注从额定的系统电压中导出的相对地电压;适用于I类和II类防护绝缘色封电能表。A552交流耐压交流耐压试验的技术要求同规程正文要求一致。A56气候影响要求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试验(对户外用电能表)。试验后,电能表应无任何损伤并能准确地工作。A57机械要求包括弹簧锤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防尘和防水试验。A6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试验项目见表A15。包括外观检查、准确度试验、电气试验、绝缘强度试验、气候影响试验、机械要求试验六大试验项目。19测定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和影响量引起的附加误差时,(1)试验装置应符合005级装置的要求;(2)工作位置倾斜不应大于05(检定要求1);(3)环境温度偏差为2(检定对05级表要求2,1级2级表要求3);(4)盖好表盖通电预热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14H;(05级表为4H,1级电能表为2H,2级电能表为1H);(5)电流线路在每一电流值下维持足够时间(通常约515MIN),以达到热稳定;(6)负载电流按递增或递减顺序都可以(检定时要求按递减顺序)。显然型式评价的试验条件,特别是通电预热时间,比首次检定要求更加严格,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测准基本误差和各项附加误差,以便更确切地判断电能表的计量性能。A7试验方法A71外观检查检定时要求外观检查和内部检查,型式评价只要求做外观检查。1按A52对表壳外观及转动元件进行检查;2按本规程5241A)对各种标志进行检查。A72准确度试验A721测定基本误差误差测试点(应调定的负载功率)见表A11。型式评价试验规定的误差测试点比首次检定多一些,把可能引起超差的负载点都要测定基本误差。型式评价试验的表数很少,虽然试验点较多,但测定误差所需时间并不很长,而且更能准确地描绘出基本误差的构成特征。A722潜动试验潜动试验时限见表A12。各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各电流线路通025倍起动电流,COS1,至少在表A12所示潜动试验时限TJSMIN内,转盘转动应少于1转。为更深入验证潜动程度和潜动持续时间,规程表A12规定的潜动试验时限比首次检定长一些;直接接入的电能表潜动1转所计电量,比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所计电量要少些,规定的潜动试验时限应当短一些。转盘上有防潜孔的电能表,有两个停留位置,潜动试验时限比(防潜针防潜钩)式的减少一半。A723起动试验20按规程正文的方法进行。A724常数试验按规程正文的方法进行。A725影响量试验确定某一影响量的影响时,其它影响量应在参比条件下。A7251环境温度影响试验即测电能表的温度系数,且为平均温度系数。电能表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应符合表A13规定。在表A13中电能表分为户内用电能表和户外用电能表两类;将环境温度范围分为规定的工作范围、极限工作范围以及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三种情况。公式(A1),(/K)求得的是高温平均温度系数;102/ZJSGC公式(A2),(/K)求得的是低温平均温度系数。/ZJSD可按下述确定中点温度及试验方法户内表中点温度35,0,20(或23)对35,方法如下10K10K45(上限)35(中点温度)25(下限)对0,方法如下2110K1010(上限)0(中点温度)10(下限)对20,方法如下10K1030(上限)20(中点温度)10(下限)户外表与上类似。A7252电压影响试验试验方法分别加90UN、100UN、110UNCOS101IB01IN,05IMAXCOS05L05IMAX测得的90UN、110UN时的误差与100UN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A5规定。A7253频率影响试验电压线路加100UN,电源频率分别为475HZ、50HZ、525HZCOS101IB01IN,05IMAXCOS05L05IMAX测得的475HZ、525HZ时的误差与50HZ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A5规定。A7254逆相序影响试验(仅对三相表)平衡负载时;三相电压电流分别在正相序、逆相序下COS105IB05IN,IBIN,IMAX22不平衡负载时三相电压分别在正相序、逆相序下COS105IB05IN测得的正相序和逆相序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A5规定。A7255谐波影响试验分别在有谐波、无谐波下,加100UN,COS1IBIN,含3次,10谐波。测得的有谐波与无谐波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A5规定。A7256外磁场影响试验分别在有外磁场、无外磁场(05MT)下,加100UN,COS1IBIN,各个方向和相位情况下,在最不利的方向和相位情况下测定电能表的误差。这误差与无外磁场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A5规定。A7257倾斜影响试验加100UN,COS1005IB002IN、IBIN和IMAX,前、后、左、右倾斜3测得的倾斜误差与电能表处于垂直工作位置时的误差之差值,不应超过表A5规定。A726试验数据的判定(基本误差曲线平移问题)受上级计量机构对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和不同地点环境因素影响,使进行型式评价试验的部门对受检电能表的检定结果,与送检部门(或其他单位)的检定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全部负载范围内,如果受检电能表的基本误差不合格,允许对误差曲线进行一次平移,其平移量不得超过6规程表A14的规定值,不允许对不同负载点的误差加(或减)不同的误差平移量(含误差正负号)。那么,对电能表的附加误差是否也允许平移呢附加误差是影响量改变后测的误差与测得的基本误差之差值,因此,无论基本误差有多大,测得的附加误差都不许加误差平移量进行修正。应指出,对经过型式批准后所生产的电能表进行检定时,其数值无论多少,都不得用误差平移量来平移基本误差曲线。A73电气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内销商品房预售合同
- 2025年文化教育类书籍印刷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化电商运营代理佣金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产业研发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互联网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聘用及保密合同
- 2025年度清洁能源项目投标管理与合同风险评估协议
- 2025年绿色节能型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市政道路翻新升级工程招标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医院信息化改造项目IT支持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医疗耗材环保无害化处理及回收再利用合同范本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天津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 YY 0054-2010血液透析设备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GB∕T 12703.2-2021 纺织品 静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手动摩擦法
- 某某食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