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1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2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3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4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D507999719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991总则101本规范是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扩建通信电源工程,对于改建的通信电源安装工程也可参照执行。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验收不在此范围。102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照施工图的规定执行,新装设备的电气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规范或技术规范书的规定。对于迁装设备应参照原维护部门近期内对设备测试记录进行检验。103本规范尚未包括的测试项目及指标要求,应按施工图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办理。104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修改施工图设计或代用材料的,必须经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修改和使用,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鉴定的材料。115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范,建设单位业主应通过随工代表或监理作好随工检验工作。106施工中,不得安装有损坏、变形、受潮、发霉、缺件的设备,严禁安装没有合格证、出厂验收单、入网证的设备。凡在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和本规范的项目,由施工单位造成的应由施工单位解决,由供货单位造成的由供货单位负责解决。107配电、变换、逆变、蓄电池、太阳电池、发电机组、母线、电源信号线等设备和材料、附件、备件必须齐全、完好,竣工时一并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业主移交。2配电、换流设备安装201各种设备排列整齐,垂直度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015,列架机面平直,每米偏差不大于3MM,全列偏差不大于15MM。202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规定,其偏差不大于10MM。203安装的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04设备结构应无变形,表面无损伤,指示仪表、按键和旋钮、机内部件无碰损、无卡阻、无脱落、无损坏。205开关、闸刀应运转灵活、接触牢靠、无电弧击伤。206机架与地面固定时,应由4只M10M12的膨胀螺栓与地面加固。207在需要抗震的地区,按设计图纸要求,机架安装应采取抗震措施。地震设计烈度为8度及以上局站,机架还应与房屋柱体连接牢固。208走线架、机架面漆应保持完整、清洁,颜色应基本一致。209部件组装要稳固、整齐一致、接线正确无误,并应认真校对分装的部件编号。2010机架与部件接地线要安装牢固。防雷地线与机框保护地线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3配电、换流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1设备通电前的检验311通电前应对机架、部件、布线进行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的检查,并应符合要求。312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动作灵活无松动和卡阻,其接触表面应无金属碎屑或烧伤痕迹。313接触器和闸刀的灭弧装置完好。314布线和接线正确,无碰地、短路、开路、假焊等情况。机内各种插件连接正确、无松动。315各种开关、闸刀、熔断器容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YD507999720316机架保护地线连接可靠。317各种电压、电流表应进行校验和铅封。318测试机内布线及设备非电子器件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说明书规定,无规定时,应不小于2M500V。319交流、直流配电设备及开关电源、变换设备等通电检验项目应符合产品技术说明书要求,无规定时可按以下各节所列项目进行。32交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321能自动人工接通、转换“市电”和“油机”电源,并有指示信号。322“市电”停电时能自动接通事故照明电路,并发出可见可闻信号,“市电”恢复供电时能自动人工切断事故照明电路。323各种电压、电流测试显示正确。324事故、过压、欠压、缺相等自动保护电路应能准确动作并能发出指示信号。33直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331各种输出电压、电流测试显示正确。332“浮一均”充电测试显示正确。333电压过高、过低、熔断器熔断均能发出可见可闻信号。334配电设备内部电压降应符合设计要求屏内放电回路压降不大于O5V。335同设备多台并联使用时,具有均分性能。336监控接口性能正常。34变换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41变换器输出电压、电流、杂音电平应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342变换器事故、过压、开路、欠流、过流或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343主备用变换器具有自动均分负载性能,当其中一台故障时,另一台自动负担全部负载。344变换器稳压精度、限流范围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5逆变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51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均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52应有限流性能限流定值可在105110输出电流之间调整。353事故输入电压过高、过低、输出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354同型号设备能多台并联工作,并具有均分性能。36开关电源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61通电前应将输入、输出开关全部关断,并再次确认所有信号线、电源线是否正确。检查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362接通交流电源,检查三相电压是否正确,观察通电后模块显示器信号、指示灯是否正常。363工作参数设置按厂家说明书要求对整流、监控模块进行工作参数的设置和修改。主要有浮充、均充电压,输出过、欠压阀值,输出过压关断阀值,输出电流限流值,模块地址,输出电压微调,选择浮、均充自动方式,自动测试,自动显示功能。364检验以下主要电气性能参数输入交流电压,直流输出电压、电流,输出杂音,稳压精度,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值,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值,输出限流特性,浮充、均充电压和自动转换性能。365检查各种告警功能,市电故障,熔丝故障,交流输入过压、欠压故障、缺相,散热器温度过高,输出过压、欠压故障,输出过流故障等。366检查远端控制功能监控模块通过标准接口与监控中心设备相连,实现对电源设备的远端“三遥”。4蓄电池41电池架安装411电池架排列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偏差不大于10MM。412电池架排列平整稳固,水平偏差每米不大于3MM,全长不大于15MM。413电池铁架安装后,各个组装螺栓、螺母及漆面脱落处都应补喷防腐漆。铁架与地面加固处的膨胀螺栓要事先进行防腐处理。YD507999721414在要求抗震的地区按设计要求,蓄电池架应采取抗震措施加固。42电池的安装421安装的电池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并有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422电池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极板不得受潮、氧化、发霉,滤气帽通气性能良好。423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符合施工图要求。每列外侧应在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3MM。电池应保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如不平整应用油毡垫实。424电池标志、比重计、温度计应排在外侧维护侧。425电池间隔偏差不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磨平,连接螺栓、螺母拧紧,并在连接条和螺栓、螺母上涂一层防氧化物或加装塑料盒盖。426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使之牢固可靠。427各组电池应根据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电池组及电池均应设有清晰的明显标志。428隔离板、棍应无裂纹、弯曲、漏插。组装间距相等,平直整齐、高低一致。429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应用万用表检查电池端电压和极性,保证极性正确连接。4210按设计图纸规定,安装电池监测器并固定。43调配及灌注电解液431调配电解液所使用的蒸馏水必须严格检验并符合表431规定。表431蒸馏水标准序号指标项目指标1灼烧残渣含量0012锰MN含量0000013铁FE含量000044氯CL含量000055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000026透明度MM无色、透明7电阻率25,CM101048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000039铵NH4含量0000810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0005注本表为国标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之附录。432铅酸电解液使用化学纯或分析纯浓硫酸,应符合表432规定。表432浓硫酸标准序号指标名称一级品二级品1硫酸H2SO4含量92922灼烧残渣含量0030053锰MN含量000005000014铁FE含量000500125砷AA含量000005000016氯CL含量0000500017氮氧化物以N计含量0000100018铵NH4含量000100059二氧化硫SO2含量0004000710铜CU含量00005000511还原高锰酸钾的物质O含量0001000212色度测定ML102013透明度MM16050注本表为国标GB455484蓄电池用硫酸。YD507999722433调制的电解液比重应符合厂家规定。434电解液配好后,宜静置至2030或室温,然后灌注。每组电池的电解液灌注时间不得超过1H。电解液面应高度一致。无刻度时,应低于电池盖1030NMM或高出极板20MM。44铅酸蓄电池初充电441初充电前应检查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比重、极性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有无错极及电压过低现象。442初充电期间不得停电,如遇停电必须立即启动油机供电。443新装蓄电池根据产品说明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无规定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恒压限流法1充电时每1小时进行标测,每4小时进行全测。2充电时选用235V只电压作为充电电压,充电初期应使电流限制在0102C之间,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37倍C为容量。3充电48H后可以停充2H,待其电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充电,以增加输入电量。4充电终期每只电池的电压为2251V,充电电流小于额定容量的003005C,且一昼夜不变,最后调整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和液面,使之分别一致。2恒流充电法1充电过程中每2小时对电池进行标测,每4小时全测,但在初充电开始的24H内,应每1小时进行标测。2初充电第一阶段用10小时率电流充5070H,第二阶段用20小时率电流充3050H,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710倍。3充电终期,每只电池电压为25275V。3N闪电解液比重不变化,电压不变化,此时电解液沸腾,气泡盛足,即电量已充足,但仍应以20小时率的电流值作均衡充电,继续若干时间2H,用蒸馏水或13001400的稀硫酸调整液面高度及调整各电池比重在1215000525范围。444充电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每个电池的电压、比重、温度、气泡、极板等变化,发现个别电压、比重低落,液温过高,极板弯曲或膨胀,电池槽渗漏,气泡不足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充电过程中如发现温度高于45时,应及时减少充电电流或采取降温措施,使其液温正常,若仍无效时应暂停充电,待温度降低后恢复充电,但在初充电24H内不得中断充电。445在一般情况下各种蓄电池的初充电电压要求如下防酸型铅酸蓄电池23524V;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35V。45蓄电池放电试验451放电测试应在电池初充电完毕,静置1H后进行。452放电用负载应安全可靠、易于调整。如果用水阻假负载时水溶液中可加入少许食盐或稀硫酸,水阻极板放置应牢固和便于调整。放电时在假负载容器内插入一个电极,另一个电极缓慢插入,注意电流表指示,逐步调正所需的放电电流值。453放电开始时应立即测试电池组总电压、总电流,并记录开始时间,后每1小时进行标测,每2小时全测,但当电压降至19V以下时,应每15分钟全测一次。454初放电应符合出厂技术说明书的规定。无规定时,铅酸蓄电池以10小时率放电。放电3H后,即可用电压降法测试电池内阻,电池内阻应符合规定。计算公式R内EU放/I放式中R内电池内阻;E电池组开路电压;U放放电开路电压;I放放电电流。455放电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为了防止放电过量,初次放电终了电压及电解液比重应符合产品说明或满足表455要求。YD507999723表455蓄电池放电终了电压值电池种类单体终了电压值V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锌银蓄电池1811132放电容量应大于或等于额定容量的70。放电3H后的电池内阻应符合技术要求。3放电完毕,在3H内应以10小时率进行二次充电,直至电流、比重和电压在58H内稳定不变,板极剧烈冒泡为止。46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461使用前应检查各单体开路电压,若低于213V或储存期超过6个月则应运用恒压限流法进行充电,或按说明书要求进行。462充电电压宜取235V单体,充电电流取01C10A,充电终期电压为223225V单体,若连续3H电压不变,则认为电池组已充足。463初充电应按出厂技术说明书规定进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应立即进行补充电。47镉镍碱性蓄电池471配制电解液这种碱性电池单只额定电压125V,配置电解液可用固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一级品加纯水配制,配制时可按表471要求进行。表471镉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比重要求种类电解液比重G/ML电池使用时环境温度电解液成分每升加入氢氧化锂量G11180024510NAOH2021200023510KOH4031250011025KOH41280011540KOH配制时先将固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入纯水中,放在耐碱的容器中搅拌,再不断加水,调整电解液比重,直至满足要求。472添加剂氢氧化锂的加入在电解液中要按要求加入一定数量的氢氧化锂,以增加蓄电池容量和延长电池使用期。方法是将少量碱液与所需氢氧化锂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电解液中进行均匀搅拌。473电解液配制后,宜静置4H后取澄清液注入电池瓶内,液面可高于极板512MM,每个单体保持一致并密封,静置1H后即可充电。充电期间,电解液温度宜为2010,当温度低于5或高于35时,不宜充电。474充电镉镍电池充电时,可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无要求时,可采用恒流法充电,电流为额定容量的14,充电时间为7H此电池可以承受过充电。充电终了电压为19V左右。采用快速充电时间为4H,充电电流为额定容量的12。充电过程中应记录电池电压、温度、比重等,出现异常时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475放电宜以8小时率放电,放电过程中应注意电池各参数的变化,终了电压为11V,此时可以停止放电此电池可以承受过放电。476新电池或长期存放电池应按上述方法进行23次循环充放电试验后,才可使用。48锌银碱性蓄电池481电解液比重为145147,单只额定电压为15V。482电解液配制方法每配制1000ML电解液,加纯水750ML,再加固体氢氧化钾680700G,加氧化锌95100G,加添加剂氢氧化锂适量,作用同前在耐碱的容器中搅拌均匀,直至全部溶解,冷却到室温。然后加纯水或氢氧化钾调整电解液比重,使之满足要求。静置澄清后即可注入电池瓶内,并立即密封,防止电解液吸收二氧化碳和蒸发而使电池性能变坏。YD507999724483充电采用恒流法充电,用10小时率充电到205V止,充电时,每1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电压,当电池单体电压达到196V时,每10分钟检查一次电压,至205V时停止充电,严禁过充电充电电压不得超过21V。484放电以10小时率放电。每1小时测量记录一次电压,当电池单体电压达到14V时,每5分钟检查一次电压,到1310V停止放电,严禁过放电放电电压不得低于10V。485容量合格的蓄电池正常充电并搁置24H后,电动势应为182186V,此时可使用,若低于182V,应放电后再充电一次,若仍不合格,不宜使用。486锌银电池正式使用前,还要经过“化成”,目的是为了改善极板的均匀性,保证电气性能一致。“化成”的方法是用10小时率电流充、放电循环,充电终止电压为21V,放电终止电压为1V,再以1小时率电流充电,以5小时率电流放电作容量检查,放电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若低于额定容量应重作一次容量检查。5太阳电池51太阳电池方阵安装511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尺寸、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所用金属材料必须经过防锈处理。512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底座一般由钢筋水泥浇灌而成或者由槽钢、圆钢制成必须平直牢固,方向、尺寸、强度符合设计要求。513太阳电池板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14安装太阳电池板前应对现场的极板进行检查,不得有损坏、裂纹及内部正负极金属线开路现象,接线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515太阳电池架应安装在牢固的底座上,固定方式可采取焊接或用12MM的膨胀螺栓加固在底座上,用膨胀螺栓加固时宜每115米的距离加固一次。516太阳电池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无要求时,支架四周维护走道净宽不少于80CM,电池子阵之间距离不少于30CM,电池板之间不少于5CM,以方便维护。517太阳电池方阵采光面应按设计规定安装。无规定时在北半球应向正南放置指南针定位。方阵前应无建筑物、树木、残雪、沙尘等遮挡物。多列方阵之间,应有足够空间。518电池方阵支架的仰角应能人工或自动调整。角度调整范围为334650。每年“春分”、“秋分”各调整一次,调整时应按设计规定调整角度,无规定时春夏仰角为385,秋冬为465。519太阳电池支架应有良好的接地和防雷装置。5110太阳电池极板电源连线以及进入太阳电池控制架的连线应走向合理、整齐,并用螺旋塑料管带包扎。进线孔应进行防渗水处理。5111太阳电池架安装完毕后,应保持漆面一致和完整,对调整角度的螺栓、螺母应进行防锈处理。5112电池极板安装完毕后,在天气晴朗时,检查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或产品说明书要求。52太阳电池组合电源架检验521太阳电池组合电源架的安装要求见第2章相关内容。加电前应对机架、部件、布线进行绝缘检查,应符合要求。522交流配电单元1检查市电防雷装置是否良好。2当市电停电时,自动转换接通油机供电开关,并发出警示信号。3交流输入、出电压,输出总电流应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523直流配电单元1太阳电池方阵的各子阵应根据太阳电池能量大小自动接入或部分切除。2能自动为蓄电池浮、均充电。3太阳电池能量不足时,蓄电池应能自动接入为负载供电。4太阳电池及蓄电池能量不足时,能发出信号,启动“市电”或“油机”供电系统供电及浮、均充电。524整流模块,检验项目同36节。525系统监控器YD5079997251当母线电压低于54V时,太阳电池方阵能逐个子阵加入,直至54V停止。当母线电压高于566V时,太阳电池方阵能自动逐个子阵撤除,直至566V。2当母线电压低于498V或蓄电池累计放出总量510时,自动启动“油机”或“市电”使整流器输出浮充电压,直至充满为止。当母线电压低于48V,或蓄电池累计放出容量1020时,使整流器输出均充电压,直至充满为止。3监控功能1遥测量交流电压、电流,太阳电池方阵的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电流,负载总电流,环境温度等。2遥信量蓄电池电压高、低,环境温度过限,熔丝告警,整流模块故障,交流电故障,油机故障,烟雾告警,门禁告警等。3遥控量太阳电池方阵投入、撤除,整流模块开关,油机启动停机,市电接入,均、浮充转换等。6柴油发电机组61柴油发电机组安装611发电机组型号、规格、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612设备不得有损坏、变形、受潮或缺少零部件。613机组基础位置、预留孔、地槽、盖板应符合设计和安装的要求。614机组安装要稳固,地脚螺栓应采用“二次灌浆”预埋,螺栓规格宜为M18M20,外露要一致,预埋位置准确,一般露出螺母35丝扣。机组底座与基础之间要按设计要求加装减震装置,并应采取防滑铁件定位措施。615油机、水箱安装牢固、平直,保护接地良好。616油机的油泵、油箱油罐安装吊装牢固平直,保护接地良好。油箱油罐要按设计要求安装在指定位置,燃油管路安装平直,无漏油渗油。617机组各种电源线、信号线按布线要求接线牢固可靠、整齐美观、无差错。618油机控制屏柜安装时,应检查各种仪表盘是否卡壳,并进行校正。电源线、信号线进屏柜时,要分类用螺旋塑料管带包扎整齐。不得将交流、直流、信号线包扎在一起。619在抗震地区,应按设计要求对油机采取抗震措施加固。62管件加工和管路安装621管材型号、通径、壁厚及阀门、法兰盘、三通、弯头、大小头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无破损、变形、裂缝。622管子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半径的6倍。其弯曲部位与角度应正确,无死弯、皱折、凹凸不平的现象。623钢管用管箍连接时,管端套丝长度不小于管接头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作密封处理。用法兰盘连接时,法兰盘的密封面光洁,垫片材料完好。624管路系统装配平直牢固,倾斜度不大于02。连接处螺栓、螺母拧紧,无漏水、漏气、漏油现象。625管路接口位置不应在支吊架上,接口处距离支吊架不小于50MM,两个接口间距离不小于150MM,管路接口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小于100MM。626明敷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支架点的间距分布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间两侧的距离应符合表626规定。表626钢管中间的管卡距离钢管内径MM最大允许距离M1520253240507010015202535627埋于地下的钢管应涂防腐油漆或沥青,穿越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以保护。628排烟管路安装YD5079997261应平直,弯头少,管距短。用法兰盘连接时,盘间应垫橡胶石棉垫。用管件连接时管口要缠油麻并涂铅油。2排烟管水平伸向室外时,靠近机器侧应高于外伸侧,其坡度为05,离地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无规定时,一般不低于25M。3排烟管水平外伸口,应安装丝网护罩,垂直伸出口顶应安装伞形防雨帽。629输油管路安装,连接法兰盘在接口处应垫耐油橡皮垫或石棉垫。油泵与油管连接处应采用软管连接,在正常油压下不应有漏油、渗油现象。6210风冷柴油机进、排风管接头处,应垫石棉线或石棉垫,不应漏气,并应保证进风口、排风口有良好的进风、排风通道。6211风冷柴油机进风管和排风管安装应平直,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吊挂要牢固,同时还应装有防尘等装置。63管路涂漆631管路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涂防锈漆和各种颜色的油漆。632管路喷涂油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气管天蓝色或白色;水管进水管浅蓝色,出水管深蓝色;油管机油管黄色,燃油管棕红色;排气管银粉色。633在管路分支处和管路的明显部位应标红色的流向箭头。64通电试验641试机前的检查1控制配电屏及各种仪表应完好、齐全,接线正确牢固,相线排序一致。2各零部件螺栓及管路接头牢固。3油箱罐底壳应清洁,油路、缸体与缸盖水套孔眼应畅通。水箱内应用纯水清洗,在冬季应加入防冻液。4由电动机启动油机时,启动蓄电池电压应正常,接线正确。5机组接地良好,管路畅通,阀门关闭严密。6测量、调整各汽缸进、出气门间隙应符合说明书规定。7燃油、机油要符合油机说明书的规定。642空载试验1运转平稳、均匀,调速器调速准确,转速稳定,无异常响声及异常发热情况。2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温度表、油压表指示应正常。3排烟及噪声应正常,符合C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润滑油压力与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应符合技术说明书规定。5空载试验时间不少于05H。643带载试验发电机组在进行负载试验时,必须按下列要求分别进行1在额定转速下,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25;2在额定转速下,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50;3在额定转速下,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75;4在额定转速下,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00。644发电机在进行负荷试验时,必须检查下列项目1自动电压调节或调速性能;2连续运转下的油机水温、油压;3机械运转及声响;4发电机输出三相电压的平衡程度;5转速及发电频率;6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排气情况。645在油机的监控开通后,应能实现油机的自动启动、停机、自动调整输出电压、频率及故障显示、油位显示等。YD507999727646微波、光缆无人值守中继站机组的燃油、机油、冷却水的自动补给应能满足连续或累积运行240H以上的需要。7馈电母线、电源线和信号线71馈电母线加工711母线表面平齐、光洁,穿墙隔板、支持绝缘子规格、质量、数量符合设计要求。712母线扭转麻花弯时,其扭转部分的全长应不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713母线转弯处其平弯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母线厚度的2倍。714母线接头处应平整、光滑、无斑锈,镀锡铜质镀锡,铝质镀锌锡长度不小于母线宽度,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母线宽度,孔眼位置正确,偏差应不大于1MM。72母线安装721母线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牢固,保持垂直与水平,每米偏差不大于5MM。穿过墙洞两侧的母线应分别用支持绝缘子与墙两侧加固。母线在上线柜安装时,应有支持绝缘子与上线柜固定。722母线连接处净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处距支持绝缘子的净距离不小于50MM;2多片母线连接处应错开,净距不小于50MM;3连接处距弯曲处距离不小于30MM。723母线加固支撑点边缘距离距弯曲处距离应保持在5075MM。724两条母线之间采用鸭脖弯连接时,其鸭脖弯长度为母线厚度的23倍,接触部位长度不小于母线宽度。如果用过渡板连接,连接板长度应大于母线宽度的2倍,两母线端头之间应留有12MM的间隙。725母线在过墙处不应有接头。母线在电池室内接头及螺栓、螺母应有防腐措施。726母线连接用螺栓、螺母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母线水平放置时,连接用螺栓、螺母应由下向上穿拧,其余情况下螺母应装在便于维护侧。2母线螺栓、螺母两侧均应装平垫圈,在螺母侧还应装有弹簧垫圈。3螺母拧紧后,螺栓露出螺母不少于23丝扣。4各种规格母线连接处孔眼及螺栓、螺母尺寸应符合表726规定。表726母线连接螺栓、螺母尺寸单位MM母线宽度60以下60以上80以上100以上螺栓、螺母规格M8M9M10M12钻孔直径910115135垫圈内径859510513弹簧垫圈内径859510513铜母线连接处应用以上规格的4只螺栓、螺母;铝母线应用6只螺栓、螺母参见附录B。727在抗震地区,母线与蓄电池输出端应采用母线软连接条进行连接。穿过同层房屋抗震缝的母线两侧,也必须采用“软连接”连接。“软连接”两侧母线应与对应的墙壁用绝缘物固定。73母线喷刷漆731母线应喷涂绝缘漆两层,喷涂均匀、平整,连接部位和接头两侧5MM不喷涂。732喷涂绝缘漆的颜色必须符合表732规定表732母线喷刷漆颜色直流电源交流电源A相黄色正极红色B相绿色C相红色不接地中性线紫色负极蓝色接地中性线黑色74布放电源和信号线YD507999728741电源线、信号线及铜、铝接线端子、螺栓、螺母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742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应分开敷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743电缆线应走线方便、整齐、美观,与设备连线越短越好,同时不应妨碍今后的维护工作。744电源线敷设时,应保持其平直、整齐,绑扎间隔适当、松紧合适,塑料扎头或麻线扎头应放在隐蔽处,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745机房布线、架间连线及各部件连线应无差错,接触良好,焊接光滑。不得碰地、短路、断路。严禁虚捍、漏焊。746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在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即在电线端头制作接头圈。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栓、螺母的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加装垫片,拧紧螺母。2截面在10MM2以上的多股电源线应加装接线端子,其尺寸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用压焊接工具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3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压力。4较粗的电源线进入设备的一端应将外皮剥脱,并缠扎塑料绝缘带,各电源线缠扎长度一致。较细的电源线进入设备时在端头处可直接套上带有色谱的绝缘套管,塑料绝缘带和绝缘套管的颜色如732所述,以区分各种不同的电源线。套管松紧适度,长约23CM。747信号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信号线与设备连接时,应用剥线刀把电缆端头剥开,分线按色谱顺序,不得将每组芯线互绞打开。2接线时根据设备情况有三种方法1使用绕线枪往接线端子板上绕接。线径为0405MM时绕68圈,0610MM时绕46圈。2用特制烙铁往端子板接头上焊,焊接光滑,无假焊、错焊、漏焊、无短路。3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压接。3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芯线从端子根部开始,不宜漏铜,芯线不得有损伤。748沿地槽布放电源线时,电缆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宜用橡皮垫子或横木条垫底。749沿墙布放电源线时,应将其牢固地卡在建筑物上,间隔均匀、平直。如电缆为铅皮应接地良好;如电缆为塑料外套,应使用绝缘子绝缘。电源线、信号线穿越上、下层或水平穿墙时,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将洞孔堵实。7410布放消防系统的导线、电缆均应采用钢芯阻燃型或耐火型,消防配电线路除设在金属梯架、金属线槽、电缆沟及电缆井等处外,其余应采用金属管穿绝缘导线敷设。穿越通信机房的管线应暗设或按设计规定办理。7411室外电缆的敷设1室外直埋电缆敷设深度应根据设计而定。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6080CM。遇有障碍物时或穿越公路时应敷设穿线钢管或塑料管。2直埋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绝缘电阻、绝缘强度、导电率,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3直埋电缆的地沟底层应铺一层细砂土,电缆入土后,再铺5CM厚的细砂土,然后铺一层红砖,最后再回土、填平。7412电源线穿越钢管塑料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管径、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管内清洁、平滑。2电源线穿越后,管口两端应密封。3非同一级电压的电力电缆不得穿在同一管孔内。7413电源线弯曲时,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铠装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12倍,塑包线和胶皮电缆不得小于其外径的6倍。75通电检验751母线、电源线安装完毕,其单线对地及线间绝缘电阻应大于1M/500V。测试其电压降值应符合设计规定用负载模拟满负荷的情况下。752通电1H后,在现用负荷下测量母线装配连接线及母线与设备端子连接处的温度应不大于70,电源线接线端子处,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处温度不大于65可用点温计测定。8接地装置YD50799972981接地装置安装811新建局站应采用联合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位置、接地体的埋探及尺寸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规定,并应尽量避免安装在腐蚀性强的地带。812接地线各部件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接地引入线与接地体焊接牢固,焊缝处作防腐处理。813接地引入线应涂沥青一般用镀锌扁钢作引入线,并用麻布条缠扎,然后在麻布条外涂沥青保护。814接地汇集装置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端正、牢固并有明显的标志。815地线引出处如有入孔装置,则引出线在入孔内应留有余长。82出、入电缆接地与防雷821出、入局站交流电力线的接地与防雷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出、入局站时应将电缆线埋入地下。其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当局站设有阴极保护装置时,其电缆金属护套通过放电器接地。缆内两端的芯线应加装避雷器件。当高压或380V交流电入局站时,电力电缆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822出、入局站通信电缆的接地与防雷出、入局站通信电缆线应采取由地下出、入局站的方式,所采用的电缆,其金属护套应在进线室作保护接地,缆内芯线应在引入设备前分别对地加装保安装置。由楼顶引入机房的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并应在采取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后方可进入机房。83局内设备的接地与防雷831电力变压器的高、低压侧相线应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件,其按地端与变压器机壳以及低压侧中性点汇集就近接地。832直流电源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833所有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交流保护地线。834配线架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同时配线架与机房通信机架间不应通过走线架形成电气连通。835通信设备除作工作接地外,其机壳应作保护接地。836机房内空调等金属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引接保护地线。837通信机房内接地线的布置方式,可采取辐射式或平面型。要求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除从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地线外,不得通过安装加固螺栓与建筑钢筋相碰而自然形成的电气接通。838通信局站内各类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线,其截面应根据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确定,一般采用3595MM2,的多股绝缘铜线,不准使用裸导线布放。84接地电阻值和测量841各类通信局站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表841暂定值。表841通信局站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适用范围备注1综合楼、国际电信梯、汇接局、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2000路以上长话局32000门以上、10000门以下程控局、2000路以下长话局52000门以下程控交换局、光缆端站、载波增音站、地球站、微波枢纽站、移动通信基站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地区的基站,接地电阻可小于1010微波中继站、光缆中继站、小型地球站20微波无源中继站当土壤电阻率太高时可放宽到30842接地电阻的测量地线安装完毕,在回土前,应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地线电阻,作好记录,随工人员应进行认真检查。测量仪所用连接线必须是绝缘多股导线,同时雨后不宜立即测试。85接地装置回土851接地装置应按隐蔽工程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再回土。852回土时,要分层夯实,不应将石块、乱砖、垃圾等杂物填入沟内。YD5079997309监控系统91监控设备安装911监控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912监控系统用电缆、电线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布线必须规则,电缆、电线绑扎牢固、松紧适度、平直、端正、整齐。应尽量减少交叉,并使传输线远离干扰源。不应与强信号、高频信号线平行布放。913监控系统用信号电缆和电源线宜分道布放,如只能走在同一道内,电源线必须铠装或穿金属管。914监控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局站监控中心的设备电源输入端不应与市电共地。局站监控中心设备与被监测电源设备必须完全隔离,不得共地。915监控功能应按设计要求或说明书要求检查,无要求的可按下节所列项目检查。92监控功能检查921交流配电设备遥信开关状态,缺相告警,过压告警,欠压告警,市电故障。遥测输入电压、电流、频率。遥控“市电”、“油机”自动转换供电,应急照明开关切换,告警切除。922直流配电设备遥信过压、过流、欠流、熔丝告警。遥测输出电压、电流,蓄电池总电压,负载电压,电流。923开关电源设备遥信工作状态,均充浮充状态,熔丝告警,整流模块故障,直流输出过压、欠压。遥测各模块交流入电压、电流,直流输出电压、电流,各整流模块输出总电流,各输出分路电流。遥控整流模块的自动开关,蓄电池浮均充控制。924蓄电池遥信电池欠压,连接线断。遥测充、放电安时数,单体电池电压,电池组电流,电池温度。925变换器遥信工作状态,熔丝告警,交换器故障。遥测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926逆变器遥信市电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遥测直流输入电压、电流,交流输出电压、电流,输出频率。927油机遥信运行停机工作状态,水温过高,燃油压力低,油位低,启动失败,电压异常,频率转速异常,过流告警,启动电压低。遥测输出三相电压、电流、频率,燃油油位、水温。遥控自动启动停机。928空调和环境遥信温度过高、过低压缩机故障,加湿器故障,压缩机运行停机,门禁告警,烟雾告警。遥测机房温度、湿度,空调的交流输入电压、电流。遥控自动开关,门锁控制。929太阳电池系统遥信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熔丝告警,整流模块故障。遥测太阳电池各子阵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电流,直流负载总电流。遥控太阳电池方阵接入撤除,整流模块开关,均充浮充转换,油机启动停机。10工程竣工资料和验收1001工程竣工后应按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邮部宇199654号文的规定进行验收。1002通信局站通信电源工程按施工图设计施工完毕后,应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业主报告提请验收,并YD507999731提供一式四份的竣工技术文件,其中一份在竣工验收签证后退后还给施工单位,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说明;2开工报告;3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4已安装的设备明细表;5交工报告;6工程设计变更单;7重大工程事故报告单;8停(复)工通知;9验收证书;10交接书;11随工检查和中间验收签证记录;12竣工图纸;13测试记录。1003工程竣工图纸应包括1设备安装平面图;2信号线、电源线、母线路由图;3设备系统连接图。原施工图在施工时没有改变,可以作为竣工图纸。个别变动时,可以用炭素墨水笔在施工图修改处画出修改图后作为竣工图。施工图有较大修改时,必须按施工实际情况重新绘制。1004施工测试和检查记录应包括1交流配电屏检测记录;2直流配电屏检测记录;3开关电源设备检测记录;4直流变换设备检测记录;5逆变器设备检测记录;6蓄电池充放电测试记录;7太阳电池检测记录;8柴油发动机组检测记录;9发电机组稳态检测记录;10母线(电源线)检测记录;11接地电阻测试记录;12监控功能检查记录。1005竣工资料要求内容齐全、资料完整、版面整洁、数据准确、字迹清楚、规格一致,符合归档要求。1006对设备的工艺安装、布线和隐蔽工程在施工时由建设单位(业主)派出施工代表或施工监理进行随工验收和签证,内容见表1006。1007建设单位(业主)在接地施工单位的交工通知和竣工文件后,应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在一周内组织验收小组按工程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规定的测试项目进行初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货单位应给予配合。1008初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应由责任方立即调整或返修直至合格,再进行补验。1009施工单位应根据设备附件清单和设计图纸规定将备、附件,材料如数清点、移交,损坏、丢失应补齐。表100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验签证内容表项目检验内容1、配电、换流设备1安装位置2设备的水平和垂直度3设备漆面基本一致4接地线可靠5进入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绑扎均匀,接线端头焊压接牢固、平滑6抗震加固符合设计要求2、蓄电池1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电池排列整齐,连接条经过防腐处理,连接牢靠2电池比重计、温度计摆放符合要求,电解液面水平一致。3电池铁架水平及垂直度符合要求,漆面完整,螺栓、螺母经过防腐处理4抗震加固符合设计要求3、太阳电池1电池方阵支架安装位置、角度、方向符合设计要求2电池方阵支架水平及垂直度符合要求3电池方阵支架与底座之间加固牢靠,支架螺栓、螺母经过防腐处理,支架仰角可调整4太阳电池电源线进线孔经过防漏处理5太阳电池子阵摆放整齐、牢固,角度一致,极板上面无尘,前面无遮挡物6布线整齐,绑扎均匀,接地线安装牢靠7抗震加固符合设计要求4、柴油发电机组1油机、油罐、油泵及水箱的安装位置符合要求2管件加工符合要求3管路安装平直,管件连接正确,吊挂整齐,高度符合设计要求4漆面颜色符合规范5进风管、排风管及防尘装置安装正确,进、排风畅通6地下铁管经过防锈处理7抗震加固符合设计要求5、走线架槽1安装位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2加固支撑安装牢固、平稳,吊挂垂直、整齐3走线架槽平直,横铁间隔均匀4漆面完整,颜色一致5地槽橡胶垫木垫整齐,盖板牢固、可靠YD5079997326、母线、电源线、信号线1路由走向符合设计要求2弯曲半径符合要求3绑扎均匀,线缆平齐4线缆端头处理良好,连接可靠,端头塑料带管颜色符合要求5母线平直,接头牢固、整齐,支撑架安装牢靠、整齐6母线绝缘漆面平整,漆色符合要求7、接地装置1接地体安装位置、埋深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接地体引入线与接地体连接牢靠,并进行防腐处理3地线沟符合要求尽量避开腐蚀性较强的地带4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10010验收小组根据初验情况写出初验报告和工程结论,抄送相关单位。10011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对于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施工和产品质量问题负责保修。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附录B馈电母线接头钻孔尺寸附录B180120MM馈电母线接头打眼尺寸单位MM母线规格连接方式A1B1C1A2B2C2120120水平或垂直25706025706013120100垂直25706020605013100100水平或垂直2060502060501312080垂直2570602040401310080垂直206050204040138080水平或垂直15504015504013附录B260120MM馈电母线接头打眼尺寸单位MM母线规格连接方式A1B1C1A2B2C212060垂直204015301310060垂直20401530138060垂直2040153013YD5079997336060水平或垂直1530153013附录B350100MM馈电母线接头打眼尺寸单位MM母线规格连接方式A1B1C1A2B2C210050垂直203025138050垂直203025136050垂直203025135050垂直122625135050水平152015301511附录B44080MM馈电母线接头打眼尺寸单位MM母线规格连接方式A1B1C1A2B2C28040垂直15201216116040垂直15201216115040垂直15201216114040垂直12161216114040水平20153011附录C检测记录表表1交流配电屏检测记录表检测项目指标测试结果备注绝缘电阻不小于2M市电停电事故照明自动转换市电恢复市电停电市电油机自动转换市电恢复两路电源输入自动人工转换电源电压1电源电流1电源电压2显示电源电流2YD507999734市电停电市电恢复电压过高电压过低电源缺相告警熔断器断监控接口设备型号制造厂家测试仪表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测试地点表2直流配电屏检测记录表检测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