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项目背景1第二节编制依据1第三节内容摘要3第二章项目现状5第一节项目区概况5第二节项目单位现状6第三章建设的必要性6第四章建设条件8第一节建设选址8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8第三节外部配套建设条件14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内容15第一节建设规模15第二节主要建设内容15第六章建设方案15第一节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5第二节建筑设计16第三节结构设计19第四节配套工程21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1第一节概述31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31第三节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33第四节综合治理方案34第八章安全消防安防34第一节安全34第二节消防35第三节安防36第九章节能36第一节编制依据36第二节节能措施36第十章项目组织及人员配置38第一节组织机构38第二节项目管理38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9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9第十三章招投标内容43第十四章社会评价44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45第一节结论45第二节建议46第一章概述项目名称XX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县公安局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法定代表人第一节项目背景看守所是依法羁押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一审判处死刑的罪犯以及判处有期徒刑在交付执行刑罚前、余刑在一年以下的留所服刑罪犯(以下统称在押人员)的机关,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看守所依据国家法律,对在押人员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同时担负着对在押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改造,管理在押人员的生活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任务。因此,看守所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历来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建设逐步完善,为了适应社会治安和对刑事犯罪的需要,看守所的建设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近年来XX县人口不断增多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看守所年关押量逐年上升,现有用房已不符合公安部关于看守所等级达标的要求,根据最新的国家投资意向,XX县看守所委托我院编制XX县看守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国家节能技术大纲(200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5、青海省消防安全管理办法;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二、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青海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3/6432007;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年版;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11、看守所建设标准2003年版;12、建标2002245号文件关于批准发布看守所建设标准的通知;13、建标2001203号文件关于印发二一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三、其他1、XX县看守所用地规划许可证;2、XX县看守所工程规划许可证;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第三节内容摘要一、项目选址本项目位于XX县西大街团结巷北侧,原有看守所院内。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齐全。看守所周边虽有新建廉租房,但距离看守所有11米远,并且是单层建筑,可以满足现行看守所建设标准的要求。二、建设内容本项目为看守所建设项目。原有办公楼为764,二层框架结构,面积及功能均不能满足现行看守所的建设要求。如在此基础上改扩建一栋四层的行政办公楼,首先基础不能满足现行的设计要求,还需将外墙、屋面等维护结构拆除新做。且原有办公楼外墙需加保温措施,外窗需按现有节能要求进行更换等。从经济角度来说,此种做法的造价与新建一栋四层行政办公楼相差不大;从功能分区来说,新建行政综合楼可以更好的满足看守所行政办公的需要;结合这两种实际情况,建设单位决定将原有办公楼拆除,新建行政办公楼及附属用房。原有监舍监房有限,另按现行国家看守所建设标准的要求,监舍缺少环形巡视道,不能满足要求,在关押及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之缺少附属用房,故将原有监舍拆除,按照看守所建设标准,新建监舍及附属用房。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行政办公楼及附属用房、监舍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3300。具体设计内容如下新建行政办公楼及附属用房1栋,建筑面积为21836;新建监舍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111602;新建监墙326米;新建岗楼4个。室外硬化面积为1422,室外绿化面积为2268。原有武警用房维修,面积为2000。室外给水管网150米,给水阀门井2座,室外消防管网200米,室外排水管网200米,排水检查井12座,雨水检查井8座,雨水口16座,125M3化粪池1座,10KV供电线路接自附近市网,长度150米,新增变压器160KVA一台,低压柜四面,庭院灯40盏,室外采暖地沟敷设管道240米。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该项目建设投资为96937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78531万元;其他费用9593元,预备费8812万元。资金来源96937万元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四、项目进度计划2010年5月完成可研编制及审批工作;2010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工作;2010年7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开工建设完成验收备案工作,正式交付使用;五、主要技术指标1、新建行政综合楼及附属用房218362、新建监舍及附属用房1116026、总建筑面积3299627、总占地面积7560008、场地及道路硬化面积1422009、新建监墙326M10、岗楼4个11、容积率04312、绿化面积226813、绿地率300第二章项目现状第一节项目区概况XX县位于青海湖北岸,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东与海晏县接壤,西与天峻县毗连,北隔默勒河与祁连县为邻,南濒青海湖与共和县相望。总面积8138平方公里,全县辖四乡一镇一场,地区总人口42万人,有藏、汉、蒙、回、土等十一个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8,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3003500米以上,具有明显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06,一年多风少雨,冷季长达8个月,无绝对无霜期,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营各类牲畜81万头只,是环青海湖的重点牧业县之一。1997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XX县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资源开发保持良好势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开发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XX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投资环境优越,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白云岩、石灰岩、金、银、铜、铁、硅石等,其中煤炭储量达2844亿吨;动植物药材资源比较丰富,有白唇鹿、棕熊、岩羊、普氏原羚、青海湖裸鲤鱼湟鱼、雪鸡、红狼、天鹅、黑颈鹤、冬虫夏草、雪莲、小大黄、草茵成等。此外,XX县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极具高原特色,民俗风情更是别具一格,境内不仅有古老的佛教文化胜迹,还有先人留下的石岩字画,广袤的湖滨、草原和多样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前景十分广阔。县境内交通便利、通讯方便、电力充足、青藏铁路、国道315线及湟嘉公路穿越境内。XX历史悠久,古为羌地,史称“羌人乐土”。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青海湖、鸟岛、五世达赖泉、祭海台、舍布其岩画等自然景观,同时,还有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观,其主要有沙陀寺、XX大寺等大小13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沙陀寺地处青海湖鸟岛旅游区;独具魅力的湖光山色和奇异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特有的地域特色。第二节项目单位现状看守所原有占地面积为3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监区内有舍1栋,办公区位二层办公楼1栋,设有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驻所监察室、审讯室、会见室、阅览室、民警宿舍等共计22间,同时办公楼为看守所南监墙。看守所现有设备老化落后,办公用房及备勤宿舍及监舍紧张,加之监墙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因此,对XX县看守所的建设已迫在眉睫。第三章建设的必要性公安监管工作担负着对各种被监管人员依法实行监管、教育、治疗、矫正的基本职能,特别是看守所,它是我国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罚的执法机关,是党和政府教育、挽救被羁押人员的重要前沿阵地。看守所依法羁押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一审判处死刑的罪犯以及判处有期徒刑在交付执行刑罚前、余刑在一年以下的留所服刑罪犯(以下统称在押人员)的机关,是树立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看守所依据国家法律,对在押人员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同时担负着对在押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改造,管理在押人员的生活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任务。因此,看守所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历来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建设逐步完善,为了适应社会治安和对刑事犯罪的需要,看守所的建设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由此不难看出,看守所在维护法律正义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XX县人口不断增多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看守所年关押量逐年上升,现有用房及部分设施不符合公安部关于看守所等级达标的要求,不能够适应当前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需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基于上述问题已危及到看守所监舍安全工作,也涉及了看守所民警和在押人员的生活环境,对看守所的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看守所的工作、生活环境比较特殊,看守所是集中监押、管理犯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基地,要充分认识到看守所在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的作用。看守所建设项目的落实将极大的改善、规范看守所的各项监管工作,依法监管,创建平安监所的步伐将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落后、关押拥挤等问题将得到解决,监所安全得到切实保证。看守所民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在押人员的监管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对基层工作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监所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将得到解决,起到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安全,切实维护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是XX县公安机关“三基”工程的一件大好事。综上所述,XX县看守所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建设条件第一节建设选址本项目位于XX县西大街团结巷北侧,原有看守所院内。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齐全。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参考地勘XX县看守所办公楼岩土工程地质详勘报告,地质情况如下一、场地地层结构及岩土特征经勘探资料证实,勘探深度内地层结构从上至下由新生界(代)第四系(纪)全新统(世)层杂填土(Q4ML)、层卵石(Q4ALPL)组成,其岩性特征描述如下层杂填土黑色,该层成分混杂,以粉土为主,含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石块,土质不均匀,堆积时间短,欠固结,松散,稍湿。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020米,见于TJ2号孔,最厚处为120米,见于TJ5号孔,平均厚度为085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330031米,见于TJ4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330028米,见于TJ2号孔,平均标高为330030米。层卵石棕黄色,母岩成分由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板岩等硬质岩石组成,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呈扁平形,分选性较差,交错排列,卵石含量占全重的50以上,一般粒径20120MM,卵石表面呈微风化程度,骨架颗粒间由各级砂类土充填,含大量漂石,稍湿,稍密。全场地分布,该层未穿透,控制层厚590720米。该层有一夹层1层细砂棕黄色,母岩成分由石英岩、石英砂岩、云母等硬质岩石组成,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占全重的85以上,多呈浑圆状,表面呈微风化程度,无层理,较纯净,稍密,稍湿。局部分布,仅在TJ1、TJ2、TJ4号孔一带可见,最薄处为060米,见于TJ1号孔,最厚处为200米,见于TJ2号孔,平均厚度为110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330008米,见于TJ2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329940米,见于TJ1号孔,平均标高为329966米。地层、岩土结构、厚度、地层的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勘探点技术资料一览表和工程地质柱状图。据勘探点揭露,本场地勘探最大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二、场地工程性能分析及评价1、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分析评价拟建场地属河漫滩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场地勘察范围内未发现岩溶、滑坡、危岩、崩塌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特殊性岩土,也无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遗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适宜建筑物建设。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本场地主要以层卵石为主,据12组颗粒分析成果资料层卵石层不均匀系数为63183103,颗粒成份较均匀,曲率系数为00364085,颗粒级配良好;1层细砂不均匀系数为28673727,粒度成份较均匀,曲率系数为08291074,颗粒级配较差。卵石层颗粒级配良好,该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承载力高,是本场地良好的持力层。3、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模量值的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是根据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结合当地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模量值当基础宽度B3米,基础埋深D0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1层细砂FAK120KPAE060MPA;层卵石FAK320KPAE0210MPA。三、场地土腐蚀性评价1、含盐量分析在场地内采取级土试样共6组,在室内进行易溶盐检测实验,经测试含盐总量(WT)为00720102,含盐总量均小于03,属非盐渍土。2、场地土腐蚀性评价XX地区属高寒区,土层含水量W20的弱透水土层,拟建场地环境类别属类。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1221表12252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评价,场地土的的腐蚀性分析判定如下A、土对混凝土结构(受气候影响)的腐蚀性SO422000032000MG/KG,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B、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CL025SO422000026000MG/KG,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C、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PH719788;根据当地经验,土的电阻率均大于100,土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3、防护措施土的各项实验指标,详见“易溶盐实验报告”,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腐蚀性分级的规定进行防护。四、场地的冻胀性判定XX地区最大冻结深度288M。据6组冻深内的天然含水量测定,天然含水量(W)141166,平均值为151,冻结期间地下水位大于冻深的最小距离15米,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G表G01分析判定,场地的冻胀性类别为不冻胀,冻胀等级为级,平均冻胀率1,卵石层不具冻胀性。五、地震效应1、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XX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二组。2、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表413第三款将场区内各层土的剪切波速按经验值确定如下层杂填土VS100M/S;层卵石,VS370M/S;1层细砂200M/S。根据已往地质所做的电法资料,以及附近水源勘察资料,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均大于260米,按20M计算,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T00600062S,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VSE322333M/S,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0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场地对建筑抗震属有利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六、基础形式方案的建议1、天然地基评价层杂填土成分混杂,堆积时间短,结构松散,欠固结,严禁做各类建筑物的天然持力层,建议清除,在此不做评价。1层细砂局部分布,地层不连续,不稳定,厚度较薄,位于冻深范围内,工程性能一般,应剥除。层卵石地层连续,厚度大,承载力高,工程性能较好,分布稳定,是本场地良好的持力层。2、基础形式方案的论证及建议根据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和临近建筑经验,地基无须进行处理,基础形式建议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基础直接座在卵石层上,稳妥可靠。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处理好基坑与邻近建筑物的关系,并且严格禁止基坑周边大量堆载,以确保坑壁的稳定。建议采取基坑支护措施,按地区经验提供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有关参数建议值杂填土C0KPA;012;15KN/M3;卵石C0KPA;030;20KN/M3;细砂C0KPA;020;16KN/M3。七、结论及建议1、拟建场地属河漫滩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场地勘察范围内未发现岩溶、滑坡、危岩、崩塌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特殊性岩土,也无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遗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适宜建筑物建设。2、据勘探点揭露,本场地勘探最大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3、本场地主要以层卵石为主,卵石层颗粒级配良好,该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承载力高,是本场地良好的持力层。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是根据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结合当地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模量值当基础宽度B3米,基础埋深D0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1层细砂FAK120KPAE060MPA;层卵石FAK320KPAE0210MPA。5、场地为非盐渍土,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土的各项实验指标,详见“易溶盐实验报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腐蚀性分级的规定进行防护。6、XX地区标准冻结深度288M。场地的冻胀性类别为不冻胀,冻胀等级为级,平均冻胀率1,卵石层不具冻胀性。7、XX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二组,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0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场地对建筑抗震属有利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8、根据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和临近建筑经验,地基无须进行处理,基础形式建议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基础直接座在卵石层上,稳妥可靠。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处理好基坑与邻近建筑物的关系,并且严格禁止基坑周边大量堆载,以确保坑壁的稳定。建议采取基坑支护措施,按地区经验提供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有关参数建议值杂填土C0KPA;012;15KN/M3;卵石C0KPA;030;20KN/M3;细砂C0KPA;020;16KN/M3。9、如若勘探点布置在建筑物基础影响范围内,施工时应注意对基槽内的人工探井进行处理。10、基坑开挖后,应通知地勘单位验槽。第三节外部配套建设条件一、交通运输该项目建设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到周边城镇料场均有公路相通,运输条件优越,可采用汽车运输材料。二、给排水1、给水设计建筑物的给水可直接接自市政管网;2、排水排水接入新建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三、供电新增变压器160KVA一台,10KV线路由市政电网接入。四、采暖建筑物的采暖热源由县城集中供热接入。五、通信、通讯拟建场地电信、网通、联通等通讯网络均已覆盖。六、建筑材料1、砂、砾石等材料在当地即有储量;2、管材、阀门、钢材、水泥等工程所需材料可在当地采购,由公路运输。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内容第一节建设规模随着看守所规模的增加,预计看押量由本设计的50人适当增大按70人考虑;民警编制人员由现有12人增加到23人;对照公安部看守所建设标准规定,结合功能用房使用面积要求,建筑规模定为3300平方米。第二节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新建行政综合楼及附属用房一栋;2、新建监舍及附属用房一栋;3、新建监墙326M;4、新建岗楼4个;5、监控系统;6、指挥网络系统;7、会见管理系统;8、武警用房维修面积2000;9、总图工程;第六章建设方案第一节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建设现代化文明看守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系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建设现代化文明看守所应当遵循五个原则,即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的原则,尤其要注重软件建设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层次建设的原则;讲求实效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是从宏观上指导全国看守系统建设现代化文明的原则,也从微观上为每一个看守建设指明了方向。看守所是维护社会正义、社会公益的工具。看守所是羁押被依法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改造留所服刑罪犯的机关,担负着确保看守所安全,对在押人员进行管理教育,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和改造留所服刑罪犯的重要职责,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守所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看守所职能的发挥。二、原则1、项目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进行建设,并达到城建、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规范和要求;2、充分发挥设置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的原则;3、遵循“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的原则,力求在最小建设费用下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看守所建筑;4、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区特点选择安全合理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突出地区特色,配套工程按规范要求办理。5、合理使用资金,做到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6、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从而形成使用合理、安全、明、舒适的布局。第二节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年版;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10、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JGJ1272000二、总图设计本项目位于XX县西大街团结巷北侧,原有看守所院内。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齐全。看守所四周虽有新建廉租房,但距离看守所有11米远,并且是单层建筑,可以满足现行看守所建设标准的要求。新建监墙向南6米处设置有“一”字形布置的行政综合楼。监墙内设置有新建监舍和劳动用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室外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建设内容见总平面布置图。三、建筑单体设计总建筑面积为329962,其中行政综合楼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21836,新建监舍及附属用房为111602。岗楼4座。1、行政综合楼及附属用房主体四层,框架结构,一层功能为柴油发电机房、变压器室、操作间、民警餐厅、值班室、讯问室、民警值班室、武警值班室、讯问室、A门、B门。二层功能为淋浴间、业务用房、会议室、办公室;三层功能为图书阅览室、民警监控室、活动室、办公室、业务用房;四层功能为干警备勤宿舍。2、新建监舍及附属用房主体一层,砌体结构。四、立面设计在现代看守所建筑设计中,应体现看守所建筑的人文关怀及与环境的内外交融。从人性的角度来探索人在建筑中、空间中新的体验,空间区域上超向灵活性、通用性,造型设计上注重建筑形象的标志性,体量处理上多采用对比协调的处理手法,建筑选材上体现对新技术、新材料适用的要求。行政综合楼是看守所范围内主体建筑,无论是形象方面还是使用功能的处理,对整个建筑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设计中注重建筑形象的完整性以及在建筑群当中的可识别性。五、剖面设计1、行政综合楼为主体四层,层高均为36米,室内外高差045米,建筑物总高度1485米。2、监舍主体一层,层高36米,室内外高差045米。六、室内外装修1、外墙面为外保温薄抹灰系统,基层墙体贴保温材料,外墙刷高级外墙防水涂料。2、内墙面及顶棚为中级抹灰墙面、卫生间墙面为釉面砖墙面;顶棚为中级顶棚抹灰、卫生间为PVC吊顶、走廊为纸面石膏板吊顶。3、楼地面工程为防滑地板砖。4、门窗工程外窗为73系列彩板保温节能窗(外平开、内推拉)。5、屋面工程为三级防水屋面,80MM厚挤塑聚苯板,4MM厚SBS防水卷材。七、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伤病人、老年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将按照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将发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执行。1、出入口在建筑物主、次入后设置供无障碍群体实用的无障碍坡道,坡道两侧按相关规范与标准设置扶手,扶手应安装坚固,扶手的形状要易于抓握。2、无障碍厕位建筑物一层均设置了供无障碍群体使用的无障碍厕位,厕位各卫生洁具均按相关规范设置了供其抓握的栏杆及扶手。第三节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工程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2202002;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11、国家规范、标准的其他相关部分;12、参考XX县看守所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WO035KN/。2、基本雪压SO025KN/。3、地震设防烈度7度。4、场地土类别II类场地土。三、使用对荷载的要求1、活荷载办公室20KN/;消防疏散楼梯35KN/。走道、楼梯、卫生间等为25KN/。不上人屋面05KN/。2、较大和较重的使用荷载根据具体情况另定。四、结构型式行政综合楼及附属用房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为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型式为柱下独立基础。监舍及附属用房为砌体结构,为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型式为条形基础。本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0S。五、主要建筑材料及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中选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应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颁发的产品标准。主体结构所用的建材均应经试验合格和质检部门抽检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的选用,尚应满足有关抗震规范的要求。1、钢筋HPB235级钢级,HRB335级钢级。吊钩、吊环均采用HPB235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2、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亦为C30。砌体结构的建筑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亦为C20。3、结构材料框架结构000以下为MU10实心粘土砖,000以上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50MPA,容重25号青海省监狱监控系统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199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1987甲方对整体功能的技术要求本设计以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结合看守所的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是本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2、标准化及规范化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选择符合工业标准的设备视频通信介质以及其相关器材。3、先进性及成熟性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符合技术发展的基本潮流,使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选择合理的布局结构,项目中的监控设备、器材等设备匀采用世界领先科技水平的安防产品。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其先进性、稳定性、权威性等普遍得到广大用户和业界的认可。4、安全性及可靠性考虑到安全防范重要性的原则,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我们首先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中从整体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系统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所有影响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各种因素。项目实施完成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测试。5、实用性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科学地、合理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设计,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6、优化性能价格比在满足系统性能、功能以及考虑到在可预见期内仍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尽量使得整个系统所需投资合理。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概述一、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家计委、环委、经委86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办法;3、城镇区域环境噪音标准309693;4、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96);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评价内容XX县看守所改扩建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影响。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新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必将对周边其他建筑单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噪音影响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施工期主要噪音为施工高噪音、机械运行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音和机械噪音,以及交通运输车辆的汽车噪声。其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采取的环保措施1、本着从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出发,在施工期间所用施工机械采用具有除尘、消声、隔音处理及减振装置的设备,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音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避免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夜间进行施工。2、优先选择性能良好的高效低噪施工设备。日常应注意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减少噪声的产生。3、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方式,减少接触高噪音的时间,对距离噪声源较近的人员,除采取必要的个人保护措施外,应适当缩短劳动作业时间。4、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汽车会车时的鸣笛噪声。5、施工期应适当控制施工时间,尽量不在休息时间作业,人员集中区域范围夜间(2300600)严禁使用大型施工机械。二、施工期对环境的其他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设施工中由于大量土方、石料的运输、水泥的拌合,会产生大量尘土飞扬,加之施工机械燃烧的柴、汽油所产生的废气会给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采取措施1、施工机械必须采用除尘装置,严格加强管理。2、石灰、粉煤灰等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应有遮盖,其混合料有条件时应集中拌合,防止污染大气环境。三、弃土、弃碴、生产污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土、借土弃土、场地平整,施工队伍入场等因素将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恶化生物栖息环境,增加水土流失,同时产生部分弃土、弃碴、生产污水,若对此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周围的自然风貌。采取的措施施工场地周围应按规定设置隔离护栏,机具、材料应摆放整齐,建筑垃圾随产随清,施工期间废水、泥浆不得流出场外浸漫其它区域和堵塞管道。运输车辆的车轮不得带泥行驶,以防污染路面。至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置。第三节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一、施工期在清理施工现场、地基开挖、建筑施工等工序段,将产生噪声、粉尘、污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1、噪声重要来自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中的运输车辆,噪声源强大。由于施工机械具有流动性、分期性、间歇性等特点,其产生的噪声也是非连续性的,对当地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呈瞬时性的特性,以及施工主要在白天进行,夜间很少施工,因此施工所生产的噪声随着施工期是结束而随之消失。2、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无组织排放的生活污水、冲洗施工机械而排放的冲洗污水,其主要污染物是SS、COD、BOD、NH3N等。但此类污水就地抛洒于土层表面,对当地地表水体不产生影响。3、粉尘主要来自施工行为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这将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环境空气质量。4、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弃物。二、营运期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第四节综合治理方案1、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落实各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措施,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已划定建设的界区内。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使水质能够达到要求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3、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处理可采取定点堆放等手段妥善处理,保持看守所的环境卫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定期清理垃圾,并将其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避免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和恶臭气体对环境卫生的影响。第八章安全消防安防第一节安全1、看守所各用电设计,采取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电气设备、线路对人的伤害。2、建筑设计应作好防雷及接地设计,以防雷电的伤害。3、加强看守所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定安全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做到防患于未然。4、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培训人员的安全,应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和培训人员快速疏散的标识。在综合楼内高地、楼梯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或场所设置警示标志。5、建筑结构要安全坚固。看守所建筑根据其功能及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应根据相应设防规范要求确定。各种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规范要求。看守所设计和施工都必须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设计应经过施工图审查,施工应实施监理,保证校舍的安全可靠。第二节消防项目的防火和消防设计遵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289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进行。项目区总平面规划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消防通道设置消防器材配置的有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除室内设消防给水系统,同时室外也设置消防系统,并设专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所有的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不低于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对该项目消防采取以下措施1、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在所有建筑里配备相应的灭火器具;2、按二级耐火等级要求,建筑物承重件均为非燃烧体,地面采用水泥砂浆地面。3、管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4、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由专人统一管理。5、必须建立消防管理机构,负责人为该项目防火负责人。6、所有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符合国家的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照明用电、动力用电分开设置。7、建筑布置应满足消防的要求。8、建筑单体内配置基本的消防通讯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火灾能做到及时报警。第三节安防看守所安防为构筑安全防范,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具体内容包括一、通过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制度,使干警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了加强和落实。二、配备安全防范设施。房间内按要求配备了应急指示灯、安全提示标志等,时刻提醒、关注人员的安全。三、设置监控系统,保证看守所的安全。第九章节能第一节编制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3、青海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3/6432007;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第76号部长令);6、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7、国家、本省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第二节节能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节能技术大纲的要求,以及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文件精神。本项目建设与运营在节约能源方面做如下考虑。1、建筑物设计(1)建筑节能设计。采取保温、隔热、密封等措施,让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2)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当窗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3)选用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性能气密性两项物理性能指标满足国家规范技术要求的建筑门窗;(4)外窗采用73彩板节能保温窗;(5)建筑物的外门宜设置门斗或应采取其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6)设计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照明光源和灯具及其附属装置,公共部位应设人工照明,应急照明除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7)合理确定供排水方案,选用节能型管网,安装计量仪表,节约用水。2、建筑物施工(1)土建工程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采用粉煤灰、煤矸石、尾矿、炉渣、磷石膏、脱硫石膏等新型墙体材料原料,生产的砖、砌块、板、加气混凝土制品等各种非粘土砖的新型墙材制品,实现节能建筑;(2)项目所有装修标准以简洁、实用,符合办公建筑物特征为宗旨,强调环保节能,装饰标准为中低普通标准;(3)供电系统在本次建设中,采用合理的补偿方案,所有用电设备选用节能型电机、力求做到供电、用电及电力拖动系统合理匹配,节约电耗;(4)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变更可能影响节能效果时,设计变更应获得原审查机构的审查同意;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3、建筑物使用(1)加强对水、电、气的计量工作,建立严格的计量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2)尽量利用自然光采光,使用时可不进行人工照明,节省日常使用费用。第十章项目组织及人员配置第一节组织机构由现有建设单位负责,统一组织和实施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并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第二节项目管理1、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安排下,主管部门根据有关部门的职能,按业务分工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实施的协调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为工程建设提供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在项目主管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切实安排进度计划并监督工程建设顺利实施。3、建设项目批准后,要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指定项目负责人,专职负责项目实施,不准擅自更改批准的建设项目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建设内容,以保证工程计划的严肃性。4、要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不能挤占挪用。建设资金必须按工程设计的规模和内容,实行内部提款报账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追踪、检查和审计工作,严格财务制度。5、实行工程监理制。为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工程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要对项目法人负责,严格监理制度。6、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建成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项目竣工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同时加强项目档案工作,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字资料要严格按规定收集、整理、归档。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10年5月完成可研编制及审批工作;2010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工作;2010年7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开工建设完成验收备案工作,正式交付使用;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估算依据1、青海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市政工程2004年;2、青海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安装工程2004年;3、青海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建筑工程2004年;4、青海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装饰工程2004年;5、取费类别依据青海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青建工20051号;6、取费类别依据青海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青建工2009543号;7、人工费机械费标准根据西宁地区人工费标准及机械费标准,考虑海北州XX县人工费和机械费调整系数;8、根据类似工程估算指标;参考XX地区近期类似工程造价指标及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估算;9、主材价格采用市场询价方式取得;主要设备价格为厂家询价,其它设备参考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价格汇编并依据市场价格估算。10、2010年第1期西宁地区部分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加运费。地材按当地价格。11、建筑节能专项检测费按(青建工2007254号)执行。12、其它费用按有关文件及实际情况编制,参见以下文件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2)招标代理服务费按照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转发的通知青计价格2003300号;3)工程建设监理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4)预结算审核费按照关于省财政性投资审核中心收取审核费有关问题的批复青价费字2000第058号;5)项目前期费及施工图审核费按照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转发的通知青计价格2000786号;6)工程设计及地质勘察费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7)环境影响评价费按照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并结合实际情况估列。13、因项目建设期较短,故未考虑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按10考虑该项目建设投资为96937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78531万元;其他费用9593元,预备费8812万元。资金来源96937万元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综合估算书XX看守所概算值(万元)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工程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器具用具购置费其它费用小计单位数量单位造价(元)备注总值697453552861840696937一建安工程费合计69745355286785311综合楼401864586M22184框架土建253341160装饰148512680给排水、消防120155采暖131060电气20748952监墙11247M3263450含岗楼3监舍M21116砌体土建1020装饰720给排水25采暖60电气954室外工程911217301给水管网840M350240排水640M200320采暖管网228M240950含地沟电缆084M6014010KV线路225M150150变压器4505台145000配电柜12805面432000化粪池4座140000路灯16盏404000雨水口061座8760绿化1134M2226850道路18486M214221305武警营房维修92M220004606监控设施356二其它费用959395931建设单位管理费11782工程监理费24284工程设计费31995工器具使用费0706竣工决算审查费3147图纸审查费2568招标服务费5389勘察费51010三通一平费11前期工作费80012环评费300一、二费用合计88125预备费88128812第十三章招投标内容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定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规定,应对该项目所涉及的地质勘察、设计、施工以及材料均采用招投标制。在招标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一、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1、招标的工作范围项目的招标分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总承包和单项工程承包两种形式。实行总承包的工程一般通过招标选择总承包商,再由总承包商去组织各阶段的实施工作。由于总承包商负责整个工程的实施,承担较多的工程风险,采取总承包的合同价格要比单项工作内容承包的价格招标花费的投资要高。因此,本次为了在招标降低费用,采用单项工程招标的方式。2、招标组织形式招标的组织形式分为自行招标和委托招标两种形式。因本次工程的招标人不具备编制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