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评价单位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006年04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评价单位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302号)监测单位广州铁路环境保护监测站评价机构负责人曾辉项目负责谢会斌项目环评人员姓名责职责上岗证书编号签字曾辉总审环评岗证字A23020007谢会斌审核环评岗证字A23020016谢会斌项目负责环评岗证字A23020016贺志明编制环评岗证字A23020011徐卫民编制环评岗证字A23020009完成日期2006年4月目录1总论111评价任务的由来112评价目的213指导思想314编制依据314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3142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414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5144其他相关依据615评价等级6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61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715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716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8161评价范围8162环境保护目标817评价内容及重点9171评价内容9172评价重点1018主要评价因子1019评价标准11191环境质量标准11192污染物排放标准12110篇章设置152项目概况162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1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23规模布局2124功能任务2225服务半径与服务方式2326科室设置及床位编制2427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管理体制2428项目经济技术指标2729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28210施工计划及进度安排293工程分析3131项目总体规划分析31311总体布局31312竖向规划32313道路规划32314绿地规划3332公共工程分析33321给水工程33322排水工程35323供电工程35324燃气规划36325供热工程36326主要仪器设备3733项目污染分析38331施工期污染分析38332营运期污染分析4134项目污染源汇总4835污染防治措施50351水污染防治措施5035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5135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5335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5536安全消防措施56361电力安全措施56362防雷措施56363电气消防措施56364安全保卫措施574区域环境概况5941自然环境概况59411地理位置59412地质地貌59413气候气象60414水文特征60415矿产资源6142社会环境概况62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45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45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64512水质现状评价64513评价结果及分析65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85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685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685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53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74532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5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766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766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76612大气环境影响控制措施786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7962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7962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79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80631噪声源强分析80632声环境影响预测82633施工噪声影响缓减措施836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处置措施84641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4642固体废物处置措施846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止措施85651区域植被影响分析8565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8566施工期对交通的的影响及防止措施8667施工期建筑装饰室内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止措施86671污染物质及其危害87672室内污染防治措施886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897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90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90711污染气象特征9071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94713影响评价1017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02721项目废水产生和排放情况102722项目废水排水去向103723项目废水事故排放影响10473声环境影响评价108731设备噪声对环境影响评价108732停车场机动车辆对声环境影响分析110733社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分析111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12741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其危害112742固体处置方案1158环境风险分析11781风险源项识别11782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分析11783项目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118831项目医疗废水排放情况118832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118833医疗废水事故排放引起的风险影响118834事故应急措施12084医疗固废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风险分析121841医疗固废未经处理产生的危害影响121842医疗固废的防范措施12185环境风险管理1249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1锅炉烟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2食堂油烟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3停车场机动车尾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3914发电机尾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4915污水处理站恶臭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13492污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5921污水特点135922政策法规135923医院污水处理的原则135924污水处理工艺比较136925可行性分析1419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439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4310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评价146101交通噪声对医院的影响评价1461011预测方法及模式1461012预测及评价结果150102大气污染对医院的影响分析15111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5211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52112项目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1531121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1531122与人民医院现有北院、南院的关系155113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15512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分析158121清洁生产分析1581211节能措施1581212清洁生产内容15912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1601221排放总量削减措施1601222总量控制因子160122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60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62131环境效益分析162131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621312改善了城市景观1621213环保投资及投资估算162132社会效益分析1631321提供高档优质医疗服务1631322提供更多就业机会164133经济效益分析1641331医疗收支预测1641332员工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预测1651333总成本测算1651334盈亏平衡分析16514公众参与167141公众参与的意义167142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内容和对象1671421公众参与的方式1671422公众参与的调查内容1671423调查对象168143公众参与统计分析1681431公众参与人员的基本情况1681432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的看法1681433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的了解1691433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1691434公众认为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看法1691435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170144公众参与结论1701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2151环境管理172151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目的1721512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1721513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1721514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1731515运行期环境管理计划173152环境监测计划1751521施工期环境监测1751522运营期环境监测175153环境管理人员和污水站分析仪器设备1761531环境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1761532污水站分析仪器配备176154环境管理制度17716评价结论与建议17816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78162施工期影响评价结论179163营运期影响评价结论17916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81165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结论181166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结论18216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83168公众调查评价结论184169政策符合性结论1841610选址的可行性结论1851611达标排放评价结论1851612综合结论1861613建议1861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位于清远市中心曙光二路22号,距广州60公里,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是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成立于1951年的清远县人民医院,距今55年的历史,担负着清远市城区、清新县及周边地区约160多万人口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等任务。清远市人民医院在我国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大环境下,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结合本院的特点进行了领导体制、运营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管理机制的改革,奉行“服务在先、优质为本、发展医院、改善个人、有益社会”的宗旨,创立并实施“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模式,走健康的医疗保健发展道路,建立了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医疗、急救保证服务体系,十年来,治愈率达742以上,取得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肯定。随着清远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心区域人口不断增长,病人不断增加,清远市人民医院现有门诊面积、住院面积、床位编制等已不能满足病人医疗保健的需求。而目前,清远市内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旧城区的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城区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慢病医院5家,根据2002年清远市城镇体系规划纲要,规划至2020年清远市总人口达到4464万人,其中城区及清新县的中心区域范围内,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80100万人。因此,为了适应清远市新建设、新发展,为病人提供优雅、美化、绿化、人性化的保健医疗环境,更好地为清远市人民健康服务,清远市人民医院成立了中心院区筹建小组,拟进行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项目的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城区体育馆和康乐花园附近,连江路和银泉南路之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7月29日)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需对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的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委托,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到项目选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对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编制了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相关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以此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广州澳会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美图环境顾问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2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摸清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4)明确拟建项目所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并且对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通过上述工作,论证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使本评价达到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优化设计、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13指导思想(1)以各项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2)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3)坚持环评工作为优化设计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4)评价工作将在利用本区各种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类比调查和分析,力求全面、公正、客观;评价中要体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5)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防治及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可行,结论明确可信。14编制依据14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5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第002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1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16日;(15)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4164号;(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第14号令;(17)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107号,1999年4月2日);(18)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计价格2002125号);(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通知环发(2005161号);(2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1998年7月1日实施。142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1997年12月1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3)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4)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文件,粤环200354号,2003年3月4日);(5)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6月1日;(6)广东省“十五”环境保护规划;(7)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1997)29号文;(8)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粤府办(2002)7号文;(9)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1999553号;(10)广东省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9年11月26日);(11)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9月,广东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12)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粤府函2002161号文;(13)清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1996年);(14)清远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清府200223号文);(15)清远市环境保护十年工作计划(清府200326号);(16)清远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清远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4月。14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2003年6月16日);(2)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3)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卫医发2003287号);(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1239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1229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学环境(HJ/T241995);(10)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12)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13)关于印发医院排放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环办函2003283号。144其他相关依据(1)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设计方案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5年7月;(3)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可行性研究报告;(4)清远市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2年;(5)规划和用地审批文件。15评价等级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12393)的规定,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由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域功能类别而确定的。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废水排放量约为9172M3/D,污水经集中收集后排往医院内拟建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新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通过大排坑排入大燕河。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复杂程度较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95结核病医疗机构100不得检出9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10095(9)医疗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10篇章设置(1)总论(2)项目概况(3)工程分析(4)区域环境概况(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8)环境风险分析(9)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0)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11)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2)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公众参与(15)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6)评价结论与建议2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2)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城区体育馆和康乐花园附近,连江路和银泉南路之间,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项目四置图见图22,项目鸟瞰图见图23。(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清远市医疗资源欠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2004年统计,清远市有卫生机构315个(不含个体诊所和卫生站),其中医院32个,乡镇卫生院122个,门诊部124个,其他医疗事业机构37个。2004年全市卫生机构床位6777张(医院床位3862张),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约6亿元,其中专业设备约2亿多元。与以前相比,清远市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与全省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表21显示,清远市每千人口的医院病床、卫生技术人员、医生人数均少于全国、全省水平。表212004年全国、广东省、清远医疗资源情况比较地区每千人口医院病床(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数每千人口医生人数全国179334146广东省235363145清远市16823085数据来源2005年国家统计局报告、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表22显示,同为山区市的清远市人口总量大于韶关市,但其医院数量、床位数量及各层次卫生人员数量均少于韶关市,说明清远市卫生资源明显少于韶关市。表222004年韶关、清远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员情况比较指标地区普查人口万人卫生机构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卫生工作人员其中卫技人员医生韶关市316987391848757806413905112674286清远市39126592154686365581085190103328数据来源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表23显示,从清远市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构和分布看,高中级医技人员集中在县以上医院,其次县级以上医院的低职称(士级)医生比例也较高(县级以上医院为22,县级以下为78),反映清远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改善。表23清远卫生机构人员情况(2004年)卫技人员人员类别机构总计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人员其他卫生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县及县以上医院401511912311648383206356146292458卫生院34145216721089269144719281143226门诊部6520820638059合计84732033104330257124661194525515793数据来源2005年清远统计年鉴(2)医疗服务需求量大2004年统计(见表24),清远市全市人均全年诊疗次数、每千人口入院人数略高于全国水平低于全省水平,每百门急诊住院人次高于全省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人均诊疗次数较全省水平低42,每百门急诊住院人次较全省水平高49。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石灰岩地区特别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由于经济支付能力很弱,患病后多寻求土方法和汤头草药解决,而不到医院住院就医;清远市山区经济文化落后,人群健康意识差,患病后往往较少到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就诊,更甚少到医院作健康检查,待到疾病恶化才住院治疗;清远市卫生资源短缺,尤其是高水平专科医疗服务提供不足,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相当一部分疑难重病患者转到广州、佛山和韶关等地的大医院治疗。表24全国、广东省、清远市医院诊疗次数、入院人数(2004年)据统计,清远市医院病床周转次数高于全国值,平均住院日则低于全国水平,病床使用率低于全国值(见表25),表面上反映清远市县及县以上医院工作效率高,但实情一方面是贫穷地区病人不愿住院,另一方面从国家和清远市目前的医院状况分析,住院日太短,普遍意味着医院的服务功能不强,高水平专科医疗服务提供不足。如清远市人民医院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但出院者平均住院日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除了肿瘤中心和精神病专科病人住院期长影响外,说明医院高水平专科服务也比较薄弱。这些情况对清远市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及卫生保健费用的控制和缓解人群就医难矛盾等方面都极为不利。表25全国、全省、清远市医院病床使用情况比较2004年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全国6841082312全省7651022717清远市552964929全国全省清远市清远市人民医院总人口数(万人)12998878047539126/人均全年诊疗次数1004217126/平均每千人口入院人数359145433928/每百诊次住院人数35821312259数据来源2005国家、省统计年鉴和市卫生局清远市人民医院1141811643538数据来源2005国家、省统计年鉴和市卫生局(3)城市化发展需要医疗资源重新布局2004年清远市的城市化率仅为2877(全省为4866),清远市人民医院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半径距市区100公里的清城区、清新县等方圆3656平方公里1247万城乡人口及邻近地区部分人口,目前清城区、清新县区域内城镇化人口约6323万人,暂住人口约5万人,农村人口约6147万人。按2004年全省每千人口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生人数的水平,2004年城区和清新县服务区域内人口应需要床位2930张、卫生技术人员4527人,其中医生1808人,然而2004年城区和清新县服务区域内仅有床位1583张、卫生技术人员3184人,其中医生1245人(见表26),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则需要增加床位1347张,卫生技术人员1343人,其中医生563人,因此从目前情况看在中心区域(城区和清新县)内增设医疗机构是必要的,有关医疗需求至少可容纳1家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表262004年市区及清新县医疗资源情况单位个、张、人项目医疗机构占比医院占比医院床位占比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医生占比全市31510032100386210084731003076100市直城区5517461237513763563225826658802861清新县521651262520753692610933651187城区、清新合计1073397144375158340993184375812454048数据来源2005年清远统计年鉴(统计口径与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有小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清远市医疗资源不足是与清远市经济不发达、城市化程度低有极大关系,这从每千人口的医疗资源配置与全省平均水平及同为粤北山区韶关市的比较就可看出。就今后清远市城市与人口发展规划及经济发展来说,也极有必要在新城区设立一家规模较大的综合型医院。根据2002年清远市城镇体系规划纲要,规划至2020年清远市总人口达到4464万人,其中城区及清新县的中心区域范围内,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80100万人;预测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低中高目标分别为32、35、38,2020年为51、53、55。根据2002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东扩南进构成“T型”城市形态和集中城市化的城市布局的规划方向,确定了清远市作为珠江三角洲都市圈边缘的新兴生态工业城市。清远市城市发展因北面紧临清新县(相距不过2公里)及山区而受到限制,城市被迫向南部平原及广州方向发展,目前城市已基本实现一河两岸、沿清广大道向南条状发展的态势,在北江北岸旧城区约集中有13万常住人口,主要分布有清远市人民医院本院、清城区人民医院2家综合医院及清远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北院、广大医院、疾病预防中心医院、清远市慢性病医院门诊部等专科医院及门诊部;在北江南岸新城区集中有约10万常住人口,主要分布有清远市人民医院南院(原市三医)及新城门诊部等2个综合医院治疗点,及清远市慢性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南院、眼科医院、北江医院、中医院新城门诊部、疾病预防中心医院门诊部等专科医院及门诊部;另外紧邻的清新县城集中有常住人口约8万人,分布有清新县人民医院1家综合医院。总的来看,市中心区域医疗资源比较散乱,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旧城区的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城区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慢病医院5家,故新城区的人口有病也往旧城区4家医院跑,4家医院业务收入较好,其中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医疗固定资产及医疗收入占了市区62,市区其他各医院门诊部医疗收入均在数百万元以内(见表27)。一方面旧城受用地限制,各医院均无发展用地,所服务的旧城人口总量也受用地限制增加不大,预计近期旧城的人口在现在13万人基础上增加2万人到15万人后即达到饱和量,加上今后向附城发展,旧城人口也不会超过25万人,而新城区无实力较好的提供完整服务的综合医院,将极不适应今后城市向南发展、人口向新城区转移聚集、经济中心在南部、新城区集中居住的城市人口规划在2004年10万人基础上预计逐步增加到2020年45万人的情况。因此,在新城区体育馆和康乐花园附近,连江路和银泉路之间划地兴建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是有必要的。表272004年市区各大医院业务情况比较项目医院病床(张)占比卫技人数占比总收入(万元)占比年门诊万人次占比年住院万人次占比病床使用率1清远市人民医院5204954641163746270945318456114182清远市中医院2852729022416416274210692153453清城区人民医院15014222172486941511103310504清远市妇幼保健院1101019615117086128510041135745清远市慢病医院/8561203456635/合计106510013391002649710013292100327100平均6876数据来源清远市卫生局23规模布局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根据国家三级医院功能、任务、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进行规划建设。清远市政府实际划拨本项目建设用地247亩(约164840M2),本项目计划病床设编1020张,建筑面积约151160M2,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31亿元,其中流动资金105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9949万元(基本建设236945亿元,医疗仪器/设备62545万元)。医院总平面布局上按功能不同分为五个区,设计上配合清远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国家园林城市目标,体现人性化要求向花园式综合医院方向发展。内部根据医院卫生学要求,将清洁区和污染区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1)综合医疗区占地50亩(约33300平方米),设置门诊大楼(含急救中心,按每天2500人次,卫生部颁发标准6M2/人次,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住院大楼(含多个临床诊疗中心,按1020床,根据卫生部颁发标准5060M2/床,建筑面积约51551平方米)、医技楼16579平方米;(2)科研教学区占地20亩(约13320平方米),设置科技大楼,包括图书馆、信息情报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国际远程医疗中心、多功能学术会议厅;(3)保健康复区占地20亩(约13320平方米),包括康复中心、保健中心、康乐中心、养生中心、休养式别墅等;(4)行政后勤区占地20亩(约13320平方米),包括行政大楼、制剂大楼及后勤服务系统(洗衣房、锅炉房、仓库、水、电、木工房和医疗仪器修理等部门);(5)休闲区占地15亩(约9990平方米),包括公寓式住宅楼、职工活动中心、运动中心等;(6)绿化及通道、停车场122亩(81325平方米)。24功能任务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在组织结构和技术建设上,具备以下功能并完成相应的任务。(1)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对社区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和保健服务。医院所提供的医疗预防服务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项目;服务半径覆盖全市及边界地区,年出院病人中约10来自清远市外邻近地区;承担市区及近郊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以一定方式参加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结合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和参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工作。(2)专科性医疗服务医院业务在各科综合发展基础上以高水平专科性医疗服务为主,对其服务半径范围内大多数疑难重症能作出正确诊断,并能实施与其水平相适应的各种治疗措施。(3)教学与科研以医疗为基础,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国家培养临床各类专业的中、高级人才,培养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进修任务;在教学中对预防医学、初级卫生保健内容能作出适当的安排;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4)急诊医疗服务根据需要开展日常院前急救业务,参加当地120急救医疗网,建立创伤救护中心和红十字急救网络,承担意外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组织抢救队伍,快速转运和接收大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救治。(5)对下级医院的业务指导与辖区内一、二级医院建立经常性业务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下级医院开展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25服务半径与服务方式(1)服务半径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建成后,服务半径包括三个层次的人口,并提供不同的服务功能。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及高水平专科性医疗服务广义覆盖全市以及边界地区的部分群众,最大服务人口约440万人,直接服务人群160多万人;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覆盖市区及近郊60多万人口(含市区、清城区6个乡镇、清新县城);核心服务对象为新城区常住人口(2004年10万人,预计2020年26万人以上)。(2)服务方式及时间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开展门诊、急诊、住院、预防、康复、保健等服务方式。服务时间安排如下门诊服务白天八小时工作制,上午800至1200;下午200至600;急诊服务星期一至星期日,全天24小时连续服务;住院及康复医疗服务星期一至星期日24小时连续服务;预防保健服务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200至600。26科室设置及床位编制(1)科室设置为满足医院功能与任务的要求,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诊疗科目拟开设病理科、药剂科、检验科、物理诊断科、输血科(血库)、内镜中心。具体科室设置如下内科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内分泌科外科包括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整型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包括妇科、产科儿科包括儿内科、新生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理疗科、麻醉科、手术室、中心实验室、介入治疗中心、生物技术诊疗中心、老年病科、肿瘤科(非放疗)、急诊科(含创伤救护中心)、门诊各科、临终关怀病区。(2)床位编制根据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设计方案,中心院区床位按1020张床位进行设计,每个病区视需求情况按3050床的标准设置。27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管理体制(1)机构设置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机构组织结构见图24。(2)人员配备根据医院的规模和任务确定工作人员数量,在人员结构中适当提高护理人员的比例,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改善和提高医院的基本服务素质。人事按自收自支事业编制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工作人员总数按病床和工作人员比例为112计算,医院工作人员总数为90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0人,占80,行政工勤人员180人,占20。各类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情况见表28;表28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医生职称结构一级科室学科带头人由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担任,重技术人员种类人数所占比例中、西医师180人25护理人员396人(护理师50)55药检人员36人5检验人员36人5管理人员36人5工程技术人员22人3其他医技人员14人2合计720人100点专科学科带头人聘请全国著名专家担任。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135612366072。(3)管理体制根据清发200222号文关于清远市中心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意见的通知、清市委200260号文市人民医院与市第三人民医院合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图24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组织机构设置图和2005年清远市四套班子成员出席参加的市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关于决定清远市人民医院体制改革进行调整,实行“两个不变,两个调整”的精神,即做大做强的目标不变,改革创新求发展的目标不变的精神,市人民医院实行医院理事会监管下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医院管理制度化、信息化、全员聘任制、后勤服务社会化,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和效益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真正体现企业化管理的优质、高效、低耗。清远市人民医院将在全新机制推动下,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和一流的信誉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价廉、及时方便的高水平医疗保健服务。医疗机构的效益取决于“设备、人才、管理”三要素,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除硬件建设高起点外,十分重视专业人才招聘工作,将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特殊政策向全省全国招聘人才。28项目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64840M2,总建筑面积151160M2,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29。表2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164840M2总建筑面积151160M2地下总建筑面积25727M2住院部地下车库面积10592M2(257个车位)门诊部地下车库面积11964M2(285个车位)门诊部人防面积2756M2其中污水处理415M2地上总建筑面积125433M2急诊部3409M2门诊部42978M2医技部16579M2住院部51551M2后勤保障3073M2行政管理6894M2其中连廊949M2建筑基底面积31341M2急诊部3409M2门诊部11223M2医技部4075M2住院部7848M2后勤保障1942M2行政管理1895M2其中连廊949M2建筑密度190容积率(不包括地下层)076公共绿化面积76757M2床位数1020床每床用地面积162M2每床医疗建筑面积123M2绿地率466自行车车位数1142个机动车车位数858个地上车位数316个其中地下车位数542个29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1000万元,静态投资27807万元(含基本预备费132416万元),动态投资2142万元(建设期基建贷款利息),流动资金1051万元。项目投资估算详见表210。资金来源分医院自筹、财政划补和银行贷款三部分,其中医院自筹5132万元,财政划补5132万元,银行贷款20736万元。表210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投资概算表项目投资金额(万元)备注(一)基本建设1925511土建151160M2105812按700元/M2计装修151160M252906按350元/M2计水电安装132265按土建费用125计围墙、道路、绿化65936按用地面积16484040元/M2计污水、污物处理2513设备安装工程1150(二)仪器/设备62545其中医疗专业仪器/设备5000比例参照北院为占设备的85其它设备12545包括救护车、电梯、空调、通讯设备、机电设备、环保设备、电脑网络及自动化办公设备。(三)其他费用97353建设用地(247亩)462政府划拨,已五通一平,免征“两金”,其中25亩支付其他单位240万元,其余222亩费用按1万元/亩计勘测设计费247设计招标,按1万元/亩计建筑监理费26453按土建费用25计(四)基本预备费5132416(一二三)5(五)建设期基建贷款利息214220000万元贷款(第1年15000万元,第2年5000万元),5年以上贷款年利率612(六)流动资金1051药品卫生材料、办公业务费和水电燃料通信费、房屋修缮费占56,工资福利占45合计31000210施工计划及进度安排(1)施工计划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的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全部建成,项目总投资31亿元,总工期三年(2006年1月2008年12月),分二期进行。第一年为准备期,第二年和第三年为建设期和试业期。计划2006年上半年报建,下半年招标和施工准备,2007年1月开始第一期工程先建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基建投资138775万元,工期12个月,计划2007年12月底投入使用,同时完成62545万元设备安装使用,投入1051万元流动资金,医院试业。在完成一期工程基础上,2008年1月建设第二期工程综合楼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基建投资9817万元,工期12个月,计划2008年12月底投入使用,医院全部建成。(2)进度安排2006年16月,该段时间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报告、审批,联络设计、施工图设计;2006年710月,进行五通一平及地质勘探、工程招投标;2006年1112月,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土建施工准备,2007年19月门诊大楼、住院大楼主体施工和完工,2007年12月门诊大楼、住院大楼装修工程竣工;2008年1月综合楼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施工准备,2008年9月综合楼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主体施工和完工,2008年12月综合楼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装修工程竣工;2007年19月开始设备咨询报价、订货;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设备到货、检验、安装、调试;2008年1月门诊大楼与住院大楼落成使用,医院试业;2009年1月医院验收正式营业。3工程分析31项目总体规划分析311总体布局新建项目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分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部、后勤保障部(洗衣、锅炉房、水电、库房、饭堂餐厅等)、休闲区和行政管理等多个系统区域。项目总平面布置见图31。在整体布局上,建筑物的布置以座北朝南为主,最大程度上争取难免的阳光和夏季东南主导风向。医院的主入口设在基地的东南面50米宽的银泉南路上,建筑物的入口前有大片绿化的停车场。前部分是门诊部,中间部分为医技部,后部为住院部。医院整体上以低层和中高层为主,门诊部及医技部均为五层,住院部为八层,前层低后层高。门诊部为尽端式单元设计,每个标准的单元由诊室、检查室、病人及医护人员卫生间、医护人员更衣室、会议及示教室等组成。不同的科室设在不同的门诊单元之中,减少穿科现象,避免不同科病人之间的交叉。病人的走廊与医护人员的走廊分开,遵循“医患分流”的原则,每个诊室单元设内天井,满足自然通风采光的要求。每个门诊单元中设患者候诊室,目的是将不同的患者人群分割在不同功能区域当中,减少候诊大厅的噪杂与混乱,使医院成为一个安静、有秩序的空间。门诊部中儿科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也设有单独的入口,避免医院内各种传染病的交叉传染。急诊设有单独的入口,分普通急诊与抢救两部分,普通急诊由诊室及留观室组成,与门诊共用药房,与放射科有较近的连接,方便急诊的病人使用放射科的设备,作出最快最准确的诊断。急诊设抢救大厅及急诊手术室,同时有单独的通道、专用的电梯直达手术部,帮助有些不能在急诊作手术的患者尽快到达手术部,及时施行手术。手术部设在住院楼的二层裙房,上部为净化空调的设备层。手术部有17间手术室,分排布置,中间走廊为洁净走廊,是洁净物品、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通道。两旁为清洁走廊,是污物运输的单独通道,与污梯相连。手术区设有工作人员辅助区域,家属等候在手术区的外面,有独立的空间,减少对手术部的影响。急诊病人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达感染手术室。中心消毒室设在住院部的首层,方便医疗器械用品的收集与发放,为工作人员提供有自然通风的工作环境;中心消毒室内单独的提升机将经过消毒的无菌物品直接送到手术部,减少无菌物品运输过程中被感染的机会。住院部塔楼分为外科楼与内科楼两幢,中间有平台在裙房相连,每层有四个护理单元,每两个护理单元一组,合设ICU(或CCU或NICU),以及共用一些办公的用房,例如会议室、医护人员更衣室、相同的设备用房等等,每个护理单元以2人和3人病房为主,床位为45床左右,病房全部为南北朝向,有单独的阳台和卫生间,方便病人活动。312竖向规划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建筑用地较为平坦,基地内现状标高普遍低于西面30米规划路及东面银泉南路,为保证场地设计标高高于场地周边道路设计标高,且建筑物各出入口均能和城市道路以较合理的道路纵坡连接,所以基地要作填土处理。由于场地平整应在尽可能减少土方量的原则下进行,因此场地的地面设计坡度取规范允许范围下限值,保证场地标高设计能满足各类场地使用需要。313道路规划作为医疗建筑,其道路交通系统相对于普通公建要求更为严格。规划医院设有四个出入口,其中银泉南路处为医院主广场出入口,也是门诊人流的出入口,在基地西面30米规划路上由北至南分别布置污物、后勤及住院的独立出入口,避免了各功能流线,尤其是洁污流线的交叉。医院内部环绕主要建筑物设置车行道,在院内的高层建筑住院楼外围设有消防环道,机动车停车场均在车行道两侧布置,避免人行与车行流线交叉。规划中机动车停车位地上316个,地下542个,自行车车位1142个,合共2000个车位。314绿地规划规划在医院用地的中央,布置大片集中的园林绿化,有平静的湖区,茂密的树林,配合一些园林小景的设计,是病人、医护人员及探视家属休息漫步的场所,对缓解有的精神压力,消除工作的疲劳,提升人的意志大有帮助。同时给包括住院部、医技部、门诊部、办公楼、餐厅在内的医院各部分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景观,良好的景观不仅对中心院区的医疗区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间接改善了现有医护人员的生活环境。大面积的绿化和湖水对改善医院内部的小气候也大有帮助。除了大面积的绿化之外,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办公的未来数字平台下的全新模式
- 区块链技术在办公协同中的实践与创新
- 创新医疗技术助力安全质量管理升级
- 信息安全的未来发展关于患者的智慧解决方案探索
- 2025年宣城绩溪县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开课】+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小学二年级体育《小篮球》教学设计
- 办公健康管理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员工福利
- 2025年深圳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模)临沂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课件
- 微训练 一文多考 备考高效之诗歌《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 教师版
-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 国际关系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24)
- 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复习讲解学习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TMT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