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本工程基础为筏形基础,板厚14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1材料水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碎石或卵石,粒径530,含泥量1,具有良好的形状,质地坚硬,细长和片状颗粒不多于10,不含风化颗粒。细骨料选用中砂,含泥量1,色泽均匀、干净,细度模数控制在27左右,砂率为3045。膨胀剂选用UEAM复合膨胀剂,起补偿收缩作用。选用细度小、颜色浅、含碳量低、质量稳定的优质级粉煤灰以及木钙减水剂,用以降低早期水化热,增强后期强度。2机具施工现场设2台拖式泵,每台混凝土泵配4个高频振捣棒。配置10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3施工要点31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31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可按参照下表或经试验室试配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C35、P8水灰比05砂率37材料名称水泥砂石水粉煤灰UEAM每立方米用量()32071012081635530(8)312根据规范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550。水化热控制在T3D230KJ/,T3D270KJ/。砼中有效含碱总量小于5/M3,氯离子含量水泥重量的006。313施工应进行温度应力计算,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最高控制在50以下,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在18以下。314为满足泵送和施工操作要求,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为16018020。315为保证基础底板水平流水、立体交叉施工,要求混凝土满足初凝时间34H。32对混凝土的运输要求321混凝土由集中搅拌站运送到现场,时间不得超过05H,期间严禁加水。322混凝土到工地后,要取样测定塌落度,塌落度达不到入泵要求时,根据配合比要求添加高效减水剂,严禁加水。32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到工地后必须在1H内泵送完毕。3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331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作业区,按作业区分层退坡浇筑。332每作业区浇筑时,严格控制浇筑顺序。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分层浇筑,顺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333混凝土浇筑按分层退坡前进,振捣棒设前后两排,前排振捣棒振捣浇筑点混凝土,后排振捣棒振捣斜坡处混凝土。在构件边角处,采用振动模板的办法解决构件表面的蜂窝麻面。振捣棒插入点间距不大于40,并插入下层10,每孔振捣时间不宜少于1015S,不得超过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棒应快插慢拔,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性。334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裂缝,浇筑完成后分三次抹压成型,最后一遍用铁抹子搓平表面,全部过程保证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335当混凝土结构有后浇带时,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内掺15UEAM复合膨胀剂。336混凝土试块留置。试块现场取样,现场制作。按每作业区100M3取一组,同时混凝土集中搅拌站亦留置与现场同样组数的试块,以便检测及查找问题。3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341混凝土最后一遍抹压完毕,随退随盖塑料布,随铺草袋或棉毡,防止气温过高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收缩干裂,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养护时间不少于28D。342侧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直接在模板上淋水养护,拆模后及时覆盖1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悬挂麻袋片保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35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351大体积砼温度计算在施工中,以防裂、抗渗为主导施工原则,设计采用C35、P8抗渗混凝土,掺加高效复合膨胀剂。混凝土采用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的泵送混凝土。砼表面保温采用两层草袋下铺一层塑料薄膜。理论配合比为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320KG/M3、外加剂30KG/M3。板砼浇筑后三天内部温度将达到最高,故混凝土的温差计算采用三天时的温差。352测温采用在板中预埋封底钢管的方法,埋置深度分别距板底40和距板顶20,测温采用便携式测温仪。353测温内容混凝土入模温度、入模时大气温度、养护温度记录,内外温差记录。354测温时间间隔15D每24H测一次;610D每48H测一次;1015D每1224H测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5。4防止混凝土裂缝的综合措施41预防冷缝措施411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每层浇捣时间不小于其初凝时间。412分块分层浇筑A当构件面积较小,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在23小时之内时,每层一次完成浇筑;为减少约束应力,将基础底板沿长度方向分2段浇筑,中间留设800宽后浇带,使之形成环状,以减少收缩长度和约束,以利释放早、中期温度应力,待2段收缩大部分完成后,再用高1个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将后浇带灌筑密实。每段底板分2次浇筑混凝土,这样采取纵向分块、上下分层,有利于层面散热和减少约束作用,释放温度收缩应力。B当构件面积较大,每层浇筑时间在23小时之内不能完成时,采用分层退坡振捣,自然形成坡度,水平施工缝设在距底板350处,水平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条。浇捣顺序见下图。C当混凝土搅拌机及运输机械出现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应减少混凝土每层浇注厚度,防止出现冷缝。413控制温度裂缝措施(1)合理选择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度甘肃缺乏低热水泥,使用较高强度等级普通水泥,水化热温度高,为此使用大粒径粗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和含泥量,在混凝土中掺加木钙减水剂和粉煤灰等,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减到320/M3,降低水化热温升,同时浇筑底板时在混凝土中加10左右的块石,既节省混凝土,又起吸热降低水化热温升的作用。(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为降低浇筑温度,采用地下低温水中加入适量冰屑、石子洒水冷却、砂表面护盖等方法降低搅拌温度,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中掺加木钙缓凝剂,使初凝时间延长到6H以上,减缓浇筑速度,并薄层浇筑,通风机强制通风,以加快浇筑期间热量的散发,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延长混凝土升温期。(3)适当配置温度构造筋对结构薄层和应力集中部位,加设12细密钢筋网片,在洞口四周应力集中部位适当增配构造筋,以分散应力。(4)控制拆模时间,根据测温结果,若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小于25,即可拆模;若降低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大于25时,不仅不能拆模,还应采取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的保温措施,减小温差。(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A底板侧模内衬80厚塑料泡沫保温板1层,减少混凝土的侧面温差。B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早期湿养护,底板采取围垅蓄水养护,拆模后及时覆盖1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加盖2层草垫保温,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