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江西专用)十三诗歌阅读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8分春日登楼怀归寇準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本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_2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答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8分道中寒食陈与义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注也有人认为该诗作者为宋代诗人詹慥。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_2请结合诗意赏析诗歌的最后一联。4分答_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注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微指泉声细微。机心机巧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1第二联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答_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8分虞美人梳楼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1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中“丝丝”一词的妙处。4分答_2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4分答_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柳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柳”是传统意象之一。两首诗同为咏柳诗,但画面风格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分别分析。4分答_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不同的艺术手法。4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惜琼花张先汀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1词的开头两句“汀白,苕水碧”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简要赏析。4分答_2这首词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怀人思归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_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8分关山月二首其一南北朝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注星旗星名。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云阵指云形似阵。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答_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答_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8分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诗写于元丰三年1080。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_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_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8分长相思山驿万俟咏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1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_2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答_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河阳,地名,唐检校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1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_2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答_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江西专用)十三11全诗写了登楼所见之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四野空旷无人,小舟任意停泊;黄昏时分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流水、渡船、炊烟、流莺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物的怀念。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答题步骤是先概括写了什么景象,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概括景象时要结合题目“春日登楼”和首联的“望”字。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则由见闻而怀归,这一点答题时要注意。2全诗首尾的“聊”与“惊”二字用得极妙。首句“聊”字,表明他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是由登楼见闻引发出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初入仕途乍离家乡的青年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按照答题步骤答题指出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该字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哲理。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奔波仕途、怀才不遇、内心愁苦、思念家乡的诗人形象。2分他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虚度人生,无心建功立业,只能以诗抒怀;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2分其中总述2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答题时要先概括出诗人的总体特点,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2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杨花倚风轻狂,比喻小人得志,与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对比,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其中“手法”1分,“赏析”1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有没有技巧,有的话指出表达效果和情感。31分别是“覆”和“唯”。2分一个“覆”字,说明这里树木之多,以致落叶能覆盖溪桥;而一个“唯”字,更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无所见。1分这两句充分表现出秋天一片清寂、荒芜的景象踏上小桥,到处是黄叶满地;荒凉的山村,古树参天。1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答题时第一要注意审题,应先指出是哪两个字,然后再分析其表达效果。答题步骤释字义;明手法;点效果;述情感。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分诗人借助对深秋时节霜露、幽谷、黄叶、溪桥、荒村、古木、寒花、幽泉等景物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凄凉荒寂的氛围,表达了落寞孤愤的情感。2分解析若答动静结合整个氛围的“静”中,听到细微的泉声;结尾处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都是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或用典手法用典意在表达我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可在低于4分情况下酌情给分。41“丝丝”这一叠词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也生动地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1分起句重复出现“丝丝”这一叠词,渲染营造了浓浓的凄迷愁苦的氛围,1分也暗含主人公愁绪万缕千丝,1分使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另外,从音韵上讲,此叠词的运用使词的音律和谐,和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词的音乐艺术美感。1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叠音词的答题步骤是解释词语含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景物,富有音韵、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但这首词首句中“丝丝”出现了两次,这就要求答出分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景物;另外答完字面意思之后还要结合诗歌的情感答出深层含义。2比喻。1分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绪“愁”,比喻为可以存放在小楼中的形象的、具体的物质,且言“楼儿忒小不藏愁”,表现了词人愁思的深重。1分比拟。只要分析清楚,单答拟物或拟人均可,1分作者让“愁”几度“和云飞”“觅归舟”,把思归之情表现得更加迫切突出;又赋予“天”人的情感,天怜客子,借花消遣,更加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孤寂愁苦之情。1分对比。1分词人羁旅已久,思乡欲归,心境黯然,本欲赏花遣愁,然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竞相吐艳的海棠临栏,红绿相映,景色绚丽;而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对比之中倍添心中伤愁。1分答反衬或是以乐景衬哀情亦可答出两种即可。但答渲染烘托不够恰切,不能给满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第一要注意审题,“请选择其中两种”;第二答题步骤是先指出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是如何来表现思归之情的。51郑诗描写了一幅江畔桥边柳丝轻拂,柔美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图;表达了离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曾诗描绘了一幅杨柳借东风之势,柳条狂舞柳絮纷飞的画面;讽刺了得势猖狂的恶势力。2郑诗衬托。以春风荡漾,杨柳妖媚之美景,衬托离人眷恋之情。曾诗比拟。以借东风之势狂舞之柳比拟得势猖狂的小人。托物言志象征。借对杨柳的贬抑,讽刺小人邪恶势力。61描绘出一幅明丽的画面2分汀上花盛开,洁白似雪;苕溪青波涟涟,水色如碧。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首先需要抓住所给景物的特点,大体把握其基调,如由“白”与“碧”可知此景为乐景,此情为乐情;然后对意境或图景的特点加以概括;再用简略的语言把意境或图景描绘一下即可。2对比。1分词人将昔日故乡春光的艳丽和今日异乡秋色的萧索进行对比,1分又以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今日的独倚高楼、落寞消沉进行对比,1分将怀人的思归之情在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1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应先点明表达技巧,通过上下片内容来看,此词主要通过春与秋的对比、昔日的欢乐与今日的落寞的对比表达了怀人的思归之情。71思念家乡亲人。2分厌倦战争,渴望回家团聚。2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思想感情的把握。分析时要抓住表情词语,结合具体诗句的内容作答。前两联的“思”和“忆”是明显的表情词语,表明了思念家乡和亲人;后两联的“复”是表情词语,表明了对战争的厌倦。2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是实写,思妇未眠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景象。从对面写起或衬托。用家中思妇衬托军中客子。均可得分;手法2分,说明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首先,要注意审题,大体范围是前两联,且是主要手法,不能只是某一句的手法。其次,要熟知常用的各种手法,并能准确判断出。第一联是在写出征军人在一个十五的圆月的夜晚思念家乡秦川;第二联是在写出征军人想象家里妻子的情况,所以是虚实结合手法。第三,答手法题要指出手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8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2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复杂情感”说明不是一种情感,这一点在审题时要清楚。此题考查对诗句中蕴含情感的把握能力。要能结合诗句描写,抓住表情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上片的表情词语是“凉”,下片的表情词语是“愁”“孤”;另外中秋“北望”的情感也应该注意。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2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如何抒情”要注意首先明确抒情手法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这首词写了很多景物,很显然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后要写明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91这首词表现了羁旅之人悲凉的心境2分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这首词写雨后山驿的黄昏景色和词人的羁旅之思。要注意抓住表情词语“凉”“清”“行人”。2描写了凉蟾、暮云、暮山、秋声、雁声,缺一点减一分,减到3分为止,答全给3分营造了凄清的氛围。1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本题要注意审题,答题范围是全词,而且是秋景,答题时不要答不属于秋景的意象。101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1分。这些数量词体现了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感。1分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战胜叛军后的喜讯,以及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759年乾元二年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寓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尾联回应次句,写官军攻破河阳,检校司徒又急于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2同意。1分“步月”,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球社团工作总结模版
- 区块链赋能金融风控现状与未来趋势
- 小学的体育下学期工作总结模版
- 区块链技术如何保障商业供应链的交易安全
- 中心城区供热系统升级与改造可行性研究
- 微课题研究助力教师协同成长策略
- 小学生写秋游活动方案
- 小学班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 提升学校治理效能的创新路径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 2023年版-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 婚育情况登记表
- word精美小升初简历欧式模板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耳鼻喉进修汇报
- 岩芯鉴定手册
- DB32-T 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高清现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试讲PPT
- 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化
- 2022年执业医师证件租赁协议书
- 太上三官宝经(共12页)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