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古7块总体施工方案_第1页
兴古7块总体施工方案_第2页
兴古7块总体施工方案_第3页
兴古7块总体施工方案_第4页
兴古7块总体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古7块总体施工方案1风险评估兴古7块存在的主要风险11井控风险该区块由于地层压力较高,特别是古潜山井段实测最高地层压力130G/CM3。另外该区块位于城区属于高危井。12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风险该区块存在井漏、井塌、卡钻、钻具事故等风险。2施工准备21所有设备施工前,必须标准化安装。22泥浆泵采用160MM缸套,确保高压喷射的实现。23上井所有钻具必须严格验收,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到分公司主管领导,并且要留有证据(包括图像、文字)。24认真进行邻井施工调查,包括钻头选型、事故与复杂情况等。25建立施工参数记录表,准确记录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26建立井场例会记录本,及时记录各种措施落实情况。3一开施工(052M)31一开钻具组合660MM钻头双母接头(730730)229MM钻铤3根127MM钻杆;32钻井参数为钻压2030KN,转速110R/MIN,排量65L/S,泵压78MPA。每钻完一单根认真划眼两遍;确保一开打直,井眼光滑。33一开钻进时,开泵要标准,排量由小到大、早开泵晚停泵。控制钻速,每个单根钻进时间不低于15MIN。34一开完钻井深按照导管总长度计算,必须小于导管总长度05M。进尺打完后起钻干通到底确保井底无沉砂,起下无阻卡现象。35导管的最底下距离井底12M处割3个循环孔,导管下到底后坐到井底固井,固井采用大小头固井。36固井完成后观察水泥返出情况,如果水泥浆没有返到地面,立即汇报采取措施。4二开钻进(521333M)防漏防塌41校正井口和导管,二开前要校正导管并且固定好。同时要在大钩上自由悬挂一柱229MM钻铤校正井口、转盘、天车是否在一条线上。42二次开钻前进行高压试运转,检验设备安装质量。43二开采用塔式钻具组合444MM牙轮钻头双母接头730730229MM钻铤3根731630接头631630托盘接头203MM无磁钻铤1根203MM钻铤5根178MM钻铤6根127MM钻杆。44钻进参数钻压50100KN,800M以后可以适当增加钻压到150KN;转速100150转/分钟;排量不得低于3M3/MIN即160MM缸套总泵冲数达到180冲/分钟以上;泵压达到20MPA以上。45钻进时,每钻完一个立柱认真划眼两遍;每钻完23个单根循环810MIN;每钻进200M或钻头下井24H必须短起下一次,每次起钻必须超过该只钻头的进尺2倍以上,必要时起至表层内,再下钻至井底钻进。46正常短起钻或正式起钻前,必须循环好泥浆,保证能够充分携带岩屑。47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预防蹩漏地层。48起下钻过程应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力激动,造成井漏。49本井段在一次井控工作方面主要是加强坐岗观察,控制起钻速度。410二开后要及时监测井眼轨迹,每钻进不多于100M测一次井斜,根据测斜情况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同时发现井斜方位有漂移情况及时起钻调整钻具组合,确保井身轨迹合格。411中完井深要满足井控安全要求,确保深表层封住东营顶部易漏砂层。412根据井上时间及时安排套管、套具、套管头、防喷器等工具上井。准备外径670MM、内径340MM的环形铁板。准确计算联入,准备好联顶节。检查好工具的质量,有问题及时更换。同时,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好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出口点火位置,组织搭防火墙。413钻完进尺后,循环调整好泥浆性能,保证充分携带岩屑。短起下保证井眼畅通,短起井段根据井下情况,必要时要起到套管内,保证井眼畅通。测后效,保证压稳油气层。414根据测井时间长短做好中途通井准备,如果裸眼井段内有易塌地层连续测井时间不得超过30小时,必须中途通井。测井过程中,发现有阻、卡现象应该立即停止测井作业,通井保证井眼顺畅后再进行测井施工。415测井过程中要坚持做好坐岗观察工作,保证及时发现井下异常现象,特别是及时发现溢流、井涌,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416中完测井完成后,采用原钻具组合通井,通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控制下放速度,每个立柱控制在30S以上,开泵排量由小到大,增加幅度为10冲,间隔不得少于10分钟。循环正常后,短起下无阻卡现象才能正式起钻。417下套管及固井施工(按照完井规定执行,另附)。418下套管到底后立即校正井口,使得套管与转盘中心在一起。419固井完后根据阻流板情况决定侯凝方式,如果阻流板不好用,采用蹩压侯凝方式,同时要注意观察井口压力变化情况,如果压力超过13MPA,必须放压到10MPA以下,超过规定时间(4小时)后才能放掉全部压力。420如果水泥没有返到地面,要采取补救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措施。421测声幅时间要根据固井公司要求。测声幅时关注质量情况,如果测声幅时遇阻,要及时请示有管部门,争取先测量遇阻以上井段的声幅质量。5三开准备51深表层套管固完后,候凝8小时方可拆卸井口。52安装环形铁板时校正好井口,套管要居中,校正完井口,焊完环板再卸联顶节。注意座环板时力量不能太大。53安装套管头时,先将双公接头连接到套管头上,然后将套管头和双公短接一起连接到套管母接箍上,并且上扣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挫扣。54安装防喷器,首先安装单闸板防喷器,之后四通、双闸板,万能以及压井、节流管汇防喷管线等。安装过程中调整好螺栓长短确保螺栓不偏头,载丝螺栓露出长度适合。防喷、防喷管线要按照辽河油田井控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55液气分离器安装,首先液气分离器的高度要合适,保证出液口高度在分离器主体的三分之二以下,高度不合适,要用加高底座;液气分离器进液管线(与节流管会连接管线)要采用法兰连接,排气管线和排液管线也必须采用法兰连接并打好基顿。56防喷器的调试。防喷器以及液气分离器等井控装备安装完成后,及时通知井控车间、分公司、公司井控科以及钻井监督等单位上井调试防喷器。调试防喷器时,井内不得有钻具,由钻具公司井控车间调试人员连接液控管线、司控台气管线,钻井队配合。在钻具公司井控车间调试人员调试完成后,分别在远控台和司控台标明操作手柄操作对象后,钻井队技术员要在井控车间人员陪同下逐一调试控制对象是否正确、开关方向是否正确,没有问题后将剪切闸板操作手柄扳至开位,并将限位装置复位。57调试正常后,开始试压,试压过程要严格按照防喷器试压程序进行,首先调试全封钻具公司井控车间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全套井口装置安装就绪后,先测技套声幅后进行试压。试压按设计要求进行,试压结果经现场监督、钻具公司调试人员、平台经理(工程师)及项目组人员四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三次开钻。6三开钻进施工61三开直井段采用钟摆钻具,钻具组合为3111MM钻头730730接头229MM无磁钻铤1根178MM螺旋钻铤1根2413MM稳定器178MM螺旋钻铤1根2413MM稳定器178MM螺旋钻铤9根127MM加重钻杆15根127MM钻杆。62采用牙轮钻头钻阻流板和水泥塞,同时泥浆要进行防钙处理,性能达到设计要求。63钻进参数钻压120150KN;转速100150转/分钟;排量不得低于21M3/MIN;泵压达到20MPA以上。64每钻进不多于100M测一次井斜,根据测斜情况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同时发现井斜方位有漂移情况及时起钻调整钻具组合,确保井身轨迹合格。65及时活动钻具,包括上提下放和转动。钻具静止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MIN,必要时连续活动钻具。66钻井队住井值班干部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对本班的井控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67全井落实坐岗观察,及时发现溢流、抽吸、井涌或井漏现象,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若抽吸,应将钻具下至抽吸井段以下50100M,充分循环调整泥浆再起钻,防止抽吸井喷;若发现溢流,应立即按关井原则进行关井。68加强钻具管理。对到井钻具进行认真检查,排列整齐,准确丈量各种尺寸,入井钻具必须保证丝扣干净无油污,对所有下井工具、接头,必须绘制草图,记录清楚。69必须使用钻具公司提供的丝扣油,钻具下井时,必须均匀涂好丝扣油,按规定的扭矩进行紧扣(对于新扣必须先磨扣)。610每次起钻时要进行错扣起钻,认真坚持定期倒换钻具,并做好记录。611钻具在井下工作时,必须随时注意悬重、泵压和扭矩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起钻检查,严防发生钻具事故。612入井钻头要合理使用,并根据进尺、钻时及井下扭矩大小合理确定,严防超期使用而发生掉牙轮事故。613所有入井钻具及工具要按规定定时探伤,有问题及时更换。614分段施工6141东营组(13331700M,防斜防塌)1)按设计要求,三开后揭开套管鞋下第一套砂层35M做地层漏失试验(若钻进50M未遇砂层应进行地层承压试验)。三开井段用DC指数法进行地层孔隙压力监测。2)钻头选用HA437,合适地层可考虑下入PDC钻头,提高机械钻速,排量控制在35L/S以上;泵压20MPA以上;钻压100120KN;保证井底净化,提高钻井速度。PDC钻头在下井前、中途和到底后,要按使用规定进行操作。3)钻进时,每钻完一单根认真划眼两遍;每钻进200M或钻头下井24H必须短起下一次,每次短起钻必须超过该只钻头的进尺2倍以上,必要时须起至技术套管内,再下钻至井底钻进。4)在使用PDC钻头过程中,泥浆处理必须跟上钻头进尺,确保所钻井眼稳定。5)1850M以后有油层,注意搞好一次井控工作。在揭开油气层前对全套井控装置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灵活好用。钻井队各班组在揭开油气层前后均要进行一次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要强调质量,认真讲评,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6142S12井段(16502150M,防卡、防漏、防喷)1)钻头主要选HA437和PDC,钻井参数同东营组。2)注意搞好一次井控工作,加强坐岗。3)根据测斜情况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同时发现井斜方位有漂移情况及时起钻调整钻具组合,确保井身轨迹合格。4)根据测量数据及时计算,及时作图,及时预测。发现轨迹出现偏差及时调整轨迹,确保井眼沿着设计剖面钻进。5)严格控制下钻速度,每个立柱下放时间不少于30,并且始终保持匀速下放。6)每次开泵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排量逐渐由小到大,避免产生压力激动。7)下钻时按要求打通水眼;出现特殊情况时要加密打通水眼。8)根据马古6及马古7井经验,该区快起钻拔活塞现象比较严重,要加强短起下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必须短起下一次,必要时要进行长起,保证上部井眼畅通;如起钻遇卡,要把钻具下至自由井段循环钻井液,正常后再进行起钻作业,如还不能顺利起出,可采用接方钻杆开泵上提或倒划眼方式起出,不可盲目上提,卡死钻具。6143S3井段(21503300M,防斜、防漏、防喷、防卡)1)钻头选用PDC和HA537。2)预计在23302730M处有油气层,注意搞好井控工作。3)在揭开油气层前对全套井控装置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灵活好用。4)钻井队各班组在揭开油气层前后均要进行一次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要强调质量,认真讲评,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钻进过程中,如发现钻速突然加快、放空、气测值显示异常等情况,要立即停钻进行循环观察。在无异常情况后再确定下步措施。6)揭开油气层后每次起钻前要认真短起下测后效,确定油气上窜速度在安全标准以内方可起钻。7)每次起钻时严格控制好速度,匀速上提,及时灌满泥浆,避免抽吸井喷。8)与综合录井、地质密切配合,适时掌握层位及气测反应的变化情况。同时,做好地层压力的检测与监测工作。9)钻井队住井值班干部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对本班的井控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0)落实坐岗观察,及时发现溢流、抽吸、井涌或井漏现象,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若抽吸,应将钻具下至抽吸井段以下50100M,充分循环调整泥浆再起钻,防止抽吸井喷;若发现溢流,应立即按关井原则进行关井。11)若发现井漏或处理井漏处过程中,均应以防喷为主。6144MZ井段(33003430M,防喷、防漏)1)根据马古6及马古7井的经验,钻头选用和HA617。2)预计该段地层油气显示活跃,防喷工作尤为重要。3)钻进过程中,如发现钻速突然加快、放空、井漏、气侵及油气水显示异常等情况,要立即停钻进行循环观察。在无异常情况后再确定下步措施。4)每次起钻时严格控制好速度,匀速上提,及时灌满泥浆,避免抽吸。5)严格控制下钻速度,每个立柱下放时间不少于30,并且始终保持匀速下放。6)下钻时按要求打通水眼;出现特殊情况时要加密打通水眼。7)每次开泵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排量逐渐由小到大,避免产生压力激动。7三开完钻作业施工71测井作业1)钻完进尺后,循环调整好泥浆性能,保证充分携带岩屑。2)短起下保证井眼畅通,短起井段根据井下情况,必要时要起到套管内,保证井眼畅通。3)测后效,计算油气上窜速度,保证压稳油气层起钻。4)根据测井时间长短做好中途通井准备,连续测井时间超过30小时,必须中途进行通井调整泥浆。5)测井过程中,发现有阻、卡现象应该立即停止测井作业,通井保证井眼顺畅后再进行测井施工。6)测井过程中要坚持做好坐岗观察工作,保证及时发现井下异常现象,特别是及时发现溢流、井涌,以便及时采取必要措施。7)电测完成后,通井处理泥浆,至少循环两周以上,并进行加温试验,确保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为套管顺利下到井底做好准备。72下技术套管作业1)井队在下套管前必须认真检修好地面设备,泥浆泵、震动筛、除砂器、指重表、泵压表、防喷器等地面设备必须灵活好用。2)按照规定检查好井控设备,更换防喷器闸板芯子。套管到井后工程技术员配合地质技术员验收检查、分级排放、丈量、记录、复核并认真通洗。3)认真检查好套管附件包括引鞋、阻流板、浮箍、浮鞋等,在连接套管附件过程中要注意尽量用手带好扣,之后用大钳上紧。连接套管附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坏套管附件。引鞋、阻流板、短套管,悬挂器等下井附件必须由工程技术员亲自装配。4)必须涂抹专用套管丝扣油、严禁用钻具丝扣油代替。5)套管上钻台要戴套管帽子,并平稳、起吊。6)下套管前必须有“下套管批准书“。7)套管螺纹要保持清洁,必须使用标准套管密封脂,使用动力大钳,套管上紧扭矩必须按API标准规定值。8)下套管时要按规定灌好泥浆,按要求置放套管扶正器。9)要控制下放速度,减少激动压力,要有专人坐岗观察井口泥浆的返出情况若下套管时发现泥浆不返或返出量少以及下套管时有遇、遇卡等异常现象时不得继续下套管,必须起出套管,重新通井处理,待井下正常后方可下套固井。10)套管头使用悬挂式,当套管下至倒数第二根时,将套管头卡箍旋流孔打开并卡在倒数第二根套管的母接箍下端,将卡箍座封到套管头内时,将剩余高度丈量准确确保卡箍完全座入套管头内,严禁未按标准进行座封。11)座封完毕后,联入的选取要套管母接箍下台阶高出转盘面30CM50CM即可。12)套管下完后开泵循环泥浆,排量要由小到大,开泵时用一只凡尔,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加大排量,不超过钻进排量的2/3。各次固井方案均按钻井工程设计和甲方的具体要求制定。施工时严格执行固井设计,确保固井质量满足甲方要求。73固井施工1)测井完后及时开固井协作会,开协作会时钻井队要如实讲述井下情况,特别是井下复杂情况(包括井漏、井塌划眼以及井下事故等等)、实时的钻井液性能等。井队必须认真执行固井协作会制度的各项措施。2)套管下到底灌满泥浆后,立即接循环接头开泵循环,排量要由小到大,并且要小排量循环将井底的泥浆循环到地面,之后才能逐渐加大排量直到满足固井施工需要。3)不能提前处理泥浆,要根据安全施工要求保证不发生环空蹩堵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处理好泥浆。4)固井施工前钻井队技术员要认真与固井队技术员和现场指挥校对好数据,包括下井套管数据,设计的前置液量、注水泥量、替量等。5)固井施工过程中,钻井队技术员要认真记录施工过程,包括施工时效、压力变化情况、泥浆返出情况等。6)正常碰压后要检查阻流板情况,如果阻流办不好用采用别压候凝必须要由专人观察井口压力情况,发现压力过高要组织放压。7)测声幅时间要根据固井公司要求。测声幅时关注质量情况,如果测声幅时遇阻,要及时请示要管部门,同时争取先测量遇阻以上井段的质量。8)固井结束后将封井器拆卸提起,将套管头内的卡箍旋流孔螺丝上紧后并按要求进行试压。8四开钻进(44884800M)81技术套管固完后,候凝24小时方可拆卸井口,安装防喷器。防喷器的安装、调试与试压,钻井队配合、钻具公司井控车间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全套井口装置安装就绪后,先测技套声放后进行试压。试压按设计要求进行,试压结果经现场监督、钻具公司调试人员、平台经理(工程师)及项目组人员四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四次开钻。82四开自由井段简化钻具,其钻具组合为2159MM165MM钻铤18根165MM箭形回压凡尔1个127MM加重钻杆15根127MM钻杆旋塞。83四开后要做地层承压试验。84加强钻具管理。对到井钻具进行认真检查,排列整齐,准确丈量各种尺寸,入井钻具必须保证丝扣干净,对所有下井工具、接头,必须绘制草图,记录清楚。85使用优质钻具丝扣油,钻具下井时,必须均匀涂好丝扣油,按规定的扭矩进行紧扣(对于新扣必须先磨扣)。86钻具在井下工作时,必须随时注意悬重、泵压和扭矩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起钻检查,严防发生钻具事故。87入井钻头要合理使用,并根据进尺、钻时及井下扭矩大小合理确定,严防超期使用而发生掉牙轮事故或提早起出钻头造成浪费。88所有入井钻具及工具要按规定定时探伤,有问题及时更换。89四开小井眼施工,要控制起钻速度,匀速上提,及时灌满泥浆,防止抽吸井喷。810全井落实坐岗观察,若发现溢流,应立即按关井原则进行关井。811钻井队住井值班干部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对本班的井控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9完井作业施工91完钻前的最后1只钻头,适当放大钻头水眼,泵压控制在1820MPA范围内。92起钻前测后效,确定油气上窜速度,保证安全测井。93测井时,每组曲线的总时间不超过36小时通一次井。94测井时应严格执行各项井控制度,尤其是落实坐岗观察制度。套管送井后,工程技术员配合地质技术员验收检查、分级排放、丈量、记录、复核,并对附件绘制简图。公司项目组负责对下套管过程的监督。95完井作业过程中,要与泥浆公司、测井公司、固井公司相互配合好。10尾管完井作业101使用德州生产的DYXA7“X5“尾管悬挂器;102通井,循环泥浆,振动筛面无沉砂,再配稠塞5M清洗井眼,替出稠塞,继续循环,直至井底清洁;103起钻,使钻具进入技术套管,反复在大井眼井段活动钻具,不少于一小时;104再下钻到底,无沉砂,起钻。否则,重复进行上述操作;105尾管准备,使用小于尾管内径3MM通径规通套管;106下完尾管,下钻杆时,每一柱钻杆使用专用钻杆通径规通过,才能下井;每柱灌泥浆,每10柱灌满;107第一根尾管的做法引鞋做成起子形状,堵死;5M以上,不同方向开35MM3个循流孔;108尾管下到井底,灌满泥浆,一个凡尔开泵,循环排出环空泥浆,泵压正常、稳定,再开两个凡尔循环(是否开三个凡尔由现场定);109先倒开尾管悬挂器,配合固尾管人员;水泥浆注入完,卸开方钻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