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省道s229保通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省道s229保通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省道s229保通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省道s229保通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省道s229保通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省道S229保通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4日修订实施)(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四)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六)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3月1日起施行)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七)路政管理规定(2003年4月1日实施)(八)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九)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十一)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第14737号)(十二)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二、编制原则(一)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二)对现场安全管理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三)有效的控制我标段的工程安全,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使本项目的安全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达到任务清晰、程序合理。三、编制目的为了规范S229省道古丈互通C匝道桥工程的过程施工,确保S229省道的畅通和安全通行,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员工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特制订本专项施工方案。四、安全目标(一)无较大安全责任事故。(二)无重大安全隐患。(三)工程项目零死亡,无重伤事故发生。五、适用范围本专项方案适用于古丈互通C匝道桥下方S229省道的防护工程。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情况简介本标段的古丈互通C匝道桥横跨(第九跨)省道S229公路,与省道交叉的省道桩号为K66650,省道为双向两车道,标准宽为9M,为永顺通往吉首的唯一道路,车流量较大,与本桥主线夹角为60度左右。由于S229省道交通量非常大,又无交通分流走向,交通疏散分流困难,为保障施工安全和车辆通行顺畅、安全,计划在现有的S229省道设置两车道通行门洞,以最大限度的保证S229省道交通畅通。为了满足交通和施工需要,S229省道预留门洞净空截面尺寸10M55M,限高架限高50M。并在外侧设置1M宽的人行通道(人行通道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在左侧或者右侧)。该桥横跨S229省道上方,施工过程中,尤其在T梁安装及桥面系施工时对公路的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有很大影响,本专项方案的首要目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确保S299公路的正常通行。对通行有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如下1、T梁安装该处T梁安装在S229公路正上方,施工时可能对通行造成较大影响;2、桥面系现浇施工该处桥面系钢筋连接、模板安拆、砼现浇施工过程中,对车辆通行有很大的影响;3、桥面系防护工程施工护栏钢筋连接、模板安拆、砼现浇施工过程中,对车辆通行有很大的影响;4架桥机过孔架桥机首次过孔时在S229公路正上方,施工时可能对通行造成较大影响;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处理措施1、因S229为张家界至凤凰唯一的旅游通道,车流量大,安全标准高,因此不能改路、封路,必须做防护棚。三、我项目提出如下处理措施1、在S229省道上做防护棚,长约19米;(按照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附录A规定,本桥桥宽9M,桥面距离S229省道路面高约为25M,故自由坠落的防护半径R5M,防护棚长度9M5M5M);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基础,钢筋主筋采用25钢筋,其中钢筋深入地面50CM,深入砼基础50CM,砼断面尺寸为07X05M;立柱采用160壁厚09CM的钢管,立柱纵向每隔3M一根,设置两排,并在各立柱间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规格为14B槽钢,用密目网围挡;立柱顶面采用I22B工字钢做横向横梁,间距为30M;横梁上再搭设10B槽钢纵梁,间距为08M;安全棚顶部铺设一层5CM厚竹胶板、一层竹跳板,中间搭设高60CM的钢管架使竹胶板和竹跳板隔开(上层为竹跳板、下层为竹胶板),钢管架的高度为06M,间距纵向和横向均为15M。保证在T梁安装和桥面系施工过程中,工具、钢筋头、材料、石渣等杂物不会掉落至公路上砸到过往车辆;安全棚净高确保55M,下方车辆安全行车通道,净宽为原公路宽度。安全棚的立柱、砼基础采用反光材料包裹或涂反光漆,并在公路两侧设置反光道钉2排,保证车辆的夜间通行。反光道钉设置时应在公路两侧预留50CM,提醒夜间过往车辆小心行车。2、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对防护棚顶部进行清理,并定期检查维护,做好各种交通指示标志。第三章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根据T梁安装和桥面系现浇施工的特点结合S229省道行车现状,施工中容易发生影响S229省道行车安全的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主要有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31危险源评价311支架坍塌因支架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搭设不按要求进行,或施工荷载超出设计值,造成支架坍塌,对车辆、行人或机械设备造成伤害或损害。312高处坠物在搭设支架或桥面系现浇施工时安装模板、焊接钢筋、砼浇注等高处作业时,物品坠落或人员坠落,而造成车辆损坏、道路损坏、人体伤害,或机械设备损害。313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喷溅等物体造成行车安全事故。314机械作害机械(砼罐车、吊车、装载机等)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对道路行车及人身造成伤害或机械损害。315触电用电设备未能良好接地、或保护设施失效、或违规施工电气设备、或距离高压线路太近等原因对过往车辆及人身造成伤害。32安全措施1)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应针对各种危险源制定出安全防控措施。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堆积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2)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安全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被交底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交底人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落实和执行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杜绝事故的发生。3)支架搭设安全措施(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随意向下抛掷各种工具、物料。(2)高空作业必须设置安全设施,如作业平台的走道板,安全网,护栏,井子爬墙等,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可靠。(3)施工中模板的扣件螺栓必须上平拧牢,特别是对接扣件的质量及螺栓必须全包牢固可靠,并应由专人检查使用质量。(4)夜间或恶劣天气(遇有5级以上风力)不得进行防护棚支架搭设工作。(5)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4)钢筋、模板、砼施工安全措施(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应有防止坠落的防护措施,严禁随意向下抛掷各种工具、物料。(2)钢筋在加工场加工,现场进行钢筋绑扎,作业人员严格按照钢筋操作规程实施。(3)高空作业必须设置安全设施,如作业平台的走道板,安全网,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可靠。(4)砼浇注施工大部分人员集中在作业平台上,作业面必须由足够的空间,便于施工人员的位置转换及工具、用具摆放。(5)为防止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在其周围边沿10M范围设置安全警戒线,并设置警未标志。5)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2)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3)进场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4)对于吊装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5)起重和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网、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6)触电安全措施(1)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增加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作业水平。(2)使用移动式用电设备(如振动器、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操作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一切用电设备必须按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控制保护的原则安装施工机具,严禁止一闸或一漏电开关控制或保护多台用电设备。(4)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5)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销,现场停止作业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7)施工现场防火措施,避免火情危及S229省道(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2)施工现场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配备足够够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应单独保管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33、安全管理措施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应部门组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机械操作手上岗前,要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有禁忌病症的人员,不准从事机械操作工作。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作业。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于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严禁在行走机械的前后休息(包括乘凉、午睡),行走前应检查周围情况,确认无障碍时鸣笛操作。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控制闲杂人员进入工地。进入工地施工人员,佩带安全帽等安全保护装置。需注意交通安全,在架桥机首次过孔,每次安装T梁就位时,一定要对S229省道进行交通管制,封闭交通,禁止继续通行,待架桥机过完孔,及T梁安装就位以后方可放行交通。第四章安全防护棚工程相关验算一、面板受力1、竹胶板只受自重,可视为均布荷载,此时取单位宽度的竹胶板作为研究对象,则QGH1051001000525N/M(取05)由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775附表220得板中弯矩MX100246QL20024625325535NMMY100156QL2001562532351NM2、考虑集中荷载,取F10N板中弯矩由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776附表221得MX20083F008310083NMMY2016F0161016NM板中挠度F000236QL4/192300002362534/19230025MM,板中应力XMXH/2/1/1230005321MPAYMYH/2/1/1230005321MPA总应力21MPA210MPA,满足要求。二、纵梁受力纵梁采用I16工字钢,截面惯性矩I1130108M4,W141106M3均布荷载Q1235N/M跨中弯矩M1/8QL21/81235321390NM应力M/W1390/14110610MPA210MPA,满足要求;挠度F5QL4/384EI5123534/384211051061130108055MM挠度F055MML/6005MM,满足要求。受弯构件挠度允许值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件APA128四、钢立柱受力FMFXFV钢立柱受力图钢立柱的截面抵抗矩I100491(D4D4)0049101640142412215108M4工字钢横梁截面抵抗矩I23570108M4,则I1/I2034取I2K,则I1034K,取钢立柱H525M。则FV05F18525N,FX031F1149N,M013FL2529NM立柱弯曲应力M/W18525PA立柱压应力1FV/S118525/314/401620142204MPA立柱剪应力FX/S11149/314/4016201422027MPA混凝土应力2FV/S218525/0505000741MPA式中S1、S2分别为钢立柱截面积、预埋钢板面积。钢管立柱所受压应力为04MPA200MPA,基础处剪应力为027MPA85MPA,弯曲应力为123MPA210MPA混凝土压应力为000741MPA175MPA,均满足要求。当钢立柱高为5M时,刚度增大,受力性能优于高为525M时,故钢立柱高为5M满足施工要求。经以上计算,当采用160壁厚9MM钢立柱高5M,间距3M横向梁跨度11M,间隔3M纵向梁跨度3M,间隔08M时能满足施工需要。第五章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施工安全组织机构组长项目经理汪磊电话副组长总工程师李志锋电话安全副经理李金伟电话成员安质部白少贤电话工程部贺鹏磊电话协调办公室王岩飞电话物资部苗福宽电话项目部值班电工期间安全领导小组轮流值班表序号值班领导组员值班电话备注1汪磊张云期一2唐晓阳苗福期二3张涛陈维期三4李金伟白少期四5张宪武马晓期五6刘生岩贺鹏期六7胡艳玲王岩期日项目经理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领导下,实施本桥安全管理目标,确保本桥工程施工安全,对本桥工程的安全负责,是本桥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及资源的配置,主持安全会议,布置安全工作。支持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行使安全监督、检查和督促工作的开展及对违纪行为行使按章处罚,并组织对各级人员安全管理的业绩考核,实施奖罚。项目副经理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织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常督促、检查。协调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操作现场工作环境不影响施工安全,组织安全设施的验收、协助上级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检查和督促,负责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施及设备的采购计划的审核。处理一般工伤事故协助处理重大工伤、机械事故,处理事故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防止再发生。项目总工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负责对安全难度系数大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优化。组织编制相应的安全保证计划,并组织内部评审通过后督促实施。确定危险部位和过程,对风险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论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工程部负责的安全体系要素进行监控,落实改进措施。项目部工程部对本桥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并在现场从技术角度对安全进行监控。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针对事故原因,从技术方面提出防范措施并落实。项目部安质部对本桥现场安全关键环节把关、指导,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现场施工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作业,现场发现问题责成限期整改。有针对性分析解决本桥安全工作存在问题。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规及本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若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通知项目经理,配合上级和相关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做好相关原始记录,接受上级和相关部门的调查。本桥作业队须执行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负责对本队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劳动纪律教育,配合项目部做好新工人的岗前培训,保证队员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安全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作业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项目部各种安全信息台帐。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责成施工队立即整改,参加项目部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意见和防范措施。现场作业人员应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生产设备、防护设施,保持作业场所清洁。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制止他人作业,发现危急征兆应主动采取措施。当人力无法抗拒时,可先撤离岗位,并向负责人报告。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抢救,保护现场,并如实向负责人报告。2、目标任务、目标确保交通秩序正常有序通畅运行的情况下,施工任务安全顺利完成。、任务、24小时不间断掌握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动态,协调现场施工1与交通关系,指挥车辆顺利通行。、定期检查各项安全制度及安全设施情况,组织进行安全应2急演练,确保安全专项方案的切实落实。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了解情况后,10分钟内必须3通过电话上报事故现场情况;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上报重要信息,便于掌握事态发展状况;3、交通疏导保畅方案、信息宣传做好施工信息发布、宣传和其他预备工作。在施工段前两个十字路口埋设施工公告牌,提醒行驶车辆遵照公告内容通行;进入施工区域1000米范围内设置多处安全警示及限速限高限宽标志,制作数条提示横幅,在来车方向沿防护棚支架悬挂;提示驾驶人员车辆通过施工路段时,谨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在施工路段,适当设置交通警示禁令标志,以利于交通疏导。、人员和施工监管车辆的安排施工采取24小时连续作业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能够安全畅通顺利进行,由对施工区域1000米范围内进行的交通监管,配备专门的安全指挥分流人员及清障车辆,以保证跨S229省道古丈互通立交C匝道桥施工顺利完成。、交通疏导设施的准备情况开工前配备安全警示标志牌、塑料水马、彩色反光条辅助使用,频闪灯、对讲机以满足施工需要。、与路政监管部门积极配合与路政执法部门积极配合,提高道路的监控力度,为施工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施工路段发生交通堵塞时,在第一时间通知河古丈县公路管理段路政大队,实行交通管制,立即采取临时通行、变道通行、车辆分流等疏导措施,在路政、交警部门迅速勘验现场后、协助牵引排障,清理现场,尽快恢复道路交通。、安全防护及交通疏导方案1、桥梁垮线施工部分现场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体施工调度,所有人员施工机械不得进入S229省道,设备按指定的进出场及施工位置就位,施工完立即撤离到远离国道的安全位置停放。高空作业操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就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完工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现场不得乱放的机具,减少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T梁安装、钢筋焊接、模板安拆及混凝土浇筑时交通疏导员分班指挥交通,上班时穿反光马甲佩戴袖章,装备指挥旗和对讲机,按交通知识牌和交警部门批准的疏导方案指挥车辆行使,确保施工安全。2防护棚支架的搭设。T梁安装和桥面系现浇施工时在现有S229省道左右幅各搭设两个行车门洞,确保施工及现有S229省道安全畅通,门洞横向净宽105M,净高55M,限高50M,门洞横桥向长19M,即左右幅桥面宽度各向外侧延伸5米。在单侧道路距门洞来车方向100M处设置限高50M的限高架,限高架采用宽度和门洞一致的框架钢结构,并涂上荧光漆,防止有超限高车辆通过撞上门洞,并设置红色交通警示灯,在来车方向的限高架立柱和门洞立柱上粘贴红白相间反光膜,安放上防撞护锥。用荧光漆在限高架和门洞四周绘制交通警示标志,来往车辆在限高架和门洞范围内只准直线通行,不得绕转到其他门洞通行,两侧门洞上方支架设置防护网,防止施工物体坠落砸伤过往车辆。施工通告牌的设置。在S229省道距施工路段两端各1000米、500米、200米、50米处位置设置施工通告牌,通告施工限行,提示限行车辆减速慢行。防护棚施工期间对S229省道采取半封闭半通行措施,封闭道路采用水马和反光立杆疏导交通,防护棚施工完毕后,各种防护指示措施到位后,立即恢复S229省道通行。防护棚顶部平铺一层钢板,用来阻挡在T梁安装和桥面系施工期间下落的杂物,保障S229省道通行车辆安全。同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禁止往门洞下方抛弃杂物。3、T梁安装和桥面系施工。在T梁安装和桥面系施工期间,防护棚进出口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采用硬质塑料水码,两头各50米。交通疏导员分班全天侯指挥交通,上班时穿反光马甲佩戴袖章,装备指挥旗和对讲机,按交通知识牌和交警部门批准的疏导方案指挥车辆行使。建立与交警部门联系的直通道,即时反映现场交通情况。当遇到严重堵车时,及时请交警到现场指挥并按应急方案进行分流。根据工程分段情况,施工布置情况,施工现场合理地安排进出车道,工程车严格按指示和指挥行使,礼让其他车辆。在架桥机过孔和T梁安装过程中(T梁安装就位前),要对S229省道进行暂时的截流,待在架桥机过完孔后或者T梁安装就位后,方可恢复交通。4防护棚支架的拆除。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支架,并恢复原有路面原貌。拆除门洞时交通的疏导采取与门洞搭设时相同的措施。、交通疏导维护措施积极与当地各级路政及公安交警部门配合,在规定位置与本工程各通道与地方道路交汇处和入口设置施工围蔽和交通标志牌,指示过往行人、车辆通行,各通道入口处夜间设置警示灯。在与附近道路相交位置局部设置施工围蔽,防止车辆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护栏上及施工区前来车方向设置反光警示标志及警示灯,以策安全。设多名专职维持交通人员,在施工期间值班,指挥现场车辆通行,保证临时交通通道顺畅。施工材料堆放及机械设备的停放一律在施工范围内,不占用行车通道,确保车辆顺利通过,不阻塞交通。科学安排工地的车辆出入工地。安排工地的运输车辆尽量在晚上交通低峰期出入工地。在施工范围的路口处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引导车辆顺利通行,交通标志所用材料采用当地交通设施标志指定用材。交通疏解员分班全天候指挥交通。施工期间,我部成立疏导小组,设组长1名,由项目部安全副经理担任,副组长1名,由安质部长担任,组员8人,包括工程部和安质部成员,负责指导道路交通分流和路面施工人员安全作业,在封闭道路的情况下,道路封闭段每端至少配备2名工人维持交通,另4人作为机动力量处置突发事件。交通疏解小组每天由组长根据项目总工的进度安排布置交通组织方案,副组长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交通组织落实、管理、巡查。发现有阻碍交通的障碍物或道路损坏时,及时进行清理或维修。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项目经理部并与交警部门沟通解决。加强与当地政府、路政、交通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与联系,接受指导,取得支持,争取把国道通车和立交工程施工的干扰降到最低程度。、夜间施工保畅措施在S229省道路面施工的人员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背心,桥上、桥下施工人员统一戴安全帽。另外现场施工所用的施工车辆需有统一标识且具有反光效果以便夜间施工人员醒目易于辨认。夜间进行施工时,设置照明用的白光灯,照明设备满足作业要求,并覆盖整个工作区域。夜间作业的作业控制区布置必须设置施工警告灯号,所设置的交通标志必须具有反光功能。作业期间和结束后应派专人看护照明设施。前后方各50M处的频闪灯在夜间保持正常开启,并安排现场安全员夜间巡逻设备标志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交通车辆运行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立即上报。两侧门洞外侧处均有值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并配备举手旗和萤光棒,必要时用来指挥通行车辆的正常运行。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本标工程与既有公路相交,对既有公路行车干扰较大,对施工运输机械车辆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维护既有公路的正常运营。拟采取措施如下1、严格执行公路交通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2、与交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申请设置交通标志,关键部位夜间设指示灯,并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影响交通的障碍,确保S229省道的安全和畅通。3、对交通分流通道要经常加强养护,特别是雨季、汛期要派专人检查和养护。4、为保证行车及施工现场生产人员的安全与方便,设置提供照明、警卫、护栏、警告标志等安全防护措施。5、安全培训教育。在开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交通安全法、施工管理规定和跨S229省道安全施工注意事项等相关业务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模板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电工、电焊工等)的培训,由安质部门与当地劳动部门联系并组织实施。现场各种机械设备驾驶员及操作员的培训由物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从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并建立特殊工种培训台帐。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统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明确S229省道跨线施工安全操作要点,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6、安全检查与整改项目部安质部对各工点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四种检查方式。专业检查时,以各主管部门为主,组织有关单位参加。、日常检查,主要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旁站人员每日的巡查为主,日常安全日志为主要记录方式;、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主要包括节日检查,日常定期检查为主。节日检查主要是清明、五一等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对保卫、安全、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等进行检查。节后对所使用设备,用电设备运转状况的检查。日常定期检查主要以项目经理或安全副经理牵头协同安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周检、旬检、月检为主。、定期、不定期对现场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更换。、不定期检查主要以日常抽查为主,依照综合性安全质量检查表进行检查。7、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根据制定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结合本经理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实施细则。对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法令,遵守劳动纪律,按安全法规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全面关照所有有权留在现场上的人员的安全,保护其管辖范围内的现场和未完工的和建设单位尚未占用的工程处于有条不紊和良好的状态。对维护生产、生活次序,维护社会治安有显著功绩的班组和个人分别给予奖励;反之,给予处罚,以保证生产、生活有序的进行,确保生产安全。8、安全施工控制要点1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就地浇筑时,应先搭设好脚手架、作业平台、护栏及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2作业前,对机具设备及其拼装状态、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主要机具应经过试运转。施工工艺及技术复杂的工程,对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细则等,应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3采用混凝土罐车或各种吊机提吊翻斗运送混凝土,不得超载、超速,停稳后方可翻转卸料或启斗放料。严禁在未停稳前,翻斗或启斗。翻斗车行驶时,斗内不得载人;4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对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的浇筑顺序,应严格按设计和有关规定办理;5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支架和模板,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支架、模板拆除,应按设计和施工的有关规定的拆除程序进行;第七章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1、防排水集水与排水施工期间,施工场地的排水应保持良好状态,排水区内应修建足够的临时排水沟渠,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通,在排水区内应避免积水或冲蚀,杜绝施工用水流向国道。2、废渣处理废渣的堆积和废弃不应影响排灌系统与排灌设施。每日对施工区段内S229省道进行清扫,由专门的运渣车将废渣运出现场,运渣车不得进入国道,避免影响车辆通行。3、水污染的防治工程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应排放进入S229省道两侧、农田、耕地、供饮用的水源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得直接排入S229省道附近造成污染。施工的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或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不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出,以免污染公路。应注意对加强对省道路基的保护,防止路基被雨水或其它地面水冲刷,影响S229省道安全。4、尘土的防治在全部施工期间,应对施工场地洒水使尘土飞扬减到最低程度。保持施工区段内S229省道现场清洁。容易起尘的细料和松散材料应予以覆盖或适当地洒水喷湿。当土方和砂石等材料需经居民区运输时,采取措施防止材料沿途撒漏,并加盖帆布防止扬尘,确保S229省道不受污染。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场、大型轧石机场等的投料器均应有防尘设备,降低对S229省道的环境污染。第八章应急预案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汪磊副组长李志锋张涛李金伟组员唐晓阳、尚晓辉、刘生岩、胡艳玲、白少贤、苗福宽、贺鹏磊、敬晓辉、冯亚丽、张云山、陈维军、王岩飞下设事故通信组、事故抢险组、现场保护组、现场救护组、事故善后组、方案处理组,其组织机构见下图事故通信组唐晓阳任组长,刘生岩任副组长,成员由财务部成员组成。事故抢险组李金伟任组长,白少贤任副组长,成员由安质部成员组成。3后勤保障组张涛任组长,苗福宽任副组长,成员由物资部成员组成。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事故抢险组安质部后勤保障组物资部现场救护组综合办事故善后组经营部方案处理组工程部事故通信组财务部4现场救护组尚晓辉任组长,张云山任副组长,成员由综合办成员组成。5事故善后工作组胡艳玲任组长,敬晓辉任副组长,成员由经营部成员组成。6方案处理组李志锋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