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 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859 2 2001 457:1997 2001 - 05 - 29 发布 2001 - 11 - 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土方机械 轮胎式机器转向尺寸的测定 of of 8592 2001 前 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 457:1997 土方机械 轮胎式机器转向尺寸的测定 是对8592 1988 土方机械 轮式车辆转向尺寸的测定 的修订 本标准与 8592 1988 相比 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将标题中的 轮式车辆 更改为 轮胎式机器 为术语添加了英文对应词 删除了土方机械行驶于公路上时的加载特殊要求 增加了滑移转向尺寸的规定 本标准与 457:1997 土方机械 轮胎式机器转向尺寸的测定 相比 主要技术内容没有改变 仅在引用标准中 引用转化的相关标准内容略有变动 主要改变如下 引用的 8498 1999 土方机械 基本类型术语 标准为等效采用 1651997 土方机械 基本类型 术语 在转化为我国标准时 将 165 中引用的 0261:1994 土方机械 产品识别数码系统 标准内容删除了 在实际使用和理解本标准时不会受影响 引用的 14781 1993 土方机械 轮式机械的转向能力 为等效采用 010:1992 土方机械 轮式机械的转向能力 在转化为我国标准时 将 010 中引用的014:1986 土方机械 行驶速度的测定 内容删除 虽对本标准的实际使用和理解不受影响 但没有明文统一 行驶速度 的确定方法 引用的 7690 1995 工程机械 尺寸和性能的单位与测量精度 为等效采用248:1992 土方机械 尺寸和性能的单位与测量精度 在转化为我国标准时 根据国情 增加了引用 100 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和 8170 1987 数值修约规则 标准的内容 使 7690 标准比 248 国际标准的内容略有增补 对本标准的实际使用和理解不会受影响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代替 8592 1988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参加起草单位 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工程机械厂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蔚苹 林建荣 刘艳芳 吴润才 杨耀锡 8592 2001 言 际标准化组织 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 员国 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国际标准的制订一般由 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技术委员会根据其专业主题而设立 各成员国对此主题感兴趣 均有权加入技术委员会 与 联系的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 在所有电工技术标准化活动中 国际电工委员会 密合作 由各技术委员会制订国际标准草案均应由各成员国投票通过 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须获得参加投票成员国至少 75%的赞成票 国际标准 457 由 C 127 土方机械 技术委员会 关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 分委员会制订 本标准是技术修订后的第二版 注销和代替第一版 457:1983 001准 200101 实施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土方机械 轮胎式机器转向尺寸的测定 of of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有工作装置和附属装置的轮胎式土方机械在水平地面上进行转弯时 所形成的转弯直径 转弯半径 机器通过直径 外侧和内侧轮胎通过直径等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可转向的轮胎式土方机械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8498 1999 土方机械 基本类型术语 165:1997 14781 1993 土方机械 轮式机械的转向能力 (010:1992) 7690 1995 工程机械 尺寸和性能的单位测量精度 ( 248:1992)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 8498 中的定义 转向中心 围绕该点以恒定半径进行转向 见图 1 转弯直径 在第 7 章所叙述的试验条件下 当机器进行最大偏转的转弯时 其轮胎中心 划出最大圆的车轮 与试验场地表面接触所形成的圆形轨迹的直径 或对于滑移转向装载机由计算得其直径 见图 1 转弯半径 转弯直径的二分之一 如 义 见图 1 机器通过直径 在第 7 章所叙述的试验条件下 当机器进行最大偏转的转弯时 机器及其工作装置和附属装置的凸出 的最外点所形成的最小圆的直径 或对于滑移转向装载机由计算得其直径 见图 1 注 如机器通过直径受所配备的工作装置和附属装置影响时 其应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外侧和内侧轮胎通过直径 在第 7 章所叙述的试验条件下 当机器进行最大偏转的转弯时 最外侧车轮的垂直直径 8592 2001 457:1997 代替 8592 1988 8592 2001 2处轮胎承载 较低的 部位的最外点及最内侧车轮同样的最内点 所形成的轨迹圆的直径 见图 1 和图 2 机器的承载见第 6 章 不停车 180 转弯宽度 80 器不停车进行 180 转弯时 轮胎通过所需要的最小道路宽度(见图 3) 4 试验场地 试验场地应为压实或铺砌的地面 该地面使轮胎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能清晰显示轮胎压痕 且不因机器转弯而受到破坏 试验场地表面应平坦 各向坡度不大于 3% 试验场地的大小应能满足试验机器进行特定的试验 5 试验设备 应配备下列设备或其相当的设备 卷尺 读数精确到 1度大于所测量的直径 或半径 铅垂线 用于测量通过直径 或半径 踏板力测量装置 用于完成试验的需要 6 试验前的准备 机器轮距具有可调时 轮距应进行测量和记录 轮胎压力应调到机器制造厂推荐的压力 如果制造厂按不同路面条件规定了多种压力或充填物 则以硬路面为使用条件 轮胎尺寸和使用压力应记录 要试验的机器应安装好工作装置和附属装置 并处于操作状态 记录安装的工作装置及其位置 可动作的工作装置应处于推荐的运输状态 承受载荷的工作装置应符合 规定的满载或空载 见 14781 自行式铲运机和自卸车为制造厂的额定最大总质量和桥荷分配 包括制造厂认可的工作装置和附属装置 一个 75司机及加满燃油箱的最重组合质量 轮胎式装载机 轮胎式推土机 挖掘机和平地机为制造厂的空载机器质量 包括制造厂认可的在转向桥产生最大载荷的工作装置和附属装置 一个 75司机及加满燃油箱的最重组合质量 所有与转向能力有关的零部件参数应在制造厂的规范内 例如 轮胎尺寸和压力液体压力和流量 报警装置动作点等 7 试验程序 单位和公差见 7690 轮胎和铰接转向的右转弯 8592 2001 机器以可能的低速向前行驶 把转向控制元件 如方向盘 向右转至极限位置并保持住 直至机器作出最小直径 不改变转向控制元件的右转向位置 机器以可能的低速继续前进 在整个转向过程中可有规律的短暂停车 在适当的停车位用铅锤投影到试验场地上 做出适当的标记 按需要进行以下投影 a) 在最外侧车轮的垂直直径上 轮胎承载 较低的 部位的最外点 应用该点确定外侧轮胎的通过直径 注 当被测车轮明显外倾时 要注意外延部分的适当测量 而且在最外车轮的垂直直径上从轮胎的上部向下投影来确定外侧轮胎通过直径或半径 b) 在最内侧车轮的垂直直径上 轮胎的承载 较低的 部位的最内点 应用该点确定外侧轮胎的通过直径 注 此外 应考虑到任何向内倾的车轮情况 c) 最外点 即机器及其工作装置最大圆所描述的点 应用该点测定机器通过直径 外侧轮胎通过直径应在该圆周上取不少于近似于等距的三点来测量 应计算和记录三个或更多个测点的平均值 其减去最外侧轮胎宽度 测量的轮胎承载截面 的算出直径应记录为转弯直径 右转 或选择另一种方法 将算出的直径二等分 记录为转弯半径 右转 内侧轮胎通过直径应在其圆周上取不少于近似于等距的三点来测量 应计算和记录三个或更多个测点的平均值 机器通过圆的直径应在其圆周上取不少于近似于等距的三点来测量 应计算和记录三个或更多个测点的平均值 机器通过直径也能以轮胎通过直径加上两倍机器通过直径的投影点与外侧轮胎通过圆的径向距离来测定 作为以上直径测量的替代方法 可采用近于等距的三点之间的距离 用图 4 所示的关系式计算确定 不停车向右 180 转弯宽度(见图 3)的测试步骤如下 a) 机器机身应处于直线状态 铰接不偏转或机器处于非转向状态 在机器左侧划出一条与机器中心线平行的直线 b) 在静止状态下将方向盘向右转到极限位置 然后机器保持该转向位置向前开动 在完成 270 转弯角度的过程中 有规律地间断停车 按 出轮胎通过圆 在转弯开始时 应由最接近 a)中所述直线的轮胎来标记轮胎通过圆 c) 测量从 a)所述的直线到轮胎通过圆近点和远点的垂直距离 其测量的两者之差应为不停车向右 180 转弯宽度 转弯直径也可采用具有同等精度的其它任何方法进行测定 每次试验应进行三次 得到的转弯直径平均值应记录在试验结果中 轮胎和铰接转向的左转弯 把机器的转向控制元件 如方向盘 向左转至极限位置并保持住 8592 2001 4重复 述的试验程序 并记录试验结果 滑移转向 转向中心 转弯直径 机器的通过直径和外侧轮胎的通过直径根据机器图样计算而确定见图 1 定义不适用 8 用于无方向盘靠左和右制动器转向机器的附加可选试验程序 内部没有配置方向盘时 在制动踏板上施加 450N 作用力 或作用力小于 450N 时 必须锁紧车轮 的状态下 重复第 7 章所述的试验程序 应在测得的结果上记录 使用制动器 第 7 章所述试验程序的试验结果中也应记录 不使用制动器 9 试验结果 在试验报告中应记录以下内容 a) 制造厂名称 b) 机器型式 c) 型号 编号 d) 配备的工作装置及其位置 e) 轮胎尺寸 前左 前右 后左 后右 f) 轮胎压力 前左 前右 后左 后右 g) 各轴轮距 m h) 外侧轮胎通过直径 m 1) 不使用制动器右转向 2) 不使用制动器左转向 而应用时 3) 使用制动器右转向 4) 使用制动器左转向 i) 内侧轮胎通过直径 m 1) 不使用制动器右转向 2) 不使用制动器左转向 而应用时 3) 使用制动器右转向 4) 使用制动器左转向 j) 转弯直径 m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工程档案资料集中管理措施
- 小学普通话节庆活动推广计划
- 网球培训机构教学计划
-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小学乒乓球社团多样化训练计划
- 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部创新激励计划
- 金融行业风险资源配备计划
- 肿瘤科输血流程与规范管理
- 综艺节目脚本策划书范文
- 拆除施工尘土污染防治文明措施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政治考察表
- (正式版)CB∕T 4549-2024 船舶行业企业加油-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广州大剧院建筑分析课件
- 公司扣款单据模板
- 文献检索与阅读方法课件
- 髂内动脉解剖特点PPT
- 螺旋桨加工与安装工艺
- 校长竞聘试题
- LED显示屏合同范本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方法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