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初稿最终_第1页
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初稿最终_第2页
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初稿最终_第3页
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初稿最终_第4页
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初稿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试行)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二一七年五月1前言本规程是根据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林州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由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结合林州市的特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参考国内一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和RISNTG011201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导则等技术标准,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对项目工作的内容、流程、作业方法、技术标准、精度指标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是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本规程作为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不但适用于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化建设系统项目的实施,而且适用于今后的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及动态更新工作。本规程共分9章,包括总则、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测量、管线图编绘及数据处理、成果检查和验收、管线数据建库与系统建设、管线动态管理、工程监理和附则等内容。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协作。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力求使本书内容完整准确,但由于专业知识所限和时间经验不足,难免存在不足和不妥之处,请有关专家及同行批评指正。编写单位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1总则411一般规定412精度要求613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72地下管线探查1021一般规定1022实地调查1323仪器探查153地下管线测量1831一般规定1832控制测量1933地下管线测量2034带状地形图测量2035道路中心线采集2136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224管线图编绘及数据处理2341一般规定2342综合地下管线图编绘2443专业地下管线图编绘2644地下管线成果表编制2645机助成图与数据处理275成果检查和验收2851一般规定2852作业单位检查2853质量检验2954监理单位检查3155验收3156成果提交336数据建库与系统建设3461一般规定3462管线信息分类与编码3563系统基本功能35364建立信息系统及管线数据库3665数据管理397地下管线动态管理4171一般规定4172管线竣工测量4173竣工测量成果表编制4374数据更新438工程监理4581一般规定4582探查作业监理4683测绘作业监理4784数据成果监理489附则49附录A地下管线图例50附录B地下管线的代号和颜色51附录C林州市地下管线图样图52附录C01林州市综合地下管线图52附录C02林州市给水专业管线图53附录D地下管线图注记标准54附录E管线符号样式与代码55附录F地下管线成果表65附录G地下管线探查表65附录H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67附录I管线特征、附属物、材质69附录J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成果表7141总则11一般规定111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保证。为了查明地下管线状况,实现管线信息数字化管理,统一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数据处理、资料编制和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程。112林州市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管理系统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本规程未做规定的参照现行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导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13本规程所定义的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管道(沟、廊)和线缆,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热力、工业等管道(沟、廊)或线缆及其附属设施。114地下管线探测任务包括市政公用管线探测、住宅小区管线探测、施工场地管线探测、专业管线探测和管线竣工测量。115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或高程)、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埋设时间和权属单位,编绘计算机数据成果文件和综合地下管线图、专业地下管线图,并建立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和管线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116本规程定义的地下管线探测范围主要包括林州市主城区及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以及部分沿河地带的地下管线和经过城区内的长输管线,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通道和其他公共区域,管线的分类代码参见附录B。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工厂、院校、庭院内部的管线不查,正在成片改造的旧街区或待开发的小区内部不查,但穿越上述区域的主干管线须查清管线连接关系,并标注有关说明。5管线探测区域内带状地形图应进行修测、补测、实测。带状地形图测绘范围为道路两侧红线外各20米范围内无建筑物的测至红线外各20米,道路两侧红线外各20米范围内有建筑物的测至沿街第一排建筑物(第一排建筑要求测完整)。117地下管线探测的取舍标准按表117执行。表117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管线种类取舍标准给水内径100MM排水(含雨、污水和合流)方沟200200MM或内径200MM,主管连接雨水篦子方向的支管全测燃气全测包括架空管道电力全测通信(含广电)全测热力全测包括架空管道工业全测包括架空管道综合管沟(廊)全测不明管线全测118地下管线测绘基准平面坐标和林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使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并由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统一提供测量控制资料,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管线图的分幅与林州市11000地形图分幅一致。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119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资料应按统一的档案载体、装订规格和组卷要求,分为文字、表、图、数据光盘四大类进行整理组卷归档。1110林州市地下管线应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地下管线数据,保持地下管线的现势性,动态更新应符合本规程各项规定。61111本规程实施之日起,全市各有关管线权属管理单位以及管线数据库建设单位、探测单位、放线定位和验线测量单位所提交的管线数据成果,均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各管线权属管理单位应按本规程第7章的要求,对新建的地下管线进行覆土前的竣工测量。提交的管线探测成果资料应符合本规程119的规定。1112地下管线探测采集的数据应满足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要求,数据经计算机监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导入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应用。1113地下管线探测分为管线探查和管线测量两部分,为确保管线测量的定位精度,必须在作业区域内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保证有足够的控制点作为测量管线空间位置的起算坐标点。1114为了保证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确保探测工程质量,应对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应能综合应用物探、测绘和计算机等技术对地下管线探测的全过程实行监理,并最终保证管线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1115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通用性、适应性、标准性、可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具备较强的分析、服务功能,能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辅助决策等服务。12精度要求121地下管线的探查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管线的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TS)010H;埋深限差TH015H。(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00CM时以100CM代入限差公式计算。)地下管线明显管线点的量测精度TD不得大于5CM。12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指管线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不得大于5CM,高程测量中误差(指7管线点相对邻近高程控制点)不得大于3CM。123地下管线图上测量点位(实际地下管线的线位与邻近地上建(构)筑物、道路中心线及相邻管线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13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131地下管线探测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和现况调绘;2地下管线实地调查;3地下管线探查;4地下管线点测量;5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计算机数据文件编制;6管线图编绘与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7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8成果检查验收与归档;9地下管线数据库与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132地下管线探测的基本程序为接受任务(委托)、搜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检验、方法试验、编写测区探测技术设计书、建立控制网、实地调查、仪器探查、地下管线点和地形图测量、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地下管线图编绘、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成果上交、成果验收和工程验收。133各管线权属单位应按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下达的调绘任务、范围和要求,组织熟悉管线情况的专业人员进行地下管线调绘工作,调绘完成后,应将现况调绘图提交给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134各管线权属单位在接受现况调绘任务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搜集已有地下管线资料,包括1地下管线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2技术说明及成果表;3报批的红线图;4现有林州市11000地形图。8135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应根据管线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及成果表转绘到11000地形图上,采用透明色笔并按照附录B所规定的颜色转绘,线粗不大于07MM,转绘图式按附录A图例执行。现况调绘图必须注明管线(包括废弃管线)的权属单位、管径、规格、材质、性质、埋设年代等属性。如无竣工图及竣工测量成果的管线,可根据其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按管线与邻近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路边线或道路中心线等的相互关系展绘。136探测作业单位在探查前应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搜集、现场踏勘、仪器一致性校验、方法试验、测区技术设计书编制、技术培训和项目作业计划编制。137探查前应搜集以下资料1林州市相关技术标准;2测区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3测区11000地形图和数字化图;4测区测量控制点成果资料;5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138现场踏勘的内容包括1核查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的准确性;2核查测区地形图的现势性;3核查测区内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情况;4察看测区地物、地貌、交通情况、地球物理条件及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139踏勘结束后,应进行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方法试验,试验工作完成后应编制测区技术设计书,其内容应包括1探测工作的目的、任务、范围和工期;2测区环境分析包括交通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和地下管线概况;3测区地形和测量控制资料分析;4地下管线探查包括探查方法分析、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包括抑制干扰场的措施)、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数等;95地下管线测量方法与技术措施包括控制测量、地形图和地下管线点测量;6地下管线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和技术措施;7地下管线图和地形图编绘及成果表编制方法包括数据处理和成图软件的技术工作程序;8地下管线探测质量管理体系、措施;9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10工作量估算与总体作业计划;11项目组织与资源计划(包括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的配备)。1310测区技术设计书应先由监理审查,最后经业主方审批合格后方能进行探测作业。1311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工作内容包括探查作业监理、测绘作业监理和计算机成果监理。作业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实行三级检查的质检制度,并提出各工序质量检查报告。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应建立工程监理制,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工程监理机构在作业单位完成各工序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作业过程各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并提交监理报告。1312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程序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系统设计、程序编制、软件测试、系统培训与运行维护。102地下管线探查21一般规定211地下管线探查必须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仪器必须进行一致性校验,探查方法必须进行方法试验。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其探测精度必须满足第121的规定。212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及测注的项目按表212执行。表212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与测注的项目管线点管线种类地面建构筑物特征点附属物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给水泵站、水塔、水池等出地、变径、变深、变材、弯头、多通、进出水口、预留口等管帽、各种检修井、各种阀门、水表、消火栓、测压点、测流点等管径、材质管顶及地面高程排水化粪池、净化池、泵站、闸门等出地、变深、变材、多通、进出水口、预留口等各种窨井、雨篦、污篦等管径、断面尺寸、材质管底、方沟底及地面高程燃气调压站、调压箱、燃气柜、燃气站、涨缩站等出地、变径、变深、变材、弯头、多通、预留口等管帽、阀门、各种检修井、压力表、阴极测试桩、波形管、凝水缸、燃气桩等管径、材质、压力管顶及地面高程11电力变电站、配电站等上杆、变深、变材、转折、多分支、预留口等变压器、人孔井、手孔、通风井、接线箱、路灯控制箱、路灯、交通信号灯、地灯、线杆、广告牌等电压、断面尺寸、条数、套管尺寸、孔数、材质管顶及地面高程通信电话亭、差转台、发射塔、交换站等上杆、变深、变材、转折、多分支、预留口等人孔井、手孔、接线箱、监控器、无线电杆等材质、断面尺寸、套管尺寸、孔数管顶及地面高程热力锅炉房、加压站、换热站等出地、变径、变深、变材、弯头、多通、预留口等管帽、各种检修井、阀门、调压装置、疏水、真空表、固定节、安全阀、排潮孔等管径、材质、压力管顶及地面高程工业锅炉房、动力站、冷却塔等出地、变径、变深、变材、弯头、多通、预留口等管帽、一井多阀、检修井、排污装置、动力站、阀门等管径、材质、压力管顶及地面高程注1、铁路、民航、海港、部队及其它专业管线参照本规定执行,但应注明权属单位及用途。2、电力及其它管道(沟)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道(沟)中心位置,管沟埋深为内底到地面的距离,套管和直埋电缆均测至上顶。综合管道沟内的管线要分别探测其平面位置和埋深,电缆埋深以最上一条到地面的距离为准。3、通信、电力、有线电视等套管的断面尺寸为宽高,量至套管的外径,对不规则的套管量测其外包络尺寸。4、特征点、附属物及材质的名称标准按附录I标准执行。213地下管线探查应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敷设状况及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同时应查明管线种类、连接关系、管径、材质、规格、载体特征、电缆条数、管块孔数、权属单位及附属设施等,其中埋设在同一管块(沟)中的不同权属的电力或通信12等电缆要分别查明,并在成果表的备注栏内注明。绘制探查草图,并在地面上设置管线点标志。214埋设在同一管块中的不同权属单位的通讯电缆占用孔数要分别查明。预埋的管线通道管块/管道/管沟必须查明。按“总孔数、本权属分配孔数、本权属占用孔数”格式分别记录。管块尺寸按总的管块计算。215管线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明显管线点应进行实地调查和量测,在隐蔽管线点上应用仪器探测管线的地面投影位置和埋深。216管线点宜设置在管线的特征点和附属物中心上,并在地面投影位置上标注。管线特征点包括多通点、分支点(汇聚点)、转折点、变深点、变径点、变材点、上杆、下杆、起讫点等;附属物点包括接线箱、变压器、人孔、手孔、阀门井、消防栓、各种窨井、仪表井等中心点。对于没有特征点和附属物的管线段应加设探测点,两个管线点的间距不应超过75M。217管线点符号应进行统一编码,采用5位数字编码表示。其中,第1位数字为点类别代码,用1、2、3分别表示特征、附属物、其他;第2、3位数字表示管线类别代码,用0109依次表示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含广电)、热力、工业、不明管线、综合管沟(廊);第5、6位为自然顺序编码。具体代码应按附录E的规定执行。218管线点的地面标志,应保证在管线探测成果验收前不毁失、不移位和易于识别。标志的设置可刻注“”记号,或用铁钉、木桩打入地面至平,并在管线点附近的明显地物上用红色油漆标注位置和物探点号,以便于实地寻找。219物探点号采用管线类别代号测区编号管线点自然顺序号三部分组合编码表示,并应保证物探点号在各测区内唯一。管线类别代号采用两位字母编码表示,按附录B规定的二级代号(小类代号)表示;测区编号按下达的测区编号表示,采用两位字母、数字编码表示;管线点顺序号用6位阿拉伯数字表示。2110对于宽度或长度均大于20M的井室,有两个以上入口13(多盖)或多阀门的地下管线检修井等,应实测出井室地下空间的实际范围,井内的特征点和附属物均要按实际位置探测,点属性要据实填写;通信管线在进出检修井的实际位置定管线点,管线图上不表示井内连线,但提交的数据文件均要按实际编制连接关系。2111当地下管线的附属物偏离地下管线中心线的距离大于20CM时,按管线实际位置实测管线点,偏离地下管线的附属物实测其点位和高程。2112宽度大于等于10M、以管沟(道)形式埋设的地下管道,要实测沟道的平面位置和埋深,平面位置测沟道的几何中心,埋深测至内底,管沟内的地下管线应分别探测。2113当地下管线弯曲时,应在圆弧起讫点和中点上设置管线点,当圆弧较大或是不规则弯曲时,适当增加管线点,以反映其弯曲特征,管线点到管线位置不大于20CM。2114地下管线探查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其探查精度必须符合本规程表121的要求。2115探查作业时应注意安全,必须按本规程36的安全保护规定进行作业。22实地调查221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按表221的规定执行。表221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埋深断面尺寸载体特征管线类别外顶内底直径宽高压力/电压流向管线材质管道流体性质电缆条数及孔数附属设施权属单位及埋设日期道路名称给水排水管道14方沟燃气直埋管埋管块电力管沟直埋管埋管块通信管沟热力工业注1、表中“”为应调查项目。2、不规则管块按断面尺寸以其外部矩形包络尺寸表示,材质以其主要的材质表示。3、同沟(管组)铺设的多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以其最高电压表示。4、同沟(管组)铺设的不同权属单位的管线应分类探查。5、不明管线根据管线及埋设类型,参考以上调查项目选择调查。222地下管线的埋深可分为内底埋深、外顶埋深和外底埋深。地下管沟或自流的地下管线应测量其内底埋深;有压力的地下管道应测量其外顶埋深;直埋电缆和管块应测量其外顶埋深,管沟应测量其内底埋深;地下隧道或顶管工程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应15测量其外底埋深。223对明显管线点(包括接线箱、变压箱、消防栓、人孔、手孔、阀门井、检修井、仪表井、水闸等附属设施)的各种数据必须采用经检验的钢尺直接开井量测,读数至CM,误差不得超过5CM。对于通信管块要查清其总孔数和已用孔数。224电力管线按电压值记录;燃气管道分别记录低压、中压和高压;工业管道分别记录为无压、低压、中压和高压。225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宜邀请权属单位的有关人员或熟悉地下管线情况的人员参加,并记录管线的权属单位名称和所在道路(街巷)。23仪器探查231探查地下管线应遵循如下原则1从已知到未知;2从简单到复杂;3优先采用轻便、有效、快速、成本低的方法;4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探查方法相互验证。232仪器探查是在现况调绘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选用不同的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查。233探查隐蔽地下管线,可采用物探仪器或直接开挖的方法。物探方法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查对象和地球物理条件,并经过方法试验确定;直接开挖是对仪器探测结果进行验正或在地电条件非常复杂、仪器探测结果不可靠的情况下进行。234可选用的物探方法有电磁法(感应法、夹钳法、直接法等)、电磁波法(地质雷达)、电法、磁法、地震波法、红外线辐射法等。不论选用何种物探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被探查的地下管线与其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性差异;2被探查的地下管线所产生的异常场有足够的强度,能在16地面上用仪器观测到;3能从干扰背景中清楚地分辨出被查管线所产生的异常;4探查精度应满足本规程表121的要求。235采用物探仪器探查地下管线时,在重要地段、复杂地段(如交叉路口等)进行搜索时,应进行重复扫描以确保管线无遗漏。236测区开始探查前,应选用不同的仪器、不同工作方式并选择不同地球物理条件的有代表性地段(不同管线与埋深情况)进行方法试验,通过在实地与已有地下管线上的数据比较或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开挖验证、校核,确定该方法和仪器的有效性和精度,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法、合适的工作频率、最佳收发距,并确定该方法和仪器测深的修正系数或修正方法。237每个测区开始探查前,所使用的仪器,或是新购仪器,或是仪器经大修、长期停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对仪器的性能和各项指标按说明书的要求作全面检查,进行一致性试验。每天作业前后,应检查仪器的电池、电压。238仪器的选用,除应与方法试验所确定的方法相适应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有较高的分辨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区分管线产生的信号或干扰信号;2满足本规程表121的探查精度,并对相邻管线有较强的分辨能力;3有足够大的发射功率(或磁矩),能满足测区探查深度的要求;4有多种发射频率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探查条件的要求;5轻便、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有良好的显示功能。非电磁感应类专用地下管线探查仪应符合相应物探技术标准;6有快速定位、定深的操作功能;7结构坚固、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适应各种自然环境。239探查金属管线,宜采用磁偶极感应法,也可采用电偶极17感应法。探查铁磁性管道可选用磁测法。探查非金属管线宜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和示踪电磁法。50HZ被动源法只能在扫描和追踪电力管线时使用。2310采用感应法探查地下管线时,应使被测管线回路和收发系统的电磁场传递处于最佳耦合状态,应选择最佳激发位置,最佳的收发距离和最佳发射频率,使接收机既能接收到足够强的电磁场信号,又不受发射机一次电磁场和旁侧管线电磁场的干扰。2311用电磁感应类专用地下管线仪探查地下管线平面位置。1地下管线平面位置的确定可分为两种探查方式,即扫描(搜索)方式和追踪方式。一般应先用扫描(搜索)的方式,探测出管线的大致位置后,再进行追踪定位;2地下管线定位方法有两种,即峰值法(极大值法)和零值法(哑点法),为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应采用峰值法,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也可用零值法加以验证。2312用电磁感应类专用地下管线仪定深。1测量管线的埋深应在对管线进行精确定位之后进行,在管线走向变化的各方向均应测量埋深。定深的管线点位置宜选择在被查管线前后至少四倍管线中心埋深范围内是单一的直管线,中间无分支或弯曲,且相邻平行管线之间的间距应大于被查管线埋深的15倍,使其干扰能被有效抑制。上述条件未能满足时,仪器的读数可作参考;2定深方法测量地下管线埋深的方法有直读法、极值法、比值法等,选用何种方法定深,一是应根据方法试验确定,二是应根据不同仪器的特定观测系统采用相应的定深方法,一般不宜采用直读法。2313被查金属管线邻近有较多平行管线或管线分布情况较复杂时,宜采用直接法、夹钳感应法、压线法和选择激发法等方式进行探查。采用直接法时,应把信号施加点上的绝缘层刮干净,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接地电极应布设合理,接地点应有良好的接地条件。采用夹钳法时,夹钳应套在被查管线上,保证夹钳接头通路。182314采用地质雷达对非金属管道进行探测时,应选用与探测对象的埋深和管径相匹配的发射频率和合适的接收天线;在一个探测点应作两次以上的往返测量,以确认异常的可靠性;如探测对象无明显异常,应在该探测剖面前后作反复多次测量,以利于发现异常;对不规整的管线异常要进行开挖验证;要在探测点附近的已知管线上作雷达剖面用以确定介电常数和波速。雷达探测工作结束后,应单独编写雷达工作总结报告,并附每条雷达记录剖面图和成果表,成果表中要有波速、双程走时、管线平面位置和埋深、同等地电条件已知管线的实验数据。2315野外作业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操作。现场宜采用电子方式进行记录外业原始数据,也可用钢笔或铅笔按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所列项目填写原始记录,并编制手薄,按1500图幅装订成册。同时详细地将各种管线的走向、连接关系、物探点编号等标注在1500或11000地形图上形成探查草图,交付测绘作业工序使用。一切记录、记事项目要整齐、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转抄。地下管线测量24一般规定241地下管线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地下管线点连测、测量成果的检查与验收。242地下管线测量前,应搜集测区已有控制测量和地形资料,并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对缺少控制测量资料的地区,应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规定建立基本控制网。243探查作业完成并经评定合格后,应提供一份在1500或11000地形图上标有管线点、管线走向、位置及连接关系的探查草图给测量作业组。探查与测量作业应密切配合,使工序顺利衔接。244地下管线测量应采用解析法,使用全站仪观测,按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其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程122条的规定。19245地下管线高程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亦可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其精度应满足本规程122条的规定。246各项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验和校正,检校方法及观测值的改正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25控制测量251地下管线控制测量应以林州市城市三、四等三角点、GPS点和国家一等、三等水准点为依据。252平面控制测量沿城市主干道布设城市、级导线控制网。、级导线点编号分别为JGXXXX和JGXXXX(XXXX为数字编号),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253城市、级导线控制点的高程,在平坦地区用四等水准施测,在山区及位于高建筑物上的控制点可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254图根控制点沿管线点以串测的形式布设图根导线,其高程控制宜沿管线点布设水准线路,亦可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255图根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5的规定。其观测方法和布设支导线的要求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表325图根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9008020140N1/4000注1、N为测站数;202、别困难地区附合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256串测管线点的图根导线,布设在管线点的图根点,其编号应与管线点一致,并应编制导线略图。257图根水准的布设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规定执行,但线路长不得超过4KM。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仪高和镜高均应采用经检验的钢尺进行量测,取至MM。其主要技术要求按表327的规定执行。表327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项目线路长度(KM)测距长度(M)高程闭合差(MM)限差410010N注N为边数。258垂直角观测测回数与限差应符合表328的规定。表328垂直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测回数指标差垂直角互差DJ2115一次附合DJ6225二次附合DJ61252526地下管线测量261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连测应使用全站仪自动记录,以导线串测法或极坐标法进行。262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连测,在采用导线串测法时,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按本规程32节的有关规定进行。当采用极坐标时,测距边不得大于150M,定向边宜采用长边。263地下管线点的高程连测,按本规程32节的有关规定进21行。264地下管线测量应按本规程212规定的测注项目对各种地下管线有关的地面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进行测定。27带状地形图测量271应使用全站仪与电子手簿自动记录的内外业一体化的测图方法,采用统一的测图软件。272测图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1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2现行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273带状地形图的施测范围为沿管线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地物点、道路、人行道等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地物,没有建(构)筑物时,至少应测至距离路沿石外20M。274带状地形图按选用测图软件的标准进行分层、编码,建(构)筑物的图形应闭合。275带状地形图提交的成果格式应采用AUTOCADR14或以上版本的DWG和DXF文件不含管线。276带状地形图的自检要求1实地对图的检查率应为100;2按不少于30的图幅、每幅不少于30个地物点的实测抽检;3各项精度应满足现行城市测量规范中1500地形测图精度的要求。28道路中心线采集281为便于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路网索引数据获取道路截面信息,应在数字化测图过程中建立道路中心线数据库。22282交叉路口处的管线段的道路代码,可以任选其中一条道路,但尽量采用与管线段平行的道路名及代码。283道路中心线的制作1道路边线是人行道与慢车道的分界线,当人慢合一且没有人慢标识线时,则用机动车道的边线;2在道路板块变化时应设节点;3因公交车站设置引起的路边线的弯曲可以忽略,不视为道路板块变化;4弯道或圆弧形道路时用较短直线段拟合不要求非常短,例如根据半径变化,可用多边形拟合圆盘道路;5道路交叉路口应当准确交汇至一点。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361从事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工作岗位的安全保护规定,做到安全生产。在市区或道路上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安全标志服,遵守城市交通法规。362进入企业厂区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该厂安全保护规定,遵守该企业工厂的厂规。363对规模较大的排污管道,在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时,严禁明火,并进行有害及可燃气体的浓度测定。超标的地下管线要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后才能作业。364严禁在氧、煤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管道上作充电、进行直接法或充电作业。严禁对直埋电缆、塑料管和燃气管使用钎探。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打开窨井时,在井口应有安全照明标志。365使用大功率仪器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基础知识。工作电压超36V时,供电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接地电极附近应设置明显警告标志并委派专人看管。雷电天气严禁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施工。井下作业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23必须接地。366当打开窨井盖作实地调查时,井口必须有专人看管,或用设有明显标志的栅栏围起来。调查完毕必须立即盖好窨井盖。打开窨井盖后严禁作业人员离开现场。367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时,除立即将受害者送到附近医院急救外,还必须保护现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明确事故责任,并做妥善处理。368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病毒和数据流失,确保数据安全。243管线图编绘及数据处理31一般规定311地下管线图的编绘应在地形图的基础上,采用外业测量采集的管线数据,使用成图软件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地下管线图。编绘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比例尺的选定、注记编辑、成果输出等。312地下管线图分为专业地下管线图、综合地下管线图。313专业地下管线图的比例尺为11000,综合地下管线图的比例尺为1500,图幅规格及分幅编号应与林州市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一致。314数字化管线图的数据来源应采用地下管线探测采集的数据或竣工测量的数据。315数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及机助制图所采用的设备可视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但数据格式和代码应按林州市地下管线数据规范(以下简称数据规范)的规定执行。316数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应有以下基本功能1数据输入或导入;2数据入库检查对进入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常规错误检查;3数据处理该软件应能根据已有的数据库自动生成管线图形、并根据需要自动进行管线注记;4图形编辑对管线图形、注记应可进行编辑,可对管线图形按任意区域进行裁剪或拼接;5成果输出软件应具有绘制任意多边形窗口内的图形与输出各种成果表的功能;6数据转换软件应具有开放式的数据交换格式,应能将数据转换到管线信息系统中;7扩展性能良好。317综合地下管线图和专业地下管线图应以彩色绘制。地下25管线按投影中心(展绘管线点的位置)用相应图例连线表示,附属设施在实际中心位置用相应符号绘制表示。318地下管线图图例按附录A,管线代号和颜色按附录B,地下管线图编制参照附录C,地下管线图注记标准按附录D的规定绘制,点符号图例、线型样式图例按附录E,其它按现行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执行。319地下管线图的各种文字、数据注记不得压盖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符号。3110在编辑地下管线图的过程中,基础地形图与地下管线矛盾或重合的地物符号、道路名称、注记等应删除、移位或恰当处理,以保证管线图图面清晰。3111编绘时应注记管线点编号(图上点号),图上点号以1500图幅为单位按管类以自然顺序号独立编号,编写顺序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原则进行。3112控制点和高程点注记按本规程规定展绘,当和管线注记发生矛盾时可适当取舍。3113地下管线图编绘及数据处理完成后,除提交纸质资料外,另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数据文件。图纸采用80克以上的双胶纸,规格为内图廓边线向外各裁切至5CM。32综合地下管线图编绘321综合地下管线图应表示测区内所探测的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地面建(构)筑物与地形特征。322综合地下管线图的编绘必须以MDB数据文件为依据,采用成图软件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管线图,然后和数字地形图叠加,以保证地下管线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编绘前应取得以下资料1测区数字地形图;2测区完整的MDB数据文件。26323控制点应单独分层,在图上标注高程,具体要求参照现行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绘制。324当管线复杂、管线点注记密集时,管线点应择要注记,凡需择要注记的区域要提交地下管线放大图,放大图的比例尺可根据能清晰展示管线图的原貌为原则确定。325雨、污水和合流管线要标注流向符号,其颜色与相应管线相同。326综合管线图注记的要求1各种管线应注明管类代码、管径(或断面尺寸);2跨图幅的文字应分别注记在两幅图内;3如果管径(断面尺寸)无变化或跨图幅后无变化时,各种管线在其图幅两端按上述要求各标注一处;4每幅1500综合管线图在管线密集时一般要有23处扯旗。327综合管线图以扯旗的方式进行管线属性注记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综合管线各种管道应注明管类、管类代码、材质、管径(或断面尺寸)、电缆条数、总孔数/已用孔数、压力(或电压)、埋深;扯旗内容首行应包含属性名称,即上述各字段;扯旗内容颜色按各管类颜色(参见附录B)显示。2扯旗应与道路中心线垂直,与道路上管线形成相交。扯旗不与绘制扯旗线与管线的相交顺序排列扯旗内容,当扯旗线与X轴夹角在45与135之间,即下图虚线区域夹角时,扯旗内容按扯旗线与管线相交顺序由北向南逐个记录;如扯旗线与X轴夹角在下图实线区域夹角时,扯旗内容按扯旗线与管线相交顺序由西向东逐个记录。3直埋电力、通信管线的管径字段标示“直埋”,其它埋设方式标示管线(沟)相应管径(或断面尺寸);线缆类管线如为空管,应在材质字段标示“空管”。4燃气、污水、热力、工业等有压力的管线,在管径或断面尺寸后加注有压或低压、中压、高压;供电管线应注明电压值。275扯旗字体为文鼎CS细等线体,字高24MM。详见附录D。328编绘综合地下管线图时,综合管沟应绘制管沟的范围线,以实部2MM虚部1MM的虚线表示,并绘制出管沟内相应的管线。综合管沟的注记表示方法与管线注记要求相同。33专业地下管线图编绘331专业地下管线图表示一个权属单位的专业地下管线及与其有关的建(构)筑物、地物、地形和附属设施。332专业管线图应根据专业管线数据用成图软件自动生成,然后与基础地形图叠加并编辑成图。333专业管线图上注记应符合下列要求1图上应注记控制点的点号、高程;2管线注记内容除埋深不注记外,其它项与扯旗内容相同。334一井多盖和一井多阀的窨井,应实测其范围的外轮廓线,图上以虚线表示。窨井范围的几何中心加注相应的窨井符号并采用相应管线颜色。335不同权属单位共用通信管块,按实际管线进行展绘。336预埋的通信管块,电力管沟(均未穿铺电缆),实测明显点和特征点,并以虚线连接(虚线采用管线相应颜色,线形为实部2MM虚部1MM),综合图扯旗注明“空管”,专业图上注“空管”。337编绘专业地下管线图时,线缆类专业管线图上用虚线(实部2MM虚部1MM)按综合管沟绘制管沟的范围线,并绘制出管沟内相应的管线。综合管沟的注记表示方法与管线注记要求相同。2834地下管线成果表编制341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应以绘图数据文件及地下管线调查记录、地下管线的探测成果为依据进行。342地下管线点成果表编制内容见附录F343编制成果表时,对各种窨井坐标只标注井中心点坐标,但对井内各个方向的管线情况均应按本规程442的要求填写清楚。344编制成果表时,给水、燃气、电缆的管线高程为管顶高程,排水管道为管底高程。具体要求根据本规程表221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中各管线埋深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345成果表分专业进行整理编制,装订成册,并编制制表说明。管线具体装订次序规定如下饮用水、非饮用水、雨污合流、雨水、污水、煤气、液化气、天然气、沼气、供电、路灯、交通信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监控信号、电力通信、长途通信、军用、其它通信、有线电视、广播、热水、蒸汽、工业、不明管线。35机助成图与数据处理351作业单位提交的计算机数据文件应满足本节规定的数据格式要求,数据文件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电子文件各一份。352提交数据成果时,与其它测区相连的探测点,应在连接方向栏填写测区外物探点号(在管线代号前加“00”),在相邻测区管线探测完成后,各测区之间进行接边(测区连接)处理时,消除数据矛盾,实现测区之间的数据准确连接,以便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地下管线数据库。接边管线处理时,应将管线截断到测区边,并在测区边形成“接边点”。接边点要求点符号编码填写“00000”,同时在备注字段填写“接边点”。353地形图成果数据应以1500图幅为基本单位,提交AUTOCAD2004或以上版本的DXF(DWG)格式图形文件。29354管线计算机数据文件以测区为单位,提交以MDB格式存贮的数据库文件,数据结构必须满足数据规范的要求。304成果检查和验收41一般规定411地下管线探测成果的检查分为作业单位的检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的检查。检查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分,作业单位的检查必须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412各作业单位自检合格,工程监理单位检查认可和作出质量评估报告后,由各作业单位提出书面验收申请报告,经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批准后组织工程验收。413检查验收的依据是本规程、工程合同、经批准的技术设计书及有关技术标准。414地下管线探测成果验收由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各相关单位参加验收,验收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线权属单位、工程监理等单位的人员组成。42作业单位检查421地下管线探测的各级检查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检查要求应按本规程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422各级检查工作应作好记录,并在检查结束后编写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内容包括1任务概况;2检查工作概况;3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4精度统计;5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6质量统计和评价。423探测作业单位通过重复探查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取样应分布均匀,随机抽取,在不同时间、由不同操作员进行。质量检查应包括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和属性调查结果检查。检查工作量应满足311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检查不少于明显管线点总数的5;2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检查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5;3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含钎探验证)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4控制点重复测量不少于总工作量的5;5管线点重复测量不少于管线点总数的5;6实地对图检查量为100;7内业检查量为100。43质量检验431作业单位检查的质量按523的要求检验。432探查精度检查。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包括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的检查。隐蔽管线点应复查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置和埋深,明显管线点应复查地下管线的埋深。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平面位置中误差MTS按公式(5321)计算,MTS不得超过限差TS的05倍;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埋深中误差MTH按公式(5322)计算,MTH不得超过限差TH的05倍;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埋深中误差MTD按公式(5323)计算,MTD不得超过25CM。532112NSTITS532212HMTITH53232NDTITD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平面位置误差的限差TS按公式(5324)计算;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埋深误差的限差TH按公式(532325)计算。532410NITSH532515H433测量精度检查。地下管线的测量成果必须进行成果质量检查,检查时应随机抽查测区管线点进行复测,复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复测管线点点位中误差MCS按公式(5331)计算,MCS不得超过5CM;复测管线点高程中误差MCH按公式(5332)计算,MCH不得超过3CM。5331CICSNS25332CICHH上述各式中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偏差CM;隐蔽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的埋深偏差CM;重复量测点的位平面位置较差CM;重复量测点的高程较差CM;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明显管线点检查点数;重复测量的点数;各检查点管线中心埋深CM,当H100CM时,I取H100CM。ITISTIHDCI1N2C3344监理单位检查441监理单位的检查包括前期工作检查、任务履行检查、野外作业检查、内业数据处理检查并对成果作出评估。442监理单位的检查监理工作应按现行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导则执行。45验收451作业单位完成工程合同的内容后,自行组织验收,自评结果应符合本规程112的要求,填写竣工报告,提交给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收到竣工报告后,应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作出质量评估和等级评定。成果资料经监理评定合格后,作业单位方可向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提出验收申请,并由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工程总验收。452验收时应提交的探测成果资料1工程探测合同书;2监理合同书;3经批准的技术设计书(附方法试验的详细资料);4所利用的已有成果图表资料、起算数据、仪器检校资料;5地下管线现况图、地下管线点成果表(附录F)、地下管线点探查表(附录G)、控制点成果表、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附录H)、专业管线图、综合管线图及计算机数据文件;6各种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各种检查和开挖验证记录等;7作业单位的检查报告;8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9技术总结报告书。453技术总结报告书内容应包括1工程概况工程的依据、目的和要求;工程的地理位置、地球物理和地形条件;开、竣工日期及实际完成的工作量;2探测技术措施作业的标准依据;坐标和高程的起算依34据;采用的探测仪器和方法;管线图的编绘情况;3探测结论和质量评定;4应说明的问题;5附图附表。454控制测量成果的验收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455探测成果的专业管线验收专业管线验收是作业单位提交成果资料后,由林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会同监理单位、作业单位及管线权属单位对专业地下管线图进行核查。专业管线验收的内容主要检查是否漏(错)测管线、管线特征点和附属物,以及管径、管材、特征点和附属物名称等是否有疑问。456探测成果的总验收包括以下内容1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计算是否正确,成果资料是否完整、正确,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书和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2探测技术措施是否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和经批准的技术设计书要求。重要技术方案变动是否提供充分的论证材料和充足的原因说明,并经林州市住房和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