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化学B作业3_第1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化学B作业3_第2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化学B作业3_第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化学B作业3_第4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化学B作业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符合辅酶概念的叙述是1 分 a.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 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c.不参与活性部位的组成d.决定酶的特异性e. 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2. 催化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的酶属于1 分a. 裂解酶b. 合成酶c.氧化还原酶d.转移酶e. 水解酶3. 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 skm 时 1 分 a. 反应速度最大b. 反应速度不变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增加底物,反应速度不变e. 增加底物,反应速度降低4.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1 分;. .;.a.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b.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c.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

2、间d.具有高度专一性e. 能降低活化能5. 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1 分a.dnab.trnac.rrnad.mrnae.hnrna6.mrna的特点是种类多、寿命短、含量少,占细胞内总rna的1 分a.5%以下b.10%以下c.15%以下d.20%以下e.25%以下7. 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1 分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c.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d.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e.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8. atp的功能不包括1 分a. 储存化学能b. 合成 campc.合成 rnad.激活酶原e. 调节代谢9. dna变

3、性是指 1 分a.dna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双螺旋b. 多核苷酸链解聚c.分子内的磷酸二酯键断开d.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e. 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断开10.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1 分a. 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 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c.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d.酶分子表面具有解离基团的部位;. .;.e. 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物11.在转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与trna 的哪种核苷酸结合?1 分a. 胞苷酸b. 鸟苷酸c.尿苷酸d.腺苷酸e. 胸苷酸12. 对活化能的描述哪一项是恰当的1 分a. 随温度而改变b. 是底物和产物

4、能量水平的差值c.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与一般催化剂相同d.是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过渡态时所需要的能量e. 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13. km值是 1 分a.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c.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e. 以上都不是;. .;.14. 在形成酶 - 底物复合物时1 分a. 只有酶的构象发生变化b. 只有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c.只有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d.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变化e. 底物的构象首先发生变化15. 决定酶的专一性的是1 分 a. 酶蛋白b. 辅酶c.辅基d.催化基团e. 活性

5、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16. 酶浓度与反应速度呈直线关系的前提是1 分a. 底物浓度不变b. 酶浓度远远大于底物浓度c.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d.与底物浓度无关e. 与温度高低无关17. 酶原的激活是由于1 分a. 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 .;.b. 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c.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d.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的催化基团e. 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 或使活性中心暴露18.当 km值等于 0.25s 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1 分a.70%b.75%c.80%d.85%e.90%19. 核酸具有特殊的紫外吸收光谱,吸收峰在1

6、 分a.220nmb.230nmc.260nmd.280nme.340nm20. 磺胺药的作用机理是1 分 a.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b. 反馈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竞争性抑制作用e. 使酶变性失活21. 符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是1 分a. 抑制剂与底物结合b.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d.抑制剂使二硫键还原,破坏酶的空间构象e. 抑制剂与辅酶结合,抑制全酶的组装22. dna的一级结构实质上就是1 分a.dna分子的碱基序列b.dna分子的碱基配对关系c.dna分子的碱基种类d.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e.dna分子内各碱基的比例23.

7、 关于 dna双螺旋模型的错误叙述是1 分a. 是 dna的二级结构b. 碱基间以非共价键相连c.碱基位于双螺旋外侧d.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 .;.e. 双股链相互平行、走向相反24. 酶作为典型的催化剂可产生下列哪种效应1 分a. 提高活化能b. 降低活化能c.减少反应的自由能d.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e. 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25. 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1 分a. 作用时间b. 底物浓度c.抑制剂浓度d.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e. 酶与抑制剂亲和力的大小26. 全酶是指 1 分a. 酶- 底物复合物b. 酶- 抑制剂复合物c.酶蛋白 - 辅助因子复合物d.酶-

8、 别构剂复合物e. 酶的无活性前体27. 连接核酸结构单位的化学键是1 分;. .;.a. 二硫键b. 磷酸二酯键c.氢键d.肽键e. 糖苷键28. 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1 分a. 活性中心可处在一条多肽链上b. 活性中心可跨越在两条多肽链上c.活性中心就是酶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集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d.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e.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29. 真核生物大多数 mrna 3端的核苷酸是1 分a. 胞苷酸b. 鸟苷酸c.尿苷酸d.腺苷酸e. 胸苷酸30. 底物浓度 - 酶促反应速度图呈矩形双曲线的条件是1 分 a. 酶浓度不变;. .;.b.

9、 最适温度不变c.最适 ph值不变d.km值不变e. 以上都不是31. 关于 dna双螺旋模型的正确叙述是1 分a.dna两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b. 互补碱基以共价键结合c.碱基 a 和 g配对d.碱基对平面互相垂直e. 磷酸戊糖主链位于双螺旋内侧32. 在转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与trna 哪个部位结合?1 分a.3 端b.5 端c.dhu环d.tc 环e. 反密码子环33. 关于 dna碱基组成的正确叙述是1 分a.atgcb.a 与 c 的含量相等c.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d.生物体 dna的碱基组成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e. 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

10、不同34. 关于 dna的错误叙述是1 分a.dna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其所带遗传信息由rna携带到内质网并指导蛋白质合成b. 两股链反向互补结合,主链由脱氧核糖与磷酸通过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碱基作为侧链位于双螺旋内侧c.嘌呤碱基只与嘧啶碱基配对,其结合的基础是尽可能多地形成氢键d.是右手双螺旋结构,每一螺旋包含10bpe. 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 2nm35. 关于核苷酸生理功能的错误叙述是1 分a. 多种核苷酸衍生物为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产物b. 核苷酸是辅助因子的成分c.核苷酸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d.核苷酸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e. 核苷酸调节代谢36.乳酸脱氢酶

11、是由2 种亚基组成的x 聚体,可形成y 种同工酶,其x、y 的数值依次是1 分a.2 ,3b.3 ,4c.4,5d.5,6;. .;.e.6 ,737.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1 分a. 反馈抑制作用b. 底物抑制作用c.竞争性抑制作用d.非竞争性抑制作用e.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38. 哪一项叙述符合酶的诱导契合学说1 分a. 酶与底物的关系犹如锁和钥匙的关系完全适配b. 酶的活性部位有可变形性, 在底物的影响下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 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c.酶对 d型和 l 型旋光异构体的催化活性相同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的方面改变e. 底物与酶的别构部位的结合改变酶的构象,使

12、之与底物相适应39. 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 s 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1 分 a.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b. 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 反馈性抑制作用;. .;.40.某 dna分子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为20%,则胞嘧啶的摩尔含量应为1 分a.20%b.30%c.40%d.60%e.80%b 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 可逆性抑制剂b. 不可逆性抑制剂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竞争性抑制作用1.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的抑制作用属于1 分 abcde2. 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

13、的活性中心,而是与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 , 使酶的构象改变而失活,这种抑制为1 分 abcde3.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种 1 分abcdea. 酶的比活力b. 活化能c. 酶促反应速度常数d.k m 值e. 酶活性单位4. mol/l 可用于表示 1 分abcde5. j/mol 可用于表示 1 分abcde6. mol/ 分可用于表示1 分abcdea.ab.cc.gd.te.u;. .;.7.trna 3 - 端碱基是1 分abcde8. mrna5 - 端碱基是 1 分abcdea.ab.cc.gd.te.u9.在 rna中含量最少的碱基是1 分abcde10. 哪种碱基通常只存在于 rna而不存在于 dna中 1 分abcdea. 活化能b. 酶活性国际单位c. 酶的比活力d.k m 值e. 酶促反应速度常数11.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为1 分 abcde12. 在最适条件下, 25、1 分钟内催化 1.0 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 1 个1 分 ab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