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及答案 15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一、积累与运用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不为苟得也( ) ( ) 所恶有甚于死者( ) ( ) 为宫室之美 ( ) ( ) 一箪食 ( ) ( ) 蹴尔而与之 ( ) ( ) 乞人不屑也 ( ) ( ) ; 2、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所欲有甚于生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下列各组句子中
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非独贤者有是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5、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二、阅读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所缺诗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二
4、者不可得兼 ( ) (2)得之则生 ( )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8、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于我何加焉! 9、简要回答 (1)上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3)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10、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三、阅读拓展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
5、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i)辑屦(j)(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 2 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6、。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四、中考在线(济宁)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 一10 题。 (一) 菊花 元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 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 2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二)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7、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 说苑”) 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8、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5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乙 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的高贵品质。(4 分) 6 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积累与运用 1指出下面通假字,并予以解释 动心忍性 同 ,意思是 3 曾益其所不能 同 ,意思是 衡于虑 同 ,意思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 ,意思是 2下面各加点字词古今同义的是( ) a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c所以动心
9、忍性 d生于忧患 3选出下面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根据原文填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改; , , ; , ,而后喻。 5翻译下列句子。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空乏其身。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 ) 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
10、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 7对“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段内容要点概括正确的是:( ) a人只有处于困境才能有作为,国没有忧患就必定灭亡。 b人若处于困境,国处于忧患,就一定要灭亡。 c人若经常处于困境,就无法发挥才能;国无忧患则往往遭到灭亡。 d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要遭到灭亡。 8填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举出古代六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 。文章以此为依据,从 两方面论述了人要担当重任有所成就 ,必须先经受一番
11、艰苦磨练的道理,最后归纳出了中心论点: , 。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是失败的打击,这时,我们总是喜欢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 , , ,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二、阅读探究 4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12、 ) 行拂乱其所为( ) 人恒过,然后能改( ) 发于声,而后喻( ) 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第1段列举了六位经历磨练后终于有所作为的事例,请你再举出两个类似的事例。 12这篇文章对你以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三、阅读拓展 阅读宋欧阳修的朋党论,回答问题。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 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向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 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注释】朋党:唐穆宗常庆初年,以牛僧孺为首和李德裕为首的两个官僚集团,各树朋党展开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党引:结成宗派,互相援引。贼害:贼、害是同义词,都是伤害的意思。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界传播伦理-洞察及研究
- 情感计算分析系统-洞察及研究
-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课件
- 知识付费培训流程图表格课件
- 2025年城管笔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
- 知识付费主播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贯标培训讲话稿课件
- 知识产权课程培训台账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2025广东茂名市信宜市供销合作联社招聘基层供销社负责人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聊城市、菏泽市、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解读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明方向沉心落力干实事
-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规范
- 2025年北京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6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课件
- 烟酒行经营合作合同范本
- 施工优化: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