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食品微生物概念培训,生产总部,2,微生物分类 菌落的形成与特征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食品微生物的性状 微生物热杀菌概念,课程内容,3,微生物分类,生物分类系统,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真核原生界,动物界,植物界,病毒,细菌,酵母毒,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微生物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名词, 是所有形体微小的低等生物的通称。,4,细菌,细菌按形态分类:,球菌 杆菌 螺旋菌,球菌与杆菌是食品生产中经常能观察到的菌种,细菌大小: 细菌一般来说体积很小,大约只有0.1-100m,(1 m=0.001mm),肉眼不可见。),5,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多数球菌直径为0.5-1 m。 有单球菌,
2、双球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6,杆菌,呈杆状或圆柱形。 大多数杆菌直径与球菌相似,长约0.5-1.25 m,宽约0.7-8 m 有单一杆菌,链状菌等等 如芽孢杆菌属,7,细菌,细菌按细胞结构分类: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菌(G-),革兰氏染色是鉴别细菌种类的重要方法。,G(+),G(-),8,芽孢,少数细菌对于不利环境能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体,这种休眠体即称为芽孢或孢子。 芽孢厚且有密的壁,不易着色,耐热,耐杀菌剂,不易杀灭,但在高酸中不易萌发。 例:Bucillus sp孢子繁殖时产酸不产气,可造成无菌包装的平酸 腐败。,9,酵母菌,呈球形或卵圆形,大多数酵
3、母菌长约1-5 m ,宽约5-30 m 。 出芽繁殖是酵母菌繁殖的主要方式。 如:类酵母菌Sacharomyces sake,10,霉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 繁殖能力强,且方式多样。 如:Pencillium notatum,1.红曲霉菌属 2.曲霉菌属 3.青霉菌属 4.毛霉菌属 5.念珠菌属,11,病原菌,指可以致病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约占整个微生物的3% 通常不耐热及杀菌剂或者无法在高酸(PH4.5)状态下增殖 如:常见的病原菌,-vibro parahaemol yti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EEC;E.coliO157:H
4、7 -salmonella -Bacillus cereus,12,菌落,繁殖的菌体常以母细胞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菌群体。或者说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来源于一个细胞,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菌落:,13,菌落特征,包括菌落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颜色,透明程度等。,菌落特征:,影响菌落特征的因素:,同一种微生物菌落有着相似的菌落特征。 取决于菌落的细胞结构和生长行为。 菌落形态大小受邻近菌落影响。 同一菌落也受细胞空间位置不同有微小的差异。,14,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很小,并且繁殖速度很快。 大肠杆菌在适宜情况下每二十
5、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微生物,经过十次繁殖,可达到1024个,如果按这个速度繁殖,6.5小时后就可达到上百万个微生物。,微生物个体繁殖,母细胞,一代,二代,三代,四代,。,15,0020=1 20121=2 40222=4 60323=8 : 40020220=1,048,576 : 144072272=4.72*1021,时间 (分钟),世代,微生物数,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大肠杆菌的个体繁殖,16,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生长曲线:,代表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细菌数(log),时间,a,b,c,d,生长曲线的四个阶段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6、,17,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营养 水分 温度 PH值,适宜的空气 渗透压 光线 其它,18,营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有机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等。 一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微生物生长也是很重要的。 按照物质对微生物机体内的生理作用不同,可以区分为碳源物质,氮源物质,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按照营养方式分为寄生型与腐生型等。,19,水份,水分在微生物生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水分是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生活细胞总量的90%。 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物的分泌都是通过水来完成的
7、。 水分的含量可影响微生物的繁殖。,20,指相同温度下纯水蒸汽压与食品中水的蒸汽压的比率,可以通过对食品体系中的有效含水量来测定。,水活性Aw:,Aw0.85 低水活性食品 只有少量微生物可生长 经适当包装后,部分可在常温下保藏 如肉干,沙茶酱,速食面等。,Aw0.85 高水活性食品 如未经过杀菌及包装保护,极易在常温中腐败。,水份,21,温度,温度是影响有机体生长与繁殖与存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2,温度,每一种微生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各种微生物都有它生长繁殖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致死温度。 微生物按对温度适应能力不同分为好热菌,中性菌,好冷菌和嗜冷菌。 生产工艺的
8、确定应根据菌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杀菌温度。,生长温度,致死温度,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23,温度,24,温度,芽孢的抗热性,细菌芽孢有较强的抗热性,需要较高的杀菌工艺。,蒸汽情况下的芽孢杀菌工艺 121 C 30分钟 干热情况下的芽孢杀菌工艺 160 C 2小时,25,温度,饮料工业中常用的两种连续式加热杀菌工艺,巴氏杀菌法,常见杀菌工艺: 如,95C 38秒,UHT杀菌法,常见杀菌工艺: 如,135-140C 4秒,26,温度,饮料工业中常用的两种连续式加热杀菌工艺,巴氏杀菌对象,UHT杀菌对象,霉菌,酵母菌 致病菌 细菌,霉菌,酵母菌 致病菌 细菌 细菌芽孢,27,PH值,PH4.5 低酸性
9、产品 适合一般微生物生长,包括病原菌和孢子。 要求有较高的杀菌值,F04分钟 如牛奶类,PH4.5 高酸性产品 一般病原菌和孢子无法在此PH下繁殖或萌发。 霉菌与酵母菌比较耐酸。 杀菌值较低。 如果汁类,28,高酸性饮料微生物特性,低酸性饮料微生物特性,PH值,霉菌与酵母菌适于在高酸性饮料生长。 致病菌通常不会在高酸性饮料中生长。 细菌芽孢在高酸饮料中通常不会有增殖性。 因为酸度较高,热杀菌的杀菌效率较高,PH越低,达到商业无菌所需的杀菌温度越低。,低酸性产品非常适应微生物生长,适应致病菌生长,如控制不当将危胁人体的身体健康。 细菌芽孢能够在低酸性产品中激活生长,所以应有效杀灭细菌芽孢以防止产
10、品的污染。,29,适宜的空气,30,热杀菌概念,D值,一定杀件下,细菌死灭90%所需要的时间,又称微生物致死速度。 单位(秒或分钟) 表示微生物对这一特定条件的抵抗能力。,时间(分钟),微生物数量,1.0E+9,1.0E+8,1.0E+7,1.0E+6,1.0E+5,31,热杀菌概念,微生物的耐热能力:国际上用Z值和F0值表示。,Z值,在热力致死时间降低到初始时间的十分之一时,杀死同样多的微生物所必需的温度增加值,单位为0C或0F。,一般耐热乳酸菌的Z值为10 0F 结核菌为12-13 0F 细菌孢子为15-18 0F,32,温度C,95,100,115,120,110,105,1.0E+00,1.0E+01,1.0E+02,时间(秒),1.0E+03,热杀菌概念,Z值,33,热杀菌概念,微生物的耐热能力:国际上用Z值和F0值表示。,F0值,在一定PH值环境下,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杀死一定浓度的微生物所需的热杀菌时间。(单位秒或分钟) 为表达方便,致死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文件学习培训课件
- 废气工程处理方案(3篇)
- 房建工程拆除方案(3篇)
- 灯塔工程宣传方案范文(3篇)
- 农业无人机租赁平台运营管理优化方案研究
- 工程报修奖励方案模板(3篇)
- 电动雨棚工程承接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岗前培训记录课件
-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农业企业数字化种植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研究(2025年)
- GB/T 38020.2-2019表壳体及其附件金合金覆盖层第2部分:纯度、厚度、耐腐蚀性能和附着力的测试
- GB 7956.2-2014消防车第2部分:水罐消防车
- FZ/T 21001-2009自梳外毛毛条
- 职业感知与安全用电二
- 二年级语文《称赞》练习题
-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课件
- CNAS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 Unit1Developingideaslittlewhitelie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三册
- 培训反馈意见表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