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管理入口_第1页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管理入口_第2页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管理入口_第3页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管理入口_第4页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管理入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 建筑用花岗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企业:清远市清晟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钜万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矿山名称:矿山名称: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 矿山企业(盖章):矿山企业(盖章):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清远市清城区 法人代表(签名):法人代表(签名): 原采矿许可证编号:原采矿许可证编号: 联系人:联系人: 电话:电话: 送审时间:送审时间:2017 年 12 月 编制单位责任表编制单位责任表 报告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 建筑用花岗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编制单位广州钜万勘

2、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郑志锋 单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 140 号 2019 房 联系人程 晨联系电项 目 人 员 职责姓名签名 编制人员程 晨 项目负责贺志强 审 核刘志刚 技术负责刘志刚 总 经 理郑志锋 广州钜万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目录目录 前言前言.1 一、任务的由来.1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1 三、目的与任务.5 四、方案的适用年限.6 五、工作方法及主要工作量.7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12 第一节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12 第二节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4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5 第二

3、章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26 第一节 自然地理.26 第二节 地形地貌.27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28 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30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33 第六节 矿体(层)地质特征.34 第七节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36 第三章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37 第一节 评估范围和级别.37 第二节 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39 第三节 现状评估.41 第四节 预测评估.45 第四章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63 第一节 分区原则及方法.63 第二节 分区评述.65 第五章第五章 矿山地质

4、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70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70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71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75 第六章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79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79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80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88 第七章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92 第一节 工程量估算.92 第二节 经费估算.93 第三节 进度安排.104 第八章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06

5、第一节 保障措施.106 第二节 效益分析.108 第九章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10 一、结论.110 二、建议.113 【附图附图】 1、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图(1:2000) 2、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 评估图(1:2000) 3、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工程部署图(1:2000) 【附件附件】 1、委托书 2、关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报告矿产 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 3、关于广东

6、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 用方案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 4、缴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承诺协议书 5、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6、地质环境现状调查照片 第 1 页 前言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一、任务的由来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是开采建筑用花岗 岩矿的新建矿山企业,根据清远市国土资源局广东省清远市采矿 权设置方案(2014 年修编) ,矿区面积:0.1683km2,开采标高: +282+80m;开采矿种: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 规模:38 万 m/a,开采方式:露天台阶式开采。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

7、环境,预防地 质灾害的发生和危害,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 第 44 号令)规定,采矿权人需要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 理方案” 。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 89 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 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558 号) ,2016 年 8 月 20 日,清 远市清晟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广州钜万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根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简称为编制规范 )及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指南 (简称为 编制指南 )进行了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 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下文简称方 案 )的编制

8、。 本方案仅作为实施保护、监测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技术 依据之一,不能替代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主要依据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范规程技术规定,同时阅了相关的科研成果,主要依据有: 第 2 页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009 年 8 月 27 日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 年 1 月 1 日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009 年 8 月 27 日修正

9、; (二)有关规章及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实施细则 , (国务院第 152 号令, 1994.3.26) ; (2)土地复垦规定 , (国务院第 19 号令,1989.1.1)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国务院第 394 号令,2003.11.24) ;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 (国土资源部第 44 号令) ; (5)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1120 号,2011 年 6 月 13 日; (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发 200961 号) ; (7)关于

10、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国土资 源厅(粤国土资发200274 号) ; (8)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4 号),2003 年 7 月 25 日; (9)广东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试行) 粤国土资地环发201149 号; (10)关于印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 第 3 页 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地环发2009458 号; (11)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影 响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粤国土资发【2007】 137 号) ; (12)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11、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粤国土资地环发2009 379 号) ; (13)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 (2016 年修订版, 2016 年 5 月) ; (14)广东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1999 年 9 月 24 日; (15)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通知 ,粤国土资地环发201129 号) ; (16)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1999】36 号) ,1999 年 2 月 4 日; (17)关于印发通知粤地协字(2013)25 号,2013 年 6 月 18 日; (18)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

12、重 点工作分工方案 ,粤办函2011672 号,2011 年 10 月 28 日; (19)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 89 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 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558 号) ; (三)相关现行规程、规范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0223-2011); (2)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指南 ,广 第 4 页 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2013 年 6 月;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4)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国家土地局,1995); (5)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国土资发【2004】208

13、号) ; (6)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国土资发,2001);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8)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版; (1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 (1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12719-91) ; (1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18-2006) ; (1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2006) ; (1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20-2006) ; (15

1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0221-2006) ; (16)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 (17)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 (18)地下水监测规范 (SL/T 183-2005) ; (19)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0133-1994) ; (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 (22)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12328-1990) ; (23)区域地质图图例 (GB958) ; (2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14538-

15、1993) ; (2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财综2011128 号) ; (26)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国家发改委, 第 5 页 2007) ; (27)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粤建市201015 号) ; (28)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 ,广东省地质灾害 防治协会,2016 年 5 月; (29)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5-2025) ; (3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6) ; (四)技术资料 1、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 矿详查报告 (广东煤炭地质二一勘探队,2015

16、 年 4 月) ; 2、关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 岗岩矿详查报告”评审意见(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粤资 储评审字2015124 号,2015 年 6 月 2 日) ; 3、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 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广州钜万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5 年 7 月) ; 4、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 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 5、广东省区域地质图(1:20 万) ; 6、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 。 三、目的与任务三、目的与任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

17、制是根据开发利用现 状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估; 结合开发利用方案 ,预测矿山未来开发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 问题;针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恢复治理方案。 第 6 页 (一)目的 尽快实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遏制、减少因矿产开采活动造成 的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矿山地质环境实施 保护、监测和恢复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二)任务 (1)充分收集矿山地质环境相关资料,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调 查。基本查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和现状,查明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 客观地确定评

18、估精度、等级和范围。 (2)根据综合调查成果,结合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 条件特征等,对开采活动及其影响范围内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评估, 对矿山建设及采矿活动可能引发、遭受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 预测评估。 (3)据现状、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分区。 (4)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提出适宜的矿山地 质环境保护预防措施、恢复治理措施和监测方案,进行工程部署。 (5)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工程量及工程 技术手段,保障措施,估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经费。 (6)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效益分析,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恢复治理工程实施的保障

19、措施。 (7)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及相关图件。 四、方案的适用年限四、方案的适用年限 根据广州钜万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5 年 7 月编制的广 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 第 7 页 开发利用方案 ,该矿山总服务年限为 20.8 年。 矿山闭坑后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时间约 1.2 年,故确定本 恢复治理方案适用年限为 22 年,2017 年为基准年。 如果矿山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开采方式的,应当重 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五、工作方法及主要工作量五、工作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2016 年 8 月 20 日

20、,广州钜万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接受清远 市清晟矿业有限公司的委托后,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 理方案编制工作小组。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 制规范 (DZ/0223-2011)和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方案编制指南 (试行) ,并结合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的要求,将工 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 月 20 日至 31 日) ,主要为研究相关文件,全面收 集矿区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矿山开采及土地资源等相关资料,进行 初步分析、编写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9 月 1 日至 9 月 20 日)在认真分析研究收集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踏勘。确定评估范围,划分评估级别,踏勘主要侧重于

21、 露天采场、排土场、工业场地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 第三阶段(9 月 21 日至 10 月 20 日)根据评估区划分的范围及 级别,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及预测评估,进而确定矿山地 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 施进行部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报告的编写和图件 绘制,进行内部自审工作,最后提交编制成果评审,根据评审意见 修改定稿。 第 8 页 详见下图 0-1 工作程序框图。 图 0-1 工作程序图 2、主要工作量 (1)搜集资料及编写评估大纲 搜集的资料主要有各类区域地质、水工环地质资料以及以往地 质勘查、详查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评

22、估大纲。 收集资料 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及部署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 确定评估范围和级别、编制工作大纲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评估因素选取及评估方法确定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矿山工程分析 第 9 页 (2)野外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手图来源于清远华信地理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的地形地质底图,调查底图精度为 1:2000,调查范围包括露天采 场、排土场、工业场地、综合服务区、矿山道路及采矿活动可能影 响的区域,面积约 80.64hm2。野外定点采用手持 GPS 卫星定位仪并 结合现场标志性地形地物

23、综合确定。 野外调查采用穿越及追索法,将评估区内各场地地质现象和地 质环境问题客观地进行调查记录,用地质调查点、线结合的形式将 各地质现象,特别针对重点地质环境问题,通过点、线观察、测量 (工程测量) 、记录(文字、数字、素描、照片等) 、取样测试等手 段,将地层界线、构造线、地层产状、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 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要素填绘于表、文、图中。 (3)室内资料整理 室内资料整理是在收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野 外调查等资料,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判别,并进行地质环境影 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最后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 区,对各灾种提出相应的防冶措施及建

24、议,估算恢复治理经费。 (二)工作量 本次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 0-1。 表表 0-1主要工作量一览表主要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 1:20 万区域地质资料份1 调查面积hm280.64 1:20 万区域水文资料份1 路线长度km11.0环境地质资料份2 综合地质环境调查 点 个20 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 划 份1 本 次 工 作 野外 地质 环境 综合 调查 含水层破坏调查点个12 收 集 资 料 矿山详查报告份1 第 10 页 土地资源占用调查 点 个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份1 拍摄/使用照片张20/6 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土 地利用现状图(局部) 份1 主 要

25、 成 果 1、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方案 1 份 2、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1 张 (1:2000) 3、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1 张 (1:2000) 4、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工程部署图 1 张 (1:2000) (三)工作质量评述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及资料收集取得如下成果。 (1)收集资料 已审批的详查报告 、已审批的开发利用方案 、 区域地质 图 、 区域水文

26、地质图 、 地震烈度区划图 、 广东土壤 、 统计 年鉴 、 工程造价 ,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 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图 。 收集到以上资料成果可靠,满足编制规范 、 编制指南和 设计要求。 (2)野外工作 对调查区进行了初步踏勘、详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并采集区 内水质样品。 初步踏勘:采用穿越法对矿区范围进行,查明矿区范围内已进 行的采矿活动,现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主要为矿区范围的地形地貌 景观及土地资源。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采用穿越法进行 1:2000 的矿山地质环境 调查,对详查报告查明的矿床地质类型和工业类型、开采目标 第 11 页 矿体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核对;对采场的范围、开采程

27、度及现状进行 了详细调查;对调查范围内的其他区域存在的居民点、道路及相关 建(构)筑物等与矿区的相关联系进行详细调查。查明区内现状矿 山地质环境问题。 进行的以上野外工作取得的成果可靠,满足规范 、 指南 和设计要求。 (3)室内测试、资料整理 将收集到资料、野外调查工作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室内测试数 据等资料进行了整理,确定评估因素、评估方法,得出评估结论, 相应设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进行的以上资料整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可靠,满足编制规范 、 编制指南和设计要求。 综述,收集资料充分;野外工作方法正确;工作精度满足方 案编制要求;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编制;所取得的工 作成果客观

28、、可信、满足委托要求,为本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与依据。 第 12 页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节第一节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清远市城区 97方向,直距 24.91km 处,行政上属清远市清 城区源潭镇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 1131745,北纬 23 3904。矿区有约 1.8km 简易公路向北通往省道 S354,向西可通往清远市, 距清远市区约 33.2km 车程,交通便利(见图 1-1) 图1-1 交通位置图 第 13 页 2、采矿权设置情况、采矿权设置情况 本矿区为新建矿山,矿区面积:0

29、.1683km2,开采标高: +282+80m;开采矿种: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规模: 38万m/a,开采方式:露天台阶式开采。矿区由5个拐点(1980年西安坐标 系)圈闭(表1-1) 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XY 12617080.00038428010.000 22617080.00038428355.000 32616658.87638428285.980 42616522347 52616910.00038428046.000 矿区面积:0.1683km2,开采标高:+282+80m。 3、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矿区所在地广东

30、省清远市源潭镇位于清远市东郊 12 公里处,是广东省 清远市清城区的一个窗口镇和中心镇,东与佛冈县接壤,南与广州花都区、 从化市接壤,西与龙塘镇、清远市区接壤,北与飞来峡镇接壤,距清远市 区仅 12km,距广州市区 60 多 km。 源潭镇内大部分区域属于清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源潭镇总 面积 231.11km2,其中城镇规划面积 19.82km2;下辖 5 个社区,16 个村; 全镇户籍人口 92449 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2.5 万人;全镇外来人口 3 万 人。源潭镇是瓷沙资源大镇,瓷土储量多达 6 亿吨以上,是全国三大优质 陶瓷原料生产基地之一 2009 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

31、201 亿元,同比增长 42%;其中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 186.5 亿元,同比增长 44%;完成工商税收收入 1.96 亿元, 增长 17.3%。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品位高质量优。有铁矿、高岭土、稀土、钾长石、 钠长石、水晶石等矿产十几种,其中瓷土、瓷砂储藏量大,品位高,质量 第 14 页 优,是全国三大优质陶瓷原料基地之一。这些矿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 且出口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第二节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矿山开采历史、矿山开采历史 矿区为新建矿山,无过往开采历史。 2、矿山开采现状、矿山开采现状 矿山为新规划项目,根据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内维持原始地貌,矿

32、区 植被覆盖较好,整体自然环境良好。 矿山拟开采矿体赋存于燕山三期中粗粒花岗岩中,矿区拟设计开采最 低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30m),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 条件中等。 2015 年 24 月广东煤炭地质二一勘探队完成了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工作,根据矿山详查报告 。拟设置采矿权范围内(+282+80m)累计探明保有建筑用花岗岩资源储 量(333+332)矿石量 1134.84104m3,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矿石量 454.45104m3,推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 680.39104m3。赋矿层位标高+282+80m,

33、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根据矿 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能力 38 万 m/a,该矿山总服务年限为 20.8 年 (不含闭坑治理期 1.2 年)。 3、矿区周边采矿现状、矿区周边采矿现状 据野外调查,矿区周边 500m 范围无其他采矿活动,矿区离居民点较 远,现状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较小,影响较轻。 第 15 页 现状地貌、植被 第三节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1)建设规模 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设计矿山生产能力为 38 万 m3/a,根据 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指南附录 D 判定矿山生 产建设规

34、模为大型。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开发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 779 万元。 (2)工程布局 1)矿山现有工程布局概况 本矿山为新建矿山,矿山尚未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第 16 页 2)设计工程布局 根据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埋藏条件和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等,设计采用 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公路汽车开拓运输系统。矿区设露天采场、工 业场地、排土场、矿山道路、综合服务区等辅助设施。 矿山主要工程分布如下(图 1-3): 露天采场:设计露天采场最大开采标高+282m,最低标高+80m,开 采最大深度+202m;设计台阶高度为 12m,分别为 +272m、+260m、+248m、+236m、+224m、+212m、+2

35、00m、+188m、+17 6m、+164m、+152m、+140m、+128m、+116m、+104m、+92m、+80m 等 17 个台阶,每隔 2 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其中 +236m、+200m、+164m、+128m 四个台阶为清扫平台,安全平台宽度 4m,清扫平台宽度 6m,土质台阶坡面角 45,岩质台阶坡面角为 70, 最终边坡角为53。 排土场: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由于矿区废土石量较大,设计 采用分期开采,方案设计一期开采剥离的废土石堆存在矿区外东北部山谷 中的排土场,排土场面积约 25347。二期开采剥离的废土石堆存在一期 采场底板。矿区采用边开采边复垦,以减少排

36、土场及采场底板临时排土场 的占用面积。方案设计一期开采堆存 68 万 m于排土场中;方案设计二期 开采堆存 50 万 m于一期采场底板的临时排土场中;矿山完全闭坑后约剩 118 万 m废土石,方案设计全部回填垫高露天采场底板。 排土场分三层堆放,每层 12m,堆高 36m。一期采场底板临时排土场 分三层堆放,每层 8m,堆高 24m。下游修筑拦挡坝(拦挡坝呈线形布置, 采用直立式拦挡坝。设计顶面宽 0.80m,底宽 1.625m,高 5m,面坡 1:0.25,坝背直立,坝前设坝趾,趾宽 0.2m,趾高 0.5m,其截面积 4.9m2。坝底嵌入地基约 1m,坝底内斜坡率 0.2:1,距坝脚地面

37、0.3m 高设 置一排泄水孔,间距 3m,泄水管外斜 5%,坝后填厚约 0.3m 细石或粗砂 第 17 页 作为反滤层。 ) 排土场周边地表水系发育一般,有季节性冲沟;地表水受枯水、丰水 期季节性影响明显,调查期间山间小溪见有水流通过,但流量较小。 排土容量及排土场参数 1)一期开采剥离废土所需容量 VP=K1 3 2 1K KVb =1.0373.08104m3。 15.01 20.168 上式中: Vb需堆存的剥离量,取 68104m; K1排土场预留富裕系数,取 1.03; K2剥离围岩及土的综合松散系数,取 1.20; K3弃土堆积下沉系数,取 0.15。 2)二期开采剥离废土所需容量

38、 VP=K1 3 2 1K KVb =1.0353.74104m3。 15.01 20.150 上式中: Vb需堆存的剥离量,取 50104m; K1排土场预留富裕系数,取 1.03; K2剥离围岩及土的综合松散系数,取 1.20; K3弃土堆积下沉系数,取 0.15。 3)排土场容量计算: 排土场其容量为: V=ksH=0.852534736=775618m3; 式中:V-选用的排土场容量; K-利用系数; S-排土(废石)场的面积:25347m2; 第 18 页 H-排弃高度,分三层堆放,每层 12m,堆高 36m。 一期采场底板临时排土场其容量为: V=ksH=0.852656024=5

39、41824m3; 式中:V-选用的排土场容量; K-利用系数; S-排土(废石)场的面积:26560m2; H-排弃高度,分三层堆放,每层 8m,堆高 24m。 根据上述估算,排土场容量 77.56104m3,一期采场底板的临时排土场 容量 54.18104m3,可以满足矿山剥离废土的堆存需要。 工业场地: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拟建工业场地位于矿区外南 东部的平坦处,用于碎石加工及临时堆存。 综合服务区: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拟建综合服务区位于矿区 外南部爆破警戒线以外矿山简易公路旁,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于服务于 机修、生活、材料供应和生产管理等。 矿山道路: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矿区内

40、修建简易公路连接矿 区外的山间道路,矿区外运输沿用原有的山间道路。采出矿石用挖掘机装 车,自卸式汽车运矿。坑内运输道路布置。内部开拓运输以公路-汽车运输 为主,移动式坑线为辅。 根据矿山的年生产能力及选用的运输设备,公路坡度最大为9,路面 宽度5m,曲线半径15m。台阶间用临时移动坑线连接,随着开采水平的下降 和工作面的推进,移动线路逐段消失。临时移动式坑线的纵坡可根据矿用 自卸汽车的技术参数确定,一般不大于额定最大爬坡能力的70%。根据地形 条件,简易公路和移动坑线应布置在采场范围内,以减少对外部植被的破 坏。 临时炸药库:考虑矿山今后的开采需要及安全问题,矿区炸药全部 由民爆公司配送,矿山

41、不建炸药库。 第 19 页 防排水系统: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山坡露天采场主要依靠自 流排水,采场境界外的地表径流利用地形自流沉淀后排至自然水系。在采 场平台沿坡底设置阶段排水沟,导流到采场两边截水沟,最后流入当地的 自然水系。 在露天采场坡顶、排土场等均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隔断外部山坡径 流,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矿山开采+150m 以上属正地形开采,采场汇水能自然排水;矿山开采 +150m 以下属凹陷开采,采场汇水要采用机械排水。 矿山凹陷开采时为防止突发强降雨影响,在采场底板设置排水机械, 抽排采坑积水至外部总排洪沟。 矿区下游修建沉沙池(沉砂池尺寸为:4m2m2m(长宽

42、高) , M7.5 浆砌石砌筑,1:2 水泥砂浆勾缝,壁厚 0.4m。 ) ,矿区内汇水全部引入 沉沙池沉淀、净化,达标(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指标为泥砂含量不大于 500g/m)后再排放。 第 20 页 图 1-2 矿山终了平面图 第 21 页 图1-3 矿山开采终了剖面图 第 22 页 2、矿山拟开采的层位、矿山拟开采的层位 矿体为燕山三期(52(3)中粗粒花岗岩,属岩浆侵入型矿床,呈巨 大岩基状产出,分布连续稳定,厚度大,质量较好,出露标高 +270+150m。岩性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呈浅灰白色、浅肉红色,中 粗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体顶部覆盖层由第四系残坡积层和花岗岩强- 中风化层组成,

43、覆盖层总厚度为 13.522.2m,最厚可达 30m,平均厚约 17.9m。 根据现场勘测、地质填图以及钻孔工程控制矿体长约 423560m,宽 度 254327m,埋深 0202m,厚度大于 250m,赋存标高 +282+80m;+80m 以上的微风化-未风化花岗岩为本矿山开采矿体,矿体 向四周及深部延出矿区外,矿体岩性单一,质地坚硬。 3、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 查报告评审意见书及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洞尾石班冚矿区建筑 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拟设置采矿权范围内 (+282+80m)累计探明保有建筑用花岗

44、岩资源量(333+332)矿石量 1134.84104m3,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量 454.45104m3,推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 680.39104m3。 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 998.76104m3,确定开采储量 804.87104 m3,可 采出矿石量 772.91104 m3。 4、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及生产服务年限、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及生产服务年限 根据矿床储量规模、矿体的地质特征,经济合理服务年限、市场情况, 设计本矿山生产能力为 38 万 m/a。 生产服务总年限为 20.8 年,其中基建期 0.5 年,生产期 20.3 年。 5、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

45、式及采矿方法、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式及采矿方法 1、开采接替顺序 第 23 页 露天采场开采顺序大致可划分为: 1)初期开采:按方案设计的最终开采境界开始剥离,把覆盖在矿体上 部的风化残积土剥离掉,以保持合理的剥离平台宽度,以开采上部一个台 阶。 2)正常开采时段:上部开采已到达最终开采境界的边坡和台阶进行治 理,开采中部第二个台阶。 3)后期开采时段:上部台阶边坡进行治理,开采底层的台阶。 4)开采终了,进行复绿,复垦治理。 矿山为露天开采,开采顺序为:自南向北,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最低 开采至+80m。 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采用分期规划开采,矿区一期(近期)开采从 南向北,首采标高+282m

46、。矿区二期(远期)开采从东南向北,首采标高 +180m。 2、开采方式及采矿方法 根据矿体赋存及矿区地形地貌条件、开采深度、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以 及所选用的采装设备等,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采矿 方法。 3、爆破材料的储存 考虑矿山今后的开采需要及安全问题,矿区炸药全部由民爆公司配送, 矿山不建炸药库。 4、开采进度安排 矿山基建期 0-0.5 年,投产第 0.5-1 年、达产第 2 年、平稳生产第 3-18 年、减产时间第 18-20.8 年、达到开发利用方案圈定的开采境界的时间第 20.8 年。 6、矿山固体废弃物及处置、矿山固体废弃物及处置 采掘废渣主要为剥离土及少量石粉、

47、石渣,其中部分用于矿区周边路 第 24 页 面硬化及修筑挡土墙、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剩余需集中堆存于排土场用于 后期复垦用土石方。按上述方法,矿山废土石对当地环境的破坏程度可降 到最低。 7、矿山的废水及处置、矿山的废水及处置 (1)露天采场的排水及处置情况 露天采场采矿中疏排的矿坑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雨季时含有少量泥 沙,经过沉砂池后排放可以基本达到环境标准。总体评估,矿山废水对环 境污染甚微。 (2)排土场中废水处置 排土场源头要截水、场地内要设置排水沟。通过截排水沟把汇水引至 排土场下游的沉淀池中沉淀,以减少对排土场的冲刷。 (3)选矿废水的处置 本矿山不需要进行选矿,不产生选矿废水。 (

48、4)生活污水的处置 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洗涤水。采用化粪池处理,经处理后废水 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排至 外部水沟。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矿山防治水措施 矿区外部截水 矿区境界外截水沟位置为最终边坡坡顶线外 10m。截水沟顺坡顶线延 伸途中,在地势适宜位置可分流到外部原始溪流,以减少矿区排洪负荷。 根据本矿山地形特点,开采边界外围设置截水沟。 采场内排水 矿山为露天台阶开采,开采境界内由于已失去原始植被覆盖,加之剥 离土散体,雨季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需在开采平台修筑台阶排水沟, 第 25 页 采场坡底线周围开挖砌

49、筑引水沟和排洪沟,并于截排水沟下游开挖沉砂池, 将富含泥沙的场区汇水全部引入沉砂池,澄清后再向外排放。 矿山开采+150m 以上属正地形开采,采场汇水能自然排水;矿山开采 +150m 以下属凹陷开采,采场汇水要采用机械排水。 矿山凹陷开采时为防止突发强降雨影响,在采场底板设置排水机械, 抽排采坑积水至外部总排洪沟。 汇水面积按雨水可能进入场内的地表分水岭圈定,在 1:2000 地形图 测定面积为 375286m2,强降雨时露天采场最大涌水量为 124895m3/d。 (2)矿山开采安全条件 a、矿山开采主体 本项目由采矿权人清远市清晟矿业有限公司申请办理采矿权登记,不 存在同一矿体有多个开采主体现象。 b、露天采场爆破安全警戒线的确定 该矿山以实施中深孔爆破为主,浅孔爆破为辅(露天矿开采时开拓公 路、根底处理、修整边坡时用),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2014),确定矿山的爆破安全警戒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