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配色(上).ppt_第1页
服装配色(上).ppt_第2页
服装配色(上).ppt_第3页
服装配色(上).ppt_第4页
服装配色(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 主讲 陈莉芳,服装配色,教学目的 通过色彩基本理论和服装配色理论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常识和变化规律,并通过各种组合练习,掌握服装配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意识及创造能力,及时把握色彩流行趋势,并能根据一定的设计思想进行配色,从而提高服装设计的整体水平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色彩调和的基本规律 2、掌握服装配色美的原则,能根据不同服装的要求进行色彩搭配 3、流行色的把握与运用 教学内容 一、色彩基础理论 二、服装色彩设计 三、流行色,第一章 色彩基础理论,一、色彩要素 二、色彩的分析与提取 三、色彩肌理 四、色彩心理,第一

2、节 色彩要素,1、明度 2、纯度 3、色相 4、色调,明度,明度 色彩明暗 深浅程度 1、同种色相明度差 越接近黑色明度越低 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 2、不同色相明度差 黄色明度最高 蓝色明度最低,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因色彩明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 包括同种色明度对比、不同色明度对比,一、近似明度对比(短调对比) 高明调对比 如鹅黄与浅米黄 浅蓝与白 中明调对比 如杏色与桔红 深明调对比 如黑与深咖啡 藏青与棕色,近似明度对比,高明调,近似明度对比,中明调,近似明度对比,深 明调,对比明度对比 色彩的高低明度之分,对比明度对比,中明调,纯度,纯度 色彩鲜浊程度 纯净程度 1、同色相的纯度差(

3、改变明度) 2、不同色相纯度差 红色纯度最高 蓝色纯度最低 色相越单一 色彩越鲜艳,鲜艳色组合,纯度关系鲜调 华丽 多彩 刺激色调,含灰色组合,纯度关系灰调 朴素 沉着,鲜艳色与含灰色组合,色相,色相 色彩的相貌 名称 如红 黄 蓝 绿 紫等 色彩中最积极活跃 的因素,两种以上的色彩搭配组合进行对比,由色相环上色相距离长短 角度大小决定 同种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领近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色相对比,同种色对比,同种色对比 同种色相不同深浅的对比 如蓝与浅蓝配置 弱对比 色相变化微妙,类似色对比,类似色对比 色环上30度左右色配置 如紫与紫红 弱对比 协调 而柔和,邻近色对比,邻近色对比

4、 60度左右色配置 如绿与蓝 色感丰富 活波 对比小 和谐 素静,对比色对比,对比色对比 120度左右色配置 如红与蓝 紫与绿配置 对比强烈 醒目 鲜明 激情 动感 丰富 明度 纯度变化调和,互补色对比,互补色对比 180度三原色配置 如红与绿 黄与紫 橙与蓝 刺激 醒目 具号召力 面积 明度 纯度 金银 黑白灰无彩色调和,色调,概念 构成整体色彩组合的总倾向 形成因素 色相因素 紫色调 蓝色调 红色调等 明度因素 亮色调 暗色调 纯度因素 鲜调 浊调 色性因素 暖色调 冷色调 中性色调,色相因素,色相因素 紫色调,明度因素,亮色调,明度因素,暗色调,纯度因素,鲜调,纯度因素,浊调,色性因素,

5、冷色调,中性色调,暖色调,第二节 色彩的分析与提取,1、寻找色彩 2、挪列色彩 3、分析色彩 4、提取色彩,第三节 色彩肌理,概念 物象表面的纹理 目的 培养对肌理美的追求意识 把对材质的认识和探索纳入色彩中 分类 视感肌理 触感肌理,视感肌理,视感肌理 通常用绘画肌理表现 具有平面性,触感肌理,触感肌理 一般用固形材料组成 具立体感,第四节 色彩心理,一、色彩固有情感 1、色彩的冷暖感(由色相的差别形成) 红红橙黄橙具暖感 绿蓝绿具冷感 黄黄绿及红紫紫蓝紫具中性感 2、色彩的轻重感(由色彩明度决定) 高明度具有轻感 低明度具有重感,3、色彩的远近(由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决定) 暖色系有近感

6、,冷色系有远感 高明度有近感,低明度有远感 高纯度有近感,低纯度有远感 4、色彩的兴奋与宁静(由色彩的纯度决定) 高纯度色彩有兴奋感,低纯度色彩有宁静感 5、色彩的明快与忧郁(由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决定) 明亮、鲜艳的色彩有明快感,深暗、灰浊的色彩有忧郁感,二、色彩心理联想 直接联想 直接受到客观事物的刺激形成的联想 间接联想 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把具体事物抽象化,在抽象表象过程中表达人的观念、思想、信仰,它是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集中表现,北京印象 哈尔滨印象,电子音乐,摇滚音乐,流行音乐,轻音乐,儿童,少年,中年,老年,第二章 服装色彩设计,一、运用采集重构法启示服装色彩设计 二、运用色彩要素进行

7、服装色彩设计 三、运用服装色彩的相关因素进行服装色彩设计,第一节 运用采集重构法启示服装色彩设计,色彩采集重构是对收集的素材进行理解、提炼和再创作的过程。 采集:通过素材的采集和筛选过程形成新的色彩关系 重构:归纳重构和创意重构 归纳重构:将复杂的画面进行概括,对色彩进行整合取舍; 创意重构:以素材为依据,通过想象和发挥,找出素材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外观相似性,这里指平面采集重构组合在服装色彩设计上的延续,视觉语言符号发生了改变,更多考虑色彩同服装的材质、款式结构、服饰配件的整体搭配效果,以及主题思想的完美体现和色彩同流行时尚的关系 目的 运用采集和联想方式 把客观色彩转入主观的服装

8、色彩设计中,采集重构法,第二节 运用色彩要素进行服装色彩设计,1、以色相因素为主的服装色彩设计(单一色相 同色相 同类色 对比色 黑白灰 金银色 ) 2、以明度因素为主的服装色彩设计(高明度 低明度 中明度) 3、以纯度因素为主的服装色彩设计(高纯度 中纯度 低纯度) 4、以色调因素为主的服装色彩设计(冷色调 暖色调),第三节 运用服装相关因素进行服装色彩设计,一、年龄因素 童装(高彩度 高明度的设计色彩) 青年装(流行色 或平淡的黑 白 灰 蓝 褐等中性色) 中年装(简洁款式 精良面料 理智色彩 典雅 柔和色系) 老年装(低明度 低彩度配色 以求沉静 和谐),二、性别因素 (男子 女子 无性

9、别服装男女共用服装) 三、用途因素 (生活装 社交礼仪装 表演装) 四、季节因素 (夏装 春秋装 冬装) 五、服装风格因素 (古典式 浪漫式 民族式 前卫式 休闲式),第三章 流行色的研究与运用,一、流行色的概念与特点 即指合乎时代风尚的颜色,也是指某一时期和地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喜爱的色彩,是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时尚服装的重要标志 作用:对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起着重大的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二、流行色的起源与颁布 1963年9月,由法、德、日本在巴黎成立“国际流行色委员会” 每年2月、7月在巴黎召开国际流行色专家会议,提前18个月发布国际流行色 中国流行色协会1981年在上海成立

10、,三、流行色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流行色的预测 1、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的色彩动向 2、分析各种流行色资料 3、专家会议分析 五、流行色方案的产生 1、调查与预测 2、方案的形成 3、应用与实施,2006年春夏流行趋势预测和发布工作进程如下 2004年2月制定流行色 2004年7月将流行色趋势发布给纱线生产商 2004年10月向织物生产商发布面料流行趋势 2004年12月在纱线博览会上展出纱线产品,供面料生产商选择 2004年2月向服装设计者发布流行趋势 2005年3月在面料博览会上展出新设计的面料产品,供服装设计生产商选择 2005年9月在成衣博览会会上展出成衣效果,供服装经销商订购,作业

11、 1、选择几种自然色彩图片或人文色彩图片,读图分析色彩,提取主体色调,并以色谱方式归纳组合。 要求:8开纸,完成两套方案 2、利用色彩要素进行服装的配色练习3张 要求: 8开纸,款式图配色 同一色相明度因素(高明度 低明度 中明度 对比明度) 色相因素(单一色相 两色相 两色相以上) 色调因素(冷调 暖调 灰调 鲜调) 2、采集图片的主体色调,进行服装的配色练习2张 要求:8开纸,效果图配色,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讲 张永红,服装配色,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色彩基本理论和服装配色理论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服装配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意识及创造能力,及时把握色彩流行

12、趋势,并能根据一定的设计思想进行配色,从而提高服装设计的整体水平。,教学内容,一、概述 二、服装配色 三、服装色彩构思与采集重构 四、流行色,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色彩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服装色彩心理,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知识,一、光和色的特征 二、色彩的三要素 三、色彩的种类和性质,一、光和色的特征,1、光的特征 三原色光为红、绿、蓝。 2、色的特征 三原色为红、黄、蓝。,二、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色彩的相貌。红、橙、黄、绿、蓝、紫是六种标准的色相。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也称“素描关系”。 3、纯度:颜色的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三、色彩的种类和性质,1、种类:原色、间色、

13、复色 2、性质:补色、调合色、冷暖色、极度色,第二节 服装色彩的心理,一、视觉心理 二、色彩在服装中的功能作用,一、视觉心理,1、色彩的冷暖感(红和蓝是冷暖方面的两个极端)。 2、色彩的轻重感(由色彩的明度决定。明度越低感觉越重,明度越高感觉越轻)。 3、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明度和纯度是影响色的明快、忧郁感觉的主要因素)。 4、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明亮、艳丽、温暖的色彩使人兴奋,深暗、浑浊、寒冷的色彩使人沉静)。 5、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礼服、舞台服需要华丽的色彩,易采用高纯度的色彩;休闲服用低纯度的色彩感觉朴素自然)。,二、色彩在服装中的功能作用,1、色彩的治疗功能 2、色彩的调剂功能 3、

14、色彩增强对比的功能 4、色彩的警觉功能(如同安全标志),第二章 服装配色,第一节、服装配色美原则 第二节、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第一节 服装配色美原则,一、色彩调和的配色美原则 二、统调的配色美原则 三、均衡的配色美原则 四、秩序的配色美原则 五、环复的配色美原则,第二节 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一、色彩的对比 1、明度对比 2、纯度对比 3、色相对比 4、色调对比 二、色彩的协调 1、色同一法(不同的色彩中加入统一的因素) 2、色调整法 3、强调 4、节奏 5、分割,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因色彩明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包括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之间的对比。 一、近似明度的对比 1、高明度对比:如

15、鹅黄与浅米黄、浅兰与白。 2、中明度对比:如杏色与桔红。 3、低明度对比:如黑与深咖啡 、藏青与棕色。 二、对比明度对比 高明度与低明度的对比:如藏青与白、深咖啡与浅米色。,近似明度的对比,高明度,近似明度的对比,中明度,近似明度的对比,低明度,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为纯度对比。 一、对比纯度对比 往往多采用鲜艳色与含灰色之间的强对比。 二、近似纯度对比 1、含灰色组合 2、鲜艳色组合,对比纯度对比,含灰色与鲜艳色组合,近似纯度对比,(鲜艳色组合)华丽、多彩、刺激,近似纯度对比,含灰色组合朴素沉着,色相对比,因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色相对比。 一、同类色对比(色

16、环上30度左右色配置) 二、类似色对比(色环上60度左右色配置) 三、中差色对比(色环上90度左右色配置) 四、对比色对比(色环上120度左右色配置) 五、互补色对比(色环上180度左右色配置),同类色对比,同色相不同深浅对比,类似色对比,柔和协调,中差色对比,活泼、色感丰富,对比色对比,对比强烈醒目,互补色对比,刺激醒目具号召力,服装的色调,由色相、明度、纯度、色性决定。 一、色相因素(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等)。 二、明度因素(高调、中调、低调)。 三、纯度因素(鲜调、浊调)。 四、色性因素(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色相因素,紫色调 红色调,明度因素,高调,明度因素,中调,纯度因素,

17、鲜调,纯度因素,浊调,色性因素,冷色调 暖色调 中性色调,第三章 服装色彩构思与采集重构,第一节 服装色彩构思的灵感启示 第二节 色彩的采集重构 第三节 服装色彩的采集重构,第一节 服装色彩构思的灵感启示,一、灵感启示 1、着装对象的启示 体胖者,宜采用冷色调的色彩;体瘦者,宜采用暖色调的色彩。 2、社会信息的启示 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社会信息指导色彩设计的构思。 3、姊妹艺术的启示 绘画、音乐、建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带来的启示 4、来自自然色彩的启示 5、来自民俗风情的启示 二、构思的方法 1、直接在大自然中有意识地观察,体验自然景物,发现、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美。 2、借助有关色彩资料

18、,扩大服装色彩的构思。,第二节 色彩的采集重构,一、色彩的采集 1、通过对图片的采集和筛选来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艺术的意识观念、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2、采集的目的是积累素材。通过采集的过程,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二、色彩的重构 分归纳重构和创意重构二种 1、归纳重构 在遵照原始图片的整体色彩结构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画面概括成几何图形,同时对其色彩进行整合取舍,是最为直接的重构组合形式。 2、创意重构 是以原始图片为依据,通过想象和发挥,找出图片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外观的相似性,目的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归纳重构,画面概括成几何图形,

19、创意重构,创意重构,配色方案(读图分析色彩),配色方案 读图分析色彩,配色方案读图分析色彩,第三节 服装色彩的采集重构,一、服装色彩的采集重构 是平面重构设计方法在服装色彩设计上的延续,用这种方法获取灵感来源,虽然设计思路和方法没有改变,但视觉语言符号已经发生转换。应该更多地考虑色彩同服装的材质、款式结构、服饰配件的整体搭配效果,以及主题思想的完美体现和色彩同流行时尚的关系等问题。 二、题材的收集内容 历史文化古迹、中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作品、民族民间风情特色、自然界的景色和动植物的色彩、电影、电视、高科技产品等。,服装色彩采集重构,服装色彩采集重构,服装色彩采集重构,服装色彩采集重构,第四章 流行色,第一节 流行色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流行色的特征 第三节 流行色的变化与作用 第四节 流行色的预测,第一节 流行色产生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