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集锦_第1页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_第2页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_第3页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_第4页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10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答:_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答:_82分C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三 (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5解释下面红色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游鱼细石,直

4、视无碍。译文: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答: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 三(15分) 15(3分)(1)因为。 (2)离开。 (3)通“返” 返回(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

5、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语文试题(课改区)二、文言文阅读(18分)(一)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6、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水尤清冽 尤: (2)往来翕忽 翕忽: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乃去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7、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9简要分析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3分)答:(一)6(1)尤:特别(1分) (2)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或轻快敏捷)(1分)7B动词,离开。(A砍伐攻打;C代词,它的副词,难道;D连词,因为、由于连词,来)8(从)小石潭向西南方向远望,(只见流入潭中的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地流淌(行进),可以看见(溪水)时而现出来,时而被遮住(“明灭可见也可译为“时隐时现”)。(得分点:“西南”1分;“斗”“蛇”1分,错译其中一个关键词不得分;补出“斗折蛇行”一句省略的主语及译出“明灭可见”的大意共1分,两

8、者缺一均扣1分) 9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湖南省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文段一】甲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

9、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可久居B是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C去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D异或异二者之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B处江湖之远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C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没有这种人,我归心于谁呢?D以其境过清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

10、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段一】l2B l3B l4C l5C(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上

11、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 。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文章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译文: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答案:9.柳宗元江雪等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A(浙江省舟山卷)(二)(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12、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2)斗折

13、蛇行,明灭可见。译文: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答:(二)17.(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18.A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福建省莆田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14、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以其境过清()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如鸣珮环,心乐之。译文:(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答:(二)5(1)尤其(格外)(2)大约(大概)(3)凄清(冷清)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