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11年.ppt_第1页
实用类文本11年.ppt_第2页
实用类文本11年.ppt_第3页
实用类文本11年.ppt_第4页
实用类文本11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类文本阅读,2011年4 月,传记类文本阅读,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如鲁迅自传、老舍自传。后者如贝多芬传。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匡亚明的孔子评传 。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

2、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三、传记的阅读要求,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晚清学人杨守敬,(200

3、8江苏卷),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D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

4、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B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 (1)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 (2)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 (3)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 (4)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 (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不盲从。 (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画家黄永厚,(2009江苏卷),画

5、家黄永厚当是根据广见于网络的祝勇撰写的近5000 字的人物特写黄永厚:冰炭同炉改编的,现长近800字。原文很多内容都删了,是命题者为考试题而改写的。命题者设计的两题,立足点都在概括提炼信息上。,2.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 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 涉猎广泛的阅读, 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独特的生活态度。 (追求、经历、广泛的阅读、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独特的人生态度,又补充了天赋、机遇和个性。答对五点即可得满分),以下答案还算是答得较好的: 人生方面,幼年大病不死,人生多难,晚年才较安定。言谈举止方面,敢于对社会人生表

6、态,但又深居简出,为人低调。作画方面,不愿把画给不看画的人,但可以随意给朋友。人物画方面,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得4分) 大部分的失分在概括不全。或丢了要点,或写了几点,实质仍是答了同一点。,3. 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 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 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冰炭同炉”不太理解: 学生1 :自己生活冰般多难,但他对生活热爱。(得0分) 学生2 :视图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但他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几

7、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拒绝重金购画;对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不屑一顾;他孤傲中有一种顽强的自信。 (不明题意,不知何谓“冰”、何谓“炭”,何谓“同炉”,得0分),学生3:具体表现在: 冰: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孤傲自信,不与世同流合污,视金钱如粪土,放弃去日本画取悦个人的画展。 炭:对绘画执着与痴迷,历经苦难却热爱生活,率直,对朋友毫不吝惜画,画风张扬充满激情。 (不明题意“同炉”,“冰”是“冰”、“炭”是“炭”,没有“同炉”,得0分),叶圣陶在四川,(2007宁夏海南卷),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

8、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第一问 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 不加

9、约束,任其自由发挥。 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 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第二问: 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 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6分),答:第一问: 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 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 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 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 心领神会,肝胆相照。,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提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分析: 对子女循

10、循善诱,呵护备至。 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新闻类文本阅读,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

11、行标题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关于“消息”,消息的特

12、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消息的要素: 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根据新闻特点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

13、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梦碎雅典,2007山东卷,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属于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 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 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3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

14、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 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 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意思对即可),“她只能活七小时”,2010山东卷,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

15、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2.柯里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 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你们”指帮助获得青霉素的博士、记者和警察们,进行电话寻找,协调各个部门,迅速找到青霉素,及时运到医院,这是医生做不到的。),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这篇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4分),划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

16、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1)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科普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某种规律的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兼以或形

17、象生动、或通俗易懂、或亦庄亦谐的语言来展示科普知识。 科普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考查点在考纲上,是和新闻访谈、调查报告、人物传记是一样的,但在实际考查中,基于科普文知识的陌生程度、文段的理解难度、文本的体裁特殊等原因,试题检测的能力点往往会低于其他文体,其中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本特色为主要检测点。 要注意的是,高考选这类文章不是考科技(科普)知识,而是考查语文的阅读能力,即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对文段内容的把握,对文本主旨的提炼等。,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1、短小性。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

18、态。 2、知识性。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常州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起启示,发人深省。,科普文作为典型的说明文,其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从“概说”到“分说”)、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其

19、中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写作方法主要是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等。,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方法,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的目标和要求: 一是科学与人文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文性,从科学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的层面。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的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提取科技信息:,提取文本中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组合重点段落

20、,有些科普文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可以了; 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说明文,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录,摘录时注意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阐释,不摘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与过渡。,体会语言特点,科普小品文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其语言特点,命题者常会在这些地方设置考题。,绝妙的错误,2008广东卷,1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4分),第一句针对生物进化方式而言,说明人类还没有能力改变生物因自身DNA的“错误”而生长和繁衍的进化方式。 第二句撇开了生物进化方式来评价人类的进步,说明人类在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进步,对生物的进化也非常了解。(意思答对即可。),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子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惨淡经营:运用拟人手法,把第一个DNA作为有主观意识且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