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素养_第1页
语文老师的素养_第2页
语文老师的素养_第3页
语文老师的素养_第4页
语文老师的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踏过教学的脚印,回眸,却发现,当一切的西方“后现代”改革渲染我们的课堂时,蓦然,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成了我们面对的高山。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专业素养意味着什么呢?我以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这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属于自己,他就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我们今天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若爬过这座山,达到这境界,语文

2、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 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君不见,语文教学的原点不在上课的老师形象怎样的迷人、 课件怎样的精彩, 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设计多么精彩、 教学布局怎样的巧妙, 以上这些都可以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辅

3、助加以弥补。然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 二是教育学的含量。 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却是前提。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 堂教学的功夫。 然而如何培养 素养, 教 所受的 教育和 累下来的 , 溶于教 堂上的言 止之 , 成 教育的机智和情 , 学生的成 引路、照明,成 能 在如此 繁复 的世界中能 吸引学生 文的 有力的磁 , 或 得每一位 文教 深思。于是,每一位立志“用 文教人的” 文教 ,是否就 当以一 者 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 堂、自己的 素养?

4、心行走于 堂 作 一名 文教 , 直接体 自身 素养的方式莫 于在 堂上的行走。 一名 文老 是否至少 当具 的条件, 才能 有勇气行走于 文的 堂: 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从 些年来的成 中提 、 而成的,在此基 上,才能 素养的 藉和提高。第一, 言素养。 合 文教 的基本要求,在 堂上 学生呈 知 的形式,更多来自于 言表达, 也就是我 所 的一副好口才。 我着重从 言表达方面来 堂上教 的 文素养。我 ,很多 文教 的 没有 文味,刻板,粗糙,不打 人心,无法 学生感到 文的可 。如果教 的 言不打 人心,无法 人有 听的欲望, 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

5、感受 文, 学 文呢?老 人形容教 ,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 磨一 嘴”, 不无道理。 因此,必 从 做起,以 言 起点,抓好 文素养的提升。 堂上的 文教 , 既有运用 堂 言 解的声音,也有面 教材 面 言朗 的声音 都是 文的声音,都反 出 文教 的基本 言素养。 在很多教 ,包括我在内,基本的 言素养都需要提高。 比如,朗 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 出文章的情感, 静止的文字 予生命的活力。 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 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 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 与滋养。其 , 解也好,朗 也 ,身 文老 , 当把每一 当作自己 言素养修 的 堂, 将 堂上的每一 的

6、 解 、小 、提示 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 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 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第二,语文素养。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 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 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 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

7、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 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 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 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 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 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师那样,所有的课文一律用“讲读”的方式来上。回顾我的教学,适应民间故事文体牛郎织女的“聊”的教学形式,绝不会出现在,讲秋天的怀念那样文质兼美的散文的课堂上。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的教学,那对“小说三要素”的强调,也绝不会等同于游园不值中对“苍苔”、“柴扉”、“红杏”等诗歌意象的推敲。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 不至于温温吞吞,

8、 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如果有一天,语文教师的课上到了别人不敢随便毫无依据地品头论足的时候,我想,我们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第三,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 能够欣赏语言, 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 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 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 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 因为语文课堂, 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 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 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 语文教师的文

9、学语言呢, 除去判断与指令, 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 除了教材, 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 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 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总之,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在润泽着儿童。 这就好比树的长大

10、。我们从未看见,根是怎么延伸出来的,然而,我们却惊喜地发现,树已茂密参天。这儿童的语言之树,就植根于教师文学的颐养之中。所以,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以及呈现方式, 不在多少、不限形式,只要是说得精彩、 讲得有味,就可以称之为语文的文学方式,就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表现。尽心积淀于课堂后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在清华附小,我和语文老师们一起以各种方式,在向着这样的方向前进。请专家做讲座、发动教师开教师讲坛、写随笔、进行阅读专项训练等等。然而,这一切依然是来自外部的力量, 对于语文老师的

11、而言, 文学的素养的获得, 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 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 教师就必须读书。 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 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 最好的教学准备。 不读书的教师是对工作的一种渎职,不带领教师读书的领导是一种渎职。“共 ,共教,共写,共同成 ”。建立共同的 言密 ,达成共同的理解,形成共同的价 取向, 并在 种“共同”中, 体 各自的存在从而 老 在 中走向广博、 深刻、独到。没有真正 那一本本 得起推敲的 典大 的 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 典感 的情 ,内

12、心就会是枯 的;没有被厚重的 典著作洗礼 ,就无法 有 的心灵。 由此, 史就是一名 文教 的生命史。教 素养的培养, 成 学校全体成 的共同愿景。比如 三打白骨精的教研,老 自 西游 原著,更 了四百年西游 学 史西游 与民俗文化 名家 西游 西游 漫化看 西游不成 等等 著作,文学理 文学概 当代西方文 中国叙事学叙事 学叙事学的中国之路 代小 美学等文 理 籍。三打白骨精的教研活 束后, 共 儿童文学名著 袜子皮皮,推荐有益于提高教 朗 水平的朗 学 伴随 , 开展一系列的活 , 比如考 、答 、研 、 座等等,教 出了 趣、也 出了效果。第一,以教促 。教 的 要形成了良好的氛 。我

13、, 种“校本教研”的体会是, 本是 文教 最好的老 。身 小学 文教 ,需要明确的是,我 的 不 是盲目的, 必要 “教学”, “文学”保留一个特殊位置兼 其他的 。以教促 , 便有了更大的 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将 本 予我 的惊喜与力量呈 在 堂上,于是一 又一 的精彩教学就脱 而出。第二,以 促教。独学无友, 孤陋而寡 。将个人 的心得、教学的 ,以集体 的形式彼此呈 、 交流,于是不 , 是教学就因 的分享,而 出了 1+1 大于 2 的 果,教 因 的 而成 , 学生因 的 而 益。第三,以写促 。身 文教 ,不 者不知其可也,不写者不知其可也。当我 踏着白 黑字的 梯,把教的、

14、的、感悟到的 下来 ,我 就 , 人家 的 果,就是那些方 字达成了我 素养的提升, 化成了教学的 晶和印 。一名 文教 、 教 乃至写 的 展的 , 上就是 位 文教 素养提高的足迹。 ,要 有字之 , 要 无字之 ,即拓展文化 野。有了文化 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教 必 跟随文明的脚步, 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 亡、匹夫有 ”的情 。我 要关注生活本身,要培养多个方面的情感,听歌曲,看 影,有更多人文情 感受大自然,感受人 一切美的 西。我 要关心身 的 事,例如 2008 年的奥运会、中日关系、台海局 ,努力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些“事件”成 我 可以利用的教育 源, 其善者而从之,我 的教育就会由空中楼 成脚踏 地。当然, 本民族文化的 展 史, 本民族的糟粕你 努力有一种很深的把握,并由此延伸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里去。 努力做一个“中国灵魂, 世界眼光”的人。 些,似乎离我 太遥 了。 我 不能回避 文教 素养的提高, 体 在个体生存与 展的基 上, 首先要 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但是,教 竟不同于其他,面 祖国的花 、父母掌中 有的明珠,教 没有斡旋的余地,必 无怨无悔,无愧天地。因此我 ,教学是一种格外的 ,凭良心教 ,你必 以宗教的情 来面 。 此,每一位教 在不断提升自己 水平的道路上, 必 学会 整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