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编制ppt课件_第1页
第四章 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编制ppt课件_第2页
第四章 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编制ppt课件_第3页
第四章 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编制ppt课件_第4页
第四章 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编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编制,第一节 危险分析 第二节 脆弱性分析 第三节 风险评价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控制和管理 第五节 应急能力评估 第六节 应急预案编制,危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是进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过程。 危险分析 危险源发展为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应急能力 某类事故的预防、准备、应急响应和 恢复能力 应急能力适应危险源的危险性,第一节 危险分析,一、危险分析基本过程 危险源辨识 脆弱性分析 风险评估,二、危险源辨识,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 hazard,Willie Hammer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人员

2、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的特性包括危险源的类别及其造成事故的类型。 危险源的类别:按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职业病的类别:共10大类,115种。 事故类型:按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20类。,2、危险源辩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二)危险源(危害)分类,人的因素,1、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

3、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环境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 体力负荷超限 听力负荷超限 视力负荷超限 其他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 冒险心理 过度紧张 其他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 辨识错误 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人的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 违章指挥 其他指挥错误 操作错误 误操作 违章作业 其他操作错误 监护失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

4、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参照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2108号 ),将职业病分为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2、职业病的类别,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物体打击 车辆伤

5、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为20类,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3、事故分类,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高处坠落 坍塌 片帮冒顶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安全装置失灵; 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等;注意力分散;忽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安全装束;

6、错误处理危险物品。,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物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或防护不当);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强度不够;设备非正常运行;维修、调整不良);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无防护;用品用具不合安全要求); 场地环境不良(照度;通风;场所狭窄;场地杂乱;交通线路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储存方法;温度、湿度不当)。,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氯乙烯;铬酸盐、重铬酸盐;黄磷; 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 八氟异丁烯;氯甲醚;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56种

7、毒物极度危害13种,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三硝基甲苯;铜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 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 氟化氢;五氯酚及其纳盐;镉及其化合物; 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镍甲烷; 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腈酸酯; 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 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56种毒物高度危害26种,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 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 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56种毒物中度危害12种,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溶剂汽油 丙酮 氢氧化钠 四氟乙烯 氨,56种毒物轻度危害5种,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

8、训中心,基本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SCL) 经验分析法 工作安全分析(JSA) 预先危险分析(PHA) 危害和可操作分析(HAZOP)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四)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 基本分析法步骤,界定作业岗位 列出各岗位作业工序清单 界定各作业的实施步骤 分析每一步骤可能产生的危害 评审现有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提出改善建议,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 基本分析步骤(续),材料性质和作业条件分析,材料性质分析 毒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燃烧/爆炸特性,作业条件分析,温度和压力 操作频率 操作方式 作业时间,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 检查表法,中国煤矿

9、安全技术培训中心,3) 经验分析法,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 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经验。 类比法 利用以下相同或相似信息来进行类推、分析、评价: 工程系统; 作业条件的经验; 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五)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注意事项,1、科学、准确、清楚 2、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关危险 3、防止遗漏 4、避免惯性思维,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危险源的概念过于宽泛,与事故隐患、事故原因等概念相混淆。 危险源的外延不清楚。 危险源的分类是间接分类方法,不是直接分类方法,我的定义: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或能量载

10、体(危险的根源) 原因:没有能量事故是不会发生的,因此能量和能量载体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即危险源。 但是,能量是普遍存在的,难道到处都是危险源吗? 回答是肯定的。(例如,教室内、施工工地、工厂),但是,各种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直接造成事故损失的能量或能量载体称为直接危险源。 导致直接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和流动的能量或能量载体称为第一触发危险源。 最终的触发危险源一般都是人、动物或自然能量(如风、雨、雷电、地震、阳光等),这类危险源称为初始触发危险源。,好吧,就按照你的方法,怎么辨识呢? 首先发现直接危险源。20种事故类型,每种类型的直接危险源能量就那几种,分别找出就可以

11、了。,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坍塌,中毒和窒息 片帮冒顶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然后,找出各种直接危险源对应事故的触发条件和触发危险源。 有意思吗? 有,事故预防可以找到中心和重点,事故预防就是对各种危险源实施有效控制。,三、危险源分级 为什么要分级? 资源有限性决定的 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1848年7月15日1923年8月19日),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80%的贡献是由20%要素实现的,2000年左右,只有一个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

12、18-2000)。主要指危险化学品。 随后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都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提出了明确要求。,2004年,印发了关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将重大危险源扩展到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等9大类。,2009年,重大危险源辨识修订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3、(把范围缩小了点)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送审稿)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0号令)2011年12月1日执行。把重大危险源分为4级。,四、重大危险源辨识 (1)定义: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重大危险源范围 参看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附件1 (3)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4)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析,事件树分析 由基本

14、事件开始,发现各种可能的后果。筛选 事故树分析 将各种典型重特大事故作为顶上事故,进行分析。,第二节 脆弱性分析,美国FEMA的公共安全管理学院的教科书中: 什么使一个事件在一个政府的管辖下变成了小问题,而在另一个政府管辖下却演变成了一场灾难?为什么在飓风中有的房子毁坏了,而另一些却安然无恙?为什么两次相同烈度的地震在洛杉矶只引起不到100人的死亡,而在印度的古吉拉特(Gujarat)却导致两万多人的死亡?,脆弱性是一个社区招致损失的倾向性的尺度,是对危险的风险易感性,脆弱性也是康复力的尺度。 脆弱性分析是对社区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易受危险侵袭的方面的查找和确定。简单地说,如果遭受一种灾害的打击,

15、谁或者什么将会受到影响?受影响的程度如何?人们在分析了每一种势必影响到本社区或地区的危险之后,确定了它(们)将会对社区或地区的那些方面造成影响,然后考察和分析这些方面对这些影响的抵御力如何?有可能造成多大的生命、财产或经济损失?从而找出最薄弱的环节,这就是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潜在的人员损失和经济损失。确定潜在的人员损失,要求考察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分析这些场所遭受危险的明确的脆弱性方面。确定潜在的经济损失,要求检查建筑物以及它们的内含价值,在农业地区要检查农作物和耕地。,清点资产是脆弱性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在确定了本社区或地区肯定要发生的危险事件后,弄清这些事件将对社

16、区或地区的哪些资产产生威胁或影响。 一个社区或地区的资产有多种,清点的主要是对人们的安全、生存、生活和工作具有重大影响的资产。一般包括医院、学校、博物馆、水库、桥梁以及煤气、水、电等公用事业设施。,脆弱性是在灾害发生前即可存在的条件,在灾害发生时涌现; 脆弱性表现为对灾害抗灾能力和恢复能力在内的适应性; 脆弱性也是在特定环境中受的灾害的敏感性; 脆弱性是决定灾难性质与强度的基本要素。 脆弱性是区域灾害系统中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综合作用过程的状态量,第三节 风险评价,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一)基本概念,1. 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2. 风险评价(

17、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二)风险的度量,风险R = 频率(F) 严重度(C),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三)风险评价方法,LEC法 矩阵法 风险可操作性研究 事故树分析(ETA) 事件树分析(FTA) 其他方法,访谈 观察和测量 检查记录 安全检查表 工作任务分析,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C法),用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等级,这三种因素是: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

18、危险性分值 计算公式是:,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定性),优点:简单、直观、容易掌握; 缺点:评价结果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需要确定大量的评价依据。 进行定性风险评价时,常用“严重性等级”表示风险的严重程度;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根据危害性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来确定。,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风险的严重性等级,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风险的可能性等级,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3)风险评价指数矩阵,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4)定性分级分级控制 l51级风险:不能接受; 69

19、2级风险:不希望有的风险; 10173级风险:有条件接受的风险; 18204级风险: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风险。,上述评价基本上是对于一般事故而言的 对于重特大事故呢? 如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事故的严重性就需要考虑影响的范围,影响范围内的财产损失,事故影响范围的确定和财产计算: 建立事故模型; 数值模拟或手工计算的方法,计算出事故危害范围内各点的危害物质的浓度和强度; 以某一阈值作为危害范围的边界,划定范围; 计算危害范围内的财产损失。,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年 重大危险源普查、评估、监控、治理

20、工作,重大危险源级别分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0号令,2011年12月1日) 辨识和评估、安全管理、监督检查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 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五节 应急能力评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化”。 第一,应急体制同构化。 第二,应急机制标准

21、化。 第三,应急法制原则化。 第四,应急预案普遍化。,第二阶段“差别化”。 第一阶段只是确立了一个初步的制度框架,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优化的最佳方法不是改变目标设定,而是提升应急能力。 第一,风险识别。 第二,脆弱性分析。 第三,能力评估。 三者是递进的关系。,一)为什么评估应急能力? 第一,差别化投入的依据。在财政资源有限、同时又存在其它竞争需求的情况下,为保证收益最大化,应急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部门应该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适度投入” 第二,针对性建设的依据。应急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由多个权重不同的维度组成,那些在评估中发现的重要、能力相对不足的维度应该优先得到重视和建设。 第三,应急文化形

22、成的动力。推动形成一种重视风险的行政文化。 第四,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二)评估谁的能力? 应急管理的主体都是评估对象:企业、各级政府,甚至有某个区域、村镇、社区等等。 评估内容不一样,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政府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三)评估哪些能力? 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救援与处置、恢复与重建 模型一:村镇和城市社区模型。主要体现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与预警、先期处置、基层应急队伍建设、风险意识教育等方面。 模型二:城市模型。包括应急组织设置同构的县、市、省三个层级,应急能力主要表现为应急指挥协调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模型三:都市区域模型。除城

23、市模型要求的上述能力外,都市区域模型还需要考虑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等方面。 模型四:国家模型。除都市区域模型要求的上述能力外,国家模型还需要考虑应急立法能力、应急物资战略储备与生产能力、国家动员能力等方面。,在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应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人,物,财(紧急性) 管理 组织体制、应急预案、事故速报、应急指挥、应急资源保障、 社会动员等上述要素的有效运行,管理队伍 救援队伍 专家队伍,基础设施(道路、避难安置场所、医院) 装备(救援装备、医疗装备、人员保护、通讯、动力设施) 物质资源(生存必需品、救援物资),能力分

24、类: 绝对能力:将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对所有风险都适应,如应急管理体系的实现程度。 相对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供给状况。针对特定风险。,现实能力:与应急管理直接有关的。 潜在能力:与应急管理间接有关的。如汶川救援与经济实力和权威决断分不开。 潜在应急能力的使用效率要低于现实应急能力,应急成本却要高于现实应急能力,第二阶段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就是要加强潜在应急能力向现实应急能力的转化。,三)如何评估? 获得数据: 自陈式。由被评估对象自己判断得分。按照标准或自我判断打分, 3“完全有能力”,2“有一定能力”,1“有一点能力”,0“不适用N/A”。 投射式。采用客观指标来反映应

25、急能力的差异,以克服被评价者的主观倾向。缺点:指标量化困难,需要专家或培训。信度受质疑。,分析数据: 单一指标非常简单;多指标如何处理? 主观赋权法,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得到权数。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 客观赋权法,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各指标之间的变异系数来确定权数。如灰色关联度法、TOPSIS方法、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1)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CAR”体系于2000年进行了修正,最为重要的改变就是将原来统一适用于州和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分开,其中适用于州的体系由13个要素、104个属性、453个特征组成,适用于地方政府的体系由13个要素、98个属性、520个特征组成。,2)我国城市应急能力评估 (1)评估体系 18个一级指标(类),67项二级指标(属性),405项三级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