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描述_第1页
数据收集整理描述_第2页
数据收集整理描述_第3页
数据收集整理描述_第4页
数据收集整理描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内容:数据收集与整理本次课内容:一、数据的收集1.数据的收集步骤:(1)确定调查的_;(2)确定调查的_;(3)选择调查的_;(4)展开_;(5)记录_;(6)得出_。2.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的调查方式主要有:(1)_调查: 如推荐候选人、评选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等.(2)_调查: 如调查同学们的生日、某一地段的车流量等.(3)_查询(即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如想知道我国体育健儿在某届奥运会上夺取的奖牌数情况、今年地震对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等. 3.频数、频率频数与频率是统计学中两个常用的名词术语,它们都是用来反映被调查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的。(1)频数指的是每个对

2、象出现的_;(2)频率指的是每个对象出现的_与_(频数之和为实验总次数)的比值.各频率之和为_.二、数据的表示将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能简洁、准确地反映出每个项目的数目。为了直观、形象性,人们又常把统计表提供的信息用不同的统计图表示出来。统计图大致可分为_统计图、_统计图、_统计图、_直方图四种。1.条形统计图适用于显示不同对象之间的数量特征,根据长方形(条形)的高度能直观地看出被统计对象的量的大小、多少等。2.折线统计图适用于显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数量变化特征,根据折线的变化能直观地看出事物的变化(如上升或下降、增长快慢等)趋势。3.扇形统计图用圆代表整体,能直观地显示各部分(不同的统计对象

3、)所占的_比,适用于显示不同对象之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注意:求圆心角度数4.频数分布直方图对收集得到的数据,可通过“划计”的方法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它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的频数差别.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为 :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决定组距和组数列出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授课练习题目:附录一方程组与不等式综合测试题:附录二课后总结:附录一考点1:数据的收集例1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

4、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考点2:频数、频率例2大课间活动在我市各校蓬勃开展.某班大课间活动抽查了20名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50,63,77,83,87,88,89,91,93,100,102,111,117,121, 130, 133,146, 158, 177,188.则跳绳次数在90110这一组的频率是 ( ) A0.1 B0.2 C0.3 D0.7考点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4622014岁60岁以上4159岁1540岁200502501501003000141540415960岁以上年龄60230100人数例3典典同学学完统计知识后,随机调查了她

5、所在辖区若干名居民的年龄,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如下扇形和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典典同学共调查了 名居民的年龄,扇形统计图中 , ; 补全条形统计图; 若该辖区年龄在014岁的居民约有3500人,请估计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的人数考点4: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例4某市为调查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九年级学生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统计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人数时间(年)8005003000200620072008被抽取学生视力在4.9以下的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查的结果,并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ABCDA:4.9以下B:4.95.1C:5.15.2D:5.2以上(每组

6、数据只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被抽取学生2008年的视力分布情况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解答下列问题:(1)该市共抽取了多少名九年级学生?(2)若该市共有8万名九年级学生,请你估计该市九年级视力不良(4.9以下)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考点5:数据描述与获取信息同时考查4035302520151050图11234567431126379塑料袋数个人数位“限塑令”实施前,平均一次购物使用不同数量塑料购物袋的人数统计图“限塑令”实施后,使用各种购物袋的人数分布统计图其它5%收费塑料购物袋_自备袋46%押金式环保袋24%图2例5为减少环境污染,自2008年6月1日起,全国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始实行“

7、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以下简称“限塑令”)某班同学于6月上旬的一天,在某超市门口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了“限塑令”实施前后,顾客在该超市用购物袋的情况,以下是根据100位顾客的100份有效答卷画出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购物袋使用后的处理方式统计表处理方式直接丢弃直接做垃圾袋再次购物使用其它选该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5%35%49%11%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图1,“限塑令”实施前,如果每天约有2 000人次到该超市购物根据这100位顾客平均一次购物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平均数,估计这个超市每天需要为顾客提供多少个塑料购物袋?(2)补全图2,并根据统计

8、图和统计表说明,购物时怎样选用购物袋,塑料购物袋使用后怎样处理,能对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附录二方程组、不等式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后面表格对应位置)(每题3分,共30分)1. 在方程4x-3y=12中,若x=0,那么对应的值应为( )A、4 B、4 C、3 D、3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3. 已知是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A2 B.-2 C.1 D.-14. 用消元法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x消去,得到的方程是( )A.2y=-4 B.12y=-36 C.-12y=-4 D.2y=365. 以下所给的数值中,是不等式-2x + 30的解的是( )

9、A-2 B-1 C D26.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的是( )7. 若的解集是( )A、 B、 C、 D、无解8.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 A-1,0,1 B-1,1 C,-1,0 D0,19. 关于x的不等式(1-a)x2的解集是x,则a的取值范围( )A、a0 B、a1 C、a0 D、a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元一次方程2x+3y=17的正整数解有2组 B. 不等式x-45的解是x=8C. 若 -2”或“”号填空)16. 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为 .17. 不等式组的最小非负整数解是_ _18.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只有2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19. 若一件商品的进

10、价为500元,标价为75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问售货员最低打 折出售此商品.20. 某个体商店第一天以每件10元的价格购进某种商品15件,第二天又以每件12元的价格购进同种商品35件,然后以相同的价格卖出,如果商店销售完这些商品时,至少要获得10%的利润,这种商品每件的售价应不低于多少元?若设这种商品每件的售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的不等式为 .三、解答题21. 解方程组:(每题5分,共10分)(1) (2)22.解下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每题5分,共10分)(1)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其解集.(2)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其解集.23. x取何正整数时,代数式

11、的值不大于代数式的值.(6分)24.(10分) 2010年1月13号海地发生大地震后,我国国际地震救援队紧急飞赴灾区实行国际救援,同时带去大量的救援物资,其中有甲、乙两种型号的帐篷共200顶,甲种帐篷每顶可安置6人,乙种帐篷每顶可安置4人,共安置900人,你知道我救援队带去甲、乙两种帐篷各多少顶吗?25.(12分)迎接大运,美化深圳,园林部门决定利用现有的3490盆甲种花卉和2950盆乙种花卉搭配A、B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已知搭配一个A种造型需甲种花卉80盆,乙种花卉40盆,搭配一个B种造型需甲种花卉50盆,乙种花卉90盆某校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承接了这个园艺造型搭配方案的设计,问符合题意的搭配方案有几种?请你帮助设计出来26.(12分)为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我市计划对某县A、B两类薄弱学校全部进行改造.根据预算,共需资金1575万元.改造一所A类学校和两所B类学校共需资金230万元;改造两所A类学校和一所B类学校共需资金205万元.(1)改造一所A类学校和一所B类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