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问题释疑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既形象又有力度。 )2、还有哪些动词用得好?(“飞” “洒” “挂” “飘转” “沉”) 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动态场面, 形象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 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 49 岁,为什么用 “老”字?“老”其实不是写年龄 ,而是写心情,揭示了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交瘁。4、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许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倒不如

2、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5、“归来倚仗自叹息 ”,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 茅屋被风吹破, 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6、“雨脚如麻”的“麻 ”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7、“冷似铁 ”中的 “铁”字说明被子 很陈旧,很脏 长期颠沛流离 ,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8、“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诗人怎样的经历和心情?既写了诗人眼前夜雨屋漏、长夜难眠的处境和切盼雨停和天明的迫切心情,又使人联想到诗人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 这样 , 由风雨飘摇的小家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整个国家, 既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