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_第1页
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_第2页
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_第3页
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 4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记万全乡党员杨金求先进事迹在将乐县万全乡, 有一位对公路痴心不改的老人, 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万全的各条公路上,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 “路痴” 老杨。“养好公路,只要有车在我的路上走, 就叫它舒舒服服的” , 这是杨金求几十年不变的誓言。 为了这句诺言, 他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时间。谈及今后打算,他毫不迟疑地说: “修路, 把路修得更好”。道班换了一个又一个,无论原先的砂石路, 还是后来的水泥路, 老杨总是千方百计把他的路段养护得 “舒舒 服服”。在领导和同事眼里,老杨就是一块铺路石,没有华丽的 外表。但是因为他的存在,大路才保持着畅通无阻、川流

2、不息。 现在,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路下路, 奔波在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一 线。历经 31 年养路的辛苦,如今老杨身体大不如以往,可是只 要一上路,他就完全忘了自己已是近 60岁的人了。 路越修越好, 老杨也越干越带劲。 2004 年以来,他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部署, 抓住省委、 省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利契机, 扎实抓好 农村水泥路建设。 他对每条路的建设都严格按照高标准规划, 高起 点建设,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并经常徒步下村上路,帮助解 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他的努力下,全乡我乡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已完成了乡道水泥硬化 30 多公里

3、,全乡已建和在建 7 条乡 村公路上, 每公里都凝聚着老杨的心血, 每条公路都撒满了老杨 的汗水。如今老杨还有一个愿望,他希望在他即将退休之年里, 全面完成全乡水泥硬化建设任务, 争取早日实现全乡 9 个行政村村村 通水泥路。老杨不仅路养护的好, 在数十年的工作积累, 他掌握了一整套公路、桥梁、房屋等工程建筑方面的技术,是我乡公认的 工程建筑建设方面“土专家” 。多年来,除了目前在建的几条农 村水路泥建设由上级交通部门规划设计外, 其他乡村集体大小工 程建设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老杨亲手规划设计,工程概算,评估 验收的。多年来,他通过精密的工程概算, 严格的工程评估验收, 为乡村两级节省了大量的工

4、程建设资金,如 1999 年新建乡敬 老院时,当时三明设计院预算的工程造价520 元/平方,老杨通过概算、招标,最后工程造价仅为 370 元/平方, 400 余平方米建 筑面积,为乡财政节省资金 6 万余元; 2000 年竹舟村也丰桥建设项目, 三明设计院预算的工程造价 13.3 万元,通过老杨精密预算,最 后工程仅用了 7.5 万元完成了建设;在去年的阳源至上华水泥路建 设,在老杨概算核定下, 8.4 公里公路每公里节省了近 6 万元的 造价。据不完全统计,这么多年来,经老杨预算核定的工程,乡 村两级节省的建设资金不下 100 万元。老杨在公路建设规划设计上 更有他的独到之处, 今年 8 月

5、份我乡上华村两条自然村柏油路建 设,规划设计、工程概算都是老杨一手完成,在工程招投标时, 当参加招标的泰宁交通局的余工程师看到老杨设计的图纸、 工程 概算方案及相配套的招标文件时, 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搞公路 建设几十年,自然村公路还是第一次看到了这么规范设计方案, 没想到小小的万全乡还有这样的人才” 。2002年“ 6.16”灾害阴影仍然在,今年“ 6.21”洪灾, 50 多 岁的杨金求再次投入抗灾抢险第一线, 充分展示了一个共产 党员的风采。大水袭来后,杨金求家一层进水,猪栏被冲毁,一 家人辛苦种的蔬菜被冲走。 水退后, 他顾不上清理家里满地的淤 泥,急急忙忙地拿上一顶草帽,走上他熟悉的

6、每一条乡间小道, 四处查看起了受灾路情: 通往全乡 9 个行政村的公路, 塌方随处 可见, 50米一小塌方, 100 米一大塌方,黄泥夹杂着的树立与杂 草,面目狰狞地摸陈在山道上, 垒起一座小山丘; 原本坚实的路基, 有的倒塌,有的被洪水淘空, 只留下过道和百米深的大 “峡谷”。望着这些,杨金求心痛地流泪了。他咬了咬牙,踏着膝深的 泞泥,每到一塌方处,就在图纸上作上标记,然后目测土石方数 量,经过 70 多公里的长途跋涉, 3 天内,他掌握了全线道路、塌 方、基储倒塌、桥梁、涵洞等损坏的第一手资料,塌方 582处 50.4 公里 66300立方米,石拱桥被冲毁 7 座,严重损坏桥 7 座,轻微 损坏 13 座,冲毁涵洞 16 道。一道道翔实的数据,凝聚着老杨的 汗水。俗话说,祸不单行, “6.21”灾害造成万全至阳源村道无法通车,这时偏偏阳源村一位老人去世, 阳源村向乡政府打求 援电话,乡领导的目光投向了杨金求,老杨挺身说: “没问题, 我保证明天内村道能通车”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第二天 刚破晓,带领养路队人员出发。清淤泥、搬土石,锯树木,填石 方,经过 18 小时的奋战,村道通了,老人被顺利送往了火葬场, 老人的儿女握着满身泥泞的老杨的手,泣不成声道路不畅通,给灾后恢复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杨金求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