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06 脂肪酸和聚酮_第1页
天然药物化学:06 脂肪酸和聚酮_第2页
天然药物化学:06 脂肪酸和聚酮_第3页
天然药物化学:06 脂肪酸和聚酮_第4页
天然药物化学:06 脂肪酸和聚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脂肪酸和聚酮,第 6 章,DHA是人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 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 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 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DHA作为一种必需脂肪酸,其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 提高智力等作用更为显著。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体内DHA含量高的人的心理承受力较强、智力发育 指数也高。,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是有六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C22H32O2), 是一种-3必需脂肪酸,俗称“脑黄金” 。,四环素,一个或多个酮基; 结构和功能最多样化的天然产物; 来

2、源于细菌、真菌和海洋生物的二次代谢产物,聚酮,内容和要求:,1、 掌握脂肪酸和聚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2 、掌握脂肪酸的鉴别方法、理化性质及常用提取方法 3 、基本掌握脂肪酸UV,IR,MS,NMR的特征 4、熟悉几个常用聚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名称及结构。,第一节 脂肪酸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是一端含有羧基的长碳氢链, 主要以脂的形式存在。 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结构特征:CH2重复单元(亲油), 羧基(亲水)。,功能: (1) 机体重要的功能物质; (2) 参与细胞膜构成,体内物质运输, 并转化为其他生理活性物质。,(一)

3、分类:按照碳氢链是否饱和进行分类,(1)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 :,动物性油脂,常温下呈固态。,天然油脂中主要存在C12、C16、C18等脂肪酸。,促进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升高, 二者易结合并沉积于血管壁,是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2)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 :含有双键的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脱氢反应合成,其种类和数量因生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代谢影响不大,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一个双键(食物脂肪中,油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双键(亚油酸、亚

4、麻酸、 花生四烯酸等),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必须从膳食中补充,(3)特殊脂肪酸:含有支链、羟基、酮基的脂肪酸,脂环式脂肪酸:,含氧脂肪酸:含羟基、羰基、环氧基等含氧官能团的 炔酸,(一)分类:按照碳氢链长度的不同,(1)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 ):,碳原子数小于6,也称作挥发性脂肪酸,碳原子数为612,主要成分是辛酸(C8)和癸酸(C10),(2)中链脂肪酸(Midchain fatty acids, SCFA ):,碳原子数大于12,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3)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 SCFA )

5、:,(二)理化性质:,(1)性状: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呈液体到固体。 本身无色,久置色泽加深。空气中久置后气味难闻,这种现象成为酸败,由于氧、水分、霉菌而引起。,(2)溶解性:溶于热乙醇、氯仿、苯酚等有机溶剂、 及冷的氢氧化钠溶液。 水溶性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 C10不溶性脂肪酸,(3)酸碱性:弱酸, C10的解离常数为1.210-5 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钠反应。,(4)显色反应:,碘酸钾-碘化钾:样品 + 2%碘化钾溶液 + 4%碘酸钾溶液 (沸水加热、冷却) + 淀粉溶液几滴,呈蓝色。 溴的四氯化碳:样品/四氯化碳+2%溴的四氯化碳,振摇,退色。 高锰酸钾:样品/丙酮 + 1%高锰酸钾

6、溶液2滴,振摇,退色。,(二)提取:,(1)有机溶剂提取:石油醚、环己烷; (乙醇、丙酮提取时杂质多),(2)超临界流体萃取:温度、压力,(3)超声波辅助提取:降低提取温度、节约溶剂用量 (选择合适的超声频率和功率),(4)微波辅助提取:降低溶剂用量、缩短提取时间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来选择合适的提取工艺),(三)分离:,(1)有机溶剂分离:有机溶剂中溶解度: (乙醇、丙酮提取时杂质多),(2)脂肪酸盐结晶:脂肪酸混合物 + 氢氧化钠醇溶液 脂肪酸盐,冷却,析出饱和单不饱和的脂肪酸盐;提取滤液,得到 高浓度的多不饱和脂肪酸。,(3)尿素结晶:尿素与脂肪族化合物形成加和物,其能力 脂肪酸的

7、饱和程度有关,不饱和度越低越易形成加和物。利用这一 原理可以将饱和脂肪酸、单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离。,(四)波谱特征:,(1)紫外光谱:,(2)红外光谱:,(3)核磁共振谱:,1H-NMR谱,饱和脂肪酸:脂肪链末端-CH3 0.90 (CH2)n宽峰: 1.31 -CH2CH2COOH 1.52; 2.30,不饱和脂肪酸:烯氢信号, 末端-CH3 上氢的信号与双键有关。,13C-NMR谱,饱和脂肪酸:碳信号集中在 10 40的高场区 羰基碳信号: 170 180,不饱和脂肪酸:碳信号集中在 10 40的高场区 烯碳信号出现在 120 140,(五)生物活性:,抗炎 抗肿瘤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抗糖尿病的作用,第二节 聚酮类化合物,聚酮是一类庞大的结构多样的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 由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将低级羧酸通过连续的缩合 反应,经过聚酮合酶催化而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此类化合物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而言并非重要,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