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管理,确保微生物检测的科学合理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范围: 技术部微生物实验室 内容: 为保证实验工作有序进行,实验室必须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1.0 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规范:1.1 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 制度等相关要求。1.2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手套,非实验室人 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1.3 实验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 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 保持无尘,杜绝污染。1.4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
2、、合理,并有固定位置。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 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严禁在冰箱、温箱、 烘箱、微波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1.5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桶内,并 及时处理,对实验结束后长菌的培养基应作高压灭菌后方可丢弃。1.6 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 录,贵重仪器填写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或 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1.7 进行高压、高温灭菌、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 力等。应
3、立即用有效消1.8 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时,如发生菌液等溅出时, 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1.8 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 有关要求执行,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 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1.9 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假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 方可离去。1.10部门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上报。2.0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2.1 实验前,将所有已灭菌的检验用具和玻璃器皿放在传递窗内,并打
4、开传递窗内紫外线灯, 灭菌 30min 以上;同时确定一更区和二更区的鞋子、工作服、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准备好。2.2 从传递窗内拿出所有已灭菌的检测用具和玻璃器皿,置于洁净工作台内,打开洁净工作 台上、无菌操作间、缓冲间、一更区和二更区的紫外灭菌灯,灭菌时间保证 30min 以上,并 且打开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和排风按钮,使其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直至整个检测工作结束。2.3 进入无菌操作间前,要在一更区穿上洁净鞋,然后进入二更区,洗手并吹干,换上洁净 服,戴上洁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确保头发和自身衣物不得外漏,进入无菌操作间后应关闭 好二更区的门。2.4 操作前,打开洁净工作台的送风和光照功能按钮,确
5、保洁净工作台上送风、光照、紫外 均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检验工作,并用 75%的酒精对手部、移液枪及洁净工作台台面进行消毒。2.5 整个检测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 5cm-8cm 范围内完成,对于检测过程中待检样品不慎掉落 洁净工作台台面或无菌间地面,应及时用 75%酒精溶液清理,并且每次检测完后检测用过的移液墙头,玻璃器皿等应及时拿出无菌间,防止污染环境。2.6 每次检测结束后,应用 5%84 消毒液或 10%的新洁尔灭溶液对无菌间内各台面进行擦拭消毒,并用专用拖把对无菌间、缓冲间进行拖试,顺序由里及外。清扫完之后打开洁净工作 台、无菌间、缓冲间的紫外灯,消毒时间确保 30min 以上。每周
6、对无菌间、缓冲间进行大扫 一次,除以上清理外还需对其门窗、墙壁进行擦拭消毒。3.0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3.1 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由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 维修及使用登记本。3.2 各仪器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不得私自拆动, 应及时报告通知相关人员,经部门主管同意后送仪器维修部门。3.3 易被潮湿空气、酸液或碱液等侵蚀而生锈的仪器,用后应及时擦洗干净,放通风干燥处 保存。3.4 易老化变粘的橡胶制品应防止受热、 光照或与有机溶剂接触, 用后应洗净置于带盖容器或 塑料袋中存放。3.5 各种仪器设备(冰箱、生化培养箱除外) ,使用完毕
7、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原归位,待 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开。3.6 一切仪器设备未经部门主管同意,不得外借,使用的按登记本内容进行登记。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3.7 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因保管不善致使仪器、器 械损坏,要追究当事人责任。4.0 药品管理制度4.1 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 装规格等。4.2 各药品应建立账目,专人管理,定期盘点。4.3 药品试剂应分类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评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 存放,易燃、易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4.4 称取药品试剂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用后盖好,必
8、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每次使用后应予 以登记,包括药品名称、使用时间、用途、用量、剩余量及使用者姓名等,另外不得使用过 期或变质药品。4.5 购买试剂由使用人和部门负责人签字, 任何人无权私自出借或馈送药品试剂, 本公司或外 单位互借时需经部门负责人签字。5.0 玻璃器皿管理制度5.1 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申报玻璃器皿的采购计划,详细注明规格、数量、要求等,采购数量不宜过多,开箱时动作要轻,以免破损,细心验收。5.2一般低值易耗器皿损坏后应随时填写损耗登记清单。5.3玻璃仪器存放应分门别类,放置有序,经常使用的用毕要及时洗净,晾干后存放。5.4滴定管用后应放出管内溶液,洗净后注满纯水倒置夹在滴
9、定管夹上。5.5长期保存的磨口仪器要在磨口处垫上纸条,配套仪器应成套放在一起,并附件数清单于专门纸盒中存放。5.6器皿使用后随时清洗, 对于使用过程中标记过器皿应用沾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净后再进行清洗。6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6.1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6.2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6.3 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 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
10、用)或 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最后用水冲洗。6.4 使用氯仿、乙醚、苯、丙酮等有机溶液时,一定要远离火焰和热源,使用完毕将试剂瓶塞严,放在冷暗处保存。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能直接在火焰上或电炉上加热,而应在水浴上 加热。6.5 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6.6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空试剂瓶要统 一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发生意外事故。6.7 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 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6.8 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
11、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6.9 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有棉布,两手都要靠近塞子 或用甘油、甚至水,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塞孔中,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 以免折断刺伤人。6.10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6.11 使用高压灭菌锅时,要待压力指示为零时方可开启;使用恒温干燥箱灭菌完成后,需等 干燥箱温度降至70C以下才可开启。6.12在配置药品或试剂过程中,对能放出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6.13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6.14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位置,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6.15发生事故
12、,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现场。6.16 保持实验环境整洁,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实验室用的所有仪器,都应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头,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6.17下班时,整理好器材、工具和各种资料,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7.0 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书书写规范7.1 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 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 写清晰、整洁。7.2 检验报告是对样品质量作出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检验人员应本着严 肃、负责的态度,根据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报告,要求做到;依据准确,数据无误,结 论明确,文字简洁、书写清晰,格式规范,每一份检验报告只针对一个待检样品。7.3 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 记录的及时性要求:检验员必须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填写检验记录,不得提前或延后填写。禁止随意记录,然后再将数据转移到原始记录中。 记录的真实性要求:内容应真实,不得随意撕毁或涂改。当记录填写中出现错误时,不应, 在旁边标描改、涂改,不得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带,而应画“”杠改(使原字迹可辨认)正确值,同时说明错误的原因,如笔误、计算错误、容器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岳阳医院护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美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模拟题库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试题集答案
- 2025年度工厂场地租赁合同规范模板5篇
- 古代书画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课件中的泡泡元素
- 钳工五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宝藏课件app教学课件
- GB/T 8948-1994聚氯乙烯人造革
- GB/T 6482-2007凿岩用螺纹连接钎杆
- 小学英语人教PEP六年级上册Unit3Myweekendplan击鼓传花小游戏
- PEP小学英语单词表(3-6年级)
- 2020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教学课件:《新能源材料技术》朱继平
- 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工种)技能人才评价对应表(试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课件
- 实习任务书(标准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