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金融财务贸易词库系列文库货币中性论经济金融是人类活动重要组成,在社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货币中性论”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货币中性论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货币面纱观的又一种表述,也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基本命题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仅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而不对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实际产出水平产生影响一的简述。货币中性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货币数量论的早期陈述,例如D休谟在1752年的着作货币论、利息论和贸易平衡论中的经典论述。而货币中性论的术语则是由瑞典经济学家K魏克赛尔在分析经济均衡问题时最先提出来的。V哈郁克、D帕廷金、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以及卢卡斯等人都是货币中
2、性论的主要代表。货币中性论是与货币非中性论相对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判断一个特定模型中货币是不是中性的最普通的标准是确定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给均衡带来的影响。如果在由名义货币供给变动所引起的最初均衡破坏以后,新的均衡是在所有的实际变量的数值和货币供给变动之前相同时而达到,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区别在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只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还是要引起均衡的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因为相对价格或利率的变化包括了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而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却不会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包括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长期货币中性的基本前提假设是无货币幻觉
3、,即货币量值的变化并不影响真实量值的变化。D帕廷金指出,在借贷经济中,在预算约束下谋求效用最大化的无货币幻觉的个人的需求函数,取决于相对价格、利率和初始财富(包括实物资本、证券资本和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当货币数量增加时,以该货币表示的每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总价格水平)、负债额、初始拥有货币的名义价值都将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变化,而相对价格、利率和初始财富的真实价值都不受影响。这就是说,需求函数对货币价格和初始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数量有零次齐性。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经济体系中的任何质变量,包括相对价格、利率、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以及各商品的产出。而且,由货币数量增加
4、引起的短期均衡,将在长期内以如下方式重新分配货币数量,相对于每个个人在初始均衡状况下所持有的货币量而言,使每个人货币持有量出现等比例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地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作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的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
5、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间,货币变动会主要影响产出;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稳定货币政策的中性。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有未预期的货币变化(即不稳定的货币政策)才对经济具有实际影响。如果公众预计到政府会在它预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内采取行动,那么,这种政策也将是中性的:即货币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都不会影响经济体系中的任一变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系统的货币政策观点看,甚至连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会是垂直的。G格利和S肖则认为,在静态均衡分析中,当一切货币都是“内
6、在货币”或者在初始经济中,一切货币都是“外在货币”时,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变量不产生任何影响。但是,若同时存在“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时,以及由现金存款比率或银行准备金存款比率变化引起“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间比例的变化时,其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不是中性的。货币供给增加的方式不同,其政策作用也不尽相同。若货币供给增加是由政府一次性赤字产生,即造成国民经济中总的金融资产一次初始的净增加,则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是中性的。若货币供给增加是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形成的(以致在开始,总的金融资产不变),则均衡利率将下降,货币就其作用而言将不再是中性的。但是,如果私人部门完全预料到并贴现未来政
7、府债券所需的赋税额的话(这种情况下,债券就不是净财富的一部分),货币中性也可能出现。经济均衡增长模型中的货币超中性。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在长期是否中性的问题是货币的“超中性”或“超级中性”要探讨的问题。与静态均衡模型所不同的是,动态均衡模型必须考虑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假设,货币供给以一种相应的速率增长,以便在任一静态经济中保持一个不变的人均实际货币量。那么,经济稳态扩张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稳态扩张,是否会使持有实际余额的成本增加而降低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与实际利率的实际值呢?除此以外,货币供给变化的长期中性或超中性是否将不会影响国民经济中其他稳态的实际变量呢?I费雪认为,只
8、是由于缺乏对未来的准确预期才妨碍了超中性的出现,如果存在这种预期,名义利率将会上升,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实际利率不变。J托宾则认为,通货膨胀率上升将普遍引起私人部门改变其资产组合的构成:改变实际货币余额,增加物质资本,从而使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稳态值增加,并因此(通过报酬递减率)使实际利率值下降,以致超级中性不会出现。J托宾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储蓄率为常数。为此,D帕廷金和利夫哈里指出,如果假设储蓄率与资本收益率和实际货币余额呈正相关关系,即正向取决于实际利率和通货紧缩率,则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将降低稳态储蓄,并因此减少人均资本的值,因而实际利率将上升。同样,如果将实际货币余额直接引入生产函数中,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将减少这些余额,因为那降低的稳态人均产出和储蓄足以抵消对人均资本值的正向替代效应,因而导致日后的下降。D帕廷金还通过其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货币中性必须具备的条件,并指出,货币扩张率的上升改变了总体经济的均衡位置,而四市场的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兴工地管理办法
- 回收工程管理办法
- 团建基金管理办法
- 园区空间管理办法
- 国企招商管理办法
- 国信投资管理办法
- 国外新药管理办法
- 国电物资管理办法
- 2025年国防军事动员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40题)
- 施工图纸深化服务费合同
- 胸痛中心培训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
- 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的特点
- 贵阳志源机械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搬迁项目环评报告
- 合同补充协议合同补充协议
-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GB/T 4728.8-2022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8部分: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
- 等边三角形说课(ppt)
- 2023年普洱市辅警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 开标相关情况说明
- 大豆油墨物质安全数据资料表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