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衡常数教学设计武威一中年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可逆反应的状态、可逆反 应进行的限度、方向。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数据分析知道平衡常数与浓度变化、压强变化和温度变化的关系。(2) 通过对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推导、归纳能 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数据分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2) 通过了解K值与反应进行限度的关系、决定 K值大小的根本因素,让学生感受相 对与绝对、内因与外因的哲学道理。二、重点、难点本节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2、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利用化学平衡常 数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教学方法数据分析探究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复习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以457 C时H2(g)+ |2(g)= 2HI(g)为例,继续来定量探讨化学平衡的问题。师生共同活动我们一起来观察课本2 9页的数据表。共有六组不同的起始加入量,得到了六个不同的平衡状态,表中把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按C(H2)C;hm这样来计算,发现得到的数值是近似相等的。提出如果按C(HI)这样来计算看看是什么结果?C(H2) C(I2)汇报结果结论不相等学生活动分组计算第一组3.8
3、X10-3第二组第三组2.9 X0-33.3 X0-3提出如果按C(HI) C(H2) C(I2)这样来计算看看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学生活动分组计算汇报结果结论不相等第一组:3.4 X0-8第二组:2.1 X0-8第三组:5.2 X0-7过度为什么单单按C(H:这样来计算就相等了?C(H2)c(I2)难道是碰巧吗?C(H2)C(l2)C2学生活动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个算式 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征。小结学生的回答算式C:HI)是HI系数次幕与H2系数次幕和I2系数次幕的积的比值。C(H2)C(I2)显然这不是赶巧,那么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pC(g) + qD(g)就应该有:CHCL
4、常数C(A) C(B)确实是这样,人们是通过实验对不同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平衡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和归就是一个常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Q P C q 纳得出了 C(m) (?C(A) C(B)一、平衡常数的概念:对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1、概念: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幕之积与反应物浓度 幕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H2(g)+ l2(g) =2HI(g)平衡常数表达式K=C:HI)C(H2)C(I2)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 pC(g) +
5、qD(g)平衡常数表达式K= GC) CD)K= C m C nC(A) C(B)问平衡常数K有没有单位?应该有,而且为(mol L-1)a;Aa= p+q-m-n,但通过教材我们发 现单位一般不写。学生练习书写下列可逆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并比较4中K1、K2、K3之间的关系。CH3COOH ( aq)+SO32- (aq)CH3COO- (aq)+HSO 3- (aq)1、C (s) + H2O(g)=CO(g) + H2(g)CO3 2-( aq)+H 2O (l)HCO3- ( aq)+ OH -( aq)2NO(g) + O2(g)=2NO2(g) K12NO2(g)亠 N2O4 (g
6、) K22NO(g) +O 2(g) = N2O4(g) K3小结对于固体、纯液体和稀溶液中的水,因为它们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是忽略不计的, 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通常用1来代替,对于非水溶液中的水则要表达出来。过度平衡常数中浓度均为平衡时的各物质浓度,那么说明,平衡常数K代表着一个特定温度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V正=V逆和二、平衡常数的含义1、平衡常数K代表着一定温度下某一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V正=逆和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课本2 9页的数据表,上面六个平衡体系中各物质平衡浓度是 不同的,那么,看看平衡压强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结学生活动平衡浓度不同,说明单位体积内分子的数目就不同,分
7、子的数目不同就意味 着压强不同,这来源于阿伏伽德罗定律。得出结论:这说明了平衡浓度、平衡压强变化时平衡常数K的值不变。2、 平衡浓度、平衡压强变化时平衡常数 K的值不变。这就意味着: 可以通过平衡常数,进行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之间的计算。举例说明。 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判断某一时刻,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举例说明。学生活动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 H ,在400 C的甲容器中达到平衡,H2(g) + 起始时浓度为 m mol L-1平衡浓度分别为 a1mol L-12G平衡常数K1=12(g) 2HI(g)n mol L-10bimol L-1cimol L-1在450
8、C的乙容器中达到平衡,H2(g) +起始时浓度为 m mol L-1 平衡浓度分别为a2mol L-112(g)=n mol L-1b2mol L-12HI(g)c2mol L-10起始加入浓度为:H2(g) + a mol L-1Cl 2(g) b mol L-1起始加入浓度为:H2(g) + a mol L-1Br 2(g)-b mol L-12Br(g) , K=2.2 X1O1802C2平衡常数K2=a2 4K1与K2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那么与温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小结学生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按平衡移动原理,平衡要向逆反应2 2C2C1方向移动,这样以来, C
9、2 a1,b2 b1,贝U,a?战a1 b得出结论: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变化时平衡常数K的值随之变化。3、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变化时平衡常数 K的值随之变化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反之K值增大;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则相反。学生活动观察下面三个相同温度下不同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在25 C时,H2(g)+Cl2(g) =2HCI(g),K=5.3 X033;H2(g)+Br2(g) =2Br(g),K=2.2 X018H2(g)+ 12(g) = 2HI(g),K=8.91 X102小结学生活动通过K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很显然同等温度下,Cl2、Br2的转
10、化率大于I2的转化率。得出结论:通过K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4、通过K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学生活动在25 C, 101KP时,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2HCl(g) , K=5.3 X033;2HI(g) , K=8.91 XO20H2(g) + a mol L-112(g)=b mol L-1起始加入浓度为:请同学们比较当这三个可逆反应反应物起始加入量相同时,平衡后哪一个速率快,它们 与平衡常数K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小结学生活动平衡速率快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 K值大。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再比较对于可逆反应H2(g)+I 2(g) 2HI(g) M甲乙两容器中的平衡
11、速率哪一个快?它们与平衡常数 K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400 C的甲容器中达到平衡,H2(g) + I 2(g) 2HI(g)起始时浓度为 m mol L-1 n mol L-10平衡浓度分别为a1mol L-1b1mol L-1c1mol L-12平衡常数K1=丄在450 C的乙容器中达到平衡,H2(g) +起始时浓度为m mol L-112(g) = 2HI(g)n mol L-10b2mol L-1c2mol L-1平衡浓度分别为a2mol L-12Co平衡常数K2= Va2 4小结学生活动平衡速率快的平衡常数K值小。得出结论:平衡常数K虽然代表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状态 V正=V逆和,但其大小并不代表平衡速率的大小。5、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并不代表平衡速率的大小。总结K有什么好处?通过 K值可以判断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通 过K值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看来,很多大和小、多和少、轻重与缓急等问题其实都是相对的!板书设计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概念:1、概念: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幕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幕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 + n B(g)K_ qC) CD)=CpC(g) + qD(g)m c n (A) C(B)、平衡常数的含义1、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难点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学生安全常识测试题集
- 2025年营养师面试常见问题答案详解
- 2025年宠物店兽医初级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慈善总会笔试模拟题库及答案
- 永康雇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营销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2025年智能仓储系统安全风险防控报告
- 2025年数据分析师笔试高频题及备考策略解析
- 水浒传阅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铂金属制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TSG 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登高车施工作业方案
- 急救药品知识课件
- 设备搬迁调试协议合同书
- 中证信息技术笔试题库
- 监护学徒协议书范本
- 农村宅基地审批培训课件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