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心术语 (1)种群、群落 (2)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3)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内连外展 (1)种群的概念与物种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外来物种的种群变化规律,1.(2012南通期末)下列有关沿海滩涂生态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海滩涂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将滩涂围垦改变成旅游景区的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C.人工围垦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调查沿海滩涂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解析】不同地段上的物种组成属于水平结构,要特别注意地势起伏造成的物种不同都属于水平
2、结构。滩涂上原来就具有生物,所以围垦后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工影响群落演替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调查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答案】B,2.(201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段内,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值反映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bc段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 C.cd段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段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cd段种群数量表现为稳定 【解析】据图可知:ab
3、段值基本稳定,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没有明显变化,故A项正确。对于其它选项,bc段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应为其天敌(捕食者)减少,(使兔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cd段值的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使兔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故B、C、D项错误。 【答案】A,3.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
4、【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点之前,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大(B点最大)后减小,最后为零(D点),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A错误;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大,食物和空间相对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B正确;要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使种群密度维持在增长率最大的B点,C错误;该种群的最大环境容纳量为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D错误。 【答案】B,4.(2011江苏卷)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
5、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答案】AB,5.(2012课标)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
6、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
7、草原上的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概念的理解及实验探究能力。(1)该草原上全部的鹿(包括雌、雄鹿)属于同一种群。(2)一定自然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群落。(3)该实验以项圈和棍棒分别代表雌、雄鹿,以抛出的物体种类组成为自变量,以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为因变量,探究“鹿角效应”假说的正确性。若假说正确,丙组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所需平均时间最短,即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群体,被捕食的风险较小。 【答案】(1)同一 (2)群落 (3)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6.(2012江苏单科)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
8、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_;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_。,(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_。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 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个/mL。,【解析】本题考查pH对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藻类种群密度的测定等相关知识。(1)分析图1和图2中3种藻类的生长速
9、率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pH下的绿藻生长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其pH适应范围最广;pH为8.0时,蓝藻的光合速率最大,即利用CO2能力最强。(2)藻类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会改变培养液的pH,加入缓冲液可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7.(2012福建普高毕业班质检)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胡萝卜素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AE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请回答:,(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杜氏盐藻密度,取藻液前,应将藻液_,以利于准
10、确计数。 (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竞争程度,第8天时比第16天时_(强/弱)。 (3)实验结论: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_作用,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在相同时间内, _; _。,【解析】(1)由于杜氏盐藻在培养液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取藻液前如果不摇匀,误差会比较大。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杜氏盐藻密度,需要稀释,否则由于藻液中藻类的密度过大,计数会比较困难。(2)由图解可知,18天内,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迅速增加,812天时,种群数量增加减缓,12天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种群的数量增长属于典型的“S”型增长。A培养液16天时,杜氏盐藻种群的数量早已经达到了K值,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子很多,因此种内竞争程度强。即第8天时比第16天时竞争强度弱。,(3)分析图解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含Pb2(或B、C、D、E)培养液中的杜氏盐藻密度比不含P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账单分期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新型石材交易合同范本
- 2025版食品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办公室文员办公自动化设备节能降耗合同
- 2025年度保险业保险科技应用咨询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橱柜智能化改造与购销合同
- 2025版高速公路土方分包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彩砖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物流行业司机聘用合同示范范本
- 2025年度高端住宅小区车位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法宣试题及答案
- 神经病学量表手册3
- 数学问题对小学生深度学习的引领
- 用友财务软件销售合同
- 《运动损伤与康复》课件
-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相似多边形》示范课教学课件
- 《XX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 2025-2030年中国薄膜电容器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焊接技术完整版本
- JJF(陕) 031-2020 土工击实仪校准规范
- 《北京市道路桥梁试验检测费用定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