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1.ppt_第1页
建筑材料1.ppt_第2页
建筑材料1.ppt_第3页
建筑材料1.ppt_第4页
建筑材料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建 筑 材 料主讲:曹亚玲,2,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路桥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测量工程技术。,3,计划学时 56学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48学时(其它专业:项目四、项目五自学) 教学内容 项目一:材料基本性质与检测 项目二:水泥性能与检测 项目三:混凝土 项目四:墙体材料与检测 项目五:气硬性胶凝材料 项目六:建筑钢材与检测 项目七:防水材料与检测,4,教学方法,1.基于问题的教学法(讨论法)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教学场所 教室+实训室,5,评价与考核,1.学生实训分成六组,每组有一组长; 2.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考勤情况、实训操作熟练程度及工作态度、实

2、训报告、期终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评。,6,绪 论,(2计划学时) 历史上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成于公元前7世纪的万里长城(秦砖汉瓦);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山西五台山木结构的佛光寺大殿;河北赵州桥(隋朝);河北定州塔(宋代)。,7,万里长城(秦、砖) 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宋,石材) 佛光寺大殿(唐、木材) 河北赵州桥(隋、石材),8,河北定州塔(宋、砖木结构),9,绪 论,建国以来建材及建材工业的发展 解放后,建材工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发展。,10,绪 论,改革开放后建材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材工业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建材生产中占的比例大幅度地提高。特别是装饰材料的发

3、展,更是日新月异,见下表。,11,绪 论,我国建材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轻质、高强、多功能、绿色环保。 请同学举例:,12,绪 论,绿色建材的含义: (1)以低资源、低能耗、低污染为代价生产的高性能传统建筑材料,如用现代先进工艺和技术生产的高质量水泥; (2)能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包括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的建材制品,如具有轻质、高强、防水、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 (3)有更高使用效率和优异材料性能,从而能降低材料消耗的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轻质高强混凝土; (4)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如抗菌、除臭、调温、调湿、屏蔽有害射线的多功能玻璃、陶瓷、涂料等

4、; (5)能大量利用工业废弃物的建筑材料,如净化污水、固化有毒有害工业废渣的水泥材料。,13,绪 论,14,绪 论,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建筑业的物质基础。 在建筑工程总投资中,建筑材料投资占60%以上。 建筑艺术的发挥,建筑功能的实现,必须有品种多样质量良好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15,绪 论,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技术标准 按使用功能分类:,16,17,绪 论,按化学成分分类,18,绪 论,有机材料:植物材料:竹材、木材、植物纤维及其制品 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沥青制品 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合成橡胶 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5、与有机材料复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钢筋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轻金属夹芯板,19,绪 论,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化,20,绪 论,各级标准均有相应的代号,其表示方法由标准名称、标准代号、发布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例如:,21,绪 论,工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其他技术标准有: 国际标准,代号为ISO;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代号为ASTM; 日本工业标准,代号为JIS; 德国工业标准,代号为DIN; 英国标准,代号为BS; 法国标准,代号为NF。,22,绪 论,本课程的作用、内容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的作用: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本身是一门科学技术。对于土木类高等职业学校的各相关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土木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品种与规格、主要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和保管等基本知识。 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是学习本课程的重点。必须懂得如何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23,绪 论,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认真作好试验和填写试验报告。 认真完成作业和搞好课后复习,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