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血液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血液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血液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血液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血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血液,血液是一种流体,在心脏的推动下,在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在机体的代谢中起很大的作用,如果血流不足将造成代谢混乱和组织损伤。 在机体患严重疾病时,血液的性质和成分也将出现变化;血液疾病及血液成份、性质改变或循环系统严重障碍都将危及生命(如血栓、大量失血)。,第一节 概述一 体液与内环境体液:机体中的液体成份,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作用: 细胞外液是物质交换的媒介。,1、物质吸收:,2、物质排出:,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血液是最活跃的部分,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维持:,血液的缓冲作用 内脏系统的调节 血液与外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 重要性 内环境的稳定为维持机体及细

2、胞的正常功能所必要(酶反应、细胞兴奋、不受外环境的干扰、等)。 稳态(homeostasis) 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物理因素如:血液渗透压、温度等 化学因素如:离子浓度、pH、PO2 、 PCO2,二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气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pH、温度、物质平衡、等; 参与体液调节; 防御保护机能: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凝血、止血,等。,1、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液,三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血 液,血 浆,血 细 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水:9092,血浆蛋白 6.2-7.9%,溶质: 810,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 激

3、素 代谢产物,有机物,无机盐(电解质),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二、血浆的功能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1.形成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2.运输功能 3.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4.防御功能 5.营养、缓冲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比重: 1.050 1.060 (红细胞多,比重大) 血浆比重: 1.025 1.030 (蛋白质含量多,比重大),(二)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 由液体分子的内摩擦形成。 与水相比,以水的粘滞度为1 血液相对粘滞度为4 5, (红细胞数量) 血浆相对粘滞度为1.6 2.4 (血浆蛋白含量),(三)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

4、透过半透膜的能力。 正常值: 770.kPa 5800mmHg 主要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NaCl,H2O,H2O,半透膜,渗透压,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主要为Na+、Cl-、糖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Osm/L) 小(1.3mOsm/L) 占99.6% 占0.4% 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 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保持正常循环血量 和功能,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0.9% NaCl溶液、 5%G S溶液,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5330mmHg,主要为NaCl维持。影响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5、胞内以钾离子为主,血浆中以钠离子为主)。 胶体渗透压:25mmHg,由血浆白蛋白维持。影响血管内外水分交换。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可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水肿。,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0.9% NaCl溶液、 5% 葡萄糖溶液 1.9% 尿素溶液,(四) 血浆的酸碱度,PH值及其相对稳定的调节 :血浆正常pH值为 7.357.45。 当机体产CO2、乳酸入血(如运动后),pH下降至7.3,但很快恢复正常;如果pH过低将引起酸中毒; 当机体产生NH3增多,pH值将上升,通过机体的调节也将很快恢复正常;若pH值过高,将引起碱中毒。,P

6、H值相对稳定的调节pH缓冲系统血浆中有以下的缓冲系统 :NaHCO3/ H2CO3 、 Na2HPO4/NaH2PO4 、氨基酸、蛋白质缓冲系统此外,红细胞也有缓冲系统。,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一 红细胞 红细胞数: 男性 450500万/mm3 女性 380460万/mm3,高原地区居民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均较高。,血细胞比容 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成年男性 40%50% 成年女性 37%48% 新生儿 55% 变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 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 胞比容改变。,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RBC在静置血沉试管中单

7、位时间(1h)内 的沉降速度。 正常值:男性第一小时约015mm, 女性第一小时约020mm。 意义: 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好; 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差。 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渗透脆性。,运输O2和CO2 pH缓冲作用: KHCO3/ H2CO3 、 K2HPO4/KH2PO4 、 KHb/Hb、 KHbO2/HbO2,1 红细胞的机能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Hb)由球蛋白和亚铁血红素构成,球蛋白为四个亚基:两条链,两条链。 亚铁血红素为卜啉。 血红蛋白占红细胞总重量的32%。 血红

8、蛋白(血色素)正常值: 男性 1215 g100ml血液; 女性 1113 g/100ml血液。,氧分压高,氧分压低,Hb + O2 HbO2,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数为 (4.0-10.0)109/L, 平均为 7109/L。 生理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受剧烈运动、昼夜周期 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 50%-70% 颗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0-7%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2%-8% 无颗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20%-40%,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1.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

9、体、尤其是化脓性 细菌入侵的第一线。 ()嗜酸粒细胞(较弱的吞噬能力、无杀菌作用) 限制嗜碱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3)嗜碱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 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 缩而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 吸引并聚集嗜酸粒细胞,减轻过敏反应。,2.无颗粒细胞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溶酶体内颗粒增加,吞噬力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 巨噬细胞主要功能: 吞噬消灭病毒、疟原虫、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等;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清除变性蛋白质、衰老受损细

10、胞及其碎片。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白介素(IL 1、IL 3、IL 6等)、 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NF-、-)等。,(2)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性。,T 淋巴细胞(血液中80% 90%) 主要在胸腺的作用下发育成熟, 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B 淋巴细胞(淋巴组织中) 主要在骨髓或肠道淋巴组织中发育成熟的, 执行体液免疫功能,(二)白细胞的功能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具有: 变形运动、 渗出、趋化性、入胞吞噬的主要特性。 趋化物质:细胞的降解产物、细菌毒素、细菌、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11、主要作用: 将入侵细菌包围在一个局部吞噬掉,防止病 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 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参与坏死组织的清除。,形状不规则,为巨核细胞脱下的小块细胞质。 成群存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7000个血小板。,二 血小板,健康成年人1030万个/血液,平均15.6万个/mm3血液。 若降至5万个/ mm3血液以下,机体的某些组织易出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2.聚集 3.释放反应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止血 2.促进凝血 2.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当血管损伤或血液被抽出到体外时,很快凝固。 血凝块能堵住受伤的血管

12、壁起止血作用. 因此,血液的凝固为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过程。,一 血液凝固,本质: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不溶性纤维蛋白, 形成血块,止血。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连锁反应过程,参与凝血的物质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存在于组织和血浆中,共12个。 其中为的激活物,不是一个独立的因子,现已取消。,在凝血因子中,为Ca2,其余为蛋白质,因子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多数由肝脏合成。,血液凝固过程分为三步:,(凝血酶原激酶),凝血酶原激酶(复合物)的形成:,内源性系统:,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依赖于血浆因子,外源性系统:,由组织损伤后释放出因子所发动的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激酶),瀑

13、布学说,血液的抗凝和促凝:,正常人每ml血浆中含凝血酶原300单位, 10ml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就足以使全身的血液凝固。 但生理止血只限于创伤部位,每1ml血浆中凝血酶活性不超过810单位。,体内抗凝血 肝素,体外抗凝血 枸橼酸钠,加速凝血,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溶解的过程。是血液流动及血管畅通的保证。,纤溶系统:,纤溶激活物、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和纤 溶酶的总称。 正常机体血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纤溶过程分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降解,第五节 血量、血型和输血,一 血量 包括: 循环血量:在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绝大量); 贮备

14、血量: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皮下静脉丛的血量(少量)。 剧烈运动、失血、应急状态下贮备血量参与循环。 正常人血量7080ml/kg, 血量变动有一定范围血量相对稳定,对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一次失血10%,对人体无影响,红细胞1个月恢复正常; 一次失血达20%,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影响正常生理活动; 一次失血达30%,血压大幅下降,心脑缺血,生命危机; 病理失血: 体外、体内失全血, 失血浆,红细胞损失少, 失水。,二 血型与输血,红细胞膜上有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凝集原; 血清中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凝集素; 同种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发生凝集。 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类型不同,分若干血型系统: AB

15、O, Rh, MN, Ss, P, Lewis, 等。,(一)ABO血型系统 (一)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把血液分成四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 凝集素:指血浆中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二、红细胞血型,1 ABO血型,血型 凝集原 凝集素 A A 抗B B B 抗A AB A, B O 抗A,抗B 检验血型时,在标准血清上滴加代检血液: 血型 A血清 B血清 A B AB O ,输血前最好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红细胞,血清,红细胞,血清,供血侧,受血侧,主侧,次侧,输血原则 直接配血(主侧) RBC + 血清 - - + + 间接配血(次侧) 血清 + RBC - + - + 输血原则,结论: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为原则。,佳 慎少 不 不,供血者 受血者 结 果,四、输血的类型: 根据供血者的来源,输血可分为: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2 Rh血型,用恒河猴的红细胞 豚鼠体内,产生抗体,将含该抗体的血清与人红细胞混合,发现: 85美洲人血液凝集, 说明:人红细胞也存在恒河猴相同的抗原。 这些人为Rh阳性血, 另15的人为Rh阴性血。,Rh血型的抗原与分型 人类RBC膜上有C、D、E等5种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