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课件模板-026(共81)_第1页
预防医学课件模板-026(共81)_第2页
预防医学课件模板-026(共81)_第3页
预防医学课件模板-026(共81)_第4页
预防医学课件模板-026(共8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防医学 课件模板-26,预防医学:六、病毒因素,六、病毒因素:,目前认为与人类肿瘤可能有密切关系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细胞癌)、EB病毒(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和单纯性疱疹病毒型(宫颈癌)。应考虑宿主的基因组和一些协同因素(化学致癌物、激素、免疫缺陷等)可能在病毒致癌中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基因组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从而引致细胞恶变。,预防医学:第三节恶性肿瘤的预防,第三节恶性肿瘤的预防:,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预防医学:一、第一级预防,一、第一级预防:,(一)加强防癌健康教育 特别对高危人群更应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如日本国立癌

2、症中心提出12条防癌要求并认为如果注意这些要求,有可能控制或消除许多致癌因素,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这些要求是:(1)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不偏食;(2)不反复吃完全相同的饮食,也不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3)饮食适度,不过饱;(4)不吸烟;(5)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纤维素的食物;(6)避免过多饮酒;(7)少吃过咸过热的食物;(8)少吃烧焦的食物;(9)不吃发霉的食物;(10)避免过度日晒;(11)避免过度劳累;(12)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预防医学:一、第一级预防,一、第一级预防:,(二)讲究卫生 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低维生素及低纤维素膳食;防止粮食霉变;防止烟熏、过度

3、油炸等不良烹调方法;改变过硬、过热烫的饮食习惯以减少消化道癌症发生的条件;戒除或节制烟酒以防止有关癌症的高发;注意口腔卫生保健对防止口腔癌症有益;注意性器官卫生对防止生殖器官癌症有重要作用。,预防医学:一、第一级预防,一、第一级预防:,(三)合理使用医药用品 切忌滥用药物及放射线,尤其是妊娠期妇女的诊断性照射,以防止白血病、骨肉瘤,皮肤癌等癌症的发生。 (四)消除职业致癌因素 尤其对已经明确可以引起肿瘤的物质的检测、控制与消除。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重要措施。 (五)加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等立法 如加强各项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保护劳动及生活环境,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癌因素。,预防医学:(

4、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1。乳腺癌的监测 对30岁以上妇女应推行乳房自我检查,40岁以上妇女应每年做一次临床检查,50岁以上妇女每年应进行临床及必要时X线摄影筛查。应注意30岁以后初孕、12岁以前月经初潮、50岁以后绝经、肥胖症、高脂膳食者、有卵巢患病史及患子宫内膜炎等高危人群。 2。宫颈癌的监测 一切有性生活的妇女均有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妇女从有性生活开始起应23年进行一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Pap)。,预防医学:(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3。结肠、直肠癌的监测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肛门指检(仅限78cm 深度),5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

5、有家族肿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溃疡史及结肠直肠癌病史者,应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注意药物、食物所致假阳性及腺瘤、肠癌以外的消化道出血的干扰);每隔35年做一次直肠镜检查。,预防医学:(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4。肺癌的监测 对无症状人群不必进行常规肺癌胸部放射线检查和痰脱落细胞检查。,预防医学:(二)有症状人群的监测,(二)有症状人群的监测:,由于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约有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和易于发现的部位,为便于及早发现肿瘤,应注意常见肿瘤的十大症状: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 2.身体任何部位如舌、颊、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

6、发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 3.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如中年以上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5.久治不愈的干咳、声音嘶哑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的;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堵、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时; 9.赘生物或黑痣的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或原来有的毛发脱落的; 10.无痛性血尿。,预防医学:(二)有症状人群的监测,(二)有症状人群的监测:,我国癌症防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上升趋势; 2.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加强健康教育;

7、 3.重点控制9大肿瘤(胃、食管、肝、肺、肠、宫颈、乳腺、鼻咽和白血病)。 我国癌症防治规划的主要指标是: 1.争取在200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10%; 2.5年生存率提高510%; 3.吸烟率下降15%,每支烟含焦油少于15mg; 4.肝癌高发区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 5.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职业致癌因素; 6.晚期病人卫生服务面达到50%以上。,预防医学: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提要心身疾病的定义,特点和发病趋势;有关的危险因素: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障碍、人格类型;心身疾病的防制。 案例 ,女,46岁,性格争强好胜,自我要求严格。其父患肺癌住院,母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8、)在家,其夫胆囊炎住院手术,其子适值高考。本人工作重担在肩,不能脱身,每日除完成大量艰巨工作外,还奔波于两院所医院,照顾父亲和丈夫。,预防医学: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回家后还要关心和照顾儿子的高考复习,持续地高度紧张、忧虑导致突发性的应激性消化溃疡。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是一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它们的发病、发展、预后、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预防医学: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心身疾病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身医学(ps

9、ychosomatic medicine)也称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社会-心理等因素和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医学领域内研究心身相关的一个医学分支。,预防医学: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早在2000年前,我国内经中就记载了“喜怒不节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些论述都强调了情绪、心理状态的安定与平衡在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心身医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已承认了心理、社会等因素在某些躯体功能失调蝇成为致病的动因;溃疡病可以由心理冲突诱发;不同的人格特征可以有不同的心身疾病;人际关

10、系中有社交障碍的人易发生心身疾病,以及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是和躯体疾病有因果关系等。,预防医学: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第九章心身疾病防制:,60年代以后更向着心理生理方向发展,而且还重视了以患病的群体为对象、重视社会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神经突触变化等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研究。,预防医学:一、心身疾病的特点,一、心身疾病的特点:,(一)心身疾病必须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三)心身疾病通常涉及到的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四)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

11、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患者则可引起病理生理反应; (五)遗传和个性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易罹患霜一“靶器官”的心身疾病; (六)有些病人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能加重自己的病情。,预防医学: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一)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二)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 (三)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呕吐和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等。 (四)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阳萎、痛经、经前期紧

12、张症、神经性多尿症等。 (五)内分泌代谢系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等。,预防医学: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二、心身疾病的范围:,(六)皮肤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等。 (八)神经系统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以上所列各种疾病中,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是更为明确的心身疾病。 此外,有人还把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妊娠毒血症也归入心身疾病的范围。,预防医学: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较广,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略高于1

13、/3为躯体疾病,不到1/3为神经官能症,其余1/3即为心身疾病。美国一个有1600名居民的社区中,曾患溃疡病者占居民总数中的7%,支气管哮喘者3%,高血压者8.6%,神经性胃病者6%,消化不良症状者8%。这个调查尚未包括冠心病和经前期紧张症等其他常见的心理生理疾病。,预防医学: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性别分布呈现女性一般高于男性。但有些病种如溃疡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则以男性患病率为高,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仍以女性为多。 年龄分布方面,65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少年患病率较低,青年人略高,患病率高峰为更年期。 总之,心身疾病的分布呈现为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

14、劳动者,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预防医学: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近年来心身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预防医学:一、社会因素,一、社会因素:,50年前,溃疡病和高血压病患病呈男性高于女性,约为4:1;而近年来男女患病比例已逐渐接近,溃疡病约为3:2,高血压病已接近1:1。据分析可能是由于愈来愈多的妇女参加了工作和社会活动,因而增加了社会心理刺激的结果。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病机会最多者是中层社会中经济条件偏低者,为了竞争以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他们要付出较多的努力,但他们的个人要求和需要并非经常可以得到满足,因而这种个人需求和社

15、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就可以引起心身疾病。,预防医学:一、社会因素,一、社会因素:,人们对社会因素的应激可使血浆肾上腺素活性升高,如焦虑、紧张、陌生情况可增加肾上腺素分泌,恐惧、愤怒、挫折均可使血压升高,对有高血压素质(生理始基)者,血压持续增高的倾向更强。愤怒似乎与收缩压增高有关,如果愤怒被阻抑,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则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延续下去可发展为以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为特征的原发性高血压。,预防医学:二、心理因素,二、心理因素:,一般能引起人产生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心理刺激最易致病。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如愤怒、恐惧、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情绪

16、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要反应,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些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引起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产生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病变,从而导致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预防医学:二、心理因素,二、心理因素:,心脏病患者情绪紧张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紧张情绪可导致兴奋亢进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流,动员储存的脂肪,使血中的脂质增加,当这些游离的脂肪酸不能被肌肉活动所消耗,就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心理应激还能引起胃肠分泌增加。,预防医学:二、心理因素,二、心理因素:,愤怒、激动、焦虑、恐惧都能使胃液分泌和酸度升高,而抑郁、悲伤则可使胃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减慢,长期焦虑还可使充血的胃粘膜糜烂。 在支气管哮喘疾患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者约占30%。有支气管痉挛素质、易产生IgE抗体者,哮喘易被促发。哮喘的病程可因心理因素而改变。有些儿童的哮喘只在家中发作,在学校则不发作,甚至在两种场合都接触同样的致敏原也是如此。,预防医学:二、心理因素,二、心理因素:,说明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些哮喘患者可由条件反射而引起哮喘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伴有心理上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